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us êtes sur la page 1sur 148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

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History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志於便民」:北宋熙寧至元祐時期的民情與朝
議攻防(1069-1094)
“For the People”: Dispute of Public Opinion and Policy Making
from Xi Ning to Yuan You in Northern Song China(1069-1094)

童永昌
Yung-chang Tung

指導教授:梁庚堯 博士
Advisor: Ken-yao Liang, Ph.D.

中華民國 97 年 6 月
June, 2009
ii
謝誌

我的學習過程,總有點不安於室的味道,喜愛捕捉過往的浮光掠影,添上三
兩筆突然的靈感與詼諧,卻很少實心蹋地做一番刻苦研究。這樣的散慢卻以學術
史悠久、內容龐雜的王安石變法為論文題目,不能不說是命運的戲謔。這部作品
如今看來仍顯青澀竦略,即令如此,若無一路上師長、親友的扶持指點,便是如
此境地亦不可及。

謝謝梁庚堯老師三年來的費心提攜,以溫和與耐心包容我的散慢。在論文緊
鑼密鼓寫作的最後半年,老師總是細密地一遍遍閱讀、修改文句;即使在身體違
和時,亦不忘關心論文的進度與安排各項進程。老師博學而嚴謹,但卻願意任我
恣意揮灑,只在必要的時候輕輕指出偏差。這篇文章如果有什麼值得稱道之處,
那必是老師的細心指導使然。

感謝柳立言、黃寬重兩位老師願意擔任我的口試委員。柳老師敏銳指出了文
章許多深刻的問題與不足,並且提供了不同的思考面向。黃老師不僅是論文的口
委,同時也擔任研究回顧的口試委員,老師的許多寶貴建議,提供了我未來努力
的方向。兩位老師的鼓勵亦使我在偶顯迷茫的未來,頗感心安。

吳展良、甘懷真、王汎森、閻鴻中諸位老師,或者提供我史料基礎訓練的機
會,或者展示不同學術背景的灼見與洞察,都直接或間接促成這部作品的出現。
張元老師開啟了史料閱讀的另一條門徑,某次偶然的對話,亦使我意外獲得寶貴
的學術資源與訊息。邢義田老師總是不吝於鼓勵我的研究,以及學術之外的表演
興趣,老師的爽朗總令我在偶遇孤寂之際,備感溫馨。

碩士生涯的最後半年,田浩與雷家聖兩位老師給予我極大幫助。雖然只有半
年的相處,田老師的熱情令我深受感動,他在論文發表會與口試的建議,還有在
課餘的各種指點,值得終身珍藏。雷老師包容我的各項工作,並且不吝分享他的
治學經驗與教學心得,使我在雜亂的最後階段,還能忙裡偷閒,領略年輕學者的
自信與熱情。

感謝李如鈞學長,他欣然接受評論論文草稿,並總是大方提供各項協助。同
門的維玲與挺誌間或提出批評與意見,所助甚多,期待未來能繼續一起努力。謝
謝同學的旨彥、逸飛,在網路的閒聊與戲謔中,許多靈感由此而生。感謝加恩、
冠巖的協助,這篇文章的前身更因冠巖的引介,得以與政大比較文學與人文思想
研究社的成員一同切磋討論。

我的大學、研究所同學以及國中好友,始終是求學生涯的良伴。他們在學術
內外提供無私的陪伴,使我的研究之路少感孤寂,我很願意一一指名,可惜限於
篇幅,不能如願。這份謝意,希望能確實傳達。

iii
台大國劇社是課室之外,七年來待得最多的所在,習戲與演出舒緩了學術研
究的緊繃,雖然社員朋友未必清楚我的研究主軸,但總是保持熱情與關懷,這些
友誼是畢生的珍寶。

臺大歷史系提供了許多資源與協助,除此之外,這篇論文部分雛型,曾受到
溫世仁文教基金會以及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的獎助,在此一併致謝。

我的父親未及目睹這篇作品出世,他過去未曾支持我如今選擇的道路,即便
如此,沒有他的餘蔭與庇祐,我的求學之路不會如此順遂。我雖未必能追上他的
影子,但亦希望不致辜負他的令名。

感謝我的母親,近十年來克服萬難、含辛茹苦撫養我們兄弟。她鮮少接觸我
的課業,卻願意無私供給一切所需,使這篇作品可以無後顧之憂完成,這份論文,
既有我的著力,亦是她血淚的成就。

謝謝永豪,在我悠遊學術之際,分擔家務,並總是屈從種種不合理的要求,
謝謝。

愛犬小豬大概不會理解這套規矩。然而這篇文章的大部分章節,都是我在公
園蹓狗時所構思,亦需謝她,並不吝打賞幾條肉乾。

iv
提要

本文以北宋熙寧、元豐、元祐三朝的改革運動為背景,考察「民情」在改革
運動中的作用,並尤其著重官僚在政策辯論中,對民情的取捨運用,藉此觀察十
一世紀的士大夫如何理解官僚意志與百姓感受的關係。

第一章討論官僚政策理念的異同,以及王安石的回應。因新政的規模宏闊,
本文僅討論政策思想中涉及民生與國用的部份,並指出即便雙方有開源、節流的
差異,但都有意將國用與民生等而觀之,並試圖達到益國便民。雙方都認為對方
的理論有缺陷,王安石面對嚴厲攻擊,則一方面指出政策服膺義理,並且真正重
視百姓。第二章討論具體的民情,說明官僚如何引介百姓不利於新法的事證,藉
此攻擊政府;另一方面,王安石與其同僚則想方設法自圓其說,擺脫不利事證的
指控。兩派的攻防不僅表現在文字上,也表現在資訊管道的爭奪上。第三章則講
述官僚如何在無可辯護之際,嘗試超越民情,訴諸法令的本意,從而切斷了政策
與民情的關係。第四章則是事實競逐的尾聲,隨著神宗去世、新政罷廢之際,似
乎象徵反對派官僚眼中民情的勝利。元祐的官僚意圖重建政策與民情的關係,聲
言「更化」立基於百姓的意願,然而與此同時,他們對於相斥的事實,也自有超
越的辦法,這使元祐的官僚在下一波政治動盪中蒙受「害民」的指責,而這正好
是他們過去善用的指控。

在結論中,我將簡單總結前四章的觀點,並且重新檢討民情在政府決策辯論
中的效果。民情並非毫無作用,官僚積極運用民情從事政爭,說明民情的關鍵地
位;然而官僚在推崇民情之際,也為超越民情留下了退路。訴諸官僚的智慧以及
法令的大意,使他們可以無視不利政策的民情,這構成民情作用的限制。另一方
面,官僚自由詮釋民情,也僅能自我說服。民情本屬客觀可驗證的標準,至此卻
成為主觀的論辯材料,北宋官僚的「意氣之爭」並不僅是他們不懂得就事論事,
剛好相反,他們的爭論,正好來自「事實」。傳統中國「民本」思想與現實政治
在十一世紀彼此激盪,從而透露了官民互動的複雜內涵。

關鍵字:王安石 司馬光 熙寧變法 民本思想 民情

v
Abstract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reveal the influence of public opinion upon political
reform and anti-reform movements from 1069 A.D. to 1094 A.D., during the regimes
of the sixth and seventh emperors of the Song Dynasty in China.

Chapter One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ang An-shi’s and his opponents’
policies, especially those concerning relations between the financial status and
people’s living. Although scholars have indicated their distinctions in social
background and ideology, bureaucrats of reform and anti-reform factions shared a
common ideology about the state’s obligation to benefit people. Even though
bureaucrats such as Si Ma-guang and Su Shi criticized Wang’s finance-centered policy,
Wang always regarded his scheme as the only solution to benefit both the state and the
people. Even though Wang was under severe attack from his opponents, he claimed
that his grandiose plan would disadvantage only small groups of big landowners or
bureaucrats and that most ordinary people would get benefit from it.

Chapter two focuses on evidence cited by bureaucrats of both sides to support or


resist New Policies. Wang An-shi’s confidence came not only from his ideology but
also from the solid evidence gathered from people. With the gratefulness of the public,
Wang declared that his policy was accepted by the majority, despite dissent merely
from high-ranking officials and big landowners. Meanwhile, bureaucrats who rejected
Wang’s reform found opposite evidence which in their eyes defied reformists’
propaganda. Bureaucrats of both sides insisted on the reliability of their evidence, and
accused each other of blocking information channels to the emperor and of creating
fake evidence, which led to the emperor’s misjudgments.

In Chapter Three, I demonstrate bureaucrats’ defense of their policies while


evidence against them seemed not so easy to deny. Wang An-shi was convinced that
his plan was the only right one, even though some evidence showed that New Policies
might cause damage to the people; he refused to give up the reform. Although he still
claimed that the government would take dissent into consideration and make some
modifications, his opponents regarded his reaction as a betrayal to people and thus
abolished his policy after Emperor Shen-Zong’s death.

Chapter Four deals with the end of Wang An-shi’s grandiose plan. Anti-reformers
abolished most of Wang’s policies and declared that the restoration of the old policies

vi
was based on people’s will. They appeared to have ideological schemes different
from Wang’s. Nevertheless, they showed the attitudes as Wang’s towards the public’s
reluctance to accept government policies, such as transcending dissent with higher
ideological goal. These attitudes made them neglect dissent as well as became their
accusation after Empress Dowager Xuan-Ren’s death. In the forthcoming restoration
of the New Policies, Wang’s adherents again legitimated their movements based on
people’s welfare. However, as factional conflict and political purge intensified, along
with the disappearance of policy debates, it is hard and rare to observe the true
reflection of public opinion.

In conclusion, I try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people’s opinion on policy


debates. Both reformers and anti-reformers sought to strengthen their agenda by citing
people’s will or opinion as evidence, and this confirmed the importance of people.
However, while people expressed feelings, of which bureaucrats were reluctant to
take notice, the officials would try to transcend the public they appealed to and go
back to the original intention and bureaucrats’ confidence. People’s will is important
in legitimating policy; however, it is limited and subordinate to the bureaucrats’ will.
Objectively speaking, both reformers and anti-reformers cull evidence supporting
their positions and ignored the counter-evidence. This thesis also shows that
bureaucrats viewed unfavorable evidence as unreal information, which in turn formed
the solid base of their insistence and obstinacy. Without judging which evidence is
more credible, this thesis reveal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bureaucrats’ will and
people’s will during the reform in the 11th century China.

Keywords: Wang An-shi, Si Ma-Guang, New Policy, public opinion, dissent

vii
viii
目 次
謝 誌………………………………………………………………………………Ⅲ

中文提要……………………………………………………………………………Ⅴ

Abstract.....................................................................................................................Ⅵ

目 次………………………………………………………………………………Ⅸ

序 章 研究回顧與思考………………………………………………………….1
第一節 王安石新政的評價轉折…………………………………………….1
第二節 「異論」與「事實」……………………………………………….7
第三節 「便民」與「民情」………………………………………………12
第一章 以民為本:變法時代的政策辯論.…………………………….………..17
第一節 「省用」論述中的百姓生計………………………………………17
第二節 「為天下理財」的富民強國論點…………………………………24
第三節 官僚的對立與攻擊…………………………………………………30
第四節 「公論」與「理義」的對立………………………………………37
第二章 虛實難辨:百姓意願的判讀與爭論……………………………………47
第一節 便民的初衷…………………………………………………………47
第二節 傳聞的驗證…………………………………………………………58
第三節 訊息過程的質疑與競爭……………………………………………69
第三章 「任理而無情」:百姓意願的底限……………………………………..81
第一節 東明縣的抗爭………………………………………………………81
第二節 百姓意願的讓位……………………………………………………85
第三節 元豐時代態度的延續…………………………………………..…..92
第四章 元祐更化:民情的勝利?......................................................................101
第一節 民情的反撲………………………………………………………..101
第二節 元祐時代民情的侷限……………………………………………..109
第三節 民情競逐的終局…………………………………………………..114
結 論……………………………………………………………………………..121
參考文獻…………………………………………………………………………..127

ix
x
序章 研究回顧與思考

第一節 王安石新政的評價轉折
在中國歷史上,充滿爭議的政策不只一項,先秦的商鞅變法、西漢的鹽鐵專

賣,甚或唐代的兩稅法,都引起當時官僚的討論與辯難,但這些爭議多半隨時間

推進而消弭,以此而論,王安石(1021-1086)在宋神宗(1048-1085,1067-1085

在位)熙寧年間(1068-1077)推行的變法,可謂空前絕後。熙寧新法不僅在推

出的當下引起廣泛爭論,即使到北宋滅亡之後,還不斷受到學者的關注。自北宋

末年以降,傳統史學關注的焦點不外王安石其人與新法,兩者又密切相關,且尤

其著重新政中與民生相關的法案。而論述雖多,主軸卻不逾評價王安石與新法的

善惡優劣,這大體是傳統史學特色的展現。至少在二十世紀開始以前,傳統史學

對新法維持了九百餘年的敵意,這包括指斥王安石為小人、陽儒陰法,並且攻擊

新政諸多虐民的舉措。這一方面肇因於檢討北宋亡國的責任,將其上推到新法的

依附者;另一方面,也與北宋中期到南宋的學術爭論密切相關,王學被視為程學

的反面,一度成為朝廷鎮壓學術的依據,在理學逐步獲得正統地位後,理學家對

王安石的愛憎自也成為官方的定本。此後直至清末,王安石的歷史評價始終居於

負面。1

這並不是說漫長的九百年中王安石難覓知音。雖然負面評價始終為主流,但

我們也可注意到,官方以王學為異端的同時,某些學者對王安石的作為深表同

,2他盛讚王安石的道德
情,這包括陸九淵(1139-1192)的〈荊國王文公祠堂記〉

文章,並且認為元祐諸臣對朝政的惡化並非全無責任。即便是理學的領袖朱熹

1
南宋學者對王安石的評價,亦可參李華瑞、水潞,〈南宋理學家對王安石新學的批判〉,《河北
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 年 1 期(2002,保定) ,頁 18-22;李華瑞,〈南宋浙東學派
對王安石變法的批判〉, 《史學月刊》2001 年 2 期(2001,開封),頁 40-43。
2
陸九淵著,鍾哲點校,《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一版二刷),卷 19,〈荊國王文公
祠堂記〉,頁 231-236。

-1-
(1130-1200),對王安石的為人與施政也並非全然否定。3馬端臨(1254-1323)

在《文獻通考》中對王安石的評論,雖不友善,但也不認為新政全無可取。4這

說明大傳統之下,仍暗伏著讚許王安石的潛流。這種看法在清代由章袞、陳汝錡

和李紱(1673-1750)等人首發其端,並成為後來蔡上翔(1717-1810)的靈感來

源。5

二十世紀以前為王安石辯誣作品,當以蔡上翔《王荊公年譜考略》為代表。

蔡清楚意識到「事實」的關鍵地位。他認為正史對王安石的記述,往往源自反對

者的私史,內中記載多半子虛烏有、肆行醜詆,「記惡不記美」,6據此評論王安

石有失公道,為了重建王安石的形象,勢需考証史料,分辨真偽。姑且不論蔡的

考證是否全然合理,但他對史料的重視,為後來的研究開啟新局。

蔡上翔雖然極力洗清王安石的冤情,但對於新政的觀點卻一如傳統,一方面

認為王安石受小人矇蔽,另一方面則認為新法基本上還是不便於民。他的論點要

在二十世紀初,才由梁啟超繼承發揚。梁啟超所處的時代,傳統史學受到西方史

學方法與眼光的挑戰,以此而論,《王荊公》一書的出現並不特別值得驚訝。該

書是「中國六大政治家」(管仲、商鞅、諸葛亮、李德裕、王安石、張居正)的

其中一部。梁參考了《王荊公年譜考略》的大部份材料,7他也和蔡上翔一樣,

對《宋史》的記載存疑,極力辯正。更有甚者,他超越了儒家的觀點,不再負面

3
朱熹讚許金華的社倉,並且認為青苗法是王安石新法中唯一值得鼓勵的,見朱熹,《朱文公文
集》 ,卷 79,〈婺州金華縣社倉記〉 ,《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冊 59,
頁 1448-1449。朱熹對王安石變法的態度,還可見高紀春,〈論朱熹對王安石的批判〉,《晉陽學
刊》1994 年 5 期(1994,太原),頁 71-77;肖鋼, 〈論朱熹對王安石新法新學的批判繼承〉 ,
《河
北學刊》1990 年 4 期(1990,石家莊) ,頁 34-39。
4
如他認為免役法雖對豪右不利, 「實則農民之利」 ;青苗法為民害,要在徵錢、取息與抑配,言
下之意,若能屏除這些問題,青苗錢猶有可取,且王安石在倡議之初的政策也頗具彈性。可參馬
端臨, 《文獻通考》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卷 12,職役一;卷 21,市糴二。馬端臨對
王安石變法的態度,亦可參王瑞明, 《馬端臨評傳》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第三章〈馬
端臨的政治思想〉 、第四章〈馬端臨的經濟意向〉 ,頁 82-168;李華瑞,《王安石變法研究史》 (北
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 ,第七章〈元朝史家筆下的王安石與王安石變法〉第一節論馬端臨的
部分,頁 203-212。
5
章袞、陳汝錡、李紱的看法,可參李華瑞, 《王安石變法研究史》 ,第十一章〈「桑梓情深」 :來
自王安石故里對「鄉賢」的褒揚」 〉,頁 294-307。
6
蔡上翔, 《王荊公年譜考略》 ,卷首之三, 〈例略〉 ,收於裴汝誠點校, 《王安石年譜三種》(北京:
中華書局,1994),頁 222。
7
梁啟超, 《中國六大政治家》(臺北:正中書局,1963 臺一版),第五編, 〈王荊公〉,頁 1。

-2-
評價「與民爭利」,更不在乎王安石「法家」的指控,單只以六位政治家來看,

便可知道編者的眼光與傳統史學大異其趣,六大政治家多半帶有法家色彩,商鞅

更是法家的著名人物,但這都無關緊要,關鍵在於他們的眼光與手段符合新時代

的需求。《王荊公》將王安石的新政比附為「現代西方」的各種政策,顯然認為

熙寧新法是十一世紀一場「進步」的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梁對於新法的「利民」目的,頗多發揮,認為百姓與官僚的

利益本相衝突,王安石一心利民,傷害了士大夫的利益,從而引致各方責難。他

敏銳觀察到平民在史書中並無發言權,必須經由士大夫轉引,其間虛構捏造所在

多有,不值深究。藉此,梁啟超徹底扭轉了過去學者對王安石政制的看法,所謂

「不便於民」只是大官僚如文彥博等人的謊言,事實是熙寧、元豐時期國民皆富,

王安石新法立基於關懷民生,不可不謂貢獻卓著。8

雖然 50 年代以後,馬克思主義史家對梁啟超的作品不完全滿意,但他們的

著作大體上沿襲了梁啟超的立場,認為王安石志在富國利民,且證據確鑿,不容

扭曲,其中可以鄧廣銘的作品為里程碑。鄧在 50 年代初期,已寫成《王安石》

的小冊子,強調「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是王安石的基本精神。

後在 70 年代又兩次改寫,先因文革增添了許多政治語彙,後又因文革結束再有

刪改。至 90 年代末,鄧以暮年四寫王安石,他肯定王安石的道德文章與新法的

效用,在他眼中,新法旨在富民、富國、強兵,強調的是抑兼併、打擊官僚與豪

,9而是積極開
族,他採行的也不是老派的財經觀點,如「天地所生,止有此數」

發新資源、擴大財源,比起同時代的其他反對官僚,王安石變法堪稱進步。他同

時也強調王安石變法以後,國家的財政增加,府庫充羨,百姓的生產也增加,效

果卓著。10

8
〈王荊公〉,頁 84。
9
司馬光著,李之亮箋注,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9),卷 39,
〈八月十一
日邇英對問河北災變〉,頁 547。
10
鄧廣銘,《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
。鄧廣銘對於王安石
財政觀點的看法,似乎也受到當時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影響,見該書〈序言〉,頁 9。值得注意
的是鄧將「為天下理財」提升為王安石新法最主要的理論,從而將農田水利法置於諸新法之首,

-3-
鄧的學生漆俠在 50 年代末寫成《王安石變法》一書,他關心歷史的趨勢以

及階級屬性,比其師更嚴守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史觀。漆首先勾畫了北宋一朝面臨

的內外危機,細述了國家財政困窘、社會兼併嚴重、百姓困苦,從而認為變法是

階級鬥爭的產物,目的在緩和階級矛盾,但在維持統治者利益之餘,還多少順應

了人民的利益,尚稱符合歷史趨勢;等而下之的反對派,自然是反動的代表。他

同時引用具體數字,證明王安石變法開墾荒地、促進生產,對整體的經濟發展效

果極大,同時還可催抑兼併。11

如果說從梁啟超到鄧廣銘,代表的是一種內部的取徑,漆俠的研究則是一種

外部的關照。鄧雖然也關注變法的成效與時代意義,但他似乎更注意王安石的個

人生命歷程,毫不諱言要「恢復王安石的本來面目」;12與之相反,漆雖然也提

及王安石的政治思想,但他更努力以階級鬥爭的史觀,解釋新法出現的必然性,

他同時也反對過度高估個人在歷史中的重要性。這兩種視角彼此互補,從初衷與

實踐兩方面肯定了王安石變法,成為二十世紀 80 年代以前,評價王安石變法的

基調。而「抑兼併」、「利民生」的課題,也儼然成為主要結論。

相反的意見並非沒有。蒙文通可能是 50 年代以後,最早檢討梁啟超觀點的

學者。蒙氏以各種具體數字為討論對象,說明新法並沒有達成擴大財源、增加收

入的目的,同時還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他進一步認為宋代缺乏傑出的政治家,積

弱不振其來有自。13錢穆在 1940 年出版的《國史大綱》則認為王安石新法立意

雖善,但不得其人,並且以開源為主,不重視節流,導致對百姓的刻削。14聶崇

歧對役法的研究,則說明王安石以理財為重心,並不顧及百姓生計。15但相較於

梁啟超和鄧廣銘的著作,這些論點都不夠全面,也未曾成為主流。隨著中國大陸

在 60、70 年代的政治熱潮,被劃歸法家的王安石成為重要的政治指標,支持王

這個處理的方式與前人不同,強烈反應出作者的主觀價值。
11
漆俠,《王安石變法》增訂本,(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年)。
12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序言〉,頁 9
13
蒙文通,〈北宋變法論稿〉,《古史甄微》 (成都:巴蜀書社,1999 年),頁 402-473。
14
錢穆,《國史大綱》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年修訂十七版) ,下冊,第 32 章, 〈士大夫
的自覺與政治革新運動〉,頁 421-434。
15
聶崇歧,〈宋役法述〉,
《燕京學報》第 33 期(1947,北京)
,頁 195-270。

-4-
安石變法也就是支持文化大革命的政治信仰,16相反的觀點難以見聞。

文革的結束帶來大陸學界風氣轉向,王安石的歷史評價又有翻轉的跡象,17

其中當以王曾瑜〈王安石變法簡論〉一文為代表。王曾瑜清楚觀察到過去的研究

往往將動機與實踐混為一談,過度重視王安石新法的富民文字,但忽略施行的狀

況,他顛覆了過去的觀點,認為雖然王安石聲言要催抑兼併、富國強兵,但實際

上卻增加了農民的負擔,免役青苗只是額外的租稅,王安石富國之餘,既未強兵,

也無利民。18重新檢討王安石新法,並非中國大陸學界的專利,在同一個時期,

梁庚堯師也以〈市易法述〉一文,探究王安石變法的核心。透過細緻爬梳史料,

梁師認為市易法是以社會政策為緣飾,以理財為中心,增加了國家的收入,卻剝

削了百姓的收益。他並以史料證明王安石陽宣以義,陰伏以利,變法的主要目的

仍在支持國家財政,對其他的層面並無幫助。19

王曾瑜與梁庚堯師的作品,代表著 80 年代以後,王安石評價的另一次翻轉,

學者對過去的正面評論頗多懷疑,藉由史料辨析,展開更細緻的討論。自此而往,

重新檢討王安石變法價值的呼籲紛紛而起,20顧全芳與季平更進一步提出「抑王

尊馬」的觀點,全盤否定王安石變法的正面價值。21

持正面評價的史家對此並未坐視。漆俠、李華瑞等人相繼批評「抑王尊馬」

16
如羅思鼎, 〈從王安石變法看儒法論戰的轉變-讀《王荊公年譜考略》〉 ;張文立、方立天, 〈王
安石反對司馬光的鬥爭〉 ,皆收入人民出版社資料室, 《論述法家和儒法鬥爭部分文章匯編》 (北
京市:人民出版社,1974),頁 497-510;511-524。
17
50 年代以前的研究狀況,可參 James Y. C. Liu, Reform in Sung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pp. 11-21. 70 年代中期以後的變化,可見柳田節子,〈一九七 Ο
年代の中國における王安石評價をめぐって〉 ,《學習院史學》,19。轉引自氏著, 《宋元社會經濟
史研究》(東京:創文社,1995),頁 438-450。
18
王曾瑜, 〈王安石變法簡論〉, 《中國社會科學》1980 年 3 期(1980,北京),頁 131-154。
19
梁庚堯師, 〈市易法述〉 ,《臺大歷史學報》10、11 期合刊(1984,臺北) ,頁 171-242。亦收入
《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1997),頁 104-260。
20
相關的論文數量頗多,略舉如下:汪聖鐸, 〈王安石是經濟改革家嗎?〉 ,《學術月刊》1989 年
6 期(1989,上海) ,頁 67-75;葉坦, 〈評宋神宗的改革理想與實踐〉 ,《晉陽學刊》1991 年 2 期
(1991,太原) ,頁 9-15;葉坦, 〈熙豐富國之法的棗核形曲線︰析王安石新法的階級利益趨向〉,
《江淮論壇》1991 年 3 期(1991,合肥) ,頁 65-73;方志遠,〈略論青苗法的推行及效果〉 ,《南
開學報》1988 年 6 期(1998,天津),頁 40-49。
21
顧全芳, 〈青苗法研究〉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1990 年 3 期(1990,重慶),
頁 92-99、120;季平,〈把司馬光劃為保守派的根據何在〉,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
學版)1990 年 4 期(1990,重慶),頁 42-50。

-5-
的論點,認為違背歷史事實。22於此同時,谷霽光、周良霄等學者,則以比較平

和的態度,為王安石新法辯護,認為雖然新法的推行存在許多弊端,但基本上符

合歷史的趨勢,屬於進步的改革,王安石的意圖應予肯定。23因為王安石變法的

評價與歷史地位,其意義在兩岸有所不同,梁庚堯師的文章不像王曾瑜一樣引起

重大辯論,但張元先生仍提出不同的看法。或許是有感於〈市易法述〉的評論讓

王安石帶有欺騙的色彩,張雖然沒有直接反駁新法理財的性質,但反對以新法後

來的發展,評價王安石的思想理念。在張元看來,王安石始終相信先王之道,可

惜神宗並不了解。24

將王安石與神宗分而論之,並非 80 年代的新見,鄧廣銘很早就指出神宗與

王安石原非一體,更有甚者,神宗時常以「異論相攪」的祖宗家法處處掣肘,致

使王安石有志難申,從而令新法變質。這個觀點在 80 年代以後持續受到支持,

對於同情王安石的史家而言尤其珍貴,許多學者觀察到王安石與宋神宗思想與行

動的差異,元豐年間的變法以神宗為主,從而減少了新法抑兼併的傾向,史家或

許承認新法最終富國有餘、富民不足,但這原是神宗的責任。25與此同時,另外

一些學者則不同意神宗的負面作用,葉坦認為正是神宗的積極與英明,才使變法

可以推行;26張其凡則認為神宗在熙豐年間調停、協調兩派官僚,用心頗多。27

王安石的本意是否為利民?新法的實效如何?伴隨九百餘年的爭論,歷經二

十世紀的兩次翻轉至今,似乎沒有完全和解的可能,至多是兩案並陳,加以折衷。

22
漆俠、郭東旭, 〈關於王安石變法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歷史研究》1989 年 4 期(1989,北京) ,
頁 32-46。李華瑞, 〈關於〈青苗法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
版)1992 年 3 期(1992,重慶),頁 44-49。
23
谷霽光,〈王安石變法與商品經濟〉,《中華文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第 7
輯,頁 71-104;周良霄, 〈王安石變法縱探〉 ,
《史學集刊》1985 年 1 期(1985,長春),頁 19-37、
1985:2,頁 9-17。
24
張元,〈從王安石的先王觀念看他與宋神宗的關係〉 ,《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中國文
化大學,1988)。轉引自《宋史研究集》第 23 輯(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頁 273-299。
25
葛金芳、陳方清, 〈熙豐新法的富民與富國之爭〉, 《晉陽學刊》1988 年 1 期(1988,太原),
頁 73-77。不過王曾瑜顯然對「變質」一說語持保留,他認為熙豐新法本質上都是國家對社會的
剝削,其「本質」並未改變,見〈王安石變法簡論〉,頁 154。
26
葉坦,《大變法:宋神宗與十一世紀的改革運動》(北京市:三聯書局,1996)。
27
崔英超、張其凡, 〈熙豐變法中宋神宗作用之考析〉 ,《暨南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 年 3
期(2004,廣州),頁 116-142。

-6-
一方面說明新法的本意良善、推行或有成效;另一方面強調弊端之不可避免,以

致無法克竟全功,此情況或許將如梁庚堯師所論,將會長期存在。28另一方面,

王安石變法的利民傾向,似乎也不再是討論核心,更多的研究集中在政策的實際

推行狀況,或者一些細節的討論,29新法是否利民看似無可再談。

第二節 「異論」與「事實」
誠然,繼續討論王安石變法是為百姓著想與否,已陷於僵局;但二十世紀的

論爭仍留給當代許多值得討論的議題,在我來看,這首先是針對變法實效的一連

串評估。上述所有這些圍繞王安石變法的研究,重點多半在評價,而爭論往往發

生在評論時依據的材料。就像蔡上翔觀察到的那樣,圍繞王安石的史料充斥扭曲

與偏見;二十世紀的研究者也注意到,相關的史料問題頗多,需要審慎以對。30

蒙文通可能是早期學者中,對此最為警覺者,
〈北宋變法論稿〉甚至專章討論史

料。因為此時期的言論充滿各種偏見,他於是從最不易有爭議的數字史料出發,

藉由考證會計錄、會要,以及當時士大夫的紀錄,他認為新政的主要價值是增加

了熙豐時期的國家財政,但與此同時商稅、酒稅的下降,證明百姓購買力減低,

是生活越趨困苦的證據,熙豐變法實為剝削百姓。31

28
見 梁 庚 堯 師 在 「 年 輕 學 者 論 文 精 進 班 」 的 談 話 ,〈〈 市 易 法 述 〉 的 寫 作 過 程 〉,
http://www.ihp.sinica.edu.tw/~tangsong/reference/reference--Liang2007100501.htm
access:2009/3/14。於此全面回顧變法研究的發展似乎不太可能。近年最重要的回顧性作品可能
是李華瑞的《王安石變法研究史》。該書跨時極長,由南宋至二十世紀終,可以參考。另可參葛
金芳、金強, 〈近二十年來王安石變法研究述評〉, 《中國史研究動態》2000 年 10 期(2000,北
京),頁 11-20;朱瑞熙, 〈20 世紀中國王安石及其變法的研究〉, 《安徽師範大學學報》 (人文社
會科學版),31 卷 2 期(2003,合肥),頁 151-165。
29
這包括李曉對均輸法以及市易法頗有新見的作品,見李曉, 〈論均輸法〉 ,《山東大學學報》2001
年 1 期(2001,濟南) ,頁 78-83;〈王安石市易法與政府購買制度〉 ,
《歷史研究》2004 年 6 期(2004,
北京),頁 54-68。近年李金水研究新法中的經濟政策,則強調新法內部的調整,以及具體的推
行狀況,見李金水, 《王安石經濟變法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30
王安石變法時期史料的問題頗多,蒙文通已言及,私史、筆記的偽作也多,可參裴汝誠,〈宋
代史料真實性當議〉,收於鄧廣銘、漆俠編,《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石家莊:河北大學出版
社,1992)。亦收於裴汝誠,《半粟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頁 88-109。即便是像
李燾這樣優秀的史家,在採擷此時期史料時,主觀上仍有意呈現王安石的缺點,見李華瑞,〈從
《續資治通鑑長編》註文看李燾對王安石及其新法的態度〉 ,《文史》2001 年 2 期(2001,北京);
〈論李燾對《王安石日錄》的取舍〉, 《撫州師專學報》2001 年 6 期(2001,臨川),頁 1-6。
31
〈北宋變法論稿〉 ,頁 404-420。

-7-
然而即使像蒙文通這樣看重客觀史料,李華瑞仍認為蒙使用了大量當時反對

者的言論。32另一方面,同樣重視客觀材料的漆俠,卻得出完全相反的結果,他

引用熙豐時期的總戶數上升,客戶數卻減少,證明社會的生產力增加;新法推行

後開拓的耕地面積,以及熙豐時期礦稅的增加,也都證明同樣的現象。33不過王

曾瑜卻相當懷疑墾田開拓的實數,34 蒙文通則認為市易法的盈餘實際上僅是虛

數。35這就說明即使引證客觀的數字,答案也並非不言而喻,想要用客觀的材料

免於遭到當時言論的左右,最終可能事倍功半,逃避這些言論似乎不切實際,我

們仍需要方法應對之。

在熙寧、元豐時期,反對新政的言論是為「異論」
,它們的內容集中在批評

王安石的學術傾向、新政的理論與推行狀況、以及百姓受苦的民情,藉此建議皇

帝或宰相停止改革。這些異論在王安石身後成為「正論」,直到二十世紀才重新

受檢討、反省。自梁啟超以來,學者都關注這些言論的來源,他們既肯定王安石

變法的成效,於是認為這些異論都是出於不懷好意的大官僚或地主。這個論點散

見於鄧廣銘、漆俠等人的作品中,但東一夫可能是最關注這些言論的學者。在其

鉅著《王安石新法の研究》中,他不厭其煩條列了所有官僚對新法的批評,以及

王安石等人的辯護,藉由細緻考察這些言論,東一夫認為反對派的官僚所持多為

傳統儒家的義利觀,強調不宜言利;另一方面,他們對王安石的批判則多出於捍

衛大地主、貴族與大商人的立場。東一夫將這些相斥的言論視為階級對立的產

物,亦即將王安石視作人民的代言者。36

階級對立的觀點影響極廣,除了日本、中國大陸的學者,甚至及於台灣。37

這個分別是否有效,仍待考慮。畢竟王安石或司馬光(1019-1086)都仍是官僚

32
《王安石變法研究史》,頁 405。
33
漆俠,〈再論王安石變法—王安石逝世九百周年〉 ,
《河北大學學報》1986 年 3 期(1986,保定)

頁 99-112。
34
〈王安石變法簡論〉,頁 16-18。
35
〈北宋變法論稿〉 ,頁 445-447。市易欠債的問題,亦可見梁庚堯師, 〈市易法述〉 ,轉引自《宋
代社會經濟史論集》 ,頁 211-212,下同。
36
東一夫, 《王安石新法の研究》(東京:風間書房,1970)。
37
姚秀彥即認為役法爭議中,反對募役的多是豪門、地主、大商人的代言人,見姚秀彥,〈北宋
役法之爭的剖析〉, 《淡江學報》7 期(1968,臺北),頁 151-174。

-8-
與地主,就像許多左派學者指出的,王安石變法仍是「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

目的在於改善統治現況。38 其他比較有效的論點,可能是從思想與社會區域出

發。錢穆在 40 年代認為新舊兩派的對立乃是學術與地域的差異,39雖然這個觀

點受到左派史家極大的批評,但就某方面而言,對區域差異的重視也補足了官僚

階級差異的依據。柳田節子、佐竹靖彥等人的研究,說明宋代存在經濟發展的區

域差異,40雖然他們更關心地主與佃農的人身隸屬關係,但據此也可推想不同區

域對新法的適應程度。

另一方面,學者也注意到新法的支持者或反對者,思想與學術背景的差異。

新舊黨爭為春秋與周禮學的爭辯,論者已多,劉子健在 50 年代末進一步指出王

安石與其反對者共享儒家的思想,但同時也要促進中央集權。41谷霽光也注意到

了類似的問題,他認為王安石與司馬光的差異,源於兩人對商品經濟的不同態

度,王安石不自覺的利用商品經濟促進封建國家的利益,司馬光則對商品化深具

敵意。42包弼德(Peter K. Bol)進一步發揮了這些觀點,他強調司馬光與王安石

都具備經世濟民的理想,但兩人對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卻有全然不同的認識。司

馬光訴求國家最低限度的干預,王安石則希望打破國家社會的界線,將所有的資

源納入國家的配置,這兩種對立的觀點導致他們政見的差異,從而引發熙寧時期

的紛爭。43姑且不論可否使用國家與社會的概念解釋此時期的政治問題,44包弼

德確實觀察到司馬光與王安石兩人的觀念差距,這似乎也可以套用在陷入熙豐政

38
《王安石變法》 ,頁 224。亦可參考胡昭曦, 〈熙豐變法經濟措施之再評價〉 ,《西南師範學院學
報》1994 年 4 期(1994,重慶) ,頁 30-37、44;王瑞明, 〈王安石變法的社會效果〉 ,收於中州
書畫社編,《宋史論集》(許昌:中州書畫社,1983),頁 88-106。
39
《國史大綱》下冊,第三十三章〈新舊黨爭與南北人才〉,頁 435-452。
40
柳田節子,〈宋代土地所有制にみられる二つの型─先進と辺境〉 ,《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29
期(1963,東京) 。轉引自《宋元社會經濟史研究》 ,頁 5-39;佐竹靖彥, 《唐宋變革の地域的硏
究》(東京:同朋舍,1990)。
41
Reform in Sung China. pp. 85-97.
42
〈王安石變法與商品經濟〉,頁 101-103。
43
Peter K. Bol, “Government, Society, and State: On the Political Visions of Ssu-ma
Kuang and Wang An-shih,” in Ordering the World ed. Robert Hymes and Conrad
Schirokauer,(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pp. 128-192.
44
Ordering the World 的編者也注意到此一問題,他們認為雖然無法完全適當地將該時期的觀
念翻譯成英文的 state 和 society,但當時確實有類似的對立詞彙。見“Introduction,”
Ordering the World, pp. 7-8.

-9-
爭的官僚身上。

無論是強調階級或思想差異的學者,似乎都不甚注意「事實」在新法中的作

用。對於強調思想差異的學者而言,異論主要用於呈現官僚思想的差異,至於異

論中的事實如何發揮作用,顯然較少觸及。45劉子健、包弼德等人重視新政如何

影響國家與社會的關係,試圖將討論提升到較高的層次,但也忽略了具體的事實

常成為官僚競爭的主要戰場。46強調官僚思想上的差異,固然可以釐清其立場淵

源,並且部分說明他們的信心何來,但如果雙方堅持己見的理由,竟是因為學術

思想、生長背景的差異,這其實又回到梁啟超的論點,認為雙方僅是意氣之爭,
47
如此的討論仍欠踏實。新政並不僅是理論或形而上的學術爭辯,而是涉及具體

事務的政策,百姓是否受害、是否達到「富國強兵」,都應是可驗證的事物。仍

有必要關注各種便民或虐民的事實,如何在新法推行中困擾官僚。簡單來說,即

便他們自己深具信心,但對不利的事證不能沒有說辭。

階級史觀的學者,特別是支持王安石變法者,對於新法的諸多實效並非毫不

在意。然而,藉由界定反對者的階級屬性,異論似乎多半來自居心不良的官員,

他們描述的新法弊端,也只是捏造、虛構與欺騙的成果,目的在維護自己的階級

利益。鄧廣銘曾不只一次指出那些批評新法的意見,都是保守官僚在無理取鬧,

他並且列舉史料,「證明」那些指控都不是事實。48這樣看來,這些史家並非不

看重事實,剛好相反,他們甚至在用事實幫王安石辯護。但如前所述,新法是否

利民,本就充滿爭議,即使是最客觀的數字也不易證明,有些史家以反對者的言

45
劉子健很早就注意到「輿論」在宋代政治的作用,見劉子健著,劉紉尼譯,〈宋初改革家-范
仲淹〉,收於段昌國等編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頁
123-161。劉認為士大夫藉由群體力量,限制皇權,由此討論中國古代的政治結構。不過,正因
新法是相當實際的政策,討論政治結構之餘,官僚如何運用事實論辯,似乎值得更多關注。
46
包弼德在文章一開始,便指王安石與司馬光都有意經世濟民,但他似乎沒有討論到這個理想需
要具體的證據。見“Government, Society, and State,” pp. 128.
47
〈王荊公〉 ,頁 140:
「吾讀國史至宋、明兩朝,而嘆私黨之貽害於國家,如此其烈也。……一
言以蔽之,曰意氣用事而已。」事實上在 80 年代轉向以後,類似的觀點也再度浮現,如駱嘯聲,
〈溫公與荊公變法思想之比較〉 ,《湖北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 年 6 期(1987,武漢) ,
頁 82-86;或歸咎於宋代士人黨同伐異的文化氣氛,見沈松勤, 《北宋文人與黨爭》(北京:人民
出版社,2004 一版二刷) ,第二章〈君子小人之辨:北宋黨爭的理論依據與主體性格〉 ,頁 48-88。
48
類似的觀點可參羅家祥, 《北宋黨爭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頁 63-67。

- 10 -
論為基礎,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一位反對青苗法的官僚在多年後轉而支持青

苗,或者倡導募役的官僚自言法令並不周全,自然相當有說服力。49不過必須留

意,如果我們認為他們過去的言論是「無知」
,很難論證現在的言論就是「棄暗

投明」。雖然這些史家出任史料法官的努力不容抹煞,但史家對待這些反對新法

的事實,除了依據王安石的邏輯,將其視為謊言外,好像沒有其他的對應辦法。

這也並非左派史家的專利,80 年代以後批評王安石變法的學者,重新採用「異

論」作為批評的依據,但他們也不能完全證明這些材料如何可信。

在我看來,這是因為史家都在極力尋求最終的真相,一旦確立新法是便民或

虐民,便可以不用太在意這些不同的言論。這種作法當然無可厚非,但也讓史家

在不知不覺中成為王安石或司馬光的盟友,使用他們的邏輯來處理異論。二十世

紀的許多爭議,其實是十一世紀論爭的延續。我們有必要回到辯論當時的語境,

並且重新理解「事實」的效用。

可以承認,不管是王安石或司馬光,都相當看重事實。在熙寧初期的論辯中,

王安石對反對的官僚嗤之以鼻,極重要的理由便是他們的指控僅是漫無目的的推

想,毫無事實依據。他也曾不只一次聲明,有必要仔細檢視那些反對新法的事證。

透過各種考核手段,真相似乎令他滿意。與此同時,反對的官僚也積極尋求破解

方法,他們指控事實的管道受到阻礙,王安石扭曲資訊、矇蔽皇帝,司馬光在神

宗死後,首先建議的並非罷廢新法,而是下詔求直言,這顯示官僚都以事實作為

辯論依據,且對自己掌握的事實深具信心。

這使我們必須重新檢視,言論的管道在新政推行過程中的作用。50鄧廣銘已

經指出,臺諫在熙寧前期是反對意見的基地,變法派或反對派都在爭取臺諫,一

旦掌握臺諫人事,政策就可以順利推行。王安石在熙寧年間試圖控制臺諫,自然

49
這包括漆俠引述趙君錫的言論以證明百姓懷念青苗錢,見〈關於王安石變法研究中的幾個問
題〉 ,頁 44-45;或蒙文通用章惇的意見說明免役法仍有弊端,見〈北宋變法論稿〉 ,頁 454-455。
50
資訊流通的議題在近年受到越來越多學者關注,比較新的研究成果可見鄧小南編,《政績考察
與信息渠道》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北京大學王化雨博士的論文,旨在討論宋代君主
的資訊管道。他注意到君主一方面極力避免壅蔽,另一方面卻又不完全信賴資訊來源,見王化雨,
《宋朝君主的信息渠道研究》 (北京: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08)
。不過到目前為止,大部
份學者關心的是朝廷能否、如何獲得真相,至於這些資訊如何彼此競逐,著墨甚少。

- 11 -
也遭致反對派的攻擊,最常被攻擊的焦點是「壅塞」,臺諫既然負責向皇帝陳遞

下情,如果不讓他們向皇帝傳遞真相,當然就是管道的阻礙。不過就像熊本崇研

究的那樣,雖然司馬光等人反對宰相控制臺諫,元祐年間的舊黨操作臺諫的手段

卻和王安石如出一轍。51控制臺諫到底可不可以讓新法順利推行?孟天運認為可

以,事實上他認為王安石會失敗就是因為沒有控制輿論,52但熊本崇對李定事件

的研究,卻告訴我們新法派其實已經儘可能掌握臺諫。53姑且將這個爭議置於一

旁,這些研究至少表明臺諫在變法中的效用,以致官僚積極想掌握其力量。從另

一個角度來說,質疑這些管道的順暢,其實也就是質疑官僚提出的「事實」是否

可信。這些問題將會成為熙寧、元豐乃至元祐朝廷的主要焦點。

我將在這篇論文中,重新討論各種言論在新法推行時的效果,並且特別著重

這些「異論」挾帶的「事實」。與過去的使用方式不同,我將從這些官僚的角度

處理言論,而非依據這些言論建構新法時期的客觀事實,更不是用事實來衡斷官

僚是否說謊。指責官僚虛構事實,大概是相當簡單的工作,但北宋的官僚並非盲

人,他們又何嘗不知道據實言事的必要,然而在這種共同的認識下,朝堂仍然充

斥各種矛盾的事證。熙寧、元豐可稱為事實的競逐時代,這些事證如何影響其判

斷,有必要更進一步的討論,而他們對於這些事實的回應,也值得觀察。

第三節 「便民」與「民情」
對言論的重新檢視,或許可以讓我們重新理解過去爭議頗多的「利民」問題,

此處我將沿用變法時期的語彙:
「便民」
。政策便民與否,並非熙寧時期獨有的議

51
熊本崇,〈北宋の台諫-神宗朝.哲宗朝を中心に〉 ,《東北大學東洋史論集》6 期(1995,仙
台) ,頁 305-342。關於熙寧到元祐時期臺諫如何受到政局的影響,亦可見刁忠民, 《宋代臺諫制
度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第一章〈建置篇〉論熙豐時代御史臺官員的「畸形狀態」 ,
頁 46-64;第二章〈事權篇〉論元豐六察法的推行,以及元豐以後言官職權在制度上的縮限,頁
193-211。賈玉英, 《宋代監察制度》(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頁 176-187。
52
孟天運, 〈王安石改革與社會輿論〉, 《史學集刊》1988 年 3 期(1988,長春),頁 6-12。漆俠
則認為王安石性格剛強,不能爭取反對派中溫和者的支持,無法取得多數士大夫的支持。見《王
安石變法》,頁 189-190。
53
熊本崇,〈 「権監察御史裏行」李定-王安石の対御史台政策〉,收於宋元時代史の基本問題編
集委員會編, 《宋元時代史の基本問題》 (東京:汲古書院,1996),頁 123-151。

- 12 -
題,事實上「法以便民」幾乎是此前宋代朝廷、官僚行文的習慣。54但在變法期

間,
「法便於民與否」反覆被提出討論,爭辯激烈,本文的題目「志於便民」
,就

自源於新法策劃者曾布(1036-1107)的言論。55而當時「異論」挾帶的「事實」,

很大一部分即是百姓遭受新政的虐害。所以如此,當然是因為變法反覆強調是為

天下蒼生著想,這種立基在傳統民本思想下的言論,成為新法的正當性來源。對

新法最有利的攻擊或辯護,就是提出法便或不便於民的事實。這些事實並不是空

泛的論說,而往往有具體的故事,有時候甚至是大規模的抗議或請願,56亦即提

出百姓自己的聲音。這種百姓生活的實況或者感受,又可稱為「民情」,57兩派

官員在面對這些民情時如何回應,就成為值得討論的問題。58

「以民為本」是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重大課題。梁啟超在 1922 年出版的《先

秦政治思想史》中,特別將民本思想與世界主義、社會主義共舉為中國三大政治

思想。59在其筆下,民本思想已粗具近代民主的雛形,統治者重視民意,民也可

發揮重大的影響。柳詒徵在《中國文化史》中,則反覆強調「吾國先哲,立國要

義,以民為主」,言論自由甚至過於後世民主時代。60蕭公權批判古代專制主義

54
相關使用頗多,略舉如真宗謂:「茶法行之已久,儻或難於遽改,但削其尤不便民而傷於厚斂
者可也。」 (李燾著,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點校, 《續資
治通鑑長編》 (北京:中華書局,2004) ,卷 89,天禧元年二月癸巳條,頁 2045)
。仁宗下詔官僚:
「欲聞朕躬闕失,左右朋邪,中外險詐,州郡暴虐,法令非便民者,及朝廷幾事,其悉以陳。」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163,慶曆八年三月甲寅條,頁 3922)。
55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 225,熙寧四年七月戊子條,頁 5470,載曾布言: 「竊以朝廷議更差役
之法,志於便民。」
56
這類百姓請願的問題,涉及複雜的官民互動,彼此皆有盤算,可見劉馨珺,〈從生祠立碑談唐
代地方官的考課〉 ,收於《東亞教育與法制研究的新視野》 (臺北:臺灣大學東亞文明中心,2004)

頁 241-284;今泉牧子, 〈舉留與地方官-宋代地方社會的實際情況〉 ,宣讀於「傳承與創新:九
至十四世紀中國史青年學者研討會」,2008。
57
一般性的使用如《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96,天禧四年十一月戊午條,頁 2221:「時上封事者
言,趙稹不曉民情,好自尊大,與眾不協,故代之。」徐松輯, 《宋會要輯稿》 (北京:中華書局,
1957),帝系九,詔群臣言事,紹興二十六年七月九日條: 「深慮朝政尚多闕失,或民情疾苦無由
上達,可述此意,降詔許士庶實封陳言,務盡應天之實。」
58
朱傳譽已經注意到在宋代,民的意見總是反覆被官僚引介,成為可觀的力量,見朱傳譽,〈宋
代輿論研究〉 ,《報學》,3 卷 8 期。亦收入《先秦唐宋明清傳播事業論集》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
館,1988),頁 205-256。另可參看朱傳譽,《宋代新聞史》(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1967),第七章〈輿論〉,頁 241-333。不過他似乎沒有注意到,「民意」本身就經過論辯。
59
梁啟超, 《先秦政治思想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2,臺三版),頁 1-2。
60
柳詒徵, 《中國文化史》, (臺北:正中書局,1987,一版十六刷),頁 265-266。

- 13 -
的觀點雖然相當有名,但他也不排斥視「貴民」為先秦思想的特色。61凡此皆勾

勒出上古社會的民本圖像。

橫亙在民本與民主間是專制主義的巨靈。對蕭公權來說,兩千年的君主專制

不僅阻礙了現代民主的發展,也掩沒了古代民本的精神。62金耀基在《中國民本

思想史》中進一步發揮了這個觀點。金氏為民本思想設立了六個發展階段,分別

是胚胎期、建立期、停滯期、銷沉期、發皇期,以及最後的完成期。依金氏所言,

民本思想發源於商周,奠基於春秋戰國,在西漢停滯,爾後數個世紀趨於衰落,

直到明清的黃宗羲才復興,最後完成於孫中山的革命。63他的分期與蕭公權「創

造、因襲、轉變、成熟」相去不遠,或許也說明了此前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傾向。

民初以來的思想家急欲在中國古代思想中,找到一些可與近代西方思想相抗衡的

概念。「民為邦本」的觀點被當作民主主義的先聲,既撫慰了民族主義的惶恐,

也可作為新國家推展民主的依據。即便他們都意識到民本不等於民主,但至少已

讓中國由專制修正為「開明專制」,64其中蘊含的進步精神不言而喻。65

這樣的論說有其道理,不過也可能忽略了以民為本落實到政治現實中,那些

細膩的過程與策略。將民本視為一個理所當然的概念,毫不考慮地使用,其結果

就是產生許多以民本思想為題的論文,在這些論文中,王安石與司馬光的民本思

想沒有什麼不同,辛棄疾(1140-1207)與朱熹的民本觀念也差不多,大量的論

文只是證明民本思想是統一且不變的概念,為所有儒家官僚所共享。事實上劉坤

太已經指出,王安石的民本思想和同時代的其他人沒有兩樣。66

61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 ,(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新一版五刷) ,頁 529。陶
希聖則認為西周時代開始, 「神之主在民」的現象為重要特色,見《中國政治思想史》 (臺北:食
貨出版社,1982 臺二版)第一冊,頁 57-58。
62
《中國政治思想史》,頁 529。
63
金耀基,《中國民本思想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93),第一章〈緒論〉,頁 1-5。
64
《中國民本思想史》,頁 7。
65
何謂民本思想的「停滯」 ,本就頗具爭議,若從該思想的普及而言,隋唐宋元並不比先秦更差。
這或許也涉及思想史與政治史方法的差異,對思想史的研究者而言,釐清民本思想的本源似乎比
討論其實際應用更重要,就這點來說,先秦以後的民本思想在理論上確實少有新見,當前討論民
本思想的作品也多以先秦為主,如許雅棠,《民本治理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5 年) ;
王保國,《兩周民本思想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中國民本思想研究的學說史,可參
看胡波, 〈20 世紀中國民本思想研究述評〉 ,《學術月刊》2001 年 5 期(2001,上海)
,頁 85-90。
66
劉坤太,〈略論王安石的民本思想及其對變法的影響〉 ,《河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 14 -
誠然無須懷疑這是官僚的共同背景,余英時在《朱熹的歷史世界》中,曾不

只一次強調,士大夫輔君治民的理想,並不是要區別出嚴格的士庶二分,士也從

民而來,士大夫與平民的關係確實有理論上的和諧。67 但我們也將在史料中看

到,這種和諧會因官僚的辯論策略而改變,雖然所有官僚都宣稱自己愛民如子、

以民為本,面對不利自己政治主張的民情時,各種操作的手段將會出現,這包括

釐清「真正的」民與豪民間的差異、指責資訊管道受到扭曲,甚至在無法辯駁時,

否定民情的重要。正如余英時對北宋「國是」法制化的觀察,一旦君臣共定下國

是,異論也僅能噤聲。雖然他似乎更注意權力在國是法制化過程的作用,但顯然

在國是之前,民情也僅能退居次位。民本思想可能是他們生存的背景知識,但也

掩蓋了他們面對民情時的各種舉措。面對不利於己的百姓現況,官僚必須自圓其

說,這是情理中事。本文將會關注這些聲稱來自百姓的民情,但並非像過去一樣,

藉以衡斷官僚是否言行一致,或者依據某些意識型態,將某些官僚視為人民的敵

人,而是更注意在十一世紀的當下,官僚如何受到自己言論的束縛,陷於便民與

否的論爭,事實上,宣稱政敵站在百姓的對立面,正是當時官僚的辯論策略。

這當然會讓我們回到梁啟超提出來的問題:「今吾輩所能考見者,則當時士

大夫之言也。」68我們大概很難將百姓的意見徹底還原,不過這不表示官僚傳遞

的民情就無足可觀。剛好相反,正因為新法的正反事證充斥朝廷,研究者可以注

意到「多元」的民意,當時的官僚必須正面回應,而不是對這些意見視若無睹。

總而言之,透過對於言論和策略的重新理解,我們或許可以觀察到新法推行時,

對於「民」的複雜態度,這不僅是單純的虐民或利民之爭,而是整個宋代政治運

作的過程,69藉由本文的考察,我們既可以理解王安石變法的特色,同時亦可以

1986 年 4 期(1986,開封),頁 43-48。針對此時期官僚的民本思想,研究可謂汗牛充棟,但內


容大同小異。若從趨勢上來看,80 年代以前大陸學界幾乎單方面強調王安石的民本情懷,80 年
代以後隨著研究觀點轉移,對司馬光等人的民本思想有較多研究,如劉旭,〈司馬光的民本思想
淺探-紀念司馬光逝世 900 周年〉 ,《山西大學學報》1986 年 3 期(1986,太原)
,頁 7、67-70。
但這除了顯現雙方在思想上以民為本外,並未解釋雙方在變法時代的激烈爭執。
67
余英時, 《朱熹的歷史世界》(北京:三聯書店,2004), 〈緒說〉,頁 109-183。
68
梁啟超, 〈王荊公〉 ,頁 84。
69
自寺地遵倡議以「政治過程」為取徑以來,已近三十年,日本學界著重政治史議題的開發,從
空間、資訊、網路等角度著手,已頗有成就,可參平田茂樹,〈日本宋代政治史研究的現狀與課

- 15 -
看到百姓或平民在政治過程中的地位與意義。那絕不是像過去專制論者所強調,

由上而下的壓迫或忽視;但也不如民本論者所言,充滿親切與和諧。民在政府決

策的過程中,重要性複雜多變,本文將試著處理之。

因選題的限制,本文無意檢討熙豐新政的得失,對於政策的具體運作少有觸

及;雖然官僚的言論是本文重心,但亦無意用言論重建政策的運作實況。本文是

在這樣的問題下展開的:在同樣強調「以民為本」
、「法以便民」的背景下,官僚

如何透過採擷民情,作為政爭的材料。一旦面臨反面的事證,官僚又當如何自圓

其說。指責官僚說謊並非本文的宗旨,謊言本身就是值得討論的對象,在為人民

著想的旗幟下,支持或反對新法的官僚展示了中國古代士與民的微妙互動。

題〉
,《史學月刊》2006 年 6 期(2006,開封),頁 95-102。中國學界則近年有北京大學鄧小南教
授提倡「活的制度史」,強調過程與關係,給予過去的監察、文書、考課等制度史研究,注入活
水,見鄧小南,〈走向「活」的制度史〉 ,《浙江學刊》2003 年 3 期(2003,杭州),頁 99-103。

- 16 -
第一章 以民為本:變法時代的政策辯論

熙寧變法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由王安石主導,針對國防、財政、民生經濟、

科舉教育、乃至禮制、宗室進行全盤的改革。這些政策引起的爭議非一,而幾波

重大的爭論則都與百姓的生計有關。無論研究者是否認為王安石或其政敵心口非

一,民生都是官僚論述的首要基礎,但也正因官僚自認論述以民為本,頗為正當,

從而使雙方在理論基礎上互不相讓,引致改革時期的各種辯論與爭鬥。對王安石

來說,這些反對意見毫無道理,他關心的富民強國在道理上完美無暇,只待具體

成效使反對者噤聲。

第一節 「省用」論述中的百姓生計
天下之法,未有無敝者。祖宗以來以忠厚仁慈治天下,至於嘉祐末年,天

下之事似乎舒緩,委靡不振。當時士大夫亦自厭之,多有文字論列。然其

實於天下根本牢固。至神廟即位,富於春秋,天資絕人,讀書一見便解大

旨。是時見兩蕃不服,及朝廷州縣多舒緩,不及漢唐全盛時,每與大臣論

議,有怫然不悅之色。……獨金陵揣知上意,以身當之。以激切奮怒之言,

以動上意。遂以仁廟為不治之朝,神廟一旦得之,以為千載會遇。70

這是北宋晚期,劉安世(1048-1125)與學生馬永卿的對話。神宗變法的決

心令馬困惑,劉則從仁宗末年的局勢、當時的輿論,以及神宗即位的心態三個方

面立論。他認為北宋到仁宗嘉祐年間,面臨許多問題,神宗年輕氣盛,正想有一

番作為,當時的大臣卻不能趕上他的腳步,惟獨王安石可以探得皇帝的心意,君

主一心想要富強,又獲得能臣協助,變法勢在必行。

劉安世的這段言論,展示了他如何理解變法的背景與動機。考察王安石改革

70
馬永卿, 《元城語錄》
,卷上,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冊 863,
頁 363。

- 17 -
初期的言論,雖未言明「仁廟為不治之朝」
,但他在〈本朝百年無事劄子〉中,

確實以嘉祐時代(1056-1063)為攻擊對象,讚揚仁宗的盛德之餘,也毫不客氣

指出當時治國無方,導致「雖儉約而民不富,雖憂勤而國不強」。71熙寧新政以

仁宗朝為改革對象,大概沒有疑義。

嘉祐一朝面臨的危機,學者所論已多,這些問題多半源於北宋開國以來的歷

史發展,這包括國防上遼和西夏兩大勢力虎視眈眈;官僚與軍隊數量龐大造成的

財政危機;以及在社會上,因為兼併盛行,造成貧民生活困苦。72這些問題在嘉

祐時代是否達於巔峰,當時的官僚可能有不同的意見;73但考慮到仁宗時代後期

至熙寧初年,呼籲改革的聲浪此起彼落,即便方法與思想有異,改革似乎是官僚

的共識,而在各種檢討中,財政問題似乎

仁宗時期的財政困難,馬端臨曾有如下描述:

承平既久,戶口歲增,兵籍益廣,吏員益眾。佛老夷狄,耗蠹中國。縣官

之費,數倍昔時,百姓亦稍縱侈,而上下始困於財矣。仁宗承之,給費寖

廣。74

這段話不僅呈現當時財政的困窘,也指出困窘的原因:國家開銷過大。《文獻通

考》的這段文字,前半部也見於《續資治通鑑長編》,75而「仁宗承之,給費寖

廣」則出於《通考》
。可以推測這是當時普遍的看法。

馬端臨的記述也說明,財政困窘源於國家開銷過大,而主要的開銷又來自三

幾個方面:軍隊、官僚、宗教活動與國防,這幾個觀點後來被歸納為「三冗」,

即冗兵、冗官與冗費。雖然減省冗官、裁減冗兵的觀點在太宗時代(976-998)

就已出現,76不過首先提出「三冗」這個詞彙,卻遲至仁宗時代的宋祁(998-1061)

71
《臨川先生文集》,卷 41,〈本朝百年無事劄子〉, 《四部叢刊》初編,冊 51,頁 267。
72
這些通盤的描繪,可見《王安石變法》 ,頁 67。同樣的鋪陳方式,可見葉坦, 《大變法:宋神
宗與十一世紀的改革運動》 ;陳振,《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一版二刷)。
73
劉安世稱當時另一些「有識者」認為世局只是稍有不振,「但屋宇少設飾,器用少精巧,僕妾
樸魯遲鈍,不敢作過。但有鄰舍來相凌侮,不免歲時以物贈之,」不必大幅改革。見《元城語錄》,
卷上。
74
《文獻通考》,卷 24,國用二,歷代國用,頁 231-1。
75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100,天聖元年正月癸未條,頁 2311。
76
王禹偁,〈上真宗論軍國大政五事〉,趙汝愚編,北京大學中國中古史硏究中心校點整理,《宋

- 18 -
宋祁認為官僚、軍隊與僧尼道士是所謂三冗,僧尼道士減少了國家的勞動人力,

冗官與冗兵則虛耗國家的薪俸。此外他也提出比較小規模的「三費」,分別是朝

廷的道場、民間的各種祭祀活動,以及大臣擔任使相引致坐領乾薪。77

宋祁的觀點在神宗熙寧二年(1069)由蘇轍(1039-1112)修正。蘇轍認為

三冗即是冗吏、冗兵與冗費,前兩者與宋祁類似,而蘇轍文中的冗費,主要著眼

於朝廷對宗室的照顧、地方軍糧載運至京師的成本,以及其他可省而未省的經

費。78

減省開銷,似乎是大部分官僚的直覺反應。自仁宗即位之初,便有官僚建言

裁減冗費,皇帝也下詔施行。79爾後在寶元二年(1039),因為面臨西夏的軍事

威脅,又有裁減冗費的命令。80大批的官僚上書建議皇帝「省罷不急之事」
、81「躬

勤儉用」、82「省禁中奢侈之僭,節上下浮枉之費」。83但這些舉措與建議未曾改

變財政的困境,皇祐元年(1049)的收支可以提供參照,在這一年,國家歲入一

億二千六百二十五萬一千九百六十四,但歲支也相當於這個數字,以致當時的記

。84司馬光形容嘉祐時期,已將過往累積的財富消耗殆盡,85到
載謂「所出無餘」

了英宗治平二年(1065),支出甚至超越收入。86一直到熙寧二年,蘇轍還對新

皇帝說「今世之患,莫急於無財而已」,87而他建議的措施,仍是減少開支,消

除三冗。

朝諸臣奏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卷 145,頁 1649-1652、陳彭年,


〈上真宗答詔五
事〉, 《宋朝諸臣奏議》,卷 145,頁 1653-1655。
77
宋祁,《景文集》,卷 26, 〈上三冗三費疏〉,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1088,頁 224-225。
78
蘇轍,《欒城集》,卷 21,〈上皇帝書〉,陳宏天、高秀芳點校,《蘇轍集》(北京:中華書局,
1990 一版三刷),頁 367-379。
79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 100,天聖元年正月癸未條,頁 2311: 「命御史中丞劉筠、提舉諸司庫
務薛貽廓與三司同議裁減冗費。」
80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 123,寶元二年五月癸卯條,頁 2906: 「詔樞密直學士、工部侍郎張若
谷,右諫議大夫任中師,右司諫、直集賢院韓琦與三司詳所奏定奪減省以聞。」
81
韓琦,〈上仁宗乞減省冗費〉, 《宋朝諸臣奏議》 ,卷 101,頁 1083。
82
張方平,《樂全集》 ,卷 23,〈請節省財用事〉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1104,頁 236。
83
包拯著,楊國宜校注《包拯集校注》 (合肥:黃山書社,1999) ,卷 1, 〈論冗官財用等〉,頁 141。
84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172,皇祐四年正月辛亥條,頁 4129,未註明單位。
85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 ,卷 23,〈論財利疏〉,頁 173-192。
86
《文獻通考》,卷 24,國用二,歷代國用,頁 231-2: 「英宗治平二年,內外入一億一千六百一
十三萬八千四百五,出一億二千三十四萬三千一百七十四。」亦未註明單位。
87
《欒城集》,卷 21,〈上皇帝書〉 ,《蘇轍集》,頁 368。

- 19 -
有趣的是,雖然國用困窘是現實的問題,官僚在建議皇帝減省開銷時,卻不

單只是從國用立論。太平興國八年(983),原任唐州通判的姚坦(935-1009),

出任益王趙元傑府中的翊善。姚坦以直諫聞名,元傑曾製作假山,招集眾人賞玩,

惟獨姚坦低頭不肯觀看。元傑強迫他抬頭,他於是勸諫益王,不要過度浪費,王

府花費的是百姓的膏血,假山實為「血山」:

坦在田舍時,見州縣督稅,上下相急以剝民。里胥臨門,捕人父子兄弟,

送縣鞭笞,血流滿身,愁苦不聊生。此假山皆民租賦所出,非血山而何?

雖然益王本人並不是太喜歡這位侍從,但姚坦似乎頗得太宗賞識。皇帝聽到這段

話後,也認為「傷民如此,何用山為」,將宮中的假山毀棄。88姚坦的言論可能

不是為了解決特定的財政問題,而是想要藉機攻擊、辱罵益王,89即便如此,他

的言論展現官僚眼中,國家財政與民生的關係。國家擴大支出,必然會增加賦稅、

剝削百姓,要想讓百姓安樂,就必須節省開支。

這固然幾近常識,卻是仁宗一朝各種「省用」政策論證的方式。天聖初年建

議仁宗裁減冗費的俞獻卿(970-1045)就曾有如下言論:

天下穀帛日益耗,物價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穀帛之

直,比祥符初增數倍矣。人皆謂稻苗未立而和糴,桑葉未吐而和買。自荊

湖、江、淮間,民愁無聊。轉運使務刻剝以增其數,歲益一歲,又非時調

率營造,一切費用,皆出於民,是以物價益高,民力積困也。陛下試以景

德中西戎內附、北敵通好最盛之時一歲之用,較之天禧五年,凡官吏之要

冗,財用之盈縮,力役之多寡,釋道之增減,較之可知其利害也。況自天

禧以來,日侈一日,又甚於前。90

俞獻卿看到當時國家財政的問題,也注意到主要的開支方向,但民生疾苦卻是他

立論的基礎。正因為國家的開支日增,必須搜括民間的物產,導致物價高升,百

88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5,淳化五年二月己酉條,頁 773。
89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55,咸平六年七月癸丑條,頁 1208:「王稍佚豫,坦即醜言詆訐,王
頗薄其為人,坦由是益暴揚其惡。……上謂近臣曰: 『坦在宮邸不能以正理誨諭,事有微失則從
而揚之,此賣直取名耳!』 」
90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100,天聖元年正月癸未條,頁 2311。

- 20 -
姓負擔增加,他由是建議朝廷研擬減少冗費,以圖「救正之」。

國家減少開支,未必可以減低物價;而物價低落,又未必真的有利百姓,俞

獻卿的思考可能尚待檢討。不過他明確將百姓的生計,置於國家的財政問題之

前,似乎也顯示,「節用」不僅是為了國家的財政著想,更重要的是可以讓百姓

減少負擔,不再受貪婪政府的無情剝削。

俞獻卿的言論表明官僚將民生與國計連為一體,國家的財政問題,將反映到

百姓的具體生活上,過度剝削導致民不聊生,最終會引起國家的崩潰。寶元二年

賈昌朝(998-1065)上書請皇帝減少開支,也是以此立論:

國家用度素廣,儲蓄不厚,民力頗困,是則可憂。……自三代而下稱王業

盛者,唯漢爾。文景以恭儉,故風俗厚,財用足。至于武帝,務勤征伐,

始算緡錢榷酤以助軍旅之給,而天下蕭然矣。至昭帝,議鹽鐵,罷榷酤,

省徭役,篤耕種,凡侵蠹民利者,一切寛貸之。時賜租賦,使民得以足衣

食。……數百年間,四夷咸服,百姓不厭漢德者,無他道也,節用愛人、

崇本抑末之所致也。91

賈昌朝在文中首先提出國家面臨的三個問題,分別是「用度素廣」
、「儲蓄不厚」、

「民力頗困」。從他後面討論的方式來看,三者息息相關,國家開銷過大,導致

府庫空虛,勢必加重百姓的負擔,他並且以漢代為相反的例子,說明一個成功的

王朝,必須節用愛人、崇本抑末。

俞獻卿或賈昌朝的立論模式,幾乎代表了仁宗一朝大部分的官僚。雖然他們

都關心財政問題,但「寬恤民力」卻是大部分人在奏議中反覆提及的主題。田況

(1005-1063)認為冗兵是國家財政的重大負擔,但他卻首先談到百姓的疾苦:

觀當世之弊,驗致災之由,其實役斂重而民愁,和氣傷而沴作。役斂之重,

由國計之日窘,國計之日窘,由冗兵之日蕃。92

國家財政的重擔來自冗兵,這最終造成「役斂之重」並且讓百姓困擾。張方平

91
賈昌朝,〈上仁宗乞減省冗費〉,
《宋朝諸臣奏議》,卷 101,頁 1082。
92
田況,〈上仁宗乞汰冗兵〉
,《宋朝諸臣奏議》,卷 120,頁 1318。

- 21 -
(1005-1089)建議裁軍,就曾說「民力大困,天下耕夫織婦,莫能給其衣食,

生民之膏澤竭盡,國家之倉庫空虛」,93范鎮(1008-1088)勸阻皇帝增兵,也是

用「民力不堪」為理由。94包拯(998-1061)建議省官,則說當時「食祿者日增,

力田者日耗」、「誅求於民無紀極」,95司馬光在嘉祐七年(1062)建議的「減損

浮冗而省用」,也是基於政府對百姓的剝削:

夫府庫金帛,皆生民之膏血。州縣之吏,鞭撻其丁壯,凍餒其老弱,銖銖

寸寸而誅之。今以富大之州,終歲之積,輸之京師,適足以供陛下一朝恩

澤之賜,貴臣一日飲宴之費。陛下何獨不忍於目前之群臣,而忍之於天下

之百姓乎!96

我們可以注意到這段言論與姚坦何其相似,政府浪費的是百姓的膏血,擴大支出

當然會加重百姓的負擔。「省用」不僅是要解決現實的財政問題,更重要的是可

以讓百姓減少負擔,安居樂業。

看重民生、重視百姓的生活,大概不是什麼特殊的觀點。宋太宗淳化四年

(993)
,王禹偁(954-1001)曾因見到流亡的百姓,有感而發,憐憫他們的遭遇。
97
流亡的百姓固然僅是詩人自況的靈感,但王禹偁對百姓的苦難述之甚詳,透露

了詩人對百姓疾苦的關懷。比王禹偁大十五歲的(940-1003)
,在雍熙元年(984)

擔任睦州知州時,98則因見到百姓身負重稅,卻不能享有茶利,頗為感慨,甚至

93
《樂全集》,卷 23,〈再上國計事〉,頁 223。
94
范鎮,〈上仁宗論益兵困民〉, 《宋朝諸臣奏議》 ,卷 120,頁 1321。
95
《包孝肅奏議》,卷 1, 〈論冗官財用等〉,頁 140。
96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 ,卷 25,〈論財利疏〉,頁 188。
97
根據王禹偁,《小畜集》,卷 3,〈感流亡〉, 《四部叢刊》初編,冊 44,頁 16:「謫居歲云暮,
晨起廚無煙。賴有可愛日,懸在南榮邊。高舂已數丈,和煖如春天。門臨商於路,有客憩簷前。
老翁與病嫗,頭鬢皆皤然。呱呱三兒泣,煢煢一夫鰥。遺糧無斗粟,路費無百錢。聚頭未有食,
顔色頗饑寒。試問何許人,答云家長安。去年關輔旱,逐熟入穰川。婦死埋異鄉,客貧思故園。
故園雖孔邇,秦嶺隔藍關。山深號六里,路峻名七盤,襁負且乞丐,凍餒復險難。唯愁天雨雪,
殭死山谷間。我聞斯人語,倚戶獨長歎。爾為流亡客,我為冗散官。左官無俸祿,奉親乏甘鮮。
因思筮仕來,倐忽過十年。峩冠蠧黔首,旅進長素餐。文翰皆徒爾,放逐固宜然。家貧與親老,
覩爾聊自寛。」按王禹偁登第在太平興國八年(983) ,根據「因思筮仕來,倐忽過十年」一句,
可知此詩約寫於淳化四年前後。王禹偁淳化二年(991)九月因故謫居商州團練副使,一年多後
改到解州,淳化四年八月回朝。但因「十年」也可以是「九年」的虛數,故這首詩的具體位置當
在商州或解州,姑且先定為解州。
98
田錫的生平,可見范仲淹, 《范文正公集》 ,卷 12,
〈贈兵部尚書田公墓誌銘〉 ,《四部叢刊》初
編,冊 45,頁 100-101。

- 22 -
興起辭官的念頭,想趁回京述職時,進言為民興利除害。99田錫辭官的念頭並未

實現,他的宦途要到咸平六年才中止,
「我願罷秩歸」可能僅是詩人一時的豪氣,

並未付諸行動,但這並不影響他在詩中展現的愛民情懷。

像田錫或王禹偁這樣的官僚,在北宋並非異數。雖然風花雪月與山林閑情都

是詩作的題材,但百姓的疾苦也仍是重要的對象。他們或者因為節氣不順而憐憫

生民的苦難,100或者因為久雨而為人民生活擔心,101即便是像瑞雪這種有利來年

農作的氣候,詩人也會為先受其害的貧民哀嘆。102賦稅對百姓的壓迫當然也是重

要的主題。出生陝西的司馬光描繪了老農民在貧瘠的土地上耕作,只敢在夜間舂

米,以免被債主得知。所得都去還債,肚子填不飽,而官方的租稅壓力還在虎視

眈眈。103江西人曾鞏(1019-1083)則描繪了地方政府追討租稅,壓迫百姓的狀

況,這些現象應該盡力革除。104。王安石亦曾在詩中描述轄舒州發生的災荒,使

他必須往來奔波,徵求民間的餘糧來賑災,甚至感慨先王之道不行,兼併四起,

99
田錫,《咸平集》
(成都:巴蜀書社,2008) ,卷 20,
〈思歸引〉 ,頁 197-198:
「河朔受詔書,移
官向湖外,初問禁法茶,次問丁身税。税口徵四百,茶利高十倍。老死及充軍,縣籍方消退。采
摘不入官,公家定科罪,何以昇平時,遺民猶未泰,何以在位者,興利不除害。我願罷秩歸,天
顔請轉對,一言如沃心,恩波必霶霈。」
100
如劉敞,《公是集》,卷 21,
〈夏寒〉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冊 1095,頁 575:「冥冥梅送雨,
椮椮麥迎秋。四月應徂暑,南方復重裘。崑崙揺地軸,渤海漲河流,天事無端錯,民生若許愁。」
101
如蘇頌著,孔凡禮點校, 《蘇魏公文集》 (北京:中華書局,2005 一版二刷),卷 3,〈和林丘
二君會程坦之家二詩〉其一,頁 22: 「春晚寒不已,節候差季孟。木行怯初陽,水官恣餘橫。滂
沱連月雨,愁歎斯民病。已紊四時和,更傷群物性。園花半零落,猶逞晨粧靚。隴麥將痿摧,况
值風威勁。我願天地心,慎舉陰陽柄。十雨應太平,時豐順睿聖。庶令疵沴消,永保寒暑正。無
復三月中,慘慘行冬令。」
102
《欒城後集》,卷 3,
〈次遲韻對雪〉 ,《蘇轍集》 ,頁 919:
「雪寒近可憂,麥熟遠有喜。我生憂
喜中,所遇一已委。平生聞汝南,米賤豚魚美。今年惡蝗旱,流民鬻妻子。一食方半菽,三日已
于耜。號呼人誰聞,愍惻天自邇。繁陰忽連夕,飛霰墮千里。捲舒驚太速,原隰殊未被。貧家望
一麥,生事如毛起。荐饑當逐熟,西去真納履。」又可見邵雍, 《伊川擊壤集》 ,卷 14,〈感雪吟〉,
《四部叢刊》初編,冊 48,頁 106:「旨酒嘉肴與管絃,通宵鼎沸樂豐年,侯門深處還知否,百
萬流民在露天。」
103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 ,卷 2,〈道傍田家〉,頁 65:「田家翁嫗俱垂白。敗屋蕭條無壯息,
翁攜鎌索嫗攜箕,自向薄田收黍稷。静夜偷舂避債家,比明門外已如麻,筋疲力敝不入腹,未議
縣官租稅促。」
104
曾鞏著,陳杏珍、鼂繼周點校, 《曾鞏集》 (北京:中華書局,2004 一版三刷) ,卷 4,
〈追租〉,
頁 51: 「耕耨筋力苦,収刈田野樂。鄉鄰約來往,樽酒追酬酢。生涯給俯仰,公斂忘厚薄。胡為
此歲暮,老少顔色惡。國用有緩急,時議廢量度。内外奔氣勢,上下窮割剝。今歲九夏旱,赤日
萬里灼。陂湖蹙埃壒,禾黍死磽确。眾期必見省,理在非可畧。謂須倒廩賑,詎止追租閤。吾人
已迫切,此望亦迂邈。奈何呻吟訴,卒受鞭捶却。寧論救憔悴,反與爭合龠。問胡應驅迫,久已
罹匱涸。計須賣強壯,勢不存尫弱。去歲已如此,愁呼徧郊郭。饑羸乞分寸,斯須死笞縛。法令
尚修明,此理可驚愕。公卿飽天祿,耳目知民瘼。忍令瘡痍内,每肆誅求虐。但憂值空虛,寧無
挺犁钁。暴吏體宜除,浮費義可削。吾卧避囂喧,兹言偶斟酌。試起望遺材,霾風振墟落。」

- 23 -
導致小民難求溫飽。105

這些詩作透露的關懷,程度自然不一。有些詩人的作品雖然提到環境災害對

百姓的傷害,但多半是想當然耳,缺乏具體的情狀;另一些詩人則是像王禹偁或

司馬光一樣,巨細靡遺地記述百姓的苦難故事,藉此紓發個人命運的不濟或對時

政的不滿,有時還涉及自我期許。但不管是詳細或疏略、想像或實際,這些詩作

都顯示官僚對下民的重視,並且將改善民生視為自己的職責。考慮到思想家總是

將「為民父母」的職責看得很重,106大概不必懷疑重視民生是官僚共享的背景知

識與施政原則,將「民生」作為財政論述的基礎,亦不令人意外。

第二節 「為天下理財」的富民強國論點
在熙寧二年以前,
「省用」是官僚重視的財政典範。成功的財政政策就是減

少花費,讓民間增加積蓄,陶希聖曾經指出,這是因為議論者都不是生產者,也

都只能從剝削的角度立論,簡單來說就是「政府少要兩文」。107雖然陶希聖的論

點頗有揶揄的意味,省用未必不對,但既然神宗大力支持王安石的政策,至少在

皇帝看來,舊法已不敷使用,必須讓位給新策。

研究王安石的改革意見,多半會回溯他在嘉祐年間進呈的〈上仁宗皇帝言事

書〉,在該篇奏議中,他指出國家當前的困境是「人才不足」,這是「先王之政」

無法推行的關鍵:

孟子曰:
「有仁心仁聞,而澤不加於百姓者,為政不法於先王之道故也。」

以孟子之說,觀方今之失,正在於此而已。……臣嘗試竊觀天下在位之人,

105
《臨川先生文集》,卷 12,〈發廩〉
,頁 114:「先王有經制,頒佈上所行。後世不復古,貧窮
主兼併。非民獨如此,為國賴以成。築台尊寡婦,入粟至公卿。我嘗不忍此,願見井地平。大意
苦未就,小官苟營營。三年佐荒州,市有棄餓嬰。駕言發富藏,云以救鰥惸。崎嶇山谷間,百室
無一盈。鄉豪已云然,罷弱安可生。茲地昔豐實,土沃人良耕。他州或呰窳,貧富不難評。幽詩
出周公,根本詎宜輕。願書七月篇,一寤上聰明。」
106
張載著,章錫琛點校,《張載集》 (北京:中華書局,2006 一版三刷)
,〈答范巽之書〉
,頁 349:
「大都君相以父母天下為王道,不能推父母之心於百姓,謂之王道可乎?所謂父母之心,非徒見
於言,必須視四海之民如己之子。設使四海之內皆為己之子,則講治之術,必不為秦漢之少恩,
必不為五伯之假名。」
107
《中國政治思想史》第四冊,頁 50。

- 24 -
未有乏於此時者也。……臣以謂方今在位之人才不足者,以臣使事之所及

則可知矣。今以一路數千里之間,能推行朝廷之法令,知其所緩急,而一

切能使民以修其職事者甚少,而不才苟簡貪鄙之人,至不可勝數。其能講

先王之意,以合當時之變者,蓋闔郡之間,往往而絶也。朝廷每一令下,

其意雖善,在位者猶不能推行,使膏澤加於民。而吏輒緣之爲姦,以擾百

姓。……孟子曰:「徒法不能以自行。」非此之謂乎?108

王安石首先強調「先王之政」是施政的最高原則,109而官僚是貫徹先王之政的必

要途徑。如果沒有恰當的人才,就算皇帝、朝中大臣願意遵循先王之道,下層的

官僚也不能恰當的施政。這最終仍會使百姓無法領受皇帝的恩德,使先王之道無

法貫徹。也因此,他建議必須強化國家的四種人才養成機制,即「教之、養之、

取之、任之」
。「教」關注學校的功能,
「養」則要靠增加官俸,
「取」需要改善科

舉制度,
「任」則強調破除資格,用人唯才。這幾點都在熙寧年間的改革得到貫

徹,此文被稱為「安石變法之規模,亦略見於此書」,110並不誇張。111

王安石在治平四年(1067)九月受命為翰林學士,112隨後進呈〈本朝百年無

事劄子〉
,這是啟動改革的象徵,在文章中他深刻描繪了國家當前面臨的問題:

然本朝累世因循末俗之弊,而無親友群臣之議。……以詩賦記誦求天下之

士,而無學校養成之法;以科名資歷敘朝廷之位,而無官司課試之方。監

司無檢察之人,守將非選擇之吏。轉徙之亟,既難於考績,而游談之眾,

108
《臨川先生文集》,卷 39,〈上仁宗皇帝言事書〉,頁 243-244。
109
關於王安石「先王觀」的研究,可參張元,〈從王安石的先王觀念看他與宋神宗的關係〉,張
元認為王安石是真心相信先王之道,此與左派學者指稱王安石是托古改制頗有不同。
110
呂中,
《宋大事記講義》 ,卷九,三司使,嘉祐五年五月,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冊 686,頁
285。
111
但並不是所有學者都重視〈言事書〉的地位,鄧廣銘認為該文僅集中在人才養成一事上,比
起新政後來的規模不免狹窄,且〈言事書〉的建議多為空想,難以實踐,故在當時並不受重視,
見《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頁 55-56。這當然也是因為作者的地位以及對話背景有所差異。
十一年前的〈言事書〉僅是低階官員進呈的建議,〈百年無事劄子〉則是改革蓄勢待發的號角,
內容與架構的差異不言而明。鄧廣銘的意見,也可能是因為他過度重視新政在財政方面的舉措,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幾乎都集中在軍事與財政問題上,他的立場不難理解。僅是從財政而
言, 〈言事書〉的討論確實不夠清楚,但新政並非僅針對財政,在其他方面,新政都意圖貫徹〈言
事書〉的期望,這點不容忽視。
112
英宗已崩,尚未改元。

- 25 -
因得以亂真。交私養望者,多得顯官;獨立營職者,或見排沮。故上下偷

惰取容而已。雖有能者在職,亦無以異於庸人。農民壞於繇役,而未嘗特

見救恤,又不為之設官,以修其水土之利。兵士雜於疲老,而未嘗申敕訓

練,又不為之擇將,而久其疆場之權。宿衛則聚卒伍無賴之人,而未有以

變五代姑息羈縻之俗;宗室則無教訓選舉之實,而未有以合先王親踈隆殺

之宜。其於理財,大抵無法,故雖儉約而民不富,雖憂勤而國不強,……。
113

相較於〈言事書〉
,〈本朝百年無事劄子〉的篇幅較小,因為王安石此時已即將進

入政府主導改革,無須再像當年一樣細述改革的方法。但除去改革的手段,〈百

年無事劄子〉關涉的問題卻更多,既顧慮到人才的養成,也同時希望改善農民、

軍隊、宗室等各階層的問題。114值得注意的是,他提到理財問題時,指出「雖簡

約而民不富,雖憂勤而國不強」
。雖然在〈言事書〉中,他曾指出理財的原則是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這固然與後來推動的

財政改革相似,但卻附屬在人才養成的俸祿問題上。相形之下,〈本朝百年無事

劄子〉卻將理財視為民富國強的關鍵,可見歷經十一年後,他的改革藍圖已有順

序上的更動,理財被置於更重要的地位,也說明王安石意識到解決財政問題才可

能順利改革。

最可以顯示王安石理財思想的材料,當為熙寧元年(1068)司馬光與王安石

在神宗御前的辯論。在該次會議中,皇帝詢問大臣是否要減少郊祀禮賜予臣下的

賞賜,兩人有截然不同的觀點:

光言:「方今國用不足,災害薦臻,節省冗費,當自貴近為始。宜聽兩府

辭賞爲便。」介甫曰:
「國家富有四海,大臣郊賚,所費無幾,而惜不之

113
《臨川先生文集》,卷 41, 〈本朝百年無事劄子〉,頁 266-267。
114
因選題的限制,本文不會處理新政的這些層面。教育方面的改革,可以參考賈志揚(John
Chaffee),《宋代科舉》(臺北:東大,1995),第四章〈根植於學校-北宋晚期的科舉〉關於考
試內容與學校教育改革的部份;李弘祺, 《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 (臺北:聯經,1993)第九章〈道
德目的〉,頁 273-284。宗室的改革,請見賈志揚著,趙冬梅譯,《天潢貴胄》(上海:江蘇人民
出版社,2005),第四章〈重新定位宗室〉熙寧年間改革的相關篇章,頁 69-94。

- 26 -
與,未足富國,徒傷大體。昔常衮辭賜饌,時議以爲衮自知不能當辭祿。

今兩府辭郊賚,正與此同耳。且國用不足,非方今之急務也。」光曰:
「常

衮辭祿,猶知廉恥。與夫固位且貪祿者,不猶愈乎?國家自真廟之末,用

度不足,近歲尤甚,何得言非急務邪?」介甫曰:「國用不足,由未得善

理財之人故也。」光曰:「善理財之人,不過頭會箕歛,以盡民財。如此

則百姓困窮流離爲盗,豈國家之利邪?」介甫曰:「此非善理財者也。善

理財者,民不加賦而國用饒。」光曰:「此乃桑羊欺漢武帝之言。司馬遷

書之以譏武帝之不明耳。天地所生貨財百物,止有此數。不在民間,則在

公家。桑羊能致國用之饒,不取於民,將焉取之?」115

司馬光的觀點正是標準的「省用」說詞。他精確觀察到政府與民間在財富這件事

上的緊張,所謂的擴大財源,就是對百姓的壓榨與剝削,為了減輕百姓的負擔,

省用勢在必行。在司馬光看來,不增加賦稅卻可讓國庫充裕,實屬無稽,如果天

下的財富是固定的,政府多取就代表民間少得,難以逃避剝削的事實。

王安石對這種緊張並非沒有警覺,財用不足當然會導致剝削,即便如此,
「民

不加賦而國用饒」的前提是擴大財富的基礎,同步增加民間與國家的財富,藉此

解決剝削的問題:

方今之所以窮空,不獨費出之無節,又失所以生財之道故也。富其家者,

資之國;富其國者,資之天下;欲富天下,則資之天地。蓋爲家者不爲其

子生財,有父之嚴,而子富焉,則何求而不得?今闔門而與其子市,而門

之外莫入焉,雖盡得子之財,猶不富也。蓋近世之言利雖善矣,皆有國者

資天下之術耳,直相市於門之內而已,此其所以困與。116

剝削之名要成立,即是「相市於門之內」,只是政府與民間在爭奪財富,如果可

以捨棄這種競爭模式,改向天地之間尋求財富,便可以讓公私俱利,國民皆富,

相形之下,節儉就不再是念茲在茲的美德。民不加賦而國用足關鍵在「資之天

115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 ,卷 42,〈八月十一日邇英奏對問河北災變〉,頁 547。
116
《臨川先生文集》
,卷 75,〈與馬運判書〉,頁 480。

- 27 -
地」,這種擴大財源的手段,顯然帶有強烈的國家主動色彩,王安石曾以「為天

下理財」將自己與「征利」區別開來,117一方面說明他不是單純的取財於百姓,

另一方面則顯示他要強化國家的干預。包弼德曾經指出,王安石意在打消社會與

國家的界線,將所有範疇都整合進來,118從財富的觀點來看,為天下理財意味著

介入國家與社會的財富分配。在這個前提下,抑制兼併理所當然。

王安石對兼併的敵意其來有自,著名的〈兼併〉詩長期以來受到學者注意,

並且成為他關懷百姓的重要證據:

三代子百姓,公私無異財。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賦予皆自我,兼并

乃姦回。姦回法有誅,勢亦無自來。後世始倒持,黔首遂難裁。秦王不知

此,更築懷清臺。禮義日已偷,聖經久堙埃。法尚有存者,欲言時所咍。

俗吏不知方,掊克乃為材。俗儒不知變,兼并可無摧。利孔至百出,小人

私闔開。有司與之爭,民愈可憐哉。119

王安石認為上古聖王掌握了天下的財富,不容兼併,後世君主卻反其道而行,表

彰聚斂財富的兼併之家,從而導致天下的財富分配不均,當官方要增加收入,兼

併之家可以逃避,卻令貧苦的百姓承擔重稅。在另一條史料中,他則是說明兼併

之家壓榨貧民,使百姓困苦:

安石曰:
「陛下以為稅斂甚重,以臣所見,今稅斂不為重,但兼并侵牟爾,

此荀悅所謂『公家之患,優於三代;豪強之暴,酷于亡秦』
。」上曰:
「此

兼并所以宜摧。」……上曰:
「如常平法,亦所以制兼并。」安石曰:
「此

於治道極為毫末,豈能遽均天下之財,使百姓無貧?」120

這個觀點與〈兼併〉詩前後呼應,「均天下之財,使百姓無貧」則更強化了他介

入財富分配、照顧貧民的態度。

歷來對王安石是否真的有意照顧百姓,爭議頗多,此處不欲詳辯。但必須注

117
《臨川先生文集》 ,卷 73,〈答司馬諫議書〉 ,頁 466。
118
“Government, Society, and State,” pp.128-192.
119
《臨川先生文集》 ,卷 4,〈兼併〉 ,頁 79。
120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23,熙寧四年五月丙午條,頁 5434。

- 28 -
意,雖然新法推動以後,不見得都能達成一開始的理想,但王安石處理國家財政

與民生經濟的方式,並不是什麼特例,當然也不需要特別掩飾。梁庚堯師曾以《龜

山集》所載王安石的言論,說明王安石是陽宣以社會政策,陰伏以財利,此處且

先將《龜山集》所載引出於下:

因言理財,誠方今所先,然人主當以禮義成廉恥之俗為急。凡利者,陰也,

陰當隱伏;義者,陽也,陽當宣著。此天地之道,陰陽之理也。若宣著為

利之實,而禮義廉恥之俗壞,則天下不勝其弊,恐陛下不能得終於逸樂,

無為而治也。121

楊時的〈神宗日錄辨〉意在推崇神宗的睿智,批判王安石的奸邪,此段材料正好

坐實了王安石「言利」的罪名,更有甚者是「隱伏」,這難免帶有欺騙的意味,

藉此批評王安石的「利民」態度只是空口白話,並無不可。

然而若與傳統「節用」的觀點比較,這段話恐怕就沒有那麼令人驚駭。正如

上文所言,建議政府節用的官僚,向來都是以百姓的生計為立論基礎,但這並不

影響他們討論具體的財政問題。精確的數字顯示官僚對於財政的運作與危機有深

刻認識,從這點來說,那些官僚也在言利,只是言利之餘,不能忘記以百姓的生

計為重要目標,蔡襄將這種訴諸民本的財政策略描寫的最為清楚:

臣聞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又聞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知民不可不

恤,財不可不通。若專奉公家,不究民病,所得則寡,其失則多。……所

冀言利者上能資於國,下不害於民。饒益既多,孰云不當?所可痛心者,

明知無利,冒怨而行,幸可寛期,力為督迫。自古剝下無厭而民不亂,誅

財無已而國不危者,未之有也。122

「上能資於國,下不害於民」當然是最好的情況,言利之臣以義利並舉,實非特

例,123如果王安石的新法是以社會政策為緣飾,節用派官僚的言論似乎也難逃這

121
楊時,《龜山集》,卷 6, 〈神宗日錄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1125,頁 144。
122
蔡襄,《端明集》,卷 26, 〈論財用劄子〉,《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冊 1090,頁 548。
123
關於中國古代財政思想中「富國富民」的論點,可參考葉坦,《富國富民論》(北京:北京出
版社,1991 年),頁 56-108。

- 29 -
種傾向。但他們比王安石幸運的是,不必面對新法推動後的種種新問題,尤其是

政策對百姓造成的干擾與傷害。王安石的政策構想表達出強烈的富國富民期望,

這將支持他在未來的爭端中堅定立場,但也正因雙方都自認政策以民為本,反而

不能相讓,彼此攻訐,從而引致改革初期的紛爭。

第三節 官僚的對立與攻擊
王安石在治平四年九月受命翰林學士,到熙寧二年二月就任參知政事,中間

的一年多受到神宗的信任,著名的〈本朝百年無事劄子〉亦上於此時,隨著他逐

漸參與國政,對他的批評也與日俱增。參知政事唐介(1010-1069)曾告訴皇帝,

,使他執政,將會擾亂天下。124吳奎(1010-1067)
王安石「好學而泥古,議論迂闊」

則說自己曾與他同事,深知他「臨事迂闊」,「萬一用之,必紊亂綱紀」。125唐介

與王安石不和,在熙寧元年登州阿云謀殺夫案已現端倪,126此事牽連極廣,與王

安石意見不同的官僚部分遭到罷黜,唐介雖未受波及,但也鬱悶不樂。在王安石

就任翰林學士的時期,唐介主要的批評是皇帝過於重視王的意見,侵犯了中書的

職權,127王安石就任宰相以後,建議中書以劄子指揮下屬辦事,不必再稱奉聖旨,

唐介也認為是侵奪皇權,將為權臣亂政開路,128因事涉皇權的象徵,神宗並未同

意王安石的建議,但類似的言論從熙寧元年到二年並不少見,以致皇帝任命王安
124
黃以周等輯,顧吉辰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 (北京:中華書局,2004),卷 4,熙寧二
年四月丁未條,頁 173。
125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09,治平四年閏三月癸卯條,頁 5086。
126
登州婦人阿云在母服其間出嫁,又嫌丈夫太醜,謀殺而未遂。知州許遵認為母服期間出嫁屬
違法,雙方的關係並非夫妻,且阿云一經案問即自首,按律可以減刑。審刑院、大理寺裁定不可
減刑,許遵不服,朝廷交由司馬光和王安石討論。安石主遵議,司馬光則認為自首減刑,係指其
行為導致過失傷人者,自首則其行為可免罪,但傷人罪不可免。朝廷最後以許遵、王安石議為是。
此案涉及宋代謀殺自首與以敕代律等問題,可參蘇基朗,〈神宗朝阿云案辨正〉 ,《唐宋法制史研
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6),頁 149-178。
127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卷 4,熙寧二年四月丁未條,頁 173-174:
「陛下比擇大臣,付以天
下之事,此中書小小遷除,陛下尚未以為信,雖廣詢博訪,亦宜謹密。今明白如此,使中書政事,
決可否於翰林學士。臣近每聞陛下宣諭某事,問安石以為可即施行,某事以為不可,未得施行。
如此則執政何所用?必以臣為不才,當先罷免。此語傳之天下,恐非信任體也。」
128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卷 4,熙寧二年四月丁未條,頁 173: 「太宗時,寇準用劄子遷馮拯
等官不當。拯訴之太宗曰: 『前代中書有堂牒指揮事,乃權臣假此以威福天下。太祖朝趙普為相,
堂帖重於敕命,尋令削去。今復置劄子,何異堂牒?』……今安石不欲稱聖旨,則是政不自天子
出也。」

- 30 -
石為參知政事時,還特別強調當時有許多人不願他就職,有意阻撓,因此要他盡

快上任。據記載,當時對此不表贊同的官僚有呂誨、趙抃與唐介,他們的言論今

已不復見,或許在當時也很少有人知道。129真正在官僚中發揮作用的,是權御史

中丞呂誨(1014-1071)的猛烈攻擊。

呂誨的奏議進呈於熙寧二年五月,130聲言要揭露王安石的真面目:

臣切以大姦似忠,大詐似信,惟其用捨,繫時之休否也。至如少正卯之才,

言偽而辯,行僻而堅,順非而澤,強記而博,非宣父聖明,孰能去之?唐

盧杞,天下謂之姦邪,惟德宗不知,終成大患。所以言知人之難,堯舜其

猶病諸。陛下即位之初,起王安石,就除知江寧府,未幾召為學士,搢紳

皆慶陛下之明,擢有文之人,得以適其用也。及進貳台席,僉論未允。衡

石之下,果不能欺其輕重也。臣伏覩參知政事王安石,外示樸野,中藏巧

詐,驕蹇慢上,陰賊害物,斯眾所共知者。臣略疏十事,皆目覩之實跡,

冀上寤於宸鑒。一言近誣,萬死無避。131

呂誨首先說明奸詐但多才的小人,往往不易發現,聖人亦以此為難事,言下之意,

皇帝乃是被王安石名氣所惑,豈止皇帝,滿朝文武在王安石甫任參政之際,也大

喜得人。但王安石藏匿的巧詐,終究會從樸野的外表下浮現,呂誨自告奮勇要戳

破這層偽裝,從而列舉十項「事實」,希望皇帝認清真相。

呂誨指稱的十項罪狀,篇幅過大,不再引出,前三條主要說他藐視皇權、好

名欲進,中五條則說他擅權霸道、欺壓同僚,將不合己意的官員趕出中央,又氣

死了唐介;第九條說他離間宗室,第十條才談到制置三司條例司,認為條例司與

諸路使者「名之曰商榷財利,其實動搖于天下也」,但其篇幅與內容遠不能與前

129
陳均編,許沛藻等點校,《皇朝編年綱目備要》(北京:中華書局,2006) ,卷 18,熙寧二年春
二月王安石參知政事條,頁 415:「上召對曰:『富弼、曾公亮與卿協力。弼聞卿肯任事,亦大喜。
然須勿為嫌疑。朕初亦欲從容除拜,覺近日人情,于卿極有欲造事傾揺者,故急欲卿就職。朕常
以吕誨為忠直,近亦毁卿。趙抃、唐介皆以言扞塞卿用。』」
130
《宋朝諸臣奏議》無此奏時間,《皇朝編年綱目備要》則繫於呂誨出知鄧州下。奏中云唐介「發
疽而死」 ,按唐介死於二年四月十一日;又云「逐近臣外補」 ,按翰林學士鄭獬於五月十八出知杭
州,誨曾有疏論進退近侍當以禮,則此奏恐不早於是日,而王安石復於五月二十一日乞罷,則誨
奏或出於此三日間。
131
呂誨,〈上神宗論王安石奸詐十事〉,《宋朝諸臣奏議》
,卷 109,頁 1180-1181。

- 31 -
幾項相衡。這當然說明呂誨此時關心的問題並不是條例司的實際作為,而是王安

石對皇權輕蔑以及損害官僚的合作。這些指控多半針對王安石的性格與作風,言

詞大膽辛辣,但也未免誇張。王安石雖因此奏而請辭,但隨即被神宗慰留。皇帝

希望他可以繼續協助改革,對呂誨的攻擊不以為意。

然而呂誨的批評還是引起一些官僚的共鳴,御史劉琦與錢顗沿用了呂誨的指

控,在七月上章攻擊王安石與新法。這年七月,朝廷頒佈均輸法,以薛向

(1016-1081)總領其事,「凡糴買稅斂上供之物,皆得徙貴就賤,用近易遠。」
132
此事引起劉與錢的注意,他們攻擊王安石「霸道言利」
,不過細觀其奏議,不

難發現兩人的重點實在批評王安石專權,言及均輸法只是聊備一格,甚至說均輸

法若循詔書本意推行,
「固亦無害」
,只是所用小人如薛向,「多用耳目刺探州縣

長短,從而脅持之」
,批評的重點也僅是王安石用人不當。該文真正的重點是指

控王安石在阿云案中欺壓同列。又說御史中丞呂公著(1018-1089)是安石私人,

再說王安石包庇親友陸伸,最後指責王「剛愎自任」,為得相位不擇手段,希望

皇帝予以罷免,文末還順帶批評了首相曾公亮(999-1078)放任王安石專權,另

一位參知政事趙抃(1008-1084)「但務依違」。133

劉琦與錢顗的奏議本有緣由。在阿云案中,判刑部的侍御史知雜事劉述不贊

成王安石的觀點,繳還敕劄,受到彈劾,劉與錢的奏議就是由他主導。這不免讓

人覺得是挾怨報復,攻擊均輸法僅是藉口。呂誨因批評王安石,以本官出知鄧州;

劉與錢則因言事不實,外放擔任監當官,134這或許是因為他們不僅延續了呂誨「詰

問無可說」的指控,還將中書與御史臺長官都牽連在內,情節重大。在皇帝眼中,

這種言論純是「挾情」,不需理會,135就跟呂誨的言論一樣,無法說服皇帝。

呂誨等人的攻擊焦點,在未來仍將受官僚運用,但這類訴諸人身的道德批

132
《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二,發運使。
133
劉琦等,
〈上神宗論王安石專權謀利及引薛向領均輸非便〉 ,《宋朝諸臣奏議》
,卷 109,頁 1187。
134
《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五,黜降官二,熙寧三年八月九日條:「侍御史劉琦為都官員外郎,
監處州鹽酒稅,金部員外郎、御史裏行錢顗守本官,監衢州鹽稅務。」按《宋史.神宗本紀》 、《皇
朝編年綱目備要》 、《宋朝諸臣奏議》均載此事於二年八月,司馬光〈論責降劉述等劄子〉亦上於
熙寧二年八月十一日, 《會要》此事繫於熙寧三年,三或為二之誤。
135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卷 5,熙寧二年八月癸卯條,頁 218。

- 32 -
判,並不真的影響政策的推行,皇帝對朝臣動輒區分君子小人的態度,早有不滿,
136
時值重大改革之際,他顯然更願意將心力置於新政推動,朝臣間的權鬥不能引

起他的興趣。

但反對新政的官僚,並非僅注意王安石個人的操守道德,他們基於反對言

利、避免騷擾的立場,對新政的施行也有許多強烈批評。均輸法頒佈之際,陳襄

(1017-1080)與范純仁(1027-1101)已上書朝廷,請求罷廢此法,陳襄強調朝

廷既有制置三司條例司會計國家經費,只要妥善節省經費,即可挽救財政匱乏;

范純仁則建議用常平舊法即可平抑物價,不必新增機構,平生事端。他們也都反

對國家參與商業活動,將均輸法視為漢代桑弘羊平準法的遺緒。137

司馬光與王安石財政觀點的差異,已在邇英奏對時展現,他在熙寧二年八月

曾經應求言詔,建請皇帝注意建立制置三司條例司與常平使者後,引發的政治問

題。在這篇奏議中,他強調人君應該釐清為政的大要,不任意侵奪政府的職權,

任用恰當的地方長官,並且避免專斷獨行。前兩項顯然是批評條例司侵奪了三司

的職權,以及常平使者出巡四方,導致地方長官左右掣肘。他並且推演政策的弊

端,指出在未來會引起嚴重的問題:

又庸人之情,苟策非己出,則娼嫉沮壞,惟恐其成。官吏若是者,十常五

六。借使使者所規畫,曲盡其宜,在彼之日,其當職之人已怏怏不悅,不

肯同心以助其謀,協力以成其事。曰:
「朝廷自遣專使治之,我何敢與知?」

及返命之日,彼必敗之於後,曰:「使者既謀而授我,我今竭力而成之,

功悉歸於首謀之人,我何有哉?」此所以謂不若毋遣使者,而屬任當職之

人為愈也。138

司馬光設身處地為地方官著想,甚至虛擬了他們的心聲,使這篇奏議活靈活現,

136
相關態度可見於治平四年神宗與司馬光的對話。司馬光以御史中丞的身分,攻擊張方平奸邪,
引起皇帝不滿,要他舉出實證;皇帝在同一次對話中,也明顯透露對大臣私結朋黨、不服從皇帝
的不滿。見《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卷 2,治平四年九月壬寅條,頁 62。
137
陳襄,《古靈集》,卷 8,〈論三司條例乞行均輸法劄子〉,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冊 1093,
頁 550-551;范純仁,
《范忠宣奏議》 ,卷上,〈奏乞罷均輸〉 ,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1104,
頁 757-758。
138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 ,卷 40,〈上體要疏〉,頁 13。

- 33 -
但由「借使」、「必」等假設語氣可知是他個人的猜測,並無具體實例。

這種推測新法缺陷的奏議,在熙寧初期並不少見。蘇轍身為條例司的一員,

在初期曾參與相關法令的討論,但他對於均輸法也有很悲觀預測:

以轍觀之,其害必有不可勝言者矣。……夫商賈之事,曲折難行,其買也

先期而與錢,其賣也後期而取直。多方相濟,委曲相通,倍稱之息,由此

而得,然至往往敗折,亦不可期。今官買是物,必先設官置吏,簿書祿廩,

為費已厚。然後使民各輸其所有,非良不售,非賄不行,是以官買之價,

比民必貴,及其賣也,弊復如前。然則商賈之利,何緣可得?徒使謗議騰

沸,商旅不行。139

與陳襄和范純仁一樣,蘇轍認為此法旨在營利,他並且進一步推測官方的成本太

高,必然會失敗,甚至傷害商業發展。他在批評青苗法時,則說「錢布於外,凶

荒水旱有不可知,歛之則結怨於民,捨之則官將何賴」
,希望能繼續維持舊有的

常平法,無須由官方放貸。

蘇軾(1036-1101)在熙寧四年,針對新法有一篇完整的批評,在這份奏議

中,他討論了條例司、常平使者以及均輸、農田水利、青苗等法的弊病,茲條引

如下:

夫人輕而權重,則人多不服,或致侮慢以興爭;事少而員多,則無以為功,

必須生事以塞責。陛下雖嚴賜約束,不許邀功,然人臣事君之常情,不從

其令,而從其意。今朝廷之意,好動而惡靜,好同而惡異,指趣所在,誰

敢不從?臣恐陛下赤子,自此無寧歲矣。

且古陂廢堰,多為側近冒耕,歲月既深,已同永業。茍欲興復,必盡追收,

人心或摇,甚非善政。又有好訟之黨,多怨之人,妄言某處可作陂渠,規

壞所怨田産;或指人舊業,以為官陂,冒田之訟,必倍今日。

青苗放錢,自昔有禁。今陛下始立成法,每歲常行。雖云不許抑配,而數

世之後,暴君汙吏,陛下能保之歟?異日天下恨之,國史記之曰:青苗錢

139
《欒城集》,卷 35,〈制置三司條例司論事狀〉
,《蘇轍集》,頁 608。

- 34 -
自陛下始。豈不惜哉!140

第一段文字在攻擊各地的提舉官,認為他們必定會興爭、生事;第二段材料則指

出荒廢的湖泊早已被百姓佔有,如今重新開通,將會導致民間糾紛。第三段則直

指青苗錢必會抑配。這些指控就跟蘇轍的批評一樣,屬於作者的推想,並無實證,

他們或許會令王安石憤怒,但不會改變政策的推行。收到蘇轍的奏議後,皇帝只

是疑惑他不明事理, ,對於他提出的警告並無興趣。141而蘇軾的批評
「反為異論」

也只是加深了他與王安石的嫌隙。

雖然如此,臆測與推想似乎並不被視為無效或無理的論證手段,剛好相反,

司馬光將這種模式推展到極至,成就了他著名的〈乞罷條例司常平使疏〉。在這

份奏議中,他明言自己真正擔心的並非眼前的弊病,而是關注十年以後的問題:

夫民之所以有貧富者,由其材性愚智不同。……是以富者常假貸貧民以自

饒,而貧者常假貸富民以自存。雖苦樂不均,然猶彼此相資,以保其生。

今縣官乃自出息錢,以春秋貸民。民之富者,皆不願取,貧者乃欲得之。

提舉官欲以多散為功,故不問民之貧富,各隨戶等抑配與之。富者與債仍

多,貧者與債差少。多者至十五緡,少者不減千錢。州縣官吏,恐以逋欠

為負,必令貧富相兼,共為保甲,仍以富者為之魁首。貧者得錢,隨手皆

盡,將來粟麥小有不登,二稅且不能輸,况於息錢,固不能償。吏督之急,

則散而之四方,富者不去,則獨償數家所負,力竭不逮,則官必為之倚閣。

春債未畢,秋債復來,歷年寖深,債負益重。……貧者既盡,富者亦貧,

臣恐十年之外,富者無幾何矣。富者旣盡,若不幸國家有邊隅之警,興師

動眾,凡粟帛軍須之費,將從誰取之?142

這段文字的重點在於貧富相資,司馬光說明貧富的來源在於行為者的天生差異,

貧者思考不夠周延,富者則會為生計打算,貧者向富戶貸款,富戶則藉此聚財,

140
蘇軾著,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 (北京:中華書局,2008 一版七刷) ,卷 25,
〈上神宗皇帝
書〉,頁 729-748。
141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卷 5,熙寧二年八月庚戌條,頁 225。
142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卷 44,〈乞罷條例司常平使疏〉 ,頁 47-48。

- 35 -
雙方可以互補。一旦推行青苗法,貧民固然會因為用財無方,難以償付,終至逃

亡;富民則因充任保人,受到拖累,國家催債既急,富民的資產也會日漸消磨,

終致貧困。國家失去了富民,一旦有緊急需求,將無從求助。司馬光的這番言論

使他坐實了許多左派史家的指控,包括他否定貧民的能動性以及肯定高利貸。143

即使不從這麼偏激的角度立論,也可以指出這些問題在未來並沒有出現,富戶在

十八年後並未破產,司馬光的「遠慮」實為杞人憂天。

這些針對王安石政策的批評,試圖指出一旦推行新政,將影響百姓的生計。

然而在改革運動初期,這些攻擊多半以臆測為主,難以取得實證。這固然是因新

政才剛起步,難以遽論成敗;但也正因如此,難以引起重大變動。王安石從未懷

疑「為天下理財」的政策方向,官僚批評他言利,在他看來是不明白先王之法的

內涵,這可以另一條材料論證:

諫官李常論均輸不便。他日,帝語宰執曰:「朕問常何以名均輸。常言買

賤賣貴而已。朕諭以禹貢納粟納秸,此即均輸之意,豈買賤賣貴哉?」王

安石曰:「常所言乃平準,非均輸也。蓋常亦不曉均輸之名耳。」144

在他看來,新政的理財深具先王的精神,自不會有殘民害政的可能,官僚不明就

裡,妄意批判,自不足慮。145王安石的判斷是否合理、政府介入與放任經濟孰優,

本是見仁見智,直至當代仍有爭議。一如前引《元城語錄》的看法,政策的必要

與否,本來在熙寧初年便因官僚的意識形態不同,頗多理論的爭議,學者論之已

詳。然而在政策未經具體驗證前,這些批評或爭論難免陷於各說各話。就以王安

石個人而言,他並不認為自己的觀點有什麼不對,更不接受大部分對他的指控,

面對這些異議,問題只在如何回應,而不是檢討理論依據。

143
當然,富戶貸款給窮人並不是什麼罪惡,梁庚堯師的研究表明南宋鄉村中,救濟工作多由富
戶組織,這其中也包括朱熹的社倉。富戶平時以低利接濟貧戶,亦不少見。見梁庚堯,《南宋的
農村經濟》 (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 ,第五章〈南宋農村的經濟協調〉,頁 153-261-323。近
年大陸學者也開始關注富民在社會上的正面作用,相關研究可見林文勛,《中國古代「富民」階
層研究》(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8)。
144
《文獻通考》
,卷 20,市糴一,頁 196-3。
145
當然,異論並不會全無影響,制置三司條例司便曾因陳升之的反對,裁併入中書。

- 36 -
第四節 「公論」與「理義」的對立
面對鋪天蓋地的批評,王安石必然要有一套辦法回應與反駁,這可以回到他

在嘉祐三年(1058)所作〈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前已言及〈言事書〉中對人才

養成的看法,此處則關注文中呈現的異論對策。王安石對異論的看法似乎前後一

致,今引出如下:

臣又觀朝廷異時欲有所施為變革,其始計利害未嘗熟也,顧一有流俗僥倖

之人不悅而非之,則遂止而不敢為。……故先王之政雖足以利天下,而當

其承弊壞之後,僥倖之時,其創法立制,未嘗不艱難也,以其創法立制,

而天下僥倖之人亦順說以趨之,無有齟齬,則先王之法至今存而不廢矣。

惟其創法立制之艱難,而僥倖之人不肯順悅而趨之,故古之人欲有所為,

未嘗不先之以征誅而後得其意。……今有天下之勢,居先王之位,創立法

制,非有征誅之難也,雖有僥倖之人不悅而非之,固不勝天下順悅之人眾

也,然而一有流俗僥倖不悅之言,則遂止而不敢為者,惑也。146

此段議論似乎可以推斷是因范仲淹的慶曆新政所發。由「未嘗熟也」可知他並不

完全同意慶曆諸公的政見,他對范仲淹(989-1052)本人也不表認同,147不過他

顯然認為「流俗僥倖」是新政最關鍵的殺手,這個問題即使是以「利天下」為宗

旨的先王,也難以避免。正因如此,有作為的君主改革之際,不忘對付僥倖之人,

他所引的例子是文王,說他「先征誅而後得意於天下」
,退而求其次的孔子,也

不會向反對者投降。聖賢面臨反對意見,寧可採取強硬手段,他由此建議皇帝一

旦下定決心,就不要畏懼流俗的意見,專心致意,如此才可能有作為。

王安石擔任執政,距〈言事書〉的發表已有十一年,他在熙寧二年還保有多

少〈言事書〉的觀點,不無疑問。但從回應異論的角度來看,他的基礎論點並未

改動:

146
《臨川先生文集》,卷 39,〈上仁宗皇帝言事書〉,頁 251。
147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75,熙寧九年五月癸酉條,頁 6732:
「安石曰:
『仲淹天資明爽,但
多暇日,故出人不遠。其好廣名譽,結遊士,以為黨助,甚壞風俗。』」

- 37 -
人君朝夕與處,不過宦官女子,出而視事,又不過有司之細故,未嘗如古

大有為之君,與學士大夫,討論先王之法,以措之天下也。……君子非不

見貴,然小人亦得廁其間,正論非不見容,然邪說亦有時而用。148

人君的榜樣是先王,所推行的當為先王之法,如果考慮他在〈言事書〉中所謂「文

王先征誅而後得意於天下」,採行先王對付異議者的辦法,應該不是問題。另一

方面,他也明確界定出小人-君子、正論-邪說,王安石自不會側身小人邪說之

列,這似乎也為對付異論取得道德的優位,既然皇帝與宰相走的是正確的道路,

忽略不正確的意見似乎並無不妥。

在這個邏輯下,反對者被斥為「流俗」似乎不足為怪。王安石在〈言事書〉

中已頻繁使用「流俗」一詞,借指不識正理之人,有時亦指因循苟且的風氣,變

法既是除舊佈新,勢必遭遇這些保守勢力的反彈。在王安石來看,這些意見在道

理上都站不住腳,他在批評陳襄時便持此論:

今日陛下德義,朝廷政事,何至使如襄者以任高位為辱也!其不識禮義,

敢為驁誕以疑惑聖聽、取悅姦人如此,若陛下徒以左右游談之助多而擢

用,此乃流俗之所以勝而襄之計中也。……臣已嘗略論襄之邪慝,不宜重

有所陳,顧在廷之臣,孰肯違流俗以助陛下消小人之道者乎?149

注意到他將「流俗」與「邪慝」
、「小人之道」並舉,不難看出王安石眼中的流俗

處於道德弱勢。也正因為這些流俗不能辨明大道,不能依賴他們推動新法:

上謂王安石曰:
「中書置屬修例,最是急事。」……安石曰:
「此乃事之本

也。凡修例者,要知王體、識國論、不為流俗所蔽者乃可為之。若流俗之

士,所見不能出流俗,即所議何能勝舊。」150

注意到他使用「勝舊」一辭,熙寧新政其實就對流俗的檢討,既要改革舊政,也

要除去流俗之人。熙寧時期的人事變革,往往在此口號下展開,他與皇帝討論到

人事問題時,便以官僚是否為流俗,作為遷任的標準,當皇帝意圖用司馬光為樞

148
《臨川先生文集》,卷 42,〈本朝百年無事劄子〉,頁 266。
149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15,熙寧三年九月辛卯條,頁 5235。
150
《宋會要輯稿》,職官五,編修條例司。

- 38 -
密副使時,王安石便聲言司馬光「流俗以為宗主」,151不適合擔任此要職。他的

觀點顯然為皇帝採用,因歐陽修(1007-1072)反對新法,皇帝准許他致仕,王

珪(1019-1085)提醒皇帝許多人反對時,皇帝也以流俗為理由:

王珪曰:
「修若去位,眾必藉以為說。」上曰:
「罔違道以干百姓之譽,眾

說何足恤?修頃知青州殊不佳。」安石曰:
「如此人,與一州則壞一州,

留在朝廷則附流俗,壞朝廷,必令留之何所用?」上以為然。152

官僚被罷黜或冷落,是因為他們的道理不夠正確,無法脫離流俗。這當然也更顯

示王安石對自己立場的信心。在他看來,流俗不能窺見大道,但又喜歡造作反對

意見,因此有賴君主的辨正:

流俗之人罕能學問,故多不識利害之情,而於君子立法之意有所不思而好

為異論。若人主無道以揆之,則必為異議眾多所奪,雖有善法,何由而立

哉?153

這等於是否定了流俗之人評論的權利,因為他們缺乏正確的眼光。既然如此,對

他們的排斥似乎也合情合理,在一次與皇帝的對談中,他更明言對抗流俗,「與

,154甚至將反對新政的官僚,斥為「朽木糞土」
戰無異」 ,155考慮到他在〈言事書〉

中說「先征誅而後得意於天下也」,他顯然是將流俗置於一無可取的地位。

王安石流俗理論的問題顯而易見。誠然,要將流俗定義為「罕能學問」
、「不

識利害」
,本是王安石的自由,但不可否認,在新政時期,判讀官僚為流俗與否,

仍繫於他們是否支持新法。正因王安石認為自己掌握了「道」,並且正在「得君

行道」,而新法又是道的體現,反對新政的官僚,就會被視為流俗,從而他們的

151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13,熙寧三年七月壬辰條,頁 5169。
152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24,熙寧四年六月甲子條,頁 5449。
153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23,熙寧四年五月癸巳條,頁 5419。
154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卷 7,熙寧三年三月丙申條,頁 339。
155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24,熙寧四年五月甲子條,頁 5449-5450:「楊繪言:『今舊臣告歸
或屏於外者悉未老。范鎮年六十三,呂誨五十八,歐陽修六十五而致仕,富弼六十八被劾引疾,
司馬光、王陶皆五十而求閒散,陛下可不思其故耶?』又言: 『兩制多闕員,堂陛相承,不可少。』
眾皆以繪言為然。王安石曰:『誠如此。然要須基能承礎,礎能承梁,梁能承棟,乃成室。以糞
壤為基,爛石爲礎,朽木爲柱與梁,則室壞矣。』上笑。」由皇帝最後的態度可知,他贊成王安
實的論點。

- 39 -
意見都會被視為無知。這其實為辯論劃定了前提。當陸佃告訴王安石,外間說他

拒諫時,王只是付之一笑:「吾豈拒諫者?但邪說營營,顧無足聽。」156顯然王

安石認為自己開明且歡迎討論,只是大部分的反對意見都只是「邪說」。不贊成

新法的官僚,無論有何觀點,都會被視為流俗,從而遭到否定。雖然「國是」法

制化的時間較晚,157但王安石對流俗的看法,其實已為壓制言論提供了理論基礎。

可以想像這套觀點在反對者耳中有多不中聽。呂誨在最早批評王安石的奏議

中,便已說王安石若與其他執政有不同意見,就會請求皇帝御批,
「塞同列、沮

公論」,158顯然在呂誨來看,王安石有霸道、專權的傾向,但這還僅止於在中書

門下內部。隨著新政的推行,辯論愈趨激烈,王安石看待異論的態度開始受到更

多官僚的批評。趙抃在熙寧三年(1070)有所論列:

臣近以制置條例司遣使四十餘人,馳傳天下,人情驚擾,物論諠譁,……

而王安石彊辨自用,動輒忿爭,以天下之公論,為流俗之浮議,順非文過,

違眾罔民。159

王安石將反對的意見斥為流俗,這本是公開的事實。但趙抃顯然不太同意,考慮

到反對者根本不同意新政的理論基礎,他們大概不會認為王安石掌握了天下的至

道,自然也不會服氣王安石將他們的意見斥為流俗。

趙抃的言論還包含其他重點。他特別提到王安石的行動導致「人情驚擾」
、「物

論喧嘩」
,甚且將天下的「公論」
,視為流俗。既然趙抃認為這些舉措「違眾罔民」

不難理解,他所指稱的「人情」
、「物論」
、「公論」都是與「眾」相同,意指多數

的意見。「公論」
、「公議」或與之相關的辭彙,在文獻中大量出現,頻繁為士大

156
脫脫等著, 《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卷 102,〈陸佃傳〉 ,頁 1097。
157
對於熙寧、元豐年間「定國是」的時間,學者尚有不同意見。余英時認為「國是」一名最早
見於熙寧三年神宗與司馬光的對話,李華瑞檢索史料,認為最早應見於孫覺在熙寧元年的奏議。
其次,李華瑞認為神宗早在王安石當政以前,就已定下國是。也不贊同余英時將國是法制化、用
以壓制異論的時間定於熙寧三年,而是至少在元豐以後。兩人的觀點可見余英時, 《朱熹的歷史
世界》 ,第五章, 〈國是考〉,頁 251-289;第七章,
〈黨爭與士大夫的分化〉 ,頁 316-329。李華瑞,
〈宋神宗與王安石共定「國是」考辨〉, 《文史哲》2008 年 1 期(2008,濟南),頁 73-78。
158
呂誨,〈上神宗論王安石奸詐十事〉, 《宋朝諸臣奏議》 ,卷 109,頁 1181。
159
趙抃,《清獻集》,卷 10,
〈奏劄乞罷制置條例司及諸路提舉官〉,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1094,頁 892。

- 40 -
夫官僚使用。160「公」本身即包含「多數」與「正確」的兩種意涵,多數與正確

並非必然對等,多數人支持的意見也可能是錯誤的意見,有趣的是,在新政時代,

反對新政的官僚從未指出這個問題,當官僚頻繁使用「公論」或「公議」時,他

們幾乎都明示或暗示,多數人支持的意見,就是正確的意見。161陳襄對此有深刻

體認:

臣竊以天下之道,常存乎公議。公議廢,斯道或幾乎熄矣。夫人皆有是非

可否之心,蓋出于理義之性,雖聖人無以異也。方其是非可否之時,苟其

心不至乎有所好惡,則其言未始不公,雖匹夫匹婦之愚,猶有可取,而况

士君子者乎?彼君民者,凡施一政,立一事,方且自謂吾思慮之甚精,議

論之甚熟,聞其言而莫之省也,且以為流俗之論,亦不思之甚矣。……己

以為是,而天下以為非,己以為非,而天下以為是焉,未可也。……故其

取之于人也,無貴賤戚疎賢愚,惟恐其謀之者不多,論之者不博,道之所

存,議之所從也。162

這是一段重要的文字。陳襄認為「公議」承載著正確的道理,但他接著論證就算

是愚笨的人,只要心中不存成見,他們的意見也有可取之處,此處文字的邏輯似

乎有點問題。但若注意到他批評那些自大且抗拒其他意見的統治者,就不難理解

文章的關鍵在批評王安石排斥其他的意見,而那些意見其實不比王安石差,更有

甚者,這些意見是「天下人」所有,天下人既以為非,新政便不可繼續推行。這

似乎說明,多數的意見也就是對的意見,相形之下,新政只是官僚的錯誤判斷。

「天下」是反對者時常提出的辭彙,也可視之為「公議」的主體,雖然「天

160
相關研究可參朱傳譽,《宋代新聞史》。朱認為「公論」相較於「輿論」,更強調理性,「有道
德制裁的作用」。但考諸史料,宋人極少使用「輿論」一詞,且使用的語境也與「公論」類似,
若非細究各條史料,難以論定兩者有程度的差異。
161
陳弱水曾指出中國古代「公」觀念的五個類型,他將公議與公論置於第五類,公論指的是多
數的意見,也指正確的語言。公議原是描述的詞彙,但在隋唐以後與公論漸趨一致。他注意到明
代黨爭頻繁使用公論,並指出呂坤認為就算沒有多數支持,正確的言論也可稱「公論」,見陳弱
水, 〈中國歷史上「公」的觀念及其現代變形〉 ,《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
(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頁 69-117。但必須指出,在熙寧變法時期, 「公議」之所以正確,乃在於受到多數人支持,這與
呂坤的看法頗有不同。
162
《古靈集》,卷 8,〈論王安石劄子〉,頁 551-552。

- 41 -
下」的指涉繁多,163但在此處顯然是指「天下之人」,天下之人提出的意見,當

然也就是絕對多數,相形之下,與天下人的意見為敵,就是自趨於少數與弱勢。

司馬光曾經指出新法只有王安石等人無異議,而天下人都不贊同。164集體意見代

表著正確的道理,如果不遵循便會遭致失敗。程顥(1032-1085)則認為,如果

不顧及多數意見,不但政令無法推行,還會導致國家道德的墮落與統治秩序的崩

潰:

蓋自古興治,雖有專任獨決能就事功者,未聞輔弼大臣人各有心,暌戾不

一,致國政異出,名分不正,中外人情交謂不可,而能有為者也。況于措

置沮廢公議,一二小臣實與大計,用賤陵貴,以邪妨正者乎!165

必須指出,反對者在此並未攻擊新法的實際內容,他們無意討論新法的對錯,事

實上公論早就下了判斷,新法是「天下以為非」,問題僅是皇帝或宰相要不要順

從多數的意見,廢除新法。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文彥博在某次談話中建議皇帝「凡

,166等於是承認多數意見代表著正確意見,從善
事當兼采眾論,不宜有所偏聽」

如流,其實也就是從「眾」如流。

王安石並非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少數地位,他認為神宗想要任用陳襄,是因為

「陛下徒以左右游談之助多而擢用」,167也就是說支持陳襄的意見為數不少。另

一方面,他也時刻感受到「眾論」對神宗的影響,因此不斷建議皇帝必須認清道

理,不要受到眾論的干擾。這當然會影響他在官僚中獲得的支持,就像程顥指出

的,如果缺乏統一的意志,政府很難順利運作,王安石對此也深有同感:

公亮曰:
「真宗用寇準,人或問真宗,真宗曰:
『且要異論相攪,即各不敢

為非。』
」安石曰:
「若朝廷人人異論相攪,即治道何由成?臣愚以為朝廷

163
關於中國古代「天下」的研究可謂汗牛充棟,一個簡扼的回顧,可參游逸飛,《四方、天下、
郡國-周秦漢天下觀的變革與發展》,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
研究所,未刊稿),第一章文獻回顧部份。
164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10,熙寧三年四月甲申條,頁 5114:「今條例司所為,獨安石、韓
絳、呂惠卿以為是,天下皆以為非也。陛下豈能獨與三人共為天下耶?」
165
程顥,《河南程氏文集》,卷 1,〈再上疏〉,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一版二刷),頁 457-458。
166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11,熙寧四年三月戊子條,頁 5369。
167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15,熙寧三年九月辛卯條,頁 5235。

- 42 -
任事之臣,非同心同德、協于克一,即天下事無可為者。」上曰:「要令

異論相攪,即不可。」168

無論神宗是否真的停止「異論相攪」的家法,169王安石仍希望掌握意見的一致。

而他排斥反對派官僚的結果,是面臨用人的困境,即便如此,當他與皇帝討論到

用人的標準時,曾說寧可使用不會作梗之人,皇帝認為也需「肯做事」,但在他

來看,肯做事之人如果不能認清道理,不如不用:

肯作事固佳,若所欲作與理背,即誤陛下所欲為;又陛下每事未免牽於眾

論,或為所牽,即失事機,此臣所以不能不豫慮也。170

他再一次提出「理」與眾論相對,其實也反應出眾論多不明理,言下之意,雖然

他掌握了道理,但在數量上還是不及反對者多。

但我們不能就此認為王安石甘於屈居少數。應該注意,王安石並非沒有顧及

多數的意見。雖然呂中認為〈言事書〉的異論觀反映出他後來「勇於去君子、勇

於塞人言、勇於任民怨」的傾向,171但若再仔細檢視〈言事書〉的觀點,不難發

現他將流俗僥倖之人,設定在「天下順悅之人」的對立面,這就使君主的專斷獨

行一變而為從善如流,君主不是不用納諫,而是要清楚判斷哪些意見有「真正的」

代表性。這等於是說君主的堅持必須有兩方面的正當性,一是睿智的判斷,即天

下是否可以得利;二是順應大多數人的意見,而在王安石的構想中,正確的政策

會同時滿足這兩個要件。當他與皇帝討論人心得失問題時,就試圖挽合「多數」

與「正確」兩個議題:

上因論及臺諫官言不可失人心。安石曰:「所謂得人心者,以爲理義。理

義者,乃人心之所悅,非獨人心,至於天地鬼神亦然。先王能使山川鬼神

亦莫不寧者,以行事有理義故也。苟有理義,即周公致四國皆叛,不為失

168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13,熙寧三年七月壬辰條,頁 5169。
169
鄧廣銘已經注意到,雖然神宗否定異論相攪,但他實際上仍不斷以異論干預王安石的施政,
見〈宋朝的家法和北宋的政治改革運動〉 ,《中華文史論叢》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第
三輯。亦收入鄧廣銘, 《鄧廣銘治史叢稿》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一版二刷)
,頁 124-143。
170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11,熙寧三年五月庚戌條,頁 5135。
171
《宋大事記講義》,卷九,三司使,嘉祐五年五月,頁 285。

- 43 -
人心;苟無理義,即王莽有數十萬人詣闕頌功德,不為得人心也。」172

這個觀點看似與〈言事書〉中的態度相近,同樣都認為先王掌握了正確的手段,

而正確的手段也符合多數的利益。不過,似乎在道與多數間,仍有優先順序,不

能以單純的多數或少數當作判斷的基準。雖然理論上正確的道理可以滿足多數的

期待,可是不能用多數的意見反推回道理的正確。

王安石與反對者對「多數」與「正確」的認識,當然受到現實局勢的影響。

正因反對新政的官僚數量很多,王安石必須尋求理論突破「眾論」的限制。「理

義」使他相信自己掌握正確的方向,得以超越多數人的意見,雖然這不免遭來「拒

諫」
、「偏聽」的指責,但至少可以解釋他何以面對多數反對意見時,可以屹立不

搖。對道的信心使他可以無視大多數反對的意見,義無反顧地推行政策。

但王安石的堅持,絕不僅僅來自對政策的信心,還有一些其他的事物令他相

信自己的道路正確無誤。司馬光在熙寧三年連續給王安石寫了幾封信,他誠懇呼

籲王安石遵從多數的意見,不要一意孤行,173王安石對此有相當簡短但充滿自信

的答覆:

人習於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於眾為善。上乃欲變

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

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

而後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174

這段文字顯示王安石如何理解自己身處的境況,就像他對皇帝說的話一樣,他視

流俗為敵,這些流俗之人必須加以整頓,他們會群起而攻之也在情理之中。值得

注意的是他舉出盤庚遷殷的故事,說明盤庚不畏反對意見,
「度義而動」
,王安石

或許不敢自比盤庚,但至少他相信自己已經掌握了先王之道,而他的政策也像盤

庚的決定一樣,經得起考驗。

〈答司馬諫議書〉還有一個有趣的觀點值得注意。王安石提到盤庚遷殷時,

172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 ,卷 7,熙寧三年三月丙申條,頁 338-339。
173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 ,卷 60,〈與王介甫書〉,頁 550-563。
174
《臨川先生文集》
,卷 73,〈答司馬諫議書〉 ,頁 466。

- 44 -
反對的聲音不只來自於官僚,還來自於百姓;言下之意,在新法推動的當下,真

正持反對意見的,僅有朝中的士大夫,而百姓不與焉。他清楚劃分了這兩個群體,

其實也呼應了〈言事書〉中,「固不勝天下順悅之人眾也」的觀點,士大夫終究

只是人群中的一部份,他們的意見當然不是完全沒有價值,但在新法這件事上,

顯然有另外一部分人的意見或感受,更值得重視。

- 45 -
- 46 -
第二章 虛實難辨:百姓意願的判讀與爭論

王安石既承載著士大夫以民為本的精神,他對財政的構想又具備富國富民的

特色,這將使百姓的角色在新法推動中更形重要。熙寧新政「便民」的色彩不僅

僅是官僚的理論,同時還是法令的明文規定,這一方面是王安石重視百姓的宣

示,另一方面卻也成為官僚批評他的口實。
「便民」的口號伴隨著王安石與反對

者的激烈爭論,雙方都指責對方枉顧事實、忽視百姓的利益,而同時又認為自己

重視民生。藉由考察官僚理解訊息的方式,我們將可看到許多自圓其說的過程,

對大多數官僚而言,他們並非意氣用事,而是就事論事。但也正因如此,百姓的

意願雖是雙方爭論的焦點,最終卻無法發揮決定性的力量,這將使辯論無法取得

共識,並埋下忽略民情的可能。

第一節 便民的初衷
熙寧四年(1071)三月,皇帝召集中書與樞密院的官員討論政務,樞密使文

彥博(1006-1097)批評了新法帶來的種種危害,最後希望皇帝遵循祖宗之法,

避免喪失人心:

彥博又言:
「祖宗法制具在,不須更張以失人心。」上曰:
「更張法制,於

士大夫誠多不悅,然於百姓何所不便?」彥博曰:「為與士大夫治天下,

非與百姓治天下也。」175

歷來對文彥博這段談話的討論已多。研究者注意到文彥博此言的兩個重點,其一

是百姓與士大夫的利益衝突,其二是士大夫強調的共治天下,176相關的討論也自

此展開。一部分研究者對他的言論痛心疾首,梁啟超認為這是官僚士大夫對百姓

最深沉的傷害;左派史家眼中,這坐實了士大夫是人民群眾敵人的指控,進一步

175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21,熙寧四年三月戊子條,頁 5370。
176
文彥博此段談話的兩個重點,可見鄧小南, 《祖宗之法》
(北京:三聯書店,2006)
,頁 412-415。

- 47 -
認定王安石變法乃是為人民著想,而文彥博等反對者只是要維護大地主的利益。

這種片面的解釋當然令人備感不安,例如在余英時看來,這不免忽視了士大夫強

調的輔君治民理論,他指出士大夫也自百姓中來,文彥博的這段話關鍵在「共

治」,皇帝是靠官僚來治天下,而不是靠更廣大的人民,這從他們的想法來說並

不奇怪,鄧小南也觀察到,在其後的辯論中,雖然皇帝不同意文彥博對新法的批

判,但沒有質疑「共治天下」的論點。177

正因為文彥博的意見包含了兩方面的意義,不管是批評官僚壓迫百姓,或者

強調士大夫的共治精神,都有其道理。但如果回歸到言論的特殊時代背景,文彥

博與皇帝的對談還有一個重點值得注意,即他們對「便民」的重視。正如前文所

述,對新法的不滿是以「眾論」或「公議」的形式呈現,有許多官僚的支持,雖

然反對新政的官僚被王安石視為流俗,但這絕不是說王安石對異論的敵視僅源於

對自身理論的信心。文彥博與皇帝的談話揭示了新政支持者辯護的依據,即新政

「便民」
,相形之下,雖然反對的官僚數量不少,但與更多受到好處的百姓相比,

他們的意見不具正當性,自然無需顧慮。

大概不必懷疑新政一心為民的初衷。民本固然是官僚共享的背景知識,但新

政更進一步將愛民的語言置入法令,與百姓密切相關的政策都強調是為了百姓著

想,相反的,即便財政問題始終是君相共同的憂慮,但從熙寧二年開始推動的新

法雖然提及國家的需要,而更強調要照顧百姓、為民謀福。熙寧二年頒布的均輸

法,雖然著眼於財貨的流通,但強調以義理財,並且要紓解百姓的負擔:

蓋聚天下之人而治之,則不可以無財;理天下之財,則不可以無義。夫以

義理天下之財,則轉輸之勞逸不可以不均,用度之多寡不可以不通,貨賄

之有亡不可以不制,而輕重歛散之不可以無術也。……稍收輕重歛散之

權,歸之公上,而制其有亡,以便轉輸,省勞費,去重歛,寬農民,庶幾

177
《朱熹的歷史世界》,頁 221-222。鄧小南認為「與士大夫共天下」
,同時也有「為」士大夫治
天下的意思,亦即國家必須首先注意士大夫的利益。

- 48 -
國可足用,民財不匱矣。178

這呼應了為天下理財的思想,國家介入貨物的流通,避免物價過度浮動,而發運

使掌握各地的貨物資訊,也可避免在錯誤的時機購入產物,令百姓無法預備。雖

然均輸法重視政府的需求,但注意到法令所言「去重歛、寬農民」
,「國可足用、

民財不匱」
,王安石富國富民的理想清楚反映在法令中,就此而論,反對者批評

他「行桑弘羊榷利之術」、179「唯利是嗜」,180大概很難說服他。

稍晚頒布的青苗法,是對常平舊法的改革,由官方在夏秋兩季提供貸款,支

應農民青黃不接的困窘,強調以此法照顧百姓、抑制兼併:

今通一路之有無,貴發賤斂,以廣蓄積、平物價,使農人有以赴時趍事,

而兼幷不得乘其急,凡此皆以為民,而公家無所利其入,亦先王散惠興利,

以為耕斂補助;裒多補寡,而抑民豪奪之意也。181

「凡此皆以為民」正表明法令對百姓的重視,國家既保障荒年時的賑濟,還可以

讓百姓有資本維持生產,而由國家出面貸款,還可以讓百姓免於兼併之家的高利

貸,照顧百姓的精神,溢乎文字。

均輸與青苗如此,保甲法也強調對百姓生活的照顧:

於編戶之民,不獨生聚寧居,使桴鼓不鳴;……將為萬世常安之術。182

雖然王安石希望保甲在將來可以成為民兵,183但在法令中則強調可以強化治安,

最終獲利的仍是百姓。

市易法則考量到要照顧百姓,頒行時就明言法令乃拯救被兼併之家左右的商

賈:

天下商旅物或至京,多為兼併之家所困,往往折閱失業。至於行舖、稗販,

178
《臨川先生文集》 ,卷 70,〈乞置制三司條例〉,頁 449。
179
《古靈集》,卷 8,〈論三司條例乞行均輸法劄子〉,頁 551。
180
《欒城集》,卷 35,〈制置三司條例司論事狀〉 ,《蘇轍集》,頁 611。
181
《宋會要輯稿》,食貨四,青苗上,熙寧二年九月四日條。
182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18,熙寧三年十二月乙丑條,頁 5299。
183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24,熙寧四年六月己巳條,頁 5453:「陛下為保甲,一為人言,即
紛紛自沮撓其事,則欲為民兵,未易就也。」

- 49 -
亦為較固取利,致多窮窘。宜出內藏庫錢帛,選官於京師置市易務。184

京師的物價受到兼併之家的壟斷,小商人獲利既低,一般百姓也受物價高漲之

苦。市易法要打擊兼併之家,為百姓著想,顯是法令明文規定。雖然在實際運作

上,市易務頗有自己從事商業買賣的行為,但從市易法建議者魏繼宗的構想來

看,這也僅僅是平抑物價、寬恤商賈、百姓的必要手段而已:

宜假所積錢別置常平市易司,擇通財之官以任其責,仍求良賈為之輔,使

審知市物之貴賤,賤則少增價取之,令不至傷商;貴則少損價出之,令不

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取餘息以給公上,則市物不至於騰踊,而開

閤斂散之權不移於富民,商旅以通,黎民以遂,國用以足矣。185

「開閤斂散之權不移於富民,商旅以通,黎民以遂,國用以足」,四者正好是市

易法的目的,雖然最後提到國家財政的需求,但並非法令重點,考慮到富國富民

的理想,這仍是王安石思想的貫徹。

與市易法相關的免行錢,也深具照顧百姓的精神。行戶需要承擔官府的物資

徵調,又需自行支付運費,負擔極大,頗多不便,皇帝也一度認為此事「擾民」。
186
因此,徵調免行錢,使商人不再需要負擔政府的物資,自然是照顧百姓的舉措,

王安石也曾指出,免行錢的徵收,使百姓負擔減輕,更有利小商人創業:

臣曾雇一洗濯婦人,自言有兒能作餅,緣行例重,無錢賠費,開張不得。

未出免行以前,大抵如此,……。187

婦人的兒子究竟有沒有因為免行錢而順利開店,不得而知。不過由此也可見新政

的愛民情懷。

最後仍值得一提的是免役法。差役對於百姓造成巨大負擔,這是宋代多數官

僚的共識,並非王安石的獨見。188也因此,對於差役法的討論從一開始便強調減

184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31,熙寧五年三月丙午條,頁 5622。
185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31,熙寧五年三月丙午條,頁 5622。
186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44,熙寧六年四月庚辰條,頁 5935:
「上因謂執政曰:『近三司副使
有以買靴皮不良決行人二十者。今兩府尚不下行人買物,而省府乃擾民如此,甚非便也。』」
187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51,熙寧七年三月己未條,頁 6128。
188
相關的討論可見聶崇歧,〈宋役法述〉;黃繁光, 〈北宋役法與民戶負擔之研究〉 ,《新埔學報》

- 50 -
輕百姓的負擔,事實上役法的改革在神宗即位之始便已展開,治平四年六月朝廷

便已下詔徵求改革的意見,而詔書在在顯示出對農民的重視:

農,天下之本也。祖宗以來,務加惠養,每勤勞勉,屢下寬恤之令,數頒

蠲復之恩。然而歷年于茲,未及富盛,間因水旱,頗致流離。深惟其故,

殆州郡差徭之法甚煩,使吾民無敢力田積穀,求致厚產,以避其擾。至有

遺親背義、自謀安全者多矣。不幸逢其異政,骨肉或不相保,愁怨亡聊之

聲,豈不悖人理、動天道歟!害農若此,為弊最深。上下偷安,苟務因循,

重於改作,故農者益以匱乏,而末遊者安其富逸焉。生生之路,至繆戾也,

朕甚悼焉。189

這份詔書首先重申「以農為本」的觀念,強調朝廷照顧農民,並且將近來農民的

失業,歸咎於差役法的傷害,而皇帝對此深感沉痛。必須注意,「以農為本」既

代表朝廷對農民的重視,但其實也可以是對農業生產本身的關注。
「吾民無敢力

田積穀」也可以解釋成朝廷擔心國家的財政收入,而不是真的關心百姓失業流

離、家破人亡。但是,這種純粹從國家利益角度的解讀必然會忽視皇帝展現的

「悼」,從詔書的文意可知,雖然朝廷也擔心生產的衰退,但更重要的是農民的

生計。這可以再以韓維(1017-1098)的意見為例說明:

臣歷官京西,……周訪害農之弊,無甚於差役之法。重者衙前多致破產,

次則州役亦須厚費。夫田產,人恃以為生,今竭力營為,稍致豐足,而役

已及之。欲望農人之加多,曠土之加闢,豈可得乎?向聞京東民有父子二

丁將為衙前役者,其父告其子云:『吾當求死,使汝曹免凍餒也。』遂自

經死。又聞江南有嫁其祖母及老母,析居以避役者。此大逆人理,所不忍

聞。190

韓維的說法有兩個重點,其一是國家財政,其二是照顧百姓。差役法干擾農時,

4 期(1977,臺北) ,頁 77-115;漆俠,
〈關於宋代差役法的幾個問題〉,收於中州書畫社編,《宋
史論集》,頁 1-20;王明蓀,〈北宋中期以前役法的改革論〉 ,《宋遼金史論文稿》(臺北:明文,
1981),頁 139-155。
189
《宋會要輯稿》,食貨 65,免役,治平四年六月二十五日條。
190
《宋會要輯稿》,食貨 65,免役,治平四年六月二十五日條。

- 51 -
不利生產,這必然導致國家稅收的困難。但希望改善財政,與顧慮百姓生計的情

懷並不相斥,百姓受苦的實例使役法改革不僅有利國家,當然也會有利人民。由

官方後來的詔令來看,為人民謀福利顯然是更重要的目標。熙寧三年,梓州路裁

減差役人數,獲得皇帝褒獎,話頭即是「天下之役,常困吾民,至使流離飢寒而

,191這其實也顯示,至少從官方的角度而言,
不能以自存,豈朕為民父母之意哉」

對於差役法的改革,雖然有保障農業生產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解除百姓的負

擔、改善其生活狀況。就此而論,司農寺要推動免役法時,稱「今之條約務在除

去宿弊,使民樂從」,192實合情理。

官方強調法令意在便民,也可以從反面的例證看出。熙寧三年,官僚對於青

苗法交章攻擊,皇帝一度要停止推行,王安石則反覆申明新法旨在救民疾苦,絕

非虐民:「常平新法乃振貧乏、抑兼併、廣儲蓄,以備百姓兇荒,不知於民有何

所苦。」193熙寧四年,當官僚攻擊免役法有害於民時,曾布也說「朝廷議更差役

。194熙寧六年(1073)文彥博攻擊市易務販賣果子,與民爭利,
之法,志於便民」

王安石更清楚說明市易法是要讓百姓免於兼併之家的壓迫:「直以細民久困於官

中需索,又為兼併所苦,故為立法耳。」195

即使是反對新法的官僚,在論政時也不忘先聲明新法的目的在於利民,例如

劉摯(1030-1097)攻擊免役法時,便先肯定皇帝改革役法的初衷:

臣聞孟子曰:「徒善不足以為政。」言人君雖有仁心仁聞,苟不因先王之

道,為良法度以行之,則亦不免於民不得被其澤。恭惟陛下至誠好治,憂

念元元,謂天下役法久失其平,故慨然有意其大均之也。196

雖然他這篇文章的重點在攻擊役法,但這似乎也從反面論證出官僚對役法初衷的

191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17,熙寧三年十一月乙卯條,頁 5285。
192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27,熙寧四年十月壬子條,頁 5522,註引《食貨志》 。唯今《宋史.
食貨志》不見此語。
193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 ,卷 7,熙寧三年二月癸亥條,頁 305。
194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25,熙寧四年七月戊子條,頁 5470。
195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42,熙寧六年正月辛亥條,頁 5892。
196
劉摯著,裴汝誠、陳曉平點校, 《忠肅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卷 3,
〈論助役十害疏〉,
頁 51。

- 52 -
,197
肯定。歐陽修批評青苗法時,曾希望朝廷可以取消利息,以符合「惠民之意」

呂陶則稱新法「始欲便民」。198這也可以理解為這些法令在立意上始終以利民為

說詞。也因此,當神宗面臨熙寧七年(1074)各種反變法的聲浪時,曾一再表示

「此以利民,非苦之也」,199雖然在其後罷免了王安石,但仍下詔聲明法令的初

衷是造福百姓,只是因為部分官僚無法體察聖意:

朕嘉先王之法,澤于當時而傳於後世,可謂盛矣。故夙興夜寐,八年於茲,

度時之宜,造為法令,布之四方,皆稽古先王,參考群策而斷自朕志。已

行之效,固亦可見。而其間當職之吏,有不能奉承,乃私出己見,妄為更

益,或以苛刻為名,或以因循為得,使吾元元之民,未盡蒙澤。200

這條史料既申明法令利民的初衷,也解釋了為何推行不如預期。法令有無便民、

何以如此,將留待下文討論,總而言之,熙寧新法在法令宗旨上表現出來的是以

民為本的精神,官方反覆申明新政的目的是造福百姓,這也呼應了王安石「為天

下理財」的構想。

現在讓我們回到文彥博與皇帝的對談。簡單來說,新政訴諸的便民精神成為

官僚辯論的一項關鍵。許多反對新政的官員都像文彥博一樣,指出「人心」的惶

恐與不安,呂公著在熙寧三年的言論就是從「失人心」立論,他首先指出宋初革

除五代弊政,受到百姓的擁戴,因此可以百年無事,但新政卻可能危及這個基礎:

祖宗承五季之亂,法度草創,固亦未盡及古,至于臨下以簡,御眾以寬,

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則漢、唐之盛無以加也。是以有國百年,民心欣

戴,……惟是日月既久,事或有弊,此陛下所以臨朝奮然,思欲懲革。然

而設施措置未得其術,才及一二末事,頗已咈戾眾心,是以內外乖離,人

人危懼。竊以祖宗以來,所以深得人心者,艱難積累,固非一日,今豈可

197
歐陽修著,李逸安點校,《歐陽修全集》 (北京:中華書局,2001),卷 114,〈言青苗錢第一劄
子〉,頁 1731。
198
呂陶,《淨德集》,卷 3,〈奏乞權罷俵散青苗一年以寛民力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1098,頁 30。
199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52,熙寧七年四月丙戌條,頁 6169。
200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52,熙寧七年四月乙丑條,頁 6172。

- 53 -
以一二末事輕失其心?人心一搖,未易復收,……伏望陛下仰思先烈,俯

察物情,凡所施為,務在仁厚,無致近薄,以斂眾怨,則人心悅而天意得

矣。201

可以注意呂公著提到的「民心」、「眾心」與「人心」
,不難看出在他的言論中,

三者可以混用,既指多數的人,也指百姓人民。注意到他在文末說「今朝廷處置,

實未能有利及民」,可以論斷他所指稱的重心其實在人民。同樣的言論也見於司

馬光的奏議中,他在辭免樞密副使時,也控訴了百姓不歡迎新法:

臣聞古者國有大事,謀及卿士,謀及庶民,參酌下情,與眾同欲,是以事

無不當,令無不行。未嘗有四海之内卿士大夫、農商工賈,異口同辭,咸

以為非,獨信二三人之偏見,而能成功致治者也。202

注意到此前司馬光攻擊新法只是少數人的意見,他似乎認為新政不受多數人支

持,不管這些人是官僚或庶民。

司馬光等人的意見顯示,「便民」成為官僚攻擊新法的主要論點,在繼續討

論以前,須先釐清「便民」的概念。雖然將「便民」
、「為民」
、「惠民」等辭彙攏

統地解釋成「為百姓謀福」並無不可,但在實際使用時,卻會成為官僚單方面的

論述,而不能同時證明百姓真的受到好處,此即劉摯引用孟子的話:「徒善不足

以為政。」然而十一世紀的官僚在使用這些詞彙時,並非一廂情願,剛好相反,

他們所指稱的「便民」有一個更明確的定義,可以作為評量的基礎,此即百姓的

意願。元豐八年(1085),在洛陽十一年未曾過問朝政的司馬光,進京述職。他

嚴厲批判過去十七年的政策,建議新皇帝逐項罷去。在奏議中,他講述了治理國

家的原則,認為重點在順應百姓的感受:

夫為政在順民心,苟民之所欲者與之,所惡者去之,如決水於高原之上,

以注川谷,無不行者。苟或不然,如逆阪走丸,雖竭力以進之,其復走而

201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10,熙寧三年四月戊辰條,頁 5096。
202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卷 42,〈辭樞密副使第六劄子〉,頁 58-59。

- 54 -
下可必也。203

只要順應百姓的感受意願,便可使政策順利推行。他藉此說明為何新皇帝稍稍免

除營建工程,便受到天下人的歡迎。只要廢除新法中「病民傷國者」,留下「便

民益國者」,便可展現皇帝愛護百姓的心意,使先前苛刻的官吏變為忠厚,先前

怨懟的百姓心悅誠服。

司馬光的言論在古代中國並不特殊。就如前文所言,愛護百姓是士大夫共享

的政治原則,而所謂「順民心」也是普遍的語言。值得注意的是他如何理解「便

民」與「順民心」的關係。從他的文字不難理解,
「民之所欲者」
,即是「便民」,

將「民心」理解為百姓的意願,似乎也很妥當。從民所欲,即是順民心,即是順

應百姓的意願。司馬光判定新法不受百姓支持,不符「從民所欲」的原則,理當

罷廢。雖然司馬光的建議距離新法創議之初,已有十七年的隔閡,但他的批評仍

指出新政時代的重要爭議,即法條初衷是否為百姓接受。重新檢視各項新政,以

青苗、免役、保甲與市易而言,無一不強調官方「為民」的初衷,但這終究是政

策制定者單向的訴求,為了驗證虛實,官僚必須尋求來自百姓的接納。

司馬光與文彥博指責新政不受百姓歡迎,但在王安石來看卻不是如此,而他

們意見的分歧,又進一步使百姓的意願成為判斷新法的標準。正如前文所述,王

安石並不在乎士大夫對新法的敵意,但他始終注意到百姓意願的必要。青苗法一

方面要使百姓免於青黃不接的困境,但也明言「不願請者,不得抑配。」204這是

從反面論證百姓意願的必要。市易法宣稱是「草澤」魏繼宗的建議,205免行錢的

徵收,則是因為肉行徐中正的請求,206其實也說明此些法令乃由下而上,出於百

姓的意願。當朝廷意圖廢併州縣時,也聲言是因為百姓的請求:

先是,判司農寺曾布奉使過鄭,以吏民乞廢州狀奏聞,乃下京西相度。轉

運使吳幾復等奏:「廢州為縣,罷諸繇役支費,實寬民力,間審問民吏,

203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卷 46,〈乞去新法之病民傷國者疏〉,頁 150。
204
《宋會要輯稿》,食貨四,青苗上,熙寧二年九月四日條。
205
魏繼宗的身份是否為平民,仍有疑問,梁庚堯師已指出他與王安石的可能關係,見〈市易法
述〉,頁 128。
206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44,熙寧六年四月庚辰條,頁 5935。

- 55 -
實皆樂從。」207

州民的主動成為施政的基礎,說明政策並不僅是由上而下的一廂情願,同時還是

順應由下而上的需求。

還有一些其他的材料可以證明新法訴求的「為民」或「便民」
,是以百姓的

意願為依據。青苗法頒行不久,制置三司條例司即言常平、廣惠倉條約已行於京

東、河北、淮南三路, ,208顯然百姓的意願是推
「訪聞諸路民間,多願官中支貸」

行的基本依據。熙寧五年(1072)有人質疑市易法令油價騰貴,王安石考察過後

否定了這項事實,並表示「茶籠行人狀稱新法便民」,209保馬法施行過程中皇帝

也曾懷疑民眾不便,王安石則謂「此法已令諸縣曉諭,百姓多以為便,有千五百

戶投狀。」210在談論保甲可以推行時,則稱「人人取狀願上番」。211凡此皆說明

新政關注的「便民」是指百姓的意願,熙寧年間對於「便民」的爭議,也就集中

在解讀到底百姓「樂」、「欲」與否。

釐清了「便民」的涵義,我們或許可以再花一點時間處理「民情」。民情並

非特殊詞彙,使用頻繁,但大體來說有兩層意義:其一是百姓生活的整體狀態,

如真宗天禧年間知益州趙稹因為「不曉民情」而被降職,212此處的民情顯然是作

為百姓的整體情況而言。另一種情況,民情則特別注意「情」
,亦即感受、心情,

這與前文所稱「便民」的意義更相近。如熙寧五年,王安石與皇帝討論到河東義

勇的訓練時,便稱「及要見本路民情所苦、所欲」,213此處顯將「情」集中在感

情一義,亦與當時的其他材料相近。本文以下也都以「民情」指稱百姓表現的情

緒、意見與反應。

「便民」既在於順應百姓的「民情」,從文彥博與皇帝的辯論中也可知,皇

帝深信百姓樂於接受政策,只是士大夫不太高興。雖然「共治天下」的理論沒有

207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37,熙寧五年八月辛巳條,頁 5759。
208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卷 5,熙寧二年九月丙子條,頁 239。
209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32,熙寧五年四月丙子條,頁 5641。
210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33,熙寧五年五月丙戌條,頁 5649。
211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35,熙寧五年七月己亥條,頁 5715-5716。
212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96,天禧四年十一月戊午條,頁 2221。
213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35,熙寧五年七月庚寅條,頁 5706。

- 56 -
受到質疑,但在熙寧四年的當下,便民才是新政可否繼續推行的判斷標準。熙寧

七年,當吳充(1021-1080)建議稍微減少河北的諸般勞動,以免「騷擾」時,

王安石列舉百姓「群聚來京師,謝朝廷為之除害」的例證,反駁指控,並且重新

強調士大夫與百姓觀點的差異:

充曰:
「民可與樂成,難與慮始。」安石曰:
「民既難與慮始,此所以煩朝

廷驅使,況亦不聞百姓以此為怨,但朝廷士大夫自紛紛爾。」214

顯然他相信自己的新政不僅在理論上可以造福百姓,在實證上也獲得人民的支

持。「眾論」僅僅是士大夫的流俗淺見,新政在理想上服膺理義,實踐上則看重

百姓的意願,這強化了王安石與官僚決裂的立場,他寧可尋求百姓的意見,也不

願意參考反對者的看法:

去徭役害農亦民事也,豈特修水土乃為民事?……且議助役事已一年,須

令轉運使、提點刑獄、州縣體問百姓,然後立法,法成又當曉諭百姓,無

一人有異論,然後著為令,則其於民事,可謂不輕矣。215

新法來自直接的考察,並且充分考慮百姓的意見,期使全無疑慮再推行,這與對

待反對官僚的態度相比,絕不相似。顯然百姓的意見位在官僚之上,新法獲得百

姓首肯,自無需顧及官僚的反對。

但這顯然不是說,司馬光等人不重視百姓的意願。雖然文彥博的語言被解讀

為與百姓為敵,但如果我們注意他全部言論的重點,文彥博其實始終抱定「失人

心」的宗旨,指責新法沒有順應民心。這其實也顯示反對者並非不重視百姓的意

願,只是他們的判斷與王安石大相逕庭,這種分歧成為往後爭辯的關鍵,批評新

法言利、攻擊王安石等人是小人的言論並未消失,但解讀百姓的意願成為真正重

要的任務。既然王安石宣稱百姓便於新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或許才能真正打擊

新法的推動。

214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50,熙寧七年二月丙子條,頁 6089。
215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24,熙寧四年六月戊午條,頁 5444。

- 57 -
第二節 傳聞的驗證
早在熙寧二年新政推行之初,便民與否的爭議便已開始。熙寧二年九月頒布

的青苗法,是諸法中最強調惠民的政策,法令明言「務在優民」
、「凡此皆以為民」

極其看重百姓的利益,並且明文規定官吏必須根據百姓的意願散錢,
「不願請者,

不得抑配。」216考慮到新法訴求照顧百姓,並且自認受到百姓的支持,不得抑配

一方面說明官方意識到新法可能的弊端,但更重要的是展現了條例司的自信,他

們似乎深信,就算沒有強制攤派,民間也會樂於請領貸款,政策得以順利推行。

事實上初步推行不久,條例司便說「訪聞諸路民間,多願官中支貸」,217這當然

顯示他們認為百姓樂於接納新法,就此而論,抑配似乎不太可能。

遺憾的是,情況發展似乎未如王安石所想,青苗法頒布四個月後,熙寧三年

正月朝廷又再度申明禁止抑配,防範各地官吏強行抑配,但也同時警告不可以藉

此阻止青苗錢的發放,218緊接著在二月又有相似的命令。219短短四、五個月內,

相同的禁令反覆出現,似乎顯示抑配在法令頒佈以後,頗為嚴重,以致朝廷必須

三令五申,嚴行禁止。

熙寧三年兩次的申禁,據《宋會要輯稿》所稱,是因為官僚批評河北的提舉

常平司強制俵散青苗錢,第一次申禁是因李常(1027-1090)與孫覺(1028-1090)

批評王廣廉(?-1072)在河北收取三分的利息,220第二次申禁則據稱是王廣廉按

戶等配給青苗錢:

初,勑旨:散青苗錢並聽民從便,毋許抑勒。而提舉官務以多散為功,又

民富者不願取,而貧者乃欲得之,即令隨戶等高下品配,又令貧富相兼,

十人為保,以富者為保首。王廣廉在河北,第一等給十五貫,第二等十貫,

216
《宋會要輯稿》,食貨四,青苗上,熙寧二年九月四日條。
217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卷 5,熙寧二年九月丙子條,頁 239。
218
《宋會要輯稿》,食貨四,青苗上,熙寧三年正月二十二日條:「諸路常平、廣惠倉給散青苗
錢,本以惠恤貧乏,並取民情願。今慮官吏不體此意,追呼均配抑勒,翻成騷擾。其令諸路提點
刑獄官,體量覺察,違者立以名聞。敢沮抑願請者,按罰亦如之。」
219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卷 7,熙寧三年正月癸丑條,頁 298:「詔: 『諸路提點刑獄司常切
體量覺察俵散青苗錢,如有不取人戶情願抑配者,便仰依理止絕施行,當職官員即具名聞。』」
220
李常,〈上神宗論王廣廉青苗取息〉,《宋朝諸臣奏議》,卷 111,頁 1205。

- 58 -
第三等五貫,第四等一貫五百,第五等一貫,民間喧然,不以為便,而廣

廉入奏,稱民間歡呼鼓舞,歌頌聖德。曾公亮、陳升之知其非便,故降是

詔。221

高戶等承擔高配額,導致地方百姓聲言不便,可是王廣廉卻欺下瞞上,讓真相不

得上聞,這是嚴重的指控。而這項指控顯係出於判大名府的韓琦(1008-1075)。

他的奏議保留了河北轉運司、常平司的公文,內中規定不同戶等的青苗錢額度,

與《宋會要輯稿》所載相同。公文並且要求地方官要努力推動政策,不可阻止百

姓請錢,甚且規定了檢驗的手段,如果地方官回報無人情願,常平司會再派人檢

驗真偽,若非實情,地方官將受懲戒。222

依戶等規定額度,要求上下戶互保,且以資產能力高的上戶為保首,又要求

地方官員不可以隨便上言人不願請,這在韓琦看來,已近於抑配,他由是要求朝

廷停止新法,避免害民:

又鄉村每保,須有物力人為甲頭,雖云不得抑勒,而上戶既有物力,必不

願請。官吏防保内下戶,不能送納,豈免差充甲頭,以備代陪?復峻責諸

縣,人不願請,即令結罪申報,若選官曉諭,却有願請者,則干繫人别作

行遣,或具申奏。官吏懼提舉司勢可升黜,又防選官曉諭之時,豈無貧下

浮浪願請之人,茍免捃拾,須行散配。且下戶見官中散錢,誰不願請?然

本戶夏秋各有稅賦,又有預買,及轉運司和買兩色紬絹,積年倚閣,借貸

麥種錢之類,名目甚多。今更增納此一重出利青苗錢,愚民一時借請則甚

易,至納時則甚難。故自制下以來,一路官吏,上下惶惑,皆謂若不抑散,

則上戶必不願請。近下等第與無業客戶,雖或願請,必難催納。將來必有

221
《宋會要輯稿》,食貨四,青苗上,熙寧三年二月八日條。《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據《宋通
鑑紀事本末》 ,繫此事於正月第一次禁約下,並且將其視為李常、孫覺的言論,顯誤,今從《宋
會要輯稿》。
222
韓琦,
〈上神宗乞罷青苗及諸路提舉官〉,《宋朝諸臣奏議》
,卷 111,頁 1208:
「其逐縣即不得
避出納之煩,令諸色人扇搖人戶却稱不願請領,仰逐縣官吏用心曉告。如不願請領,即具結罪文
狀,入馬遞申赴當司,以憑選差清強官往彼曉諭人戶,如却願請領,其本縣干繫人必别作行遣。
如事理稍重,必具事由申奏。」

- 59 -
行刑督索,及勒干繫書手、典押、耆戶長同保人等均陪之患。223

韓琦的看法是,鄉村上戶並不需要青苗錢,但常平司擔憂下戶沒有還款能力,必

然會要求上戶作保,這已是變相的抑配。此外,地方總是會有「浮浪」人貪圖青

苗錢易請,地方官上言人不願請,而提舉官檢查時,浮浪人便成為反例,如此地

方官員難以自清。也因此,雖然詔令說可以聽民情願,但其實只容許一種狀況,

這既是公然欺騙,也說明青苗法實際上強制攤派。青苗錢規定收息二分,224顯然

已有取利的嫌疑,又強制攤派,顯示政策不受百姓歡迎,應當罷廢。

韓琦的說詞受到部份官僚採用,如范鎮便說要求上戶保任下戶,「豈不為抑

配乎?」225陳襄則認為王廣廉真有抑配之事,並且認為朝廷應該治他欺下瞞上之

罪。226在較早的一篇奏議中,他更羅列了提舉官的違法事件,要求皇帝罷廢新法:

今來訪聞諸路所差官吏,為見朝廷屬意財利,莫不望風希旨,務為誅剝,

以覬幸酬賞,苟免黜責。或以三分取息,或將陳舊之物紐作貴價,兌換支

散,或不以民之貧富,一例抑配。……特賜寢罷,以安人心。227

就此可知,在反對者眼中,提舉官在地方上的各種違法事跡,正好成為罷廢新法

的依據,而其中受到重視者,莫過於強行抑配,因為這等於是說百姓不樂新法,

既然不樂,又何須堅持?

繼河北的抑配之後,朝中又開始流傳開封府界也有抑配,司馬光曾與皇帝論

及此事:

223
韓琦,〈上神宗乞罷青苗及諸路提舉官〉 ,《宋朝諸臣奏議》 ,卷 111,頁 1208-1209。
224
長期以來對於青苗錢的利率仍有爭議。漆俠在〈關於王安石變法研究中的幾個問題〉一文曾
說明青苗錢的利息未曾高於 40%,甚至還只有二成。隨後《晉陽學刊》1990 年 4 期刊出陳析的
意見,認為漆俠誤讀了史料,青苗錢的利率實際上仍為 40%,某些地區甚至超過。魏天安在 2006
年就此問題繼續考析,認為青苗錢利率實為一年二分,並非兩季共四分,他並引市易錢利率一年
不過二分為證,可茲參考,見魏天安, 〈宋代青苗錢利率考實〉 ,
《中國經濟史研究》2006 年 1 期
(2006,廈門),頁 155-160。他的結論應當可以採納。
225
范鎮,〈上神宗論新法〉, 《宋朝諸臣奏議》,卷 112,頁 1218。可以注意文彥博也是一樣的看
法,他並且直言這是要讓上戶在下戶逃債時,頂替賠償,見文彥博, 《潞公文集》 ,卷 20,〈言青
苗錢〉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冊 1100,頁 701:
「此乃是恐向去收納不足,勒令上戶填納。」。
226
《古靈集》,卷 3,〈論青苗錢第三狀〉 ,頁 513:「近者韓琦上言,以河北俵散青苗錢,立定貫
伯,均與等第人戶,比之他路,獨取息三分。顯是提舉之官,違例抑配,而朝廷並無黜責。琦之
論列,足以知其非便,而特寢不行。」
227
《古靈集》,卷 3,〈論青苗錢第二狀〉 ,頁 512。

- 60 -
上曰:「元敕不令抑勒。宿州強以小麥配民,衛州留滯不散,朝廷已令取

勘。違敕強民者,朝廷固不容也。」光曰:
「敕雖不令抑勒,而所遣使者,

皆諷令抑配。如開封府界十七縣,惟陳留姜潛張勅榜縣門及四門,聽民自

來請則給之,率無一人來請。以此觀之,十六縣恐皆不免於抑勒也。」228

從皇帝的說法可知,受到朝廷認定的違法事件,僅有宿州與衛州兩處,且已有處

置。但司馬光對此並不滿意,他認為陳留縣讓百姓自己來請領,竟無一人願來,

足見其他幾縣都是強行抑配,據此,他要求皇帝廢除新法,不要繼續殘害百姓。

針對抑配的攻擊,展現了反對言論的重心。青苗錢在議立之初,便已遭到官

僚反對,但在現存的史料中,沒有官僚在草創階段指出抑配的問題。蘇轍離開條

例司前,批評頗多,但於青苗錢只是寥寥數句,篇幅不及免役、均輸,重點僅在

質疑為何不保留常平舊法。229據記載,王安石曾與他討論青苗法,他當時僅認為

請錢容易,百姓會不計還款能力,任意貸款,增加政府未來取債的行政成本。230

司馬光在邇英進讀之際與皇帝對談時,也抱持類似的觀點,不過他更站在百姓的

角度,認為政府的公權力比民間債主更大,百姓還款時遭受的壓迫也會更重。231

唯一指出抑配問題的是蘇軾,但他也僅是提醒皇帝,雖然詔書明文如此,「數世

之後,暴君汙吏,陛下能保之與?」232亦不能舉出實證。但隨著青苗法頒佈推行,

抑配很快成為爭論的核心,甚至直到元祐時期,司馬光批評青苗法時,仍以抑配

為重點:

先朝初散青苗本為利民,故當時指揮並取人戶情願,不得抑配。自後因提

舉官速要見功,務求多散,諷脅州縣,廢格詔書,名為情願,其實抑配。
233

司馬光將抑配與利民並舉,就反對者來說,百姓情願意味政策利民,反之,若有

228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 ,卷 7,熙寧三年三月己亥條,頁 342。
229
《欒城集》,卷 35,〈制置三司條例司論事狀〉 ,《蘇轍集》,頁 611-612。
230
蘇轍,《龍川略志》 (北京:中華書局,1997),〈與王介甫論青苗鹽法鑄錢利害〉 ,頁 13-14。
231
江少虞,《事實類苑》 ,卷 15,司馬溫公,二,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冊 874,頁 128-130。
232
《蘇軾文集》,卷 25,〈上神宗皇帝書〉 ,頁 735。
233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 ,卷 54,〈乞約束州縣不得抑配青苗錢白劄子〉 ,頁 328。

- 61 -
抑配情事,說明百姓不便,進而更可證明政策有問題。司馬光在元祐時代的意見,

還包含了當時崇奉神宗、貶低王安石的意圖,當留待後文討論;此外,經過十六

年的演變,抑配事例的累積以及朝廷態度的改變,也會增加此問題受到的關注,

但考慮到此事經熙寧三年到元祐元年(1086),始終是反對者立論的依據,可以

合理推斷青苗錢的抑配與否,在新法推行的當下,干係甚大,是衡量新法成功與

否、應否罷廢的指標,從而受到官僚的重視。

有趣的是,雖然《宋會要輯稿》的編排暗示,對抑配的申禁是出於王廣廉在

河北的舉措,但王安石似乎沒有採納這個事證。前引韓琦的言論表明,與其說他

指出了抑配的事證,不如說是抑配的「必然」與「可能」。而陳襄在奏議中使用

的「訪聞」二字,其實也暗示他的指控不是完全可靠。王安石相當看重韓琦的奏

議,認為那是反對者中少數就事論事的意見,234因此親自回應,這份回應成為條

例司的公文,並且保留在韓琦的第二份批評中,很能看出王安石對此事的認知:

河北每保須上三等戶一人者,蓋以檢防浮浪之人。若有上戶肯與同保,即

非浮浪之人;若無上戶肯與同保,即自不許支給,何須更行散配?若謂上

三等戶必不願請,須差作甲頭,即自是抑勒違法。況今年開封諸縣,甚有

三等戶願請,即非抑勒。以近驗遠,事理可知。至扵提舉司約束,止關防

因循避事壞法之人,即非迫脅須令抑配。若提舉官或急於求利,諷州縣抑

配,即諸路有安撫、轉運、提點刑獄,其為朝廷委任,皆在提舉官之上。

若有州縣官員故欲隳壞新法,或曲徇提舉官意指,抑勒百姓,當糾舉依法

施行,及具事狀奏聞。豈宜以官吏違法之故,遂欲廢法?235

條例司的意見相當清楚,上等戶作保是要防止隨意申貸,浮浪人不會得到上戶作

保,被保者則不是浮浪人,因此不存在散錢給浮浪人的問題。此外,法律明文禁

止抑配,如果提舉官違法,大可由路級長官糾舉,一切依法行政,並無問題。更

重要的是,不能因為官吏一時的疏忽,廢壞法令。

234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卷 7,熙寧三年三月乙未條,頁 334:「安石復言於上曰: 『章疏惟
韓琦有可辨,餘人絕不盡理,不必辨也。』」
235
韓琦,〈上神宗論條例司畫一申明青苗事〉,《宋朝諸臣奏議》,卷 112,頁 1219-1223。

- 62 -
把這份回應與陳襄、韓琦的奏議對照,不難發現,王安石根本不承認河北有

抑配情事,而關鍵原因,是他不相信韓琦的一面之辭:

(陳)升之曰:
「但恐州縣避難索之故,抑配上戸耳。」安石曰:
「抑配誠

恐有之,然俟其有,嚴行黜責一二人,則其弊自絶。如河北路,則恐不可

抑配。聞韓琦自諷諭諸縣,言百姓皆不願投狀。唯一縣初以為不便,而為

司錄陳紘者說譬曰:
『若朝廷更選人體問,而百姓反稱情願則柰何?』於

是乃不敢投狀。儻河北一路有一人不願,則韓琦必受其狀以聞。今琦自入

奏,乃無此,則百姓不以為不便,提舉官不敢抑勒可知矣。」236

這條材料值得史家玩味。王安石首先說抑配就算有,現行的法令已稱完備,只要

依法處置便可改善弊端,此觀點已保留在條例司頒布的回應中。但該回應沒有出

現的是他對韓琦言論的解讀。他指出韓琦要求屬縣報告百姓不願請錢,這等於是

指控韓琦製造假的輿論,意圖混淆視聽。但即便是韓琦,也沒有在奏議中指出實

例,他由是推斷,河北地區的青苗法並無抑配弊端,而百姓皆樂從。熙寧三年兩

次的戒約,可能僅是因皇帝心存懷疑而發,
《宋會要輯稿》對第二次戒約的解釋,

繼承了反對者的觀點,但在熙寧三年的當下,身處汴京的宰相,並不承認抑配的

事實。

朝廷針對抑配的討論,揭示了官僚對便民事實的看重。反對者聲言青苗法不

受百姓支持,因此才需抑配;支持者卻指出百姓實際上樂於請領,新政當然可以

繼續推行,而由雙方爭論的過程,亦可見首先必須確定傳聞的真偽。面對不支持

自己立場的事證,皇帝或宰相的反應是先查核真偽,一旦證明為假,「事實」就

成為「謠言」,自然不可能據此改動新法:

上批:「河北緣邊安撫都監王光祖面奏,昨巡歷至廣信、安肅軍,聞散青

苗錢官吏多不聽民自相團保,乃令上戶均保下等貧民,亦有直以一村約度

人數自配給者,可更廣察訪施行。」遂下河北緣邊安撫司體量。後安撫司

言:「二軍並取民情願在外結成保甲赴縣,未嘗抑勒,亦無以逐村計口支

236
《宋會要輯稿》,食貨四,青苗上,熙寧三年二月一日條。

- 63 -
散者。」詔光祖具析以聞,已而特放罪。237

身為河北地方的軍事將領,王光祖聽說當地有抑配的事實,但他也相當謹慎,要

求中央「更廣察訪施行」,沒有立刻據此批評新法。而朝廷讓河北緣邊安撫司查

核以後,證明純屬虛構,這必然會增加皇帝與宰相的信心。

如果指控者無法舉證,這些傳言當然也經不起考驗。開封府界抑配之事既在

士大夫間流傳,皇帝便派遣對新法不友善的孫覺前往調查,孫覺先是欣然接受,

其後卻又辭免詔命,他的理由是京畿地區百姓,時常恩赦欠稅,因此百姓請領青

苗錢,也是因為期待將來可以免除貸款。這其實暗示請領者皆是自願,很難找到

抑配的證據。他隨即將焦點轉往新法本身的缺點,認為關鍵不在抑配之有無,而

在未來的問題。238尤有甚者,他最後說明了諫官的職責在言事,不能時時要求他

們舉證:

今聖旨乃使臣遍行諸縣,又與提點提舉等官連書聞奏。諌官備耳目之任,

凡所聞見,得以開陳,必欲按實罪狀,正所謂干礙之官。臣聞古者設官,

有言之者,有行之者。故言者不責其必行,行者不責其能言。臣備員諌省,

以言語為官矣,其又能一二以行之乎?239

不論孫覺如何自圓其說,在王安石看來,這就是推卸責任,而推卸又是因為害怕

查無實證。另一位批評青苗法抑配的李常,則是指控「使善良避請納之費,虛認

貫百,以輸二分之息。」240即地方官不放款,只收利息。這引起王安石懷疑,要

他說明到底是哪些地方有此犯行,皇帝則要他舉出犯者姓名,李常都無法回答,

從而受到懲戒。241這似乎不斷強化王安石的認知:新法受到百姓歡迎,民不便於

新法的指控僅是空穴來風。

237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14,熙寧三年八月甲戌條,頁 5210。
238
孫覺,〈上神宗辭免體量府界青苗錢〉, 《宋朝諸臣奏議》,卷 113,頁 1232-1233:「臣聞府界
之民,居近輦轂,狃於幸恩曲赦。夏秋二稅、貸糧之類,蠲放倚閣,歲率有之。……今青苗本錢,
雖聞多已俵散,然其人情循習故常,冀幸終見蠲免,故雖請錢之初,未見其害;然催納之際,必
致鞭笞朴撻,然後事集,此必然之理也。」
239
孫覺,〈上神宗辭免體量府界青苗錢〉, 《宋朝諸臣奏議》,卷 113,頁 1232-1233。
240
李常,〈上神宗論青苗〉,
《宋朝諸臣奏議》,卷 110,頁 1202。
241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10,熙寧三年四月壬午條,頁 5106。

- 64 -
青苗錢的抑配問題如此,針對其他不利新政的傳聞,查核事證也是最保險的

手段。熙寧三年,有傳言淤田導致百姓遭受水患,皇帝派遣內侍考察,證明僅是

謠言,從而獎勵了負責淤田的官員。242當樞密院傳言淤田不便時,考實也是最重

要的工作:

安石又白上:「前此樞密院言淤田役兵多走死,至一指揮但有軍員五人歸

營者。又言府界營婦舉營訴於提點刑獄,乞放淤田兵士。密院遂劄付提點

司密切體量。安石取簿歷根究,得淤田兵士走死多處不及三釐,用法走死

及八釐,尚合得第一等酬獎。又問密院何以言『但有軍員五人歸營』,云

得之曾孝寬,孝寬得之李琮。於是,趙子幾以牒問李琮,令具軍分役處。

琮得申狀,乃云:『曾與孝寬言未淤田前一年,滎澤斗門役兵兩處,各前

後逃走,每起走卻三十餘人。』又聞得有兩營婦經提點司訴都水監見役修

造未放,乞依淤田所例放歸。營婦所以訴,乃以淤田所放早故也。」上曰:

「曾孝寬何故如此?」安石曰:「孝寬及琮皆不可知,或止是誤聽,亦不

可知。」馮京曰:
「人言所聞何害?」上曰:
「小人好如此,恐宣力者解體。

密院前言淤田如餅薄,朕令取一方土,如麵厚尺餘,問得極有深處。」京

曰:「固有薄處。」上曰:「要不皆如餅薄。」安石曰:「薄處若水可到,

但當令次年更淤,有何所害?」243

這條材料生動描繪了傳聞與考實的過程,樞密院聲言淤田導致軍人死傷或逃亡,

一營只有五人歸來,此外尚有營婦請求讓丈夫早日免除此役。這兩項傳聞顯然是

要攻擊淤田政策。王安石首先核對記錄,發現實際的損失並未如此誇張。他進一

步詢問「五人歸營」的傳言由來,得知純粹是誤解,李琮告知曾孝寬(1025-1090)

前一年每次役兵有三十多人逃走,並非本年的事。此外,營婦的丈夫是在都水監

服役,因淤田所較早放還役兵,他們希望比照辦理,與淤田所役兵全不相干。皇

帝還提供了另一個傳聞不實的例子,樞密院上言淤田土不可用,皇帝命人取土,

242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14,熙寧三年八月己未條,頁 5198。
243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23,熙寧四年五月乙未條,頁 5423。

- 65 -
厚達尺餘,由此攻破傳言。244

保甲法推行之初,也有百姓斬指避役的傳聞,對此王安石也是先辨明真偽:

時樞密院言因置保甲有截指斷腕者。安石初以為然,既旬日更白上曰:
「臣

召問開封差役、公人,以為保甲皆人情願,無不便者,實不如樞密院言。

又得趙子幾奏:推究截指者兩人,其一人遍問無有,一人蓋因斫桑誤傷,

有三人為之證。臣所問乃初倡言者也。」245

樞密院傳言有百姓自殘逃避保甲,王安石親自考察,其結果是「皆人情願,無不

便者」,保甲受到百姓的歡迎,何須逃避?他進而說根據趙子幾的考察,傳聞中

僅有兩人斬指,另一人則是砍桑受傷,且有三人為證。為了強化證據,他還說詢

問的都是一開始傳此言者。

熙寧五年推行的市易法,也不斷有傳言害民,造成京師物價高漲,王安石既

駁斥了油價因此高漲的傳言,246針對其他貨物漲價的傳言,也自有考實:

先是,上批付王安石:「聞市易買賣極苛細,市人籍籍怨謗,以為官司浸

淫盡收天下之貨自作經營。可指揮,令只依魏繼宗元擘畫施行。」於是,

安石留身,白上曰:
「陛下所聞必有事實,乞宣示。」上曰:
「聞榷貨賣冰,

致民賣雪都不售。」安石曰:
「賣冰乃四園苑,非市易務。」上曰:
「又聞

買梳朴即梳朴貴,買脂麻即脂麻貴。」安石曰:「今年西京及南京等處水

脂麻不熟,自當貴,豈可責市易司?若買即致物貴,即諸物當盡貴,何故

脂麻獨貴?賣梳朴者,為兼并所抑,久留京師,乃至經待漏乞指揮,臣諭

令自經市易務,此事非中所管。尋問呂嘉問,才買梳朴,兼并即欲依新法

244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23,熙寧四年五月乙未條,頁 5423:「密院前言淤田如餅薄,朕令
取一方土,如麵厚尺餘,問得極有深處。」關於農田水利法的實效,可見楊德泉、任鵬杰,〈論
熙豐農田水利法實施的地理分布及其社會效益〉 ,收於鄧廣銘、漆俠等編, 《宋史研究論文集》(石
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 ,頁 185-206;李金水,
〈熙豐時期農田水利法取得的主要成果及
其原因〉,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6 年 3 期(2006,廈門),頁 37-44。這些作品都著重農田
水利法的貢獻,但未曾觸及推行過程中的弊病,以及遭遇的反抗。
245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21,熙寧四年三月甲午條,頁 5367。
246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32,熙寧四年四月乙亥條,頁 5641: 「上又言: 『新法行,故油貴。』
安石曰:『以理論之,必無此。當是市人未喻耳。』安石退,取市估及油店戶私簿閱視。明日,
亟白上曰:『油未嘗增價也。』」

- 66 -
占買,嘉問乃悉俵與近下梳鋪,此所以通利商賈,抑兼并,榷估市井。元

立法意政為此,不知更有何事?」247

皇帝懷疑市易務擴大經營,影響商人的買賣,王安石首先要求舉出事實,並針對

冰、梳朴與脂麻三種貨物的壟斷傳言,一一辯駁。賣冰的是四園苑,就算令售冰

業者遭到打擊,也與市易務無關;脂麻則是因當年產量減少,漲價本屬常理,與

市易法無干。至於梳朴的買賣,實際上是因為京師大商人不願收購外商的貨物、

哄抬物價,市易務將其購入,再轉售給本地小的梳鋪,不讓大商賈購買,這符合

法令「抑兼併」的原意,當然也沒有百姓不便的問題。

對傳聞的檢驗還有一些其他的好處。反對者聲言新法造成種種傷害,固然查

無實據,而在驗證的過程中,百姓便於新法的事證,也正好可以反過頭來打擊那

些謠言與謊話。青苗抑配的問題,透過河北兩屬戶自願請領的案例,被解讀為「如

此是明青苗非抑配」,248淤田與免役也經由查證,取得百姓樂於新政的事實:

淤田於百姓有何患苦?比令內臣拔麥苗,觀其如何,乃取得淤田土,視之

如細麵然。見一寺僧言舊有田不可種,去歲以淤田故遂得麥。兼詢訪鄰近

百姓,亦皆以免役為喜。蓋雖令出錢,而復其身役,無追呼刑責之虞,人

自情願故也。249

除了派遣內臣取得淤田的土壤,還訪問了地方的僧侶,從而得知淤田對農業生產

頗有幫助。而免役錢更經由百姓親口證明受到歡迎,顯然對推行變法很有利。熙

寧三年,李定(1028-1087)從南方帶回百姓對青苗法的歡迎,這也強化了王安

石的信心:

定初至,謁李常,常問南方之民以青苗為如何,定言皆便之,無不善者。

常謂曰:
「今朝廷方爭此,君見人切勿為此言也。」定即日詣安石白其事,

247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36,熙寧五年閏七月丙辰條,頁 5737。
248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 211,熙寧三年五月丁酉條,頁 5121,註引王安石《日錄》
:「張利一
奏: 『兩屬戶不得青苗甚不足。』上曰: 『如此是明青苗非抑配。』」兩屬戶是宋遼交界處的居民,
同時向宋遼呈交賦稅。一個簡單的說明,可見安國樓, 〈宋遼邊境的「兩屬戶」〉,
《中國史研究》
1991 年 4 期(1991,北京),頁 149-153。
249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21,熙寧四年三月戊子條,頁 5370。

- 67 -
曰:「定惟知據實而言,不知京師不得言青苗之便也。」安石喜甚,遂奏

以定編三司歲計及南郊式,且密薦于上,乞召對;謂定曰:「君上殿當具

為上道此。」及見,上果問常平新法,定對如安石所教。250

李定的這個故事,還有一些其他的問題,留待後文討論。此處僅是想強調朝廷對

便民的事證何其重視,王安石要求李定召對時一定要向皇帝言明南方人民樂從新

法,這也反映出新政支持者對百姓善意回應的迫切需求。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蔣

之奇(1031-1104)身上,當他傳遞百姓便於免役法的事實時,也令王安石雀躍

不已:

之奇嘗與王安石言:
「百姓列狀乞早行助役新法曰:
『上推不貲之惠,下受

「百姓如此,或稱人情不安者妄也。」251
罔極之恩。』」安石具以白上曰:

百姓陳乞要求推行新法,顯示新法獲得百姓支持,反對者的指控也就失去意義。

這既強化了王安石對新政的信心,當然也令他更加篤定傳言者都是無中生

有。熙寧八年(1075)四月,傳聞河北的上戶為下戶作保請領常平錢,下戶卻因

飢荒逃散,上戶為免將來需承擔常平司的損失,也遷避戶口,流移不絕。此事引

起王安石懷疑,要求地方體量,結果只有磁州與相州有類似情況,其他各地皆無。

即使是有人口遷移的兩州,也是因為災荒所致,與常平錢作保無干。王安石因此

要求皇帝明示傳言從何而來,並重申他要求各種指控需有事實:

彼既言之,必有事實。若有事實,即是州縣監司合根究蔽欺;若無事實,

即如此誣妄之人,存之何利!陛下欲明目達聰,則容長此輩,適足自蔽耳。
252

「必有事實」一語,展現了王安石的態度。對他而言,辯論與指責並非不可,但

必須有事實依據,「全無事實可說」253的指控,自然不需在意。對於各種負面事

證的考察,也促使他相信這些傳聞都僅是謠言。當皇帝引述司馬光的話,說當今

250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10,熙寧三年四月己卯條,頁 5103。
251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36,熙寧五年閏七月戊申條,頁 5725。
252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62,熙寧八年四月己丑條,頁 6412-6413。
253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卷 7,熙寧三年三月丙申條,頁 338: 「提舉官到任不過數處,若妄
作,只須有事實。全無事實可說,即其言豈可聽信?」

- 68 -
「是非淆亂」時,他反駁自己的政策在初衷與實踐上都正確無誤:

安石曰:「以先王法言考之,以事實驗之,則是非亦不可誣。且如司馬光

言不當令薛向徙貴就賤,用近易遠,以先王法言考之,則『懋遷有無化居』

有何不可?又言薛向必失陷官物,以事實驗之,向果失陷,即光言為是,

向果無失陷而于官物更能蕃息,即光言為非。他皆倣此。」254

「懋遷有無化居」語出《尚書》,255如前所述,王安石認為均輸法獲得古代經典

的支持,在實際運作上也沒有司馬光指責的弊端,既無反面的事證,政策自然可

以繼續推行。雖然這是變法初期的意見,但王安石對事實的重視與信心,似乎在

整個變法時期皆然。

這又進一步證成皇帝與文彥博在熙寧四年的談話,「於百姓何所不便」不僅

是變法支持者的一廂情願,還有事實的依據,反對者枉顧事實,也讓他們站在百

姓的對立面。王安石在給曾公立的信件中提到,反對者宣稱百姓不願請青苗錢,

結果是「始以為不請,而請者不可遏;終以為不納,而納者不可卻」,256充分展

示他的自信與對政敵的不屑。新政照顧百姓,也獲得善意回應,流俗之人既在思

想上落後王安石,他們所提出的批評也只能是謠言與杜撰,不值一哂。

第三節 訊息過程的質疑與競爭
王安石對於這些事證的認定,大概會受到二十世紀一部分研究者的認同。鄧

廣銘討論到農田水利法時,曾指出雖然反對的聲浪不斷,但並無不利於農業生產

的事證;257漆俠則將對市易務的指控視為「無中生有,捏造事實」;258東一夫面

對不利青苗法的指控,則認為是大地主官僚捏造的事實。259這些學者都接受了王

安石的觀點,正因史料記載了各種考實的過程,王安石的指控似乎頗為確鑿:反

254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15,熙寧三年九月己丑條,頁 5231。
255
《尚書.虞書.益稷》。
256
《臨川先生文集》,卷 73,〈答曾公立書〉,頁 467。
257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頁 162。
258
《王安石變法》,頁 195。
259
《王安石新法の研究》,頁 598-603。

- 69 -
對者都只是漫天撒謊,缺乏證據。

但是這不免會令人好奇,反對新政的官僚是否都是扯謊成性、枉顧事實?像

司馬光這樣自稱「平生所為,未嘗有不可對人言者耳」的官僚,260是否可以容許

自己捏造事實攻擊新法?讓我們重新檢視他與皇帝討論青苗錢抑配的對話,或許

可以解答一二:

光曰:「敕雖不令抑勒,而所遣使者,皆諷令抑配。如開封府界十七縣,

惟陳留姜潛張勅榜縣門及四門,聽民自來請則給之,率無一人來請。以此

觀之,十六縣恐皆不免於抑勒也。」261

司馬光雖然承認法令規定不許抑配,但他接著又指出使者根本不會遵守朝廷的規

定,必定會強令抑配。他的證據是陳留知縣姜潛的舉措,姜潛依法公告,要百姓

請錢,結果無一人至,這證明青苗錢不受歡迎,由此可知,其他幾縣青苗錢可以

順利俵散,必然是抑配的結果。另一位地方官鄭獬(1022-1072)也以自身經驗

呼應這項論點:

臣竊見青苗之法,朝廷非不丁寜不欲强民,而使其自便也。故臣奉行,亦

不敢强以率民,牓於諸邑,召其所願請,至於累月,而無一人至者。此其

所以不願也明矣。常、潤、蘇、秀,類皆如此。近自提舉官入境,所過諸

郡,方以次支散,且將及杭州。杭民聞之,皆相告以為憂。張牓累月,而

無一人願請;一日提舉官入境,則郡縣更相希合,舉民以與之。此非强民

而何?是豈朝廷立法之意?262

就鄭獬來看,他依法聽民自請,結果並無自願請錢者,提舉官一至,又有許多百

姓願請錢,這必然是提舉官與州縣聯合抑配的結果。所謂民皆情願,只是官吏的

謊言,事實是欺下瞞上,捏造民情。

姜潛或鄭獬的舉措,在王安石看來可能不夠積極,但至少是依法而行,既然

依法公佈卻沒有人願意請領,這也証明青苗法不受歡迎,不便於民。以此推論而

260
蘇軾著,王松齡點校,《東坡志林》(北京:中華書局,1997 一版二刷),卷 3,頁 59。
261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 ,卷 7,熙寧三年三月己亥條,頁 342。
262
鄭獬,《鄖溪集》,卷 12,
〈乞罷青苗法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1097,頁 219。

- 70 -
知的抑配,也就擁有事實依據。但鄭獬與司馬光的言論還有另一個重點,他們都

指出提舉官是抑配的關鍵,這就使問題較為明朗:如果百姓原本不願請青苗錢,

而提舉官強行抑配,再通報朝廷百姓願請錢,這不就將「不便」的事實,一變而

為「樂從」的民情?文彥博曾指出,各路差遣的提舉官壓迫州縣,導致真相無法

上達。263蘇軾則謂凡是說百姓樂請錢者, ,264雖然王安石認為「請者
「皆不可信」

不可卻」
,劉攽(1023-1089)卻指出地方官僚為了達到業績,必定會強迫百姓,

以此當作百姓樂從新法的證據,只是自欺欺人。265這都說明在反對者眼中,抑配

的事實被惡意遮掩,從而營造百姓便於新法的假象。

如前所述,批評王安石忽略多數意見,是熙寧時期反對者的共識,但王安石

的政策,實際上卻受到皇帝的支持,也因此,指責王安石屬於少數人,其實也在

批評皇帝自外於多數官僚。熙寧三年,當皇帝表示「青苗已有顯效」時,司馬光

回擊的理由是「茲事天下知其非,獨安石之黨以為是爾」,266這既顯示王安石等

人的意見不受多數人支持,也暗示皇帝走在錯誤的道路,呂誨在熙寧二年指出「獨

,也是類似的意思。267皇帝只仰賴王安石的意見,導致「偏聽」
陛下未悟」 ,這也

,268陳
引起官僚的注意與批評,范純仁便認為皇帝不宜「啟寵偏聽而失天下之心」

襄的批評更直指皇帝與天下人為敵:

人君欲創制申令,必先慎慮于始,又當圖成其終,猶天道之行四時,以成

變化。奈何獨以一二臣之臆見,而議天下之法哉?陛下雖欲從之,其如天

下何?269

這項指控直言不諱,但也清楚將皇帝的角色暴露出來,王安石與天下為敵是他個

263
《潞公文集》,卷 20,〈言青苗錢〉,頁 701:「諸路所差之官承稟風旨,威福州郡,故無有敢
言於朝廷者。」
264
《蘇軾文集》,卷 25,〈再上皇帝書〉,頁 750。
265
劉邠,《彭城集》,卷 27,〈與王介甫書〉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冊 1096,頁 272:
「今郡縣
之吏,率以青苗錢為殿最。又青苗錢未足,未得催二税。郡縣吏懼其黜免,思自救解,其材者,
猶能小為方略以強民;其下者,直以威力刑罰督迫之。如此民安得不請?安得不納?而謂其願而
不可止者,吾誰欺?欺天乎?」。
266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14,熙寧三年八月乙丑條,頁 5201。
267
呂誨,〈上神宗論王安石奸詐十事〉第二狀,《宋朝諸臣奏議》,卷 109,頁 1183。
268
《范忠宣奏議》,卷上, 〈論劉琦等不當責降〉 ,頁 759。
269
《古靈集》,卷 8,〈論王安石劄子〉,頁 552。

- 71 -
人的問題,但真正使王安石的意見可以貫徹,卻是因為皇帝的完全支持。也因此,

,270「悉采群議」
官僚頻繁建議皇帝「廣聰聽於符同之外」 ,271自是希望皇帝不受

王安石一家之見,而能重新接納多數官僚的意見。這當然是官僚的行文策略,藉

此歸罪於宰臣,而君主不與焉。但皇帝既支持王安石的改革,對他的理論也不會

未經深思熟慮。指責皇帝偏聽,其實僅是描述事實,無法有效撼動新政。

然而指責皇帝偏聽,卻逐步形成官僚堅持己見的理由。批評王安石等人是少

數人,也在暗示皇帝被小人包圍,而這些人自無法傳遞正確的意見給皇帝。問題

不在於是否有抑配的事實,而在於真相是否能順利上達天聽、讓皇帝知曉。而就

反對新法的官僚來看,似乎相當悲觀,就像他們在青苗錢的抑配問題中所舉出的

事證,真相經過中間人的扭曲,根本無法上達。一則也是青苗法推行時的材料,

說明了這種焦慮:

上曰:
「吾令中使二人親問民間,皆云甚便。」彥博對曰:
「韓琦三朝宰相

不信,而信二閹乎?」王安石每有中使宣召及賜予,所贈之物必倍舊例,

陰結入內副都知張若水、押班藍元震,因能固上之寵。上使二人潛察府界

俵錢事。還言民皆情願,無抑配者,故上行其法益堅。272

這條材料也同時保留在《宋史》食貨志中。此事顯因韓琦的指控而發,皇帝為了

考察是否真的有抑配的問題,命令宦官到開封府界探訪,這則故事記載了王安石

如何勾結藍元震與張若水,從而令他們可以塑造假的民情,如此一來,就算皇帝

願意考察事實,也不可能得知真相。

記載在林希《野史》中的一則故事,則描繪了一件負面民情如何成為正面民

情,並且成為王安石立論的依據:

原武等縣民,因淤田浸壞廬舍墳墓,又妨秋種,相率詣闕訴。使者聞之,

急責其令追呼,將杖之,民即謬云:
「詣闕謝爾」
,使者因代為百姓謝淤田

表,遣吏詣院投之。狀有二百餘民,但二吏來投之爾。安石大喜,上亦不

270
《樂全集》,卷 24,〈論變更舊制事〉,頁 245-246,
271
《歐陽修全集》,卷 114,〈言青苗錢第一劄子〉,頁 1732。
272
《宋會要輯稿》,食貨 4,青苗上,熙寧三年二月二十七日條。

- 72 -
知其妄也。273

百姓因為淤田導致田產受到損害,打算進京告狀,沒想到被使者攔截,為了避免

遭到懲罰,謊稱要去謝恩,結果由使者代為遞表,王安石看了大喜,卻不知其間

波折。似乎是為了強調此事的荒唐所在,故事還特別提到兩百人的請願,卻是由

兩名吏人投狀,顯然頗有問題。這則故事並未註明日期,李燾(1115-1184)將

此繫於王安石自言修漳河利民的條目下,274也可以說明,在反對新政的後世史官

眼中,王安石的自述必須大打折扣。在熙寧、元豐時期的官僚,似乎也可合理懷

疑這些看似支持新法的民情,都經過中間的扭曲。

還有一些其他的記載可以展現這種焦慮。當王安石在熙寧七年將要離任時,

有記載說呂惠卿(1032-1111)命黨徒撰寫匿名信,投進登聞院請求王安石留任。
275
這顯然是刻意假造的輿論。元豐五年(1082),當朝廷要釐清江南西路鹽法是

否便民時,負責體量的官員卻不能據實以告,只重視是否違法而已。276而保甲轉

為盜賊的弊端,朝廷則是「不聞其實」,277要一直到王拱辰(1012-1085)進言,

皇帝才得知真相。278這些記載都呈現了資訊管道扭曲的問題,也因此,官僚上言

請求皇帝澄清耳目、避免資訊壅塞,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鄭俠(1041-1119)的流民圖,是這種現象的典型。熙寧七年,身任京師監安

上門的鄭俠,將逃避飢荒的百姓繪成流民圖,並擅發馬遞進呈皇帝。在圖前所附

文字中,他申訴了臣僚無法傳遞正確訊息的問題:

今陛下之朝,臺諫默默具位而不敢言事,至有規避百為,不敢居是職者。

273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47,熙寧六年九月丙辰條,頁 6074,註引《林希野史》 。
274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47,熙寧六年九月丙辰條,頁 6074:「安石曰: 『修漳河出卻三縣民
田,百姓群至京師,經待漏院出頭,謝朝廷差到程昉開河,除去百姓三二十年災害。』」
275
鄭俠,《西塘集》,卷 1,〈三月二十六日以後所行事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冊 1117,
頁 372:「而姦佞之輩,日夜匭函投進文字,乞留王安石守新法,乞治俠狂妄之罪。」
276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27,元豐五年六月丁巳條,頁 7873-7874:
「江南東路提點刑獄范峋
言: 『體量江南西路州縣違法抑配賣鹽事,曾伉具析鋪戶賣鹽事,但有當增減處,州縣不時改正。』
詔曾伉點檢舉不如法者,有未便,即具奏請。江西民病蹇周輔鹽法,而范峋、曾伉但以州縣違法
為言也。」
277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43,元豐七年二月癸未條,頁 8243-8244。
278
劉摯,〈王開府行狀〉,勞格輯, 《劉忠肅集拾遺》,收入,《忠肅集》,頁 470-479。

- 73 -
而左右輔弼之臣,又皆貪猥近利,使夫抱道懷識之士,皆不欲與之言。279

鄭俠控訴臣僚有意蔽塞,使皇帝不能看清事實,他只能一肩扛起這項任務,將真

相傳遞給皇帝。鄭俠的圖並未讓新法罷廢,他本人反而因為捲入朝廷政爭,遭到

悲慘的命運,但他促成了皇帝在熙寧七年下詔求直言,多年不問政事的司馬光受

到鼓舞,滿懷期待地建請皇帝停止新法,他也同時談論到資訊管道阻塞的問題:

士大夫憤懣鬱結,視屋竊歎,而口不敢言。庶人飢寒憔悴,怨嗟號泣,而

無所控告。此則陛下所謂忠謀讜言鬱於上聞,而阿諛壅蔽以成其私者也。
280

如果說鄭俠的意見還僅集中在官僚,司馬光則指出連庶民都無法表達心聲,這將

嚴重影響皇帝的視聽,最終像古代的秦朝一樣統治失敗。

雖然新法終究未被罷廢,讓司馬光心灰意冷,281但資訊管道阻塞的焦慮,成

為往後多數官僚論政的方式。富弼(1004-1083)在熙寧八年建議廢除新法時,

也聲言皇帝的訊息管道受到阻塞,需要即時開通,接收真相:

竊聞外議皆云:「天下弊病甚眾,官家多應不知。」人人咸願條列,達于

天聽,冀幸有所剗革耳。282

他要身擔重任,傳遞正確的訊息給皇帝,並且特別強調這些訊息是「閑居中,日

與野老相見,民間弊病,盈塞耳目,皆是實事。」希望藉此增加言論的可信度。

「官家多應不知」其實未必是實情,但卻顯示出反對新政的官僚如何看待局勢。

藉由將支持新法的事證視為資訊扭曲的結果,反對者可以有效使自己的堅持(或

固執)合理化。他們並不是無視事實,而是因為他們深信資訊有被扭曲的可能,

如果王安石、呂惠卿和其他少部分「錯誤」的官僚壟斷了資訊管道,他們提出的

正面事證顯然不足採信。

必須注意,這樣的觀點絕不利於尋求客觀的標準,當然也不可能令官僚取得

279
《西塘集》,卷 1,,
〈上皇帝論新法進流民圖〉,頁 370。
280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 ,卷 45,〈應詔言朝政闕失事〉,頁 109。
281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 ,卷 46,〈乞去新法之病民傷國者疏〉,頁 149:「臣之所言,正為新
法,若新法不動,臣尚何言?自是閉口不敢復預朝廷論議,十有一年矣。」
282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69,熙寧八年十月丁巳條,頁 6611-6612。

- 74 -
共識。判斷新政是否受到百姓歡迎,仰賴的應該是具體的事實,然而對於管道的

質疑卻使事實不再客觀,說服得了自己,卻難以令反對者信服。上文提及的管道

問題,曾舉出幾個鮮明的例子,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例子沒有一項出於客觀的

記載,而是經過明顯的詮釋。原武縣淤田的案例係根據林希的《野史》,雖然林

希在紹聖年間(1094-1097)支持新黨,但似乎政治立場頗為搖擺,李華瑞已經

,都在攻擊王安石變法,283也
指出,現今保留在《續資治通鑑長編》中的《野史》

因此,雖然故事聲言百姓的意願遭到扭曲,但真實情況如何,仍諱莫如深。

其他的幾件故事亦然。呂惠卿製造假民意的記載,出於鄭俠,考慮到他的政

治立場,充其量只能說當時的民意支持王安石留任宰相,但其間的曲折仍缺乏旁

證。而保甲為盜「朝廷不聞其實」,更是明顯的史筆,據李燾所載,修於元祐年

間的墨本《神宗實錄》載有此事,修於紹聖年間的朱本《實錄》卻無,284朱本的

修訂自然是為了政治立場,但墨本的記載也很難說就是實情。285而藍元震、張若

水接受王安石賄賂的記載,更是孤證。這些都僅是針對既有事實的解釋,但在缺

乏旁證的情況下,除了表層訴說的現象外,很難完全相信史筆的一面之詞。

事實上,資訊的焦慮並非反對者的專利。熙寧三年六月,負責開拓熙河的王

韶(1030-1081)被指控虛指荒地,此事朝廷三度調查,前兩次的報告都認為王

韶罪證確鑿,在王安石堅持下,王韶與舉發者被一起懲處,爾後朝廷三度調查,

才還王韶清白。286王安石為王韶辯護之餘,也指責皇帝「考覆未盡」,287所以才

283
李華瑞,〈林希與《林希野史》 〉
,《李埏教授九十華誕紀念文集》 (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3)

頁 44-57。
284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43,元豐七年二月癸未條,頁 8244:「是時,狄諮、劉定縱保甲暴
橫,州縣不得拘問。澶、魏保甲白晝劫略,驚動一路,而朝廷不聞其實。自此,河北盜賊公行,
多保甲也。 (小註)朱本簽貼云:自『是時』至『多保甲也』無本底,前史官之妄,合刪。今從
新本復存之。」
285
《神宗實錄》朱本、墨本的問題,可參王德毅, 〈北宋九朝實錄纂修考〉 ,《宋史研究論集第二
輯》(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8),頁 83-135;胡昭曦,〈《宋神宗實錄》朱墨本輯佚簡論〉,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 年 1 期(1979,成都),頁 71-78。
286
此事牽連極廣,先後知秦州的李師中、竇舜卿都遭到革職。雖然在熙寧三年的當下,朝廷並
不認為王韶有罪,但《宋史》卻認為這是第二次調查的韓縝曲意附會,包庇王韶。 《宋史》既以
元祐史觀為主,應可反映元祐官僚對王韶案的認知,由此也可見雙方對資訊管道的焦慮,以及不
同的事實認定。因第一次調查的負責人為宦官李若愚,王化雨在討論宋代皇帝的資訊管道時,曾
以此事證明皇帝對宦官不會全盤信任。但此事顯然涉及新政反對者、王安石與皇帝三方的互動,
與其說三度調查是皇帝對宦官的不信任,不如說是兩派官僚訊息管道競爭的表現;而最後判決結

- 75 -
在一開始將王韶連同其他的官員一起懲處。在另外一些時候,他則是認為皇帝必

須免於被臣下欺騙:

陛下能察忠信、誕謾,不為人蔽欺,即不敢不奉行朝廷意指。今對面為姦

罔無所懲,即背面為姦罔復何所忌?……陛下所宜憂者,左右前後忠良知

略之臣少,能開悟陛下聰明者殆未見其人也。……欲人臣忠良,在陛下聽

察分明而已。288

王安石認為皇帝必須「聽察分明」,當然就是要避免壅塞,這與此前司馬光等人

的意見何其相似。不過考慮到他對反對者的敵意,他此處所稱的「姦罔」自然就

是這些官僚,皇帝如果不能明確看到這些官僚的欺罔,就很難真正達到「聰明」:

陛下好惡不明,容長小人大過,若欺誣有狀終不治,此人所以敢為欺誣,

無所畏憚也。陛下欲廣聰明,故博延人言,臣不知陛下以謂博延欺誣即能

廣聰明,博延忠信然後能廣聰明?289

就像那些反對新政的官員一樣,王安石也提醒皇帝必須注意事實,不要受到欺

騙,不同的是,他希望皇帝更留心對新法不利的事證。他曾不只一次指責皇帝不

能明辨是非,而隨意將謠言當作事實,如馮京(1021-1094)指出市易務要求提

湯罐的人也要出免行錢,王安石明言並無此事,並且認為皇帝「函容小人誕妄都

不考實」,290聽信小人的謊言。

王安石對於小人的焦慮,也令他強調訊息管道的重要。熙寧五年,開封府界

的封邱縣傳言有匿名榜,煽動百姓,皇帝為此要求先體察人情,務必確認是否人

人願意如此,王安石卻提出證據顯示人人情願,而煽動者必然有其陰謀:

王安石白上:「府界保甲,昨日人人取狀願上番,然後降指揮,即人情無

復驚疑。」……安石曰:
「……兼臣每出郊祠,召鄉巡耆壯體問,臣家亦

果,則是王安石爭取管道的勝利,而未必代表事實真相。見《宋朝君主的信息渠道研究》,頁
133-134。
287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24,熙寧四年六月丙子條,頁 5459。
288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32,熙寧五年四月乙亥條,頁 5639。
289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36,熙寧五年閏七月丙辰條,頁 5739。
290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51,熙寧七年三月癸丑條,頁 6119。

- 76 -
有外縣公人,每每問其縣人情狀,何嘗有驚疑。所以有貼匿名文字者,必

是自來居藏盜賊之人,不便新法爾。陛下但觀長社一縣,捕得府界為保甲

迫逐出外行劫之人至二三十人,此等人既不容於京畿,又見捕於輔郡,其

計無聊,即專務扇搖他人而已。」291

他指控那些煽動百姓的,其實就是窩藏盜賊的共犯,他們確實不便於法,也因此

必須製造謠言,阻礙法令的推行。在另一條材料中,他則是指控謠言是由近習所

製造:

王安石白上曰:「開封鞫保甲怨詈事,驗問皆無有,疑近習架造此獄以疑

陛下。前封邱匿名牓,但言保甲至八月別有事,又言邊庭事將來更不可說,

蓋未嘗以教閱、上番、制弓箭為言者,明其無害,不可用此扇搖故也。今

皇城司報探乃云爾,陛下宜稍留意省察。」292

保甲怨詈的訊息,顯然是由皇城司傳遞給皇帝,王安石指責這些人假傳謠言,意

圖讓皇帝困惑,令政策暫緩。這些現象經由考證,一一被揭露,也強化了王安石

的自信,他幾乎可以確信,那些不利新政的傳聞,都來自心懷不軌的官僚。熙寧

七年對於市易法的一系列批判,便受到如此解讀。

熙寧七年,皇帝指出市易法推行,近臣與后族聲言不便,建請罷廢,王安石

則指出后族其實正是市易務要打擊的兼併之家,他們的意見無須參考:

安石曰:「……如后族即向經自來影占行人,因催行免行新法,遂依條收

入。經嘗以牒理會,不見聽從。又曹佾賒買人木植不還錢。太后殿內勾當

修曹佾宅,內臣卻偽作曹佾宅幹當人狀云,被市易強買,已定下木植。及

勾到客人,乃云但有曹侍中已賒買過木植不還錢,即無曹侍中已定木植,

卻賣與市易司。呂嘉問具此牒送開封府勾曹佾幹當人,乃云元不曾過狀。

根究得此狀,乃是太皇太后閤臣偽作姓名過狀,誣告市易司官員,開封府

但牒市易司照會而已,元不曾行遣此內臣等罪過。陛下試觀此兩事,即后

291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35,熙寧五年七月己亥條,頁 5715-5716。
292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36,熙寧五年閏七月癸酉條,頁 5752。

- 77 -
族何緣不結造語言?」293

向經(1023-1076)是向皇后之父,因為資產雄厚,控制著行商,命他們不可遵

守新法,這遭到市易務懲罰,向經說情也告失敗,懷恨在心沮壞新法,也是情理

中事。曹佾則是曹太皇太后之弟,曾經賒買木材卻不付錢,反而由太皇太后的內

臣假造訟狀,誣告市易務強買木材。這就是后族攻擊新法的本意,指控既然無實,

自然也不需據此改動新法。

王安石對近習的批評集中在資訊的獲取上,各種對於市易務的攻擊,都被他

當作近習的捏造,也因此,皇帝必須注意遠離這些不良的資訊管道:

今三司如此,陛下亦聞之乎?不知陛下何故乃不聞此,而但聞市易擾人?

此無他由,憑附近習與不憑附近習故也。今人臣皆憑附近習,然後免責,

一與近習忤,即吹毛求疵,無所措手足,臣恐治世無此事。294

凡是依附近習之人,都可以獲得包庇,否則就會受到攻擊,近習傳遞的言論深具

成見,自然不利於治國。

由此不難理解王安石對於臺諫官的控制。今天的研究已表明,王安石極力尋

求對臺諫的控制,不管是任用親信、減少員額還是增加其他業務令臺諫無法專

心,這些手段的目的都是為了讓施政更輕鬆。295但這絕不僅是「言論控制」一語

可以概括,考慮到王安石對於大部分官僚的不信任,整肅臺諫固然如研究者所

言,意在掌控言官「攻擊」的一面;但從資訊的角度而言,也是在確保訊息的通

暢無誤:

上與王安石論及官員不肅事,安石曰:「震驚百里,乃能不喪匕鬯。」上

曰:「造言法令不便者,官員耳。朝廷但見官員紛紛,而百姓便於新法之

293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51,熙寧七年三月戊午條,頁 6124-6125。
294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51,熙寧七年三月庚戌條,頁 6117-6118。
295
可參刁忠民,《宋代臺諫制度研究》;熊本崇:〈「権監察御史裏行」李定-王安石の対御史台
政策〉。但也有學者認為王安石無法掌控言論,造成新法的失敗,見孟天運, 〈王安石改革與社會
輿論〉。在我來看兩種說法都有道理。王安石掌控臺諫固然成功,並可利用臺諫打擊反對者,但
反對意見只是沉寂,並未消失,這導致神宗駕崩後的人亡政息。

- 78 -
情無由上達。」安石曰:「誠如此,此所以要耳目得人。」296

此言發於熙寧八年,由君臣的觀念來看,真實的民情往往受到扭曲,努力維持管

道的純潔。這個脈絡也有助於理解前面提到的李定事件,雖然學者對於李定到底

是否傳遞假的訊息,頗有爭論,297但至少就王安石的角度來看,阻礙訊息傳遞的

是李常,保持訊息管道的通暢,似乎勢在必行。

但也正如反對者懷抱的阻塞焦慮,王安石對資訊管道的堅持也僅能說服他自

己,而不能阻止其他官員指責他壟斷言論、阻塞人言。唐坰在熙寧五年攻擊新政,

認為支持新法的官僚阻礙民情,讓真相無法進入中央:

免役損下補上,人人怨咨,而令監司壓塞州縣,事不上聞。又保甲事,曾

布蔽塞人情,欺誣人主,以為情願。298

唐坰指責曾布蔽塞人情,指的應該是曾布在熙寧五年七月上言百姓情願保甲,
「不

待家喻戶曉而人人自奮」,299但此後百姓不願保甲的傳言仍多,顯然在反對者看

來,製造謠言的還是王安石這群人。劉摯在熙寧四年則指出,新法支持者有意令

諫官噤聲,在他看來是欺君罔上的行為:

今既顛謬乖錯,敗亂綱紀,知天下之不容,懼宸衷之回悟,以謂雖中外之

士畏避無敢言者。然其尚敢言者,獨御史有職爾。故又使司農熒惑天聰,

作為偏辭,令臣等分析,以摧沮風憲之體,艱梗言路,欲其憂懼苟容而緘

默,或欲撩其危言從而擠逐,……。300

劉摯因攻擊免役法,受到懲處,詳見後文。他身為御史,受到王安石的反駁,憤

而指出推行新政的官僚都在控制言論,致使天下人「無敢言者」
,真相不能上達,

使他們有恃無恐,現在即使是敢於提出真相的御史,也將要被消滅了。「艱梗言

路」這樣在各個時代都被使用的論點,放在這個時期,頗可看到官僚對資訊壟斷

296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65,熙寧八年六月甲寅條,頁 6516。
297
漆俠認為李定說的是實話,而李常「力圖掩蓋事實」 ,並以此論證青苗法受到百姓的支持,見
《王安石變法》 ,173。葉坦卻認為李定講這些話是想要「媚上升官」 ,見《富國富民論》
,頁 79。
298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37,熙寧五年八月癸卯條,頁 5778-5779。
299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35,熙寧五年七月壬午條,頁 5698。
300
《忠肅集》,卷 3,〈論助役法分析第二疏〉,頁 58-60。

- 79 -
的焦慮。

王安石及其反對者針對資訊管道的焦慮,也反映出他們對事實的重視,這本

是宋代官僚的常態。學者已經指出,無法取得「實跡」乃是官僚極深的焦慮。301

不過至少在熙寧時期,官僚對於事實的焦慮,其實來自於更深層的政治敏感。兩

派官僚都認為自己才能傳遞真相,而對方只是造謠生事,所謂「廣耳目」,言下

之意其實是不要聽對方的言論,這形成了一種事實的「競爭」,事實當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排擠對方的管道,建立起某些官僚看來「正確」的資訊通道。

但雙方的論點最終也只能說服自己,官僚互相指責對方扭曲事實、壟斷皇帝的視

聽,這使得事實成為論辯的工具,從而失去客觀的地位。雖然宣稱自己掌握了真

實的民情,官僚永遠無法說服政敵,自然也不可能取得共識。這形成了新政時代

辯論的隱憂,也為將來的舉措埋下伏筆,百姓的意願固然是爭論的焦點,但當本

來的客觀標準不再有效時,一些新的條件就會應運而生,這將改變官僚對待民情

的態度,從而影響新政時代後期的政治格局。

301
鄧小南,〈關於宋代政績考察中的「實跡」:要求與現實〉,《李埏教授九十華誕紀念集》,頁
118-132。當然,對於訊息的焦慮恐怕不是宋代人所獨有。

- 80 -
第三章 「任理而無情」
:百姓意願的底限

雖然新政呈現以民為本的基調,官僚也極欲尋求支持這項基調的實證,但這

不能保證政策永遠受到所有百姓支持。新法推行的十七年間,反抗的聲音此起彼

落,官僚的意見固然受到王安石的忽視,但「民」的聲音卻需要不同的對應理由,

這包括質疑反抗者的屬性,或者訴諸法令便民的初衷。但新政的支持者試圖自圓

其說,卻也坐實了反對者的批評。雖然元豐時期的政治風氣緊縮,導致異論急遽

減少,依附在異論之上的種種負面民情也難以浮現,但這只是延緩了反對意見的

出現。認定新政虐害百姓的官僚並未心悅誠服,他們深懷解救百姓的心願,期待

在下一波政治異動中,化解新政的危害。

第一節 東明縣的抗爭
熙寧四年五月十四日,數百戶平民湧入京師的開封府,這些人主要是開封府

界東明縣的縣民,進京的目的是抗議縣衙超升他們的戶等以收取免役錢。開封府

不願受理,這些人於是轉而前往王安石的私邸抗議。在喻令百姓「相府不知,當

與指揮不令升等」後,王安石隨即詢問縣民,知縣是否知道進京告狀的情事,並

。302民眾抗議的事件
晉見皇帝,要求嚴加查辦東明縣的父母官賈蕃(1020-1089)

導致了朝廷不小的風波。御史中丞楊繪(1027-1088)
、監察御史裏行劉摯交章上

奏,認為免役法的不便已經有具體的驗證, ,303「豈得民心甘服」,
「不順乎民心」
304
要求朝廷停止新法,「深求民情,博采中外之論,再行講求」。305

對王安石而言,這又是一樁反對者策動的陰謀。知東明縣賈蕃是范仲淹的女

婿,在此時已被樞密院選為勾當進奏院,
「好附流俗」
,似乎有意沮壞新法,雖然

302
東明事件的過程,如無特別註明,都是根據《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 223,熙寧四年五月戊戌、
己亥、庚子、壬寅、癸卯條,頁 5425-5429。
303
《忠肅集》,卷 3,〈論助役法分析疏〉 ,頁 54。
304
李常,〈上神宗論助役〉, 《宋朝諸臣奏議》,卷 116,頁 1262。
305
《忠肅集》,卷 3,〈論役奏〉,頁 50。

- 81 -
王安石曾為此事短暫稱疾在家,他對賈蕃的舉動卻大不以為然,認為他沒有善盡

知縣的職守,任由縣民進京告狀。在王安石的授意下,提點府界公事趙子幾搜羅

了數件賈蕃在知縣任內的不法情事,其中甚至有將應對無禮的貧民「栲掠枷錮其

子,四日而死」的惡政,306如此一來,賈蕃不僅是新法的反對者,同時也是貪官

污吏,其反對新法的道德正當性已經蕩然無存。劉摯對這種攻擊不以為然,他認

為劾賈蕃私升戶等之罪即可,不該另行揭過。307此事經數月的討論,最後王安石

的論點佔了上風,賈蕃降監順安酒稅,因此事發論的楊繪與劉摯,則因言論失當,

罷職外放。

討論熙寧時期的免役法,大概很難不注意到東明縣的訴願事件,早期的研究

者或者將其視作新政未臻完善的結果,需要仰賴更嚴格的執法;308另一些學者則

乾脆接受王安石的指控,將東明縣的事件,作為反對者惡意的陰謀。309這些觀點

都有道理,但與本文的取徑稍有不同。如果我們注意到新政時期,官僚對於「便

民」這項條件的重視,東明縣的抗爭事件就不再是客觀敘述的一種補充,而將其

視為政治陰謀也略嫌簡單。訴願事件涉及新政最核心的理由,反對新政的官僚獲

得了有力的指控,而支持新政的官僚也必須尋求不同的解釋方針。

東明縣的抗議者與朝中官僚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都是平民,而抗爭是真切

實在的事件。如前所述,新政對於官僚造成的不便,素不為王安石看重,在「便

民」的號召下,官僚的不滿也必須讓位給百姓的利益。新政「抑兼併」的原則也

與這種排除官僚利益的態度相彷彿。雖然廣義的民包含官戶以外的社會成員,但

抑兼併無疑將擁有廣大資產的平民也屏除於「民」之外,也因此,當這些兼併之

家遭受傷害時,指出這些人就是法令要打擊的對象,頗為合理。熙寧五年,皇帝

306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25,熙寧四年七月戊子條,頁 5473。
307
《忠肅集》,卷 7,〈劾趙子幾〉,頁 141。
308
如鄧廣銘指出這是初期一時的弊端,立即受到修正,見《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頁 195。
李金水則將此事視為地方強制敷配役錢的證據,但沒有深入解釋其意義,見《王安石經濟變法研
究》,頁 279-280。
309
如漆俠認為這是賈蕃故意超升戶等,讓百姓歸怨王安石,見《王安石變法》,頁 180。東一夫
也接受了王安石的調查結果,指出這是賈蕃的煽動,見《王安石新法の研究》,頁 601。姚秀彥
則指出這些都不是「真正農民的聲音」,見〈北宋役法之爭的剖析〉 ,頁 158。

- 82 -
便曾認為雖然浙西上等戶要出六百貫的役錢,但因為這些人戶都是兼併之家,
「多

。310在另一次廢州縣的討論中,王安石則指出不願廢除州縣的,都是
取之無妨」

在縣城置產的豪強、吏人或士大夫,對他們的意見自然無須多慮。311如果注意到

王安石在青苗法抑配問題中,曾聲言就算有抑配,也是讓富人多出錢,312這顯示

朝廷眼中的民有兩層意義,而他們關心的只是其中一種。313但在東明縣的事件

中,抗議的百姓不但是平民,而且還是平民中的四等戶乃至五等戶,314這些人當

然不是官戶,也不會是富有的兼併之家,他們的抗議恐怕只能被視為「百姓的聲

音」。且因為抗議已波及王安石本人的府邸,也不可能斥為謠言,新法的支持者

勢必要尋求不同的說詞,以化解來自百姓的不滿。這正是曾布的工作。

楊繪與劉摯的批評,是謂「五害」與「十害」,針對免役法征錢、要求原不

負差役的下戶繳納等問題,加以抨擊,並且屢屢以東明縣的抗議事件為證據。為

了反駁朝臣的異論,曾布出於王安石的授意,草擬了「十難」,這篇奏議回應了

反對者的所有攻擊,認為他們都是不明事理、隨意立論。新法的推行「志於便民」

310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37,熙寧五年八月辛丑條,頁 5776。
311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14,熙寧三年八月甲戌條,頁 5209:「今市人、公人不願併合,併
合即多進狀,朝廷人多從之。……凡言不便,多是近縣廨有資產豪宗及公人而已。」《續資治通
鑑長編》,卷 237,熙寧五年八月辛巳條,頁 5759:「上又問執政曰:『聞鄭人不以廢州為便,然
否?』王安石進曰: 『……惟是士大夫有置產在鄭州者,或不欲爾。』 」當然,廢併州縣利於鄉村、
不利坊郭,在元祐年間也有類似的看法,可見《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 407,元祐二年十二月丙
申條,頁 9908。但無論鄉村坊郭,都是「民」 ,重點只在官僚論證自己的政策便民時,要看待哪
種民。關於此時期廢州縣的研究,可參馬玉臣,〈試論宋神宗時期的州縣省廢〉 ,《中國歷史地理
論叢》20 卷 4 期(2005,西安)
,頁 79-95。
312
韓琦,
〈上神宗乞罷青苗及諸路提舉官〉附小註, 《宋朝諸臣奏議》,卷 111,頁 1209-1210:
「臣
以為此事至小,利害亦易明。直使州縣抑配上戶俵十五貫錢,又必令出三分息錢,一戶所倍止三
貫錢。因廣常平儲蓄,以待百姓凶荒。則比之前代科百姓出米為義倉米,未為不善。況又不令抑
配,有何所害?」周良霄曾指出由此可見王安石支持抑配,見〈王安石變法縱探〉 ,頁 11。但必
須注意,王其實還是強調「況又不令抑配」,抑配仍未受法令保障,這只是王安石對富人敵意的
展現。
313
當然,宋代的社會組成不會如此簡單,主戶客戶、鄉村城郭、北人南人,乃至對女戶、單丁、
僧道、軍人等的討論,都可以更全面的勾畫出宋代的社會組成。相關研究汗牛充棟,略舉如王曾
瑜,《宋朝階級結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柳田節子,《宋元鄉村制の研究》 (東
京:創文社,1986)、佐竹靖彥, 《唐宋變革の地域の硏究》、游彪, 《宋代特殊群體研究》 (北京:
商務書局,2006)。指出這些客觀的分類當然重要,但仍需注意歷史的當下,官僚使用的主觀意
圖,至少在新政時期,官、兼併之家與民三者的分類,受到普遍的使用,雖然民的組成複雜多端,
但在辯論之中,他們似乎只要掌握三者即可,不必過度深入。
314
抗議事件過後,朝廷曾下令「如敢將四等以下戶升於三等,致人披訴,其當職官吏並從違制
論,不以赦降原免。」見《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23,熙寧四年五月庚子條,頁 5426。可推知
抗議者是來自被超升的四等戶乃至五等戶。

- 83 -
已經過長期的訪查、籌劃,在試行時且「牓之諸縣,凡民所未便皆得自陳」,已

充分廣徵民意;而在推行時,也確實收到輕徭薄賦之效,至於征錢造成錢荒的問

題,曾布也指出繳納現錢或穀物,
「皆取民便」
,反對者只是一味作梗,提不出積

極的建議。至於賈蕃本是惡官,朝廷有過必舉,怎可不顧舊惡,輕輕放過?315

免役法的爭議,學界討論已多,王安石及其反對者針對役法理論的辯難,包

括役錢的徵收、民戶負擔的減輕、鄉役是否可以僱人等問題,難免見仁見智。值

得注意的是曾布如何回應反對新政的民情:

提舉司昨以諸縣等第不實,故首立品量升降之法,方司農、開封集議之時,

蓋不知已嘗增減舊數,然編敕三年一造簿書,所以升降等第,今之品量增

減亦未為過。又況方曉示人戶,事有未便,皆與改正,則今之增減亦未施

行。……賈蕃為縣令,固當奉行條詔,差役之事有未便於民,法許其自陳,

乃不肯受,使趨京師諠譁詞訴,其意必有謂也,誠令無所用心,亦可謂不

職矣。316

曾布首先說明,戶等簿書本就需三年更新一次,即便偶有升等,亦在情理之中,

王安石在此之前也有類似的說法,他並且認為四等戶中物力達於三等戶的,本就

應該超升戶等。317更值得注意的是他接著提到「事有未便,皆與改正」
,「則今之

增減亦未施行」,這其實點明在朝廷看來,百姓的權益本來就受到法令保障,如

果對超升戶等有所不滿,可以向地方長官陳訴,在東明縣的案件中,最終也沒有

超升戶等,問題的關鍵是身為地方官的賈蕃不能奉法,沒有在縣一級解決百姓的

問題,放任百姓進京抗議,就算他不是心懷不軌,也必須承擔「不職」之罪。318

賈蕃的「不職」罪名,呈現新政推行過程中,執政官僚面對弊端的一種說詞。

315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25,熙寧四年七月戊子條,頁 5469-5474。
316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25,熙寧四年七月戊子條,頁 5471-5473。
317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23,熙寧四年五月庚子條,頁 5426:「且逐等物產,皆有籍在,籍
第四等以下,較其物產乃與三等同,則何不可升?升之百姓亦自無憾。」
318
畢仲游為賈蕃寫的墓誌,於此事頗為隱諱,稱抗議事件過後, 「行法者果怒,諷監司微察公罪
過,既不得,遂中公以他法,謫監順安軍酒稅。」(畢仲游,《西臺集》,卷 13,〈朝議大夫賈公
墓誌銘〉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冊 1122,頁 166)所謂「察公罪過」到底是指策動百姓抗爭,
還是拷掠百姓致死,墓誌語焉不詳,若以「罪過」為策動抗爭, 「他法」為拷掠致死,似也合理。
因墓誌難免於隱惡揚善,今暫從曾布、趙子幾所言。

- 84 -
雖然新政是否有利於百姓,辯論仍多,但針對其中的部份弊端,學界大致仍有共

識。以青苗錢的抑配而言,當代的研究者不會忽略馬端臨將抑配與徵錢、取息並

列為三大缺點,319並且也都同意,在青苗法實行的數年中,抑配問題始終揮之不

去。研究者指出問題之際,也深入討論抑配的成因。早期的學者如鄧廣銘與漆俠,

認為抑配是對富家大戶的抑制,較為後起的學者則認為青苗錢收息既是為了國家

財政著想,又必須顧慮百姓的還款能力,抑配在所難免;而提舉官為求業績,務

求多散,也是原因之一。320在免役法的推行上,研究者也指出官吏不能遵循法令

原意,為求業績隨意超升戶等、多徵寬剩錢,使實踐背離法令原意。321這種「有

治人、無治法」的觀點,受到大多數官僚認可,不管是呂惠卿或司馬光對此也無

分歧。322總之,對推行手段的檢討,可使政府脫離反抗民情的指控,百姓或許受

害,但這是實踐者的過錯,只要嚴格執法,就可免於侵害百姓權益。

第二節 百姓意願的讓位
大概不必指控王安石的這種觀點是自欺欺人。有許多證據證明朝廷在政策推

行時,會自行調整步伐,以適應官吏的舞弊或百姓的不便,這包括推行倉法避免

吏人的舞弊,並且嚴格取締不奉法的官吏,在青苗錢的抑配問題中,王安石曾說

「嚴行黜責一二人,則其弊自絶」,323意圖以嚴格的執法肅清弊端。郟亶在南方

興修水利,導致百姓不便,甚至是由呂惠卿本人回報朝廷,才將郟亶罷職,顯然

朝廷也懂得除弊。324即使是法令本身,也可適當修改。熙寧七年,當皇帝質疑免

319
《文獻通考》,卷 21,市糴二,常平義倉租稅,括糴,頁 208-3: 「按青苗錢所以為民害者三,
曰徵錢也,取息也,抑配也。」
320
方志遠,〈略論青苗法的推行及效果〉 ;俞兆鵬,〈評歐陽修「止散青苗錢」問題-兼論北宋熙
豐新法中之青苗法〉 ,《南昌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9 卷 2 期(1998,南昌) ,頁 104-110。
李金水, 《王安石經濟變法研究》 ,第二章〈論青苗法的制度變遷〉 ,頁 62-141。方志遠曾指出抑
配在宋疆域各地都有,但我對他的材料認定還有疑議。
321
周良霄,〈王安石變法縱探〉 ,頁 28-29;李金水,《王安石經濟變法研究》 ,第四章〈論宋代免
役法的制度變遷〉,頁 215-328。
322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 ,卷 6,熙寧二年十一月壬午條,頁 263:「惠卿曰: 『光所言皆吏不
得人,故為民害耳。』光曰:『如惠卿言,乃臣前日所謂有治人無治法。』 」
323
韓琦,〈上神宗乞罷青苗及諸路提舉官〉附小註, 《宋朝諸臣奏議》 ,卷 111,頁 1209。
324
郟亶在蘇州推行圩田,似乎不得其法,以致百姓怨聲載道,甚至遭到呂惠卿攻擊,見《續資

- 85 -
行錢徵收範圍太廣、取錢太重時,王安石曾上言「法固有不及處,須因事修改,

,325這當然展現出他們自我調整的誠意。但必須注意,這一切的討論
乃全無害」

都是在繼續推行新政的前提下展開,官僚可以批評新政的推行,也可以檢討不奉

法的官吏,但是不能質疑新政本身。熙寧七年王安石第一次罷相,皇帝在求直言

的詔書中清楚展現這種態度:

朕嘉先王之法,澤于當時而傳於後世……而其間當職之吏,有不能奉承,

乃私出己見,妄為更益,或以苛刻為名,或以因循為得,使吾元元之民,

未盡蒙澤。雖然,朕終不以吏或違法之故,輒為之廢法,要當博謀廣聽,

案違法者而深治之。間有未安,考察修完,期底至當。士大夫其務奉承之,

以稱朕意。無或狃於故常,以戾吾法。敢有弗率,必罰而不赦。326

這份詔書清楚說明,新政的目的是要照顧百姓,但官僚不能確切執行,是以成效

不彰。更需要重視的是皇帝設置的但書:「不以吏或違法之故,輒為之廢法。」

因此,法令的實踐即便弊端百出,也不影響新政的持續推行,兩者層次不同,優

先順序也不一樣。新政之內容許各項討論,新政之外便不被接受。這個態度使新

政獲得論辯的優越地位,也為新政標榜的重視百姓意願埋下隱憂。

敏銳的讀者可能已經注意到,百姓的好惡與政策良寙並無必然關係,人民敵

視的政策未必是劣政,而獲得廣泛支持的也未必為善。我將這項顯而易見的問題

延至此處才提出,自然也與王安石的態度相彷彿。雖然新政的創立總是標榜「便

民」
,並且聲言受到百姓歡迎,儼然將百姓的意願置於頂端,但在歷次的辯論中,

這種標榜的問題也逐步浮現。僅僅以常識而言,政策要獲得「所有」百姓的支持

本就是天方夜譚。雖然政府可以藉由切割百姓的組成,將豪強兼併之家區隔於更

治通鑑長編》 ,卷 245,熙寧六年五月乙丑條,頁 5960。不過王安石並不認為蘇州不可行圩田,


只是因為郟亶「所為倉卒,又妄違條約」 ,顯見他仍相信是人謀不臧,於法無害。關於北宋圩田
的研究,可見梁庚堯師,〈北宋的圩田政策〉, 《事變、群體與個人:第一屆全國歷史學學術討論
會論文集論文集》 (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1996)
,亦收入《宋代社會經濟史論叢》 ,頁 261-285。
呂惠卿為何攻擊郟亶,還有問題,蔡承禧在熙寧八年曾言呂惠卿攻郟亶是因他自己有一套水利辦
法。考慮到呂惠卿的兄弟被控強借富民錢買田於秀州,則呂家與江浙一帶的土地似乎有複雜的利
益關係,或許也因此令他不贊成郟亶的政策。
325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51,熙寧七年三月戊午條,頁 6124。
326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52,熙寧七年四月乙丑條,頁 6172。

- 86 -
「真實」的民,但要求這些百姓都心甘情願接受新政照顧,顯然只是朝廷的一廂

情願。就像東明縣的抗議事件一樣,新政的支持者必須面對不滿的平民,而他們

訴諸修正法令、貫徹執法之餘,大概也無法完全杜絕這類意見。隨著新政的推行,

一些更極端的言論逐漸出現,這將會挑戰新政標榜的便民宗旨。

熙寧六年,皇帝與王安石討論到管仲的政策,雙方針對何謂恰當的施政,有

不同的觀點:

上曰:
「管仲奪伯氏駢邑三百,沒齒無怨言。若審處而當罪,小人亦自服。」

安石曰:「管仲以當理而人不怨,誠可稱,然管仲豈能勝盤庚、周公?盤

庚、周公乃不能使人不怨,豈是不能審處而當罪?蓋有使人無怨之道,然

而小人妄怨,不害為當理,若為小人妄怨便以為所處不當理,如此,則盤

庚、周公亦為有失,不足法。」327

皇帝認為管仲執法,而小人無怨,在於可以合理施政,小人自服。但王安石隨即

指出,管仲施政是否合理,關鍵不在小人是否有怨,若以小人是否有怨為依據,

連聖人盤庚、周公都無法成功。這其實已經說明在王安石的觀點中,施政的關鍵

在理,而小人的怨望僅能參考。在另一條材料中,他則要皇帝堅守權威,不可輕

易受制於人:

人主若不能盡天下,則不能勝天下,反為天下役,反為天下役則亂矣。328

兩條材料中的小人、天下都沒有明指,考慮到反對者時常聲言新法令「天下不

便」,王安石又常將反對新政的官僚稱為小人,此處的對象若指官僚頗為合理。

但正因天下、小人也可以指更廣泛的一般平民,將此視為王安石對待百姓意願的

態度,似乎也無不可,若再搭配下面這條材料,或許更為清楚:

治百姓,當知其情偽利害,不可示以姑息。若驕之使紛紛妄經中書、御史

臺,或打鼓截駕,恃眾為僥倖,則亦非所以為政。329

這段話的時間,正好在東明縣抗爭之後,雖然朝廷聲言要照顧百姓,但王安石也

327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42,熙寧六年正月庚午條,頁 5895。
328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23,熙寧四年五月庚子條,頁 5428。
329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23,熙寧四年五月庚子條,頁 5427。

- 87 -
在同一時間展現了官僚的高姿態。簡單來說,雖然新政標榜以民為本,但百姓不

能以此脅眾示威,壓迫皇權。小人必須被動接受上位者的安排,同理,上位者也

應當不受小人意志的牽引。

這套論點將令百姓的意願退於次要地位,而代之以上位者的宏遠構想。在新

政推行過程中,這似乎可以找到證據。熙寧五年,當皇帝要求河北弓箭社需要人

人自願而後可行時,王安石立刻指出這不切實際,只要以道揆事,政策自然可行:

今召人飲食尚有倦而不赴者,況欲什伍之,使從我進退,豈有人人欣賴之

理?……須以道揆,不須聽無稽之異論。330

王安石其實也意識到尋求人人情願不太可能,於是他將「道」的地位特別提出,

人君只要順著道運作,便可以達致成功。這當然是因為他對自己的構想深具信

心。在一次對保甲的討論中,他明白告訴皇帝,短暫的陣痛必不可免,但就長期

來看政策會帶來好處,由此必須堅持變法:

大抵修立法度以便民,於大利中不能無小害。若欲人人皆悅,但有利無害,

雖聖人不能如此;非特聖人,天地亦不能如此。以時雨之於民豈可以無,

然不能不妨市井販賣及道塗行役,亦不能使牆屋無浸漏之患也。331

他仍然強調法令「便民」的初衷,並將德政視為時雨,指出百姓對於不可缺少的

雨尚且有怨言,何況是法令的推行?只要認清長遠的好處,一時的犧牲實屬必要。

這種態度並不僅出現在保甲、弓箭手等與民兵相關事務中。在討論到役法問

題時,皇帝曾建議宰相裁減役錢,減輕稅戶的負擔,王安石便指出「朝廷制法,

,至於「淺近之人」的意見,實無足慮。332如
當內自斷以義,而要久遠便民而已」

果我們注意到王安石在反駁朝中的「流俗」時,也是採用類似的論點,他對於法

令本意的推崇,無疑將百姓與流俗推往同一個方向,事實上在一次與淤田相關的

言論中,皇帝便採取了這樣的態度,並且明言百姓只是「愚民」:

愚民可與樂成,難與慮始,朝廷興作如實知其利,假令彊率以就功緒,當

330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38,熙寧五年九月己酉條,頁 5795。
331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24,熙寧四年六月己巳條,頁 5453。
332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23,熙寧四年五月丙午條,頁 5433

- 88 -
亦無害,但不可不實耳。333

「對的事情」便應排除萬難,強使百姓為之,這已公然宣稱可以不用顧慮百姓的

意願,而其理由仍在於對新政的信心。藉由對於新政本質的堅持,百姓的意願顯

然也不再是唯一需要考慮的關鍵。

這樣的觀點當然改變了「便民」的內涵。雖然我們在前文提到便民所指乃是

百姓的意願,但宰相與皇帝在此處卻顯然違背了這項原則,只要政策就長遠來看

對百姓有利,甚至可以強迫百姓服從。這使得便民由百姓的意願,轉而回歸到模

糊的為百姓著想。「民」與「民情」就此判然二分,前者仍是官僚心目中重要的

對象,但卻與後者無涉。王安石對義理的重視始終如一,一旦面臨不利的民情,

立刻訴諸政策的本意,對他或許沒有問題,但就反對者而言,這坐實了他們長期

的指控:新政不便於民,甚且壓迫百姓的意志。劉摯在攻擊役法時指出新政「不

順乎民心」
,也說明在反對者眼中,王安石的超越民情其實是壓迫民情。就此而

言,「百姓意願」成為了一柄雙面刃,雖然官僚可以自圓其說,尋求超脫民情限

制的理由,但這也無可避免使民情落於對方的掌握中,由此而往,指責新法枉顧

民情、一意孤行、殘害百姓的意見,獲得了明顯的證據,王安石種種超越民情的

言論,也使他難以脫離對抗百姓的形象。司馬光曾記載了一則故事,藉以說明王

安石背離民情:

上曰:
「聞民間亦頗苦新法。」介甫曰:
「祁寒暑雨,民猶有怨咨者,豈足

顧也!」上曰:「豈若并祁寒暑雨之怨亦無邪?」介甫不悅,退而屬疾家

居。數日,上遣使慰勞之,乃出。334

司馬光在這則故事中,強調神宗與王安石的差異,指出神宗希望百姓無怨,而王

安石卻不能體察上意,反而聲言百姓就算遭遇自然的氣候,也有怨言,實在不足

為顧。對於百姓一時的怨望,無需掛懷,只要秉持「理」,為天之所為,必將達

至最後的成功。司馬光的這段記載大概不會出於偽造,在王安石的日錄中也保留

333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33,熙寧五年五月壬辰條,頁 5656。
334
司馬光著,鄧廣銘、張希清點校, 《涑水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97 一版二刷)
,卷 16,
頁 314。

- 89 -
了類似的言論。335然而這番言論卻遭致嚴厲批判,司馬光的引述,固然有彰顯王

安石不顧民情的目的在,北宋晚期的楊時(1053-1135)評論此說,則批評王安

石「不亦誤乎」
,即便到了南宋後期,黃震(1213-1280)仍將此段言論特別提出,

用以彰顯王安石的奸邪,甚且說王「備極自古小人之凶德」,336這些批評若以百

姓意願的角度來看,倒也言之成理。

但在王安石等人看來,卻似乎不影響他們繼續推展新政,他們仍相信新政的

最終結果對百姓有利,便民不再是尊重百姓的意願,而代之以最終的好處,這也

使他們可以超脫相關的批評,並且順利自圓其說,皇帝的一次談話清楚反映這種

態度:

上曰:「民合而言之則聖,亦不可不畏;自上制法以使之,雖拂其情,然

亦當便於民乃可。」337

換言之,皇帝仍然看重百姓的利益,但卻容許一時的「拂其情」,只要最後可以

便民,政策仍然可以推行,並非如反對者所批評,是罔顧百姓。這樣說來,當王

安石攻擊部分官僚「媚民」,也是情理中事:

安石曰:「近歲監司惟以媚民為事,卻不斟酌有無。……今方鎮意必不肯

以用度不足故急民也,且寬恤百姓,固是美名好事,人臣優為之。然如近

歲,上下大小爭以此為事,無復屯其膏者,恐國用不繼,緩急卻不免刻剝

百姓爾。如去年體量放稅,所失至多,但長僥倖,何名寬恤!……」338

此事乃因韓琦而起,因他考慮到百姓物力困難,請求倚閣預買紬絹,王安石卻認

為這只是「媚民」從事,只想要搏取百姓的好感,但沒有顧慮到長遠的發展。在

他來看,若任由百姓拖欠賦稅,一旦國家財政困難,最終還是會傷害百姓的利益。

換言之,雖然反對媚民看似是敵視百姓,但這背後仍是以百姓的利益為考量,在

335
引自《龜山集》,卷 6,
〈神宗日錄辨〉 ,頁 156:
「陛下正當為天之所為。……所謂天之所為者,
如河決是也。天地之大德曰生,然河決以壞民產而天不恤者,任理而無情故也。故祈寒暑雨,人
以為怨,而天不為之變,以為非祈寒暑雨不能成歲功故也。」
336
黃震,《黃氏日抄》,卷 41,〈日錄論〉,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708,頁 189。
337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21,熙寧四年三月丁未條,頁 5391-5392。
338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63,熙寧八年閏四月己酉條,頁 6444。

- 90 -
平日維持國家的財政,一旦遇到緊急狀況,就可以避免剝削百姓。

在結束本節以前,我仍然希望關注一條材料,並藉此說明將辯護理由上溯至

法令的初衷與理想,如何令王安石超越一般的批評,但另一方面,也使他的批評

者更加相信新政殘害百姓。熙寧七年針對免行錢的徵收,皇帝曾希望減少免行

錢,王安石卻稱如果減少, ,339到了七月,當詳定所
「不知卻令何人出錢給吏祿」

進呈徵收免行錢的理由時,則指出供給吏祿是關鍵的理由:

朝廷所以許民間輸直免行者,蓋人情無不欲安居樂業而厭於追擾,若一切

罷去,則無人祗應。又公人祿廩素薄,不免有求於行人,非重法不能禁。

以薄俸申重法,則法有時而不行;縣官為給,則三司經費無窮。今取於民

薄,而公人各知自重,不敢冒法,此所以使上下交濟,臣等推行之本意也。
340

免行錢的征收,最初是要減緩行人供給物資的負擔,但在此詳定所卻稱吏祿才是

關鍵,豈不是明言財政才是優先目的,而照顧行人僅是表面文章?但考慮到詳定

所稱所以給吏祿的理由,新法的支持者似乎仍可以找到辯解的方法。簡單來說,

徵收免行錢可以解決吏人舞弊的問題,這最終對百姓仍是利多,而在王安石來

看,新政時代胥吏舞弊的問題確實獲得控制:

安石曰:「聞開封府吏自言向時遇事,且思如何可以取錢,又思如何可以

欺罔官員,實無心推究人枉直。自今誠恐有暇及此。……」341

過去胥吏只想貪汙舞弊,而今確保了他們的經濟來源,也就可以專心於斷案,這

既顯示提升了行政效率,最終也可以使百姓得利。342反對者大概不會接受這種說

詞,劉摯在元祐初年便指出,所謂舞弊減少,其實是「非犯者少也,敗者少也;

339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51,熙寧七年三月己未條,頁 6128。
340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51,熙寧七年三月辛酉條,頁 6130。
341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33,熙寧五年五月乙巳條,頁 5666。
342
宮崎市定對倉法的研究,接受了王安石的論點,他並認為王安石新政的目的是「計量國庫的
收入而直接用之於人民」 ,見宮崎市定著,索介然譯, 〈王安石的吏士合一政策〉 ,劉俊文編,
《日
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 (北京:中華書局,1992)
,第五卷,頁 451-490。但考慮到最基層
的吏仍未獲得俸祿,倉法對於吏治的效果恐怕還是有限。

- 91 -
非敗者少也,正其罪者少也。」343在此,雙方又面臨各說各話的窘境,但這似乎

不妨礙王安石繼續堅持改革,新政是為了整體的福利著想,一時的理由轉變,似

乎都可以免受責難。

這當然頗為弔詭。王安石曾經指責反對者不能具體指出新法推行的缺點,特

別是對百姓的傷害,他甚且自信滿滿認為自己掌握了正確的民心。但當他自己選

擇忽略民情,訴諸於新政蘊含的道或理時,新政其實也喪失了具體的事實。雖然

他聲稱政策的未來光明遠大,但這絕無法使反對者心服口服,雙方的辯論既難以

產生共識,最終流於各擇其是。
「便民」本是客觀的標準,此時也喪失了獨立的

地位,雙方仍然堅持自己掌握了百姓的心聲,但卻互不能說服,政策的推動似乎

還是仰賴權力的支持,獲得政權者就可以推展政見。這使皇帝的角色越形重要,

並且決定了新政時代後半期的政治現象。

第三節 元豐時代態度的延續
王安石在熙寧七年便曾因為久旱,遭到罷相,隨即在熙寧八年復相,但為時

不長,熙寧十年(1077)終於再度罷相,自此退出政壇,終身未再進入汴京朝局。

此後朝廷改年號為元豐,由神宗皇帝全權推行新法。改革的步伐在神宗主導下,

規模更勝以往,除了擴大幾項新政的內容,甚至推動了北宋中期最大規模的官制

改革。344雖然對於神宗是否真心支持王安石,學界尚有爭論,345但大致可以肯定,

沒有皇帝的支持,王安石不可能抵禦紛雜的反對意見,更無法一展抱負。值得注

意的是,在王安石離任後,朝廷對於異論的態度,以及民情競爭的狀況是否有所

改變。

343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64,元祐元年正月戊戌條,頁 8702。
344
關於元豐改制的研究,可參張復華, 《北宋中期以後之官制改革》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
羅禕楠, 《論元豐三省政務運作分層機制的形成》 ,清華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北京:清華大學,
2005)。
345
鄧廣銘曾經指出,神宗與王安石在國防政策上頗有分歧,並且也擔心王安石侵害君權,因此
習於運用「異論相攪」的祖宗家法處處掣肘,見《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類似的觀點亦見羅
家祥, 〈宋神宗與熙豐時期的朋黨之爭〉 ,《江漢論壇》1990 年 3 卷(1990,武漢),頁 65-69。

- 92 -
長期以來,對於熙寧、元豐法是否有異同,學界討論不一。梁庚堯師對市易

法的研究,是將熙寧、元豐合而觀之,並未承認兩時代有本質的差異,元豐繼承

了熙寧的財政取向,甚且擴大市易務的經營,在確定熙寧新政是財政導向以後,

似乎看不出元豐政策的轉變。其他學者雖未針對單一的政策仔細分析,但大致上

也以熙寧決定元豐的格局,以此賦予熙豐新政富國的印象。346另一方面,某些學

者則強調王安石與神宗觀念的差異,347甚而指出熙寧新法強調富民,元豐法則因

重視開邊,必然往財政的方向前進。其證據則是新政在元豐年間,更加注重財政

效果,如裁省役人而役錢不減、茶、鹽、鐵的專賣,導致百姓生活不便,封樁錢

的大量囤積則使市面通貨流通減少,嚴重影響民生經濟;元豐義倉法的成立,更

是多徵賦稅的飾詞。348

然而必須指出,雖然元豐的政策擴大了熙寧時代的各種經營規模,但變質與

發展僅在一線之間,關鍵在於研究者是否相信王安石一心富民,而皇帝只為富

國。制度面更趨近財利,到底是先前政策的持續發展,還是轉變,恐怕很難論定。

僅以言論來看,神宗從未放棄愛民的語言,當北方飢荒,百姓流離之際,他要求

檢討地方官的責任,並申明朝廷的愛民情懷:

上曰:「常平賑濟之法,州縣或不能盡行。夫以政殺人,與刃無異。今出

入一死罪,有司未嘗不力爭;至於凶年饑歲,老稚轉死溝壑,而在位者殊

不恤。此出於政事不修,而士大夫不知類也。」349

「以政殺人,與刃無異」,這恐怕與此前所展現的論點並無二致。當然,鑒於民

本是官僚共享的知識,皇帝也不能自外於此,意圖尋求皇帝害民的論點大概是緣

木求魚,而如果真的找到恐怕也是駭人聽聞。但正如此前的討論,從言論來看,

346
梁庚堯師, 〈市易法述〉,類似觀點亦可參葉坦, 〈評宋神宗的改革理想與實踐〉,《晉陽學刊》
1991 年 2 期(1991,太原)
,頁 9-15;顧全芳,
〈宋神宗與熙豐變法〉,《學術月刊》1988 年 8 期
(1988,上海),頁 72-77。
347
張元,〈從王安石的先王觀念看他與宋神宗的關係〉。
348
制度面的發展,可參葛金芳,〈王安石變法新論〉、葉坦,〈評宋神宗的改革理想與實踐〉。陳
振對於保馬法的研究則說明,熙寧到元豐年間,保馬法經三次變革,雖然他本人肯定保馬法的推
行,但由制度也可看出政府的要求越趨強制,百姓負擔亦多,見陳振, 〈論保馬法〉 ,鄧廣銘、程
應鏐編, 《宋史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頁 321-334。
349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25,元豐五年四月癸亥條,頁 7819。

- 93 -
新政的發展受到民本思想的保障,而即便是最大程度的富國,也可解釋為最終對

百姓有利,即便研究者聲言神宗為了戰爭,勢必不顧民生,但皇帝恐怕仍可找到

解釋的空間。在另一些材料中,皇帝則是獎勵了貫徹酒專賣的官僚,值得注意的

是他使用的語言:

(吳)居厚將命一道,不辱使指,無黷乎上,不擾乎下,不諠于聞,而於

二三年間坐致財用數百萬計,前日縣官窘迫,一朝變為寬紓。經費之外,

又能應緩急之求。內外理財之臣,未有出其右者。三省可議賞典。350

從表面上來看,這顯然是皇帝一心求財的明證。但如果考慮到他所謂「無黷乎上,

不擾乎下,不諠于聞」,顯見至少在文字上,他仍然意圖達致富國富民的同時理

想。至於吳居厚是否真的「不擾乎下」,雖然反對新政的官僚不作如是觀,但這

似乎不妨礙皇帝繼續維持理想的法令推行。

另一方面,皇帝對於反面事證的認定,也與王安石相當近似。在熙寧時期,

異論與王安石等「正論」的交互攻擊,乃是為了爭取皇帝的支持,對於管道的競

爭最終也是為了讓皇帝聽某派官僚的意見,捨棄政敵的觀點。這種競爭使皇帝從

中取得最終的決定地位,而皇帝也相當清楚地使用自己的地位,藉此營造超然的

態度,從而導致熙寧時期紛雜的朝議攻防。351在推崇王安石的學者來看,這不免

顯示神宗不夠支持王安石,而王安石對此也多次表達不滿,他指責神宗不夠「聰

明」、縱容小人,當皇帝指稱已奪反對者官時,王安石卻顯然不太滿意:

安石曰:「兩制奪一官,何足以懲姦!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隨下

一杓水,即羹何由有熟時也。」352

新政的推行需要堅持意志,若不能有效貫徹,任由小人橫議,自然會令新政無法

350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39,元豐六年九月戊申條,頁 8161。
351
李瑞(Ari Daniel Levine)曾指出神宗以後的北宋皇帝,都投身黨爭,且認同某一派的意識
型態。見 Levine, Divided by a Common Language: Factional Conflict in Late Northern Song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9). 然而神宗的態度恐怕不會如此簡單,
他顯然仍維持某種程度的超然,而他對待異議人士的態度,也與哲宗、徽宗頗有不同。正如冀小
斌所言,制衡(checks and balances)的慣例在神宗時代逐漸隱沒,但尚未消失。見 Xiao-bin
Ji, Politics and Conservatism in Northern Song China: The Carrer and Thought of Sima
Guang(A.D. 1019-1086),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5).
352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62,熙寧八年四月己丑條,頁 6414。

- 94 -
順利推行。但考慮到皇帝的立場,維持超然的地位可以使他獲得更多的政治能

量,既然最終的決定權在皇帝手上,只要他篤定支持新法,讓反對者批評似乎也

無不可,事實上熙寧時代大部分的事實競逐,最後皇帝都採納了王安石的觀點,

熙寧七年喧騰一時的市易之獄便是如此。

市易之獄的緣起,一方面有鄭俠呈遞〈流民圖〉於外,另一方面有曾布聲言

於內,一度令皇帝動心,並且令曾布調查。今天的研究多從曾布提出的證據出發,

指出呂嘉問治下的市易務擴大營業範圍,與原法令不符,導致商賈不便。但此事

正如同新政推行時期大部分的反對意見一樣,也有正反兩方面的言論。皇帝曾向

王安石詢問曾布攻擊呂嘉問之由,王安石卻指稱這是兩人的私怨使然,並且稱「終

不見市易有違法害民事」,353顯然在他來看,各項指控並無實據。在王安石等人

的建議下,皇帝隨後改命呂惠卿與曾布共同調查此事,後來又讓知軍器監的章惇

(1035-1105)調查曾、呂二人的互相指控。雖然後世的史書指稱呂惠卿強迫行

戶修改證詞,但這終究僅是一面之詞,如果注意到後來曾布被罷職的理由,朝廷

其實並未採納這些反面事證:

布坐不覺察吏人教令行戶添飾詞,理不應奏而奏,公罪杖八十。354

顯然朝廷接受了呂惠卿等人的意見,認為曾布所言不實。李燾對整件事的記載,

都在凸顯王安石、呂惠卿聯手捏造事實,但若以熙寧七年當下朝廷的態度而言,

真相已經清晰可見,鄭俠受到懲處、曾布、馮京罷職出知外州,既代表王安石等

人意志的貫徹,也象徵事實的勝利。355但從另一方面而言,從為辯論劃定範圍的

詔書,到市易之獄的判決結果,都打擊了反對意見的發展,皇帝大體上接納了對

新政有利的證據,從而使新政可以順利推行。

然而無可諱言,從熙寧到元豐,朝廷上顯著的現象是民情競逐的大幅度減

353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51,熙寧七年三月戊午條,頁 6126。
354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55,熙寧七年八月壬午條,頁 6237。
355
市易之獄的發展複雜,相關研究可見梁庚堯師, 〈市易法述〉 ;蔡哲修,〈鄭俠進「流民圖」事
考辨—鄭俠與熙寧政爭研究之一〉 ,
《大陸雜誌》77 卷 6 期(1988,臺北)
,頁 278-283;蔡哲修,
〈北宋「市易之獄」淺探—熙寧政爭研究之二〉 ,《中興史學》13 期(2007,臺中),頁 27-44;
俞兆鵬, 〈論所謂曾布「反對市易法」的問題〉 ,《中國史研究》1985 年 4 期(1985,北京),頁
75-87。

- 95 -
少。這一方面是朝局環境變化使然。隨著王安石離任,皇帝也走出幕後,主導變

法,這必然引起官僚議論上的困難。他們不能再像熙寧時代一樣直指皇帝遭到矇

蔽,當競逐的對象是皇帝時,空間必然遭到壓縮。神宗在元豐年間主導朝政,史

稱「上臨御久,群臣俯伏聽命,無能有所論說」,356這其實也展現了元豐時期,

言論空氣的緊縮。熙寧七年的市易之獄已經嚴厲打擊了朝中反對新政的官僚如馮

京,元豐二年(1079)的烏臺詩案則將矛頭對準在野的士人,除了蘇軾一度有性

命之憂,與蘇軾密切往來的官員也受到程度不一的懲罰,這自然大大增加了反對

者的負擔,從而令他們不可任意進言。357

但反面民情的減少,不能僅僅歸咎於權力的霸道或宰制。皇帝固然以君權高

高在上的地位,壓迫了反對者的異論,但另一方面,朝廷也為辯論劃定了前提,

從而使得反面民情的效果有限。如前所述,皇帝本人並非不關注百姓,也願意修

改政策的缺點、抑制弊端,但他卻也同時為政策的辯論,限定了範圍。熙寧七年

的求直言詔,固已為言論下達了不因為官吏不能守法,
「輒為之廢法」的限制,

在元豐年間,這種態度亦然。劉誼在元豐五年已經指出,當前的役法有十害,包

括簿記不明、寬剩錢太多、減役人卻封樁役錢,導致百姓的負擔增加。358周尹則

指出茶的專賣導致四川地區壓迫茶農,低價購買,卻又高價賣出,而茶禁既嚴,

也引起百姓鋌而走險買賣私茶。359這也成為攻擊元豐之政推行有弊的口實,但若

注意神宗對劉誼的回應,頗可見當時皇帝的態度:

上批:「劉誼職在奉行法度,既有所見,自合公心陳露。輒敢張皇上書,

惟舉一二偏僻不齊之事,意欲概壞大法,公肆誕謾,上惑朝廷,外搖眾聽,

宜加顯黜,以儆在位。特勒停。」360

顯而易見,皇帝並不是不承認新政的問題,但他卻指出那是「偏僻不齊之事」,

356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27,元豐五年六月乙卯條,頁 7873。
357
關於烏臺詩案的研究,可見李裕民,〈烏臺詩案新探〉,《宋代文化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
版社,2009)第十七輯,頁 269-285。沈松勤,
《北宋文人與黨爭》 ,第四章〈北宋黨爭的特點與
文人和文化的命運〉 ,烏臺詩案一節,頁 127-139。
358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24,元豐五年三月乙酉條,頁 7801。
359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84,熙寧十年九月癸亥條,頁 6962。
360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24,元豐五年三月乙酉條,頁 7801。

- 96 -
僅是小規模的弊端,不可因此影響法令的推行,就像王安石在熙寧時期展現的態

度,新政的方向無誤,重點只是能否嚴格執法。事實上在遭到懲處以前,劉誼便

曾上言鹽專賣造成地方騷擾,而朝廷也立刻派人體量,這正好說明皇帝繼承了熙

寧時期的態度,藉由訴諸手段的貫徹,百姓一時的不便自然有解釋的餘地。想要

以這些理由撼動新法,不能為皇帝接受,也因此,當官僚聲言濬川杷治河無效時,

范子淵才能以「陛下所立之法大壞矣」為理由,361要求皇帝支持自己,免於遭到

其他官僚的攻擊。

如果將此處的政策替換為余英時研究的「國是」,有助於理解新政推行的必

然,皇權在此際展現了極大的能量,不免令人感到新政終究仍依附於皇帝的意

志。但仍必須強調,堅定國是必須有一套說詞,而民情恰好是這套說詞的重要來

源。國是或政策固然因為皇帝的大力支持得以遂行,但基本立足點仍在於新政訴

諸的為民情懷。不過主政者雖然相信政策最終的好處,卻未必可以說服反對者,

當主政者宣稱一時的犧牲在所難免時,「為民」將越形抽象,從而令反對者有質

疑、批判的材料,這也將構成國是的不穩定來源,此是後話不表。

有趣的是,反對事證既少空間,也使支持新政的材料同步減少。不再像王安

石主政時期,朝廷反覆聲明新政的初衷,而王安石也必須不斷提出新政便民的事

實,熙寧時代常見的「抑兼併」之語,在元豐時代急遽減少,現存的兩例都出於

臣僚的進言,362雖然論者可以據此認為元豐時期的朝政更傾向富國,但如果考慮

到異論的相對減少,其實皇帝也不需要頻繁的說服反對者。簡單來說,競爭需要

對手,當皇帝本人確定立場,反對新政的官僚除非直接攻擊皇帝,否則很難立論。

雖然劉誼再三聲明弊端是「大臣造法之過,而群臣不言之罪」,但既然整個元豐

新政由皇帝負責,這種批評恐怕效果有限。隨著國事的確立,朝廷已不需疲於申

論新政的正當性與必要,相對於負面民情的減少,正面民情也會漸缺。認定元豐

361
《涑水紀聞》 ,卷 15,頁 297。
362
元豐七年,李南公、王子淵上言建議在河北推行寄糴法,便聲言保障軍糧來源之外,還可「平
準物價,使輕重之權不為兼并所制」 ,見《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 344,元豐七年三月戊辰條,頁
8267-8268。另一條則是夔州路轉運使王宗望建議在成都府設置榷鹽司,以期「漸抑兼并,常平
鹽價」 。見《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47,元豐七年七月辛丑條,頁 8321。

- 97 -
時代以富國為本的史家可能會因此確立自己的觀點,認為新政有利百姓的史家所

能使用的材料也有限。363而兩方民情減少之際,民情的攻防在元豐時代也將趨於

緩和。

但正如前文所言,元豐時代並非毫無反面的民情,對於反面民情也並非全無

檢討,但也正如熙寧時代的現象,雙方各執一辭,而事實難以評斷。元豐七年,

據傳諸路保甲公然為盜,朝廷下旨根究,值得注意的是李燾的記載與當時情況的

差異:

是時,狄諮、劉定縱保甲暴橫,州縣不得拘問。澶、魏保甲白晝劫略,驚

動一路,而朝廷不聞其實。自此,河北盜賊公行,多保甲也。364

朝廷不聞其實,顯然遭到矇蔽,有趣的是,奉旨調查的劉定,在當時卻有不同的

意見:

準朝旨,為定安鎮、韓張鎮,定安鎮屬大名府元城縣,韓張鎮屬大名府朝

城縣等處保甲及群賊強解錢物事,令躬親監督捕盜官掩捉者。體問得當日

因保長捉劫賊,在寺保丁楊萬壽等同守罪人,只有李福、王定等八人曾到

市戶家解錢。除李福等八人未獲,楊萬壽五人見禁外,別無多人。所有定

安鎮元申凶惡三二百人,及稱鬪敵,顯是虛張事勢,不惟意望功賞,兼欲

歸咎於保甲官司。已推究申報不實,及會到酒務內牆見在,元不推倒,已

牒本府施行。365

此段記載引自神宗《御集》,可謂當時第一時間接收的訊息,其結果竟然不是諸

路傳言的保甲為盜,而是只有十三人為非作歹,至於所稱數百人公然劫掠,顯係

造謠生事,傳聞中榷酒務的牆被推倒,劉定的調查卻並非如此。皇帝接受了劉定

,366也因此,
的報告,認為是「素懷不忠、異議之人,張大扇搖,破壞保甲成法」

史家所稱「不聞其實」,在皇帝來看其實是已得其實。若注意到在熙寧時期,對

363
如梁啟超、漆俠等人的論證方式,即是以時人如韋驤、孔平仲的詩作為主,這樣的論證不免
有些單薄。
364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43,元豐七年二月癸未條,頁 8243-8244。
365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43,元豐七年二月癸未條,頁 8245,註引神宗《御集》

366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43,元豐七年二月乙酉條,頁 8244。

- 98 -
於傳聞的驗證與解釋,元豐時代的態度可謂如出一轍。

皇帝的獨斷引致異論的減少,負面民情也相應縮減。另一方面,新政也在皇

帝的主導下繼續推行。從新政支持者的角度來看,如果朝廷繼續往這個方向前

進,富國強兵的理想大概可以達成,雖然元豐時代的兩次戰爭出師不利,但至少

從財政的角度來看,新政還是有其成就。但這些說法並未真正說服反對新政的官

僚,他們在熙寧與元豐時期受到廣泛的壓抑,而目睹的諸項弊政又強化了他們自

己對於新政的敵意。隨著王安石等人超越民情言論的出現,以及元豐時代的高壓

空氣,反對者亟欲尋求解脫的機會-既是解脫他們自己,也要解救百姓。他們始

終深信百姓在新政過程中飽經磨難,隨著神宗的崩殂,這股信念將支持反對者厲

行新一波的改革,「以民為本」仍是重要的口號,只是這一次將會攻守易位,從

而引起北宋中晚期的重大政治動盪。

- 99 -
- 100 -
第四章 元祐更化:民情的勝利?

伴隨著伐夏戰爭失利的遺憾,元豐八年三月五日,神宗皇帝崩殂,太子繼位,

是為哲宗。因新皇年幼,太皇太后高氏(1032-1093)垂簾聽政,改元元祐,自

。367熙寧、元豐的政策已然推行十七年,
此推動變革,史稱「元祐更化」 「熙豐新

。368反對熙豐之政的官僚在十七年間受到壓抑,
政」自此也讓位給「元祐新政」

雖然王安石及皇帝總強調政策是為了照顧百姓,但這些官僚卻堅信百姓處於水深

火熱,亟待救贖。元祐新政以推翻熙豐政策為目的,並同時打擊遍布朝中的「小

人」
,希望藉此撥亂反正。
「元祐諸君子」的努力是否有效,尚有爭議,但擎舉「便

民」的大纛,元祐官僚以照護百姓為標榜,卻是不爭的事實。守護熙豐政策的官

僚並非毫無反駁,他們嘗試再一次扮演熙寧年間的角色,但他們的辯護在政權易

手的現實下,終究只能徒勞無功。然而這次辯論卻呈現了官僚「便民」主張的隱

憂,就像在熙寧、元豐時代一樣,百姓的意願也有底限,而元祐官僚的底限將會

影響他們自己八年以後的命運,為往後的激烈政爭埋下伏筆。

第一節 民情的反撲
元豐八年五月,神宗去世的兩個月後,朝廷下達了求言詔,在這份詔書中,

皇帝承認「納諫」的必要,希望內外官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就算言不當理,

甚至令皇帝不滿,也不會加罪。求直言本是君主的常見舉措,既展現皇帝求治若

367
「更化」本屬普通名詞,與改革、革新同義,但在現存北宋史料中,極少出現,元祐大臣自
稱「更化」亦無史料可證,反而有兩例視神宗新政為更化。 「更化」一詞在南宋才廣見於史料,「元
祐更化」一詞,現存史料最早見於嘉定年間,袁燮等人進呈寧宗的奏議,見《宋會要輯稿》,崇
儒七.經筵。此後間有崔與之、洪咨夔、魏了翁等人使用,《宋史》亦有兩例,爾後《宋史紀事
本末》以「元祐更化」獨為一事,遂成歷史研究之主題。兩宋使用頻率的差異固然受到史料的限
制,不能以未見為未有;但考慮到南宋對元祐政策的推崇,則以元祐更化為某種政治典範,也不
足為怪。相關研究可參曹家齊, 〈「愛元祐」與「遵嘉祐」-對南宋政治指歸的一點考察〉 ,
《學術
研究》2005 年 11 期(2005,廣州),頁 103-107。
368
元祐時人也以「新政」稱呼他們的政策,如朝廷稱「予當新政,務存大體」(《續資治通鑑長
編》 ,卷 380,元祐元年六月壬子條,頁 9246) ;劉摯在元祐元年也稱「蓋小人從來怏怏不快於新
政」( 〈上哲宗論司馬光薨當謹於命相〉, 《宋朝諸臣奏議》,卷 47,頁 509。)

- 101 -
渴、虛懷若谷的盛德,也令官僚有機會一抒己見、參與國政,君主也可藉此示天

下不以私。更有甚者,許多的求言詔在天變、戰亂之際出現,也暗示皇帝懂得自

省,願意改過。但朝廷在五月頒布的求言詔除了是新君登極的例行公事,也承擔

著神宗過世、朝政改異的局勢。垂簾聽政的高太皇太后既以反對新政的形象著於

史冊,她統轄的政府也已經改動了部份先朝的政策,並受到官僚的讚許,369在此

情況下,下詔求直言頗有一新耳目、改定國是的意味。

事實上,朝廷求言的詔令乃是出於司馬光的建議。自熙寧七年上書以後,已

十一年不過問朝政的司馬光,覺察到政治風氣的轉變,一度欲進京面聖,卻因京

師百姓過於熱情,再度退居洛陽。但此次他並未沉默,受到高氏徵詢意見後,他

建議皇帝下詔求直言:

臣竊見近年以來,風俗頹弊,士大夫以偷合苟容為智,以危言正論為狂,

是致下情蔽而不上通,上恩壅而不下達。閭閻愁苦,痛心疾首,而上不得

知;明主憂勤,宵衣旰食,而下無所訴。公私兩困,盗賊已繁。……今日

所宜先者,莫若明下詔書,廣開言路,不以有官無官之人,應有知朝政闕

失,及民間疾苦者,並許進實封狀,盡情極言。仍頒下諸路州軍,於所在

要閙處,出牓曉示。在京則於鼓院、檢院投下,委主判官畫時進入;在外

則於州軍投下,委長吏即日附遞奏聞。皆不得取責副本,彊有抑退。其百

姓無産業人,慮有姦詐,則責保知在,奏取指揮,放令逐便。370

考慮到司馬光在熙寧、元豐年間的政治態度,他對熙豐政策的反感可謂始終如

一,然而在先帝崩殂、風氣改觀的局勢下,他並沒有貿然提議廢除新政,而是首

先要求皇帝求直言,理由何在,值得細究。

最直接的看法可能是「營造輿論」與「爭取言路」
,這個觀點受到部份研究

369
司馬光在〈乞去新法之病民傷國者疏〉稱: 「斥退近習之無狀者,戒飭有司奉法失當、過為煩
擾者,罷物貨等場及民所養戶馬,又寬保馬年限,四方之人無不鼓舞。」司馬光所稱,當為元豐
八年相繼罷戶馬,保馬收買的年限也放寬,不再緊迫盯人。同時還減放了人戶的市易息錢,而宋
用臣等推行新法的內侍也責降出外。
370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卷 46,〈乞開言路劄子〉
,頁 137。

- 102 -
者採納,371但如果注意到兩派官僚在熙寧年間的激烈競爭,所謂的爭取輿論與言

路,其實反映了元祐官僚對於熙豐之政的基本觀點,即君主的訊息管道受到矇

蔽,真相不得上達。也因此,意圖從事任何改革,必須先從淨通訊息管道開始,

求言詔的基本意義如此。司馬光的建議還說明,新法不便於民的事實,並非僅侷

限於官僚士大夫,注意到他使用「不以有官無官之人」、「百姓無産業」,這其實

已將平民包括其中,他提到「在京則於鼓院、檢院投下」,更顯指無關的百姓可

以投遞意見。372如果還記得他在熙寧七年曾說「士大夫憤懣鬱結,視屋竊歎,而

口不敢言;庶人飢寒憔悴,怨嗟號泣,而無所控告」,373可見在他的設想中,新

政的危害是從上到下,無所不知,只有神宗的朝廷不曉;而朝廷不知,又是因為

言論管道受到壟斷,求直言勢必為改革前奏。

由此也可以理解他對於五月這份詔書的不滿意見。雖然在司馬光的建議下,

朝廷下詔求直言,但這份理應知無不言的命令,卻附了一項但書:

若乃陰有所懷,犯非其分,或扇搖機事之重,或迎合已行之令,上則觀望

朝廷之意以徼倖希進,下則衒惑流俗之情以干取虛譽,審出於此而不懲

艾,必能亂俗害治。然則黜罰之行,是亦不得已也。374

「陰有所懷」
、「犯非其分」
、「扇搖機事之重」
、「迎合已行之令」
、「徼倖希進」
、「干

取虛譽」
,六個條件似乎都是誅心之論,如果詔書聲明「言不當于理,不切于事,

雖拂心逆耳,亦將欣然容之」,又怎麼能定下如此含糊的限制?這使司馬光懷疑

朝廷的誠意,他指出這六條限制的詮釋空間極大,任何與當前政策、在位大臣相

妨的意見,都可以歸之入罪,顯然是「始於求諫而終於拒諫」。375韓維甚至將六

371
如羅家祥稱這是為廢熙豐政作準備,凝聚反對派官僚的意見,見《北宋黨爭研究》,頁 116。
朱傳譽則藉此說明輿論是官僚推動政策的必要材料,見《宋代新聞史》,頁 261-262。兩人的觀
點有理,但似乎沒有注意到其與整個熙豐朝政的關係。
372
相較於有官者可以將意見投進通進銀臺司,無官者與中央的文書窗口就是登聞鼓院、檢院,
相關的研究可參李全德,〈文書運行體制中的宋代通進銀臺司〉,《政績考察與信息渠道》,頁
291-328;石田肇,
〈北宋の登聞鼓院と登聞検院〉 ,
《中嶋敏先生古稀記念論集》上(靜岡:中嶋
敏先生古稀記念事業會,1980-1981),頁 307-325;黃純艷,
〈下情上達的唐宋登聞鼓制度〉,
《政
績考察與信息渠道》 ,頁 213-234。
373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 ,卷 45,〈應詔言朝政闕失事〉,頁 109。
374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56,元豐八年五月乙未條,頁 8508。
375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 ,卷 47,〈乞改求諫詔書劄子〉,頁 176。

- 103 -
條限制,與熙寧七年的詔書相比較,認為當時「不以吏或違法之故,輒為之廢法」

的但書,使求言但成虛文,這都顯示朝中「有人」意圖師熙寧、元豐權臣的故智,

不願讓真相上達。376

元豐八年五月,朝中的執政官員是左僕射兼門下侍郎王珪、右僕射兼中書侍

郎蔡確(1037-1093)
、知樞密院事韓縝(1019-1097)
、門下侍郎章惇、中書侍郎

張璪(?-1093)
、尚書右丞李清臣(1032-1102)
、同知樞密院事安燾(1034-1108)。
377
這幾位官員就算不是新政的積極支持者,至少也呼應熙寧、元豐的政策,並藉

由遵循熙豐法而取得高官。首相王珪在求言詔發表不久便已過世,他既以「三旨

宰相」著稱,大概不會有特別的表現,378蔡確身任中書侍郎,既是次相,此詔書

或出其意。379無論如何,求言詔顯示朝廷不願放任肆意批評,在司馬光等人來看

既不利於下情上達,自然要極力抨擊,司馬光與韓維都建議皇帝刪去這六條限

制。而司馬光更要求將詔令廣為傳布,在京城於尚書省及馬行街出榜,在外地,

則由州一級政府在人群聚集處曉示,380俾令天下士庶都可以得知此事、發表意

見。這既顯示了司馬光眼中,朝中官員誠意不足;也展現反對熙豐政策的官僚,

對於「真相」如何念茲在茲。

376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57,元豐八年六月丙子條,頁 8534-35:「臣在先帝朝,嘗奉聖旨,
以旱災撰詔,省躬求直言。詔下之日,都人歡悅,甘雨亦降。不數日,姦人希宰相意,上惑聖聰,
別作一詔,蓋掩前詔之美,庇護新法之失。人情疑懼,遂不敢言,前詔但成虛文而已。今榜後之
意,頗亦類之。」
377
據《宋史》,卷 211,宰輔表二、卷 212,宰輔表三。
378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 356,元豐八年五月庚戌條,頁 5817:「珪自輔政至宰相,凡十六年,
無所建明,守成而已。時號為『三旨宰相』 ,以其上殿進呈,云『取聖旨』 ;上可否訖,又云『領
聖旨』 ;既退,諭稟事者,云『已得聖旨』故也。」李燾此說取自鮮于綽《傳信記》。
379
不過這也僅止於猜測,司馬光固然沒有指明嫌犯,韓維也只猜測是皇帝「自相違戾」 ,或官僚
「違異聖意」 。見《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 357,元豐八年六月丙子條,頁 8535。在稍早之前,朝
廷曾頒布詔書,聲明熙豐政策原意,要求官僚遵行不悖。李燾所引《舊錄》 、
《新錄》皆稱此事為
蔡確所為,則五月的直言詔出於蔡確之手,不無道理。見《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54,元豐八
年四月甲戌條,頁 8474。在元祐元年三月,林旦則指出聽說詔書出於蔡確、章惇的陰謀,且文
字出於章惇之手,不過這也僅是傳聞。見《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73,元祐元年三月丙戌條,
頁 9047。
380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 ,卷 48,
〈乞申明求諫詔書劄子〉 ,頁 182-183。馬行街按蔡絛《鐵圍
山叢談》 ,是「都城之夜市酒樓極繁盛處也」 ,人群聚集可想而知。尚書省雖是官署,但據《東京
夢華錄》 ,尚書省西門有史家瓠羹、萬家饅頭,稱為「在京第一」 ,則此處乃商業據點,可能也是
遊人眾多。司馬光建議的公佈地點,顯然考慮到能充分傳布。宋代官方訊息的傳布方式,可參高
柯立, 〈宋代的粉壁與榜諭:以州縣官府的政令傳布為中心〉 ,《政績考察與信息渠道》 ,頁 411-460。

- 104 -
朝廷在六月重新頒布的詔書中,接受了司馬光的建議,刪去六項限制,並且

將司馬光奏議中的文字納入,381這等於宣示司馬光代表的政治勢力,將成為官方

的正式立場。事實上在這份新版求言詔下達的一個月前,司馬光便出任門下侍

郎,而呂公著也接著在七月就任尚書左丞,這是人事變動的先聲。畢仲游

(1047-1121)曾在元祐元年上書司馬光,稱「左右侍從、六曹九寺、職司使者,

十有七八,皆荊公之徒」,382當時朝中熙豐舊人確實不少,但此後在熙豐年間遭

到冷落的官僚回朝,而蔡確、韓縝、章惇等人則陸續遭到罷斥。人事的異動說明

國是的轉向,自此以往,更化再無掣肘。現在可再回到元豐八年的直言詔。

如前所述,直言詔的下達,旨在化解熙寧、元豐以來官僚對訊息蒙蔽的緊張,

呈現他們心目中真實的民情。但從司馬光的建議可知,這種民情不全然是被動為

官僚所用,注意到司馬光強調的是臣民投狀,顯然他訴求的是百姓由下而上的主

動意願,朝廷的角色則是回應這些意願,就如同熙寧時期宣稱新法是順民所願一

樣,元祐的求言詔也僅是讓百姓的聲音有機會宣洩。在熙寧、元豐時代沸沸湯湯

的民情辯論,此時情勢大變,反對熙豐政策的官僚將獲得政權,並以照護百姓的

形象推動改革。這就又將百姓的意志推至高地位。元祐新政的改革對象是熙豐之

法,以子改父既與儒家的學說相悖,也不合神宗與哲宗的父子之情。為了避免將

來奸臣以此挑撥君臣,司馬光開導皇帝要認清道理,不固守經典:

議者必曰:
「孔子稱:
『孟莊子之孝,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

是難能也。』又曰: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彼謂無害於民、

無損於國者,不必以己意遽改之耳。必若病民傷國,豈可坐視而不改哉?
383

此言雖是在談以子改父,但無形中也將「民」與「國」提升至君主意志與古代經

381
如稱「應中外臣僚及民庶,並許實封直言朝政闕失,民間疾苦。在京於登聞鼓、檢院投進,
在外於所屬州、軍,驛置以聞。朕將親覽,以考求其中而施行之。」見《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57,元豐八年六月丁亥條,頁 8548。
382
《西臺集》,卷 7,〈上門下侍郎司馬溫公書〉 ,頁 80。
383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 ,卷 46,
〈乞去新法之病民傷國者疏〉,頁 151-152。劉摯類似的觀點,
可見《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423,元祐四年三月甲申條,頁 10242-10243。

- 105 -
典之上,經典所稱固然需要適時改變,皇帝也不能以親情凌駕百姓與國家的利

益。歷史的發展證明皇帝沒有接受這些理由,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將其視為元祐官

僚重視百姓的寫照,這種觀點使司馬光等人可以大力推動變法,與此同時,訴諸

由下而上的百姓投狀,也顯示他們對事實深具信心,百姓的苦難是千真萬確的事

實,只待資訊管道暢通,便可如洪水般湧入汴京。

而這一切都是在新法虐民的認知下展開。在此前的十七年,反對新政的官僚

已經提出了很多熙豐法害民的實證,呂公著曾總結新政弊病:「青苗、免役之法

行而奪民之財盡,保甲、保馬之法行而用民之力竭,市易、茶鹽之法行而奪民之

利悉」,384雖顯得粗略,但卻簡潔易懂。王覿在元豐八年更描繪了一幅悲慘的國

家景象,這當然是熙豐政策的惡果:

今天下民力凋弊,無古所謂九年、三年之食也。中稔之歲,猶有父母凍餒,

兄弟妻子離散而轉乎溝壑,不幸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雖欲安之,術

已難矣。其尤甚者,北有黃河橫流之患,西有邊城戍餉之勞,洮河蘭會歲

費無算,生靈膏血將有時而盡矣。385

百姓沒有積蓄,飢荒時毫無保障,而戰爭頻仍,民不聊生,這是元祐時代官僚的

回顧。這些回顧是否屬實?今日的研究針對免役寬剩錢、保甲妨農時、青苗抑配,

以及鹽茶專賣的剝削等問題已多有討論,不再贅述。這些事證經過熙寧、元豐時

代的辯論,有虛有實,而雙方各執己見,難以說服。但王覿與呂公著的言論說明,

在元祐時代,認為百姓身處水火是官僚的基本認知,問題不在災難的有無,而在

解救的對策。

百姓投書的狀況如何?畢仲游曾指出,司馬光進入政府,寄信給司馬光討論

政事、提供意見者達於數百;而上實封狀言事者,多至萬人,386後者稍嫌誇張,

但若注意到司馬光在罷廢免役法的過程中曾提到降出的實封狀達數千之多,求言

詔確實引起熱烈迴響,而在可見的材料中,至少有兩位平民,另一些則是第一線

384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57,元豐八年六月戊子條,頁 8550。
385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63,元豐八年十二月戊寅條,頁 8680
386
《西臺集》,卷 7,〈上門下侍郎司馬溫公書〉,頁 76。

- 106 -
的地方官,387則所謂「不以有官無官之人」皆得投狀,似為事實。百姓的疾苦顯

然不是官僚的空想,而有具體的證據。這些實封狀經過皇帝、臣僚的瀏覽,將會

成為改革的重要依據。

官僚也不僅是單方面承接百姓的苦難訴願,他們自己也會考察情實,在元祐

時期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官僚引介百姓的語言為立論依據,曾任地方官的王巖叟

(1043-1093)是此中能手,他屢次以曾任縣令的經驗,回報百姓的具體情狀:

民之言曰:「教法之難不足以為苦也,而羈縻之虐有甚焉;羈縻不足以為

苦也,而鞭笞之酷有甚焉;鞭笞不足以為苦也,而誅求之無已有甚焉。」

方耕而輟,方耘而罷,方幹而去,此羈縻之所以為苦也。其教也,保長得

笞之,保正又笞之,巡檢之指使與巡檢者又交撻之,提舉司之指使與提舉

司之幹當公事者又互鞭之,提舉之官長又鞭之,一有逃避,縣令又鞭之。

人無聊生,每相與言曰:「恨不死爾!」此鞭笞之所以為甚苦也。創袍、

市巾、買弓、修箭、添弦、換包指、治鞍轡、蓋涼棚、畫象法、造隊牌、

緝架、僦椅桌、團典紙墨、看廳人僱直、均菜緡、納稭粒之類,其名百出,

不可勝數。故其父老之諺曰: ,非虛語也。388
「兒曹空手,不可以入教場」

王巖叟仔細描繪了保甲法給予百姓的負擔,不但妨害農時,還要隨時遭受官長的

凌虐,又必須自行承擔訓練的衣物、武器,各種負擔迭至,致使百姓痛呼「恨不

死爾」,而時諺還有「兒曹空手,不可以入教場」的警語,王巖叟的描繪使保甲

的痛苦形於眼前,很能達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在另一次建議廢保甲的奏議中,他

甚至大段摘錄了百姓的話語:

臣蒙聖恩,許就寒食假中,展墳於河陰,道過管城縣之孫張村,有耆老為

臣言:「本村舊七十餘戶,今所存者二十八家而已。皆自保甲起教後來消

387
如《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卷 49,
〈乞省覽農民封事劄子〉,頁 203:「臣伏覩近降農民訴疾
苦實封狀王嗇等一百五十道」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 360,元豐八年十月己丑條,頁 8622:
「定
州新樂縣民賈澄進狀訴民閒疾苦事」 。知縣上官公穎的投狀載於《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 360,元
豐八年十月丙戌條,頁 8620。廢除保馬法也是根據地方知縣的建議,可見《續資治通鑑長編拾
補》,卷十三,紹聖三年七月癸巳條,頁 517。
388
王巖叟,
〈上哲宗論保甲之害〉,《宋朝諸臣奏議》,卷 124,頁 1364。

- 107 -
減至此,當時人人急于逃避,其家薄產,或委而不顧,聽任官收;或賤以

與人,自甘傭作。今雖荷至恩,得免冬教,而業已破蕩,無由可歸,不知

朝廷知百姓此等事否?」臣既聞之,不可以不告陛下。389

百姓逃避保甲,導致村落人口減少,家業破敗,此前官僚所論已多,但王巖叟不

厭其煩地抄錄百姓的意見,顯然認為這些聲音極為必要。他之談論廢州縣的政

策,也是直接陳述百姓的意見:

臣昔嘗親見廢相州永和縣為鎮之初,永和之民,相與號訴於官曰:「不知

官中歲所利者幾何,百姓願計其數均認之,隨二稅以納,幸留吾邑不廢也。」

官不敢受其詞,竟廢之。陛下以此觀廢邑之人情,宜復否也。又親見恩州

漳南鎮百姓告於州,乞自備材植,出公力修廨宇,完倉庫,復置本邑。又

親見大名府永濟縣自廢為鎮,屢遭群盜驚劫,民居破散,無復生意。390

如果我們記得王安石眼中,想要保留現有州縣的都是在州縣治所有產業的豪強與

胥吏,王巖叟顯然有不同的態度。在他筆下,這些百姓可憐無助至於「號訴」,

為求保住行政層級,甚且願意自行出錢修建官署。這或許也證明,他們都是縣中

家境較好者,不過王巖叟顯然並不在意,他關切的是這些百姓的意願是否能達於

天聽,而官僚是否可以適時伸出援手,解救百姓。

王巖叟記載百姓的語言,並且上達給皇帝,顯然也有策略上的考量:

伏以青苗之法,公卿士大夫之論其弊者,固已厭聞于朝。前日之言,臣不

復道,請以臣自得於耆老之語為陛下言。391

公卿之言充盈朝堂,大概不會有新的論點,而百姓的意見卻無疑更享優位,得以

超於士大夫言論之上,展現第一線、活生生的民情,至少就王巖叟來看,這比重

覆此前的論調更有新意,也更具說服力。他也善用自己的知縣經歷,如建議廢青

苗免役保甲時便稱「臣昨在河北為知縣」 ;392或者「臣昨為民
,可以「親見其害」

389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69,元祐元年閏二月壬寅條,頁 8894。
390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65,元祐元年二月乙丑條,頁 8757。
391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76,元祐元年四月乙卯條,頁 9131。
392
王巖叟,
〈上哲宗乞罷青苗免役保甲〉, 《宋朝諸臣奏議》,卷 118,頁 1289。

- 108 -
官,每親見下戶保丁赴團教,不以習技為難,而常以艱食為苦」,393知縣的經歷

強調的是「親見」、「親聞」,當然比傳聞來的有力。

這都強化了我們對於元祐官僚的認識。簡言之,元祐時代的官僚在在展現出

以民為本的情懷,他們相信百姓遭到傷害,而士大夫的工作就是救民於水火,司

馬光首次進京引起的騷動,就是這種情狀的寫照。394這種情懷並非官僚的一廂情

願,而是順應百姓的意願,而百姓最終會因為救贖而稱快。在一次檢討鹽法的奏

議中,王巖叟再度傳達了百姓的心聲,不過這一次是因為他們感謝朝廷廢除熙豐

政策,救生靈於塗炭:

聞兩路之民,北望鼓舞而相語曰:「幸朝廷知我之苦而念我矣,立法以罔

上之人,將正其罪矣。」有相與為佛事於通衢,以祝頌萬壽者;有酌酒於

市,歡呼以相賀者;有焚香於頭,炷香於頂,煉香於臂,以迎使人者。395

百姓的喜悅竟形成嘉年華式的慶祝活動,不管這種言論是否誇張,這展現元祐官

僚罷廢舊政的模式。他們接收百姓不便於法的事實,廢除新法,然後接受百姓的

感佩。這簡直就像熙寧時期王安石心態的重演,在那時,朝廷也認為自己在順應

百姓的意願,也期待獲得百姓的善意回應。但元祐官僚比較幸運的是,他們無需

面對太多負面民情的挑戰,可以享受單面論述的優勢,王安石新政害國害民似乎

罪證確鑿,被壓抑十七年的民情此際將會反撲,而元祐更化正是針對百姓意願的

積極回應。

第二節 元祐時代民情的侷限
元祐罷廢熙豐之法,速度極快,方田法既罷於元豐八年,免役、保馬、市易、

393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62,元豐八年十二月丙寅條,頁 8660-8661。
394
《蘇軾文集》,卷 16,〈司馬溫公行狀〉,頁 488:「神宗崩,公赴闕臨。衞士見公入,皆以手
加額曰: 『此司馬相公也!』民遮道呼曰: 『公無歸洛,留相天子,活百姓!』所在數千人聚觀之。」
其實類似的故事在熙寧末已有,當時因王安石罷相,百姓傳聞司馬光會繼任,見王闢之著,呂友
仁點校, 《澠水燕談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 一版三刷),卷 2,頁 17-18。
395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60,元豐八年十月己卯條,頁 8614。

- 109 -
及青苗,亦在元祐元年相繼罷去;396未完全停止的保甲、將兵等法,也縮限規模,
397
鹽與茶的專賣專賣也調整了政策,意在減輕百姓的負擔。398罷廢熙豐法已成主

流,399但熙寧年間一度盛行的民情攻防卻似臨去秋波,為元祐諸公理想的救贖事

業帶來一些插曲。雖然並未撼動元祐的政局,但卻延綿多年,直至紹聖時代才告

一段落,此即元祐的役法爭端。

早在熙寧、元豐時代,反對新政的官僚對役法就多有論列,他們都認為役法

對百姓不利。司馬光在元豐八年已上章言及此事,400朝廷採納了他的建議,當年

八月即下令僅依原規定徵收百分之二十的寬剩錢,超收者必須減放,這是役法改

革的先聲。他在元祐元年二月六日再度上書,要求罷廢免役法,復行差役法。在

這份奏議中,他整理了過去的論點,將免役法的危害歸納為五:(一)上戶過去

服役,有休息時間,如今年年交役錢,且數目甚至多於過去服役時花費的財物;

(二)下戶過去不用服役,如今也必須交納役錢;
(三)雇役而來皆無產浮浪人,

一旦盗用公物,有逃跑嫌疑,不如過去差派有產的敦實鄉人;(四)農民難於出

錢,役錢既需現錢,勢必賤售農產,甚且為求現錢「拆屋伐桑以賣薪,殺牛以賣

肉」
;(五)寬剩錢的徵收沒有定數,增加百姓負擔。他於是建議以熙寧元年以前

的役書,重新行差役法。不願充役者可以自行僱人代役,並讓官戶、僧寺、道觀、

單丁、女戶中財產豐厚者,出助役錢給衙前役。並且條下地方,令其詳議是否需

396
方田法罷於元豐八年十月,免役法罷於元祐元年二月,保馬法罷於四月,市易法罷於六月,
青苗法罷於八月。
397
鄧廣銘與林瑞翰都指出保甲在元祐時代被罷廢,見《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頁 307;林瑞
翰,〈宋代保甲〉 ,《大陸雜誌》20 卷 7 期(1960,臺北),頁 13-19,但實際上保甲保留了冬教,
相關的研究可參曾我部靜雄, 〈王安石の保甲法〉 ,
《宋代政经史の研究》 (東京:吉川弘文館,1974)

頁 1-63。王曾瑜指出宋廷並未廢除將兵法,只是稍微修正了將官與原地方軍事長官間的權限,
見《宋朝兵制初探》(北京:中華書局,1983),第四章〈北宋後期兵制〉,第二節〈北宋後期禁
軍〉論將兵法的部份,頁 95-102。
398
茶雖然大體上開放通商,但仍保持了少數地區的官茶榷;鹽則放寬了通商的規定。北宋茶鹽
的專賣制度複雜,難以片言釐清,可參朱重聖, 《北宋茶之生產與經營》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85);郭正忠,《宋代鹽業經濟史》(秦皇島:人民出版社,1990)。
399
但必須注意,元祐仍保留了部份熙豐時代的遺產,包括軍器監、提舉常平司等新制度,太學
三舍法與進士科的考試內容,也保留了王安石的構想。變動最大的仍以民生、財政政策為主,而
即使是這些政策,也部份吸收了熙豐時代的作為。蒙文通曾指出元祐、紹聖的兩次改革對前朝並
未完全否定,所言極是,見〈北宋變法論稿〉,頁 454。
400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卷 47,〈乞罷免役狀〉,頁 161-162。

- 110 -
要隨地置宜。401他的建議獲得朝廷首肯,旋即於當月二十二日廢免役、行差役,

自此,推行十五年的免役法正式告終。

司馬光對免役法的批評嚴格說來並無新意,
「五害」在過去十多年喧嚷多時,

論者極多,所舉案例甚至比司馬光生動。但鑑於司馬光此書直接促使朝廷罷廢免

役法,他的意見可以視作此前觀點的總結。若注意到他所謂的前兩害,則上戶與

下戶同時都受到免役法荼毒,負擔大增,這其實也說明,在司馬光眼中,免役法

的危害實屬「整體」
,並非單一階層受害。他在元豐八年便曾說免役法使「富室

差得自寬,而貧者困窮日甚」,402若再回想他當年評價青苗法時,曾預言十年之

後「貧者既盡,富者亦貧」,403則新政的危害顯係一視同仁,於貧富皆不利。這

也與元祐時代官僚的預設相同,在他們來看,這並非一廂情願,而是獲得百姓的

證實。在敘述了百姓的苦難後,司馬光接著提到改革役法乃是由下而上、順應民

情之舉:

陛下近詔臣民各上封事,言民間疾苦,所降出者約數千章,無有不言免役

錢之害者,足知其為天下之公患無疑也。404

臣民封事被司馬光作為改革的依據,這就將下情置於極高地位。當然,既屬「臣

民」之見,內中有多少「純粹」平民的聲音,恐怕頗有疑問,但無論如何,免役

法虐民,臣民進言又有大量訴求罷廢的意見,改革獲得預設與實證兩方面的支

持,顯然勢在必行。

然而司馬光的建議獲得許可後,原本與他一同進呈建議的章惇卻公然指責司

馬光思慮不周,並且上書逐條反駁支持差役法的論點。章惇的建議,大體是說免

役法已推行十五年,與其相關的政策法令繁多,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免騷動。而

要求單丁女戶等出助役錢,實與此前的免役錢類似,且司馬光建議的繳納標準太

低,對百姓負擔過大。他直指司馬光「雖有憂國愛民之心,而其講變法之術措置

401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
,卷 49,〈乞罷免役錢依舊差役劄子〉,頁 224-227。
402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
,卷 47,〈乞罷免役狀〉,頁 161。
403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
,卷 41,〈乞罷條例司常平使疏〉 ,頁 48。
404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
,卷 49,〈乞罷免役錢依舊差役劄子〉,225。

- 111 -
無方」,但也同時承認免役法令原不需承擔勞役的百姓出錢,又造成錢荒,因此

建議朝廷從長計議,再行修法。章惇的建議是否有理,且先不論,值得注意的是

他在奏議中提到司馬光據以改革的臣民封事,頗可玩味:

臣看詳臣民封事降出者,言免役不便者固多,然其間言免役之法為便者,

亦自不少。但司馬光以其所言異己,不為籤出,蓋非人人皆言免役為害,

事理分明。……大抵封事所言利害,各是偏辭,未可全憑以定虛實當否。

惟須詳究事實,方可興利除害。405

這段文字相當重要,分明是說司馬光選擇性的使用百姓的意見,他所謂「無有不

言」顯然必須打個折扣。章惇並且也指出百姓的意見多半帶有成見,不可完全信

賴,必須就事論事。

在繼續討論司馬光的態度以前,我們可以先回到熙寧初年青苗法的爭議。當

時反對青苗的官僚數量極多,但有一位官僚的意見如今看來頗有意思,他是山陰

知縣陳舜俞(?-1072),最終因為反青苗法而去位,但他反對的理由卻與那些攻

擊抑配的官僚稍有不同:

敕意又慮州縣不能曉知新法之意,而以錢斛抑配百姓,故復申飭講解,著

為條約。然臣體問,方今小民匱乏,十室八九;應募之人,不召而至,何

可勝計?為國論者,反憂抑配,斯過計矣。蓋譬如孺子見飴蜜,必染指爭

食,然父母疾止之,恐其積甘足以生疾。今為民官長,止其窮濫,不使受

貸輕費,終蹈督責之困,愛之惜之,不為無意。406

陳舜俞承認百姓願意請領青苗錢,但這就像小孩愛吃糖一樣,短視近利,沒有想

到未來的問題。他批評朝廷鼓勵百姓借貸,本末倒置,如果讓小民習於借錢,將

引發農村經濟的動搖,從而使百姓無法安居樂業。

類似的觀點其實在當時並不少見。如韓琦稱「愚民一時借請則甚易,至納時

405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67,元祐元年二月丁亥條,頁 8824。
406
陳舜俞,
《都官集》,卷 5,〈奉行青苗新法自劾奏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冊 1096,頁
448。

- 112 -
則甚難」,407文彥博也持同樣的看法,408畢仲游則認為百姓樂於請領青苗,導致

農村荒廢、官吏唯以散青苗為務。409這些材料都說明,即便青苗法受到百姓歡迎,

也是因為百姓貪圖一時的便利,沒有為未來著想。就此而論,雖然標榜自己看重

百姓的意願,反對者仍保留了一些退路,他們從不認為青苗法是善政,愚民一時

的樂從僅是假象,考慮到未來衍生的問題,青苗法仍需罷廢。

然而這樣的觀點在熙寧新政推行不久,便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指責新政

導致的種種不便,以及宣揚百姓的怨望,反對熙豐之政的官僚看來如此尊重百姓

意願,但在他們取得政權之際,這種印象卻開始轉變。司馬光對於不同意見的選

擇性採納,似乎說明元祐官僚宣言熙豐法不利於民的證據,也僅是擇其所愛、棄

其所惡,對不利於己的民情略而不視,事實上司馬光自己也承認,免役法受到鄉

村上戶的歡迎:

此法行之已十五年,下戶雖愁苦,上戶頗優便,常情論議,已是非不一,

若不於此際决志改之,恐異日遂為萬世膏肓之疾。公家不得用民力,貧民

常苦富民優矣。410

司馬光對差役的態度,則訴諸於至高的理念,他在另一件文件中聲言,雖然差役

法「有小小利害未備」
,但之後再慢慢修定即可,
「當此之際,願朝廷勿以人言輕

壞利民良法。」411這顯然也為辯論劃定了範圍,不同的意見並非不受歡迎,但不

能危及法令的根本,問題不在行差法或雇法,而是差法尚有哪些不完善需要修訂。

「貧民常苦富民優」,司馬光以照顧下戶的姿態,捨棄上戶的意見,這與王

安石「抑兼并」之說竟有驚人相似,這已頗令人驚訝,但還不僅如此。朝廷在章

407
韓琦,〈上神宗乞罷青苗及諸路提舉官〉 ,《宋朝諸臣奏議》 ,卷 111,頁 1208-1209。
408
《潞公文集》,卷 20,〈言青苗錢〉,頁 701:「況聞鄉縣之民,有窮迫之甚者,即皆願請錢。
一時聊濟窘急,向去必難填償,此乃下民從來常態。」
409
《西臺集》,卷 5,〈青苗議〉,頁 52:「自散青苗以來,非請即納,非納即請,農民憧憧來徃
于州縣,捨攻苦食淡之志,而漸起甘美之願;辭耕田力作之業,而習為游惰之態;亡淳朴寡欲之
性,而增長嗜好之事。田野之民,棄南畝而就城市者,舉皆有焉。而縣令丞尉,不復以條教法令
詞訟刑獄為意,惟知散青苗而已。」葉坦雖然指出畢仲游、陳舜俞的根本觀點是攻擊青苗法,藉
此駁斥漆俠的意見,見《富國富民論》 ,頁 79-80。但她似乎忽略了至少就表面上看,青苗法確
實受到百姓歡迎,這些材料並非不可為證。
410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 ,卷 63,〈三省咨目〉,頁 96。
411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 ,卷 51,〈乞堅守罷役錢敕不改更劄子〉 ,頁 247。

- 113 -
惇上章反駁後,隨即要求韓維等人詳定役法,並且在閏二月下詔,要求各地訪察

民情,「許舊來係納免役錢今來合差役人戶,各具利害,寔封自陳。」412這顯然

是尊重民情、強調責實。但立刻招來劉摯的反對:

免役錢之為天下害也久矣,……乞堅守差法大意,力行無疑,勿為異論所

動。……緣四海百姓,向來無不納錢,則是竭天下之人,使之實封議法,

則求言無乃太廣乎!413

如果說司馬光「抑兼併」的態度,還可用貧富皆利的觀點理解,劉摯此刻的言論,

真令人有時空錯置之感!他不但搬用了王安石所習用的「異論」一詞,甚而認為

皇帝「聽言太廣」,這番言論若出於熙寧年間的王安石,恐怕會招來劉摯和司馬

光自己的嚴辭批判。

我們無需太快裁定這些元祐的官僚言行不一、虛偽造作。嚴格說來,他們的

態度不過是王安石的一種傳承。對於自身政見的堅定信心,使他們敢於超越民

情,轉而訴諸政策的理念與官僚自身的判斷。就像王安石在熙寧年間的態度一

樣,他們的言論也使「便民」
、「利民」從具體的民情,轉移到模糊抽象的民本情

懷。民情不能反映民,愛民也不必遵循民情,就如章惇所言,「封事所言利害,

各是偏辭」,最終還是需要依據官僚的判斷。官僚還是自認愛民,也自覺政策便

民,但他們所能依據的具體證據已不再客觀,這不能不說是民情力量的削減,從

而使元祐臣僚宣言的便民、從民所欲蒙上一層陰影。

第三節 民情競逐的終局
司馬光求直言的舉措,在於重建政策與民情的關係。改革的目的是為了百姓

的福祉,這層關係在熙寧、元豐時代一度遭到破壞,從而成為元祐更化的主要理

由。弔詭的是,幾乎在同時,司馬光與劉摯等人卻再一次切斷了政策與民情的關

係,而訴諸於「大法」
、「法意」。就如同元豐時代的狀況一樣,政策既與民情關

412
《宋會要輯稿》,食貨六五,免役,元祐元年閏二月四日條。
413
《忠肅集》,卷 5,〈乞罷百姓實封言役法疏〉
,頁 103。

- 114 -
係不大,加之以元祐時代的言論風氣,民情的競逐也失去舞台。

雖然章惇指出了司馬光選擇性尊重民情的問題,但免役法在司馬光的堅持下

仍遭到罷廢。章惇本人則受到言官的攻擊。值得注意的是言官攻擊的焦點,並非

章惇點出的事實有什麼不妥,而在於他惡意陷司馬光於立法不周詳的窘境。蘇轍

在攻擊章惇時,明確指出他在立法之始,不肯協助修訂,甚且與司馬光聯名上書;

等到頒布以後,再行異議,有失大臣之體。但更值玩味的是蘇轍對章惇所提民情,

並無論辯,他更關注的是章惇的態度與用心:

然使惇因此究窮利害,立成條約,使州、縣推行,更無疑阻,則惇之情狀

猶或可恕,今乃不候修完,便乞再行指揮,使諸路一依前件劄子施行,卻

令被差人戶具利害實封聞奏。臣不知陛下謂惇此舉其意安在?惇不過欲使

被差之人有所不便,人人與司馬光為敵,但得光言不效,則朝廷利害不復

顧。414

章惇所談民情如何,尚在其次,但他的態度可議,不宜在位。在言者的交章攻擊

下,章惇交出知樞密院的職務,出知汝州,役法就此推行無礙。

這似乎顯示了元祐時代民情論辯的特色。綜觀元祐一朝,針對役法的論難未

曾歇息。直到紹聖元年,臣僚還有「役法尚未就緒」之語。415平心而論,元祐役

法並非全盤搬用嘉祐舊制,劉摯曾稱當時是「將祖宗差役法及先帝雇役法參而用

之」,416若以元祐對衙前役的改革來看,此說未必無理。417但也正因為差雇皆有

好處,反而使役法的論議更顯複雜。但雖然元祐一朝討論役法的文字不少,也涉

及民情的轉譯,但卻再也未現熙寧時代的各種激烈攻防。蘇軾在司馬光廢除免役

法時,便曾言及兩法對百姓的影響:

414
《欒城集》,卷 37,〈乞罷章惇知樞密院狀〉, 《蘇轍集》,頁 647。
415
《宋會要輯稿》,食貨六五,免役二,紹聖元年四月四日條。
416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423,元祐四年三月甲申條,頁 10246。
417
自馬端臨以降,史家都注意到司馬光在早年曾說過「衙前當募人為之」(《司馬溫公集編年箋
注》 ,卷 23,
〈論財利疏〉 ,頁 184)
。馬端臨對諸公在熙寧年間的抵制頗多迴護,認為「諸賢」是
擔心常平使者「苛刻小民」 ,見《文獻通考》 ,卷 12,職役一,頁 129-2。此後史家則認為司馬光
自相矛盾、昨是今非。但司馬光在元祐元年的建議中,特別注意衙前的問題,並提議讓單丁女戶
出助役錢,這不全然與他在嘉祐年間的建議相妨。

- 115 -
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斂民財,十室九空,錢聚於上,而下

有錢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專力於農,而貪吏猾胥,得縁為

奸。此二害輕重蓋略相等,今以彼易此,民未必樂。418

他於是建議司馬光放慢改革步調,不要急於一時。蘇轍雖然也認為差役法改革勢

在必行,但也建議先以熙寧、元豐年間累積的免役寬剩錢,暫行一年雇役,待差

役法完全確定再實施。419兩人的意見都未受接納,但也可見出當時並非所有官員

都認為差役法便民。及至元祐四年(1089),早年曾嚴辭批評王安石的李常指出

差役法不受到百姓支持,導致人情不安:

四海之人,形聲靡和,嗷嗷莫訴,而陛下曾未之察也,執政大臣曾未之卹

也,觀望百執事鉗口奉行,曾莫之告也。……今也博訪輿言,詳究民瘼,

在上者既無寬剩之求,則下戶皆願輸錢矣。……今示以一偏之意而為法,

使四海騰沸,細民窮困。……使陛下致天怒於上,人怨於下,豈國家社稷

計邪?420

此番觀點在當時恐怕有點駭人聽聞。大部分元祐臣僚都稱更化之舉「四方民庶莫

,421司馬光甚至說百姓聽聞復行差役,互相慶賀「今後這回快活也」
不鼓舞」 ,422

而王巖叟回報的各地民情,都說元祐法受到百姓歡迎。李常卻一反常態,直指百

姓「嗷嗷莫訴」,甚且引致天怒人怨。這顯然是對官方民情的嚴厲攻擊,理應遭

到如熙寧時代的核實、反擊。

然而熙寧時代的競逐終究一去不反。李常支持募役的言論遭到官僚攻擊,但

劉摯面對李常「天怒人怨」的指控,卻只是復述差役法相當完善,不必多言。他

更關切的是「內外異議之人,日欲搖動陛下之政」,423劉安世也持相同意見:

陛下即政之初,知免役出錢為民之患,故復用祖宗差役之制。常在戶部,

418
《蘇軾文集》,卷 27,〈辯試館職策問劄子〉,頁 791。
419
《欒城集》,卷 36,〈乞更支役錢雇人一年候修完差役法狀〉 ,《蘇轍集》,頁 632-633。
420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424,元祐四年三月己亥條,頁 10257-10259。
421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97,元祐二年三月辛巳條,頁 9689,載孫升言。
422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 ,卷 51,〈乞申勑州縣依前勑差役劄子〉 ,頁 261。
423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423,元祐四年三月甲申條,頁 10246。

- 116 -
不能講究補完,而協助邪說,請復雇募;及為中丞,猶聞奏乞施行。懷姦

徇私,大害聖政。424

劉安世顯然根本不在意李常對民情的描述,而是將百姓便於差役法視為討論的前

提,關鍵在於李常意圖「協助邪說」。換言之,官僚已不再如熙寧時代一樣,對

百姓的情狀特別敏感,並希望對事實、傳聞多方查核。元祐法便民看似既定事實,

根本無須辯論。

這使元祐時代民情的命運,與元豐時代極其相似。在元豐年間造成官僚停止

爭辯,源於更為緊縮的政治氣氛,以及民情與政策關係的斷裂。元祐時代的朝廷

權威一樣堅定,高太皇太后領導的政府銳意革新,是更化最重要的靠山,而整個

元祐時代,對於反對意見的打擊與元豐時代也如出一轍。前宰相蔡確在元祐四年

被人指控心懷怨懟、文字訕謗,從而被鍛鍊成喧議一時的車蓋亭詩案。雖然蔡確

是否真如蘇軾一般,有意以詩諷喻,尚有爭議;425但就如同烏臺詩案,言論空氣

的緊縮大概令反對元祐法的官僚無法出聲,而對國是的肯定也使討論受限,不可

能及於撼動政策、恢復熙豐之法。但必須注意,元祐時代的言論控制,基本上仍

指向熙豐舊臣,元祐的官僚本身並不受這種言論控制的限制,蘇軾、李常等人對

於役法的批評,仍然激烈。而元祐時代的官僚對於這些意見,其實並未正面回應,

剛好相反,隨著元祐時期「邪正」
、「君子小人」辯論的興起,以及洛蜀朔三黨的

分裂、對立,元祐朝廷的重要議題已不是民情的真實與否。

當然這絕不是說「便民」的主張不再出現,蘇軾、李常等人意見便為明證;

民情不再競逐,也不意味官僚就不看重民情。在整個元祐時代,自稱法令便民仍

是官僚常用的話頭。但隨著政治議題的轉向,民情競逐將會失去意義,從而引致

競逐的退位與消失。

424
劉安世,
《元城先生盡言集》,卷 7,〈乞罷李常盛陶中丞侍御史之職〉, 《四部叢刊》續編(臺
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冊 59,頁 14-15。
425
相關研究可參金中樞,
〈車蓋亭詩案研究〉 ,
《成功大學歷史學報》2 期(1975,臺南),頁 33-89;
沈松勤, 《北宋文人與黨爭》,第四章, 〈北宋黨爭的特點與文人和文化的命運〉 ,頁 117-182。熊
本崇對元祐御史臺的研究也顯示,雖然元祐諸公對王安石箝制言論的手法不以為然,但他們的手
法卻如出一轍,參熊本崇, 〈北宋の台諫-神宗朝.哲宗朝を中心に〉。

- 117 -
在結束本章以前,我們還可注意一下這種競逐在紹聖時代的發展。隨著高太

皇太后去世,熙豐舊臣再度回到朝廷從事改革。他們的訴求,恰恰好也是伴隨熙

寧、元豐、元祐三朝的便民宣言。紹聖元年(1094)
,朝廷意圖重新恢復市易法,

百姓的意願再度成為他們施政的依據:

章惇等奏曰:
「行人多詣尚書省陳狀,願出錢免行,則民間固便之。願下

開封府問行人之欲復者。」上曰:「須從民便,不願免行者勿彊也。」又

曰:「如寬剩錢,亦何須取之?朝廷安待此以佐用邪!」詔差開封府司錄

參軍陳厚取問行人,願納錢免行,即具舊條措置聞奏,不得抑勒。及收寬

剩毋過一分。426

這彷彿是熙寧年間,魏繼宗、徐中正故事的重演,朝廷之紹述,顯然是為百姓著

想,更有甚者,朝廷還放寬了熙寧時期的規定,寬剩錢只取一分,並且嚴令不得

抑配。役法的改革也聲明是順應百姓的意願:

三省言:「役法尚未就緒,欲令戶部長貳同詳定,以郎官郭茂恂、陳祐之

「止用元豐舊法而減去寬剩錢,百姓何有不便耶?」427
為檢詳官。」上曰:

皇帝明言減去寬剩錢是為了照顧百姓,這說明紹聖新政的推行者,也認為自己的

政策便民並受到歡迎。青苗法的恢復也重提了神宗抑兼并的精神,428凡此皆說明

紹聖君臣追尊神宗之餘,也意圖重新掌握熙寧時代的便民代表權。

顯然,紹聖官僚在建立起「紹述」的國是時,仍必須「重建」民情與政策的

關係,但也就如同元祐時代一樣,一旦建立起紹述的正當性,民情的辯論也很快

遭到拋棄。紹聖及其以降的時代,任何對於政策的質疑,就如同元祐時代一樣,

都會面臨各種嚴厲的抨擊,這些抨擊全非就事論事,而是以能否遵循國是為依

歸。紹聖三年(1096)
,孫諤(1051-1109)曾指出新行免役法沒有考量到各地不

同的狀況,因此建議皇帝「無以元豐、元祐為間」,使役法可以均平。這立刻遭

426
《宋會要輯稿》,職官二七,太府寺,紹聖元年七月二十七日條。
427
《宋會要輯稿》,食貨六五,免役二,紹聖元年四月四日條。
428
《宋會要輯稿》,食貨五,青苗下,紹聖二年七月六日條:「竊見熙寧中,先皇帝以天下之本
在農,故稽參先王春秋補助之意,行散斂之法,薄取其息,以為放、閣欠免之備。故兼併不得專
闢闔之利,而農得盡力南畝,不為兼幷所困,寔大惠也。」

- 118 -
致蔡京(1047-1126)的攻擊。嚴格說來,蔡京並非沒有針對孫諤指出的缺點一

一駁斥,但需要注意的是他在文中反覆聲言孫諤質疑熙寧之法,其心可誅:

看詳諤以為元豐多,元祐省,元豐重,元祐輕,多不若省,重不若輕,則

是諤以為元豐之法不若元祐明矣。……且免役法自去年五月復行,至今將

一年,天下吏習而民安之,而諤以為宿弊不革者,謂熙寧、元豐之時也。

以先帝有為之時為宿弊之法,則元祐之變法為革弊,而陛下今日亦不當紹

而復之也。諤之意,蓋欲因此以疑朝廷繼述之志耳。429

正如同元祐時期的攻擊,蔡京直指孫諤的建議別有用心,乃是意圖攻擊紹述,這

種態度使民情的辯論失去意義,官僚只能選擇支持或反對當前國是,具體事證是

否為真,顯然不再重要。

這終究使民情不再是政策辯論的核心。熙寧時代紛擾的民情攻防,自此一變

為朝廷單方面的便民訴求。政治的高壓空氣使反對意見無法施展,寄託在官僚言

論上的民情也失去舞台;另一方面,國是的確定也使民情喪失決定性的地位,從

而使辯論失去意義。官方仍能繼續宣稱自己愛民如子,史官則可以在將來敘述這

個時代民不聊生,但至少在當下,反面的事證將不再可見,北宋在這種單向的論

述中走向滅亡,而自熙寧年以來激烈的民情攻防,至此也到達終局。

429
《宋會要輯稿》,食貨五,青苗下,紹聖三年五月五日條。

- 119 -
- 120 -
結論
熙寧九年一齣內廷的雜劇中,伶人扮為道士,進入地府,見到閰羅殿側站著

當年的都水監侯叔獻,手拿一物。道士問他拿什麼,他回答因為見到奈何的水太

淺了,於是獻上圖經,建議閻王別開河道。伶人的劇碼,顯然得自於熙寧改革期

間,各種興修水利的政策。這則故事保留在南宋時人的筆記中,紀錄者在最後說

「時叔獻興水利以圖恩賞,百姓苦之,故伶人有此語。」430侯叔獻乃至王安石若

地下有知,大概會起身為政策辯護。但隨著北宋滅亡,熙寧新政被視作小人崛起、

百姓受難的源頭,王安石及其反對者的各種民情攻防,看來也只能讓位給後世的

負面評價,從而承擔百世的罵名。

二十世紀前期的史家基於自身的感懷,仔細剝除對王安石及新政的各種污

衊,試圖展現十一世紀改革的正面價值,那些一度在九百年間被忽略、抹煞乃至

「誤解」的辯護,再次登上舞台,並成為洗刷王安石冤情的重要證據。隨著這股

風潮形成史論的霸權,對此不滿的史家又開始注意那些當年反對者提出的指控,

從而懷疑變法的成效,兩派相爭至今未有定論。一個折衷的態度是將所有事證視

為真相,從而結論變法有利有弊,王安石有理,司馬光亦不荒誕,這固然是兩全

其美的辦法,卻也宣告此課題準備淡出研究舞台,這正是當前變法研究史的現

況,政策的實踐已受到充分研究,對此再無可說。但真相是否如此?

本文揭示了政策形成與實踐過程中,事實與民情的多重樣貌,以及官僚運用

民情彼此攻防的實況。這至少有兩個意義。過去對於熙豐變法的研究,大致可分

為人、事兩個層面。從人的角度而言,士大夫官僚的思想構成了政策的基礎,即

便是強調唯物史觀的左派史家,也會承認結構之外,歷史人物的能動性使改革產

生方向的差異。這構成各種對於王安石、司馬光等官僚的研究。相較於這類偏於

思想的研究,另一種途徑則是政策內容的詳細考證,包括法條內容、實效的分析,

而在早期,這兩種分析手法都繼承了南宋以來的研究目的,即評價政策的優劣與

430
出自《倦游雜錄》,引自彭□著,孔凡禮點校, 《續墨客揮犀》
(北京:中華書局,2004 一版二
刷),卷 5,
〈獻香雜劇〉,頁 470-471。

- 121 -
人物的賢愚。這種研究的成果卓著,但限制亦隨之。史家依循王安石或司馬光的

思想路徑,先認定某項政策是當時的唯一選擇,史家既決定了立場,顯然也只能

成為王安石或司馬光的盟友,以他們的邏輯判斷是非。另一些學者可能不願輕易

表露立場,或者乾脆認為兩派官僚的手段都有問題,從而加深宋代積弱的歷史印

象。這些觀點都有道理,但也難免流於一家之言。而隨著史家提出自己的判斷標

準,也可能抽離時代,忽略了在歷史的當下,人無法預知未來,只能摸索前進。

對歷史人物的批判或許有理,但無助我們更了解他們的時代與想法。

學者對王安石與司馬光思想觀念的分析,提供一種冷靜的客觀述敘,作者本

人並未支持王馬任何一方,而是呈現雙方對國家、社會關係的不同看法,希望藉

此理解差異所在。這種觀點其實與當代的政治圖像頗為相似,若注意到自由派與

保守派對社會政策、國家權力的不同觀點,最客觀的分析方式顯然是指出兩派的

觀點異同卻不加評論。但正如本文在序章所言,客觀呈現雙方的異同,並不能充

分解釋當時官僚的激烈衝突,最終令討論回歸到「意氣之爭」,這或許是當代對

於大眾政治的普遍情緒化觀點,但不應成為歷史解釋有闕的藉口。

本文對事實與民情的關注,正在解決這種困境。連舊黨的程頤都曾明言,熙

寧時代的水火不容, ,431但「太過」所為何來?何以官
「正緣吾黨之士攻之太過」

僚都不能「理性」論政?有些學者意圖從北宋士大夫君子小人之辨的「主體性格」

以及臺諫的好鬥氣氛立論,以此解釋黨爭的必然,這頗有道理。但本文仍要指出,

至少在熙寧時代,大多數官僚都在從事具體的政策辯論,稱他們受到時代精神左

右、身不由己,不免太看不起自詡人才盛於一時的熙寧朝廷。官僚支持或反對新

政,最根深柢固的原因,可能是他們對國政藍圖、國家未來走向的分歧,乃至他

們在學術上的不同取徑;但新政既為實政,就不能超脫事實太遠,政策辯論終究

必須回歸事實。

從南宋開始至二十世紀的研究,都是事實的單面陳述。不管支持或懷疑王安

石變法的學者,都不免注意到對論點有利的證據,從而忽略大部分研究仰賴的事

431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210,熙寧三年四月己卯條,頁 5104,註引呂本中,
《雜說》。

- 122 -
實都經過當時複雜的辯論與攻防。事實的陳述在當下並非單面,而是雙面。反對

變法的官僚呈現了不利朝廷的證據,支持變法的官僚則聲言經過考證,攻擊僅是

無中生有,但這在反對者來看,又是扭曲的結果。真相並非不存在,但載於史冊

的論點早經雙方複雜的辯論,毫無警覺地將某部份材料視作真相,恐怕會遭到王

安石或司馬光抗議。

這當然不是說事實不可信賴,但比起客觀考證新政推行的具體效果,本文更

傾向於呈現事實本身的作用。事實不僅是新政推行的結果,也同時是官僚紛爭的

來源。新政仰賴事實才可為自己辯護,反對者也唯有質疑朝廷提出的事實,才可

確立反對的正當性,這是雙方攻防的主要理由。

正因新政開宗明義是要改善百姓的生活,在變法期間複雜的事實攻防,實際

上也是民情的攻防。兩派官僚都宣稱自己掌握了真實的民情,而對方只是捏造真

相、扭曲民意。對於百姓的重視絕非宋人獨見,「以民為本」的思想存於古代經

典,早就成為後世官僚乃至君王的基本知識。某些極端的學者可能會聲稱這些看

重百姓的言論都是謊言,然而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整個變法時代充斥朝堂的民情

辯論,其實說明官僚對民情的重視,即便不是出於真心,也不得不依循來自經典

的規範。只要注意紹聖時代蔡京等人的言論便可知,即使是最不在乎百姓生活的

官僚,在論證新政的價值時,也必須以照顧民生為理由。隨著王安石以「便民」

的主張打擊反對新政的士大夫,民情儼然成為衡斷新政是否成功的最重要標準。

然而「宋人以民為本」絕非本文的結論,本文關心的是在以民為本的框架下,

政策辯論該如何進行。變法時代雙向的事實陳述,顯示民情也受到雙方不同的理

解與運用。

從客觀上來看,民情與事實受到官僚的自由詮釋,王安石或司馬光各自選擇

對自己有利的事證,並且忽略不利的證據。他們口中的「民」往往是以偏概全的

結果。也因此,理論上「真相只有一個」,實際上卻各有所本,從而得以各說各

話。

這似乎顯示,官僚對於民情的引用是一種「策略」
,他們理性地知道如何取

- 123 -
捨事證以為己用。司馬光與章惇對役法的爭辯,正是這種現象的明證,爭辯雙方

似乎都清楚意識到自己口中的民偏於一端,也相當清楚只有部分的民情,會符合

他們的說法。這其實也在暗示,官僚有意遮蔽、掩蓋真相,從而使我們的評價或

判斷又回到誰在說謊、誰對真相視若無睹。

本文由兩個方面解釋這個問題。其一,官僚對於資訊管道的質疑,可以使我

們部分了解這種現象。反對者懷疑事實的來源,從而認定各項證據經過人為的扭

曲,就此而論,這些官僚並未枉顧事實,甚至他們自認是真相的捍衛者。與此前

的研究取徑不同,本文並未以客觀的事實作為衡斷官僚對錯的標準,而是力圖解

釋在「就事論事」的基本規則下,官僚如何堅持己見。事實仍然重要,但對自己

不利的事證,卻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方式,許多官僚明言支持新政的民情,都是扭

曲的結果,這不能不說是官僚堅定自身立場的理由。換言之,他們並不是在片面

的證據中擇其所愛,棄其所惡,而是信守真相只有一個,只是與他們認識不合的

事證,都不是真相,且這套理解方式頗能自圓其說。

其二,這其實也展現了官僚的立場或意志與民情的互動關係。余英時對於國

是的研究,提升了當前對於宋代政治文化的認識,國是經由君臣共定,法制化後

連皇帝也不能輕易改動,若由本文的脈絡而言,國是其實便是政策。余先生關注

於士大夫與皇帝權力的互動,雖然他注意到民與士人的關係,但民到底如何在政

治權力互動中發揮作用,仍有待分說。元祐、紹聖兩朝改動前代的國是,顯然不

僅僅是出於政治權力的轉換,而是訴諸百姓福祉的結果。無論我們是否認為蔡京

以民為本,他支持的紹述政府也是以便民為改革口號,也就是說,國是的交替必

須有合理的說詞,而在這個時期,便民就是國是的基礎。

但也正因國是的存在,民情的作用勢必受到削減。雖然新政宣稱民情是最重

要的依據,但面臨難以迴避的相反事證,超越民情的論點又時時可見。王安石固

然以「祁寒暑雨,民猶怨咨」建議皇帝不顧民情;司馬光等人也曾以大法的名義,

無視相反的事證,這無疑構成民情的隱憂。民情或事實看似關鍵,但也必須受限

於某些更重要的前提,如國是或官僚的意志。民情看似重要,卻又不然。

- 124 -
但本文實無意為專制主義的論點多添一筆實例。民情固然必須依從官僚的意

志,並隨時遭受官僚的超越,但這種超越並非無邊無際。官僚將政策與具體民情

的關係切斷,改而訴諸久遠的未來或抽象意識,聲稱改革過程的陣痛無法避免,

這可令他們短暫脫離爭論,卻會給予政敵更多口實。選擇超越民情的官僚,將會

喪失掌握民情的優勢,從而埋下「背叛」百姓的隱憂,無論是之於政敵或者後世

史家。這種來自後起時代的整肅,仍是以政治權力為依歸,「為民」頗似藉口,

這似乎仍然證成了民的被動地位。然而考慮到北宋並非當代民主國家,輕易忽視

「民意」並不讓人意外,范純仁曾指出,百姓無可上言,
「惟舉人胥吏有能言者」

432
百姓在士大夫政治內仍相當被動,即便是聲言照顧百姓的官僚,也認為自己的

智慧與眼光超越「愚民」,政策安排終究是由上往下,官僚之採擷民意,目的也

在爭取皇帝,而非爭取百姓支持。然而在熙豐時代,為了說服皇帝,兩派官僚採

擷不同的民情進入朝堂,也使百姓的意見在某種意義上參與了朝政。誠然,「國

人議政」自有長遠的傳統,對古代官僚而言,這或許只是「納諫」
、「聽言」的一

種轉型,卻展現了民在被動結構中的主動可能。

從今天的角度回望,十一世紀的政策辯論,可能給予當代許多共鳴。這種共

鳴或許來自北宋政策辯論種種「親切」之舉。十一世紀的各種政治手法看似與當

代極其相似,曲解事實、各說各話、綁架「民意」,這些似乎都是當代政治學議

題的重現。本文無意呼籲「以古諷今」或「以史為鑑」
,北宋的政策辯論終究受

到特定時空的限制,而熙豐朝廷的官僚運用民情從事黨爭,最終也無法取得共

識。北宋的士人沒有找到弭平爭端、理性論政的辦法,當代史家恐怕也不容易提

出更好的洞見。本文終究只呈現宋代激烈政策辯論的一個現象,並且說明現象的

成因與發展,任何題外的申發,可以留待讀者自行體會。若這些體會可以有任何

貢獻,那麼熙豐時代的政治辯論倒不一定僅是黨爭的負面寫照,而可在二十一世

紀留下一些正面遺產。

432
《范忠宣奏議》,卷下,
〈奏乞詔內外臣條陳利害〉,頁 763。

- 125 -
- 126 -
參考文獻
一、古代文獻
1 古代典籍
(宋)朱熹,《孟子集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80。
(宋)朱熹,《論語集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80。
(清)孫詒讓著,王文錦、陳玉霞點校, 《周禮正義》
,北京:北京中華,1987。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1983。

2 史籍
(宋)王稱, 《東都事略》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冊 382,臺北:臺灣商務印
書館,1983。
(宋)江少虞, 《事實類苑》 ,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冊 874,臺北:臺灣商務
印書館,1983。
(宋)呂中, 《宋大事記講義》 ,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686,臺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1983。
(宋)李燾著,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點
校,《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陳均編,許沛藻等點校, 《皇朝編年綱目備要》,北京:中華書局,2006。
(宋)彭百川, 《太平治迹統類》 ,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冊 408,臺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1983。
(宋)趙汝愚編,北京大學中國中古史硏究中心校點整理, 《宋朝諸臣奏議》 ,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元)脫脫等著,《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
(明)陳邦瞻,《新校本宋史紀事本末》,臺北:鼎文書局,1978。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
(清)黃以周等輯,顧吉辰點校,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
,北京:中華書局,2004。

3 文集
(宋)文彥博,《潞公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1100,臺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1983。
(宋)王安石, 《臨川先生文集》
,《四部叢刊》初編,冊 51,臺北:臺灣商務印
書館,1965。
(宋)王禹偁,《小畜集》,《四部叢刊》初編,冊 44,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5。
(宋)包拯著,楊國宜校注《包拯集校注》,合肥:黃山書社,1999。
(宋)司馬光著,李之亮箋注, 《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9。

- 127 -
(宋)田錫著,羅國威點校,《咸平集》,成都:巴蜀書社,2008。
(宋)朱熹, 《晦菴先生朱文公文集》 ,《四部叢刊》初編,冊 58-59,臺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1965。
(宋)呂陶,《淨德集》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1098,臺北:臺灣商務印
書館,1983。
(宋)宋祁,《景文集》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1088,臺北:臺灣商務印
書館,1983。
(宋)邵雍, 《伊川擊壤集》 ,《四部叢刊》初編,冊 48,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5。
(宋)范仲淹, 《范文正公集》 《四部叢刊》初編,冊 45,臺北:臺灣商務印書

館,1965。
(宋)范純仁,《范忠宣奏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冊 1104,臺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1983。
(宋)張方平,《樂全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1104,臺北:臺灣商務
印書館,1983。
(宋)張載著,章錫琛點校,《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 一版三刷。
(宋)畢仲游,《西臺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1122,臺北:臺灣商務
印書館,1983。
(宋)陳次升, 《讜論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冊 427,臺北:臺灣商務印
書館,1983。
(宋)陳舜俞,《都官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1096,臺北:臺灣商務
印書館,1983。
(宋)陳襄,《古靈集》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1093,臺北:臺灣商務印
書館,1983。
(宋)陸九淵著,鍾哲點校,《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一版二刷。
(宋)陸佃,《陶山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1117,臺北:臺灣商務印
書館,1983。
(宋)彭汝礪,《鄱陽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1101,臺北:臺灣商務
印書館,1983。
(宋)曾鞏著,陳杏珍、鼂繼周點校,《曾鞏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一版
三刷。
(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 ,北京:中華書局,2004 一版二
刷。
(宋)楊時,《龜山集》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1125,臺北:臺灣商務印
書館,1983。
(宋)趙抃,《清獻集》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1094,臺北:臺灣商務印
書館,1983。
(宋)劉安世, 《元城先生盡言集》 《四部叢刊》續編,冊 59,臺北:臺灣商務

- 128 -
印書館,1966。
(宋)劉邠,《彭城集》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1096,臺北:臺灣商務印
書館,1983。
(宋)劉敞,《公是集》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1065,臺北:臺灣商務印
書館,1983。
(宋)劉摯著,裴汝誠、陳曉平點校,《忠肅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
(宋)歐陽修著,李逸安點校,《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
(宋)蔡襄,《端明集》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1090,臺北:臺灣商務印
書館,1983。
(宋)鄭獬,《鄖溪集》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1097,臺北:臺灣商務印
書館,1983。
(宋)蘇軾著,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一版七刷。
(宋)蘇頌著,王同策等點校, 《蘇魏公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 一版二
刷。
(宋)蘇轍著,陳宏天、高秀芳點校,《蘇轍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一版
三刷。

4 筆記、年譜、雜著
(宋)方勺著,許沛藻、楊立揚點校,《泊宅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 一版
二刷。
(宋)王銍著,朱傑人點校,《默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一版三刷。
(宋)王闢之著,呂有仁點校, 《澠水燕談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 一版三
刷。
(宋)司馬光著,鄧廣銘、張希清點校,《涑水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97
一版二刷。
(宋)朱弁著,孔凡禮點校,《曲洧舊聞》,北京:中華書局,2002。
(宋)宋敏求著,誠剛點校, 《春明退朝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一版二刷。
(宋)孟元老著,伊永文箋注, 《東京夢華錄》,北京:中華書局,2007 二版。
(宋)邵伯溫著,李劍雄、劉德權點校, 《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一版二刷。
(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一版二刷。
(宋)范鎮著,汝沛點校,《東齋記事》,北京:中華書局,1997 一版二刷。
(宋)莊綽著,蕭魯陽點校,《雞肋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一版三刷。
(宋)彭□著,孔凡禮點校,《續墨客揮犀》北京:中華書局,2004 一版二刷。
(宋)曾布著,程郁整理,《曾公遺錄》 ,收入朱易安等編,《全宋筆記》第八冊
第一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宋)黃震,《黃氏日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707-708,臺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1983。

- 129 -
(宋)蔡絛著,馮惠民、沈錫麟點校,《鐵圍山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97
一版二刷。
(宋)魏泰著,李裕民點校,《東軒筆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一版二刷。
(宋)蘇軾著,王松齡點校,《東坡志林》,北京:中華書局,1997 一版二刷。
(宋)蘇轍著,俞宗憲點校,《龍川略志》,北京:中華書局,1997 一版二刷。
(宋)馬永卿,《元城語錄》 ,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冊 863,臺北:臺灣商務
印書館,1983。
(清)蔡上翔,
《王荊公年譜考略》 ,收於裴汝誠點校,《王安石年譜三種》 ,北京:
中華書局,1994。
(清)顧棟高輯,馮惠民點校, 《司馬光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6 一版二
刷。

二、近人著作
(一)專書
刁忠民,《宋代臺諫制度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
王化雨, 《宋朝君主的信息渠道研究》 ,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北京:北京大
學歷史系,2008。
王保國,《兩周民本思想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朝階級結構》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王瑞明,《馬端臨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朱重聖,《北宋茶之生產與經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朱傳譽,《宋代新聞史》,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7。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北京:三聯書店,2004。
吳雅婷, 《移動的風貌:宋代旅行活動的社會文化內涵》 ,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2007。
宋衍申,《司馬光傳》,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臺北:聯經,1993。
李昌憲,《司馬光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李金水,《王安石經濟變法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李華瑞,《王安石變法研究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宋代酒的生產和征榷》,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 二版二刷。
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一版二刷。
汪聖鐸,《兩宋財政史》,北京:中華書局,1995。
---------,《兩宋貨幣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林文勛,《中國古代「富民」階層研究》,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8。
金毓黻,《宋遼金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 臺二版。
金耀基,《中國民本思想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93。

- 130 -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臺北:正中書局,1987 一版十六刷。
張祥浩,《王安石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張復華,《北宋中期以後之官制改革》,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梁庚堯,《南宋的農村經濟》,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
梁啟超,《中國六大政治家》,臺北:正中書局,1963 臺一版。
---------,《先秦政治思想史》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2 臺三版。
許雅棠,《民本治理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5。
郭正忠,《宋代鹽業經濟史》,秦皇島:人民出版社,1990。
陳 振,《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一版二刷。
陶希聖,《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食貨出版社,1982 臺二版。
游 彪,《宋代特殊群體研究》,北京:商務書局,2006。
游逸飛,《四方、天下、郡國--周秦漢天下觀的變革與發展》,臺灣大學歷史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未刊稿。
葉 坦,《變法:宋神宗與十一世紀的改革運動》,北京市:三聯書局,1996。
---------,《富國富民論》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
虞云國,《宋代臺諫制度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
賈玉英,《宋代監察制度》,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
賈志揚(John Chaffee),《宋代科舉》,臺北:東大,1995。
賈志揚著,趙冬梅譯,《天湟貴胄》,上海: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雷飛龍,《漢唐宋明朋黨的形成原因》,臺北:韋伯文化,2002。
漆 俠,《王安石變法》增訂本,,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趙靖等編,《中國經濟思想通史》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劉靜貞,《北宋前期皇帝和他們的權力》,臺北:稻鄉出版社,1996。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京:三聯書店,2006。
鄧小南編,《政績考察與信息渠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鄧廣銘,《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蕭公權, 《中國政治思想史》 ,,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 新一版五刷。
錢 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修訂十七版。
薩巴蒂爾(Paul A. Sabatier)編,彭宗超等譯, 《政策過程研究》(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北京:三聯書店,2006 一版二刷。
羅家祥,《北宋黨爭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羅禕楠, 《論元豐三省政務運作分層機制的形成》 ,清華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北
京:清華大學,2005。

(二)論文
今泉牧子,〈舉留與地方官-宋代地方社會的實際情況〉 ,宣讀於「傳承與創新:
九至十四世紀中國史青年學者研討會」,2008。
方志遠,
〈略論青苗法的推行及效果〉,《南開學報》1988 年 6 期(1998,天津),

- 131 -
頁 40-49。
方笑一, 〈君道與「君臣之分」—從《尚書義》論王安石的君臣觀〉 ,收入浙江大
學宋學研究中心編, 《宋學研究集刊》第一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8,頁 75-89。
王明蓀, 〈北宋中期以前役法的改革論〉 ,
《宋遼金史論文稿》 ,臺北:明文,1981,
頁 139-155。
王曾瑜,〈王安石變法簡論〉,《中國社會科學》1980 年 3 期(1980,北京),頁
131-154。
王瑞明, 〈王安石變法的社會效果〉 ,收於中州書畫社編, 《宋史論集》 ,許昌:中
州書畫社,1983,頁 88-106。
王德毅, 〈北宋九朝實錄纂修考〉 ,
《宋史研究論集第二輯》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
司,2008,頁 83-135。
---------,〈論略宋代國計上的重大難題〉 ,《宋史研究集第二輯》 ,臺北:新文豐出
版公司,2008,頁 323-354。
平田茂樹, 〈日本宋代政治史研究的現狀與課題〉 《史學月刊》2006 年 6 期(2006,

開封),頁 95-102。
---------,〈宋代的政治空間:皇帝與臣僚交流方式的變化〉,收於黃寬重編,《基
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第 3 冊,臺北:政治大學歷史系等,2008,
頁 171-201。
---------,〈從宋代的日記史料看政治構造〉 ,收入平田茂樹等編, 《宋代社會的空
間與交流》,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頁 28-69。
全漢昇,〈北宋汴梁的輸出入貿易〉,《史語所集刊》第 8 本(1939,臺北),頁
189-301。
---------,〈北宋物價的變動〉 ,《史語所集刊》第 11 本(1944,臺北) ,頁 337-394。
安國樓,〈宋遼邊境的「兩屬戶」〉,《中國史研究》1991 年 4 期(1991,北京),
頁 149-153。
朱傳譽, 〈宋代輿論研究〉 ,
《報學》 ,3 卷 8 期。亦收入《先秦唐宋明清傳播事業
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頁 205-256。
朱瑞熙,〈20 世紀中國王安石及其變法的研究〉,《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
會科學版),31 卷 2 期(2003,合肥),頁 151-165。
李之鑒,〈論王安石「任理而無情」的辯證法〉,《黃淮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
14 卷 3 期(1998,商丘),頁 1-5。
李全德,〈文書運行體制中的宋代通進銀臺司〉,收入鄧小南編,《政績考察與信
息渠道-以宋代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頁 291-328。
李金水,〈熙豐時期農田水利法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其原因〉,《中國社會經濟史研
究》2006 年 3 期(2006,廈門),頁 37-44。
李華瑞,〈宋神宗與王安石共定「國是」考辨〉,《文史哲》2008 年 1 期(2008,
濟南),頁 73-78。

- 132 -
---------,〈林希與《林希野史》 〉,《李埏教授九十華誕紀念文集》 ,昆明:雲南大
學出版社,2003,頁 44-57。
---------,〈南宋浙東學派對王安石變法的批判〉 《史學月刊》2001 年 2 期(2001,

開封),頁 40-43。
---------,〈從《續資治通鑑長編》註文看李燾對王安石及其新法的態度〉 ,《文史》
2001 年 2 期(2001,北京),頁 193-203
---------,
〈論李燾對《王安石日錄》的取舍〉 ,《撫州師專學報》2001 年 6 期(2001,
臨川),頁 1-6。
---------,〈關於〈青苗法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
科學版)1992 年 3 期(1992,重慶),頁 44-49。
李華瑞、水潞, 〈南宋理學家對王安石新學的批判〉 ,
《河北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
科學版)2002 年 1 期(2002,保定),頁 18-22。
李裕民, 〈烏臺詩案新探〉 ,《宋代文化研究》第十七輯,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2009,頁 269-285。
李 曉, 〈王安石市易法與政府購買制度〉 ,《歷史研究》2004 年 6 期(2004,北
京),頁 54-68。
---------,〈論均輸法〉 ,《山東大學學報》2001 年 1 期(2001,濟南),頁 78-83。
汪聖鐸, 〈王安石是經濟改革家嗎?〉 《學術月刊》1989 年 6 期(1989,上海),

頁 67-75。
肖 鋼, 〈論朱熹對王安石新法新學的批判繼承〉 《河北學刊》1990 年 4 期(1990,

石家莊),頁 34-39。
谷霽光,〈王安石變法與商品經濟〉,《中華文史論叢》第 7 輯,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1978,頁 71-104。
周良霄, 〈王安石變法縱探〉 《史學集刊》1985 年 1 期(1985,長春)
, ,頁 19-37、
1985 年 2 期(1985,長春),頁 9-17。
孟天運,〈王安石改革與社會輿論〉,《史學集刊》1988 年 3 期(1988,長春),
頁 6-12。
季 平, 〈把司馬光劃為保守派的根據何在〉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
學版)1990 年 4 期(1990,重慶),頁 42-50。
林天蔚, 〈為王安石辨誣二事〉 ,《宋代史事質疑》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頁 90-117。
金中樞, 〈車蓋亭詩案研究〉 ,《成功大學歷史學報》2 期(1975,臺南) ,頁 33-89
俞兆鵬,〈評歐陽修「止散青苗錢」問題-兼論北宋熙豐新法中之青苗法〉 ,《南
昌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9 卷 2 期(1998,南昌),頁 104-110。
---------,
〈論所謂曾布「反對市易法」的問題〉 ,《中國史研究》1985 年 4 期(1985,
北京),頁 75-87。
姚秀彥, 〈北宋役法之爭的剖析〉 ,
《淡江學報》7 期(1968,臺北) ,頁 151-174。
胡 波, 〈20 世紀中國民本思想研究述評〉 ,《學術月刊》2001 年 5 期(2001,上

- 133 -
海),頁 85-90。
胡昭曦, 〈《宋神宗實錄》朱墨本輯佚簡論〉 ,《四川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1979 年 1 期(1979,成都),頁 71-78。
---------,
〈熙豐變法經濟措施之再評價〉 《西南師範學院學報》1994 年 4 期(1994,

重慶),頁 30-37、44。
孫廣德, 〈我國民本思想的內容與檢討〉 ,
《社會科學論叢》36 期(2004,臺北),
頁 3-22。
宮崎市定著,索介然譯,〈王安石的吏士合一政策〉 ,劉俊文編,《日本學者研究
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頁 451-490。
馬玉臣, 〈試論宋神宗時期的州縣省廢〉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 卷 4 期(2005,
西安),頁 79-95。
高柯立, 〈宋代的粉壁與榜諭:以州縣官府的政令傳布為中心〉 ,收入鄧小南編,
《政績考察與信息渠道-以宋代為中心》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頁 411-460。
高紀春,〈論朱熹對王安石的批判〉,《晉陽學刊》1994 年 5 期(1994,太原),
頁 71-77。
崔英超、張其凡, 〈熙豐變法中宋神宗作用之考析〉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2004 年 3 期(2004,廣州),頁 116-142。
張元, 〈從王安石的先王觀念看他與宋神宗的關係〉 ,
《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88。。亦收入《宋史研究集》第 23 輯,臺北:
國立編譯館,1995,頁 273-299。
張文立、方立天, 〈王安石反對司馬光的鬥爭〉,收入人民出版社資料室, 《論述
法家和儒法鬥爭部分文章匯編》 ,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74,頁 511-524。
曹家齊,〈「愛元祐」與「遵嘉祐」-對南宋政治指歸的一點考察〉,《學術研究》
2005 年 11 期(2005,廣州),頁 103-107。
---------,〈「嘉祐之治」問題探論〉,《學術月刊》2004 年 9 期,2004,上海。,
頁 60-66。
梁庚堯, 〈市易法述〉 《臺大歷史學報》10、11 期合刊,1984,臺北,頁 171-242。

亦收入《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1997,頁 104-260。
---------,〈宋代財政的中央集權趨向〉 ,《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五屆討論會:
國史上中央與地方的關係》(臺北:國史館,2000),頁 563-581。
---------,〈北宋的圩田政策〉 ,《事變、群體與個人:第一屆全國歷史學學術討論
會論文集論文集》 (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1996) ,亦收入《宋代社會
經濟史論叢》,臺北:允晨文化,1997,頁 261-285。
陳弱水, 〈中國歷史上「公」的觀念及其現代變形〉 ,《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 ,北
京:新星出版社,2006,頁 69-117。
陳 振, 〈論保馬法〉 ,鄧廣銘、程應鏐編, 《宋史研究論文集》 ,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1982,頁 321-334。

- 134 -
程民生, 〈論北宋財政的特點與積貧的假象〉 ,《中國史研究》1985 年 3 期(1985,
北京),頁 27-40。
黃純艷,〈下情上達的唐宋登聞鼓制度〉 ,收入鄧小南編,《政績考察與信息渠道
-以宋代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頁 213-234。
黃繁光, 〈北宋役法與民戶負擔之研究〉 《新埔學報》4 期(1977,臺北)
, ,頁 77-115。
楊德泉、任鵬杰, 〈論熙豐農田水利法實施的地理分布及其社會效益〉 ,收於鄧廣
銘、漆俠等編, 《宋史研究論文集》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頁
185-206。
葉 坦, 〈評宋神宗的改革理想與實踐〉 ,《晉陽學刊》1991 年 2 期(1991,太原) ,
頁 9-15。
---------,〈熙豐富國之法的棗核形曲線︰析王安石新法的階級利益趨向〉,《江淮
論壇》1991 年 3 期(1991,合肥),頁 65-73。
葛金芳、金強, 〈近二十年來王安石變法研究述評〉 ,《中國史研究動態》2000 年
10 期(2000,北京),頁 11-20。
葛金芳、陳方清, 〈熙豐新法的富民與富國之爭〉 《晉陽學刊》1988 年 1 期(1988,

太原),頁 73-77。
漆 俠,〈再論王安石變法—王安石逝世九百周年〉 ,《河北大學學報》1986 年 3
期(1986,保定),頁 99-112。
---------,
〈關於宋代差役法的幾個問題〉 ,收於中州書畫社編, 《宋史論集》 ,許昌:
中州書畫社,1983,頁 1-20。
漆 俠、郭東旭,〈關於王安石變法研究中的幾個問題〉,《歷史研究》1989 年 4
期(1989,北京),頁 32-46。
蒙文通, 〈北宋變法論稿〉 ,《古史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99 年,頁 402-473。
裴汝誠, 〈《樂全集.蘇文安先生墓表》真偽辨〉 ,《半粟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
社,2000,頁 136-160。
---------,〈宋代史料真實性當議〉 ,收入鄧廣銘、漆俠編,《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
集》 ,石家莊:河北大學出版社,1992。亦收入裴汝誠, 《半粟集》 ,保定:
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頁 88-109。
劉子健,〈南宋君主與言官〉,《清華學報》,新 8:1、2,頁 340-390。
劉子健著,劉紉尼譯, 〈宋初改革家-范仲淹〉,收於段昌國等編譯,《中國思想
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頁 123-161。
劉 旭, 〈司馬光的民本思想淺探-紀念司馬光逝世 900 周年〉 ,《山西大學學報》
1986 年 3 期(1986,太原),頁 7、67-70。
劉坤太, 〈略論王安石的民本思想及其對變法的影響〉 ,《河南大學學報》 (哲學社
會科學版),1986 年 4 期(1986,開封),頁 43-48。
劉馨珺, 〈從生祠立碑談唐代地方官的考課〉 ,收於《東亞教育與法制研究的新視
野》,臺北:臺灣大學東亞文明中心,2004,頁 241-284。
蔣復璁,〈王安石評傳〉,《珍帚齋文集》 ,卷 3,收入《宋史新探》 ,臺北:臺灣

- 135 -
商務印書館,1985,頁 124-149。
蔡哲修, 〈北宋「市易之獄」淺探—熙寧政爭研究之二〉 ,《中興史學》13 期(2007,
臺中),頁 27-44。
--------,〈鄭俠進「流民圖」事考辨—鄭俠與熙寧政爭研究之一〉,《大陸雜誌》
77 卷 6 期(1988,臺北),頁 278-283。
鄧小南,〈走向「活」的制度史〉,《浙江學刊》2003 年 3 期(2003,杭州),頁
99-103。
鄧廣銘, 〈〈辯奸論〉真偽問題的重提與再判〉 ,《國學研究》第 3 卷(1995,北京) ,
頁 425-450。
---------,〈宋朝的家法和北宋的政治改革運動〉 ,
《中華文史論叢》第三輯,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亦收入鄧廣銘, 《鄧廣銘治史叢稿》 ,北京:北京
大學出版社,2000 一版二刷,頁 124-143。
錢 穆,〈明道溫公對新法〉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五冊,臺北:蘭臺出版
社,2000,頁 61-73。
---------,〈論慶曆熙寧之兩次變政〉,《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五冊,臺北:蘭
臺出版社,2000,頁 43-49。
駱嘯聲, 〈溫公與荊公變法思想之比較〉 ,
《湖北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
年 6 期(1987,武漢),頁 82-86
聶崇歧,〈宋役法述〉,《燕京學報》第 33 期(1947,北京),頁 195-270。
魏天安, 〈宋代青苗錢利率考實〉 《中國經濟史研究》2006 年 1 期(2006,廈門)
, ,
頁 155-160。
羅思鼎,〈從王安石變法看儒法論戰的轉變-讀《王荊公年譜考略》〉,收入人民
出版社資料室, 《論述法家和儒法鬥爭部分文章匯編》 ,北京市:人民出版
社,1974,頁 497-510
羅家祥, 〈宋神宗與熙豐時期的朋黨之爭〉 ,《江漢論壇》1990 年 3 卷(1990,武
漢),頁 65-69。
蘇基朗, 〈神宗朝阿云案辨正〉 ,
《唐宋法制史研究》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996,頁 149-178。
顧全芳, 〈宋神宗與熙豐變法〉 《學術月刊》1988 年 8 期(1988,上海)
, ,頁 72-77。
--------,〈青苗法研究〉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1990 年 3 期
(1990,重慶),頁 92-99、120。

(三)日文著作
1 專書
內藤湖南,《中國近世史》,東京:弘文堂,1947。
佐竹靖彥,《唐宋變革の地域的硏究》,東京:同朋舍,1990。
東一夫,《王安石新法の研究》,東京:風間書房,1970。
柳田節子,《宋元鄉村制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86。

- 136 -
曾我部靜雄,《宋代財政史》,東京:大安社,1966。

2 論文
熊本崇,〈「権監察御史裏行」李定-王安石の対御史台政策〉,收於《宋元時代
史の基本問題》,東京:汲古書院,1996,頁 123-151。
---------,〈北宋の台諫-神宗朝.哲宗朝を中心に〉,《東北大學東洋史論集》6
期(1995,仙台),頁 305-342。
周藤吉之, 〈王安石の新法とその史的意義-農民政策を中心として〉,《宋代史
研究》,東京:東洋文庫,1969,頁 1-77。
---------,
〈王安石の免役錢徵收の諸問題〉, 《宋代史研究》,東京:東洋文庫,1969,
頁 189-259。
石田肇, 〈北宋の登聞鼓院と登聞検院〉, 《中嶋敏先生古稀記念論集》上,靜岡:
中嶋敏先生古稀記念事業會,1980-1981,頁 307-325。
曾我部靜雄, 〈王安石の保甲法〉,《宋代政经史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74,
頁 1-63。
平田茂樹, 〈宋代の朋党形成の契機について〉,宋代史研究會,《宋代社会のネ
ットワーク》,東京:汲古書院,1998,頁 3-46。
柳田節子, 〈一九七 Ο 年代の中國における王安石評價をめぐって〉, 《學習院史
學》,19。亦收入《宋元社會經濟史研究》,東京:創文社,1995,頁 438-450。
---------,〈宋代土地所有制にみられる二つの型―先進と辺境〉,《東洋文化研究
所紀要》29,亦收入《宋元社會經濟史研究》 ,東京:創文社,1995,頁
5-39。

(四)英文著作
1 專書
Bol, Peter K. “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Ji, Xiao-bin. Politics and Conservatism in Northern Song China: The Carrer and
Thought of Sima Guang(A.D. 1019-1086).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5.
Levine, Ari Daniel. Divided by a Common Language: Factional Conflict in Late
Northern Song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9.
Liu, James Y. C. Reform in Sung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Smith, Paul J. Taxing Heaven's Storehouse: Horses, Bureaucrats,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Sichuan Tea Industry, 1074-1224.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Stone, Deborah. Policy Paradox: the Art of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New York:
Norton, 2002.

- 137 -
2 論文
Bol, Peter K. “Government, Society, and State: On the Political Visions of Ssu-ma
Kuang and Wang An-shih,” in Ordering the World, ed. Robert Hymes and
Conrad Schirokau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Hartwell, Robert M. 1971. “Historical Analogism, Public Policy, and Social Science
in Eleventh- and Twelfth-Century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76.3(1971): 690-727.
Smith, Paul J. “State Power and Economic Activism During the New Policies,
1068-1085: The Tea and Horse Trade and the ‘Green Sprouts’ Loan Policy,” in
Ordering the World, ed. Robert Hymes and Conrad Schirokau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 138 -

Vous aimerez peut-être aus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