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us êtes sur la page 1sur 11

 2002 年第 3 期 敦煌研究 NO1312002

 ( 总第 73 期) DUN HUAN G RESEARCH TO TAL  73

读吐鲁番所出《唐贞观十七年 ( 643)
西州奴俊延妻孙氏辩辞》及其相关文书
刘安志
( 武汉大学  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 , 湖北  武汉  430072)

  内容摘要 : 对分藏于中国 、
日本的数件吐鲁番文书 ,进行了初步的整理与研究 ,确认俱属贞观十七年 ( 643 ) 安西
都护府户曹审理文案 ,进而指出贞观十七年是唐代西州官府对当地民户进行全面清理 、
调查 、
统计的一年 。
关键词 : 吐鲁番文书 ; 安西都护府 ; 户曹 ; 贞观十七年 ; 户口统计
中图分类号 : G25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4106 ( 2002) 03 - 0058210

  日本大谷探险队 20 世纪初 ,在吐鲁番所获


的大谷 2831 、
1013 、
1037 、 1254 、 1419 、 1256 诸号 ( 二)
文书断片 ,经池田温拼合整理为三件文书 ,定名 ( 前缺)
为《唐贞观十七年 ( 643) 六月西州奴俊延妻孙氏 11 □□□□□□
辩》( 付判 、牒三断卷) [ 1 ] [p314~315 ] 。今据池田录 21 □送粮不虚 ,前辩所往五月 ,实
文并参照小田义久主编《大谷文书集成》( 壹) 图 是虚
版 105 转引文书如下 [ 2 ] [ P8 ,36 ,56 ,57 ,105 ] : 31 妄 。被问 ,依实谨辩 。
( 一) 41     贞观十七年六月二日
11  奴俊延妻孙年卅三   | | | 51       连实心白
21 孙辩 : 被问 , 善熹所款 , 破城之 61          二日
日 ,延陀
31 身在柳中 , 因何前款称在大城 ( 三)
者 。谨审 ,  ( 前缺)
41 破城之日 , 延陀实在柳中 , 前 11 牒 追 □□上 件 邻 人 等 至 , 谨
责问日 , 牒。
51 □□□往在大城 。被问 , 依实 21      六月二日府宋师牒
谨辩 。 31     各以状问 。其善
61     贞观十七年六月  日 41     熹及阿孙更以不
71         □心白 51     尽状问 。实心白 。
  ( 后缺) 61         二日

  收稿日期 :2001211218
作者简介 : 刘志安 ( 1966~) ,男 ,贵州省织金县人 ,历史学博士 ,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副教授 。

・58 ・
刘俊文先生曾对上列文书进行过考释 , 并 证了这一事实 。
定名为《贞观十七年六月高昌县勘问破城之日 基于以上几点分析 , 结合善熹辩辞所提及
延陀所在事案卷断片》[ 3 ] [ P505~509 ] 。王永兴先 的时间“五月”, 笔者以为 , 所谓“破城之日”, 似
生对文书也有过分析和解释[ 4 ] [ P125~128 ] 。文书 应发生在本案审讯之前不久 。王永兴先生则认
(一) 是奴俊延妻孙氏的辩辞 , 申述“破城之日” 为“城 破 之 日”反 映 的 是 薛 延 陀 侵 犯 西 州 之
延陀其人确实在柳中 , 自己上次所说延陀在大 事 [ 4 ] [ P127~128 ] ,此论极具启发性 。从唐平高昌
城 ,是指延陀到柳中之前的事 。此处“大城”,刘 到贞观十七年间 , 在西州境内发生的最有影响
俊文先生疑是高昌城[ 3 ] [ P509 ] , 所言甚是 。相对 的大事 , 当莫过于贞观十六年年底西突厥举兵
其他城而言 , 高昌城确是大城 。 《隋书》卷 83 围攻天山县之事 。
《高昌传》 载“: 其都城周回一千八百四十步 。 ” 约 《通鉴》卷 196 唐太宗贞观十六年九月条
合 3 公里 。吐鲁番阿斯塔那 170 号墓所出《高 载:
昌章和十八年 ( 548 ) 光妃随葬衣物疏》有“佛弟 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既杀沙钵罗
子光妃于高昌大城内命过”一语[ 5 ] [ P62 ] [ 6 ] [ P144 ] , 叶护 ,并其众 , 又击吐火罗 , 灭之 。自
阿斯塔那 169 号墓所出《高昌建昌四年 ( 558) 张 恃强大 , 遂骄倨 , 拘留唐使者 , 侵暴西
孝章随葬衣物疏》 则记死者张孝章“今于高昌城 域 ,遣兵寇伊州 ,郭孝恪将轻骑二千自
[ 5 ] [ P215 ] [ 6 ] [ P207 ]
内命过” , 同墓所出《高昌延昌十 乌骨邀击 ,败之 。乙毗咄陆又遣处月 、
六年 ( 576) 信女某甲随葬衣物疏》记该女“于高 处密二部围天山 ,孝恪击走之 ,乘胜进
昌城内奄然殒命”[ 5 ] [ P217~218 ] [ 6 ] [ P208 ] 。显然 , 无 拔处月俟斤所居城 ,追奔至遏索山 ,降
论是“高昌大城”,还是“高昌城”,都是指高昌王 处密之众而还 。
城 。因此 ,孙氏辩辞中的“大城”,确实是指高昌 按《通鉴》同条《考异》称 :“按十六年《实
城无疑 。 录》: 九月癸酉 ( 二十日 ) , 以凉州都督郭孝恪为
关键是“破城之日” 如何理解 。刘先生认为 安西都护 。 ”
知九月癸酉是朝廷正式下达任命的
是指唐平高昌 、 攻破其都城之时[ 3 ] [ P508 ] 。虽然 时间 ,则郭孝恪由凉州赴任西州 , 当在该年十
有理 ,但是尚存若干疑问 。 月 。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遣兵寇伊州 、 围天山 ,
首先 , 唐军 攻 高 昌 城 发 生 在 贞 观 十 四 年 虽被郭孝恪率军分别击退 , 但如果是同时入寇
( 640 ) 八月 , 距孙氏被问时间将近三年 , 西州官 的话 ,西州天山县的情形就大为不妙了 , 史言
府在事隔近三年之后调查高昌灭亡前夕当地所 “乙毗咄陆又遣处月 、 处密二部围天山 ( 县) ”,即
发生之事 ,似乎与情理不合 。 表明天山县曾遭到围困 《贞观政要》
, 卷 9《安边
其次 ,孙氏辩辞分别使用“城”与“大城”两 第三十六》 如下一段话也能说明这一问题 :
个不同的概念 ,说明二者并非同地 。 至 ( 贞观 ) 十六年 , 西突厥遣兵寇
其三 ,文书 ( 二) 很有可能就是善熹第二次 西州 ,太宗谓侍臣曰 “ : 朕闻西州有警
回答官府审讯的辩辞 ( 详后 ) , 其中提及“送粮” 急 ,虽不足为害 ,然岂能无忧乎 ? 往者
事 ,而且还说“前辩所往五月 , 实是虚妄”, 按文 初平高昌 ,魏征 、褚遂良劝朕立麴文泰
书 ( 一) ,官府之所以再次审讯孙氏 ,乃是因其初 子弟 , 依旧为国 , 朕竟不用其计 , 今日
次所言与善熹之说不一 ,而善熹再次所辩之事 , 方自悔责 ……”
显然与唐军围攻高昌王城事风马牛不相及 。 能够让太宗既感到忧虑 、又“方自悔责”的
其四 ,根据文献记载 ,唐军真正攻下的只是 事 ,绝非寻常之事 。所谓“西州有警急”,即表明
田地城 ,高昌城被围攻 , 并未攻破 , 最终是高昌 事态还是比较严重的 。吐鲁番阿斯塔那 302 号
王 智盛主动打开城门向唐军投降 。吐鲁番所 墓所出《唐妇女郭阿胜辞为请官宅事》 亦反映了
出《唐龙朔三年 ( 663 ) 范隆仁墓志》[ 7 ] [ P597 ] 《
、唐 西突厥入寇西州的情况 ,兹引录文书如下 :
永隆二年 ( 681 ) 张相欢墓志》[ 8 ] [ P383 ]
在提到唐 11      妇女郭阿胜诉辞
灭高昌时 ,都有“城宾之际”
这样的说法 ,正好印 21    贰人 男儿一字尾周 ,
・59 ・
年六岁 州通往外界的道路有 11 条[ 13 ] [ P54~55 ] , 其中通
31         被 突 厥 抄 往西面的有二道 : 一为白水涧道 “出交河县界, ,
掠转 西北向处月已西诸蕃 ,足水草 ,通车马”; 一为银
41        大军一来 , 天 山道 “出天山县界
, ,西南向焉耆国七百里 ,多沙
下太平 ,并 碛卤 ,唯近烽足水草 , 通车马行”。既然由白水
51    无宅住 。城北面门内 涧道往西北可至处月已西诸蕃 , 则贞观十六年
道西有一官小宅 , 处月 、 处密进犯西州 ,当由此道首先进入交河县
61     牒陈 , 请乞矜裁 , 谨 境 ,最为便近 。奇怪的是 ,由交河县进入天山县
牒。 的道路在史籍和文书中似都没有明确的反映 。
( 后缺) [ 9 ] [ P39 ] [ 10 ] [ P187 ] 据明陈诚《西域行程记》 载:
本件文书缺纪年 ,王素先生据该墓所出《唐 二十四日 ,晴 。明起 ,由崖儿城南
永徽四年 ( 653) 赵松柏墓志》
认为应在永徽四年 顺水出峡 ,向西南行 ……约有五十里 ,
前 ,并指出妇女郭阿胜带有一男孩 , 年仅六岁 , 于有草处安营 。二十五日 ,晴 。明起 ,
她的年龄不过二三十岁 ,她被突厥抄掠 ,系唐西 向西行 。平川地 , 约行五十余 , 有小
州时事 [ 11 ] [ P452 ] 。笔者完全同意王先生的观点 。 城 ,地名托逊 ……[ 14 ] [ P37 ]
文书中所提及的“城”, 是指高昌城抑或其 严耕望先生据以指出 , 此即唐交河县通天
他的城 。据赵松柏墓志 , 志主曾在 氏高昌王 山县之道 , 约 50 余公里 [ 15 ] [ P470 ] 。但此道恐非
国担任都官主簿并行都官参军事 , 入唐后被授 官道 , 否则就不会在史籍和文书中没有明确反
勋官武骑尉 [ 7 ] [ P593 ] 。又该墓所出文书多属高 映的 。如果处月 、 处密经由白水涧道进军围天
昌县 ,据此推知赵松柏应为高昌县人 ,郭阿胜辞 山县 ,势必过交河县境 ,但文献中有关记载却对
中的“城”也可断为高昌城 。稽诸史籍 , 在永徽 交河县情况只字未提 。因此 ,笔者认为 ,此次西
四年以前 , 西州被突厥入寇似只有贞观十六年 突厥部众围攻天山县 ,似乎并未经由白水涧道 。
这一次 。郭阿胜被突厥抄掠 ,逃到高昌县 ,因无 王炳华先生在对吐鲁番阿拉沟进行实地考
宅住 , 遂请求官府矜赐城北门内道西的一处官 察后指出 ,沿阿拉沟山谷既可进入焉耆盆地 ,又
小宅 。按西突厥在贞观十六年年底曾围攻天山 可抵达巩乃斯河谷 、 伊犁草原 。沟口有一座唐
县 ,推测郭阿胜即原属天山县人 。由郭阿胜的 代古堡 ,堡内曾出土过唐代文书残片 。沟口往
境遇可以想见天山县被围攻的处境 。据池田温 西 12 公里和 31 公里处 ,还发现有古堡二座 ,说
先生研究 ,中古时期敦煌 、
吐鲁番地区居民多聚 明此 山 谷 在 唐 代 曾 有 过 相 当 严 密 的 军 事 设
城而居 , 尤其是吐鲁番居民城居特征更为突 置 [ 16 ] [ P133 ] [ 17 ] [ P140~141 ] 。沿阿拉沟山谷既然可
出 [ P12 ] [ P168~189 ] 。由此推断 ,郭阿胜孤儿寡母二 到达伊犁草原 , 而处月 、 处密部落又属游牧民
人应原居于天山县某城之中 ,后因突厥寇抄 ,娘 族 ,极有可能在贞观十六年底就是经由此谷进
儿俩由天山县逃往高昌县 , 其原居之城当已被 军围攻天山县的 。
突厥攻破 。其后安西都护郭孝恪率军击退天山 上列第 ( 二) 件文书上部残缺 ,据残剩内容 ,
县的突厥军队 ,情况才有好转 ,这应当就是文书 知是某人第二次回答官府审讯的辩辞 ,所谓“送
第 4 行所说的“大军一来 ,天下太平”。 粮不虚 ,前辩所往五月 ,实是虚妄 。被问依实谨
如果以上推论不误 , 则上列孙氏辩辞中的 辩”即是说 , 有关送粮之事确实不假 , 只是上次
“破城之日”, 就是指天山县某城在贞观十六年 所言时间“实是虚妄”。联系第 ( 三 ) 件文书中
年底被西突厥攻破之事 。这与审案时间相近 , “实心” 的判语“各以状问 。其善熹及阿孙更以
与情与理皆颇为吻合 。郭阿胜辞也可相应断在 不尽状问”,知善熹与孙氏都曾被二次推问 。文
贞观十七年某月或稍后 。 书 ( 一 ) 即是孙氏被二次推问的答复 , 而文书
西突厥部众是如何进入西州境内并围攻天 (二) 和文书 ( 三 ) 的时间又同在六月二日 , 由此
山县的呢 ? 敦煌文书 P12009《西州图经》记西 不难推知 ,文书 ( 二 ) 就是善熹再次回答官府讯
・60 ・
问的 辩 辞 。所 谓“不 尽 ”, 即 未 完 , 有 所 隐 卷”。
瞒 [ 18 ] [ P197 ] ,如《新唐书》卷 126《韩休传》记载韩 据《大唐六典》卷 30 ,都护府“诸曹如州 、府
休性格鲠直 ,为相时 “时政所得失 , ,言之未尝不 之职”,而州 、
府户曹 、
司户参军的职掌为 “ : 掌户
尽”; 又同书卷 163《穆宁传附穆质传》载 “
: 质性 籍、 计帐 、
道路 、
逆旅 、田畴 、
六畜 、
过所 、
蠲符之
僵直 ,举贤良方正 ,条对详切 ,频擢至给事中 ,政 事 ,而剖断人之诉竞 。凡男女婚姻之合 ,必辨其
事得失 , 未尝不尽言 。 ”这里“言之未尝不尽”和 族姓 ,以举其违 。”贞观十七年六月 ,安西都护府
“未尝不尽言”, 都是指说话直言不讳 , 毫无隐 户曹勘问善熹 、 孙氏及其邻人 ,以调查延陀的行
瞒 。善熹和孙氏在首次辩辞中可能有所隐瞒 , 踪 ,这当与其所管户籍 、 计帐之事有关 。值得注
双方所述并不一致 ,故审案并未结束 ,还需再次 意的是 ,就在同年闰六月 ,安西都护府户曹也在
进行推问 。 为同类的事情进行了审案和调查 。吐鲁番阿斯
基于上述分析 ,三件文书的前后顺序应是 : 塔那 209 号墓所出《唐贞观十七年 ( 643) 符为娶
文书 ( 三) 在前 ,文书 ( 二) 其次 ,文书 ( 一) 最后 。 妻妾事》 载:
综合三件文书内容 ,可作出如下判断 : 贞观 ( 一)
十六年六月二日前 ,西州官府为某事 ( 可能就是  ( 前缺)
延陀的行踪) 推问善熹和奴俊延妻孙氏 ,但二人 11 □□□闰六月六日
的答辞并不统一 ,于是 ,本案主管官员实心下令 21 娶前件妻妾
他们的邻居前来质询 。府吏宋师在六月二日依 31 募人
令追寻来邻人 ,实心又命逐个审问 ,并再次提审
41 □书考民
善熹和孙氏 。善熹在二次审讯中 , 承认上次辩
51 件阿汜依勘
辞所言时间“五月”有误 ; 孙氏则为自己初次的
( 后缺)
辩辞进行辩护 ,确认“破城之日” 延陀身在柳中 ,
前言“在大城”, 是指延陀去柳中之前的事 。本
( 二)
案审讯结果 ,因文书残缺不得而知 。
( 前缺)
关于文书的性质 , 刘俊文先生认为属法律
11        十 七 年 闰 六 月
案卷 ,无疑是正确的 ,但认为是高昌县的官府案
卷 ,则是有疑问的 。刘先生认为文书中的官员
实心是高昌县尉 , 王永兴先生已正确指出是安 21     府
西都护府的判官 , 李方先生据吐鲁番阿斯塔那 31 户曹参军实心
209 号墓所出《唐贞观十七年 ( 643 ) 符为娶妻妾 41           史
事》
中“户曹参军实心”的签署 , 进一步确认“实 51    闰六月六日受符 , 其月
心”即安西都护府的户曹参军 [ 19 ] 。 廿五
笔者在此仅补充两点 : 其一 ,从诸件文书的 6     录事张文备检无 □□
图版看 ,有关“实心” 的签署字迹完全一样 ,无疑  ( 后缺) [ 20 ] [ P35~36 ] [ 21 ] [ P317~318 ]
是同一个人 ; 其次 ,据《大唐六典》卷 30“三府督 据文书整理者称 “
: 本件纪年已缺 , 唐初纪
护州县官吏” 条载 ,只有京兆 、河南 、
太原三府及 年至十七年而又闰六月者唯有贞观 , 今定为贞
都督府 、都护府才有府吏之设置 ,一般州县则不 观十七年 , 背面骑缝有押字‘宏’。此件与下件
设置 。前揭文书 ( 三) 中“六月二日府宋师牒”的 疑为同一案卷 。 ”所谓“下件”, 即指同墓所出的
明确记载 , 足以说明文书所属机构是都督府或 《唐贞观年间西州高昌县勘问梁延台 、 雷陇贵婚
都护府 ,而非县级单位 。贞观十七年安西都护 娶纠纷案卷》[ 20 ] [ P37~41 ] [ 21 ] [ P319~321 ] 。整理者推
府仍驻于西州 ,文书显然属于安西都护府 ,而不 测两件文书属同一案卷 , 十分有理 : 其一 , 两件
是高昌县 。因此 ,文书定名似应为“唐贞观十七 文书内容都涉及“娶妻妾” 事 ,二者具有一体性 ;
年 ( 643) 六月安西都护府户曹勘问延陀行踪案 其二 , 两件文书皆有安西都护府户曹参军实心
・61 ・
的签署 ,显然同属户曹文案 。上列文书残存二 混处杂居 , 郭孝恪能较好地协调和处理他们之
片 ,第 ( 一) 片残存文字有“娶前件妻妾”“
、募人” 间的矛盾和关系 , 使之各得其所 “咸得欢心”
, 。
等 ,其中“募人”值得注意 。募人实指兵募 ,是由 这对于稳定和加强唐朝初年在西州的统治 , 极
内地征发前来西州镇守的士兵。吐鲁番阿斯塔 为重要 。
那 44 号墓所出《唐贞观十八年 ( 644) 镇兵董君生 文书中“募人”与娶妻妾事联系在一起 , 并
等牒为给抄及送纳等事》 第 2 行有“( 贞观十) 八 且由户曹处理其事 ,可能与募人家口密切相关 。
[22 ][ P128 ][21 ][ P67 ]
年五月廿二日镇兵董君生牒” ,又 考虑到与之为同一案卷的纠纷案亦涉及娶妻妾
同墓所出《唐贞观十九年 645 牒为镇人马匹
( ) 事 ( 下面将要论及 ) , 文书或许反映的正是安西
事 》第 3 行 有 “肃 州 镇 人 陈 文 都护府户曹调查西州百姓妻妾以及募人家口的
智”[ 22 ] [ P131 ] [ 21 ] [ P68 ] , 敦煌文书 P12754《唐麟德 情况 。
年间西州都督府判集》 中“奉判伊州镇人侯莫陈 上列文书第 ( 二) 片是一残判尾 , 如阿斯塔
等请安西效力事”条 , 即称侯莫陈等为“伊州兵 那 509 号墓所出《唐开元二十一年 ( 733) 西州都
募”①。可见 , 镇兵 、 镇人 、
募人都属兵募 , 系从 督府案卷为勘给过所事》 第 41~49 行 :
他州征调来西州防守的军人 , 当然也包括发遣 411  坊州已来件状如前 ,此已准
而来的罪犯 。唐初镇守西州的军队除兵募外 , 给去 ,依勘过 。
还有来自内地的府兵 , 如吐鲁番阿斯塔那 337 421    开元廿一年正月廿九
号墓所出《唐贞观二十三年 ( 649) 西州高昌县范 日
欢进买马契》,即反映了贞观年间内地府兵驻防 431         府谢忠
西州的事实 [ 9 ] [ P105~106 ] [ 10 ] [ P223 ] [ 23 ] [ P126 ] 。问题 441  户曹参军元
是 ,募人并不归属于户曹管辖 ,而且与娶妻妾事 451        史
也无多大关联 ,文书却把二者联系在一起 ,实在 461    正月廿二日受 ,廿九日
让人费解 。 行判
据《旧唐书》卷 3《太宗纪下》载 , 贞观十六 471    录事  元  检无稽失
年正月 “诏在京及诸州死罪囚徒
, ,配西州为户 ; 481    功曹摄录事参军  思
流人未达前所者 ,徙防西州 。 ”
《新唐书》卷 2《太  勾讫
宗纪》 载“
: 十六年正月乙丑 ,遣使安抚西州 。戊 491 给 孟 怀 福 坊 州 已 来 过 所
[ 26 ] [ P55~56 ] [ 27 ] [ P285 ]
辰 ,募戍西州者 ,前犯流死亡匿 ,听自首以应募 。 事
辛未 , 徙天下死罪囚实西州 。 ”
《册府元龟》卷 此即西州户曹处理孟怀福过所事结束后的
《刑法部・定律令四》载 :“( 贞观 ) 十六年正
612 文案尾 。据此 , 则文书第 ( 二) 片第 5 行后缺可
月 ,制徙死罪以实西州 , 其犯流徒则充戍 , 各以 补“日行判” 三字 ,第 6 行补“稽失” 二字 ,后缺二
罪名轻重为年限焉 。”
《通鉴》 卷 196 贞观十六年 行 ,一行是录事参军的勾检 ,另一行则是案卷的
春正月条同此 。由此知死者配西州为户 , 死罪 事目 。第 5 行所记“闰六月六日受符”值得注
以下者则充戍兵防守西州 ,充戍兵者即属募人 。 意 。符乃上级官府下达给下级官府的公文 , 即
罪犯的家口也多随之西去 。如《唐盖蕃墓志》 记 “尚书 省 下 于 州 , 州 下 于 县 , 县 下 于 乡 , 皆 曰
载盖蕃兄伯文在贞观年间因罪减死配流高昌 , 符”[ 28 ] ,据此 , 安西都护府户曹所受之符 , 只能
为照顾其兄 ,盖蕃乃应选出仕西州蒲昌县丞 ②; 是中央尚书省下达的符 。惜文书前部残缺 , 符
又如一代名将封常清 ,家本蒲州猗氏人 ,其外祖 文内容并不清楚 ,但由户曹接受并进行处理 ,则
父因罪流安西效力 , 常清亦随之而去[ 24 ] [ 25 ] 。
《通鉴》
卷 196 贞观十六年八月条记郭孝恪出任 ① 学界一般认定此文书为“安西判集”, 其实据文书内
容 ,应为西州都督府判集 。
安西都护 、
西州剌史后 “高昌旧民与镇兵及谪
,
② 据鲁才全先生《〈盖蕃墓志〉考释》一文研究 , 盖蕃救
徙者杂居西州 , 孝恪推诚抚御 , 咸得欢心”。从 兄一事 ,发生于贞观十六年正月之后 、 十七年四月之前 。文载
中原内地来到西州的镇兵 、 谪徙者 ,与高昌旧民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 7 辑 ,第 35~36 页 。

・62 ・
・63 ・
曹审理有关西州百姓妻妾事务的案卷 。而符文 户口帐 ,阿斯塔那 103 号墓所出的《唐贞观十八
第 ( 二) 片已知是户曹处理案卷完毕的文尾 , 故 年 ( 644 ) 三 月 西 州 高 昌 县 武 城 等 乡 户 口
《纠纷案》应列在其前 。据两件文书内容和性 帐》[ 30 ] [ P214~215 ] [ 10 ] [ P121 ] 为有纪年最早者 。唐长
质 ,似应统一定名为“唐贞观十七年 ( 643 ) 闰六 孺先生《唐西州诸乡户口帐试释》 一文对吐鲁番
月安西都护府户曹案卷为梁延台 、 雷陇贵等妻 所出 诸 乡 户 口 帐 有 精 深 的 研 究 [ 31 ] [ P126~216 ] 。
妾事”。 朱雷先生更在唐先生研究的基础上 , 归纳总结
由《纠纷案》 内容可以看出 ,梁延台 、
雷陇贵 出了贞观十八年的“乡帐式”,其中第 14 行内容
娶妾都发生在本案审理之前 , 雷陇贵娶阿赵甚 引录如下 “: 合当乡去年帐后已来户口新旧老小
至远在 14 年前 ,属 氏高昌统治时期 。户曹审 良贱见输白丁并皆依实后若漏妄连署之人依法
案的关键主要还在于弄清她们的真实身份是妻 罪谨牒 。”[ 32 ] [ P169~170 ] 如果如此 , 则贞观十八年
还是妾 。 高昌县诸乡户口帐就是在贞观十七年帐后的基
唐代妻和妾名份不同 ,地位也不一样 ,二者 础上 ,根据当年的户口变化重行登记为帐的 。
不得相混 。唐朝法律规定 , 以妻为妾或以妾为 不过 ,有关贞观十七年的户口帐迄今还未发现 。
妻者 ,处以一年半至二年的徒刑[ 29 ] [ P256 ] 。户曹 不管怎样 ,贞观十八年西州诸乡户口帐的出现 ,
参军虽有如前引“凡男女婚姻之合 , 必辨其族 说明官府在当地进行了户口调查 , 这与贞观十
姓 ,以举其违”
之职责 ,但梁 、
雷等婚娶事俱发生 七年安西都护府户曹审理延陀行踪 、 梁延台和
在贞观十七年之前 , 而且也不涉及“辨其族姓” 雷陇贵等妻妾案 ,并非偶然的巧合 ,而是前后彼
之事 ,本案当与此无关 。再联系户曹其他诸职 此相关的 。可以这样说 , 贞观十七年是西州官
掌 ,与本案有关的当只有户籍 、 计帐了 。众所周 府对当地户口进行全面清理 、 调查的一年 。以
知 ,唐代的手实 、
户籍等籍帐都要详细写明每家 下再略加申述 。
每户的户主及其成员的基本情况 , 如姓名 、 年 阿斯 塔 那 78 号 墓 所 出《唐 贞 观 十 四 年
龄、 性别 、
丁中老小 、
身份及与户主的关系 , 等 ( 640 ) 西 州 高 昌 县 李 石 柱 等 户 手
等 。户主有妻又有妾的 ,均须如实标明 ,如吐鲁 实》[ 30 ] [ P71~79 ] [ 10 ] [ P43~44 ] , 是唐平高昌 、
置西州
番哈拉和卓 1 号墓所出《唐西州高沙弥等户家 后首次对当地户口 、 田亩进行的调查记录 。为
口籍》中 , 户主孟海仁年龄 44 岁 , 任县史 , 有妻 了削弱高昌旧有大族势力 ,加强对西州的控制 ,
姓史 ,年 27 ,有妾姓高 , 年 28 , 其妾年龄比其妻 唐太宗下令把高昌王室及豪右迁入中原 , 并安
还大 [ 30 ] [ P13 ] [ 10 ] [ P10 ] 。又哈拉和卓 39 号墓所出 置在洛州一带 [ 33 ] [ 34 ] [ P89~96 ] 。据《通鉴》
卷 195 ,
《唐永徽二年 ( 651 ) 后某乡户口帐 ( 草 ) 》第 ( 一 ) 侯君集献俘是在贞观十四年十二月丁酉 ( 初
片所记皆为女口 ,分别有丁寡 、
丁妻 、
丁妾 、
笃疾 五) , 携带家口的高昌豪右迁入内地 , 估计也在
妻 等 , 其 中 丁 妾 二 口 [ 22 ] [ P112~113 ] [ 21 ] [ P59 ] 。可 同一时间或稍后 。这批人户究竟有多少 , 史无
见 ,妻 、妾分别记录和统计是籍帐的内容之一 。 记载 , 但高昌原有的户口及田亩占有状况可能
因此 ,贞观十七年闰六月安西都护府户曹 会因他们的内迁而发生某些变化 。贞观十六年
审理梁延台 、 雷陇贵等妻妾案 ,与同年六月户曹 正月 ,唐朝把全国犯死罪者发配西州为户 ,犯流
勘问延陀行踪案一样 , 实际上都是在清查当地 刑者则为兵戍守 , 实际上就是为了加强和充实
的户口 。二案皆发生在贞观十七年 ,一为六月 , 西州的力量 。由此一来 ,镇兵 、 罪犯及其家属与
一为闰六月 ,前后彼此衔接 ,又同为安西都护府 高昌旧民混处杂居 , 也就带来了新的户口统计
户曹审理 ,且审案内容都与人口调查有关 ,二者 和田亩分配的问题 。就在贞观十六年正月 , 唐
可能同属户曹的一个案卷 。若此推论不误 , 则 太宗还“敕天下括浮游无籍者 ,限来年附毕”,胡
有关延陀行踪案的大谷文书 , 亦有可能出自吐 三省注称 “
: 附者 ,附籍也 。
”如果这一解释不误 ,
鲁番阿斯塔那 209 号墓 。当然 , 这一推测尚待 则贞观十七年当为造籍之年 。但唐制“造籍以
进一步证实 。 季年”,即在丑 、
辰、 戌之年 [ 33 ] , 而贞观十七
未、
由此使人联想到吐鲁番出土的唐西州诸乡 年为癸卯年 ,二者并不相合 ,暂存疑待考 。在西
・64 ・
州 ,也有如敕文所指相类似的问题 ,同年正月乙 1 号墓所出《唐西州某乡户口帐》值得注意 , 兹
中说 ①:
丑 ,太宗在《巡抚高昌诏》 摘录文书第 ( 一) 片数行如下 :
……宜遣五品一人 ,驰驿往西州 , ( 前缺)
宣扬朝旨 ,慰劳百姓 ,其僧尼等亦宜抚 11     人    
慰 ; 高昌旧官人并首望等有景行淳直 21 合当乡归朝总    
及为乡闾所服者 , 使人宜共守安西都 31    六人并    
护乔师望景拟骑都尉以下官奏闻 , 庶 41     四人  男 □
其安诸本乡 , 咸知为善 。彼州所有官 51     二人  妇女
田 ,并分给旧官人 、
首望及百姓等 。自 61 合当乡良 、
贱总四百廿七
大军平定以后 , 有良贼被配没及移入 111 □当乡白丁 、
卫士三百 8 五人
内地之徒 、 逃亡在彼及藏隐未出者 ,并 ( 后略) [ 30 ] [ P7~8 ] [ 10 ] [ P7 ]
特免罪 , 即任于彼依旧附贯 。使人仍 本件无纪年 , 据文书整理者称 “
: 本墓经盗
巡问百姓 , 有病患者 , 量给医药 , 老病 扰 ,无衣物疏 ,亦无墓志。所出文书兼有 氏高
茕独粮食交绝者亦量给赈给 ……[ 35 ] 昌及唐代。其有纪年者 ,最早为高昌延寿十六年
诏文具体反映了太宗致力于稳定西州政局 ( 639 ) , 最 晚 为 唐 贞 观 十 四 年
的意图和措施 。所谓“彼州所有官田”, 除高昌 ”[30 ][ P1 ][10 ][ P5 ] 文书记该乡有白丁 、
(640 ) 。 卫士
国原有公田外 , 还应包括那些被配没及移入内 345 人 ,故唐长孺先生认为“应为贞观间初置军
地人户的土地 。对其中逃亡在当地及隐藏不出 府时文书”[ 36 ] [ P35 ] 。从现有资料看 , 西州最早
的人 , 太宗下诏赦免其罪 , 并要他们在西州“依 出现的军府是岸头府 , 至迟贞观十七年三月已
旧附贯”。从某种意义上讲 , 这些人也属于“浮 经 设 置 [ 37 ] [ P27~28 ] [ 38 ] 。岸 头 府 地 在 交 河 县
游无籍者”。对他们的安排和处置 ,亦是西州官 境 [ 39 ] 。然而 ,直到贞观十五年 , 原高昌王国设
府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有趣的是 ,据前引《新 于交河的军事机构镇西府似乎仍然存在 , 如吐
唐书・太宗纪》,朝廷是先遣使安抚西州 ,然后才 鲁番所出《任阿悦事刘氏墓表》
载:
是徙天下死罪囚实西州 , 都发生在贞观十六年 贞观十五年二月朔壬辰廿三日甲
正月 ,显然 ,前者是在为后者预作准备 。但罪犯 寅 ,交河县民 、
镇西府内将任阿悦妻刘
所在诸州距西州有远近之别 , 他们分别来到西 春 秋 六 十 有 三 …… 任 氏 之 墓
州也存在着时间的先后不同 。这样就给贞观十 [ 40 ] [ P70 ,159 ,图59 ]
表。
六年的西州户口统计带来一定的困难 。而且 , 贞观十五年二月距高昌灭亡不过数月 , 不
该年年底西州还遭到了西突厥的侵扰 , 战争的 排除唐灭高昌之初 , 仍一定程度上保留高昌原
破坏和影响必然会造成人口的死亡和流移 , 上 有的军事机构及军队编制 。从贞观十六年正月
揭天山县妇女郭阿胜因“突厥寇抄” 而流移到高 的《巡抚高昌诏》也可看出 , 唐朝在西州推行包
昌县 , 贞观十七年六月安西都护府户曹审理延 括均田制在内的若干重大举措 , 都是始于贞观
陀行踪案 ,都充分反映了这一事实 。 十六年 。因此 , 岸头府的始置时间可能也在同
到了贞观十七年 , 西突厥已被安西都护郭 一年 。总之 ,贞观十七年西州已有军府设置 ,这
孝恪率军击退 ,西州重又恢复稳定局面 ,而由内 是不争之事实 。那么 , 上列文书的年代就有可
地诸州前来西州为户的罪犯及其家属 , 也应安 能是在贞观十七年或稍后了 。文书第 2 行所记
置就绪 。这样 ,就出现了“高昌旧民与镇兵及谪 “合当乡归朝总 ( 多少人 ) ”, 并不见于其他户口
徙者杂居西州”的人口格局 。对这一新的人口 帐 ,因此 ,此件有可能属另一类型的乡帐 。所谓
格局进行清理 、 调查和统计 ,就是安西都护府户 “归朝”,即指迁入内地 。吐鲁番所出《唐显庆三
曹应尽的职责了 。正是有了贞观十七年户曹一
系列的清理 、
调查工作 ,才会在此基础上出现贞 ① 《文馆词林》卷 664 ,丛书集成本 。诏文时间从池田温
观十八年的西州诸乡户口帐 。吐鲁番哈拉和卓 先生编《唐代诏敕目录》( 第 39 页 ,三秦出版社 1991 年) 。

・65 ・
年 ( 658) 张善和墓志》
记志主“未冠之岁 ,从父归 鲁番文献研究论集 : 五 [ C ] 1 北京 : 北京大学出
朝 ,游历二京 , 嘉声早着”[ 7 ] [ P596 ] 。又前揭《唐 版社 ,19901
[ 8 ] 陈国灿 1 斯坦因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 [ M ] 1 武
永隆二年 ( 681) 张相欢墓志》 载“城宾之际 ,投化
汉 :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41
归朝 ,为上赤诚 ,蒙补怀音队正”。 《武周长寿二 [9 ]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 1 吐鲁番出土文
年 ( 693) 张富琳墓志》
记其父张隆“慕化归朝 ,遂 书 ( 录文本 ) : 第 5 册 [ M ] 1 北京 : 文物出版社
授长上校尉”[ 7 ] [ P607~608 ] 。上述“归朝”, 都是指 19831
高昌亡后当地大族被迁入中原之事 。据文书 , [10 ] 吐鲁番出土文书 ( 图版本 ) : 第 2 册 [ M ] 1 北

该乡有 12 人被迁入内地 , 其中有 4 男 2 女 , 另 京 : 文物出版社 ,19941


[ 11 ] 王素 1 高昌史稿・ 交通编 [ M ] 1 北京 1 文物出
外 6 人因文书后缺而不知是何身份 。这应当是
版社 ,20001
该乡出入 、
见在人口的首次统计 。奇怪的是 ,早 [12 ] 池田温 1 吐鲁番・敦煌文书 にみぇる地方城
在贞观十四年底 , 高昌就有一部分人被迁往内 市 の住居 [ A ] 1 中国都市 の历史的研究 : 唐代
地 ,但直到贞观十七年或稍后才对这批人进行 史研究会报告第 6 集 [ M ] ,19881
统计 ,难道以前就没有过统计吗 ? 这里还涉及 [ 13 ]唐耕耦等 1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 : 第 1

一个问题 ,即这批人被迁徙之前 ,西州的乡里基 辑 [ M ] 1 北京 :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61


[14 ] 陈诚 1 西域行程记 ( 中外交通史籍丛刊本 )
层组织是否已经建立 ? 若未建立的话 , 事隔数
[ M ] 1 北京 : 中华书局 ,20001
年之后 ,再以乡为单位对他们进行统计 ,岂非存 [ 15 ]严耕望 1 河陇碛西区 [ A ] 1 唐代交通图考 : 第
在清理 、辨别方面的困难吗 ? 当然这已逸出本 2 卷 [ M ] 1 台北 : 中央历史语言研究所 ,19851
文主旨之外 。不管怎样 , 这件文书同样可以佐 [ 16 ]王炳华 1 吐鲁番的古代文明 [ M ] 1 乌鲁木齐 :
证笔者的观点 , 即贞观十七年是唐西州官府对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91
[ 17 ]王炳华 1 访古吐鲁番 [ M ] 1 乌鲁木齐 : 新疆人
当地人口进行全面调查 、 清理 、 整顿的一年 。
民出版社 ,20011
陈国灿先生曾经指出 , 唐初安西都护府驻
[ 18 ] 汉语大词典 ( 缩印本 ) [ S ] 1 北京 : 汉语大词典
于西州时 ,都在实际行使着西州的行政职权 ,西 出版社 ,19971
州虽有其名 ,实无其制 [ 41 ] [ P296 ] 。通过对贞观十 [ 19 ]李方 1 唐西州户曹参军编年考证 — ——唐西州
七年安西都护府户曹审理文案的考察 , 完全可 官吏考证 六 [J ] 1 敦煌学辑刊 ,1997 , ( 2) 1
( )
以证明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 [ 20 ]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 1 吐鲁番出土文
书 ( 录文本) : 第 7 册 [ M ] 1 北京 : 文物出版社 ,
以上考察尚属初步 ,疏漏 、
错误之处在所难
19861
免 ,敬请批评指正 。
[ 21 ]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 1 吐鲁番出土文
书 ( 图版本) : 第 3 册 [ M ] 1 北京 : 文物出版社 ,
19961
参考文献 : [ 22 ]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 1 吐鲁番出土文
[1 ] 池田温 1 中国古代籍帐研究 [ M ] 1 东京 : 东京 书 ( 录文本) : 第 6 册 [ M ] 1 北京 : 文物出版社
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19791 19851
[ 2 ] 小田义久 1 大谷文书集成 : 壹 [ M ] 1 东京 : 法藏 [ 23 ] 对吐鲁番所出唐天宝间西北逃兵文书的探讨
馆 ,19841 [A ] 1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 第 15 辑 , 武
[ 3 ] 刘俊文 1 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书考释 [ M ] 1 汉 :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1
北京 : 中华书局 ,19891 [ 24 ]封常清传 [ A ] 1 新唐书 [ M ] 1
[ 4 ] 王永兴 1 唐代前期西北军事研究 [ M ] 1 北京 : [ 25 ]封常清传 [ A ] 1 旧唐书 [ M ] 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1 [ 26 ]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 1 吐鲁番出土文
[5 ] 图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 1 吐鲁番出土文 书 ( 录文本) : 第 9 册 [ M ] 1 北京 : 文物出版社 ,
书 ( 录文本) : 第 2 册 [ M ] 1 北京 : 文物出版社 , 19901
19811 [ 27 ]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 1 吐鲁番出土文
[ 6 ] 吐鲁番出土文书 ( 图版本) : 第 1 册 [ M ] 1 北京 : 书 ( 图版本) : 第 4 册 [ M ] 1 北京 : 文物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19921 19961
[ 7 ] 侯灿 1 解放后新出吐鲁番墓志录 [J ] 1 敦煌吐 [ 28 ]尚书都省 [ A ] 1 大唐六典 : 卷 1[ M ] 1
・66 ・
[ 29 ] 刘俊文校点 1 唐律疏议 : 卷 13 以妻为妾 [ M ] 1 [ 36 ] 唐长孺 1 吐鲁番文书中所见的西州府兵 [ A ] 1
北京 : 中华书局 ,19831 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二编 [ C ] 1 武汉 : 武汉大
[ 30 ]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 1 吐鲁番出土文 学出版社 ,19901
书 ( 录文本) : 第 4 册 [ M ] 1 北京 : 文物出版社 , [ 37 ] 大唐西州岸头府果毅都尉上柱国广饶县开国
19841 男杨君 ( 敏) 墓志 [ A ] 1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 : 陕
[ 31 ] 唐长孺 1 唐西州诸乡户口帐试释 [ A ] 1 敦煌 西卷 : 第 3 册 [ M ] 1 天津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吐鲁番文书初探 [ C] ,武汉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19911
19831 [ 38 ] 气贺泽保规 1 唐代西州府兵制的展开与府兵
[ 32 ] 朱雷 1 唐代“乡帐”与“计帐”制度初探 [ A ] 1 兵士 [ A ] 1 东洋史研究 [ C] ,1997156 ( 3) 1
敦煌吐鲁番文书论丛 [ C ] 1 兰州 : 甘肃人民出 [ 39 ] 朱雷 1 唐开元二年西州府兵 — ——“西州营”赴
版社 ,20001 陇西御吐蕃始末 [J ] 1 敦煌学辑刊 ,1985 , ( 2) 1
[ 33 ] 陈国灿 1 跋《武周张怀寂墓志》[ A ] 1 魏晋南 [ 40 ] 黄文弼 1 高昌碑集 ( 增订本) [ M ] 1 北京 : 中国
北朝隋唐史资料 : 第 2 辑 [ M ] ,19801 科学院 ,19511
[ 34 ] 朱雷 1 龙门石窟高昌张安题记与唐太宗对  [41 ] 陈国灿 1 吐鲁番出土汉文文书与唐史研究
朝大族之政策 [ A ] 1 黄约瑟 , 刘健明 1 隋唐史 [ A ] 1 黄约瑟 ,刘健明 1 隋唐史论集 [ C ] ,香港
论集 [ C ] 1 香 港 : 香 港 大 学 亚 洲 研 究 中 心 , 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19931
19931
[ 35 ] 户部郎中 、 员外郎 [ A ] 1 大唐六典 : 卷 3[ M ] 1 ( 责任编辑  胡同庆)

・书讯・

《甘肃佛教石刻造像》出版

  张宝玺先生主编《甘肃佛教石刻造像》 一书 ,已由甘肃人民出版社于 2001 年 3 月出版 。


该书是继 1994 年《甘肃石窟艺术・
雕塑编》和 1997 年《甘肃石窟艺术・
壁画编》 之后的续编 。书
中精选甘肃北凉至明代不同时期的石刻造像 、 铭记图片 290 余幅 ,具有很高的佛教艺术价值 ,尤其
众多铭文题记 ,多具书法价值 ,其内容更是珍贵的文史资料 。
书中还有张宝玺先生对甘肃历代石造像的翔实考证以及殷光明先生对河西地区佛塔造型之源
流的论述 ,并附有造像的详细说明和铭文记录 。该书不但图录具有丰富的史料性 ,而且论述具有较
高的学术水平 。
( 加  贝)

・67 ・
A Textual Research on NO. 065 DM House
in Zhejiang Museum —Discussing on The
Question of Identify the Fake DM
YU Xin
The Collections of Dunhuang Manuscripts in Zhejiang is a valuable book which has published many useful and
rare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its collections of Zhejiang Provincial Museum. But , what a pity is , like other minor -
collections found in other places , that there are authentic DM mixed with some falsehood ones in the collections.
This paper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DM No. 065 is a piece of fake Dunhuang manuscript. The accurate verify to
the point applied textual research method with the fact finding from the text itself and textual research. And this
paper has also tried to discussing the question on how to distinguishing and evaluation the genuine or fake of Dun2
huang Manuscript by real means. Author suggests to stimulating more case study on textual research in order to do
a better job. And a need of establishing a new research field - a fake textual study is required , so that it will be
great help to made the Dunhuang Manuscript Study more available correctly to academic circle.

Several Expatiation Specimens On


DUNHUANG WEN XIAN ZI YI TONG SHI
YE Gui - lian
This paper is going to re - discussing the definitions of the three words in a book of DUNHUAN G WEN
XIAN ZI YI TON G SHI ( The Dictionary of Dunhuang Manuscripts) . After a careful searching for proofs in tex2
tual research , author pointed out the definitions for the three words respectively : ’
kong (空) ’
should be explain as
’the ones waiting for a written instructions on the papers to carrying messages’; The term ’ Jie Kuo (接括) ’
should means’to take up a mater with or consult with , to arrange with’; the third one ’
Jian (简) ’means to
observe or to watch clearly by heart , to understand perfectly by oneself at the heart.

The Realized fact after Reading A Turfan Manuscript :


A Defend Speech of Sun , Wife of a Slave of XI ZHOU
Dated From 643 AD and Other Related Documents
L IU An - zhi
After the initial textual adjustment and study of several pieces of Turfan manuscripts which are housed in dif2
ferent places in China and Japan respective , this paper declared that these fragments manuscripts are the official
audit document of department of domicile belong to the Anxi provincial Commanding government in charge of both
military and civil administration which are dating from the 17th year of zhenguan of Tang Dynasty (643 A. D) .
Further more ,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these Turfan documents proofed that in the 17th year of Zhenguan , Xi
Zhou Government carried out a extensive and thorough domiciliary register for permanent residence.

・112 ・

Vous aimerez peut-être aus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