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us êtes sur la page 1sur 60

思與言 第48卷第1期

2010年3月 頁131-190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王佳煌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教授

本文檢視國內研究文化創意產業、創意城市、創意階級的論著,
歸納其類型,刻劃其研究軌跡,提出批判性的研究問題,並參考國外
的代表性論著,指出台灣相關研究的特質與有待思考之處。透過文獻
檢閱,本文指出台灣的相關研究以理論進口加工、行銷與政策分析、
實務討論為主,理論深度與批判性思考比較欠缺。文化創意產業的部
門分類、就業人數與產值的統計分析,在方法論上有待商榷之處甚多,
也缺乏全盤統整分析的架構。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文化產業、文化工業、創意產業、創意城市、
創意階級

*
誠摯感謝兩位審查人的寶貴批評與建議。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壹、導言

文化創意產業、文化產業、創意產業、創意城市、創意階級
等詞彙,已成為許多國家中央與地方政府推動文化產業、創意產業
或文創產業、都市企業主義(urban entrepreneurialism)、地方行銷
(place marketing)的政策口號。台灣一向能夠迅速追隨世界潮流,
此次也不例外。
數年前,政府即鼓吹、推動「知識經濟」與「國家競爭力」,
近年也承接一九九○年代中期社區總體營造「文化產業化、產業文
化化」的理念、政策、經驗,借鑑他國規劃、政策與策略,倡導文
化創意產業。陳水扁政府將文化創意產業列入「挑戰 2008:國家
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的施政重點,以「開拓創意領域,
結合人文及經濟,發展具國際水準之文化創意產業」為願景。1 經
濟部工業局也嘗試建立「文化創意產業協力圈」,促進產業轉型與
經濟發展,提昇國民生活品質與品味。2 馬英九政府上任,即指定
六大新興產業,並擬定行動方案,文化創意產業自然也在其中。3
各地方政府也紛紛設置文化局處,主導或鼓勵設立地方文化館與產
業文化館,舉辦各種文創節慶活動。
除了政策規劃、方案研擬、策略籌謀之外,政府更透過委託研
究計畫,吸引學者、學術研究機構、公關公司與非營利組織投標,
以其研究成果作為政策與行動的專業基礎。經濟計畫、套案、行動

1
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建會網站: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0257。
2
詳 細 內 容 請 瀏 覽 經 濟 部 工 業 局 相 關 網 址:http://theme.cepd.gov.tw/work/
download/5/pdf/ 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協力圈 pdf.pdf。
3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的內容,請瀏覽行政院相關網址:http://www.ey.gov.
tw/public/Attachment/951417245471.pdf。

132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方案、委託研究計畫,加上學者著書立說,發表論文,大學設立相
關學系,開設相關課程、學程、學群,以及出版社因應市場潮流而
出版的相關譯著,匯聚成文創產業的漫天洪流。在官方、學界與出
版界的協力鼓吹之下,文化產業、創意產業、創意城市、創意階級、
文化行銷等概念或口號,大量進口,快速傳播,百花齊放,成為各
界支持者朗朗上口的魔咒。文化、創意、美學、風格、軟實力等等,
成為官方與學界的口頭禪。彷彿只要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建構創意
城市,吸引創意階級,競爭力即可一日千里,國家與地方經濟即可
迅速發展。
然而,台灣官方與學界這種趕流行、搭便車、速食的行為,
以及淺薄的思維主導政策制定,決定資源分配,扭曲課程設計的現
象,是否合宜,是否造成其他問題;相關論著的嚴謹度、深度是否
足夠,似乎鮮少有人進行整體的、全面的反省、深思或批判。透過
這篇研究紀要,筆者試圖搜集、整理、閱讀國內外相關的代表性論
著,檢視國內有關文化創意產業與創意階級/城市的書籍與期刊論
文,指出其中理論意識貧乏與方法論粗疏之處,主張國內方家應設
法提出更具深度、更具批判力、更具在地思維的理論觀點,資料搜
集與建構在研究方法上應力求嚴謹。如果是量化分析,就應該以系
統性的研究方法處理或搜集統計資料,進行精密的分析,而非將就
現有官方資料,草草了事。如果是質性研究,就應該超越實務與個
案研究的層次,提出更具深度與批判的思維。4

4
筆者以「文化產業」、「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等關鍵字詞,登
入國家圖書館「全國圖書資訊網路」、「期刊文獻資訊網」之資料庫,搜
集國內相關圖書與期刊論文。書籍或借或買,期刊論文則請研究助理至國
家圖書館影印,再由筆者分類整理,閱讀做註,作為本文批評討論的依據。
筆者在閱讀相關論著時,也檢視其參考文獻,補足上述策略可能漏掉的著

133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本文第一節帶出本文的動機,第二節檢視台灣學界的專書與期
刊論文研究文化/創意產業、創意階級/城市的軌跡,劃分相關論
著的類型,指出各種論著的共同點、特點,提出批判性的研究問題,
以供本文第三節與第四節討論參照對比之用。第三節論列國外學者
探討文化/創意產業與創意階級/城市所反映的理論觀點與批判性
思維,反照出國內研究相關議題有待反思與調整之處。第四節轉向
國外學者研究文化/創意產業與創意階級/城市的方法問題,指出
國內既有論著在研究方法上有待商榷與改進之處。第五節綜括本文
重點,嘗試指出台灣學界文化創意產業與創意階級/城市研究背後
可能的結構性機制,提出研究建議。

貳、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的研究軌跡

國內研究文化產業、創意產業、創意階級與創意城市的著作
包括專著與期刊論文兩種。專著多為入門與實務性書籍,如馮久玲
(2002)闡述文化作為一種生意的理念,介紹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策略與個案(景德鎮、「臥虎藏龍」、博物館與節慶、主題餐廳與
旅館等)。夏學理、蕭炳欽(2003)的《文化創意產業:我們曾經
這樣走過》、夏學理(2004)的《文化創意產業:向前看、向前看
齊》,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舉辦文創產業專題講座的演講內容整
理,多為實務工作者的經驗談,主題包括台灣的動漫產業、非主流
音樂、3D 虛擬攝影棚、獨立電影等。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
會(2004)所編之書係邀集學者與文化工作者,論述工藝、創意生

作。筆者也挑選若干台北市、高雄市、文建會委託學者或學術機構所做的
研究計畫,作為評述的參考。

134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活、地方特色、表演藝術、文化展演設施、視覺藝術等相關案例。
蘇明如(2004)改寫其碩士論文,從三個向度(文化 vs. 產業、文
化工業 vs. 文化產業、台灣文化產業生態背景)論述台灣文化產業
的發展。黃煌雄、黃勤鎮(2004)是針對各部會推動原住民文化產
業的調查報告書。夏學理(2008b)的《文化創意產業概論》定位
為實務與應用導向的教科書。俞龍通(2008)探討客家文化與客家
文化產業的案例。俞龍通(2009)羅列台灣與國外三十個文化創意
產業的概要、觀點與策略,屬實務與應用著述。楊敏芝(2009)聚
焦於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論述其理論思潮、發展脈絡、政策、案例,
以及產業鏈與群聚效益分析,屬於經營管理實務與政策分析之論
著。李錫東(2009)探討文化產業的行銷與管理,包括基本概念(文
化產業、消費行為等)、戰略(分銷、促銷與行銷管理等)與應用
(報業、影音、演藝等)。許文志等(2009)則討論台灣與國外地
方產業的概念與個案,包括「地域品牌」與鶯歌陶瓷、三義木雕等。
國內相關書籍中少數學術味道較濃的專書,包括中華民俗藝術
基金會主編(2005)的《台灣布袋戲與傳統文化創意產業》(文建
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委託該基金會舉辦之研討會論文集)與辛晚教
等(2005)所編之論文集《文化生活圈與文化產業》。陳添壽、蔡
泰山(2007)之作則是兩人發表過的論文匯集,主題聚焦於媽祖文
化、媽祖文化遺產與海洋文化等(以蔡泰山之論文為主)。郭曜棻
(2007)採用社會學壟斷地租(monopoly rent)、象徵符號消費與
生活風格等概念,論析全球化與九份地方文化產業之間的關係。林
炎旦(2009)主編的《文化創意產業策略研究》是台北教育大學二
○○八年「文化創意產業論壇」論文集,包括行銷策略、園區經營、
(績效)指標建構、案例探討與政策法規。洪泉湖、劉煥雲(2009)
所編之論文集收錄「族群與多元文化學會」會員所撰之族群文化與

135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文化產業之論文,主題與焦點以客家與原住民為主。曾一士(2009)
所編的論文集涵蓋中山思想、民族文化與(澎湖的)文化產業等三
大主題,其中部分論文試圖將中山思想與文化經濟、文化產業連結
起來。整體來看,除了少數例外,國內研究文化創意產業的專書以
政策分析與實務討論為主,不太重視理論探討或批判反思。
期刊論文方面,從研究主題與內容來看,大致可以歸類為八
類。第一類屬概論性,包括概念探討與定義(劉維公,2003b;劉
大和;2004;霍鵬程,2006)、理論與哲學闡述(楊敏芝,2000;
2002;吳宗昇、郭淑玲,2001;沈清松,2002;葉智魁,2002;劉
大和,2005b;趙雅麗,2005),以及各種政策與實務的討論(王
雯君、張維安,2004;古宜靈、廖淑容,2004;古宜靈,2005b;
周雅菁、曾啟雄,2005;藺德、邱上嘉,2005;劉大和,2005a;
范成浩等,2005;朱信泰、李傳房,2005;楊彩玲等,2006;王素
彎,2006;張露心,2007;鄭美華,2008b)。
第二類是以個別縣市及其所轄鄉鎮市為分析單元的個案探討,
有的是一般論述,有的以問卷調查為主,有的著重深度訪談,有的
則倚賴次級資料的統計分析,如表 1 所示。其中台北市、台北縣
(尤其是鶯歌陶瓷博物館與嘉年華活動)、苗栗縣的個案研究數量
較多。桃園縣政府與文化團體投入文化創意之資源甚多,用力甚
深,相關研究卻不多見,僅有寺廟與宗教研究(陳建宏,2005;
2006)、木器產業(賴明珠,2006),以及劉阿榮與張金田(2008)
對兩蔣文化園區歷史圖像與文化產業之間關係的探討。
這些個案研究多以政策與實務討論為主,比較偏向微觀的論
述,不太討論資本主義的文化經濟對地方文化產業的結構性作用,
包括形塑(shaping)與制約(conditioning),也很少進行批判性思
考。少數的例外為顏亮一等(2008)批判國家對鶯歌陶瓷文化的政

136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策及其後果,包括歷史的擬像、文化積累的烏托邦、國家建立的消
費擬仿物、與真實隔離的超現實建築(陶博館)、權力競合的場域
(陶瓷嘉年華),作者並主張爭回文化詮釋的主導權、再連結文化
與生活、重組政治聯盟。
第三類聚焦於原住民與文化產業的關係,以政策分析與實務討
論為主,如楊允言、黃玉翎(2000)研究花蓮縣瑞穗鄉的馬立雲與
加 納 部 落。 洪 進 雄(2007a;2007b;2007c;2007d;2007e) 探 討
國土規劃政策之下的原住民產業現況與發展策略。陳淑嬌(2008)
以問卷調查探究民眾參觀原住民族文化產業推展中心的動機、滿意
度與服務品質評價。計文德(2008)討論馬告國家公園引起的問
題,包括原住民賦權與共管等。洪泉湖(2009)透過深度訪談與實
地觀察,研究花東地區原住民的文化產業,提出 SWOT 分析。洪
泉湖(2003)與陳子涵等(2005)的研究帶出全球化、在地化的思
維,隱約將研究提到理論思維的層次,但最後還是回到實務討論與
政策建議的層面。前者透過「在地全球化」(loglobalization)的概
念,針對台灣原住民文化的部落重建與文化的傳承發展,提出具體
建議。後者針對嘉義縣鄒族與台灣文化產業的地方化、全球化,主
張依據星巴克哲學,擬定並執行鄒族文化產業的行銷策略。
然而,這些論著都沒有更進一步的批判思考:原住民文化產業
的推動,究竟是保存、發揮原住民的文化與主體性,還是把原住民
文化博物館化、櫥窗化,成為優勢族群(majorities)與觀光客注視
(gaze)、玩賞的客體?原住民的文化應該建立在真實的生活方式
之上,還是成為國家機器產業政策的一環?在原住民文化產業中得
利的是邊緣與弱勢的原住民,還是掌握生產資料的漢人與少數位居
上層階級(upper class)的原住民?原住民文化產業的政策是否鼓
勵不同部落的分殊化?是否能容忍原住民另建有別於主流政黨的國

137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族想像?都市原住民(特別是北、桃地區溪河邊的「違法」聚落)
是否能發展出其特殊的文化產業與族群、部落認同?
這些問題,筆者目前沒有答案。這些問題也不一定是好問題或
關鍵的問題,或許讀者可以提出更好的研究問題。無論如何,從筆
者個人的偏見來看,除了實務探討與政策建議之外,原住民及其文
化產業的研究還需要更多理論性與批判性的思考,發掘結構性的問
題,揭露那些限制原住民文化主體性與生存機會的剝削性、壓迫性
機制,並思考如何解決深層的問題。
第四類依據都市社會學、都市地理學,切入研究特定個案,主
要概念、理論與著作如下:
● 企業型城市的發展策略、文化產業、都市再生(Huang, 2005;陳
秋子,2005;陳華志,2005;曾信傑,2005;蔡旺洲,2005)。
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有廖淑容、周志龍、古宜靈(2000)探討地方
文化產業的策略如何促成地方文化的永續發展、傳統空間的再生
與都市經濟的振興;廖淑容、古宜靈、周志龍(2000)回顧西歐
城市文化政策與文化產業;梁炳琨(2003)從文化經濟的觀點分
析全球化之下的地方制度與地方行銷。傅茹璋(2002)以鶯歌
陶瓷為例,探討創新學習區域與新經濟(知識經濟);古宜靈
(2007)以鶯歌陶瓷為例,探討學習型市鎮(學習型區域)。
● 後福特主義、全球地方化、制度厚實:如莊翰華等(2004)。
● 產業群聚:如林政逸、辛晚教(2007)探討台北市空間環境與音
樂產業的創新能力、產業群聚的演化之間的關聯,金家禾(2007)
研究台北市創意產業(廣告、婚紗攝影、軟體業)的群聚模式,
及其與都市空間結構的互動關係。
● 其他,如張基義(2008)論創意城市的都市空間美學。
相對於其他類期刊論文,此類論文的理論色彩較濃,也比較

138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傾向從某種理論觀點帶出政策討論與個案研究。但若從哈伯瑪斯
的知識旨趣(knowledge interests)來看,這些研究均傾向技術性、
工具性的知識,不太著重批判的自我省思(critical self-reflection)
(Habermas, 1972: 308-311)。 廖 淑 容、 古 宜 靈、 周 志 龍(2000:
192)在「結論與討論」提到西歐與台灣都未在理論的層次討論文
化產業的政策問題,似已察覺到問題所在,但可惜他們在其他合著
或個別著作中也沒有致力於解決他們指出的理論問題。

表 1 國內各縣市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期刊論文
■ 文化經濟(劉維公,2003a)
■ 藝文空間發展與都市再生(陳華志,2005)
台北市 ■ 北投溫泉精品計畫與社區營造(林榮泰等,2006)
■ 音樂產業群聚之演化(林政逸、辛晚教,2007)(深度訪談)
■ 創意產業群聚(金家禾,2007)
■ 概論(馬元容,2005)
■ 石碇鄉與深坑鄉(高傳棋,2000a;2000b)
■ 鶯歌陶瓷文化產業:(傅茹璋,2002;2007;顏亮一等,
台北縣
2008);鶯歌陶瓷嘉年華(許元國,2005;林妙雀等,2006)
(問卷調查);(張世賢、汪家源2006)(深度訪談);(李
青松、康智勝,2007);(黃蕙娟,2008)。
■ 國際童玩節:(鍾文貴,2000);康智勝、李青松(2005)
(次級資料分析);陳秋子(2005);王祖龍、莊瑋民
(2006);鄧宏如(2008)
宜蘭縣 ■ 舊城歷史建築空間之經營(劉大和、黃富娟,2004)
■ 白米木屐村(張淑君等,2006)
■ 文化產業政策發展的趨勢與問題(古宜靈、廖淑容,2004)
■ 學習型市鎮(古宜靈,2007)
■ 大溪普濟堂(陳建宏,2005;2006);大溪木器產業(賴明
桃園縣
珠,2006);慈湖兩蔣文化園區(劉阿榮、張金田,2008)
■ 內灣(何明星,2005)
新竹縣
■ 文化產業的內涵(范育成,2006)

139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 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及其行銷策略(黃國敏、周宗德,2006)
■ 大湖草莓園區(林佳蓁,2000)(問卷調查)
■ 窯業(賴建都、連瓊芬,2005);連瓊芬(2005)
■ 客家桐花季(周雅雯,2006)(問卷調查)
苗栗縣
■ 三義木雕產業(劉金山,2007)
■ 西湖鄉吳濁流藝文館(俞龍通,2007)(深度訪談)
■ 苑裡鎮山腳社區金良興磚窯廠(鍾政偉等,2007)(問卷調
查)
台中市 ■ 台中都會區(紀俊臣,2007)(質性研究)
■ 大甲藺草編織產業(王桂沰、陳千貴,2006)(深度訪談、電
台中縣
話調查)
■ 鹿谷鄉茶產業(張淑君、龐佑欣,2004)
南投縣
■ 埔里(范以欣、馮煜,2005)
■ 白河鎮蓮花產業(李佩芬、胡學彥,2003)(問卷調查)
台南縣
■ 濱海三鄉鎮(歐世文、周邵寰,2004)
■ 與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比較(馬群傑、陳金貴,2007)
台南市
(次級資料分析)
■ 美濃鎮(張淑君、曾才珊,2005)
高雄縣
■ 美濃油紙傘(蕭文信,2007)
■ 高雄港市(何黎明等,2003)
■ 高雄地區(關復勇,2004)
高雄市
■ 鹽埕港區(洪登欽等,2003)(訪談與田野調查)
■ 海洋城市(王俐容,2006)
■ 黑鮪魚文化觀光季(何黎明等,2004)(次級資料分析與田野
屏東縣
調查)
花蓮縣 ■ 原住民文化產業(楊允言與黃玉翎,2000)
金門 ■ 族譜、閩南文化(蕭永奇,2004)

我們或許不必把討論拉到科學哲學與知識論的層次,但對於這
些論文及其作者,我們還是可以追問一些問題:文化創意產業是否
真是都市發展(再生)唯一或最重要的策略?文化創意產業的政策
使得哪些人得利,哪些人被排除或邊緣化?文化創意產業與資本主
義生產方式的轉變有什麼樣的結構性關係?文化創意產業對都市空

140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間的形構及其背後的權力機制有什麼影響?文化創意產業究竟是有
助於仕紳化(gentrification)與菁英論,還是包容、協助弱勢群體
與社會底層階級的策略性產業?
第五類針對文化空間與文化設施,如博物館(黃光男,2003;
桂雅文,2004;邵大箴,2005);台灣創意空間的現況與發展(莊
玟琦、邱上嘉,2005);展演設施(吳政勳,2005);台灣五大創
意園區之描述(張淑君、曾才珊,2006);兒童故事館(廖韻奇,
2006);台灣文學館(蕭紋娉等,2006);博物館文化商品的定義、
本質及意義的建構、詮釋(李如菁,2007)。
第六類研究個別文化創意產業部門,如音樂與表演藝術、視
覺藝術、工藝產業的生態(滕人傑,2004);創意生活產業的創意
表現、行銷實務(張露文、蔡儀華,2006)及推動與操作(賴孟玲
等,2005);漁業與文化創意產業(黃聲威,2006a;2006b);台
灣電影的政策評估(陳耀竹、張桂綸,2005)、美國賣座電影的文
化創意產業行銷模式(黃琬玲、王信文,2007)、台灣電影全球在
地化的軌跡(王冠棋,2007);台灣設計產業的發展現況與願景(林
榮泰、王銘顯,2008);工藝產業(許峰旗、楊裕富,2006);
出版業(薛瑩,2004a;薛瑩,2004b)與紙業(黃登昱、范以欣,
2005);以及文化資本與廣告業的創意實踐(陳燕玲,2008)。
第五類與第六類論文多數為實務與政策導向的分析,其中僅有
王冠棋(2007)依據都市企業主義(urban entrepreneurialism)的論
述,指出都市政權(urban regime)背後的權力關係及其排除性格
(exclusivity)。
第七類介紹中國與外國的文化產業與政策。中國部分有賴明
政、陳麗美(2005)論析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瓶頸與挑戰;關志鋼
(2002)以深圳經濟特區為例,探討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中國文化

141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產業發展的影響;麥健智(2006)介紹各種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
描述澳門文化產業的特質、相對優勢,提出短、中期的建議;以及
馬傑偉(2007)論述 798 藝術區的符號經濟。
其他國家文化創意產業的論著分為兩類,一類是偏重介紹,
如德國薩爾斯堡音樂節(林正枝,2005)、澳洲的設計產業個案
(林仲如,2005)、法國葡萄酒業與地方意象之行銷(鍾欣倩,
2007)。另一類多半意在透過他山之石,討論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
政策,如英國的文化休閒設施(楊敏芝,2000);美、英、日、韓
文化創意產業推動之概況(關裕弘,2006);紐西蘭公共廣電與文
化創意產業的啟示(林麗雲、王靖婷,2006);南韓文化產業群聚
的創新經驗、政策意涵(謝佳宇,2005;徐聯恩等,2007),對官
方文化策略的批判性考察(崔末順,2009),以及文創產業的法制
架構(王怡惠,2009);英國的文化園區規劃、都市活化(張錦俊,
2007)與文化景觀保存(林曉薇,2008);美國文化藝術的發展策
略(鄭信德,2007)。
此類論文既然以介紹與借鑑為主,似乎也不能苛求其從事理
論性或批判性思考。但王冠棋(2007)以一個大學生身分,能夠
在老師的指導之下,引用大衛‧哈維(David Harv ey)壟斷地租
(monopoly rent)的概念,研究法國葡萄酒在地方文化產業中的角
色,值得鼓勵。
第八類的研究焦點較為龐雜,如第三部門或非營利組織與文化
/創意產業的關係(許世雨,2007;楊佳真、莊旻達,2007),蔡
泰山(2008)討論媽祖文化遺產對媽祖文化產業的重要性。

142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參、定義與理論問題

國內論述文化產業或文化創意產業,經常引用聯合國教科文組
織的定義(林正枝,2005: 63;黃國敏、周宗德,2006: 10;范育成,
2006: 77;劉金山,2007: 85;馬群傑、陳金貴,2007: 108;許世
雨,2007: 172;鄭美華,2008b),有的引用英國的定義,最後再
引述文建會與經濟部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小組的定義:「源自創意與
文化積累,透過智慧財產的形成與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
潛力,並促進整體生活環境提昇的行業。」由此導引出台灣官方認
可的十三類文化創意產業,包括視覺藝術、音樂及表演藝術、工藝、
設計產業、出版、電視與廣播、電影、廣告、文化展演設施、數位
休閒娛樂、設計品牌時尚產業、建築設計產業、創意生活產業(如
表 2)。
官方定義的文創產業包山包海,顯示台灣財經官僚體系制定政
策集其大成的功力,但更重要的是這些定義的引述顯示,我們對文
化產業、創意產業、文化經濟的概念,缺乏釐清、質疑、比對與反
思的功夫。5 事實上,國外學者對文化產業、創意產業、文化經濟
的定義相當多樣複雜,甚至彼此衝突,造成混淆(Champion, 2008:
119)。Hartley(2005: 5)指出,創意產業因國因地而異。美國所
說的創意產業偏向消費者與市場,歐洲偏向文化公民,英國、澳洲、

5
王俐容(2005)察覺到這個問題,但未再繼續追究。王俐容(2003)較早
的看法是:創意產業是文化工業的擴大更新,甚至會取代文化工業。王俐
容(2005: 176)將美術館、公共藝術等公共財(public goods)錯譯為「公
共善」的論述,顯示她與評論人(該文先在文化研究學會二○○三年「靠
文化 ‧By Culture」研討會中發表)、審查人均未認真思考定義與概念問題。
鄭陸霖則是在一場座談會(劉維公等,2005)中提醒:「文化經濟」牽涉
到價值與倫理的問題。

143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表 2 各國文化創意產業部門

國別或 視覺 表演 時尚
類別數 工藝 設計 出版
研究建議 藝術 藝術 設計

聯合國教 視覺 表演 印刷
約12類 工藝與設計
科文組織 藝術 藝術 出版

藝術及 表演 時尚
英國 13類 工藝 設計 出版
古董市場 藝術 設計

漫畫
韓國 6類
產業

出版
視覺藝術 表演 時尚
香港 13類 設計 漫畫
及工藝 藝術 設計
產業
視覺藝術
10類
(精緻藝 時尚
紐西蘭 (實13 設計 出版
術、工藝 設計
類)
與古董

娛樂業 文學出
澳洲 10類 設計
及劇場 版雜誌

經濟部
音樂 設計
與文化創 視覺 設計
13類 及表演 工藝 品牌 出版
意產業推 藝術 產業
藝術 時尚
動小組
資料來源:文建會網站(http:/web.cca.gov.tw/creative/page/page_06.htm)。

144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廣播 音樂 文化 軟體及 互動休
電影 廣告 建築 其他
電視 產業 設施 電腦服務 閒軟體
歌舞劇 文化
多媒體、 互動休 觀光
電影 廣告 建築 與音樂
視聽產品 閒軟體
的製造 運動
廣播 電影及 音樂 軟體及 電玩
廣告 建築
電視 錄影帶 產業 電腦服務 產業
動畫
電影 音樂 遊戲 產業
產業 產業 軟體 人物
產業

軟體及
電視 電影 廣告 建築 音樂
電腦服務

軟體及
音樂
電視 電影及 電腦服務
廣告 建築 與表演
與電台 錄影帶 (包括休
藝術
閒軟體)
圖書館 社區文
博物館 化發展
電影電視
美術館
錄影帶及廣播
動物園 多媒體
植物園

電視 建築 文化展 數位休 創意
電影 廣告
與廣播 設計 演設施 閒娛樂 生活

145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紐西蘭、新加坡與台灣兼指兩者。Galloway and Dunlop(2007)則


勾勒文化工業、文化產業與創意產業之間夾纏複雜的關係。
英國先提出文化產業一詞,再以創意產業一詞取而代之,表
面上是受到二十世紀末期資訊科技的影響,實際上創意的概念卻
淡化文化本身帶有的獨特意涵。文化產業的確切定義,應該根據
創造力(creativity)、智慧財產權、符號意義、使用價值、生產方
法等五個向度,綜而觀之,還要參照文化財貨的特性,如符號思
想與表意自由、文化市場的失靈。Thorsby(2008: 218-219)則指
出,英國在一九八○年代本來是用文化產業之詞,後來才參考澳洲
的用語,改用創意產業一詞,並於一九九七年成立創意產業小組
(Creative Industries Task Force)。用語有異,指涉的對象也可能
隨之不同。文化財貨與勞務(cultural goods and services)有三項共
通的特質,此即其生產均需要某種程度的人類創造力,均為符號價
值的載體,均具有智慧財產的性質。若從產業組織理論的產品群
體與範疇來看,文化財貨與勞務是創意財貨與勞務(creative goods
and services)的子集合,因為創意財貨與勞務還包括廣告與軟體產
業等商業導向的部門。由此觀之,我國官方與學界對定義問題的探
討恐怕是失之於教條與簡化。
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更是方法論與理論
意識的關鍵。它一方面反映出我們思考的深度與廣度,另一方面也
制約、導引產業分析的資料統計與分析。以下先談前者,下一節再
討論後者。
國內研究文化創意產業的論著多半缺乏理論與批判性的思考,
「拿來主義」的傾向甚為明顯。只要國外學界與政府流行某種概念
與發展策略,我們就「拿來」直接套用。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
委託學者做各式各樣的研究報告,提出政策建議,甚至彼此互相

146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參照引用」經典文本(如法蘭克福學派的文化工業到當代的文化
產業),卻鮮少看到詳細的解讀與理論性、深度的、批判性的思考。
例如,國內學者與論者界定文化產業時,大多會先簡介阿多
諾(Theodor Adorno) 等 人 批 判 的 文 化 工 業(culture industry),
再歸納或綜合他們認定的文化產業(cultural industries)或文化創
意產業(楊敏芝,2000: 31-35;劉維公,2003a: 42-43;劉維公,
2003c: 10-14;梁炳琨,2003: 50-51;蘇明如,2004: 38-43;莊翰華
等,2004: 196;古宜靈,2005a: 8-9;古宜靈,2005b: 114-115;王
俐容,2005: 181;劉大和,2005b: 27;范育成,2006: 76;夏學理,
2008a: 14;陳燕玲,2008: 102、105-106;孔憲法等,2008)。但是,
除了少數例外(張美豔,2007),對於阿多諾的文化工業理論,這
些著作多半是一筆帶過,進行深入探討的論著並不太多。
吳宗昇、郭淑玲(2001: 257-258)指出,台灣民俗文化的產業
化與社區總體營造、文史工作室一方面造成文化商品化,另一方面
也與新的國族敘事、台灣意識平行並進,形成微妙的關係,但他
們並未深入討論阿多諾的文化工業理論,文中引用阿多諾的著作
(Prisms),參考文獻中卻連一筆阿多諾的著作都沒有。邱誌勇等
(2004)批判台灣文化產業的政策與行動,但也只提到阿多諾對流
行音樂商品化與工業化的論證。朱元鴻(2000)甚至認為,面對消
費社會的異質化與資訊社會的興起,文化工業不再是有用的類概
念。全球化不是唯一普同的力量,各種地方文化與次文化可以形塑
特異的自我認同,抵抗全球化與消費社會的同一化。然而,這些著
作鮮少深入瞭解、闡述阿多諾文化工業論的洞見(如文化工業是宰
制體系的症狀、區分機械生產之藝術作品的技術與藝術本身的技術
性),特別是阿多諾文化工業論在當代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可能有
的貢獻。

147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首先,許多國家,包括我國在內,都把出版、廣播電視、電影、
廣告與音樂產業納入文化/創意產業的範疇。然而,文化工業批判
的對象之一,正是這些產業所產製的內容、文本及其機制、模式。
新階段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論是後福特主義(post-Fordism)、
後工業(post-industrial),還是後現代(post-modern)資本主義,
並未扭轉或避免或解決文化工業的本質:操控大眾(Adorno, 1991:
99)。也許大眾已分化成各種小眾,但各種小眾還是後福特、後工
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彈性積累模式操控、計算的變數之一。小眾
是否已經成為獨立自主的小群體,不再媚俗(kitsch)、盲目、拜
物、追趕流行,大有爭辯的餘地。文化產品的概念,或是商品有其
符號意涵(symbolic implications)、象徵價值(sign value),並不
能否定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背後的剝削邏輯。事實上,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與阿多諾在《啟蒙的辯證》中早已指出文化工業將消
費者各個擊破與分類操控的邏輯,強調文化工業之下的生活風格
與美感化(anesthetization)的虛妄(Horkheimer and Adorno, 1944:
123, 130)。Hirsch(2000)根據組織社會學、經濟社會學觀點,研
究文化工業的生產體系,即指出從大眾文化轉向大眾客製化(mass
customization)的發展趨勢。6Pratt(2008)也強調不宜將製造與服
務,生產與消費分開來看,而是視為一體的兩面,分析才有意義。
如果我們研究文化創意產業的理論問題,還是人云亦云,完全沒有
批判性或反省的思維,那麼這種研究恐怕是另一種媚俗的、庸俗的
研究工業。
其次,對於阿多諾的文化工業論,本文所檢視的論著呈現的論
證似乎比較片面。楊敏芝(2002: 39)認為阿多諾或法蘭克福學派

6
亦可參考其參考文獻所列論著。

148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是菁英文化論者,其解讀或許有其道理,但並未考察相反或不同的
論證。Hyussen(1975: 8)早已指出,國外學者有此論斷,但阿多
諾是從基進的(radical)觀點,批判大眾文化與商品化的文化產品,
而非從保守論與菁英論觀點出發,後者(以及資產階級標榜的藝術
觀念與標準)卻正是阿多諾批判的對象之一。指控阿多諾是菁英論
者,通常是從他的出身背景推斷,忽視阿多諾前後的論旨(Leppert,
2002: 47-48)。阿多諾(Adorno, 2002: 373-374, 421-422)曾指出,
資產階級的音樂消費呈現一種意識型態功能,滿足當下的需要,製
造幻象與虛假意識,隱藏真正的社會情境與問題。阿多諾更透過音
樂,檢視國家社會主義及其背後的文化趨勢。這些都是典型的馬克
思主義式與社會學式的問題意識與探討模式。菁英論、保守論之
說,顯然是忽略阿多諾的長篇與複雜的論證。
由此觀之,本文檢視的論著在批評阿多諾的文化工業論述
時, 多 數 似 乎 沒 有 注 意 到 國 外 學 者 指 出 的 移 變(Hyussen, 1975;
Waldman, 1977: 45, 51-52, 60),也沒有仔細解讀阿多諾的相關論
著。在他們的論著中,阿多諾有關文化工業的論著似乎只是點綴。
他們最常引用的不只是阿多諾的著作,更常引用陳學明所著的手邊
冊《文化工業》(揚智出版)。陳學明的著作是很好的入門書,但
若要認真進行理論探討,光靠一本手邊冊是不夠的,尤其是諸多以
社會學者自居的文化創意產業研究者。我們固然可以強調以台灣的
在地需求與脈絡,推動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如以社區總體營造克
服或抵抗文化商品化的結構,但若單單強調文化工業與文化產業的
一字之別,只是文字修辭的功夫而已,甚至是表面上推動文化產
業,實際上推動的是分眾化的文化工業,忽視或掩飾阿多諾批判文
化工業的論證所指出的問題。
這並不是說,阿多諾的文化工業論證是聖經,可以解釋一切,

149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放諸四海而皆準。研究文化創意產業,可以不管阿多諾的理論。但
若要批評阿多諾的文化工業論述,或是認定他的文化工業論不合時
宜,就應該在文獻檢閱上多下功夫。即使不讀原典,有關阿多諾與
文化工業的中文譯著與二手論著所在多有,至少也可以比較看看,
而不是在論文中與參考文獻中隨意列出阿多諾與霍克海默的合著,
再加一本入門的手邊冊,草草了事。
其三,美學、美感、符號、象徵、風格云云,很容易流於浮面
的理解與詮釋,忽視流行文化中的盲從動態與炫耀性消費等社會行
為。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的早期著作即對消費社會與符號消
費提出政治經濟的批判分析(Baudrillard, 2001),他的符號價值
(sign value)論在於延續、擴展他對當代消費導向資本主義的批判:
消費符碼與商品意義的內化(廣告洗腦)是一種新型的、愉悅的、
潛在壓迫的社會控制(Cherrier and Murray, 2004)。阿多諾也有美
學的論著,生活風格、藝術商品化與虛假的美感化,本來就是阿多
諾批判的焦點與論證的主軸之一。論者若要大談美學經濟,至少要
看一下阿多諾說了什麼。再者,消費者的詮釋與美感認知,只是一
種假設,有待多方論證,不宜視為不證自明的真理。何況「美」有
許多意涵,美學經濟的「美」到底是古典主義的形式美、理性主義
的完善美,還是經驗主義的快感美,在國內大談美學經濟的文化創
意論著中,似乎看不到詳細的論證。生活風格到底是一種時尚,還
是特定階級的生活模式,也很少看到社會學的想像與批判。美學、
美感、意義、風格云云,多變成政策口號,而非論證的起點。
筆者並非強調只有理論性論文才是正確的,而是強調研究若
涉及理論,必須盡可能對理論觀點有完整的認識與深刻的思考。
C. Wright Mills(1959) 提 出 社 會 學 想 像 的 論 證, 即 批 判 以 帕 森
斯(Talcott Parsons)為代表的大理論(grand theory)大而無當,

150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擴 張 為 概 念 遊 戲, 不 切 實 際。 他 也 批 判 以 拉 薩 斯 菲 爾 德(Paul
Lazarsfeld)為代表的抽象經驗主義(abstract empiricism)只重零碎
研究的資料堆砌。Mills 並非反對理論與調查統計,而是認為方法
與理論應該協助釋放或培養社會學的想像,學者應該發揮知識的學
藝(intellectual craftsman),發掘問題,移換觀點。
從 Mills 的論旨來看,國內的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一方面是對特
定理論觀點的闡釋不足,一方面是偏向著重片面的、零碎的經驗
研究。經驗研究當然重要,但若缺乏理論架構的統整,即會淪為
Mills 指陳的抽象經驗主義研究。適當的或中程的(middle range)
理論架構,可以幫助我們超越餖飣瑣碎的個別研究與局部的資料分
析,透過精緻組織的概念與命題,清楚地描述、解析社會發展的來
龍去脈與運作機制。
檢視當代國外學者的論證,即可發現文化產業、創意產業的興
起,與當代資本主義的文化轉折(cultural turn)、文化經濟(cultural
economy) 在 當 代 資 本 主 義 生 產 方 式 中 的 地 位 息 息 相 關(Scott,
2004)。國內學者固然知道引用文化經濟與資本主義轉變的論證,
卻沒有解釋這種論證如何與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連上關係。劉維公
(2003c: 10-11)認為,cultural industry(依原文)的中譯已從「文
化工業」質變為「文化產業」。孔憲法等(2008: 180)認為學界已
從文化工業對大眾文化的批判轉向研究文化產業的經濟角色。但他
們都忽略 culture industry 與 cultural industries 的字眼顯示的概念差
異,也未提供充分的論證,說明資本主義的轉變如何使文化工業轉
變為文化產業,卻只是含糊提出一些引註與參考文獻。7 如此做法

7
感謝 A 審查人提醒注意文化工業(culture industry)與文化產業(cultural
industries)英文原詞的差異。

151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似乎是將公式化的定義套用在國內的政策與應用研究上,不但簡化
問題,也完全忽視國外學者各種批判、深入的論述,以及文化創意
產業背後的物質生產結構。
例如,Scott(2000: 1-7)指出,當代資本主義已演化到後福特
主義的階段,文化型態及資本主義產出的意義成為極度重要的生產
策略,文化商品化的程度越來越高,幅度越來越廣,文化財貨與勞
務也帶有越來越多的美學與符號屬性,大量生產已讓位給彈性生
產。地方(place)、文化與經濟已彼此交纏,形成共生體。各種地
方已分化出再生的傳統手工業中心(如第三義大利)、休旅中心(如
拉斯維加斯)與大都會區(後福特主義的文化生產中心)。Amin
和 Thrift(2004: xii)則認為,近年來興起的文化產業其實是建立在
文化的大眾商品化之上,進而促成文化經濟的發展(觀光旅遊、都
市再生、網路書店等新型態企業)。
由此觀之,文化經濟可以說是當代資本主義的另一種型態與
資本積累模式,形成各種地方文化節點,但文化經濟並不能否認文
化工業的邏輯仍在背後運作。儘管許多論者與論著宣稱資本主義已
從泰勒主義、福特主義的生產模式演化為後福特主義的少量多樣化
生產、豐田主義的精實生產,從集中生產與垂直分工演化為分散生
產與水平分工,資本主義剝削勞工階級的本質卻並未因此改變。在
許多產業部門,包括我國認定為文化創意產業之一的成衣服飾業,
血汗店的生產模式仍然是主要的生產據點。當代全球化或資訊化資
本主義(informational capitalism)的特色之一,就是貧窮與邊緣化
的第四世界(Fourth World)散布在各國與各個城市,從事低薪、
無保障、無工會組織的體力勞動,透過福特主義與後福特主義交纏
結合的生產體系與過程,生產低廉商品或從事低階服務(清潔打
掃、幫傭、餐飲服務)供中上階級享用。如某些服飾業者標榜透明

152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化生產與舒緩的工作環境,意在減輕消費者的焦慮,迎合消費者的
美感品味,實際上還是緊密控制勞工的生產活動(Moor and Littler,
2008)。
創意城市、創意階級的論述同樣問題重重。其一,以化約論的
思維看待都市與區域的發展,所謂策略性思考是投機的做法,忽略
結構性問題(如各種社會不平等)。其二,創意城市歌頌的夜光經
濟(night-time economy),包括酒吧、夜店等,已成為犯罪的淵藪。
其三,創意與文化設施的發展已漸為大型跨國企業掌控,創意與文
化活動窄化為中產階級的品味,社會中上階層的精英主導城市的創
新議程。所謂文化創意,是誰的文化創意?主流精英能否容忍、接
受街頭塗鴉、佔居(squatting)等非典型的創意行動? 8 其四,創意、
創造力因此牽涉到複雜的倫理、價值與民主問題。城市中的政治與
文化精英能否讓步,傾聽不同的、社會底層的聲音?若不面對、善
加處理這些問題,則創意城市將不過是政治精英、學術名家、文化
精英的玩具工具箱而已,根本無法追求創意城市所強調的基進變遷
(radical change)。重塑城市品牌,推動都市再生,建立創意城市,
吸引創意階級的策略(如強調宜居與生活品質),往往造成貧富差
距極化與空間的不平等(如仕紳化與不均衡發展)。創意經濟其實
是建立在大量底層低薪的勞動市場之上,吸引創意階級的空間、設
施、高級住宅,往往將中下階層排擠到邊陲地區(Chatterton, 2007;
McCann, 2007: 190, 193-194; Champion, 2008: 116-117)。即使是所
謂的創意階級,也不能免於心智勞動的剝削。Ougaard(2008)的
剩餘價值推算即指出,所謂創意階級的剩餘價值比率或剝削率也許
較低,利潤比率卻可拉高,但這並不表示剝削的本質已隨新經濟

8
筆者撰寫本文之時,台北市街頭已有多處塗鴉遭到抹除。

153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或知識經濟或其他新名稱)而消失無蹤。
文化經濟、文化產業、創意階級、創意城市(creative city)等
流行論述背後的經濟結構更值得注意。查爾斯‧蘭德利(Charles
Landry)與理查‧佛羅里達(Richard Florida)以創意階級、創意
城市、文化產業、文化經濟等簡單易懂的浮面概念與政策藥方,利
用暢銷書排行榜、巡迴簽書會、巡迴演講、演唱會等行銷模式,塑
造明星專家的形象。蘭德利與佛羅里達也開設顧問公司,兜售套
裝的策略包裹,將學術知識加上商業化的包裝,並與各級政治權
力人物結合,藉此得到更多情報,建立綿密的政學商關係。這種
操作模式與生態至少造成三個問題。其一,建構規範性的文化經濟
(normative cultural economy)或文化經濟的經濟。文化、創意窄
化為數種指標,物化為可以買賣的政策藥方,忽視或掩蓋文化、創
意的複雜性與特殊脈絡。只有可以包裝行銷或成為政策目標的文化
元素與創意思維,才能稱為文化、創意。其二,在這種氛圍之下,
社會文化發展中的不均衡、不平等與政治問題,全都遭到淡化,文
化創意產業被視為都市再生與經濟發展的萬靈丹,忽視社會經濟不
平等的真正結構性問題。其三,透過出版社暢銷書排行榜與明星光
環的操作機制,「北方」少數學者形成的知識社會網絡將其理論觀
點正當化、正統化,加諸於「南方」國家(雖然我們通常將澳洲
歸類於「北方」國家或「先進國家」)(Gibson and Klocker, 2004:
428-431; Gibson and Kong, 2005: 550-552)。
在台灣,許多文化研究學者配合台灣中央與地方各級政府首
長、研考會、文化局等官僚體系的施政需求,承包政府以文化創意
產業為名的研究計畫,以各種論著,或透過演講與座談會,協助宣
揚這類通俗的「北方」知識,可說是遭到「北方」學術知識的殖民,
在地的或「南方」角度的反省與批判相對較少。佛羅里達(2002)

154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與蘭德利(2000)等流行名家的譯作洛陽紙貴,被政治人物與部分
學界奉若聖經,甚至邀來台灣「傳道」,缺乏批判的論證與在地化
的反思。9 各種期刊論文與專書(含論文集)以介紹報導、個案研
究與比較分析,投入文化產業研究的熱潮,廣度或許已有,深度卻
有待商榷。10 許多研究提出大量的研究建議、發展策略與統計數據,
卻忽略文化產業與文化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在地政治與脈絡問題。11
這並不是說創意城市、創意階級的概念或理論一無是處,而是
強調要把它們視為有待測試與質疑的論題,如 Boyle(2006)對都
柏林蘇格蘭移工的研究,即指出創意階級的論題對政治經濟學(特
別是凱爾提克發展型國家 Celtic developmental state)的研究有其貢
獻,也就是從人的主體行動與策略切入,補充結構性的解釋。創意
階級的論題並不是最後的答案,而應當做更多分析的開端。Scott
(2004: 468)與 Pratt(2008: 113-114)也指出,佛羅里達的論述太

9
如台北縣邀請蘭德利來台灣演講,並與台北縣長高峰對話。
10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牽涉到台灣政府、學術界與新聞傳播界之間特有的、
複雜的生態環境與利益關係。筆者目前只有一些片面的觀察與想法,加上
身處學術界邊緣,相關資訊也不夠,無法在此完整地論述,只能在結論部
分提出一點看法。相關問題有待各方先進投入研究。Mills(1959)第四、
五章或許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11
更嚴重的問題是部分政府委託的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品質低落。例如,台北
市政府委託劉維公(2003c: 22-23)的文化產業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竟將文
建會網站資料列為「重要中文文獻介紹」之內容,中文相關參考文獻只有
四筆,甚至文中引用的論著,在參考文獻中也找不到,如劉大和等對芬蘭
文化產業的報告、佛羅里達的《創意階級之興起》等。英文參考文獻的排
列既未照姓氏字母,也不符學術格式。高雄市政府委託吳連賞(2008: 17-
19)所做的研究報告,也是引用數篇碩士論文,視為重要的研究文獻。這
些研究報告都經過委託單位邀請學者審查,委託單位的監督與要求顯然有
問題。

155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過偏重創意工作者的個人色彩,淡化或忽視科技、組織、環境、地
理、創意工作與生產鏈的相互關係,以及創意產業鑲嵌於空間的各
種模式。創意產業、文化產業或文化經濟的探討,應該注重佛羅里
達忽略的這些條件與因素。佛羅里達受訪時特別強調,不要全盤模
仿照抄。影響佛羅里達甚深的珍雅各(Jane Jacobs)也指出,規劃
不等於創意,甚至是無聊無趣的根源。創意的關鍵在於空間的、社
會的、經濟的多樣性,往往是從在地的建物環境與由下而上的行動
中浮現出來的(Hospers and Dalm, 2005)。相形之下,國內引用創
意階級或創意城市概念的學者,似乎鮮少進行這樣的檢測,也沒有
進一步的理論思考與檢視,而是把它們當做公式、定理,直接套用
照抄。
Ditchev(2007: 457)談到文化研究的時候,提出一個很好的
問題:文化研究如何秉持其批判的立場,避免變成新文化霸權的
辯護者,或全球化流行風潮的潤滑劑? Kellner(2003)回顧英美
文化研究的發展,也指出將焦點集中在文本分析、閱聽人分析的問
題,在於窄化研究、喪失批判角度與物化閱聽人的毛病,更強調社
會理論與政治經濟分析(生產面)在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對照國
外與國內學者對文化創意產業與創意城市、創意階級的論著,這個
問題確實值得國內從事文化研究與文化創意產業研究的學者(尤其
是號稱社會學者的人士)深思與反省。

肆、方法問題

我們可以完全不想煩惱阿多諾的文化工業與當代的文化產業、
文化經濟或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文化轉折有何關係,也可以不想瞭
解其詰屈聱牙的論證,但身為社會(科)學的工作者,如果真要從
事文化創意產業的政策分析與評估研究,至少也要花一點心力,思

156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考方法問題。問題是到目前為止,國內學者並未無太多著墨。我們
只看到簡單的統計資料引用與計算,缺乏深刻的思考、批判與改善
的策略。
首先,文化創意產業部門的區分依據何在,就是極為複雜的問
題。Thorsby(2008: 222)整理的六種文化產業模型(表 3),即顯
示文化產業子部門分類的獨斷性。如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強調著作
權,消費電子、攝影器材均可列入相關產業部門。顧名思義,符號
文本(symbolic text)模型應該是聚焦於內容與文本,消費電子卻
列入邊界文化產業,理據不知從何而來。動物園則是美國藝術人協
會認定的文化產業。產業子部門的認定不同,統計資料(產值與從
業家數、人數等)的計算與彙整即可能產生相當大的出入。如果沒
有具備說服力的操作型定義或理論基礎,統計資料很可能變成數字
遊戲,或是為政治目的服務的數字修辭(Blythe, 2001: 145)。
Hartley(2005: 30)的分類(表 4)更顯示創意產業的複雜性
與關連性。創意產業的子部門常與文化產業、數位產業、內容產
業、著作權產業的子部門重疊,導致混淆,但這些產業的焦點各有
偏倚,如創意產業聚焦於創意個人的勞動輸入,文化產業重在公共
政策的功能與補助,數位產業針對科技與產業生產的結合。彼此如
何分合或統整,作者似乎也沒有確定的答案。
Gibson and Kong(2005)指出,學界研究文化經濟(或文化產
業、創意產業)的途徑大致有四種。第一種是部門途徑(sectoral
approach),將現有產業結構重新分類,架構所謂的文化產業體系
或部門。此一途徑的主要問題在於各國對文化產業的部門定義與分
類不同,難以做國際比較。第二種途徑是檢視勞動市場與生產組織
模式,主張後福特主義是文化經濟的主要生產模式,但此一途徑無
法解釋文化經濟中仍有明顯的福特主義模式。第三種途徑是創意指

157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數途徑,以「創意行業」與研究發展的統計資料,測量一座城市或
國家的創意指數。但此一途徑的問題是化約論導向,把複雜的、多
向度的、意義詮釋為主的文化活動窄化為簡單的創意指數。第四種
途徑針對媒體的跨界數位化整合,但此一途徑的問題在於只看智慧
財產權的交易。
由此觀之,國內的學術研究與研究報告,主要是依循第一種與
第三種途徑,也就是文化經濟(產業)的部門分類、產值、就業人
數、指數的統計資料(劉維公,2003a;何黎明等,2003;王俐容,
2005: 175,鄭美華,2008a)。例如,何黎明等(2003)將金屬製
品業歸類為文化創意產業之下的工藝與設計類,將紡織業歸類為服
飾設計類。劉維公(2003a)把出版、設計、廣電、電影、廣告、
藝文等歸類為台北市的文化產業。但是,這些產業部門本身就是各
種產業子部門與生產鏈組合而成的,既有需要創意的部分,也有勞
力密集與勞動剝削的成分,直接把這些子部門含混地歸類為文創產
業相關範疇,化約論的謬誤顯而易見。紡織業的上游原料生產固然
有研發與智慧財產權的部分,但這如何與文化、符號、詮釋扯上關
係?出版品的內容固然有相當的部分是創意與思考的成果,但出版
品的製作生產也有勞力密集的部分(裝訂、搬運、流通等),這些
又如何與創意、文化扯上關係?把工業時代的產業部門分類拆開重
組,並不是精確的做法(Champion, 2008: 119)。劉維公(2003c)
將美食文化列為台北市文化產業之一,洪登欽等(2003)把夜市小
吃歸類為「地方傳統文化產業」,更大有商榷餘地。中國人(或華
人)固然以美食聞名,但依此邏輯,法國、義大利的飲食文化亦應
視為文化產業才對。美食文化或夜市小吃列入文化產業,恐有中國
中心主義(Sino-centrism)之嫌,業者家數、從業人員、產值與市
場的統計彙整,也有相當大的爭議空間。

158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表 3 文化產業分類模型

美國
符號 同心圓 WIPO著作
DCMS模型 UIS模型 藝術人
文本模型 模型 權模型
協會模型
核心創意 核心著作 核心產業
廣告 核心部門 廣告
藝術 權產業 領域
博物館、
建築 廣告 文學 廣告 藝廊、圖 建築
書館
藝術與古 著作權仲 藝術學院
電影 音樂 表演藝術
董 介團體 與服務
電影與錄
手工 網際網路 表演藝術 節慶 設計
影帶
視覺藝
設計 音樂 視覺藝術 音樂 術、手工 電影

其他核心 博物館、
時尚 出版 表演藝術 設計
文化產業 動物園
電影、錄 電視與廣
電影 出版 出版 音樂
影帶 播
電玩與電 博物館與
音樂 軟體 電視廣播 表演藝術
腦遊戲 圖書館
周邊文化 廣義文化 電影與錄
表演藝術 電視廣播 出版
產業 產業 影帶
古蹟遺產 視覺與圖
出版 創意藝術 攝影 電視廣播
服務 像藝術
相互依賴
邊界文化
軟體 出版 的著作權 互動媒介 視覺藝術
產業
產業
擴大的文
電視與廣 空白錄音
消費電子 錄音 化產業領
播 材料

電玩與電
時尚 電視廣播 消費電子 樂器
腦遊戲

159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美國
符號 同心圓 WIPO著作
DCMS模型 UIS模型 藝術人
文本模型 模型 權模型
協會模型
電玩與電
軟體 樂器 音響設備
腦遊戲
運動 相關產業 紙業 建築
影印機、
廣告 廣告
攝影設備
部分著作
建築 印刷設備
權產業
設計 建築 軟體
服飾、鞋
時尚 影音硬體

設計
時尚
家庭用品
玩具

資料來源:Thorsby(2008: 222)。
註1:DCMS係英國文化、媒體與運動部(Department of Culture,
Media and Sport)的縮寫。
註2:WIPO係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的縮寫。
註3:UIS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所(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的縮寫。
註4:美國藝術人協會(Americans for the Arts)。

160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表 4 創意產業與相關產業

產業類型 創意產業 著作權產業 內容產業 文化產業 數位內容


特性 勞動輸入 資產的本質 產業生產 公共政策的功 科技與產業生
的本質 與產業產出 的焦點 能與補助 產的焦點結合
產業部門 廣告、建 商業藝術、 錄製前之 博物館與藝廊 商業藝術、電
築、設計 創意藝術、 音樂、錄 、視覺藝術與 影與錄影帶、
、互動軟 電影與錄影 製之音樂 手工藝、藝術 攝影、電玩、
體、電影 帶、音樂、 、音樂零 教育、廣播與 錄製之媒體、
與電視、 出版、錄製 售、廣播 電影、音樂、 錄音、資訊(
音樂、出 媒體、資料 與電影、 表演藝術、文 儲存與搜尋)
版、表演 處理軟體 軟體、多 學、圖書館
藝術 媒體服務
資料來源:Hartley(2005: 30)。

國內學者並不是沒有人注意到文化創意產業統計數字背後的方
法問題。如楊雅惠(2006)從經濟學觀點看文化統計,提出文化產
出與影響因素(文化政策、社會影響等)的概念圖。王健全(2006)
比較台灣與各國文創產業產值占 GDP 比例與就業人數,並以平衡計
分卡(Balanced Scorecard)與專家問卷,推估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
國際競爭力。王素彎(2007)指出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統計問題,
如就業人數之行業歸類無法與十三種產業分類部門一一對應,近似
產業之計算可能有相當的誤差,部分產業的統計資料仍缺乏(如視
覺藝術、音樂與表演藝術等)。李篤華等(2005)運用新古典經濟
學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中
的 ORANI 模型,依據產業關聯表,進行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的模擬
分析,包括提高投資與消費的短、長期影響。劉立偉(2007)依據
工商與服務業普查資料,描繪台中市、台中都會區文化創意產業的
發展。孔憲法等(2008)等依據工商及服務業普查資料,計算其投
入與產出,描繪我國文化產業的產業關聯效果。

161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這些學者的研究展現他們對研究問題所下的功夫,但不能說
沒有值得商榷之處。楊雅惠(2006)並未說明如何進行精確的文化
統計。王健全(2006)並未說明其調整各國文化創意產業部門數據
的理論依據何在,為何台灣的統計要加上線上遊戲與電腦動畫,英
國、香港、紐西蘭的資料卻刪除軟體與電腦服務業?為何原本用於
評估個別公司或組織績效的平衡計分卡,可用於各國文化創意產業
競爭力的比較?更未提到平衡計分卡的弱點,包括主觀評估的可靠
性與忽視目的共識形成背後的衝突問題(Modell, 2004)。王素彎
(2007)引用經濟部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小組的資料(2004-2005),
也沒有指出其中顯現的問題。例如,文化展演設施產業(30.31%)、
創意生活產業(66.97%),以及音樂與表演藝術產業(17.96%)
的營業額成長率最高,但文化展演設施產業是比較容易以密集投入
資源而推升的產業,創意生活產業則是可以透過定義而擴大解釋的
產業,這些估算都可能造成極高的誤差。同樣的資料也顯示,文化
創意產業的主力在於廣播電視產業、廣告產業、建築設計產業、出
版產業等。這些產業部門原本就是一般產業分類中的子部門,只是
貼上文化創意產業的標籤,是否即可符合官方的定義,表示創意與
文化的積累有傑出的表現?電影與出版產業的營業額呈現減少的趨
勢,又該如何解釋?以「其他個人服務業」替代「視覺藝術產業」,
以「陶瓷製品」替代「工藝產業」,以「娛樂文化服務」替代「數
位休閒娛樂產業」,不但容易造成高估、低估與其他誤差,更有爭
辯的空間。
劉立偉(2007)承認所引官方資料有諸多局限,如工商與服
務業個別產業部門分類下的細項不精確,與文化創意產業的個別產
業部門或文建會的文化統計資料也不完全相合,推估與描述不夠精
確,更無法從中取得產業鏈結的狀況。此一説明也反映出李篤華等

162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2005)與孔憲法等(2008)所做計量分析的問題:產業關聯表各
產業子部門與文化/創意產業各子部門之間的對應關係是否毫無疑
問?例如,運動服務、特種營業及有關娛樂服務、其他娛樂文化服
務等,為何可與視覺藝術產業、音樂及表演藝術產業等相互對應,
李篤華等人並無明確的論證。台灣的廣電充斥外來內容(好萊塢與
日劇、韓流),久已為人批評,廣播電視產業的發達,是否即可等
同於文化/創意(內容)產業的發達,頗有商榷的空間。孔憲法等
人將運動、珠寶等列為十三類分析的產業部門,既無理論依據,又
與官方分類有所出入,研究發現對政策制定與評估的貢獻恐怕有
限。最重要的是,這些學者研究所依據的產業統計資料,都是立基
於工業時代的產業分類,僅僅將各產業子部門重新分類計算,勢將
無法處理高估、低估與錯估的問題。最理想的方法似乎是針對文化
/創意產業,考量文化經濟的產業結構與產業部門特性,進行普查
或統計分類,如歐洲聯盟的文化統計。12 如果考慮實務與成本的問
題,至少也要將所謂文化/創意產業的子部門打散重組。如果還只
是分析工商及服務業的普查資料,恐將事倍功半。
另一方面,國內學者經常引用佛羅里達「創意階級」與蘭德利
「創意城市」的著作,特別是他們提出的創意指數或統計指標(劉
維公,2003c),但並未進一步質疑這些指數的方法論問題。事實
上,創意指數等統計指標的認定與計算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例
如,Donegan et al.(2008)比較地方經濟發展或競爭力的傳統經濟
指標與佛羅里達的創意階級指標,透過迴歸分析,比較兩者的解釋
力,結果發現佛羅里達的指標有某種統計偏誤(偏向大城市與各州

12
瀏 覽 歐 洲 聯 盟 的 資 料 網 址:http:/www.aulaintercultural.org/article.php3?id_
article=2711 或 http://epp.eurostat.ec.europa.eu/cache/ITY_OFFPUB/KS-77-07-
296/EN/KS-77-07-296-EN.PDF。

163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首府),其 3T 指標預測都會地區就業與所得成長的效果,還不如
傳統的經濟指標(如人力資本、產業結構組合、人均所得等)。
佛羅里達(2002)把職業等同於階級,也有爭議。Pratt(2008:
107, 110-111)即認為,佛羅里達的創意階級只是一種簡單的、高
度選擇性的分類,只是貝爾(Daniel Bell)所提後工業社會(post-
industrial society)、 人 力 資 本 流 動 論(human capital mobility
theory)、高科技地方行銷與競爭的翻版,研究方法並不嚴謹。
從社會學的階層化、產業與工作研究來看,佛羅里達的方法
也太過簡化。波西米亞指標(bohemian index)如何計算?是指專
職的藝術人口,還是包括業餘的藝術人士(通常很難算出真正的數
量)?同性戀指數(gay index)如何計算?是指出櫃的(佛羅里達
倚賴的數字),還是連尚未出櫃的也估計在內?基本的統計概念告
訴我們,相關不等於因果關係。同性戀指數與高科技產業群聚有正
相關,並不表示兩者有單向的、唯一的因果關係。佛羅里達(2002:
xvii, 258)辯稱他們只是用同性戀指數測量社會容忍,並非斷定同
性戀與高科技產業發展之間有因果關係,而是強調容忍的氛圍。但
要算容忍程度,是否也要考量各種社經地位與族群女性的發展空間
(如女性在職場突破玻璃天花板的比例)?熔爐指數(melting pot
index)顯示的族群異質性是否可以直接推論出該地區或城市的容
忍度,也是值得商榷的思維。多族群與容忍度之間不一定能劃上等
號,Saskia Sassen 全球城市(global cities)的研究早已指出,全球
城市中常發展出社會空間的極化與種族、族群分工的社會隔離模
式。由此觀之,族群異質性與容忍度有何關係?即使沒有族群聚居
的現象,也要看族群之間的分工與日常生活中隱藏的歧視態度與偏
見。創意階級與創意城市的認定還牽涉到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究竟是所謂的創意城市先形成,才吸引創意階級入住,形成創意核

164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心,還是創意核心先形成,才促成創意城市興起?佛羅里達一方面
辯稱他只是強調文化因素與經濟健全度之間的相關,另一方面在字
裡行間又一再強調創意階級的主觀選擇與偏好,給人的印象則是個
人選擇的因素優於其他結構因素與環境條件,其論證閃躲與矛盾之
處甚多,國內援引其理論的學者與論著卻少有深入的、全面的檢視
與批判。
不論是佛羅里達的指數,還是我國政府與學者的簡單套用,
都顯示他們並未用心處理文化創意產業、創意指數的方法論問題。
Higgs 和 Cunningham(2008)指出,英國官方從現有產業部門分類
中整理出的創意產業,只是配合各相關政府部門的職權與政務,其
定義在資料處理與分析上有諸多局限,如資料不一致、難以做跨國
與時間序列分析。至於香港等城市兼納產業與職業的歸類與資料處
理,雖有改良,卻仍有第一種方法的缺點:低估與重複計算。他們
並嘗試建構創意三叉(Creative Trident)的方法,計算創意產業中
的從業人數及其所得層級。這種算法是從各種產業調查的資料庫中
篩選出創意產業部門,包括核心部門、支援部門,以及非創意產業
中從事創意工作的從業人員。如此即可避開佛羅里達與官方統計資
料的粗糙解讀所產生的問題包括重複計算、低估等,更顯示創意經
濟的確有成長的趨勢。
創意三叉的算法固然有所改進,但還是有其局限:只看到從業
人數及其所得層級,無法算出創意產業的產值。或許他們與其他學
者可以參考創意三叉的邏輯,針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值,提出比
較精確的推估與計算。文建會的《文化統計》(八十九年到九十三
年)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依十三種文創產業部門,列出
大略數字,還是非常粗疏的做法,無法避免錯估、高估與低估的問
題。這是官方與長期承接文化創意產業研究計畫的學者必須正視並
設法解決的問題。

165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為求突破文化創意產業研究的方法困境,Potts et al.(2008)
企圖另闢蹊徑,避開傳統的部門分類、創意投入(creative inputs)
與智慧財產權產出(intellectual property outputs)的分析方法,秉
持演化經濟學的觀點,以社會網絡市場(social network markets)
的概念串連各種創意產業生產與消費活動,掌握整個創意產業的結
構與過程,並且提供新的分析基礎,探討社會文化與經濟體系如何
共同演化。不過,這種策略也有困難。
其一,社會網絡市場的定義只是概念說明,但魔鬼藏在操作
裡。如何與三叉分析整合?他們並無詳細說明。事實上,他們也指
出其論證還在初步發展的階段。其二,社會網絡不限於創意產業,
製造業、商業也有其社會網絡。研究產業社會學與產業組織理論的
學者,恐怕很難同意他們的論證(所謂製造業的社會網絡只是追求
效率,不會追求新科技與新市場)。其三,他們表明這是創意產業
的定義,排除傳統文化的層面(博物館、古典藝術、表演藝術等),
偏重新文化或實驗性強的層面。官方與國際學界能否接受這種觀
點,尚在未定之天,其預先排除傳統文化中可能蘊藏的創新與創意
潛質,也值得商榷。
儘管如此,這些學者在理論深度與研究方法上的用心,值得
我國官方與文化創意產業學者注意、效法,而不是將就現有的資
料,進行浮面的分析。更不宜因為定義問題困難重重,即企圖敷衍
了事。定義馬虎,理論深度不足,缺乏批判性思考,研究方法就會
漏洞百出,政策分析很容易淪為表面文章。文化產業的定義固然是
棘手的問題,但直接轉向文化產業的結構與行業的分類系統(劉維
公,2003b: 44),也有待商榷。畢竟分類系統還是立基於定義,
什麼樣的定義,決定哪些產業部門與行業可以納入產值、從業人數
等統計架構與產業鏈、價值鏈的論析。我們應該討論的,不是到底

166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有沒有一個眾議僉同的普世定義,而是思考我們決定提出什麼樣的
操作型定義,操作型定義的理據何在,是否能做跨國比較與精密分
析。提出一個具有說服力的操作型定義,相關統計資料與數據的計
算才有意義,否則難免落入各說各話的情境。就此而言,財團法人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02)所做的文創產業與行業分類整理,以
及台灣經濟研究院(2003)提出的統計指標建議,或許是很好的起
點,可惜後來未繼續深入研究,建構資料庫,並轉化為政策依據。
我們只看到馬英九政府瞄準文化創意產業等六大新興產業,推出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等方案,勾勒願景、目標、旗艦計畫與
預期效益,看不到上述精密研究的奠基工作。
反過來看,文化創意產業、創意城市與創意階級的研究也不
是只能走量化分析的途徑。Champion(2008: 121)認為,文化創
意產業的評估研究不宜只看產值金額或就業人數,更需要針對產業
中的無形資產,透過貫時性的研究,瞭解文化生產的過程與工作的
本質,探討人們為何參與或不參與,其態度與價值觀為何。就此而
言,本文第二節引述的部分期刊論文,尤其是部分縣市與其所轄鄉
鎮市,以及從都市發展角度切入文化創意產業的論述,已針對在地
脈絡,有所著墨。然而,我們不能以個案研究自滿,更應該思考如
何盱衡當代文化經濟或文化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積累模式,建構
在地的、中程的文化創意產業理論或概念架構。

伍、結論

本文的主旨是檢視國內研究文化創意產業、創意階級/城市的
論著,尤其是專書與期刊論文,刻劃其研究軌跡,指出多數著作的
問題,在於台灣學界的相關著作多半缺乏理論反省與批判性思考。

167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對產業資料統計分析的方法問題,也缺乏系統性與全面的檢討、規
劃。對照國外的相關論著,這些特質、傾向更加明顯。指出問題與
現象之後,接下來要追問的是:為什麼?本文檢視的論文不少應該
已經過嚴格審查,包括 TSSCI 期刊。然而,審查、刊登論文的期
刊橫跨許多學科與領域,少數偏重理論探討,多數偏重實務操控與
政策分析。為什麼會缺乏理論性反省與批判性思維?
第一個原因可能與作者的專業所學有相當的關連。瀏覽這些作
者的背景(如果論文已註明),發現許多作者的專業知識與藝術、
設計、觀光、廣告、傳播、財經、企管、建築等相關,少數是通識
背景,其論證自然偏向政策分析與實務討論。雖然有都市社會學、
都市地理學的著作,大多還是以都市計畫的觀點為主。責備他們未
能進行哈伯瑪斯式或從批判理論的角度進行反思,似乎有點強人所
難。但這並不表示社會學者的論見就比這些作者優越,本文引述的
論著當中,即有部分作者是專攻文化研究的社會學博士,卻還是跟
隨流行,甚至對概念、定義與方法的討論,也不甚清楚。
學術流行可能是第二個原因。台灣曾接連流行過新馬克思主
義、新韋伯、後現代主義、後結構主義、傅柯等。近年來流行文化
研究與文化創意產業,似不足為奇。但是,學術流行並非台灣島國
的風土特色,國外也有學術流行,甚至不遑多讓。流行、時尚等等,
本來就是人類社會的特質,學者也是人,多數也會考量哪些研究有
助於增進自身利益,不可能自外於這種社會現象。但如此一來,往
往很難靜下心來,熟讀經典著作,進行深刻的思考與辯論。結果就
是為了增添論著的理論色彩,彼此互相參照,群起徵引阿多諾或文
化經濟的理論,卻不再進一步研讀、思考、從事各種圍繞經典或學
術巨著的正反論辯。
第 三 個 原 因, 可 能 是 台 灣 獨 特 的 政 學 產 複 合 體(politico-

168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academic-industrial complex),統轄研究資源的分配與流通,以此
主導學界研究的方向。西方的明星學者可以開設顧問公司,建構其
政商網絡。台灣的經濟環境則沒有這種條件或習慣,至少在社會
(科)學界,要依樣畫葫蘆,並非那麼容易。雖然台灣看不到蘭德
利或佛羅里達學術商業化的經營模式,但在這種複合體之中,政府
各部門配合主政者的政見訴求與重量級學者的「建議」(通常是透
過某種委員會機制),推出各種文化創意產業的相關標案,徵求學
者參與競標。問題是除了國科會與教育部科技顧問室的部分補助方
案與辦法之外,多數部會釋出研究計畫與資源,根本的目的在於直
接將研究發現與建議轉變為政策,學者所做的自然傾向應用研究或
評估研究,理論探討與批判性思維恐難見容於官方的補助要求與條
件。
第四個原因可能與國內高等教育機構的生態丕變有關。台灣的
高等教育遭到市場決定論的誤導,復因某些教改人士與團體急於消
滅升學主義,忽略少子化、教育全球化(留學管道擴增、各國高等
教育積極招收外國學生等)的宏觀趨勢對國內高等教育的衝擊,盲
目擴張大學校院。招生不足與辦學品質不佳等問題出現之後,又希
望讓市場淘汰經營不佳或體質不夠健全的大學校院,研究績效即自
此成為評比標準之一。學校為尋求生路或建立聲譽,遂設計各種績
效評鑑、升等與金錢獎勵等機制,鼓勵或迫使學者大量發表論文,
爭取研究計畫。既然要大量發表,就必須從事輕薄短小、符合市場
需求與潮流的著作,理論的探討與批判為主的論述本就不易,經此
衝擊,更加乏人問津。在這種機制之中,加上台灣學術界慣有的跟
風,本文所列的著作呈現的問題即一一浮現。
論者或許會反問:文化創意產業的資料與方法問題該如何解
決?筆者目前也沒有好的解決方法,僅能提出一些建議。首先,我

169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們需要重新思考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與定義,文化產業與創意產業
之間有何異同或重疊之處?究竟我們要統稱文化產業,還是創意產
業,還是沿襲文化創意產業的名稱,繼續包山包海的分類架構?我
國的分類架構如何與國際比較,他國的定義與概念有何可資借鑑之
處?概念與定義確定之後,參考國內外學者提出的思考軸線與建議
方案(如創意三叉),討論並確定哪些產業部門、產業活動與職業
類別、專業領域可以列為文創產業,進行文化普查,建立文化創意
產業指標的資料庫。再來才是依據空間規模或層級與地方特色、需
要,制定中央與地方的文化創意產業政策。如果只是將就現有的產
業分類架構,重新組合其子部門,很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只是趕搭
文創產業的花車。目前政府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似乎只
是強調各大旗艦計畫與預期效益,並未注意到這個工作。
講究理論批判與資料建構方法之時,我們也必須考量本文第
二節檢視各類文獻時所提的問題,包括都市空間與地景的權力機
制、原住民在文創產業中的主體性,以及文創產業對下層階級、弱
勢群體的影響或兩者之間的關係等。從社會學的與社會正義的角度
來看,文創產業不應只有產業利益的考量,還應該納入社會包容
(social inclusion)的考量,注意不同階級、族群、性別等社會範疇、
類別扮演的角色與受到的影響。
本文的目的並不是全 盤否定國內學者所有的論著,只是透過
這篇研究紀要,歸納、整理這些論著的特質與類型,突顯筆者看到
的問題,提出個人的批評與見解。論者或方家若認為有不盡公允之
處,當然可以反駁或辯解。只有透過對話或辯論,議題或問題才能
突顯出來,並進一步討論是否需要改變(進),或如何改變(進)。
最後要特別說明,本文提到的國內相關圖書與期刊論文,絕大
部分均係透過圖書館網站搜集、整理而來,少數是檢視相關圖書與

170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期刊論文的參考文獻,再行搜集、整理、瀏覽與閱讀。官方委託學
者所做的研究報告,僅挑選若干較有代表性的,舉例評述,其他未
在檢視之列。掛一漏萬之處難免,若有論者提出補充或反證,也非
常感謝。

171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參考書目

中文書目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2005)。《台灣布袋戲與傳統文化創意產業
研討會論文集》。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孔憲法、閻永祺、吳牧學(2008)。〈臺灣文化產業關聯效果之分
析〉,《都市與計劃》,35, 3: 177-204。
王怡惠(2009)。〈從推動體系及法制架構思考我國文化創意產業
發展之整合:以南韓推動組織與法制架構為例〉,《科技法律
透析》,21, 7: 17-38。
王 俐 容(2003)。〈 從 文 化 工 業 到 創 意 產 業:Making Sense or
Making Money ﹖〉,《文化視窗》,50: 39-45。
———(2005)。〈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文化經
濟?〉,《文化研究》,1: 169-195。
———(2006)。〈全球化下的都市文化政策與發展:以高雄市「海
洋城市」的建構為例〉,《國家與社會》,1: 125-166。
王冠棋(2007)。〈臺北之家誰的家?臺灣電影全球在地化的軌
跡〉,《地理研究》,46: 81-103。
王桂沰、陳千貴(2006)。〈大甲藺草編織產業調查與輔導策略建
議之研究〉,《朝陽設計學報》,7: 47-64。
王祖龍、莊瑋民(2006)。〈整合行銷傳播於節慶活動之應用:以
2004 年宜蘭童玩節為例〉,《產業管理評論》,6, 2: 48-61。
王素彎(2006)。〈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經濟前瞻》,
107: 45-52。
———(2007)。〈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與統計資料檢討〉,《主計
月刊》,623: 36-43。

172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王健全(2006)。〈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競爭力分析〉,《經濟前
瞻》,107: 53-60。
王雯君、張維安(2004)。〈客家文化與產業創意:2004 年客家
桐花祭之分析〉,《中大社會文化學報》,18: 121-146。
古宜靈(2005a)。〈導論〉,辛晚教、古宜靈、廖淑容(編著),
《文化生活圈與文化產業》,頁 1-19。台北市:詹氏書局。
———(2005b)。〈文化政策與文化產業的反省〉,《立德學報》,
3, 1: 109-122。
———(2007)。〈文化產業發展的學習型市鎮現象〉,《都市與
計劃》,34, 2: 75-94。
古宜靈、廖淑容(2004)。〈文化產業政策發展的趨勢與問題〉,
《都市與計劃》,31, 2: 91-111。
朱元鴻(2000)。〈因繁榮而即將作廢的類概念〉,《台灣產業研
究》,3: 11-45。
朱信泰、李傳房(2005)。〈探討文化創意產業的文化物品形態特
質現況發展與未來趨勢〉,《設計研究》,5: 148-157。
何明星(2001)。〈再造美麗新內灣:振興地方文化產業的省思〉,
《新竹文獻》,7: 64-73。
何黎明、黃世輝、蘇文瑜、洪登欽(2004)。〈地方文化產業行銷
之探討:以屏東黑鮪魚文化觀光季為例〉,《樹德科技大學學
報》,6, 2: 47-64。
何黎明、黎小容、洪登欽(2003)。〈高雄港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探討〉,《高雄師大學報》,15, 2: 523-542。
吳宗昇、郭淑玲(2001)。〈民俗文化與消費社會:對臺灣民俗商
品化的一些考察〉,《清雲學報》,21, 1: 253-260。
吳政勳(2005)。〈善用民間資金,活化文化展演設施〉,《臺灣

173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經濟研究月刊》,28, 9: 14-19。
李如菁(2007)。〈溝通的「物」與「物」的溝通:談博物館文
化商品的本質、角色與可能性〉,《科技博物》,11, 42: 53-
69。
李佩芬、胡學彥(2003)。〈地方產業活化對居住環境影響之初
探:以臺南縣白河鎮蓮花產業為例〉,《中國房地產研究》,1:
74-88。
李青松、康智勝(2007)。〈影響遊客對鶯歌國際陶瓷嘉年華會的
未來重遊意願之分析〉,《輔仁民生學誌》,13,1: 57-74。
李篤華、洪景彬、趙玲琪(2005)。〈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對經濟影
響之可計算一般均衡分析:以臺灣為例〉,《國際文化研究:
真理大學通識教育學報》,1, 2: 137-164。
李錫東(2009)。《文化產業的行銷與管理》。台北市:宇河文化。
沈清松(2002)。〈歷史性、文化空間與文化產業〉,《哲學雜誌》,
92: 26-36。
辛晚教、古宜靈、廖淑容編著(2005)。《文化生活圈與文化產業》。
台北市:詹氏書局。
周雅菁、曾啟雄(2005)。〈臺灣文化創意產業政策之研究〉,《設
計研究》,5: 132-140。
周雅雯(2006)。〈苗栗縣 2005 年客家桐花祭活動意見調查及分
析〉,《苗栗文獻》,21: 65-88。
林正枝(2005)。〈薩爾斯堡的音樂之聲:文化產業的成功例子〉,
《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 5: 63-79。
林仲如(2005)。〈恐龍來了:成功的澳洲文化創意產業〉,《國
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5, 4: 74-77。
林妙雀、李建裕、江宜芳、江怡薇(2006)。〈社會資本對知識流

174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通與文化創意商圈價值創造影響之研究:以鶯歌陶瓷為例〉,
《產業論壇》,8, 3: 119-147。
林炎旦(2009)。《文化創意產業策略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佳蓁(2006)。〈客家文化創意產業之回應性評估研究:以苗栗
大湖草莓園區為例〉,《苗栗文獻》,21, 35: 26-50。
林政逸、辛晚教(2007)。〈創新、能力與文化產業群聚的演化:
臺北市音樂產業個案研究〉,《地理學報》,50: 23-45。
林榮泰、王銘顯(2008)。〈臺灣設計產業發展現況與願景之探
討〉,《藝術學報》,82: 49-70。
林榮泰、王銘顯、洪德仁、孫銘賢、孫俊彥(2006)。〈社區文化
之創意產品設計模式:以北投溫泉精品計畫為例〉,《藝術學
報》,79: 93-108。
林曉薇(2008)。〈文化景觀保存與城鄉發展之研究:以英國世
界文化遺產巴那文工業地景為例〉,《都市與計劃》,35, 3:
205-225。
林麗雲、王靖婷(2006)。〈迷途而知返?紐西蘭的公共廣電與文
化創意產業〉,《中華傳播學刊》,10: 155-192。
邵大箴(2005)。〈文化產業與博物館〉,《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
15: 134-137。
邱誌勇、劉柏君、廖淑雯(2004)。〈自滿的狂歡與虛幻及其之後:
論臺灣文化產業〉,《當代》,82, 200: 116-123。
金家禾(2007)。〈創意產業於臺北都會中心區群聚發展之研究〉,
《都市與計劃》,34, 4: 343-361。
俞龍通(2007)。〈地方文化館營運管理的省思與對策:以吳濁流
藝文館為例〉,《聯大學報》,4, 2: 111-124。
———(2008)。《點石成金:三十個文化創意產業 X 檔案》。

175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台北市:師大書苑。
———(2009)。《文化創意•客家魅力》。台北市:師大書苑。
洪泉湖(2003)。〈全球化與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公民訓育學報》,14: 37-53。
———(2009)。〈花東地區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的發展〉,《孫學
研究》,6: 145-171。
洪泉湖、劉煥雲(編)(2009)。《多元文化、文化產業與觀光》。
台北市:揚智。
洪登欽、何黎明、黃世輝(2003)。〈高雄市鹽埕區及鹽埕港區文
化觀光與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
5, 2: 1-25。
洪進雄(2007a)。〈在國土規劃政策下之原住民產業發展現況及
發展策略 -1-〉,《農業世界》,284: 92-97。
———(2007b)。〈在國土規劃政策下之原住民產業發展現況及
發展策略 -2-〉,《農業世界》,285: 82-85。
———(2007c)。〈在國土規劃政策下之原住民產業發展現況及
發展策略 -3-〉,《農業世界》,286: 94-97。
———(2007d)。〈在國土規劃政策下之原住民產業發展現況及
發展策略 -4-〉,《農業世界》,287: 77-79。
———(2007e)。〈在國土規劃政策下之原住民產業發展現況及
發展策略 -5-〉,《農業世界》,288: 94-99。
紀俊臣(2007)。〈都會區產業與都會發展之關係:以臺中都會區
為例〉,《經科學報》,1, 2: 3-34。
范以欣、馮煜(2005)。〈國內文化創意產業推行之現況:以埔里
為例〉,《工業設計》,33, 1: 46-53。
范成浩、洪天回、林榮泰(2005)。〈區域文化特色應用於產品設

176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計初探:臺灣廟宇文化應用於手機設計之個案〉,《藝術學
報》,76(設計類): 157-175。
范育成(2006)。〈從文化觀點探討新竹縣文化產業之內涵〉,《身
體文化學報》,3: 71-90。
計文德(2008)。〈賦權與共管間的掙扎:「馬告國家公園」在文
化產業中成敗問題初探〉,《臺灣源流》,45: 102-115。
夏學理、蕭炳欽(編)(2003)。《文化創意產業:我們曾經這樣
走過》。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夏學理(編)(2004)。《文化創意產業:向前看、向前看齊》。
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夏學理等(2008a)。〈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收入夏學理(編),
《文化創意產業概論》,頁 5-53。台北市:五南。
———(2008b)。《文化創意產業概論》。台北市:五南。
徐聯恩、樊學良、林建江(2007)。〈產業群聚之創新:韓國坡州
出版城與 Heyri 藝術村的成功經驗〉,《產業管理評論》,1, 2:
29-38。
桂雅文(2004)。(創意產業發展與博物館:英國的博物館)。《中
華民國建築師雜誌》,30, 6: 90-97。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04)。《文化創意產業實務全
書》。台北市:商周出版。
馬元容(2005)。〈從臺北縣文化節慶活動的轉變到地方文化產業
的發展〉,《北縣文化》,86: 85-97。
馬傑偉(2007)。〈初探 798 藝術區的符號經濟〉,《二十一世紀》,
102: 103-107。
馬群傑、陳金貴(2007)。〈臺南市地方文化產業發展課題分析研
究:與臺北市、臺中市及高雄市的比較〉,《研考雙月刊》,

177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31, 6: 107-118。
高傳棋(2000a)。〈臺灣傳統文化產業的再造:以石碇鄉和深坑
鄉為例(上)〉,《北縣文化》,66: 37-51。
———(2000b)。〈臺灣傳統文化產業的再造:以石碇鄉和深坑
鄉為例(下)〉,《北縣文化》,67: 52-72。
崔末順(2009)。〈產業化與商品化:全球化下韓國的文化策略〉,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3:189-210。
張世賢、汪家源(2006)。〈公私合作提供可持續觀光服務之研究:
2005 年臺北縣鶯歌陶瓷嘉年華個案探討〉,《公共事務評論》,
7, 1: 99-115。
張美豔(2007)。〈當代藝術教育中的批判取向:以文化工業為探
討脈絡〉,《國際藝術教育學刊》,5, 2: 209-245。
張基義(2008)。〈創意城市與都市空間美學〉,《臺灣教育》,
650: 8-17。
張淑君、曾才珊(2005)。〈美濃鎮地方文物館與文化產業經濟活
動之研究〉,《農業世界》,265: 106-112。
———(2006)。〈文化產業進駐臺灣五大創意園區調查之研究〉,
《農業世界》,278: 88-92。
張淑君、劉純君、戴介三(2006)。〈農村文化創意產業之探討:
以宜蘭白米木屐村為例〉,《農業世界》,270: 84-89。
張淑君、龐佑欣(2004)。〈南投縣鹿谷鄉茶產業發展之探討:以
文化創意產業為例〉,《農林學報》,53, 3: 211-218。
張錦俊(2007)。〈由英國經驗看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園區規劃與
都市活化〉,《科技發展政策報導》,9 月號:24-34。
張露心(2007)。〈文化品牌之建立及文化創意產業行銷模式之初
探:以幾米繪本為例〉,《設計與環境學報》,8: 21-30。

178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張露文、蔡儀華(2006)。〈創意生活產業之創意表現與行銷實務
的探討〉,《萬能商學學報》,11: 141-154。
梁炳琨(2003)。〈全球化的地方制度與地方銷售:文化經濟觀點〉,
《中臺學報(人文社會卷)》,14: 49-64。
莊玟琦、邱上嘉(2005)。〈從文化創意產業談臺灣創意空間之現
況與發展〉,《設計研究》,5: 167-177。
莊翰華、藍逸之、吳郁萍(2004)。〈文化創意產業取向的都市政
策省思〉,《彰化師大文學院學報》,3: 187-214。
許元國(2005)。〈鶯歌陶瓷嘉年華會遊客屬性與觀光動機之研
究〉,《臺灣民俗藝術彙刊》,2: 23-44。
許文志等(2009)。《地方產業創新策略》。台北市:五南。
許世雨(2007)。〈臺灣第三部門推動地方文化產業現況之分析〉,
《亞洲研究》,55:170-190。
許峰旗、楊裕富(2006)。〈文化創意產業之工藝政策評析:以臺
灣經典窯燒陶瓷推廣計畫為例〉,《設計研究》,6: 99-109。
連瓊芬(2005)。〈文化創意產業品牌形象之設計與應用研究:以
苗栗窯業為例〉,《苗栗文獻》,20, 34: 84-104。
郭曜棻(2007)。《全球化與地方文化產業之壟斷邏輯》。台北市:
師大書苑。
陳子涵、張淑君、涂金榮、劉純君(2005)。〈臺灣文化產業之地
方化與全球化初探:以嘉義縣鄒族為例〉,《嘉義縣文獻》,
32: 76-92。
陳建宏(2005)。〈繞境與地方社會:以大溪普濟堂關帝誕辰慶典
為例〉,《民俗曲藝》,147: 261-332。
———(2006)。〈寺廟與地方菁英:以大溪普濟堂的興起為例
(1902-1908)〉,《兩岸發展史研究》,1: 209-255。

179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陳秋子(2005)。〈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背後的地方問題〉,《博
物館學季刊》,19, 4: 59-71。
陳添壽、蔡泰山(2007)。《文化創意與產業發展》。台北市:蘭臺。
陳淑嬌(2008)。〈從問卷調查一窺原住民族文化產業推展中心效
益〉,《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1, 5: 92-101。
陳華志(2005)。〈藝文空間發展與都市再生:從臺北市空間再利
用觀察〉,《博物館學季刊》,19, 4: 85-97、99。
陳燕玲(2008)。〈文化資本在廣告代理業的創意實踐:廣告業作
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理論思維〉,《中國廣告學刊》,13: 100-
114。
陳耀竹、張桂綸(2005)。〈臺灣電影產業發展策略之研究〉,《傳
播管理學刊》,6, 1: 81-98。
麥健智(2006)。〈文化創意產業及其在澳門的發展〉,《行政》,
74: 1139-1159、1267-1292、1413。
傅茹璋(2002)。〈新經濟時代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以鶯歌
陶瓷文化產業為例〉,《規劃學報》,29: 39-57。
曾一士(2009)。《族群發展與文化產業》。台北市:國父紀念館。
曾信傑(2005)。〈文化行銷:博物館在都市再生中扮演之角色〉,
《博物館學季刊》,19, 4: 33-47。
馮久玲(2002)。《文化是好生意》。台北市:城邦文化。
黃光男(2003)。〈臺灣博物館與文化產業〉,《主計月刊》,
572: 40-46。
黃國敏、周宗德(2006)。〈苗栗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及其行銷
策略之研究〉,《中華行政學報》,3: 7-23。
黃登昱、范以欣(2005)。〈探討傳統產業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
之執行模式:以傳統紙產業為例〉,《工業設計》,33, 1: 17-

180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22。
黃琬玲、王信文(2007)。〈建構電影文化創意產業之成功行銷
模式:以美國賣座票房電影為例〉,《萬能商學學報》,12:
51、53-68。
黃蕙娟(2008)。〈博物館大型節慶活動策略性行銷之分析:以
2005 年鶯歌陶瓷博物館嘉年華為例〉,《育達學院學報》,
16: 137-162。
黃聲威(2006a)。〈漁業文化創意產業之探討(上)〉,《漁業
推廣》,233: 14-25。
———(2006b)。〈漁業文化創意產業之探討(下)〉,《漁業
推廣》,234: 20-27。
黃煌雄、黃勤鎮(2004)。《原住民地方文化產業總體檢》。台北市:
遠流。
楊允言、黃玉翎(2000)。〈原住民文化與觀光初探:以馬立雲、
加納納部落為例〉,《大漢學報》,14: 105-111。
楊佳真、莊旻達(2007)。〈試論非營利組織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結
合與思辯:兼論西門紅樓的案例分析〉,《師大政治論叢》,7,
8: 201-238。
楊彩玲、何明泉、李傳房(2006)。〈文化創意產業創新事業之策
略研究〉,《設計研究》,6: 119-127。
楊敏芝(2000)。〈文化產業理論思潮初探與發展省思〉,《環境
與藝術學刊》,1: 29-49。
———(2002)。〈文化產業理論思潮與時代發展脈絡:菁英文化
與大眾文化的臨界點〉,《文化視窗》,38: 38-45。
───(2009)。《創意空間: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理論與實踐》。
台北市:五南。

181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楊雅惠(2006)。〈臺灣文化統計的經濟思維〉,《經濟前瞻》,
108: 70-75。
葉智魁(2002)。〈發展的迷思與危機:文化產業與契機〉,《哲
學雜誌》,38: 4-25。
廖淑容、古宜靈、周志龍(2000)。〈文化政策與文化產業之發展:
西歐城市經驗的省思〉,《理論與政策》,14, 2: 165-197。
廖淑容、周志龍、古宜靈(2000a)。〈文化產業生根與地方發展〉,
《都市與計劃》,27, 3: 117-139。
廖韻奇(2006)。〈新興的文化創意產業:兒童故事館的經營與發
展〉,《美育》,154: 40-49。
趙雅麗(2005)。〈什麼是意義經濟?當代社會中意義本質與意義
產值的交鋒與辯證〉,《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特刊 : 17-31。
劉大和(2004)。〈文化創意產業之界定之探討〉,《臺北文化產
業人力資源半年刊:文化 HR》,1: 12-16。
———(2005a)。〈強化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的思考〉,《臺北文
化產業人力資源半年刊:文化 HR》,2: 27-30。
———(2005b)。〈地方與文化創意產業理論探討〉,《臺北文
化產業人力資源半年刊:文化 HR》,3: 27-31。
劉大和、黃富娟(2004)。〈賦舊城予新生命:宜蘭舊城歷史建築
空間營運管理之概念性探討〉,《臺灣經濟研究月刊》,27, 6:
108-117。
劉立偉(2007)。〈工商及服務業普查資料在都市發展與文化創意
產業分析之應用〉,《主計月刊》,615: 45-52。
劉金山(2007)。〈地方文化產業永續性之探討:以三義木雕產業
為例〉,《國民教育》,48, 1: 84-90。
劉阿榮、張金田(2008)。〈歷史圖像與文化產業:以慈湖兩蔣文

182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化園區為例〉,《孫學研究》,5: 155-177。
劉維公(2003a)。〈台北市文化經濟之初探〉,《東吳社會學報》,
15: 79-99。
———(2003b)。〈什麼是文化創意產業?文化產業的時代意義〉,
《典藏今藝術》,128: 42-45。
劉維公主持,張瑛如、李佩純紀錄整理(2005)。〈「文化與經濟」
對談講座〉,《東吳社會學報》,19: 139-171。
歐世文、周邵寰(2004)。〈臺南縣濱海鄉鎮文化產業與民宿系統
建構之可行性初探:以濱海三鄉鎮為例〉,《南瀛文獻》,3:
181-188。
滕人傑(2004)。〈國內文化創意產業生態初探:以新興之音樂與
表演藝術、視覺 藝術及工藝產業為例〉,《臺灣經濟研究月
刊》,27, 6: 90-100。
蔡旺洲(2005)。〈全球化趨勢下的臺灣博物館展望:整合型地方
文化行銷策略〉,《博物館學季刊》,19, 4: 49-57。
蔡泰山(2008)。〈媽祖文化遺產對媽祖文化產業發展之重要啟
示〉,《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8, 3: 60-65。
鄭信德(2007)。〈美國文化藝術發展策略之探討:兼論臺灣地
方藝文發展潛力與挑戰〉,《臺灣經濟金融月刊》,43, 4: 66-
83。
鄭美華(2008a)。〈兩岸文化治理之比較分析:推動文化創意產
業政策觀點〉,《通識研究集刊》,13: 101-130。
———(2008b)。〈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與政府治理模式的轉型:
政府與文化關係的再思考〉,《公共行政學報》,27: 111-
159。
鄧宏如(2008)。〈節慶活動永續發展策略: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

183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停辦的省思〉,《長榮運動休閒學刊》,2: 141-151。
蕭文信(2007)。〈高雄縣美濃手工藝文化應用於新產品設計的
創意發展與探討:以美濃油紙傘為例〉,《藝術欣賞》,3, 6:
82-93。
蕭永奇(2004)。〈金門第三波:以族譜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金
門宗族文化》,1: 5-10。
蕭紋聘、楊裕富、潘大謙(2006)。〈公共藝術的實踐經驗:以
臺灣文學館「凝結記憶」作品為例〉,《設計研究》,6: 164-
171。
賴孟玲、黃世輝、李傳房(2005)。〈臺灣創意生活產業推動與操
作研究〉,《設計研究》,5:158-166。
賴明政、陳麗美(2005)。〈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瓶頸與挑戰〉,
《臺灣經濟研究月刊》,28, 7: 61-64。
賴明珠(2006)。〈原型與變異:試論戰前大溪木器產業的源起與
開展〉,《民俗曲藝》,152: 9-84。
賴建都、連瓊芬(2005)。〈文化創意產業品牌形象之設計與應用
研究:以苗栗窯業為例〉,《廣告學研究》,24: 57-88。
霍鵬程(2006)。〈文化創意產業之認知探討〉,《藝術欣賞》,2,
10: 42-47。
薛瑩(2004a)。〈出版與文化創意產業探索 -1-〉,《出版界》,
72: 50-51。
———(2004b)。〈出版與文化創意產業探索 -2-〉,《出版界》,
73: 59-63。
謝佳宇(2005)。〈從經濟破產到文化征服的韓國奇蹟:韓國經驗
給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的啟示〉,《貿易雜誌》,173: 12-17。
鍾文貴(2000)。〈運動行銷組合:以 2000 年宜蘭國際童玩節為

184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例〉,《復興崗體育》,6: 100-104。
鍾欣倩(2007)。〈全球化下的地方文化產業之研究:以法國葡萄
酒為例〉,《嘉大史地》,2: 1-21。
鍾政偉、賀力行、謝宜伶、陳桓敦(2007)。〈地方居民態度對推
動文化創意產業影響之研究:以苑裡鎮山腳社區為例〉,《鄉
村旅遊研究》,1, 1: 59-88。
顏亮一、許肇源、林金城(2008)。〈文化產業與空間重構:塑造
鶯歌陶瓷文化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1: 41-70。
關志鋼(2002)。〈WTO 與中國文化產業發展:以深圳經濟特區
為例〉,《亞洲研究》,45:27-49。
關復勇(2004)。〈高雄地區文化產業行銷與流行消費〉,《高雄
文化研究》,7 月號:21-28。
關裕弘(2006)。〈主要國家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概況〉,《經
濟前瞻》,107: 61-68。
藺德、邱上嘉(2005)。〈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的回顧與展望〉,《設
計研究 》,5: 141-147。
蘇明如(2004)。《解構文化產業:島嶼文化創意產業生態行旅研
究》。高雄市:春暉出版社。

英文書目
Adorno, Theodore W. (1991). The Cultural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Essays on Music. Selected, with introduction, commen-
tary, and notes by Richard Leppert. 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Amin, Ash & Nigel Thrift (Eds.) (2004). The Blackwell Cultural Econo-

185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my Reader.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Baudrillard, Jean (2001). Selected Writings. Edited and selected by Mark
Poster. Cambridge and Oxford: Polity.
Blythe, Mark (2001).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Digital Produc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 Design Education, 20, 2: 144-150.
Boyle, Mark (2006). Culture in the Rise of Tiger Economies: Scottish
Expatriates in Dublin and the “Creative Class” Thesis. Internation-
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30, 2: 403-426.
Champion, Katherine (2008). The Business of Creative Cities. Journal
of Urban Regeneration and Renewal, 2, 2: 111-123.
Chatterton, Paul (2007). Will the Real Creative City Please Stand Up?
City, 4, 3: 390-397.
Cherrier, Hélène & Jeff B. Murray (2004). The Sociology of Consump-
tion: The Hidden Face of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
agement, 20, 5-6: 509-525.
Ditchev, Ivaylo (2007). Hegemony of the Global-Popular? Or Cultural
Studies as Accomplice?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8, 3: 454-457.
Donegan, Mary, Joshua Drucker, Harvey Goldstein, Nichola Lowe &
Emil Malizia (2008). Which Indicators Explain Metropolitan Eco-
nomic Performance Best? Traditional or Creative Clas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74, 2: 180-195.
Florida, Richard (2002).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New York: Ba-
sic Books.
Galloway, Susan & Stewart Dunlop (2007). A Critique of Definitions of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Public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13, 1: 17-31.

186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Gibson, Chris & Lily Kong (2005). Cultural Economy: A Critical Re-
view.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9, 5: 541-561.
Gibson, Chris & Natascha Klocker (2004). Academic Publishing as
“Creative” Industry, and Recent Discourse of “Creative Econo-
mies”: Some Critical Reflections. Area, 36, 4: 423-434.
Habermas, Jürgan (1972).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 Books.
Hartley, John (2005). Creative Industries. In John Hartley (Ed.), Creative
Industries (pp. 1-40).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Higgs, Peter & Stuart Cunningham (2008). 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Where Have We Come from and Where Are We Going? Creative
Industries Journal, 1, 1: 7-30.
Hirsch, Paul M. (2000). Cultural Industries Revisited. Organization Sci-
ence, 11, 3: 356-361.
Horkheimer, Max & Theodore Adorno (1944). Dialectic of Enlighten-
ment. New York: Social Studies Association.
Hospers, Gert-Jan & Roy van Dalm (2005). How to Create a Creative
City? The Viewpoints of Richard Florida and Jane Jacobs. Fore-
sight, 7, 4: 8-12.
Huang, Patricia (2005). Where Art,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Meet.
Museology Quarterly, 19, 4: 7-22.
Hyussen, Andreas (1975). Introduction to Adorno. New German Cri-
tique, 6: 3-11.
Kellner, Douglas (2003). Cultural Studies and Social Theory: A Critical
Intervention. In George Ritzer and Barry Smart (Eds.), Handbook
of Social Theory (pp. 395-409).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Inc.

187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Landry, Charles (2000). The Creative City: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
tors. London and Sterling, VA: Earthscan Publications.
Leppert, Richard (2002). Introduction. In Theodore W. Adorno. Essays
on Music (pp.1-82). Selected, with introduction, commentary, and
notes by Richard Leppert.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
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cCann, Eugene J. (2007). Inequality and Politics in the Creative City-
Region: Questions of Livability and State Strate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31, 1: 188-196.
Mills, C. Wright (1959).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London/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odell, Sven (2004).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Myths in the Public
Sector: A Research Note. 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 Management,
20, 1: 39-55.
Moor, Liz & Jo Littler (2008). Fourth Worlds and Neo-Fordism:
American Apparel and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Consumer Anxiety.
Cultural Studies, 22, 5: 700-723.
Ougaard, Morten (2008).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Creative Class”:
A Theoretical Comment. Science & Society, 72, 3: 349-357.
Potts, Jason, Stuart Cunningham, John Hartley, & Paul Ormerod
(2008). Social Network Markets: A New Definition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32, 3: 167-185.
Pratt, Andy (2008). Creative Cities: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the
Creative Class. Geografiska Annaler: Series B, Human Geography,
90, 2: 107-117.
Scott, Allen J. (2000).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Cities: Essays on the

188
文化 創意產業、創意階級 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Geography of Image-Producing Industries.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Scott, Allen J. (2004). Cultural-Products Industries and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spects for Growth and Market Contestation in
Global Context. Urban Affairs Review, 39, 4: 461-490.
Thorsby, David (2008). Modelling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14, 3: 217-232.
Waldman, Diane (1977). Critical Theory and Film: Adorno and “the
Culture Industry” Revisited. New German Critique, 12: 39-60.

電子資料
台灣經濟研究院(2003)。《文化創意產業產值調查與推估研究報
告》。台北市:文建會委託研究。網址:http://cci.cca.gov.tw/
page/pub/9204.pdf。點閱日期:2009 年 3 月 5 日。
吳連賞(2008)。《高雄市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策略之研究》。高雄市:
高雄市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網址:http://w4.kcg.
gov.tw/~cadc01/web/file.php?file=../programs/files/5908142156.
pdf。點閱日期:2008 年 1 月 10 日。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02)。《文化創意產業概況分析
調查》。台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網址:
http://www.cepd.gov.tw/dn.aspx?uid=4436。 點 閱 日 期:2008 年
12 月 10 日。
劉維公(2003c)。《臺北市文化產業發展現況與振興政策調查
研究》。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研究。網址:http://
www.culture.gov.tw/research_result/index.php。 點 閱 日 期:2008
年 12 月 15 日。

189
思與言第48卷第 1 期

A Critical Review on the Studies of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Creative Class/ Cities in Taiwan

Chia-Huang Wa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Social and Policy Sciences, Yuan-Ze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research note conducts a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studies of


cultural/creative industries and creative class/cities by many Taiwanese
scholars, typifying the writings and delineating the trajectories. Then, the
paper examines the performance and styles of international investigations
to highlight the problems emerging from the works of many Taiwanese
scholars. It seems that deep theoretical reflections and methodological
refinement have been absent in many Taiwanese studies on the topics.
The final part of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paper and tries to discuss the
structural mechanism that has caused the problems.

Keyword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Cultural Industries, the Culture


Industry, Creative Industries, Creative Cities, Creative Class

190

Vous aimerez peut-être aus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