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us êtes sur la page 1sur 12

DO NOT TURN THE PAGE UNTIL YOU ARE TOLD TO DO SO

SEMESTER 1 EXAMINATION
2009

Subject/Level : Chinese Language / Year Five

Module/Title : CL 5101 / Chinese 5A

Duration : 1 hr 30 min

Date : 8 May 2009

中五华文试卷一
Year Five Chinese Paper 1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只有一组作文试题[A 组],共占 60 分。
2. 考生可以使用教育部所规定的词典。
3. 考生必须在作答簿封面右上角写上词典及出版社的名称。
4. 细读说明后才作答。
5. 开始作答之前,在作答簿上清楚地写上姓名、班级和其他详情。

本试卷共分 3 页印刷(包括封面)
This examination paper comprises THREE printed pages (inclusive of cover page)
[A 组]作文(任选一题,字数在 500 字以上,占 60 分)

Q1 试以《年轻国人已不会方言》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
自定,但不能写成诗歌。

Q2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晚的市区是奇特的,璀璨的夜景突然被一席巨大
的黑幕笼罩着。除了为驾车人士而亮起的街灯,一幢幢
的高楼大厦顿时消失于夜空。远处的灯火,发出的是微
弱的光芒;手上的蜡烛,绽放的是人类的希望。纽约、
伦敦、巴黎 ……

写作要求 :
根据以上的材料,以第一人称,写一篇以《地球熄灯一
小 时 》 为 题 的 记 叙 文 。 文 中 要 清 楚 描 述 ‘我 ’对 于 这 项 活
动所抱有的寄望。

Q3 王润华在《沉默的橡胶树》一文中,提到橡胶种子是孩
子们的游戏。在你的记忆中,童年的嬉戏是否也往往和
某样东西有关?请你叙述当时的童年生活。

写作要求:
(1)童年嬉戏离不开这样东西;
(2)这样东西使童年生活有趣;
(3)自拟题目。

2
Q4 根据下图的内容,试以《理想的教育》为题,写一篇文
章。文体自定,但不能写成诗歌。

写作要求:
文章要说明理想的教育必需具有什么条件,而我们应该
如何达到这个目标。

~完~

DO NOT TURN THE PAGE UNTIL YOU ARE TOLD TO DO SO

3
SEMESTER 1 EXAMINATION
2009

Subject/Level : Chinese Language / Year Five


Module/Title : CL 5101 / Chinese 5A

Duration : 1 hr 30 min

Date : 8 May 2009

中五华文试卷二
Year Five Chinese Paper 2

考生须知
6. 本试卷共有三组阅读理解,共占 100 分:
  [B 组]阅读理解(一),占 30 分;
  [C 组]阅读理解(二),占 30 分;
  [D 组]阅读理解(三),占 40 分。
7. 考生作答时不可以使用词典。

8. 细读说明后才作答,答案必须写在所供给的作答卷上。

9. 开始作答之前,在作答卷上清楚地写上姓名和班级。

本试卷共分 8 页印刷(包括封面)
This examination paper comprises EIGHT printed pages (inclusive of cover page)

4
[B 组]阅读理解(一)(30 分)
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 Q1 到 Q4,并把答案写在作答卷上。
  这种情景,与边上那些耀武扬威地写满军衔、官职的军人墓碑有
多大的差别啊。我仔细地拨开草丛,读着那一个个姑娘自己杜撰的假
名字。她们都有过鲜亮的青春,但很快都羞缩成了一枚枚琐小的石丁,
掩埋在异地的荒草中。我认出那些字来了,显然都是死者的小姐妹们
凑几个钱托人刻上去的,却又像死者在低声地自报家门。她们没什么
文化,好不容易想出几个字来,藏着点儿内心的悲凉: “忍芳信女 ”、
“寂伊信女 ”、 “空寂信女 ”、 “幽幻信女 ”……
  我相信,这些墓碑群所埋藏的故事,一定比那边的墓碑群所埋藏
的故事更通人性。可惜,这些墓碑群什么资料也没有留下,连让我胡
乱猜想的由头也十分依稀。
  例如,为什么这座立于昭和初年的墓碑那么精雕细刻呢,这位
“信女 ”一定有过什么动人的事迹,使她死后能招来这么多姐妹的集资。
也许,她在当时是一位才貌双全、侠骨慈心的名妓?
  又如,为什么这些墓碑上连一个字也没有呢?是因为她们做了什
么错事,还是由于遭致什么意外?
  还有,这五位 “信女 ”的墓碑为什么要并排在一个墓基上呢?她们
是结拜姐妹?显然不仅是这个原因,因为她们必须同时死才会有这样
的墓,那么,为什么又要同时死呢?

——余秋雨《这里真安静》

Q1 从短文中找出下列画线词语的近义词,并把答案写在作答卷的格

内。(3 题 12 分)

虽然电影里的故事往往是虚构的,但是人们总在现实生活中觉
Q1.1
得它似曾相识。

地方戏曲的演员一出场,总是要先向观众表明身份,然后才可
Q1.2
以铺展情节,引领观众进入戏曲的世界。

大雨滂沱,眼前一片模糊,驾车人士应该缓缓地驾驶汽车,以
Q1.3
免招致意外的发生。

Q2 余秋雨如何看待军人和妓女的坟墓?(4 分)
A 军人的坟墓等级森严 I 妓女的坟墓哀怨凄凉

5
B 军人的坟墓阴森恐怖 II 妓女的坟墓充满悬疑

C 军人的坟墓冥顽不灵 III 妓女的坟墓更通人性
正确的答案是:__和__。

Q3 用 50 个字说明妓女的墓碑为何没有写上真实的姓名?(10 分)

Q4 试通过你的想象,说明五位 “信女 ”的墓碑并排在同一个墓基上


的  
  原因。(4 分)

[C 组]阅读理解(二)(30 分)
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 Q5 到 Q9,并把答案写在作答卷上。

看到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露出 5.1     的笑容,你会想到什么?


是骄人的成绩?是令人敬佩的精神?还是荣耀背后的血泪 ?
运动员往往都属于一个团队。个人的成就其实离不开队员间的相
互 5.2     。许多深厚的友谊,更是在炼狱中茁壮成长的。日复
一日的训练在比赛前更加频密,运动员为了一个完美的 5.3
,一个完美的投篮,要经历长时间的锻炼,不断地重复同样的动作。
很多时候,训练是极为枯燥的,但若有一群队友在身边做伴,漫长的
路亦会走得轻松。   
赛场内外,永远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无论比赛输赢与否,队
友依旧是队友,他们分享胜利的喜悦,也共同承担失败的酸楚。就算
赛跑没得名次,误将足球踢进自家 5.4     ,队友还是会互相谅
解的。
  对运动员来说,朝夕相处的队友不仅在比赛期间互相支持,就算
遇到赛场之外的难题,也会给予帮助。大家在这种 5.5     的气
氛中逐渐成长,久而久之,其友谊甚至是水浓于血。

6
Q5 从下表中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10 分)
温馨 绚烂 大门 温暖

龙门 姿势 扶持 灿烂

Q6 根据短文,给下列画线的短语或句子选出最适当的解释。
  (4 题 8 分)
Q6.1 还是荣耀背后的血泪?(第一段)
(1)为追求胜利而受伤哭泣
(2)为追求胜利而牺牲一切
(3)为追求胜利而含辛茹苦
(4)为追求胜利而不择手段

Q6.2 许多深厚的友谊,更是在炼狱中茁壮成长的。(第二段)
(1)同生共死,面对生命威胁也不会畏惧
(2)患难见真情,终于看清人们的真面目
(3)真金不怕火炼,造就天长地久的感情
(4)在艰苦的训练中,感情变得更加密切

Q6.3 若有一群队友在身边做伴,漫长的路亦会走得轻松。(第二
段)
(1)训练仍然辛苦,心理压力却减少了
(2)虽然训练艰苦,可是团结就是力量
(3)大家一起排除万难,减轻彼此负担
(4)队友的支持和鼓励,使我不再孤寂

Q6.4 久而久之,其友谊甚至是水浓于血。(第四段)
(1)友情犹如亲情
(2)友情胜过亲情
(3)友情不比亲情
(4)友情等于亲情

Q7 下列哪个说法不是运动员在领奖台上露出笑容的原因?(4 分)
(1)皇天不负有心人,因此露出笑容
(2)总算是苦尽甘来,所以露出笑容
(3)难掩胜利的心情,不禁露出笑容
(4)面对群众和媒体,必须露出笑容

7
Q8 运动员为什么有追求完美的动作的想法?(4 分)
(1)百炼成钢
(2)熟能生巧
(3)精益求精
(4)天衣无缝

Q9 作者想通过短文表达什么信息?(4 分)
(1)运动员都属于一个团队
(2)友谊比奖牌的荣耀重要
(3)团队精神是胜利的基石
(4)友谊其实可以水浓于血

[D 组]阅读理解(三) (40 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 Q10 到 Q16,并把答案写在作答卷上。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在周代的末期,中华民族出现了一位伟大的
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有学者认为,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开山鼻祖。
也有学者主张,他应该是儒学的集大成者。11.1     ,在历史的
长河中,孔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为人正直、乐观向上,一生都在追
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
  《史记》记载,孔子有三千学生,而较为有名的有七十二人。孔
子是第一个将贵族所接受的教育,下传给庶人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模
式包括 “六艺 ”。 “六艺 ”指的是 “礼、乐、射、御、书、数 ”。 “礼 ”包
含政治、道德、爱国主义、行为习惯等内容; “乐 ”包含音乐、舞蹈、
诗歌等内容; “射 ”是射箭技术的训练; “御 ”是驾驭战车的技能;
“书 ”是识字教育; “数 ”包含数学等自然科学技术及宗教知识的传授。
  其实, “六艺 ”的萌芽在夏代已见端倪。经商代,至周代,逐步完
善。 “六艺 ”教育的特点是文、武并重,兼顾知识和能力,注意到年龄
的差异及学科的程度而教育有所分别。 “六艺 ”中 “礼、乐、射、御 ”,
称为 “大艺 ”,是贵族从事政治活动所必需掌握的知识; “书 ”与 “数 ”
称为 “小艺 ”,是平民百姓的生活常识。当时,庶民子弟只给予 “小
艺 ”的教育,唯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 “六艺 ”的完整教育。没有孔子,
庶民享有全面的优质教育就无从说起了。
  孔子的教育模式跟今日的教育制度 11.2     。它们都为学生
提供全面的优质教育,而且并不局限于书本知识。正当现代人为完善
的优质教育而引以为豪时,古代的圣人其实早已如此了。

Q10 根据短文,给下列画线的短语或句子选出最恰当的解释。
(2 题 4 分)

8
Q10.1 他是孔子,儒家学说的开山鼻祖。(第一段)
(1)创始人
(2)代表人物
(3)成就最高的人 
(4)名声最高的人

Q10.2 其实, “六艺 ”的萌芽在夏代已见端倪。(第三段)


(1)事情的进展
(2)事情的始末
(3)事情的眉目 
(4)事情的原委

Q11 根据短文,选择最适合的短语。(2 题 4 分)
Q11.1    ,在历史的长河中,孔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1)众说纷纭之余
(2)毋庸置疑的是
(3)综上所述来说 
(4)冷静思考之际

Q11.2 孔子的教育模式跟今日的教育制度   。
(1)相互抵触
(2)异曲同工
(3)相辅相成 
(4)南辕北辙

Q12 从《史记》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断出孔子 ……(2 分)
(1)人气超凡,真是魅力没法挡
(2)学生众多,可惜成才者却少
(3)孜孜不倦,努力教育很多人 
(4)教学有方,而且名师出高徒

Q13 孔子的教育模式有什么特别?(8 分)

Q14 为什么贵族学习 “六艺 ”,而庶民只学习 “小艺 ”?(6 分)

Q15 试举三个例子,证明现代人有 “完善的优质教育 ”。(6 分)

9
Q16 用不超过 70 个字来形容孔子。(10 分)

-完-

10
[答案]
Q1.1 杜撰 Q2 A和 I
Q1.2 自报家门
Q1.3 依稀
12 分 4分

Q3 用 50 个字说明妓女的墓碑为何没有写上真实的姓名?(10 分)
有些妓女皈依佛教,因此写上佛教的 “戒名 ”。
隐姓埋名,也是不想亲人蒙羞。
至于无字的墓碑,则原因不详。
(49 字)
*内容 6 分,表达 4 分

Q4 试通过你的想象,说明五位 “信女 ”的墓碑并排在同一个墓基上


的  
  原因。(4 分)

这五位 “信女 ”应该是同时死亡的。或许因为一场大火,把她们都一起


烧死,所以她们才会合葬。
• 点明 “同时死亡 ”,得 2 分
• 合理推断死因,得 2 分

Q5.1 灿烂 Q6.1 3 Q7 4
Q5.2 扶持 Q6.2 4 Q8 3
Q5.3 姿势 Q6.3 1 Q9 2
Q5.4 龙门 Q6.4 2
Q5.5 温馨 8分 12 分
10 分

Q10.1 1 Q11.1 2 Q12 4


Q10.2 3 Q11.2 2
10 分

11
Q13 孔子的教育模式有什么特别?(8 分)
孔子是第一个将贵族所接受的教育,下传给庶人的教育家。(1 分)
他的教育模式包括 “六艺 ”。(1 分) “六艺 ”教育的特点是文、武并重,
(1 分)兼顾知识和能力,(1 分)注意到年龄的差异(1 分)及学科
的程度而教育有所分别。(1 分)孔子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优质教育,
(1 分)而且并不局限于书本知识。(1 分)

Q14 为什么贵族学习 “六艺 ”,而庶民只学习 “小艺 ”?(6 分)


“六艺 ”的知识,有从事政治活动所必需掌握的 “礼、乐、射、御 ”,
(1 分)也有与生活常识息息相关的 “书 ”与 “数 ”。(1 分)因为贵族
是统治阶级,(1 分)所以才能接受 “六艺 ”的完整教育。(1 分)反
观庶民,他们只需要生活常识,(1 分)可以应付日常生活就好了。
(1 分)

Q15 试举三个例子,证明现代人有 “完善的优质教育 ”。(6 分)


1. 以新加坡为例,从幼儿园到大学,现代社会提供人们学习的机
会,而且师资水平不差。
2. 学生可以根据能力和兴趣来选择学习的道路。例如根据能力修
读母语课程;根据兴趣选择学习课程(象文科/理科)。
3. 学校不只教导书本知识,也提供课外活动等非学术性的知识与
技能。
*每个论点 2 分,共 6 分

Q16 用不超过 70 个字来形容孔子。(10 分)
孔子生于周代末期,(1 分)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1 分)
他的影响巨大。(1 分)他为人正直、乐观向上,(1 分)追求真、
善、美,(1 分)追求理想社会。(1 分)
他将贵族所接受的教育,下传给庶人。(1 分)
(71 字)
*内容 7 分,表达 3 分

12

Vous aimerez peut-être aus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