Vous êtes sur la page 1sur 15

第 三 章 研 究 方 法 論

本章節的討論,主要針對現有的福利國家研究在方法論上的回顧與反省,進而找到本論
文的研究方法論。

第1 節 研 究 範 圍 的 界 定

社會科學研究的目的是嘗試去知道事情,不是去臆測它們。本論文想知道是什麼決定了
福利體制的產生與改變?或許真正顯著的決定因素很難找到,但在某種理論與假設的框架下,
很容易可以找到多久重複一次、週期性多長、相關性何在等等解釋福利體制出現與發展的規
則。不過這些相關的規則,對福利體制的產生與改變的說明與描述,非常可能是臆測與武斷
的。主要在既有的理論與假設,都只在淺層描述現象與尋找合理的說明,而不是深入探討現
象發生的原因,遑論其背後的影響性結構,這類的理論可說缺乏解釋力。所以,對研究對象
進行分析時,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從資料中發掘意義?造成現象的因果機制,與背後的影
響性結構為何?研究者如何能理解被研究對象?被研究對象(文化主位)的意義如何通過研
究者(文化客位)的解釋獲得意義?

本論文承襲比較社會政策研究傳統,認為資料要放在歷史的、比較的、理論的三個層面
加以了解。

分類 (classification) 單純只是某種統計上設定出的區別架構,這種架構的存在,目的
在取得特定分類方式,用以發展成影響更深遠的類型學 (typology) 。

跨國量化研究期待能超脫短暫、變動,尋找普遍性與通則,這要求自有理所當然的地方,
但問題在研究操作上會距離現實百態越來越遠。尤其,比較社會政策涉及歷史長河中的諸多
繁複事實,並關連到各種不同典章制度的運作,以及各種歷史動能的行為及策略等等經驗面
向,在跨國量化研究方法下,幾乎被擱置或加以物化、客觀化與操作化來處理。應強調比較
時要立足台灣,並與國際準則、與公認準則及其它國家的準則和實務進行對比 , 以便權變運
用。思考就是比較,通過比較可抓住特色、瞭解異同,掌握趨勢並審時度勢。還應鑒往知來
進行歷史的分析,弄清處政策環境背景和產生根源,才能為正確選擇打下基礎。然而,這正
是研究中的難題,常常是差異找出來了,但不深思瞭解產生的背景。所以要在比較的基礎上,
將不同作法的優缺點歸納成項,並提到研究方法論的準則高度進行分析。如要瞭解全球化對
一國福利政策的影響,可以以量化指標體系為基礎進行比較。

第2 節 跨 國 量 化 比 較 分 析
傳統的跨國量化比較分析研究通常依特定研究目的,從原始資料來源蒐集一手資訊。接
著運用統計方法,對一手資料進行量化分析,以揭示事物內在的數量關係、規律和發展趨勢。
換句話說,傳統跨國量化比較分析,通常根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統計分析中的資料不只是
抽象數字,而是反映事物屬性的統計指標。統計分析依據一定數學式來進行計算,算式的選
擇仰賴一定的理論與專業知識,和必要的研究經驗。事實上,在定量分析開始前,已經從理
論和經驗上,判明了研究對象間的聯繫關係,決定了要採用的數學式。理論分析和經驗判別,
不過是在調查資料整理、分析和統計基礎上,借助抽象思維對資料進行加工,解釋事物的本
質和內在聯繫,由此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

跨國量化比較分析,必須和其他研究方法結合運用,因為數量關係與客觀事物間,存在
各種可能關係,量化關係只是其中之一、並非全部。量化統計分析不是萬能的,它有自身獨
特的長處,也有無法克服的局限性,它不能代替其他研究法。統計分析能幫助發現社會現象
中不易察覺的規律,但對規律的解釋,一般要借助於相關的理論。量化分析有一套獨特的方
法和技術,特別是透過統計方法可進行對社會現象作定量和科學研究。電腦則是進行統計分
析時必要的技術工具,通過建立數字模型來描述、解釋、預測社會現象。模型就是把實際問
題提煉為數學問題,用適當的數字方程式表達出來。統計分析所運用公式不一定很複雜,但
量大到只有借助電腦才能完成。

跨國量化比較分析,基本上有一套清晰、可重複、可透過同儕間交相檢證的研究程序。
進行分析時,首要就所研究問題在不同國家脈絡底下的樣貌進行比較,重要的是要有共同的
比較基準,也就是在研究所運用的概念內涵,與所擬分析的組織制度上,維持研究上的一致
尺度。接著就分析對象的實務運作層面,探究所擬研究對象本身既有的主客觀條件,評估面
臨決策的複雜與不確定,並評估與監測在外部環境干擾下存在的可行性。在研究結果的呈現
上,大致是依下列步驟撰寫論文:一、研究問題的提出(包括問題意識與重要議題);二、
理論思路的統整,通常是多個理論的比較式理論框架;三、實證假設,重點在將理論操作化
的過程;四、研究設計,涵蓋:資料、變量測定、統計模型等重要面向的討論;五、分析步
驟;六、研究發現;七、討論與結論。而依循這樣步驟的量化研究論文,如果缺少某個環節
都很難稱的上是合格的論文。從量化典範上,最常見對量化分析論文的批評意見是:定義、
解釋、意料外結果的討論解釋不甚恰當;其次是理論想法、實證假設、研究設計之間的邏輯
聯繫不足;或者是操作化、統計模式的使用是否得當問題。

跨國量化比較分析與其他方法相較,在方法的標準化、規範化程度較高;分析上,除要
求一國政策的標準化,更要求地區性和國際間比較分析尺度的趨同化、規範化等等。比較分
析的國際化是發展趨勢,政策的國家化則是歷史現實,兩者是矛盾的統一,統一於量化與科
學化。為此,更須對各種研究方法進行比較交流,分析異同、認識分別的優缺點和適用性,
方能截長補短,創建標準的、科學的研究方法。實地觀究法相較於跨國量化比較分析,雖然
更具靈活性並貼近事實;但容易受研究個案需要時,能隨時改變行為模式所影響,研究結果
看來較不可靠,甚至有點莫名其妙。其次是實地觀察的通則化 (generalizable) 程度較低,
觀察結果都是有限的、可變性高和脈絡相關的,也許研究者可以在指定時間觀察出行為模式
和規律,但不能因此假設所有進一步的模式與行動都相同。

Deacon(2003) 提出在比較社會政策範圍與特性的跨國分析時,必須先處理一般所稱
的「依變項問題」。換句話說,找出跨國比較基準,依據衡鑑一國社會政策的量數,進行 跨
國比較分析。這個比較的基準量數,可以從管制(regulation)、權利和重分配三層面來加以
解析。
1. 管制面向:國家干預與介入程度,會隨著各國公共認可程度與政黨競爭狀況的不同,
決定了該國矯正市場放任程度的社會立法和規章,當然涉及到的理念與價值標準也各
有殊異。管制的對象除市場外,公民社會亦納入其中,從利害關係人角度切入,企業、
工廠、社區、法人團體、家庭中的個人等等都會受到影響,但也可能是提供福利的來
源。
2. 權利面向:指的是實體性社會和經濟權利範圍,由國家向全民(指的是具有居住、國
籍和公民身份的人)保證一定的生活保障水準。如充分就業可作為某種平等的社會權
利,問題在於要如何測量這種權利?
3. 重分配面向:指國家透過稅收和公共支出,針對國內財富分配或基本所得範圍,進行
某種漸進改革的政策努力。相對於前兩個層面,公共支出、 收及其它各種形式所得
的重新分配較容易估算;然而,這樣的量數是否有實質意義,問題就產生了?特別是
學界普遍以「社會支出」 (或福利努力)費用占 GDP 的比例作為研究依變項,很
容易掩蓋社會政策內容的變化。譬如:在既有經濟與財政條件不變下,通常失業率增
加,對失業人口的公共支出將增加;又老年人口增加,將導致社會支出中高額的養老
金和醫療 / 健康花支出。但如果僅分析社會支出的變化傾向,可能會忽略其中不同利
害關係人(福利群體)的權益和重分配方面的停滯,甚至倒退現象。

另一社會政策學界常用的跨國量化分析測量方式,則是依據社會政策的輸入、輸出和結
果加以評量。輸入通常指的是立法輸入,或不管是財務還是勞動力的資源支出,如社會福利
方面的支出(或稱為福利努力)。輸出可指立法的實施和具體服務的供給,如社會保險所針
對目標群體的覆蓋率。結果指的是社會政策對個體(如貧窮率)或社會分配(如不平等的水
準)的最終影響。以上這三方面在社會政策研究中,都作為分析上的依變項。這三種量數的
主要關注點,乃是國家干預(介入)所產生的直接作用。

Janoski & Hicks(1994,2003 中譯本 ) 歸納研究福利國家的比較政治經濟學理論和方


法,整理出相關研究內容如下表:
表 、福利國家比較政治經濟學研究內容
研究類型 依變項 自變項
1. 福利國家支出與計畫 福利國家支出,福利計畫特 利益團體和階級目標與資源
徵,社會立法 人口結構,經濟運作狀況
2. 新制度論和國家中心論 制度的、官僚體制和組織的變 國家結構,中央集權化,憲
項,詳細的福利計畫特徵和 法特徵,政策體系,菁英傾
過程 向,傳統主義
3. 經濟和成長的政治經濟 經濟變項,失業,通貨膨脹,社會團體範圍,凝聚力和合
學 (political 經濟成長和投資 作,政黨制政府,資產和產
economy) 生的效果
4. 政 治 的 政 治 經 濟 學 政治領袖,選舉或政治事件 經濟運作狀況,政府目標和
(political 週期 預期,社會階層化
econmomics) 和 經 濟
政策

各國有關社會政策的統計資料作為國際比較分析,目的主要有二:藉由各國統計數字比
較,突顯各國共有的政策特徵,從而發現某種法則;其次,與特定國家比較,容易瞭解其政
策特點,以供研究解決或處理問題借鏡。但進行社會政策統計資料的國際比較分析時,應注
意下列各點:

1. 各國統計資料的精確度不同:一般而言,經濟發展程度愈高的國家,其統計精確度愈
高,經濟發展程度低的國家統計資料參考價值較低。
2. 各國統計制度、定義或分類標準不同:但近年來聯合國統計處或其他國際組織,相繼
訂定各種統計之制度、手冊或標準分類,使統計資料之國際比較性增高,但仍須注意
比較基礎是否一致。
3. 各國統計所用統計方法不同:如失業統計,由救濟機關或社會保險機構登記之統計與
針對家庭舉辦的調查統計,顯然有異。故應注意統計來源及其有關附註說明,尤其是
經季節調整與未經季節調整者無法直接比較。
4. 統計資料之時間差異過久問題:各國統計受調查限制,未必能在同一時間皆有統計,
一般而言,動態統計或變化率等必須同一時期者方能比較,而結構比率,則尚可與相
鄰一年者作比較,若相距太久,如五年、十年,則已失去比較作用。
5. 貨幣單位換算問題:各國貨幣單位不同,比較時通常以匯率換算,但匯率常受政府干
預而有偏高或偏低情況, ICP (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ject )利用價量統
計,以迴歸分析法推計有效購買力平價,作為各國貨幣單位換算為某一特定國家貨幣
之換算比率,雖然計算方法甚為複雜,但其換算結果較以匯率換算結果更能適切代表
一國之經濟力。

一般進行社會政策量化指標國際比較時,習慣上多選取美、日、德、英、法、義等七大
工業國家,或台、韓、港、新等 Nies (新興工業國家)比較,但比較之國家應選擇下列兩
類國家較為適當:
1. 應選擇符合福利體制特徵的國家:可依據該國家福利體制變化,加以比較深入瞭解情
況,並可作為台灣福利體制參考。

2. 應選擇國家規模,經濟開發程度或所得水準與我國相近國家:與台灣水準相近國家作
比較較為適當,如能選取資源及福利體制特徵相近者則更佳,有利於長期觀察比較用。

第3 節 歷 史 比 較 分 析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的


回 顧 與 反 思

歷史比較分析是社會科學中,卓有聲譽的古老研究傳統之一。現代社會科學的奠基者,
諸如: Adam Smith (亞當斯密)、 Alexis de Tocqueville (托克維爾)、 Karl
Marx (馬克思)、 Max Weber (韋伯)都以歷史比較分析作為核心研究模式
(Mahoney, James & Rueschemeyer, D. 2003 : 1 ; Sica,2006) 。但隨著社會科
學在廿世紀初的逐步建制化,歷史比較分析與社會研究法的發展漸行漸遠;主流社會科學
研究為突顯科學性,特別強調探尋普遍法則的科學方法,重視一般理論的建構與個別社會
的研究。但 1980 年代以來,歷史比較分析又有復甦的情況,強調社會研究必須是兼具歷
史的與比較的( Abram , 1982 ;Skocpol, 1984 ; Tilly , 1984 )。歷史比較研
究在方法論上,挑戰主流量化典範「沒有時間」、「沒有地點」的缺點,提出以史實為 基
礎的分析,和系統性的比較研究。在範圍上,則奠基於大尺度、宏觀史實的比較分析,並
就實質研究成果進行某種歸納性說明( explanations )。研究成果涵蓋:美國與西歐福
利國家的發展與危機、第三世界國家的建構與重構、產業政策與經濟發展、族群關係與國
家認同、性別與婦女權益、民主與威權國家體制的出現,以及革命的成因與後果等等
(Mahoney, James & Rueschemeyer, D. 2003 : 4) 。這樣的研究法,強調對事物、
事件、現象的研究應根據產生的歷史條件,從發生和發展的過程中進行辯證地考查,歷史
的變化與發展不是一種可化約的定論,而是一種發展變遷的演進過程。反對以抽象的公式,
或者固定不變的因素 ( 如不變的人性和固定的社會結構 ) 來研究社會事物與現象,強調歷
史發展的不可逆性和條件因素的承襲慣性。在分析社會事實時,更注重歷時性
(diachronic)因素 , 而非如傳統量化分析專注於共時性 (synchronic) 因素。

在本體論上,強調人是社會的塑造者 , 而人對社會的塑造是歷史且具體的;反應在理論
上,對歷史的發展懷有某種不可知論的成分。認為 , 歷史是人實踐下的具體產物 , 歷史發
展有趨勢性 , 但歷史發展的具體結果,需要由人的具體實踐來創造 , 很難事先預見。所採
用的分析方式,主要有二種類型。一是運用社會科學的理論、模式和架構,用以分析相關
歷史的材料。這些研究者以實徵性的變項或指標來處理這類材料,歷史材料提供了另外一
個證實和演繹社會理論的機會。第二種方式則是通過對歷史素材的處理,全面反省社會理
論、模式和架構。對這些研究者而言,史實不僅為社會研究提供一個新空間,而且歷史也
為解決諸多方法論難題,提供新的切入點。方法論上諸如「普遍規律與個別性」、「共 時
性與歷時性」、「結構與行動」等爭論,均消融於歷史比較分析中 。大格局的歷史比較分
析,可以了解社會的歷史淵源,及不同社會間的相同與差異處。這有助於避免社會研究的
非歷史,或過度通則(一般)化的問題,並可藉此反思既有理論的不足,修正既有理論的
偏頗。換句話說,連接過去與現在間的,雖然是只此發生一次的過程、事件和各種現象。
但是,那些因素造成了這只此一次的歷史?而歷史究竟會不會重複發生?都有待更深入的
分析與探討。

歷史比較分析除可掌握研究主題或事件的時序性外,並有助於提出新的見解與觀點。基
本上,歷史比較分析透過比對,來突顯各案例間的相似與差異點。有時會以趨勢分析的樣式
呈現,通過對各類相關的數字進行分析比較,尤其是將一個時期的數字同另一個或幾個時期
比對,以判斷分析對象的狀況和演變趨勢以及地位的變化情況。這類分析的目的在於,確定
造成現狀或變動的主要原因,判別現狀或發展趨勢對社會是否有利,並預測未來發展趨勢。
歷史比較分析呈現不同社會在不同變項的差異,可供理論建構與檢驗的素材;另外歷史比較
分析可發揮反面案例功能,突顯既有理論不足,進而修正該理論。根據分析層次的差異,歷
史比較分析的切入點,可以是微觀、中觀或宏觀。微觀層次考察社會的個別史實與個別現象,
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事實依據,是認識社會的最基本層次。中觀層次考察社會的歷史發展
及運作的局部過程與聯繫,介於微觀和宏觀間,可據以反應社會運作較複雜的過程、因果關
係與價值判斷。如果說微觀是解剖白鷺鷥的話, 那麼中觀就是對白鷺鷥間,及白鷺鷥與其
他鳥類間的關係進行考察。相對於微觀中觀是整體;相對於宏觀中觀又是局部的。中觀層次
主要在掌握歸納、比較與概化知識的能力,並探究複雜的社會發展過程及過程中的因果聯繫。
宏觀層次則是考察社會的整體聯繫關係,把握社會運作的本質聯繫關係、規律和模式,為社
會科學認識的最高層次,對微觀和中觀起理論指導作用。如果用「歷史不會重演」來體現微
觀層次,那麼宏觀層次就是「歷史常常有許多驚人相似處」;宏觀歷史比較分析,主要在強
調社會的發展動力和發展的規律問題。

本論文在此採用的是宏觀歷史比較分析。這個方法源自對社會演化(進)過程的認知興
趣,並以實地經驗資料為基礎,旨在追溯某社會、國家、民族的歷史情況,或某制度發展的
演變過程。這個方法可由古到今,亦可由今到古,時間的順序可隨研究需要而變動。譬如:
從現在起步,順階段回溯上推,一直迫溯到根源;亦可由根源點發動,逐階段下推,一直推
導到現在,甚至預測未來。歷史比較分析主要資料來源為,長年累積的文獻與統計調查資料;
透過這些資料間的綜合與比較分析,可得到某種發展與變化的趨勢與規律。

但要做好這項工作,不僅需要掌握大量的文獻與統計調查資料,還需要具有社會發展的
理論基礎,以及豐富的跨社會、文化知識。而研究者本人的觀察和分析能力,也發揮一定的
決定性作用。歷史比較研究可概略分成三種形式:一是共時性的比較,即對同一時代廣大區
域內的(包括不同的社會、國家和民族及文化)資料進行跨社會(區域、國家、文化)的比
較;二是歷時性比較,對同一區域內不同時代的資料進行比較,以揭示變遷的模式(可以是
生物的、社會的或文化的進化模式);三是跨社會文化比較研究,通過對所有收集到的、不
同社會文化的樣本進行比較研究,從而得出跨社會文化比較的結論。跨社會文化比較的前提,
是把全球不同的社會(國家、文化)作為樣本,針對這些資料展開比較,以便驗證對人類行
為的假設。這種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它不但使研究者免去單一狹窄範圍的限制,又可以使研
究者發現更多、更廣的人類行為的可能。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歷史比較研究可以提供一種類
似實驗的研究方法。通過跨社會(國家、文化)比較研究,認識到社會(國家、文化)間的
類同與差異性、普遍和複雜性。也能清楚地認識到各種社會(國家、文化)是怎樣變遷、怎
樣適應變遷的,使我們能夠預測變遷的方向;同時也可以使各種社會(國家、文化)間能更
好的進行交流。它認為任何一種社會(國家、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徵、個性。在過去、現在
和未來,任何社會(國家、文化)在價值上都是平等的。我們不能用普遍、共同、絕對的標
準去衡量任一種社會(國家、文化)的價值。這種相對主義的理念,並不意味著放棄批判而
贊成或接受某一特殊人群的所思所為,而是意味著將社會(國家、文化)行為放入具體的歷
史、環境和社會中加以評估。只有在具體的、歷史的環境中成立的社會(國家、文化)或者
社會(國家、文化)事項;而沒有 離了具體的、歷史的環境而存在的永恆不變的社會(國
家、文化)或者社會(國家、文化)事項。換句話說,歷史比較分析的相對論,是有條件的
相對論,不是無條件的相對論。

歷史比較研究缺乏一套有步驟、清楚的操作程序,必須研究者發揮創造力,蒐集資料耗
時費力,加上比較和分析很難深入的系統化。不過這也正是歷史比較分析方法論的特色,正
如Skocpol所說的,歷史社會學是被實質性的問題和觀察,而不是被預先設定的認識論或方
法論所界定。因此,它的研究和論述可以採用各種不同的形式自由發展
(Skocpol,1984:361) 。 Abrams認為,歷史社會學不是社會學的某一分支, 就是社會
學的本質 (Abrams,1982:3) 。 Tilly 說的更有意思,這一領域缺乏智識上的統一性,而且
本質上將永遠缺乏統一性;學科的制度化,將阻礙歷史思考擴散到其餘部分,而這其餘部分
迫切需要歷史思考進行改造(Tilly, 1990)。另外,歷史比較分析在複雜歷史現象中所找出的
意義,對當事者而言或許不存在這樣的意義,這種分析是否有自行臆測之嫌,便成為研究上
可能的盲點,則是另一個值得思量處。

掌握對等性(equivalence)原則
變項取向 vs. 個案取向
小 n 問題
Galton 問題
黑箱問題
第4 節 個 案 研 究 法

… a case study is an exploration of a ‘bounded system’ … over time through


detailed, in-depth data collection involving multiple sources of information rich
in context. This bounded system is bounded by time and place, and it is the
case being studied – a program, an event, an activity, or individuals. (Creswell,
1998:61)

個案研究的意義
簡 單 地 說 , 個 案 研 究 就 是 對 某 一 個 事 例 進 行 深 入 細 致 的 調 查 研 究。 這 個 “ 事 例 ” 可 以 是 人 ,

如 某 個 天 才 兒 童 ; 也 可 以 是 事 , 如 某 種 教 養 方 式 對 兒 童 智 力 的 影 響。 它 的 研 究 對 象 可 以 只 包

含 一 個 人 ( 這 是 較 常 見 的 ), 也 可 以 大 到 某 一 社 會 團 體 。 個 案 研 究 在 醫 學 領 域 有 悠 久 的 歷 史 。

對 于 特 殊 病 癥 一 般 多 采 用 個 案 研 究 的 方 法。 在 心 理 學 和 教 育 學 領 域 , 個 案 研 究 也 是 很 有 用 的

研 究 方 法。

為什麼以臺灣為案例進行要比較?
任何一個案例可能都很有趣,但不是所有的個案都有分析與理論價值。但台灣為何是一個有
意義的案例?經濟發展過程同時達成高成長與公平分配,
理論發展、理論驗證與案例研究的關係。
台灣為什麼可以作為比較的案例?比較社會政策的基本假設。
個案比較與台灣社會政策研究:西方理論與台灣案例;有台灣特色的研究尺度和測量(比如
國家能力或地方自治);當代台灣社會政策研究的理論意義,譬如:民主化帶來的政策衝擊、
社會政策作為經濟政策的穩定條件,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對社會政策的影響性
個 案 研 究 法 是 對 客 觀 世 界 的 某 個 具 有 典 型 特 征 的 事 件 進 行 實 際 描 述 和 理 論 分 析 的 方 法。 本 文

主張將個案研究法引入比較政治學研究領域,并作為一個重要研究途徑或突破口,促進我國

比 較 政 治 學 研 究 的 深 入 發 展。 本 文 首 先 闡 述 了 個 案 研 究 法 的 性 質 與 特 征 ; 其 次 討 論 了 個 案 研

究法在比較政治學研究中的地位與作用;最后論述了個案研究法的哲學基礎

個案研究的方法考量
從案例中找出因果關係和影響性因素(無論是對於理論的發展或驗證,案例分析最重要的價
在於 示社會政策中的因果關係,發現關鍵因素)
可追溯政策的過程(深度個案分析較大規模量化研究而言,其不可取代的意義在於能夠追溯
政策演變過程,從而揭示現象間的關聯)
以台灣為個案進行比較,要討論的議題涉及比較的物件、抽象概念和規範尺度;概念和尺度
的(外在)普適性;概念和尺度的(內在)合理性;比較大相徑庭的兩個案例;比較大相一
致的兩個案例。
跨時間段、政治地域比較;同一個案例,比較其不同階段;處於不同歷史階段的表面相似案
例;歷史的延續性問題;地域與政治文化的影響
常用的個案分析方法,包括有參與觀察、深度訪談和文本分析,本論文採用的是文本分
析法。文本的資料來源主要為立法院公報中,有關「全民健康保險法」與「國民年金法」立
法過程中,各立法委員發言與會議記錄。

表、全民健康保險法立法沿革

通過時間:83 年 07 月 19 日
公布時間:83 年 08 月 09 日
條文異動:制定 89 條
審查委員會:內政委員會、財政委員會

立法程序 公報卷頁
一讀 82 卷 2 期 2601 號 210~222 頁
一讀 82 卷 14 期 2613 號上冊
109~125 頁
一讀 82 卷 65 期 2664 號上冊 7~7 頁
一讀 82 卷 69 期 2668 號下冊 66~80

一讀 82 卷 75 期 2674 號上冊
335~347 頁
一讀 83 卷 38 期 2712 號 177~196 頁
委員會審查 82 卷 18 期 2617 號上冊
478~500 頁
委員會審查 82 卷 73 期 2672 號下冊
466~519 頁
委員會審查 83 卷 21 期 2695 號 49~74 頁
委員會審查 83 卷 39 期 2713 號下冊
139~150 頁
委員會審查 83 卷 47 期 2721 號下冊
360~423 頁
廣泛討論 83 卷 52 期 2726 號上冊 1~27 頁
廣泛討論 83 卷 52 期 2726 號上冊
447~629 頁
逐條討論 83 卷 52 期 2726 號下冊 27~118

三讀 83 卷 52 期 2726 號下冊
118~119 頁

表、國民年金法立法沿革
日期 單位 會議內容 決議
(決定)
第5屆第3會 92/05/0 衛生環境及 併案審查行政院函請審 繼續審查
期 7 社會福利、財 議「國民年金法草案」案
政兩委員會 及本院委員沈富雄等三
聯席會  十八人擬具「國民年金
暫行條例草案」案、本院
國民黨黨團擬具「國民
年金保險法草案」案。
第6屆第5會 96/05/2 衛生環境及 一、併案審查行政院函 另定期
期 4 社會福利、財 請審議「國民年金法草 繼續
政兩委員會 案」案及本院中國國民
審查
聯席會;衛 黨黨團、委員楊麗環等
生環境及社 69 人擬具「國民年金保
會福利委員 險法草案」案;

二、審查本院委員王
榮璋等 60 人擬具
「國民年金法草案」
案;
三、審查本院委員王
榮璋等 65 人擬具
「勞工保險條例部分
條文修正草案」案。
96/06/1 衛生環境及 繼續併案審查行政院函
3 社會福利、財 請審議「國民年金法草
政兩委員會 案」案及本院中國國民
聯席會 黨黨團、委員楊麗環等
69 人擬具「國民年金保
險法草案」案及併案審
查本院委員王榮璋等
60 人、本院臺灣團結聯
盟黨團擬具「國民年金
法草案」案。
第6屆第5會 96/07/1 院會 國民年金法草案併案審 協商後
期第1次臨時 7 查案
會 處理
96/07/1 院會 國民年金法草案併案審 協商後
9 查案 處理
96/07/2 院會 國民年金法草案 完成三讀
0

備註:引自立法院智庫會議紀要 http://npl.ly.gov.tw/do/www/lawRecord
第5 節 本 論 文 採 用 的 方 法 架 構

一、有質、有量、有多聞

超越非此(量化)即彼(質化)的思維定勢,克服對方法論的崇拜心態,要有本土的問題意
識。瞭解西方方法論的多元性、其社會歷史背景和研究過程的政治性及選擇性;不必死抱著
既有的方法規範不放,踏實地推導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論。本論文提倡方法的多元化和相
容性,不必把某種方法 ( 如量化實證或質化方法 ) 對化;真實世界的某方面確實可方便的
測量後進行量化闡述,但這並不能說明這些方面,必然是我們理解現實最基本的面向。

Bauman 引用 Paul Valery 的話,來描述現代生活的流動易變性 ( fluidity ) 。


Valery 說:「突然中斷、前後矛盾和出其不意,是我們生活中的普遍情況。對許多人來說,
這些東西甚至已經成了他們的現實需求,除了突然變卦和接連更換自己的刺激物之外,他們
的想法不再得到滿足……我們不再能夠承受任何具有持續性的事物。我們也不再明白如何使
厭倦乏味去產生出結果。」 ( Bauman, 2002: 1 )這段文字如果從方法論的角度來看,像
是對實證研究典範的檄文,同時也代表人類社會本身的不圓滿性,不可能會有一個包山包海、
具統一性的方法論大敘述 ( grand narratives ) 。從與傳統實證(量化)方法論典範另一端
看,詮釋典範下強調行動理解的質化研究,通常研究的進行是發生在自然而然的環境
( natural world ) 中,使用那些具互動性及人本的( humanistic )多元方法;屬於一種浮
現的 ( emergent ) ,而非嚴格事先劃定 ( tightly prefigured ) 的方法,而且這個研究法
基本上是詮釋性的理解( interpretive understanding )。進行質化研究的研究者通常
以完整的( holistic )、無接縫式的 ( seamless ) 觀點來看社會現象;並有系統地反省自己
在研究中的角色;對自己的生命傳記表持敏感度,並注意到傳記是如何模塑著研究;最後依
靠辯證式地往來於演繹與歸納之間進行複雜的思考判斷 ( Rossman & Rallis, 1998: 9 )
。換句話說,質與量研究在此的對立是無謂的,我們如果把質與量當成是種收集資料的技術,
那麼在研究邏輯或方法論層次的彈性就增加了。收集量的資料不見得一定要依循固定的方法
論典範,同樣地,收集質的資料不見得一定要依循固定的方法論典範。一切完全依照研究者
的研究目的,來決定研究進行的策略。重要的是背後可以以一套實用的、有彈性的社會研究
模型支 起來。

本論文因此援引 Ragin( 1994 ) 提出的「簡明的社會研究模型圖」來說明這樣的研究立


場,並佐以量化、質化與比較「研究策略圖」,以及「社會研究的目標及策略表」闡釋本論
文的方法論邏輯。
觀念 Ideas/ 圖 3-1 、Ragin 的社會研究簡明模型
社會 理論

mostly
deductive

分析 性架構 Analytic
Frames

reproductions 社會 生活的再 現
Representations of Social Life

意像 Images

mostly
inductive

證據 evidence/
資料 Data
圖 3-2 、Ragin 的研究策

多 質化研究

案例的
比較研究
面向

少 量化研究

少 案例的數目 多

Ragin 社 會 研 究 的 目 標 及 策 略 表

質化研究 比較研究 量化研究


確認廣泛的模式 次要 主要
檢驗/精修理論 次要 次要 主要
進行預測 次要 主要
詮釋重要性 主要 次要
探索多樣性 次要 主要 次要
發聲 主要
提出新理論 主要 主要 次要

二、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如何整合
由於研究典範的不同,使得質化研究與量化研究兩者的研究目的、研究設計、研究角色、
研究典型及研究脈絡有所不同。認為質化與量化的研究,在方法論上是可以相容的,統稱為
綜合方法 (mixed methods) 。綜合方法指在單一研究中,可於同時間或不同研究階段內,
同時運用量化及 ( 或 ) 質化方法,蒐集與分析資料。其中某個方法具備優先性,並在研究過
程的一個或多個階段中,進行量化及 ( 或 ) 質化的統整 (Creswell, 2003: 212) 。使用質性
及量化綜合方法,主要在不論量化或質化方法,每種研究途徑都有優點與潛在弱點,聯合或
混合使用時可以互補,更能彰顯各自的優點、收斂各自的缺點。使用綜合方法的理由在於:
對其他研究方法難以回應的問題提供可能的答案;研究結果間可互相佐證,推論的依據會更
強固;對研究現象有更細緻與豐富完整的瞭解;提供不同說明觀點、改善現有檢驗方法或提
供新研究取向。綜合方法的不利處在於:研究所耗費的時間、心力和經濟成本都比較高;必
須同時熟悉量化與質化方法;立論的基礎仍然處於爭議狀態。 Creswell(2003) 支持質量併
用的立場,他認為質化與量化典範是可以併用的;另一方面, Tashakkori &
Teddlie(1998)以實用主義來達成質化與量化研究的相容,核心概念是「行的通就好」
( what works )。

下列是本論文綜合跨國量化、歷史比較與個案研究方法的幾點考量:

( 1 )有限目標。福利體制及其發展是動態的和綜合的,涉及人類福祉各個領域的深刻
變化。本論文僅對進行評價,沒有涉及、和等的評價,沒有涉及、和等研究領域。本論文也
沒有對經濟和社會的結果進行診斷性分析。

( 2 )方法的科學性。福利體制的國際比較分析,整合了靜待與動態的分析取向,針對
複雜的系統動態過程進行研究,是項複雜的工作。研究方法包括質化分析(個案研究)、量
化分析(福利指標體系的建構與定位)和歷史比較分析等。基於現有的條件,本論文報告採
用 SPSS 和 MAXQDA 軟體協助資料的分析,並注意研究的國際化及與台灣國情相結合。

( 3 )福利體制指標的合理性。選擇福利體制指標有三個原則:其一,具有代表性的關
鍵指標;其二,可以獲得連續性官方統計資料;其三,具有國際可比較性,能夠反映實質福
利發展水準。

( 4 )引用資料的權威性和一致性。各項研究資料來源,大多採用國際權威機構和官方
統計機構公 的資料,或國際知名學者研究的原始資料表件。其中,以OECD出版的《社會
展望》 、SSA出版的《各國社會安全制度要覽》為主要量化分析資料來源。沒有的資料,採
用國際權威機構的其他出版物,如世界銀行之《世界發展資料》、聯合國《統計年鑒》和 聯
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年鑒》等的統計資料補充。台灣的資料以《中華民國統計年鑒》的系
列資料為基本來源,並輔以立法院相關線上智庫資料為補充。

( 5 )比較分析結果的相對性。全球福利體制進程的比較分析,不同國家統計方法和統
計指標有一定差異,特別是有些國家的統計制度不夠完善,有些指標與國際指標不完全一致,
有些年份有些國家和地區的資料不全等等問題,對研究結果都有一定影響。因此,本論文綜
合比較分析結果是相對的,僅供參考與學術論辯使用。

( 6 )比較分析結果的客觀性。為減少各項干擾因素的作祟,保持研究的科學性和客觀
性,本論文對結果沒有進行後設分析 (meta-analysis) 。影響全球福利體制進程的因素很多,
非常複雜;研究結果最多反映出一種發展趨勢;在分析和引用研究結果時,要非常慎重。

Vous aimerez peut-être aus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