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us êtes sur la page 1sur 2

南京师大学报 ( 社会科学版) 1997 年第 4 期

中国第二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
讨论会综述
  唐宋诗词是中华文化最璀璨夺目的明珠, 也是 《关于唐诗分期研究之再认识》强调唐诗的分期依据
人类诗歌宝库中永放光芒的东方瑰宝。为了检阅、交 应是各时期诗歌风格的主体特征, 而不应拘泥于王
流第一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以来所取得的科 朝更替的具体时间。蒋长栋《试论唐诗内容质素与人
研成果, 推动该项研究工作向更新更深的领域发展, 格意识的对应演化规律》认为: 唐诗“风骨”乃初盛唐
由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 个体人格意识之升华, 唐诗“兴寄”乃中唐群体人格
助, 中国韵文学会、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湘潭大 意识之弘扬, 唐诗“写意”乃中唐个体人格意识之折
学、岳麓书社、杭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联合主办, 福 光, 唐诗“缘情”乃晚唐人格意识变态之释放。刘建国
建师范大学协办, 唐 君、夏赞君、程兴国、雷宜逊、 《王维、李颀、高适、岑参的七言歌行与盛唐精神》通
梁鉴江等先生赞助的“中国第二届唐宋诗词国际学 过对四位诗人七言歌行创作实绩的评价, 指出此乃
术讨论会”于 1997 年 5 月 23 日至 29 日在湘潭—— 盛世诗人傲气与进取精神的艺术表达。王志明《唐代
张家界召开。会议开幕式在湘潭大学礼堂隆重举行, 七言古诗论略》勾勒了唐诗七古发展的轨迹。刘振娅
由南京师范大学钟振振教授主持, 湘潭大学副校长 《贬谪与唐诗》从创作经历和创作情绪论述了唐诗发
陈正中教授致欢迎词, 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羊春秋 展的内在动因。
教授致开幕词, 南京师范大学郁贤皓教授作重要讲 对于几位重要诗人的评价及其行状的考证, 与
话, 中国韵文学会秘书长刘庆云教授报告会议筹备 会学者的新见亦多。张采民《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
经过情况。 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程千帆教授为大 与诗歌创作》指出: 陈子昂的“风骨”
、“风雅”
、“兴寄”
会题赠贺词, 顾易生、吴熊和、蔡厚示教授, 台湾中华 理论, 使唐代诗歌走上了一条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干
海峡两岸文教经贸关系促进会周书府先生、日本京 预政治、关心民瘼的健康发展道路, 大大开拓了诗歌
都大学清水茂教授均致函大会表示热烈祝贺。110 余 的表现领域, 成为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先驱。周勋初
名来自海峡两岸和美国、马来西亚、日本、韩国、香港 《李白的纵横游侠之风与蜀地区域文化的内在联
的学者汇聚一堂, 盛况空前。大会收到论文 70 余篇, 系》, 指出李白的游侠活动并非全是排难解纷、风骨
专著 4 本, 评论唐风宋韵, 新见叠出, 硕果丰盈。 凛然的高义行动。 他的任侠, 带有唐代豪士的特征,
与会 学 者 中 的 耆 年 宿 德 傅 璇 琮、郁 贤 皓 等 对 体现了蜀地文化多层积淀的特点。郁贤皓《再谈李白
1991 年第一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以来所取得 两入长安及其作品系年》, 对其所持李白两入长安说
的成果作了回顾和总结, 同时对研究前景予以展望, 及有关诗篇的系年, 补充了新的确凿的证据。文正义
强调指出: 唐宋诗词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 《杜甫湘行踪迹及其死葬考》, 根据地方志辨明唐代
术宝藏, 对中华文化及世界文化产生过巨大影响, 值 湖南几个州县的地理方位, 而后分析杜甫旅湘诗及
得倍加珍惜, 深入探讨, 在已经取得巨大成果的基础 其他资料, 纠正了新旧《唐书》以及历代研究杜诗专
上, 要拓宽研究领域, 加大研究力度, 更新研究方法, 家对诗人湘行踪迹、死葬的误传、误解, 颇具说服力。
优化研究手段, 撰结出更多研究精品。许多代表就唐 曾亚兰《杜甫以诗立传与史家手笔》指出: 少陵善于
宋诗词的美学特征、文化内涵、发展规律、重要作家 以诗歌形式、史家笔法为各种人物立传, 能在实录的
评价与行实考证以及研究唐宋诗词的现实性意义展 基础上塑造反映时代风貌的典型人物形象, 达到了
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诗与史的完美统一。陈铁民《辋川别业遗址与王维辋
许多学者发言, 对唐代诗歌的演化规律和所反 川诗》颇引人注目。 他通过实地考察得出结论, 辋川
映的时代精神作了整体性的把握。 孙映逵、沙先一 不应该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庄园, 辋川的二十处游止,
— 138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并非都为王维所营造, 也不都在别业范围内。这一结 和作家独特经历以及矜持贵异的个性使然, 并非情
论对认识王维的隐居生活和理解王维的辋川诗, 提 有余而才不足。苏辛仍是大家关注的目标。台湾学者
供了新的依据。关于白居易研究, 韩国学者金时晃将 王保珍《苏轼词中的时空观照》对苏词的时空特征概
其《母别子》与朝鲜中宗时期著名诗人金诚一 ( 1538 述为: 从时间上可以由最暂短瞬间、弹指、到古往今
- 1593) 的同名作进行比较, 认为其表现技法、艺术 来“俯仰人间今古”
; 空间上可以从一个至小的定点
风格、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有惊人相似之处, 由此可窥 无限伸展。除了外在空间外, 还包括内在心灵世界与
见白诗对域外文化的影响。日本学者下定雅弘《白居 想像世界。赵维江《吴蔡体与稼轩体》指出: 金国词人
易一直到晚年仍愿当宰相》观点颇新, 强调白氏晚年 蔡松年、吴彦高继轨东坡, 对辛弃疾早年的词风影响
虽自夸“中隐”, 崇尚“独善”, 但仍未放弃“兼济”与做 颇大。从词体革新的角度而言, 吴蔡体实为稼轩体的
官的志愿。 萧瑞峰《论刘禹锡后期的诗歌创作》, 指 先声与基石。美国学者萨进德《试论辛稼轩词和赫里
出: 刘氏晚年诗风诗境变化较大, 有意识敛抑锋芒, 克抒情诗之共同点》, 对两位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
销铄锐气, 潜匿英风, 故诗作多讽托幽远, 寄兴深微。 诗人在好用典故及其文化背景、对待抒情诗体的态
会间, 关于唐五代词和宋代文学的讨论颇为热 度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以加深对辛稼轩的理解。陈庆
烈,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宋代文化博大精深, 宋代文学 元《南宋后期闽北词人群体》论述这一词人群体的
绚丽多彩, 研究有待深入。许多学者从宏观角度论述 “江湖”特色及其词作内容、风格的多样性与对词学
了“词”这一艺术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宋 理论的贡献, 亦颇令人瞩目。 而曾枣庄《理学诗派的
代文学的价值和地位。 刘尊明《唐五代词与儒家文 鼻祖邵雍》则对邵雍的诗论及其《伊川击壤集》体现
化: 冲突篇》认为: 词史和词学的发展, 都表现为一条 的诗风给予了应有的历史评价, 认为自成一格, 不仅
对儒家文化由悖离到回归的清晰轨迹, 这早在唐五 对同时及其以后的理学诗派产生过深远影响, 而且
代词中已见端倪。台湾学者张高评《从新变代雄论宋 对整个宋诗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诗之价值与地位》认为: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宋诗自 此外, 日本学者市川桃子以《欧洲对李白诗歌的
成一家, 足与唐诗颉颃。论诗地位应以新变代雄为准 早期理解》为题, 介绍了唐代诗歌对欧洲文化的影
据, 不当以异同源流分优劣。 孙维城《宋韵的人文精 响, 同时说明了中国古典诗歌向异型文化传递的难
神及其在宋词中的体现》认为: 宋韵代表了我们民族 度和可能性。王水照《苏轼作品初传日本考略》, 对苏
艺术成年时代的萧散简远与深沉。 宋韵在诗词中大 轼作品传入日本的时间考定为至晚在平安朝后期至
多表现为作家在历尽沧桑后对世事的洞明, 对人生 镰仓时代前期 ( 即公元十二世纪至十三世纪中) , 并
的了悟, 表现为一种月下起舞式的人生境界。 指出最初的切入口是以苏轼与禅学因缘关系为着眼
论及唐宋的几部重要词集, 与会学者作了新的 点的读苏方式。
评价。台湾学者范长华《浅探敦煌〈云谣集杂曲子〉的 论及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如何多出精品的问题
主题与艺术》, 指出从辞情上、从声情上, 足以显示词 时, 钟振振《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发人深思。
这一艺术形式在形成之初便以抒情为主的最本质特 他认为: 研究者增进作品读解能力的训练是最基本
征。 王兆鹏对晚唐《兵要望江南》( 一名《白猿奇书兵 的训练, 亟须强化; 而对于古典诗歌的研究者来说,
法杂占彖词》) 的作者及版本作了严密论证, 论作者 扩大读解规模, 提高读解精度的工作则是最基本的
以易静最为可靠。以词论兵法, 在中国军事史上独一 建设, 亟待重点投入。在论及如何使唐宋诗词研究与
无二, 堪称一绝。 现实创作相联系时, 不少学者认为除了有正确的导
论及宋代作家, 关于二晏的话题比较集中。香港 读外, 还应在运用诗词体裁方面加强实践的环节, 以
学者邝健行《晏殊诗与西昆体》从翔实的材料出发, 做到“古为今用”

论证“晏殊不是西昆派的人”这一观点, 更近实际。刘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 会议对唐宋诗词的探讨是
乃昌《柳絮池塘淡淡风》指出大晏诗承西昆而不同于 全方位的, 深入的, 有益的, 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卓
西昆, 出于西昆而有新变, 其诗清雅闲淡, 对欧梅诗 有成效的一次学术交流。 有人称赞:“这次会议把唐
风不无启迪之功。 刘庆云《试解小晏专意令词之谜》 宋诗词的学科研究大大推进了一步, 可以称得上是
一文甚有新获: 小晏专意令词, 实由当时的审美观念 一块里程碑。” ( 蒋力余)

— 139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Vous aimerez peut-être aus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