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us êtes sur la page 1sur 14

國文科單元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空城計 班級 8 年級
教材來源 翰林版第四冊第七課 教學節數 6(270 分鐘)
設計者 柯乃榕
教學方法 講述法、問答法
教學目標 一、 認識《三國演義》內容大要及作者羅貫中。
二、 能說出孔明面對危機與智慧退敵的經過。
三、 能比較孔明與司馬懿面對危機時的處理態度。
四、 培養在日常生活中,沉著應變的能力。
節次 教 學 重 點
時間分配 1 認識《三國演義》內容大要,並介紹重要人物及作者羅貫中;並且認識其
他章回小說的重要著作,了解其中心思想。
2 進行課文一到三段的讀講,提醒學生重要的字音字形。能掌握孔明與司馬
懿面對危機的應變態度與措施。
3 回憶前一堂課所學,再進行課文四到六段的讀講,提醒學生重要的字音字
形。明白司馬懿的心理轉變過程以及孔明大擺空城計的原因;同時能指出
孔明致勝的關鍵何在。
4 配合心智圖,概覽全文;並且能比較司馬懿與孔明的不同。完成應用練習。
認識三國歇後語。透過赤壁之戰的選讀,了解《三國演義》對戰爭的生動描
寫。
5 補充與三國人物相關的詩詞。請學生完成「求生大考驗」學習單,培養日常
生活中臨機應變的能力。
6 選取「鬥智大觀園」的優秀作品,請學生上台分享。檢討習作。總結課文。

教 學 活 動 教具 時間 評量

1
壹、 準備活動

一、引起動機:三國 x 檔案

活動說明:
1. 老師發下學習單(參見附錄一)請學生依據學習單上的
提示,寫出三國時代的人名。再由老師講解相關的名人
事蹟,以幫助學生了解三國人物。
2. 老師詢問班上同學,是否能舉出其他三國人物,並請學
生嘗試就其所知加以介紹。
如:劉備、孫權、趙雲
貳、 發展活動
一、題解:
1.請學生先翻到課本九十三頁(應用練習)
老師先介紹介紹應用練習中所舉的書目,再
請同學依據所知完成應用練習。
2.請學生翻回課本八十五頁(題解),請學生先朗讀一遍題解
第一段。
學生朗讀完畢後,由老師提醒重要讀音:
馬「謖」(ㄙㄨ ˋ);相似字:稷(ㄐ一 ˋ)
「咽」喉(一ㄢ),注意「喉」字寫法
「咽」又可讀:一ㄝ ˋ,如:「哽咽」
3. 老師介紹羅貫中《三國演義》(見語文小視窗)並補充卷頭詩
(見附錄一)
二、作者:
1 請學生朗讀作者部分,學生朗讀完畢後,由老師提醒重要
讀音,並補充相關注釋:
湖海「散」人(ㄙㄢ ˇ),意指閒逸之人
演義:章回小說的一種,內容根據史實,再加入民間或野史傳
聞,擴大敷演而成。
-----------------------------第一節課結
束-----------------------------

三、課文讀講:
*第一段:
1. 請學生朗讀第一段課文,學生朗讀完畢後,
由老師提醒重要讀音,並講解相關注釋:
第一行:分撥、第三行:糧草、第四行:飛馬;
司馬「懿」(ㄧ ˋ):持久美善曰懿、第五行:望
第六行:蜂擁、最後一行:盡皆失色。
2. 由老師讀講課文,請同學先回憶題解中提到的「馬謖大意失街

2
亭」,並且說明孔明此時乃是因為馬謖之故而留守於西城。
接著請同學思考下列問題並請學生試著回答。
★此時孔明面臨的危機是什麼,(危機一:司馬懿引十五
萬軍蜂擁而至;危機二: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
危機三:所引五千軍,以分一半搬運糧草,只剩兩千五百
軍在城中)
★ 西城中文官們聽到司馬懿引軍的消息,有何反應?
(盡皆失色)
*第二段:
1. 請學生朗讀第二段課文,學生朗讀完畢後,
由老師提醒重要讀音,並講解相關注釋:
第二行:「旌」旗(ㄐㄧㄥ)、第三行:藏「匿」(ㄋㄧ ˋ)、
第四行:城「鋪」(ㄆㄨ ˋ)
◎「鋪」作動詞時,如:鋪陳,音:ㄆㄨ;
作名詞時,如:城鋪、店鋪,音:ㄆㄨ ˋ
◎舖為異體字
◎形似字:「補」充、「捕」捉
第七行:「擅」動(ㄕㄢ ˋ)
◎形似字:「顫」抖(ㄓㄢ ˋ)、文「壇」(ㄊㄢ ˊ)
遞「嬗」(ㄕㄢ ˋ:替換)
第八行:鶴「氅」(ㄔㄤ ˇ)、
「綸」巾(ㄍㄨㄢ)
◎形似字:談「論」(ㄌㄨㄣ ˋ)、「倫」理(ㄌㄨㄣ ˊ)
「凭」欄(ㄆㄧㄥ ˊ)=憑
2. 由老師讀講課文,接著請同學思考下列問題並請學生試
著回答。
★ 孔明得知司馬懿引軍進攻時,採取了哪些應變措施?
(1) 登城望之。
(2) 傳令:
* 眾將旌旗盡皆藏匿
* 諸將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言語者,
立斬。
* 大門四開,每一門上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
灑掃街道。
(3) 披鶴氅,戴綸巾,登城凭欄,焚香操琴。
★ 孔明所採取的這些舉動代表什麼意義?
(1)登城望之→確認情報使否屬實
(2)傳令:
* 眾將旌旗盡皆藏匿、大門四開→表現出沒有應
戰的準備,讓敵人心生懷疑,不敢妄動。

3
* 諸將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言語者,
立斬、每一門上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
街道→即使魏軍攻入,也可以暫時抵抗一陣子。
(4) 披鶴氅,戴綸巾,登城凭欄,焚香操琴→表現
出從容不迫的態度,使敵人有所懷疑,心生警
戒,不敢輕舉妄動;同時又可以居高臨下,了
解敵人的狀況,掌握軍情。
*第三段:
1. 請學生朗讀第三段課文,學生朗讀完畢後,
由老師提醒重要讀音,並講解相關注釋:
第一行:前軍「哨」:ㄕㄠ ˋ
p88 第一行:「模」樣:ㄇㄛ ˊ
第二行:飛馬:
◎第一段第四行:十餘次「飛馬」報到:騎著快馬的人
◎本段第二行:自「飛馬」遠遠望之:快馬(名詞)
第四行:笑容可「掬」(ㄐㄩ ˊ)
◎形似字:「鞠」躬、「菊」花
第五行:「麈」尾(ㄓㄨ ˇ)
2.由老師讀講課文,接著請同學思考下列問題並請學
生試著回答。
★ 司馬懿陣營看到孔明大擺空城計,各有什麼反應?
(1) 前軍哨:皆不敢進,急報司馬懿→深怕有埋伏,不
敢自作主張
(2) 司馬懿:笑而不信→心中覺得不可能; 止
住三軍、自飛馬遠望:擔心有詐,不敢妄動。
---------------------------------第二節課結
束-------------------------
先帶領學生回憶上一堂課所學,再進入第四段:
1. 孔明陣營面臨了什麼危機?
2. 孔明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
3. 司馬懿面對孔明的空城計,作何反應?
*第四段:
1.請學生朗讀第四段課文,學生朗讀完畢後,
由老師提醒重要讀音,並講解相關注釋:
第三行:諸「葛」亮:(ㄍㄜ ˊ)、複姓音ㄍㄜ ˊ;
單姓音ㄍㄜ ˇ,如:葛洪
第六行:「中」其計:(ㄓㄨㄥ ˋ:落入圈套)
第八行:「汝」輩:(ㄖㄨ ˇ),你們,用於長輩對晚輩
汝輩「焉」知:哪裡、「宜」速退:應該
2.由老師讀講課文,接著請同學思考下列問題並請學生

4
試著回答。
★ 第三段和第四段中,司馬懿對空城計的反應有何轉變?
一開始「笑而不信」,但仍然不放心,所以「止住三軍,自
飛馬遠遠望之」;親眼看到孔明焚香操琴,百姓旁若無人
後,便「大疑」,於是認為其中有詐,所以「望北山路而退」
★ 司馬懿陣營中,唯一有不同意見的人是誰,而司馬懿
的反應又是如何?
司馬昭示唯一有不同意見者,懷疑「諸葛亮無君,故作此
態」。但是司馬懿認為,「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城門
大開,必有埋伏」。這是他根據自己和孔明多次交手的經驗
認定孔明絕不可能見大軍壓境卻毫無防備,所以決定撤兵;
同時認為司馬昭的想法太單純。
*第五段:
1. 請學生朗讀第五段課文,學生朗讀完畢後,
由老師提醒重要讀音,並講解相關注釋:
第二行:「撫」掌(ㄈㄨ ˇ)
◎形似字:去「蕪」存菁:ㄨ ˊ,雜草、
「憮」然:ㄨ ˇ,失意的樣子、
「嫵」媚:ㄨ ˇ,姿態柔美
「駭」然:(ㄏㄞ ˋ)
2.由老師讀講課文,接著請同學思考下列問題並請學生試
著回答。
★ 司馬懿退兵後,孔明陣營有什麼樣的反應?
(1) 孔明:撫掌而笑→一笑司馬懿果真中計;二笑危
機暫時解除。
(2) 眾官:無不駭然,心生疑惑→覺得不用一兵一卒
便讓司馬懿因此退兵,實在是不可思議。
★ 孔明為什麼要冒險使用空城計?
因為情況緊急,敵眾我寡,(十五萬對二千五百)而
且身邊並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只好冒險一搏。
★ 孔明為什麼要安排關興、張苞二人在山北小路等候?
孔明安排二人在山北小路埋伏,當司馬懿一行人經過
時,喊殺連天,鼓聲震地,一路向司馬懿軍隊逼近。這
樣的舉動,讓司馬懿更相信孔明早有埋伏,因此不敢

留,紛紛棄甲竄逃。孔明此舉乃只是要讓關興、張苞達
到嚇阻魏軍的目的,並非要追襲敵人。
*第六段:
1. 請學生朗讀第六段課文,學生朗讀完畢後,
由老師提醒重要讀音,並講解相關注釋:

5
第二行:某等:我們;(汝輩:你們)
第四行:遠「遁」:(ㄉㄨㄣ ˋ);
◎形似字:遵「循」(ㄒㄩㄣ ˊ)
擒:(ㄑㄧㄣ ˊ):捉住
◎形似字:「禽」獸
第五行:
言「訖」(ㄑㄧ ˋ);又如:銀貨兩訖:代表買賣完成
◎ 形似字:「迄」今:到、至
「屹」立不搖:高聳特立
2.由老師讀講課文,接著請同學思考下列問題並請學生試著回
答。
★ 孔明為何麼不選擇棄城逃跑?
因為身邊只有二千五百兵士,若是棄城,一定會被敵
人追擊,無法遠遁,最後仍會被敵人俘虜;因此寧可
冒險嘗試空城計。
★ 如果今天是司馬懿大擺空城計,孔明會不會撤兵?
孔明有可能會撤兵,因為司馬懿也是個謹慎小心的人,
所以當孔明看到一樣的場面,或許會和司馬懿有同樣
的反應。
孔明也有可能會放手一搏,因為手邊有十五萬大軍,
就算敵人有埋伏,也不用擔心正面衝突,兩軍交戰,
勝負仍在未定之天。課文讀講結束
*交代回家作業:請學生完成課本「問題討論」,明日課堂檢討
---------------------------------第三節課結束------------------------
1. 發下附錄二,由老師帶學生看過心智圖,掌握全文脈絡;
接著請學生完成諸葛亮與司馬懿之比較圖。
2.檢討課本「問題討論」
四、應用練習
(一)故事發展:請學生回憶課文,完成排序:乙、丁、甲、
戊、丙、己。
(二)三國歇後語配對:請學生拿出習作,由老師帶著全班
同學一起完成,並補充相關典故。
(三)三國人名大猜謎:請學生參考(附錄一)講義,由學
生進行搶答,從謎面中猜出正確的三國人名。
參、綜合活動
一、延伸閱讀:
(一)三國詩詞選粹:(見附錄一)
(二)赤壁之戰:(見附錄一)
------------------------------第四節課結束---------------------------
(三)章回小說選讀:老師發下章回小說選讀講義,針對學生較

6
陌生的《紅樓夢》(劉姥姥進大觀園)、
《水滸傳》(武松打虎)及《老
殘遊記》(作者序及自評),由老師導讀,增進學生對小說內涵的理
解。
二、求生大考驗:(見附錄三)
------------------------------第五節課結
束----------------------------
1.選取「求生大考驗」的優秀作品,請學生上台分享。
2.檢討習作。
3.總結課文。(見附錄四:空城記心智圖二)
------------------------------第六節課結
束----------------------------

三 國 x 檔 案

編號一:( ) 編號二:( )
隸屬:魏國 隸屬:魏國
身份:君主 身份:丞相
名言:「寧教我負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特徵:具有「狼顧之相」

編號三:( ) 編號四:( )
隸屬:吳國 隸屬:蜀國
身份:將軍 身份:丞相
名言:「既生瑜,何生亮」。 名言:「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編號五:( ) 編號六:( )

7
隸屬:蜀國 隸屬:蜀國
身份:將軍 身份:將軍
特徵:身長九尺,手持青龍偃月刀 。 特徵:豹頭環眼,聲若巨雷,
勢奔如馬。

《三國演義》卷頭詩: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
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詩詞選粹: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詠懷古跡〉其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杜甫〈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曹操〈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皎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8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
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猜一猜

王允 趙雲 關羽 劉備 周倉 張飛  顏良 呂布 袁術 馬超 孔明 文醜

1.良馬越河— 7.字太難看—
2.降落傘— 8.鑿壁偷光—
3.再三推辭— 9.窮漢不肯賣舖蓋—
4.屋頂上擺鏡子— 10.四面囤糧—
5.花容月貌— 11.孫悟空七十二變—
6.孔雀收屏— 12. 皇上答應—

班級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座號______

孔 明 司馬懿
聽到危機的反應

看到的敵軍景象

9
決 策

成敗之因

其他可能的決策

「章回小說」延伸閱讀

節選自《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赤壁之戰:火燒連環船)

黃蓋在第三只火船上,獨披掩心,手提利刃,旗上大書“先鋒黃蓋”
蓋乘一天順風,望赤壁進發。是時東風大作,波浪洶涌。操在中軍遙望隔
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萬道金蛇,翻波戲浪。操迎風大笑,自以為
得志。
忽一軍指說:「江南隱隱一簇帆幔,使風而來。」操憑高望之。報稱:
「皆插青龍牙旗。內中有大旗,大書先鋒黃蓋名字。」操笑曰:「公覆來降,
此天助我也!」來船漸近。程昱觀望良久,謂操曰:「來船必詐。且休教近
寨」。操曰:「何以知之?」程昱曰:「糧在船中,船必穩重。今觀來船,輕
而且浮﹔更兼今夜東南風甚緊﹔倘有詐謀,何以當之?」操省悟,便問:
「誰去止之?」文聘曰:「某在水上頗熟,愿請一往。」言畢,跳下小船,用

10
手一指,十數只巡船,隨文聘船出。聘立在船頭,大叫:「丞相鈞旨:南
船且休近寨,就江心拋住。」眾軍齊喝:「快下了篷!」言未絕,弓弦響處,
文聘被箭射中左臂,倒在船中。
船上大亂,各自奔回。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黃蓋用刀一招,前船一
齊發火。火趁風威,風助火勢,船如箭發,煙焰障天。二十只火船,撞入
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時盡著﹔又被鐵環鎖住,無處逃避。隔江炮響,四下
火船齊到。但見三江面上,火逐風飛,一派通紅,漫天徹地。

節選自《紅樓夢》第四十回:

那劉姥姥入了坐,拿起箸來,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鳳姐和鴛鴦商議
定了,單拿一雙老年四楞象牙鑲金的筷子與劉姥姥。劉姥姥見了,說道:
「這叉爬子比俺那裏鐵杴還沉,那裏強的過他。」說的眾人都笑起來。
只見一個媳婦端了一個盒子站在當地,一個丫鬟上來揭去盒蓋,裏
面盛著兩碗菜。李紈端了一碗放在賈母桌上。鳳姐兒偏揀了一碗鴿子蛋放
在劉姥姥桌上。賈母這邊說聲「請」,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
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自己卻鼓著腮不語。眾人
先是發怔,後來一聽,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來。史湘雲撐不住,一口
飯都噴了出來;林黛玉笑岔了氣,伏著桌子噯喲;寶玉早滾到賈母懷裏,
賈母笑的摟著寶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著鳳姐兒,只說不出話
來;薛姨媽也撐不住,口裏茶噴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裏的飯碗都合在
迎春身上;惜春離了坐位,拉著他奶母叫揉一揉腸子。地下的無一個不彎
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著笑去的,也有忍著笑上來替他姊妹換衣裳的,
獨有鳳姐鴛鴦二人撐著,還只管讓劉姥姥。
劉姥姥拿起箸來,只覺不聽使,又說道:「這裏的雞兒也俊,下的這
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個。」眾人方住了笑,聽見這話又笑起來。
賈母笑的眼淚出來,琥珀在後捶著。賈母笑道:「這定是鳳丫頭促狹鬼兒
鬧的,快別信他的話了。」那劉姥姥正誇雞蛋小巧,要肏攮一個,鳳姐兒
笑道:「一兩銀子一個呢,你快嘗嘗罷,那冷了就不好吃了。」劉姥姥便伸
箸子要夾,那裏夾的起來,滿碗裏鬧了一陣好的,好容易撮起一個來,
才伸著脖子要吃,偏又滑下來滾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親自去撿,早有
地下的人撿了出去了。劉姥姥嘆道:「一兩銀子,也沒聽見響聲兒就沒
了。」

節選自《水滸傳》第二十二回:

武松見那大蟲復翻身回來,雙手輪起哨棒,盡平生氣力,只一棒,
從半空劈將下來。只聽得一聲響,簌簌地,將那樹連枝帶葉劈臉打將下來。
定睛看時,一棒劈不著大蟲,原來打急了,正打在枯樹上,把那條哨棒
折做兩截,只拿得一半在手裡。那大蟲咆哮,性發起來,翻身又只一撲撲
將來。武松又只一跳,卻退了十步遠。那大蟲恰好把兩隻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11
武松將半截棒丟在一邊,兩隻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肐瘩地揪住,一按按
將下來。那隻大蟲急要掙扎,被武松氣力捺定,哪裡肯放半點兒寬鬆。

節選自《老殘遊記.序》:

《離騷》為屈大夫之哭泣,《莊子》為蒙叟之哭泣,《史記》為太史公之
哭泣,《草堂詩集》為杜工部之哭泣;李後主以詞哭,八大山人以畫哭;
王實甫寄哭泣於《西廂》,曹雪芹寄哭泣於《紅樓夢》。曹之言曰:「滿紙荒
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名其茶曰:「千芳一窟」,
名其酒曰:「萬豔同杯」者,千芳一哭,萬豔同悲也。

吾人生今之時,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國之感情,有社會之感情,有
宗教之感情。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洪都百鍊生所以有《老殘遊
記》之作也。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吾知海內千芳,人
間萬豔,必有與吾同哭同悲者焉!。

《老殘遊記》第十六回作者自評:

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可恨,人多不知。蓋贓官自知有病,不敢
公然為非;清官則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為,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
則誤國,吾人親目所睹,不知凡幾矣!……歷來小說,皆揭贓官之惡,
有揭清官之惡者,自《老殘遊記》始。

班級: 姓名:
求 生 大 考 驗
如果,你正在一架失控的飛機上,突然間,樹林、草地歷歷在目,眼看飛機
即將撞毀,就要如石塊般墜入一片廣闊的森林,前方地平線上,湖水正閃爍著
藍色光芒……。現在,你只剩下三分鐘,這是最後的機會,你可以選擇五樣隨身
物品。

1.撲克牌 2.雨衣 3.童軍繩 4.信號槍 5.小刀 6.手斧(攜帶 7.罐頭


式斧頭)
8.餅乾 9.滅火器 10.鏡子 11.手機 12.化妝箱 13.塑膠袋 14.國文課本

12
15.太陽眼鏡 16.毛毯 17.衛生紙 18.牙刷 19.急救箱 20.拖鞋 21.針線包

22.紙鈔 23.手錶 24.電動玩具 25.鉛筆盒 26.防曬油 27.水壺 28.鍋子

29.手電筒 30.筆記型電腦 31.MP3 32.數位相機 33.植物圖鑑 34.打火機 35.礦泉水

請從下列表格中選出五樣你最需要的物品,並依序說明你選擇的理由。

得 分
物品名稱 理 由 歷險指數 生存指數 闖關指數
(請說明你將如何使用這項物品) (可行性) (全面 (總分)
1~3 性)1~3 1~6
1.

2.

3.

4.

5.

13
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1. 笑而不信
1. 眾將旌旗,盡皆藏匿 2. 大疑多慮
2. 諸軍各守城鋪,妄行出入 態度 態度
高聲言語,立斬
3. 軍士扮作百姓 策略
行動 1.自飛馬遠遠望之
2.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 敵 司馬懿

軍百五千二:弱 蜀
城 魏 強:十五萬大軍

眾官 敵 司馬昭
對空城計心生懷疑
策略
態度
依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 態度

1. 盡皆失色,無計可施
2. 愚昧無知,徒能歎服

14

Vous aimerez peut-être aus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