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us êtes sur la page 1sur 40

社會民主連線

政策綱領
1-2007

目錄
總綱
1.1) 前言
1.2) 社會民主連線的基本價值
1.2.1) 有關人及其社會群體的基本價值概念
1.2.2) 有關人及其民主權利的基本價值概念
1.3) 廿一世紀香港的民主運動
1.3.1) 民主參與的真諦
1.3.2) 香港民主運動舉步維艱之主因
1.3.3) 香港民主運動應有的重點
1.3.4) 社會民主連線的實踐方向
1.3.5) 社會民主連線的著重點
1.4) 經濟及社會改革
1.5) 小結

2)政制部份綱領
2.1) 北望神州
2.2) 香港政制發展
2.2.1) 現況
2.2.2) 面對問題
2.2.3) 社民連立場
2.3) 人權自由和法治
2.3.1) 現況
2.3.2) 社民連立場
2.3.3) 法例修改
2.5) 建立保障政治及社會平等的機制
2.6) 新聞、廣播、通訊及言論自由

3)經濟政策綱領
3.1) 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3.1.1) 市場永恆失效之處 - 市場之黑勢力化
3.1.2) 全球化之挑戰 -政府開放公用事業的失敗
3.1.3) 面對全球化及 M 型社會的出現
3.2) 社會民主連線立場 - 積極面對各項挑戰的經濟政策
3.2.1) 面對市場運作失效
3.2.2) 面對全球化及 M 型社會的出現
3.2.2.1) 政府在某些特定領域可進行的投資
3.3) 與中國內地的融合
3.4) 官僚惰性與公營部門改革

1
3.5) 公用事業監管及強化企業責任
3.6) 稅制改革
3.7) 就業政策
3.7.1) 工種消失及「無保障階級」的出現
3.8) 保障勞工權益
3.9) 消費者權益
3.10) 人口政策
3.11) 房屋政策
3.12) 城市規劃及市區重建

4)社會政策綱領
4.1) 貧富懸殊
4.2) 福利政策
4.2.1) 弱勢社群照顧及消除歧視
4.2.1) 殘疾人士照顧
4.2.3) 少數族裔的教育權利
4.2.4) 老人服務
4.2.5) 家庭及兒童
4.2.5.1) 保障家庭和諧
4.2.5.2) 尊重兒童權益
4.2.6) 青少年服務
4.3) 社會治安與懲教政策
4.4) 教育政策
4.5) 醫療衛生政策
4.6) 環保與保育政策
4.7) 性傾向平等與反歧視政策
4.8) 婦女政策
4.9) 歷史文化及藝術政策

2
附錄 (Appendix)
參考資料
附錄 A1) 社會民主連線﹕行政長官及立法會選舉方案建議書
附錄 A2) 陳寶瑩之婦女政策建議
附錄 A3.1) 張錦雄:性傾向平等與反歧視
附錄 A3.2) 性傾向歧視立法─需要與誤解
附錄 A3.3) 立法消除性傾向歧視 共建平等友善社區
附錄 A3.4) 香港同志平權運動簡史
附錄 A4) 香港基督徒學會﹕香港基督徒政綱研究計劃(2004)
A4.1) 民主政制
A4.2) 最低工資
A4.3) 人口政策
A4.4) 教育政綱
A4.5) 有償的家務勞動
附錄 A5) 善用社會財富、改善貧富懸殊——社會民主連線 2007 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書
附錄 A6) 謝偉賢﹕社會民主連線政策總綱建議
附錄 A7) 李偉儀﹕社會民主連線政策總綱建議
附錄 A8) 社會民主連線 回應「香港競爭政策未來路向公眾討論文件」
附錄 A9) 全球化監察、職工盟等﹕不容世貿插手公營服務

3
(1)總綱

1.1 前言

回歸十年,繁榮安定的神話早已破滅,禍港殃民的董建華早已下台,然而,中央政府為防備
香港民主化衝擊國內政治所設定的種種限制,令香港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停滯在一種畸形狀
況/態。本地各政黨並未能提供香港未來應如何發展的藍圖和遠景。回歸後香港的發展,正揭
示了後殖民地社會在擺脫殖民地管治模式上的猶豫。中央的設限,令本港居民更加深信不能
搬動過去殖民地的管治模式,以防範基本的自由及港人獨特身分的消失。但縱觀香港社會的
利益網絡,在缺乏民主監督的特區政府管治下加速鞏固,加上全球化及與中國一體化對香港
造成的巨大挑戰,令香港社會根本不能固守回歸前的政治經濟社會模式。本地政黨必須提
出新的社會改革方向,才能令香港社會更為進步開放,以推動香港迎接新世紀的挑
戰。

處身 廿一世紀的社會民主連線,希望聯結社會各方 面的公民力量,提高市民對社會及
地區事務的參與,推動社會改革和民主發展,從而影響政府政策 ,改善香港人的生活
質素,以達致一個幸福與公平的未來社會。我們以社會民主連線命名,是希望透過全
民參與的民主實踐,令社會經濟資源能更合理地分配;透過社會共同承 擔對弱勢社群
及基層市民的關顧,改善貧富懸殊,令勞工階層和弱勢社群能更有尊嚴地生活,也令
香港能達至一個貼近西方先進地區的高水平社會。政制的民主化及人權法治的落實,
固然是我們爭取的目標,但基層生活的改善亦同樣重要,而社會各階層廣泛參與制訂
公共政策,是令香港社會變得更公平更有活力的重要元素。

1.2 社會民主連線的基本價值

社會民主連線,在社會及民主兩大範疇,懷抱一系列的基本價值,並從這些基本價值衍生的
一系列價值追求的活動。

1.2.1 有關人及其社會群體的基本價值 信念
社會民主連線對於「人」的基本信念 ,確信人本身是目的(ends)而非手段(means),故此
「人」本身必須受到尊重,個體必先於社會整體,因為社會整體是由每一個個體組成。

社會整體以合理方式照顧社會上每一個人,是一份光榮的責任,而不應 以大比數的群眾覇
政取消個人的位置。而且,這種照顧也符合社會整體的長遠利益,不應當只照顧權力及資源
上層的分子,也不應當只 照顧社會的大多數。社會有責任及需要 照顧上每一個獨特的小群
體,尤其是弱勢群體。

因此,社會在決定政策之時,需要考慮兩方面。首先是每一弱勢社群固有的尊嚴與獨特性(弱
勢僅指從權力及資源分配而言)需要受到無條件的尊重與維護,其次,縱使僅從效益方面考
慮,排擠、忽視、或甚至剝奪弱勢社群應有的尊嚴與獨特性,根本不利於社會整體的長遠利
益,至終只會演成激烈的社會衝突甚至革命,令中國人亟欲追求的社會和諧,成為遙不可及
的夢想。

4
因此,社會民主連線在社會層面所懷抱的基本價值追求,可以分以下幾方面。

首先是追求社會關懷 ,這是源於博愛的信念。

其次是追求社會尊重 ,這是源於以上所述,對社會上每一獨特個體及群體的固有尊嚴與獨
特性有深切的認識,而這也成為追求社會公義的起點。

第三方面/再次,是追求社會聯繫 ,這是源於關愛及尊重的態度,令人不可能對社會上的另
類個人及小群體,繼續視而不見。不然的話,我們就會如大多數中國人社會一般,將「關愛及
尊重」變為空話及虛偽的表演。

第四方面,通過追求社會聯繫,我們更追求達至社會溝通 ,作為追求和諧的公民社會的起
步點。

最後,在追求社會溝通之後,我們還要進一步追求社會發展及社會分享 ,而兩者可說是一
種連續的溝通式行動(continuous communicative action),社會發展包含了政治經濟社會
文化各方面的發展與改革,而社會分享,是社會發展的目標。如此才有可能達至社會公義 ,
成就最終的和諧的公民社會 ,令之/公民社會 不至成為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

1.2.2 有關人及其民主權利的基本價值 信念
在以人為目的之基本價值信念下,我們確信每一個人在牽涉其自身或社會整體的公眾事務
上,擁有充分的參與權,這是每一個人理所當然的民主權利。這種民主權利,既明確肯定社
會上每一個人及每一獨特群體是目的而非手段,也成為每一個人、及每一獨特群體賴以實踐
其個人性及群體性的最重要手段,是所有正面權利(positive rights)中的首要權利,更是
每一個人及每一獨特群體,賴以實踐其關懷及貢獻整體社會的最重要責任。

在這大前提下,民主權利當然包括最經典的參與政治的權利,這包括普選政府之立法機關及
行政首長的權利。發展至廿一世紀,民主權利更擴展至社會生活各層面及各種建制。人民作為
持份者(stake-holders),理應對各種社會建制的運作,有一定的參與權與認可權(及否決
權),這牽涉到重新肯定傳統的參與權利,如參加工會及由工會代表個體的集體談判權,與
及開拓新形式的民主參與權利,如對強積金進行公民監管的權利。

因此,社會民主連線在民主方面所要求的基本權利,可以引申為人民對牽涉其自身或社會整
體的公眾事務的一系列權利。首先是知情權,其次是被諮詢權,再次是被代表權,人民有權
選派代表維護自己的權益。再次是認可與監管權,政府必須有完善的機制以確保人民為實質
的認可與監管者,以維護自己的權益。最後當然是傳統的民主參政權,即人民有權以自由平
等之普選,選出自身認受之政府,包括立法機關及行政首長,以確保上述的基本權利得以執
行。

1.3 廿一世紀香港的民主運動

1.3.1 民主參與的真諦
一個民主的社會,由人民選出政府是必要的條件,但並非唯一的條件。民主治港的真諦,
不單在 於行政長官由普選產生,也不單在 於各級議會 的全面直選,而是每一個人都有
份參與政府政策的決定,以及參與模塑公共範疇中影響他們生活的各種安排 ,包括工

5
作條件、子女教育、街道清潔、屋宇管理、城鄉規劃、環境管理、醫療衛生、公用事業等等,最終
達致社會中各主要的建制,包括學校、工廠、企業、屋苑、醫院,都以民主原則管理的狀態。

1.3.2 香港民主運動舉步維艱之主因
香港民主運動舉步維艱,主因之一是缺乏民眾的廣泛參與。民眾未有廣泛參與的因素很多:
多年的殖民地教育和殖民地封閉體制固然是原因,而中央一再設限,且得到香港既得利益階
層的呼應,更令香港市民有很高的政治無能感,但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本地民主運動往
往停留在表面層次、 代理層次,未能令民眾透過親身參與來實踐理念、 進行反思,令他
們明白群眾的力量,可以改變政府政策及改善自己的生活,從而認同民主的好處 ,以
至在七一大遊行的激情過後,民主運動便無以為繼。

1.3.3 香港民主運動應有的重點
回歸後,香港的憲制發展受到基本法局限,決策權力高度集中在非民選的行政部門之內,而
民選議員則權力有限;民選議席只佔立法會的少數,而局部民選的立法會的制訂政策能力,
亦受到分組點票及有限提案權的制肘。而英人遺下的諮詢架構,也在長官意志愈演愈烈的情
況下逐漸失效,令民意很難影響政府施政,遂令香港市民對立法會以及各政黨,日漸產生失
望的情緒。

同時,香港人擁有的自由正不斷受到侵蝕,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七一後名嘴封咪、取締民間
電台以及廣管局干預港台編輯自主的方針,令這些公民自由受到嚴厲的挑戰。在香港的政制
發展受局限底下,我們更應努力保存及發展香港公民社會中的民主成份,令民間社會的活動
更為蓬勃。公民社會的 壯大,才可保障個人及群體免受政權的壓制,讓公民可以推動社會及
政府進行改革,令公民的意願可以在社會各層面落實,以實踐公民對社會的種種信念。廿一
世紀香港民主運動的重點,應爭取在生活各層面和社會不同建制的管理民主化,發動
群眾參與,以民間力量在各層面影響政府施政,改善不同建制(如學校、 屋宇管理、諮
詢組織等),推動社會以及政制改革,從而達致一個以關愛為本 ,更公平、合理以至
民主自由的公民社會。

1.3.4 社會民主連線的實踐方向
社會民主連線的實踐方向,正是在生活的每一層面引入民眾的參與,例如透過居民組織改善
居住環境、工人集體談判以改善工作條件、家長及學生組織以改善學校教育質素,消費者組織
爭取消費權益的保障等,通過推動這些建制的開放及架構民主化,令市民明白只有透過集
體的民主參與,才可以改善 人民的生活質素,保障自己的權益, 從而 鼓勵更多市民投
入港人治港的民主運動 。

1.3.5 社會民主連線的著重點
社會民主連線將著重於在基層中組織市民,參與影響政府的政策,改善民生。我們將以較多
的資源投入地區工作及群眾組織,亦將與其他基層組織、工會和民間團體保持聯繫,以
互不從屬的關係互相支援、 共同行動 。作為一個政黨,社會民主連線的必然角色之一,是
透過參與選舉,進入建制,但議會參與並不是香港民主運動的全部,而只是其中一條戰
線。我們認為議會席位只是民間力量影響政府政策和公共事務的其中一種途徑,但要推動香
港社會走向更公平更民主,必須透過市民直接參與改善社會現狀;透過不同市民關心
的民生課題,將其引入形形式式的集體民主參與,是最有效提高市民民主意識、令香
港市民孕育廣泛民主覺醒的途徑。 我們將積極與民間基層團體(例如環保團體、勞工組織、
婦女組織)合作,共同商討及制訂政策綱領,議會代表則將扮演傳遞民意及在議會倡議

6
(advocate)政策的角色,在不同社會事務上,並肩爭取社會政策的改善。

1.4 經濟及社會改革

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強調人民的機會平等(equality of opportunity),並以此合理化政
府不需介入市場,或不應提供社會福利。一直以來,主流社會論述都在反對「免費午餐」,不
願為貧窮的健全人士提供社會支援,而要他們自力更生。但社會應為每一位公民提供自助及
發展的機會,面對社會條件不足的人士,為他們提供基本並能維護其尊嚴的援助,是有需要
的。同樣,香港的富豪更不應享有各種不公平的官商勾結的「免費午餐」。我們要建立的,是 一
個公平競爭和公平參與的社會。

香港一直有很高的社會流動性,但這種流動性正在減弱。事實上,我們相信,在貧富懸殊的
香港,所謂「機會平等」仍是遙不可及。一方面,很多弱勢社群,包括上了年紀的低技術勞工、
婦女、傷殘及弱能人士,仍然備受歧視;另一方面,經濟轉型、新經濟的來臨、貿易全球化等
都會令低技術工人被邊緣化,部份低下階層長期失業或收入微薄,根本沒有脫貧的可能,甚
至其子女教育亦受到影響,不能在將來協助家庭改變收入狀況。

一直以來,香港社會有關人權和自由的討論,都只著眼於政治範疇的消極自由,即如何避免
政權的卡壓和宰制(freedom from)。我們同意免於壓迫的自由相當重要,但亦應著眼於人民
在免於壓迫的條件下,能進行獨立思考和行使選擇自由,即是人民選擇自己生活方式和人生
目標的權利,不會由於經濟條件缺乏而不能行使,讓人民可達致自我提升和自我完成。這才
是社會經濟性的積極自由 (freedom to) ,也是社會視個人為目的而非手段的應有態度。
人民行使積極自由的先決條件,是免於貧窮和飢餓,充份就業,兒童和傷殘等弱勢群
體得到充份照顧,令人民的機會達致真正平等 。

我們認為,貧窮並非根源於個人的懶惰或愚昧。貧窮首先源於財富壟斷,而近年的全球化、中
國一體化及香港市場兩極化,更令貧窮問題加劇。香港政府一直以來偏袒大財團,無視市民
享有社會福利的基本權利,是奉行自由主義政策的惡果。金融風暴令不少中產階級及專業人
士失業或陷入困境,正顯示了在市場力量下,任何人都可能是受害者。政府對失業人士、 老
人或有困難人士予以支援,是全體社會的共同責任,政府應建立一個福利制度,保證
全體市民可以尊嚴地生活, 這也是締造和諧公民社會所必需的行動。 事實上,先進國家
中很多社會保障的制度,都不能簡單視為「富人津貼窮人」的措施,因為很多有關的保障(例
如醫療保險或退休保障),都是全民共同享用的。面對新經濟的來臨,低下階層的生活肯定
更為艱苦;香港政府需要與市民共同管理公共資源,適當介入市場,創造職位,推動工業及
服務業發展,以達致全面就業。透過積極的社會政策,對老人、弱勢社群、失業人士及邊緣勞
工作出更多的保障與支援,令他們有能力自立、可以尊嚴地生活,以及逐步透過自己的努
力,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

1.5 小結

因此,體現一個真正民主自由的社會,實現真正的港人治港,絕不能忽視提供人民生活的基
本保障,尤其是對基層市民和弱勢社群的照顧。社會民主連線的立足點,是在推進民主的同
時,關注民生的改善,尤其是解決基層市民的生活需要。我們希望透過改革稅制,政府適當
介入市場,以及積極的社會政策,令香港市民充份就業、基層市民獲得合理的生活保障,市
民大眾的機會更為平等,消瀰赤貧,達致公民充份民主參與的均富和諧社會。

7
8
(2)
政制部份綱領

2.1 北望神州

2.1.1 社民連立場
香港未來的經濟和政治發展與中國的發展息息相關。任何有關香港未來發展的討論,都不能
離開中國發展方向的思考。

建立一個擁抱社會民主價值的中國,是我們的願望。因此,我們支持中國的持續發展,對外
開放,然而斷不能拋棄已有的社會關顧政策,反而應因經濟的持續發展而加強有關政策。我
們反對其他國家對中國進行任何形式的主權干預、包括任何鼓勵部分地區由祖國分裂
出去的行動 ,與及任何形式的經濟及貿易制裁。與此同時,必需充分承認及保障本國中一切
族群的民主與社會權利,充分體現族群和諧的政策。

我們十分關注中國加入世貿後,對內地及香港勞工階層的影響。中央政府應妥善社會保障及
醫療保障機制,為下崗、失業工人提供適當生活保障,協助他們從速重返勞動市場。中央政府
亦應盡力監察外資在中國設廠所帶來的勞工保障、工業安全、環保等問題。

政治方面,我們認為中國必須邁向一個民主、自由和法治的社會。中央政府必須還政於民,容
許人民自由結社及組織政治團體,容許不同政團與中國共產黨,在公平公正公開的選舉下爭
取中國人民的支持。同時,中央政府應盡快落實憲法所賦予的各項自由,包括言論自由、新聞
自由、集會、結社和遊行自由等,令中國可在世界文明社會的標準上,與西方先進國家看齊,
真正躋身世界文明強國之列。

1989 年春夏之交神州巨變,波瀾壯濶的「愛國民主運動」,以血腥鎮壓告終;十七年來,我
們身在相對自由的國度,基於良知,不敢忘記。我們深信,中央政府終將要公布 「六四慘
案」真相,追究責任,並且對 「六四慘案」 受難者家屬給予賠償。 這是歷史的鐵律,時代
的巨輪,無人可以逆轉!

我們促請中央政府釋放所有和平表達政見和行使公民權的在囚人士,肯定近期國內維權人
士對社會公義的訴求, 更須從速履行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
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

我們主張「和平統一」﹕即在大陸和台灣實行民主的基礎上,以和平方式走向統一, 我
們建議兩岸盡快重開談判,並開展三通及其他層面的交流及往來。

2.2 香港政制發展

2.2.1 現況
香港無論在經濟發展、資訊普及,和人民教育水平等方面,都達至先進國家的水平,惟是政
制發展卻遠遠落後,欠缺政治制度上的民主化。香港在社會及經濟方面已達先進國家水平,
在這樣的條件下進行選舉制度改革,帶來負面後果及不穩定的機會較低。反之,香港若繼續
維持制度上政治權力向利益集團傾斜及任由之特權化,只會引發政府決策過程專斷、製造不

9
公平的社會環境、造成官商勾結、社會階層分化與對立。現時的政府由於並非選舉產生,而/以
及 功能團體又佔去立法會一半議席,令工商界完全主導香港政治發展及社經政策,不少政
策偏重工商界利益而出現傾斜,令基層生活缺乏照顧。

2.2.2 面對問題
2006 年,由於民主派的主動參與,一場推選特首選舉委員會不同界別代表的選舉,將香港
回歸以來政治選舉的小圈子本質,表露無遺,也突顯了民主派在面對小圈子選舉時的頭腦不
清、思維混淆,對民主的原則概念模糊,不能堅持民主原則,復缺乏具創意的「不合作運動」
以抵制小圈子選舉。

民主派的主動參與,反映了小圈子選舉的最大危險,在於它在行之有年後,逐漸被一群擁有
小圈子選舉特權的中產市民所接受,縱然在短期而言,中產市民誤認為可以透過小圈子選舉
表達其民主訴求,但長遠而言,這只會令中產市民停留在似乎可表達民意的小圈子民主假象
之中,令中產市民及其代表,麻痺在小圈子的選舉遊戲之內。

,在立法會的功能界別議席選舉中,已經暴露了小圈子選舉衍生的許多問題,如將選民分門
別類,在全港「合格選民」(qualified electors)中製造不公平1。而且選民的涵蓋面狹窄,
只以部份職業/行業作界定,這樣過份強調功能界別利益,只會造成社會分化,由有權有勢
的少數,剝奪無權無勢的大眾的利益。這種為了保護施政當局可以行政主導(即行政壟斷)的
模式,令選舉機制變得複雜,形成小圈子的政治權力壟斷。一些功能界別候選人,長期沒有
競爭對手,因此亦不會/見得 對所屬界別的成員負責,亦不會表現出積極推動改善公共事務
的動力。實踐經驗根本否証了功能界別議席的成效:根據過往立法會議案的投票結果,功能
界別議員在投票取向上,與政府立場往往一致,對政府施政產生不出制衡及監察的作用。

二零零四年四月二十六日的人大釋法,為增加直選議席架設不必要的障礙,維持功能界別的
小圈子選舉。這其實是以憲法賦予的政治權力,強制維持不公平的政治制度,以保障某些階
層的政治權力,是一種政治專制。
「均衡參與」的論述背後,實質指的是要維持小圈子(尤 其
是工商界)對政治權力的壟斷。

2.2.3 社民連立場
 設立全民投票機制,讓市民就重大政策的問題,有決策的權利。
 為加速香港政制民主化,我們主張以全民投票的方式修改基本法。
 行政長官應由普選產生。香港憲制傳統將權力集中於行政首長身上,行政長官的選舉
舉足輕重。普選產生的行政長官可政治任命社會人士(包括各政黨人士)出任部長,
負責不同政策並組成內閣,各部長任命則須獲得立法會認可。
 立法會亦應盡快由普選產生。憲制傳統將權力集中於行政長官身上,各政黨相對沒有
執掌行政權力的機會和經驗,只有盡快實行普選,才能讓政黨得到鍛煉執政的機會。
在實行普選後,立法會議席應增加至 70 席,讓地區利益得到充份代表,以及不同政
策獲得充份的討論。
 廢除對立法會權力的不合理限制,如對議員私人提案的限制。此外,立法會應擁有對
個別官員以及行政長官進行彈劾的權力。
 區議會的委任議席應循本地立法原則立即予以廢除。現行所有鄉事委員會的當然議席
應改為列席。在討論有關原居民權益及鄉村事務時,應充份徵詢各有關鄉事委員會及
1
2004 年地方選區選民人數為 3,207,227,選出 30 名直選議員,但功能界別選民只有 199,539 人,卻同樣選出
30 名功能界別議員。部份界別只有公司/團體的高層代表有資格投票。

10
村民的意見。
 香港的政制民主化除了可建造一個更公平的社會外,也可以推動中國的民主發展。
 (詳見附錄 A1 /社會民主連線﹕行政長官及立法會選舉方案建議書)

2.3 人權自由和法治

2.3.1 現況
回歸後,人大釋法、胡仙事件、有關港台編輯自主的爭議、港大民調風波、公安條例的辯論、名
嘴封咪事件、竊聽條例、港台公司化、民間電台被封等事件,在在都顯示香港的司法獨立、法治
精神、新聞、言論和學術自由均十分脆弱,很容易受到威脅。多年來,殖民地備有各種嚴苛法
例,可用以壓制人權和自由。九二年人權法的訂立和其後法例的相應修改,將部份嚴苛法例
廢除,但特區政府和臨立會還原公安條例和削減人權法的效力,令香港回歸後在法律方面對
人權和自由的保障減少。

2.3.2 社民連立場
法治和人權,是現代文明社會的標誌,是人民免於受強權欺壓的最後堡壘,也是防止執政者
濫用權力、罔顧人民福祉、違反公義的有效屏障。
「世界人權宣言」中的各項基本權利,均屬 與
生俱來,不論膚色、種族、性別、階級、宗教、年齡、性取向及政治取向,均應平等享有。

我們需要完善的法律保障以落實自由、人權和法治,以保障司法和執法部門公平、獨立而不偏
私,以及公民有足夠的渠道就判決進行覆核或上訴。除此以外,我們需要多元化的社會以及
有效/自由的監察體制,以監察當政者是否濫用權力以干預司法或侵犯公民自由,這是保障
人權和法治的必要條件。我們的人權法治政綱將集中於修改現行法例、建立保障政治及社會平
等的制度、與及落實新聞及言論自由三部份。所有僱員,包括公職人員及私營機構職員的投票
權,皆不應因為他們履行職務而被妨礙。

2.3.3 法例修改
 終審法院是香港市民可以就法院判決上訴的最終機關。香港社會各界及政府均必須遵
守終審法院的判決。特區政府就居港權提請人大常委解釋基本法,是違反基本法和破
壞法治及司法獨立的行為。我們認為特區政府必須在任何情況下遵守終審法院的判決。
我們將爭取修改基本法一百五十八條有關基本法解釋權的條文,將解釋權交還司法機
關。在修改前,如有需要邀請人大常委解釋基本法,該邀請必須由終審法院作出。
 我們認為,所有香港法例均不應與人權法所賦予的基本權利,或基本法三十九條所載
的兩條國際公約有牴觸。現行與之牴觸/相違的法例,應從速加以修改,而未來香港的
任何立法,均應避免牴觸人權法或兩條國際公約。
 我們會爭取修改<公安條例>、<社團條例>、<刑事罪行條例>、<官方機密條例>、
<電訊條例>、<國旗及國徽條例>及<區旗及區徽條例>中種種違反人權及表達自
由的規定。
 法律下人人平等,是法治的基本精神。基本法廿二條規定中國政府一切在港機構及人
員,均須遵守特區法律,因此回歸後臨時立法會通過的<法律適應化修改(釋義條
文)條例>,是違反法治精神及基本法的,應予廢除。
 政府應立法禁止對年齡、種族、宗教、政治取向及性取向等的歧視。
 基本法廿三條中有關顛覆、煽動叛亂、分裂國家及叛國的罪行的立法,應只局限於懲處
以武力顛覆或以具體行動分裂國土或叛國的行為。發表被視為有關上述目的之言論,
不應被視為罪行。

11
 廢除廿三條中對外國政治組織在港進行政治活動,或本地政團與外國政團聯繫的限制
條文。
 廢除由行政部門委任審裁處法官的制度,所有審裁處應由司法機關委任及監督。

2.4 建立保障政治及社會平等的機制

 政府應致力消除對不同性別、性傾向、種族、年齡、宗教、工作崗位、階級及意識形態的歧
視。應落實聯合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委員會」的審議結論,立法反年齡歧視、性傾向
歧視、種族歧視。
 政府應將平等機會委員會升格為「人權委員會」,審視政府現行政策及法例,是否違反
人權法或國際人權公約,並接受市民有關政府或個人侵犯人權之投訴,賦予權力處理
有關性傾向、種族、政治傾向、宗教等的歧視。人權委員會的組成須具透明度,遴選過程
須公開及具問責性。
 法律訴訟的昂貴開支,已成為體現「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主要障礙之一。我們建議政
府將法律援助署轉為獨立機構,放寬現時法援署對申請人收入及資產上限的嚴格規
定,使更多無法獨力負擔法律訴訟費用人士,可以獲得法援服務而有公平的法律保
障。我們將積極聯絡法律界人士,成立「民間法援中心」,為有需要的公民義務提供法
律意見及法律協助。
 政府應加強警監會職能,及讓投訴警察課獨立於警務處,以防止執法部門濫權。
 政府一貫漠視性工作者的權益,嚴重侵害她們的人權,已違反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
切形式歧視公約〉。政府應遵守公約,停止警察對性工作者濫權及暴 力對待;立即修改
警察內部指引,明確/清楚 禁止警察執行職務時享用任何性服務;廉政公署也應主動
調查警察在這方面以權謀私的情況。政府亦應儘快成立獨立投訴機制,調查警察這方
面違規的投訴。政府亦應檢討目前針對性工作者的法律,將性工作非刑事化,保障他/
她們的基本人權;並引入消除職業歧視的條例,消除對任何性別的性工作者的歧視,
使他/她們能有尊嚴地工作。
 政府應盡快建立一套公民教育課程,將社群與民主價值,人權自由及法治觀念,尊重
多元社群及反歧視意識,都納入公民教育課程之中。政府亦應執行取締教育歧視公約,
對不合時宜及帶有歧視的教育條例及規則進行探討及修訂。

2.5 新聞、 廣播、通訊 及言論自由

 近年傳媒的操守和水平廣受市民關注。我們認為市場監察、業界自律和自我促進,是改
善傳媒質素的最有效方法。我們支持由業界成立具廣泛代表性的傳媒評議會,自行訂
立專業守則,監察各傳媒,對侵犯私隱或違反守則的傳媒作出警誡或懲處。
 我們關注財團藉收購媒介,與及/包括賣 廣告等/在內 的商業利益,企圖影響報導公
正。
 我們會推動成立公營電台、電視台及公眾頻道,爭取開放大氣電波,令公眾可有更多
媒體選擇及表達意見之渠道。
 政府應制訂資訊自由法,令市民可索取政府擁有的有關其個人的資料。所有無關政府
機密的資料,均可透過適當程序予公眾查閱。
 香港傳媒的操守及運作屬於港人自治範圍。中央領導人、官員及機構就香港傳媒之運作
作出批評,會對本港傳媒造成壓力。我們亦呼籲中央當局廢除港澳傳媒到內地採訪的
種種限制,並給予不同傳媒平等的採訪權利。

12
(3) 經濟政策綱領

3.1 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香港自六十年代經濟起飛,到今天已成為世界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但很多市民明顯未
能共享經濟繁榮的成果。踏入新世紀,經濟全球化促使資本及人力的流動,資訊科技的普及
帶來新經濟,標示傳統工業之/趨向 式微。中國加入世貿,持續向世界資本主義市場開放。這
兩大轉變,為香港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但香港經濟結構的轉型,令香港的貧富懸殊
愈形嚴重,許多老人、失業人士和弱勢社群得不到適當的照顧。

香港的社會福利水平一直低於/比 西方發達國家。原因是殖民地政府長期被英資及本地財團
操控,奉行不干預政策,讓很多低下階層勞工「自生自滅」,社會沒有對市場上競爭力稍遜的
人提供適當的照顧。政府一直以「積極不干預」作為制訂經濟政策的指導思想,反對增加公共
開支。然而,早有不少證據指出,過去殖民地政府的經濟政策,一直對本地農業、工商業,採
取干預、保護和補助措施。除此以外,政府多年來透過操控香港最寶貴的土地資源,干預市場
的運作。九八年,政府更以千億港元大舉入市,公然違反其宣揚的不干預政策原則,反映不
干預政策,只是政府及商界借以壓抑增加社會福利開支的藉口。

3.1.1 市場永恆失效之處 - 市場之黑勢力化


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的完美論述,實踐上存在極大的漏洞。舉例而言,充分的資訊、 完全競爭
的市場條件,在現實世界並不存在。 適當的政府介入,可以糾正市場失效,以及消除不公
平的社會現象。更重要的是,資本主義市場機制衍生的弱肉強食、過度競爭、效益主義,尤其
是壟斷,背後涉及的價值判斷和取捨,必然導致社群價值的扭曲。所以,一個公義的社會,
必須採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將個人因才能、際遇和生活條件所產生的不幸,透過政府的介入
予以糾正。

其實只要在香港這個市場運作快速的地方觀察一段日子,就可以基本了解市場的能耐及限
制。在某個市場開始發展的時期,情況的確十分美好,市場充滿活力, 競爭相對自由,所有
胼手胝足的參與者,都會獲得一定的回報。但發展到後期,市場開始飽和,競爭白熱化,在
殘酷競爭中剩下少量競爭者,結果單頭及寡頭壟斷出現,市場效率停滯不前,資源損耗嚴
重,造成環境破壞,消費者則變成待宰羔羊,市場的醜惡本質表露無遺。當然,最醜惡的發
展,是市場的「墨化」或「黑勢力化」,形成盤根錯節的官商勾結的市場霸權局面,今天的中
國,正深陷於這局面之中﹔而董建華管治下的倒行逆施,胡作非為,也加重了香港在官商勾
結上的霸權現象。

3.1.2 全球化之挑戰 -政府開放公用事 業的失敗


但局面還不止於此。交通及資訊的發達,全球資本的流竄,令有實力的跨國企業,四出在全
球擴張,獵取市場。跨國企業所屬的發達國家,強力推動世界貿易組織,令第三世界國家開
放市場,讓跨國企業得以進駐。世貿部長級會議在香港召開,令港人親眼目睹韓國農民為生
存而戰。但其實香港市場狹小開放,本身也極容易受到跨國資本的壓力,而跨國集團也亟欲
以香港作為進入中國市場的跳板。去年就有世貿成員國,利用《服務業貿易總協訂》的開放內
容,要求香港開放各項公營服務如高等教育、郵政、食水、環境衛生及圖書館博物館服務。向世
貿開放公營服務,比本地財團對公營服務的壟斷,影響更大,因為世貿法凌駕所有成員國地
區的法律。向世貿開放,意味香港政府和立法會把發展和管理公營服務的權力割讓給世貿。

13
近年西方國家流行將公用事業開放予企業經營,向國民宣傳的理由是去掉政府補貼這些公用
事業的財政負擔,及提高公用事業的營運效率。然而事與願違,這些公用事業,如英國的鐵
路,最終只落入大企業的口袋,或成為上市公司股東的私產,營運效率未有或僅有輕微改
善,然而收費卻大幅上漲,不但員工權益備受剝削,所有國民用家都深受其苦。

整個開放公用事業行動的淨效應,是公共資產流入大財團的口袋,讓全體人民在大財團的統
治下被予取予攜。其實政府若要提高公用事業的營運效率,只需引入帶競爭及問責性的商業
運作模式,如香港醫管局的例子,或考慮將公用事業上市,但政府仍以大股東身分控股,如
地下鐵路的例子,就可適可而止。

然而營運西方國家公用事業的大財團,並不甘於停留在本國,而亟欲向全球擴張。於是西方
國家企圖通過世貿談判,染指其他國家的公用事業。近年西方國家開放公用事業的行動,已
經擴及兩個最大的公用事業,即教育及醫療,而導致兩大領域的費用,演變成無止境的急速
上漲。和能源、交通、食水、通訊等相比,其重要性及對國計民生的影響,實有過之而無不及。

3.1.3 M 型社會的出現
全球化的資本市場運作,再加上政府企圖削減對教育醫療及其它公用事業的承擔,導致 M 型
社會的出現,即富人及窮人兩極人數偏高,而中產階級每下愈況、不住往下流動,出現中產
階級的無產階級化而令中產人數不斷減少。可以說,政府在公用事業的承擔,其實是將富人
的財富,透過公用事業分配給低下層,也在過程中造就一群工作受到保障,服務全體市民的
中產階級。但如今各國政府都在拚命縮減對公用事業的承擔,造成這個財富分配過程進入停
擺的局面。結果受害的不單是低下層,還有大量的中產階級。

3.2 社會民主連線的立場 - 積極 面對各項挑戰的 經濟政策

要面對上述複雜的經濟局勢,我們認為政府應制訂積極面對各項挑戰的經濟政策。未來政府
應適當介入,如保障市場公平競爭,改革不公平稅制,監管公用事業,創造就業機會,保障
基層勞工權益。在另一些政策範圍,政府可鼓勵私人機構參與,藉此鼓勵創新,引入競爭,
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

3.2.1 面對市場運作失效
自由主義(libertarianism)衍生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誇言市場完美、競爭完全自由,但
現實市場的運作,根本不可能出現完美的競爭(perfect competition)。尤其在市場出現
「老化」的壟斷局面時,政府一定程度的介入,在任何市場體制中,均是必須的。

我們認同過度的干預將會扼殺社會創造力,侵害公民的權利和自由,甚至削弱公共空
間。政府的介入,旨在建設公平的競爭環境,避免小部份財團控制大多數的企業及財富。就香
港的情況而言,單頭及寡頭壟斷隨處可見,包括能源供應、地產市場、公用事業、零售事業等
等,甚或出現跨行業壟斷的情況。政府必須制定「公平競爭法」,確保市場的公平競爭,防止
市場由大財團壟斷,減低因控制供應謀取暴利的機會,令資源有效配置,促進中小企業的發
展與成長,將選擇權還給消費者。

我們歡迎政府提出限制七項反競爭行為,包括操控價格、串通投標、分配市場、銷售和生產限
額、聯合抵制、不公平或歧視性準則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但也認為,除此七項行為之外,亦

14
應限制併購行為,以免財團利用收購合併,製造「自然壟斷」。而對於各種反競爭行為,必 需
作出刑事懲處。

此外,除訂定「公平競爭法」外,政府必須堅持本身應有的角色,加強監管某些關乎公眾利
益,但壟斷嚴重的行業,特別是公用事業,更應關注那些導致社會整體財富分配不均、貧富
差距加劇的其他因素。

為迎合新世紀的轉變,政府應界定香港相對優勢的產業,並加以推動。外國經驗顯示,政府
過度介入市場,以至包攬經濟生產,實踐上並不可行。但政府可以界定有相對優勢的部門,
為業界提供有利發展的條件,例如改善有關法規、投資有關科研及發展、提供稅務優惠、貸款
及撥地、短期補貼等,令業界可在優良的投資環境下發展業務。政府亦應對小眾文化產業,加
以扶助,一方面作為文化保育,另方面鼓勵之發展成為創意工業。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過去二十多年一直倚重金融及服務行業帶動經濟,忽視第一及第二
產業的發展。現時銀行、金融及服務業所佔的收入比重及職位,均達到百份之七十以上,而比
例仍持續增加中。過度偏重第三產業,會導致經濟及就業市場單一化,增加經濟風險,令低
學歷、年紀大和低技術人士難以重新投入勞動市場。九七金融風暴,顯示工業部門可以帶來較
穩定的經濟增長,也可以創造較多就業職位。但隨着中國開放、工資上漲,以及鄰近地區的競
爭,香港已經失去發展勞力密集產業的優勢。是以,政府應嘗試鼓勵一些不能輕易作外判代
工的新工業(如環保回收工業),並嘗試發展新的工業部門,積極配合內地產品進行加工工
業,資助產品的科學與設計研究。

3.2.2 面對全球化及 M 型社會的出現


面對 M 型社會的出現,政府應繼續維持對公用事業的承擔,讓一貫行之有效的財富分配及服
務市民機制,得以延續。

世貿的要害,在於它縮小了政府管理經濟活動和發展公營服務的權力, 反過來/另一方面 大
大增加跨國公司及世貿的權力。因此,要面對世貿的挑戰,我們 要求政府應先行澄清政府開
放本地服務業的立場,而在與其它國家開展任何開放公營服務的談判前,及簽訂任何開放協
議前,都必須廣泛諮詢公眾及業界,並公開全部有關資料,特別是各成員國向香港提出的要
求清單。

我們要抗拒政府將公共服務全面私有化,貿然賤賣資產,任由大財團加以壟斷,令市民權益
受損。政府完全出售公屋的商場及停車場,已清楚反映公共資產全面私有化的弊端:舊屋村
商場營商環境未見改善,新屋村商場進行翻新工程後,不少商戶飽受加租壓力,被大型連鎖
企業取代,減少甚至剝奪居民的選擇。而停車場租金偏高、出租率偏低等問題亦未見改善。可
以說,領匯上市,除了讓少數管理層與股民得益外,最終影響全港基層市民的權益。

3.2.2.1 政府在某些特定領域可進行的投資
香港政府在特定領域進行的公共建設,在世界上是公營事業極為成功的例子,最顯著的莫如
公營屋村及商場。對於這些得來不易的資產,政府應以投資眼光看待,不應視為行政及財政
包袱而賤賣拋棄。正如上面提出,政府可引入私人參與來改進這些資產的管理與增值。另外,
政府亦應以公眾利益為前提進行有限的特定領域投資,如提早買回 東西兩隧道的專營權,以
解決過海交通擠塞的問題。政府對市區重建及環境保育的財政承擔,也應作如是觀。

15
3.3 與中國內地 經濟 的融合

踏入新世紀,隨著香港經濟轉型令傳統工業更趨式微,與及中國加入世貿向世界資本主義市
場開放這兩大轉變,為香港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與中國內地的融合,是香港在全球
化浪潮下的遭遇,必然令基層勞工的權益受到剝削及傳統行業受到衝擊。

3.3.1 社民連立場
要迎合這兩項轉變,政府應積極與中央政府及各省市政府商討,釐定香港如何配合中國內地
之整體發展。例如積極推動為內地發展的服務行業如會計、保險、金融及法律服務等,令香港
可以向大陸輸出專才,讓香港成為中國通往世界的樞紐。

近期而言,政府應在基建上加強投資,盡快與中國內地在交通上聯為一體,但在發展同時,
應致力縮減貧富差距及保護環境。

長期而言,政府應在適度保持本土特色的情況下,推動與中國內地全方位的經濟融合,也要
加強宣傳減低市民抗拒經濟融合的心態。同時,要確保基層勞工權益得以保障及傳統行業得
以持續發展。

3.4 官僚惰性與公營部門改革

香港公共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約百分之二十左右,遠比西方先進國家為低,然而官僚惰性是
普世性現象,香港自不能倖免。但近年政府卻不斷以「私人市場效率更佳、資源增值」為理由,
將大批公營事業出售及外判。

政府累積大量儲備,出現財政赤字只屬週期性。以現時香港的發展水平及儲備狀況,不應為
節流而大幅削減公營部門開支,影響服務水平。因此並無必要大幅進行私有化、私營化、公司
化、公私合營(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PPP)、服務外判,以及縮減公營部門人手。過往
數年,香港公營部門改革的經驗顯示,層層外判、公司化及市場化降低問責性,影響服務質
素。大幅縮減公務員隊伍,不但不能根治官僚惰性,還在固有的終身制公務員、合約公務員、
與外判公司員工之間,製造分化局面,嚴重打擊公務員士氣,令服務質素下降。

隨著社會進步,市民要求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務質素,公共開支相應上升是必然趨勢。香港社
會必須邁向更高質素的社會服務及福利水平,而服務開支應透過政府擴闊 稅基或收入來源,
由社會共同承擔。

3.4.1 社民連立場
公營部門改革的最重要方向,是提高整體公務員系統的問責性,加強公務員 接受來自民選議
會及公眾的問責。提高問責性必須由高級公務員做起/開始。因此,局長級官員應以合約制形
式受聘,由行政長官政治任命,不稱職、犯嚴重政策及行政失誤的官員可被辭退。

在各部門及各級設立考核機制,由部門主管與基層僱員代表參與,負責懲處不稱職的公務人
員。此外,政府應將審計署改為獨立部門,直接向立法會負責,並且訂立資訊自由法,令市
民可自由查閱公共資訊及政府擁有的個人資訊,加強體系透明度及問責性。

控制公營部門開支應從削減不必要開支着手。政府必須落實檢討過時 的員工福利,並因應每

16
年審計報告中有關減少資源浪費的建議,重新全面檢討公務員及資助機構薪酬架構 ,以縮窄
高層與基層職員間的薪酬及福利差距,善用資源。政府更應有效調配員工及資源,將出現過
剩人手的部門員工,調往其他服務有待拓展的部門(例如社會福利服務、屋宇署、勞工處
等),並為其提供培訓,以適應工作性質的轉變。

政府節省資源的措施,只應在不影響服務質素的前提下推行,不應單純為節省公營部門開支
而將政府部門私有化、私營化、公司化,及將服務外判,尤其是涉及基本民生需要的公共服務
和設施,以免影響服務質素、基層市民的權益、及公務員生計。

3.5 公用事業監管及強化企業責任

香港的公用事業很多以專利的形式經營,形成壟斷局面。不少公用事業在壟斷情況下持續提
高價格,市民無從作其他選擇。

現時的利潤管制計劃,未能有效規管公用事業的利潤和價格。不少公用事業透過擴大借貸及
資產值以提高准許利潤,不斷提高價格,造成沒有效率的投資及環境污染,令市民大眾作為
消費者的權益嚴重受損。須知公用事業收費是百業的固定經營成本,其任意加費對香港長遠
的營商環境會造成重大損害。

3.5.1 社民連立場
現時經營公用事業的大企業,都是與香港社會共同成長的本地企業,因此對本地社會及所從
事的事業,帶有不能推卸的企業責任。雖然這些企業對其企業責任往往誇誇其談,骨子裏卻
不肯承擔。政府實有責任聯同市民大眾及民間組織,對其是否盡上社會責任進行監察與批
評,而不應採取不負責任的態度放任自流。

因此,政府必須全面檢討現時賦予公用事業的利潤管制計劃及加價機制,考慮修訂利潤管制
法例,如將加價幅度與通脹掛鉤等。

電訊專營權開放後帶來競爭,令價格下降及服務改善,顯示開放競爭是對消費者權益最有利
的政策方向。但由於大部份公用事業均需要龐大的投資,投資者不易打入市場,專營權開放
並不容易進行。但政府仍應以積極的政策引入競爭,如落實兩電聯網等,讓消費者有所選
擇,以促進公用事業改善服務質素。

就著能源及交通方面的公用事業,政府應制訂長遠的能源政策,規劃香港長遠的能源需求,
於能源市場引入競爭。其次,政府應採取優惠政策,增撥土地予石油產品業務的新經營者,
打破現時三大公司寡頭壟斷汽油、柴油及石油氣市場,集體操控價格的局面。政府亦應研究引
入天然氣,加强與煤氣公司競爭。

由於現時不同交通工具並沒有統一的價格批核機制,政府應成立「交通價格評議會」,由民間
代表、學者、區議會代表、立法會代表及政府官員建議,並交由地區議會及立法會統一審核各
交通工具的價格調整申請。另外,為促進巴士、渡輪、小巴、及兩鐵的良性競爭,在不影響路面
交通的前提下,准許輔助性交通工具(如村巴)等的經營,以增強競爭及提高靈活性。

3.6 稅制改革

17
香港一向奉行簡單的低稅制。九十年代以來,由於社會的需要,公營部門的開支不斷上升,
而政府透過高地價政策,以售賣土地來支付上升的開支,令稅率維持低水平。然而,高地價
政策帶來不少後遺症,首先不少市民將大量收入用於供樓,影響生活質素;其次經濟發展過
份偏重地產及金融業,造成「泡沫經濟」。 另一方面,雖然香港奉行低稅政策,政府卻坐擁大
量儲備,足夠應付政府三年開支,遠超出國際所需標準,更無視促進經濟發展,改善貧富差
距的現狀。

3.6.1 社民連立場
政府財政收支平衡固然重要,但政府的財政角色,應以資源分配及再分配,拉近貧富懸殊,
促進經濟增長為目標。是以,在經濟低迷時,政府不應固守某一財政年度的收支平衡,而應
以三至五年的財政年度為平衡指標,透過調節稅收及公共開支,減輕市民負擔,增加就業、
以協助經濟困難的人士,也避免加重經濟不景造成惡性循環。

香港的稅制必須進行根本性改革,逐步引入其他稅種,取代土地售賣為主的方向。整體稅制
必須包含累進性質,目的為財富再分配。現時直接稅﹝利得稅及薪俸稅﹞大約只佔稅收三份
一,令本港稅制收入再分配的效果不彰。政府實應加強薪俸稅及利得稅的累進性質。若果有需
要擴闊稅基,應顧及新稅項是否以累進為原則,例如資產增值稅、利得稅、利息稅及海外收入
徵稅等稅種,但不宜開徵累退性質的稅種,如銷售稅及離境稅等。

現時政府坐擁一萬億儲備,但百萬市民卻陷於貧窮,是難以接受的社會不公義。政府應撥出
部分儲備設立社會保障基金,支付醫療、失業或老人退休開支,改善社會保障制度。政府只需
要將儲備保持在每年經常性開支的兩倍水平,以維繫金融體系、港元穩定,及應付不時之需。

現時公共收費佔收入的百分之十,是合適的水平,並可按經濟需要增加,以應付社會服務及
公共開支的增長。公共收費由於直接影響民生,不應以「收回成本」為收費原則,而應在現行
標準按通脹率逐年調整。

3.7 就業政策

3.7.1 工種消失及「無保障階級」的出現
全球化、金融風暴及經濟轉型,令香港的失業問題加劇。年紀較大、教育水平較低、及低技術的
工人長期失業,陷於赤貧。工廠北移,令低技術的職位大量流失,不少當年的工廠工人賦閒
在家,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引發房屋、社會福利等社會問題。近年,服務業的低層職位,亦
持續向內地流失,此趨勢隨著中國加入世貿而持續加劇,高學歷人士亦面臨威脅。現今的就
業問題,反映了單靠市場調節和現行的再培訓計劃,難以解決長期失業的問題。

在年輕人方面,不少中五畢業或更早輟學的年青人謀生困難, 許多大學生或更高學歷者也未
能學以致用。年輕人的就業困難,顯示香港教育制度與就業市場的錯配。過分著重文法學校的
訓練,不能與就業市場掛鈎,然而在部份行業,高學歷畢業生的人數,仍未能滿足市場的需
要。

在中產階級方面,在經濟危機中,縱能保住職位,亦經歷減薪、實質工資下降、工時延長等工
作條件惡化的苦況。而在經濟轉型下,某些工種永恆消失,工作條件變成永恆的合約化,令
中產階級及中年就業者變成忍受工作條件每況愈下的「無保障階級」 。

18
3.7.2 社民連立場
社會民主價值,在於保障全民就業的權利,讓全民可以尊嚴地生活。 政府應針對低技術工人
透過開展社會服務創造就業職位,包括設立更多家務助理職位、對獨居老人提供更多家庭服
務,以及大幅開展託兒服務等等。政府並可透過開拓新興而低技術的產業(如環保工業),
創造新的簡單工種。簡單服務性工種的設立,有助吸納長期失業工人就業,改善社會服務及
整體生活質素。

政府應確保以全民就業為目標,故應以積極的就業政策為主,透過具體的政策及稅務優惠,
防止職位流失。同時增加資源推行持續教育、再培訓計劃及社區進修課程,為失業工人提供合
適的教育與培訓,提升他們的技能以重投就業市場。

政府應積極推動舊工廠區轉型,在法例上重訂工業的定義至囊括各種新興產業,簡化舊式工
廠大廈的改建及改變用途申請,如作物流用途,亦協助舊工廠區廠戶轉型或提升產業質素。

3.8 保障勞工權益

六十年代以前,香港差不多沒有任何勞工福利及保障,及至六七暴動後,才逐步引入少量保
障勞工權益的法例。由於香港民主發展步伐緩慢,商界長期對政府的施政有重/極 大影響,
令香港勞工權益、保障及福利,遠遠落後於同等發展水平的國家。工資低、工時長及福利少,
堪稱世界之最。在經濟繁榮時,僱員未能公平地分享繁榮的成果,一旦經濟下滑,工人卻首
當其衝。香港作為一個國際級都會,如此不公平的現象實令人難以接受。

多年來,殖民地政府均忽視勞工權益,並且因政治原因壓抑工會的發展,不尊重工人集體談
判的權利,令現時香港的僱員與僱主長期處於不對等的關係。回歸後,特區政府及臨立會 更
重新廢除回歸前立法局制訂的保障組織工會、參與罷工及集體談判權利的法例,嚴重削弱僱
員討價還價的能力。金融風暴下,無數僱員被解僱、忍受強迫減薪或「自願」離職、無償超時工
作、剋扣福利、拖欠薪金等等,正反映現行制度缺乏對僱員的保障,情況極度不公義。

3.8.1 社民連立場
事實上,勞工權益和福利並不是削弱香港競爭力的「免費午餐」。先進國家的經驗表明,較 佳
的工作條件和僱員福利,可以令工人有尊嚴地生活,並可提升勞工的生產力,減少因勞工保
障不足而帶來的職業疾病和傷亡,及貧困帶來的社會問題,減低整體社會成本,長遠 而言對
社會有利。

短期而言,我們要求政府盡快重新立法保障組織工會、參與罷工及集體談判的權利,以及立
法禁止不公平解僱。政府並需為那些以不斷延續合約受僱的僱員(running contract
workers),引入保障的機制。

長遠而言,我們認為僱員與僱主應以對等關係,透過集體談判決定工資及僱員的工作條件。
在整個社會層面,工資及其它有關勞工福利的政策和立法,應由僱主、政府和僱員代表共同
商議,達成共識後由政府落實執行。香港亦應按照「國際勞工公約」的規定,就有關標準進行
本地立法,令本地勞工獲得符合國際標準的勞工保障。

具體而言,政府應就勞工福利及保障,採取下列的立法及政策措施:
 最低工資 。經濟不景下,本地工資已被壓低至時薪十二元,某些工種的薪金更低至每

19
月三四千元。甚至在失業率下降時,薪金仍被壓低,令低薪勞工無法餬口,最終只會
令更多人放棄工作,領取綜援過活,加重納稅人的負擔。政府必須立法制訂最低工
資,令辛勤工作的人可獲得基本生活保障。
 立法規管超時工作 :立法規定每週最高工時,及制訂「超時工作條例」,讓僱員在超
時工作後可按合約獲得相應報酬,並規定每八小時工作須至少有一小時休息時間。
 保障各種弱勢勞工群 :加強監管包括殘疾、精神病患、釋囚、年齡、新移民、種族、性
別、性傾向在內的就業歧視,以及辦公室性騷擾,另加強託兒服務並落實男女同工同
酬等。
 設 立 失 業保障 :從財政儲備中撥款成立失業保障基金,向失業人士按月提供不低於
工資中位數三成的失業援助金,保障失業人士享有基本收入維生。
 工 業 安 全 :現時香港的工業安全賠償額偏低,不少僱主或僱員亦沒有全面執行工業
安全的法例。各行業應在工人組織及僱主組織共同參與下,共同制訂職業安全法則。政
府應全面提高工業傷亡的賠償金額,設立「中央工傷補償基金」,彌補私人保險的不
足。勞工處亦需加強巡查工作場地,確保僱主僱員執行工業安全的法例,嚴懲有法不
依的僱主。
 制訂「本地工人優先就業法」 ,確保僱主或政府必須在未能聘請本地僱員的前提下,
才可輸入外地勞工。此外,擴大輸入專才計劃,只會削弱本地僱員的就業機會。
 擴大對兼職僱員的保障,廢除現有僱傭條例中剝削兼職工人福利的「四一八」規定。

3.9 消費者權益

3.9.1 現況
在香港這個消費型社會,消費者權益享有一定程度的保護,然而仍因消費市場 的激烈競爭,
而受到許多新問題困擾。濫發的信用卡,是眾多銀行及財務公司向不能自拔的消費型新一代
招手。舖天蓋地的美容與纖體廣告,向本已瘦弱的女性群體進攻,令女仕徘徊在使用過多傷
身美容產品及患上厭食症的邊沿。缺乏充分監察的危險食品,不時流入市面,令市民經常陷
入過度恐慌之中。此外還有不時出現的無良商店及旅行社,對國內遊客作出「湯客」行為。過度
及誤導型的消費模式,是資本主義激烈市場競爭下的必然結果,也是市場經濟明顯失效,或
甚至造成反效果的主要失誤區。政府在此必須負起監管、教育及適當引導市民大眾的功能。消
費者權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也關系到香港能否繼續成為中國及亞太地區最先進城市的地
位,於旅遊業及市民健康福祉,都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3.9.2 社民連立場
 政府必須負起監管消費市場及教育消費者的責任,重點在加強消費者委員會及其它有
關之法定機構的職能,以致能取締諸如濫發信用卡,及財務公司作出不實宣傳等行
為,並協助消費者對不法商人進行集體訴訟。
 在食物安全方面,食物安全中心的職能亦需加強,考慮引入全面的食物來源監察及檢
驗系統。而政府亦需盡快加強食物安全條例,並效法歐盟盡快引入基因食品標籤條例。
 政府須加強監察消費市場在廣告及食物標籤方面的誤導消費者行為。
 長遠而言,政府應通過大學及政府轄下的科研部門,加強與市民健康有關的科研及資
訊蒐集,並通過教育及宣傳,引導市民大眾掌握資訊及具辨識力的消費者。

3.10 人口政策 (參考香港基督徒政綱研究計劃之人口政策及教育政綱)

3.10.1 現況

20
政府於 2003 年 3 月發表的人口政策報告書,表明人口政策要應付人口老化問題,亦要推動
新來港人士融入社會,最終的目的是確保香港的人口能維持及推動知識型經濟的發展。基於
香港人口年增長率過去七年平均低於百分之零點二 (2003 年剛為百分之零點二),而約八至
九成的人口增長依賴新移民。引用時為政務司司長的曾蔭權於 2003 年 3 月 26 日在立法會就
《人口政策專責小組報告書》的發言:「專責小組了解到,除非我們的生育率大幅回升,否
則,香港的人口增長會越來越依賴外來移民。我們尊重家庭團聚的權利,尊重《基本法》賦予
的居港權… 」可以這樣理解:政府要達致上述的人口政策目標,新移民是主要的社會資本。

而政府於 2004 年 1 月 1 日推出的新人口政策,側重的是如何吸納有即時「經濟價值」的投資


移民。除了投資金額外,沒有提出其他審批條件;對富人和專業精英可謂「大開中門」。另一 方
面,政府高官亦公開呼籲本港居民多生子女,卻沒有提供任何實質的政策優惠。但是對於低
下層的新移民,政府首先於 2000 年要求人大釋法,阻止許多港人內地出生子女行使居港權。
另外,進一步收緊社會綜合援助保障計劃及醫療服務的申請,規定 18 歲以上在港住滿七年
者才可申請。無數以家庭團聚來港定居的新移民,不但沒有如曾蔭權當年所說的備受尊重,
或因著他們的「利用價值」而受寬待,也沒因著他們與本港出生的居民同是華人而獲接納;相
反,處處可見他們如何在人口政策下受刁難、不能安居樂業,並遭受「同種族歧視」 。

3.10.2 社民連立場
基於重視社會群體及民主權利的價值,也基於香港作為一個移民社會的本質,社民連一貫立
場是政府應積極扶助新移民融入香港社會。新移民實為香港社會持續發展與社會流動的動力
源頭,我們必須以平等、公義、互信、共融的態度,促使各階層市民與新移民一起創造及分享
社會的資源。我們也支持特區政府向中央政府爭取移民的審批權,但也會與社會人士共同監
察特區政府的人口政策發展與施政:
1. 政府不能再拖延,必須盡速為現有及將會出現的新增人口作全面結構性分析,製訂全面
政策以配合新增人口,特別包括入境、房屋、教育政策。
2. 政府應為鼓勵本港居民多生子女,而提供實質的政策優惠。
3. 就著人口老化問題,政府應從速制訂鼓勵老人延長於勞動市場工作的政策,也要致力消
除勞動市場普遍存在的年齡歧視。另政府也應從速檢討老人福利,安老及醫療服務的需求,
以作出前瞻性的規劃。
4. 現時人口政策不利家庭及社會發展。政府應該遵守基本法及國際人權公約以家庭為本位的
條文,為新來港人士提供平等醫療及社會保障,以及良好的家庭成長環境。
5. 政府必須正視新移民受歧視欺壓的情況,必須帶頭停止誤導公眾誤認他們是社會的沉重
負擔;並恢復資助民間團體的新移民服務,協助新移民家庭盡快適應並投入新環境,並教育
公眾明白新移民的真正處境和生活情況,消弭民眾對他們可能潛在的誤解和歧見。
6. 政府應投放更多資源,營辨更多為新來港學童而設的全日制啟動課程,也為新來港的非
專業成年人士,營辨符合現實就業需要之課程。

3.11 房屋政策

土地是香港最寶貴的資源,而安居樂業是每個公民的基本權利。香港市民都希望擁有自己的
物業,但過往高地價政策帶來樓價飛升,令不少夾心階層用近半家庭收入以供樓,生活壓力
龐大,而生活質素亦受影響。由於要維持高地價政策,政府放棄了八十年代承諾的「以公屋為
主導」的長遠房屋策略,改為鼓勵市民置業。高地價政策帶來地價及樓價狂飆,夾心階層叫苦
連天;房委會以售賣居屋圖利,且由於壓低成本、層層外判,令居屋質素出現嚴重問題。及後
董建華停建居屋托市,斷絕房委會財源,公屋興建速度因而放緩,更令公屋輪候時間拖長、

21
擠迫戶增加、受重建影響者無法得到原區安置,最後更將房委會商場車場變賣,造成種種房
屋問題。

3. 11. 1 現況

 整體上,公共房屋可說是香港政府的德政,是公營部門營運成功的最顯著例子。除了
後期的房委會短樁事件外,大致上愈近期的公屋及居屋便建得愈好,除了不能在自
由市場買賣或租賃外,這些公屋及居屋在位置、設計、配套、質量上與私人屋苑比較毫
不遜色,有些方面甚至遠超私人屋苑,如休憩空間的比例,社福及教育機構的設
置,以致每每被鄰近的私人屋苑巧妙利用。
 政府現今的房屋政策是促使市民置業,減輕政府承擔,但造成利益向地產商傾斜。這
政策始自 1973 年房委會重組成為公屋提供者,脫離政府架構,財政逐步自負盈虧。
1988 年起,房委會須自行承擔新建公屋的資金。
 促使市民置業的措施包括:公屋富戶政策、出售公屋、公屋住戶優先配售居屋,及首次
置業貸款、放緩出租公屋興建等。

3.11.2 面對問題
 九七回歸後經濟下滑,大量自置物業變成負資產,無力續供者變成一無所有,甚至負
債纍纍,令大批市民往社會下層流動,造成民怨沸騰、社會不穩。
 回歸後,特區政府的土地供應政策受地產商左右,經常因應短期的市場波動而改變,
如改變土地供應量及改變不同類型居所的供應量,令市民無所適從之餘,更為市場引
入很大的不穩定因素。
 政府卻將公屋輪候者與房委會之間的矛盾,轉化為輪候者與「富戶」之間的矛盾,對後
者不公。
 房委會或為達八萬五建屋指標,或為謀取營運經費而壓低建屋成本,供應居屋素質參
差,部分極為差劣。
 停售居屋一事影響惡劣,完全打破房委會以出售居屋籌措公屋興建資金的運作模式。
而出售公屋商場及停車場一事(見 3.2.2),更反映政府有意推卸作為公屋提供者的
責任,最終影響基層市民的權益。

3.11.3 社民連立場
 我們認為,政府有責任為低下階層提供具起碼建築質素及設施齊全的居所,但沒有責
任保障所有人或大部份人擁有物業,因此政府不須鼓勵市民置業,更不應「托市」。 政
府的責任只是釐定穩定的土地供應政策,令發展商及置業者可以預計未來樓宇供應,
自行作出投資決定,然後由市場自行調節售價。私人樓宇可以是市民投資保值的財
產,但不應成為投機的生財工具。
 政府及房委會須放棄以促使市民置業為主導,利益向地產商傾斜的房屋政策,改為
以興建出租公屋為主導。
 政府應以公眾利益為前提,視公營房屋為特定領域的投資,故應盡快重新供應居屋,
為市民提供選擇,也重新為房委會提供興建公屋的資金。
 供應更多出租公屋,有助減低市民置業的壓力,有助穩定樓價及租金,對小市民有
利。但亦減低地產商供應中小型私樓單位的誘因。政府可按供求,在需求上升時,增
加居屋供應,亦有助穩定樓價。
 政府有責任為沒能力解決居住問題的住戶,特別是新移民及弱勢社群,提供援助,
使其獲得安全衛生的居所。援助可包括直接或間接提供房屋,或提供金錢資助。

22
3.11.4 公屋政策
 政府應多撥土地興建公屋,增加公屋供應量。長遠目標為所有家庭收入低於中位數的
家庭,均可入住公屋,短期目標應是在十年內令所有在輪候冊上的人士可以入住,而
將來輪候時間不超過一年。
 我們並不反對以收入/資產審查來評定公屋入住的資格。但單以這準則,並未能照顧
有特別需要人士。現只有長者獲優先照顧,其他困難的住戶,例如單親家庭、殘障人
士、小數族裔等,並未獲特別考慮。我們認為房委會應在分配的優次上,加入照顧不
同類別弱勢人士的考慮。
 全面調整及檢討現行公屋租金,令公屋租金不超越家庭入息一成。立法規定其後的公
屋租金增長,不應高於通脹率。
 房委會須檢討公屋富戶政策,公平對待選擇長期居住公屋的居民。
 房委會須繼續投資更新、改善、以及重建舊型公屋,確保居住環境良好。也要保障公營
房屋的興建質素:全面檢討現時的外判制度,嚴懲違法及建造不符合標準樓宇的承建
商,改善驗收程序及制訂監察工程人員的專業守則。
 政府可將少量較新建成的公屋在妥善維修後出售,但大部份公屋應以出租為主。政府
應增加注資予維修基金,為出售後的公屋提供維修保証。
 放寬新移民入住公屋限制,令新移民可以從速上樓,不致負擔高昂的租金。

3.11.5 居屋及夾屋政策
 居屋對有意置業的中下階層仍然是一個主要的選擇,並且可吸引有能力置業的公屋富
戶搬離公屋,騰出公屋單位予有需要人士。停建居屋會斷絕房委會興建公屋的資金。我
們認為政府應保持穩定的居屋供應,不應以貸款取代。
 夾心階層居屋是政府在樓價極端不合理時推出的計劃。原則上,如果樓價停留在合理
水平,並且趨於穩定,政府沒有需要以津貼售價的形式協助夾心階層置業,但政府可
考慮以低息貸款形式協助中產家庭置業。
 現時居屋售價仍然偏高,令部份有意購買者裹足不前。建議降低居屋售價,令置業者
的按揭供款少於平均家庭入息三成。
 居屋建築質素是影響市民購買居屋意欲的重要原因。政府應全面檢討居屋承包「價低者
得」的制度,加強監督居屋的施工,尤其嚴密監察私人參建居屋的質素。建造不合規格
居屋的承建商,政府應不准其再參與投標。

3.11.6 私人樓宇政策
 現時政府經常因應樓價短期波動而改變土地及樓宇供應,或改變不同房屋資助計劃
的內容,為樓市帶來不穩定因素。政府應以五年為中期規劃年限,清楚宣布每年供應
私人樓宇、居屋、公屋的土地及樓宇單位數目。該計劃在五年內不會改變,令投資者可
以有所預算,而樓宇價格則由市場自行調節,政府不應根據短期的價格波動而改變
供應。
 政府應該立法,規限發展商於合理時間內,將建成樓宇推出市場發售。(move up)
 政府應對「強制驗樓計劃」影響的樓宇,承擔初步的驗樓責任。政府並應提供貸款,協
助有困難的舊樓業主進行必須的維修工程,保障市民安全。
 政府應更積極協助舊式大廈成立法團,並修改「建築物管理條例」,令小業主可對大廈
管理有更多參與。

3.12 城市規劃及市區重建

23
3.12.1 現況
市區重建有助改善舊區居民居住質素,亦可更有效運用土地資源, 城市規劃及市區重建若實
行得好,可以有效創造新的都市空間,達到活化都市及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是有效再分配
財富,同時達到藏富於民與增大政府資產的善政。但 2005 年民間反對以至推倒西九龍文娛康
樂區計劃,民間反對中環填海計劃,2006 年底民間反對清拆天星碼頭事件,灣仔喜帖街重
建引發居民抗爭,與及政府以放任態度造成天水圍之「天水圍城」局面,在在顯示了政府在城
市規劃及市區重建的諮詢及政策制訂上的連番失誤,歸根究底在於政府在缺乏財政承 擔下,
仍然追求好大喜功的地標工程,及與地產發展商盤根錯節的商業利益關系。如此的施政格
局,並不利於香港城市的重生,也不公平對待原本擁有或享用市區寶貴土地資源的舊區居
民。

3.12.2 社民連立場

 政府應以公眾利益為前提,視市區重建為特定領域的投資。 (參 3.2.2)
 政府必須做好照顧市民的角色,重新全面檢討香港的城市規劃及市區重建的架構、組
織、政策及有關法例,務求讓所有持份者都能充分表達意見及參與。在重大而牽涉全港
公眾利益的計劃,政府更應預早通過大眾傳媒諮詢全港市民。
 政府必須檢討市區重建局的角色,及市區重建之操作流程,加大對市區重建的資本承
擔,以求能達到重建區租客能上樓,業主能取得同等單位的目標。現時市區重建局收
地收樓的權力過大,令舊區居民的權益不能獲充份照顧。我們認為市區重建應有詳細
時間表,並與居民詳細商討;賠償應以原區公屋單位安置,及參考同區樓價作出現金
賠償。
 政府須考慮整合房屋政策及市區重建政策,以達到市區重建地段有適度的公屋與私人
樓宇配合,一方面讓重建地段的租戶可原區或鄰區安置,另一方面也達到均衡重建地
段的目的,有利於達到社會和諧。
 政府必須在新市鎮發展上加強照顧基層市民的需要,尤其是在交通支援及家庭支援兩
方面。
 政府亦應積極協助舊工廠區轉型,令舊工廠區重生及提供就業機會予附近居民。

24
(4)社會政策綱領

香港的社會福利哲學,一直停留在「助不能自助者」的剩餘模式(residual model),僅限於救
助無力自立的一群,沒有為人民提供全面的社會保障,令他們可以安居樂業。這令香港的福
利水平,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而香港的弱勢社群,亦不能得到充分照顧。社會福利根本是
公民應享有的權益,政府有責任運用福利政策,讓全體公民能夠有尊嚴地生活。福利的目
的,在提升共融及平等參與、為要實現一個以關懷社群為本的社會,為家庭及個人提供有利
實現自我的服務。完善的社會保障,可令所有人的機會更為平等,享有全面的發展機會,令
人民生活得更快樂,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減輕,有助社會的祥和穩定。

4.1 貧富懸殊

4.1.1 現況 (參考資料:香港樂施會)
 1991 年全港家庭住戶月入中位數為 HK$9,816.50,以 2001 年價格計是 HK$15,137;
2001 年全港家庭住戶月入中位數則為 HK$18,500;相對之下,全港家庭住戶月入中位
數在十年間上升超過 22%。
 以 2001 年價格計,最低收入的一成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由 1991 年的 HK$3,084 下
降至 2001 年的 HK$2,977,減幅為 3.7%。
 貧窮住戶
i) 零收入家庭:由 1991 年的 3,233 戶,佔所有住戶的 0.2%,上升至 2001
年的 22,313 戶,佔所有住戶的 1.1%。
ii) 單身長者家庭:由 1991 年的 63,000 戶,佔所有住戶的 4%,上升至 2001
年的 98,000 戶,佔所有住戶的 4.8%。以 2001 年的價格計,這類家庭平均收入由
1991 年的 HK$5,900 減至 2001 年的 HK$4,600。
iii) 年長夫婦家庭:由 1991 年的 23,000 戶,佔所有住戶的 1.5%,上升至
2001 年的 54,400 戶,佔所有住戶的 2.7%。平均月入由 1991 年的 K$9,100,減至
2001 年的 HK$7,400。
iv) 年老綜援受助家庭,2004 年為 149,000 戶
v) 殘疾或健康欠佳綜援受助家庭,2004 年為 40,000 戶
vi) 單親綜援受助家庭,2004 年為 40,000 戶,佔所有綜援受助家庭的 13.4%

 貧窮戶地區分布〈2001 年〉
最貧窮
深水埗〈住戶月入中位數 HK14,000〉
油尖旺〈住戶月入中位數 HK14,705〉
觀塘〈住戶月入中位數 HK15,750〉

最富裕
東區〈住戶月入中位數 HK23,705〉
中西區〈住戶月入中位數 HK25,350〉
灣仔〈住戶月入中位數 HK26,000〉

全港平均〈住戶月入中位數 HK18,500〉
 就業貧窮

25
1991 年在職人士月入中位數為 HK$8,481,2001 年上升至 HK$11,250,升幅為 32.6%。然
而,收入最低一成的在職人士,1991 年的月入中位數為 HK$3,701,在 2001 年則是
HK$3,860,只微升 4.3%。
從事「社區、社會及個人服務業」的人佔全港就業人士的四分一,他們當中收入最低的三
成人士,收入由 1991 年的 HK$3,855 至 HK$5,783,下跌至 2001 年的 HK$3,670 至
HK$4,500,他們之中包括清潔工及保安員。
 貧富懸殊
把全港住戶等分為十組,在 1991 至 2001 年間,只有收入最低的一組的月入中位數下
降,其餘九組的收入都有不同程度升幅。
在 1991 年收入最高的一組是收入最低一組的 19 倍,至 2001 年,則擴闊至 26 倍,貧富
住戶的收入差距明顯擴大。
1991 年收入最低的一組,收入佔整體社會收入的 1.3%,至 2001 年下降至 0.9%。相反,
1991 年收入最高的一組,收入佔整體社會收入的 37.3%,至 2001 年則升至 41.2%。貧窮
戶所獲的社會資源愈來愈少,富裕戶則愈來愈多。
1991 年堅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為 0.476,1996 年已升至 0.518,2001 年更升至
0.525。系數介乎 0 至 1,系數愈大,貧富懸殊亦愈嚴重,經濟學者鄧樹雄認為系數「超過
0.5 已反映貧富差距十分大,比第三世界還嚴重。」反映香港貧富懸殊情況嚴重,為世 界
堅尼系數最高地區之一。

4.1.2 面對問題
 貧窮及貧富懸殊是一個社會結構問題,成因包括資本家/財團剝削勞工階層,向資本
家傾斜的政府政策,經濟轉型,以及年齡、性別、種族等歧視因素。香港的貧窮問題成
因有多方面:包括失業問題、人口老化問題、傷殘人士缺乏照顧的問題,與及新移民
問題、單親家庭問題、精神病患問題、犯罪問題,故此貧窮問題需要多方面的政策配
合,最終達致消滅貧窮的目標。
 香港的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社會面對日益嚴重的社群隔閡、及家庭與個人問題。九六年
的堅尼系數達 0.518,已經高於不少非洲及拉丁美洲國家。回歸後,情況變本加厲,
香港的經濟發展,並無惠及低收入家庭,反之,這些家庭的收入愈來愈低,與富裕家
庭收入差距愈來愈大。
 香港經濟轉型,對擁有技術、專業及從事金融服務業的人士有利,但對從事體力勞動
或沒有技術的工人極為不利。他們面對工資下降,就業不足及失業,情況嚴峻。
 我們不同意貧窮是出於個人懶惰或消極,或由於社會低層形成「依賴文化」所致。因
此,解決貧窮問題,不能靠教育貧困人士向上,或靠削減綜援/福利來催迫他們。九八
年政府以節省開支及「綜援養懶人」為藉口,削減綜援基本金額,令綜援金額相對人均
入息愈來愈少,加劇低下階層家庭的貧窮情況,相對一般市民愈來愈窮。

4.1.3 社民連立場
 政府應成立跨部門小組,聯同民間組織共同制訂全面的「消弭貧窮政策」 。
 解決就業問題 是解決貧窮問題的重要環節。政府應積極透過支援部份工業如環保工
業、擴展社會服務如老人服務等,提供更多職位予低技術勞工,藉此協助他們建立工
作習慣,以提升個人自信與技能,從而增加就業機會。
 現時的綜援金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長遠而言,香港應設立較完善的社會保障制
度,為弱勢社群及失業人士提供安全網,令他們有機會重投勞動市場,改善自己的經
濟環境。
 政府應從財政儲備中撥款成立失業援助基金,為失業者提供不低於工資中位數三成的

26
失業援助金。另外立法規定最低工資,避免低薪勞工陷於貧窮。
 政府應從財政儲備中撥款成立即時生效的「全民退休保障計劃」,讓六十歲或以上的長
者領取「老年退休金」,確保長者能維持合理的生活水平,並放寬與家人同住長者也可
申請綜援金。
 政府應加強新移民輔導服務,令他們可以從速融入社區。放寬新移民入住公屋限制,
令他們不須負擔昂貴租金。
 個別組群的貧窮,如由家庭破裂造成的婦女貧窮;低收入人士的晚年困境;小數族裔
的就業困難等,我們敦促政府應透過特定措施,如擴展託兒服務,予以紓緩及改善。
 為避免跨代貧窮的延續,政府應為領取綜援而有特別需要的兒童,提供課後託管及補
習等支援。
 政府應提倡及扶助(del 在社區內推行)「社區經濟」,例如推動社區回收創造綠色就
業、經辦(del 各類型)以街坊為服務對像的合作社等;提供另類經濟及就業模式,使
失業及需照顧家人的婦女可以用勞力獲取報酬及個人發展的機會。
 在根本層面上,只有透過民主過程,調整現時向大財團傾斜的政策,締造更公義的財
富再分配,為貧困人士提供更適切的福利與培訓,尤其是加強資助貧困人士的子女教
育,才是基本解決貧富懸殊之道。

4.2 福利政策

現況
香港社會福利發展向來受各種不利因素限制,包括:
 華人視社會福利為向不能自助人士的施予,而非一種公民應享的權益。因此,協助只
能維持在最低水平。
 資本家壟斷社會輿論,左右政府政策,以「致力保持香港強勁競爭力的低稅制、保持有
利營商環境」為藉口,壓低稅率,再加上中方在回歸前對港英政府過分投放社會福利
資源的疑慮(参 1995 年中英聯絡小組中方代表陳佐洱發表的「車毀人亡」論),都阻礙
了香港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
 基本法 106 條列明「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
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相適應。」這規定限制了在社會不景氣,市民對福利需 求
最大時,港府可承擔的福利開支。
 回歸後,九七金融風暴令政府緊縮社會福利開支,並於數年前開始推行一筆過撥款的
資助福利機構政策。

面對問題
 香港社會福利的發展,遠遠落後於經濟發達程度相若的地區/國家。
 社會福利界因一筆過撥款的資助機制,導致人手不足、經驗人員流失及同工不同酬等
問題,結果造成社會福利界人才流失,也造成許多社會服務水平下降,每每出現社會
事件而社工介入不足的情況,嚴重影響社工專業及香港社會福利的未來發展。

社民連立場
 公民生活基本需要獲得保障,社會才是真正機會平等,人的長處及優點才能完全發揮
出來,社會的活力、創造力才能體現;適切的社會保障有助紓緩個人及群體面對的壓
力,對社會穩定與祥和,有莫大幫助。
 我們認為公眾輿論過分誇大社會福利發展的負面影響,過分誇大市場力量解決貧窮問
題的能力。政府其實應廣泛諮詢社福機構及前線員工、服務使用者及公眾,制訂未來福

27
利政策的發展藍圖,以迎接香港經濟及社會的轉變。
 強積金在 20 至 30 年後,才能勉強發揮保障退休人士的作用。因此,政府有迫切需
要,為現時仍未能獲得保障的長者、退休人士,提供綜援以外的保障,包括提高不設
資產審查的高齡津貼金額,並最終設立老年退休金。
 政府的福利政策,需照顧不同困難人士的就業需要,包括長者、單親家庭、婦女、及殘
疾人士。其中包括放寬小販政策。政府亦應引入機制,俾綜援人士可適度工作(如部分
時間工作)以增加收入,讓其可逐漸脫離貧窮線,亦同時洗脫「綜援養懶人」的標籤。
 我們強烈認為政府應重新制訂福利機構的撥款政策。現行的一筆過撥款,對服務質素
有不良影響,應全面檢討及予以取消。政府應停止繼續削減社會福利服務崗位、及停止
將職位外判。

4.2.1 弱勢社群照顧及消除歧視
 弱勢社群如釋囚、殘疾人士,精神、長期及特殊病患者,外地勞工、新移民及其他族裔
居民,老人、婦女、兒童、不同性傾向人士及單親家庭,都應該受到社會的尊重與照顧。
政府應引入尊重及了解弱勢社群的公民教育課程,消除對一切弱勢社群的歧視。
 政府應對弱勢社群加強教育及就業訓練與支援,如以政策優惠鼓勵企業僱用他們、對
他們作交通上的支援等,是令他們能融入社會及尊嚴地生活的最重要措施。
 政府需加強撥款予社福機構,開辦活動以協助弱勢社群融入社會。

4.2.2 殘疾人士 照顧
 政府應訂立聘用殘疾人士的指標,及以稅務優惠推動企業招聘殘疾人士,讓他們獲得
就業機會,過有尊嚴的生活。
 政府須建設各項公共設施以照顧殘疾人士的特殊需要,如增加合適的通道,讓殘疾人
士能使用,落實一個無障礙環境。
 政府應落實「融合教育」,為學校提供資源、設施及培訓,使學習能力與普通學生相若
的弱能學童,能到普通學校受教育,以確保殘疾人士的升學率,能與一般學童相同,
以實踐他們平等受教育的權利。
 政府應保障殘疾人士獲取資訊的權利,這是殘疾人士得以自我提升的重要手段:公共
機構及政府部門應提供凸字、手語、及字幕等設施;另外也提供資訊科技服務,並改善
網頁設計讓殘疾人士可獲得更多資訊。政府應成立基金會,以稅務優惠鼓勵企業捐
款,資助殘疾及失明人士購置專用的電腦。
 政府的復康服務應以家庭為中心及日間照顧為主,並優先發展家居支援服務;另需加
強醫護人員入職前的培訓,讓他們能夠了解不同殘疾人士的需要。
 政府應檢討現時傷殘津貼的援助範圍,延伸至長期病患不能工作的人士;及加強照顧
者支援:研究引入照顧者津貼制度,在經濟上協助需要長時間照顧殘疾人士的家人。
另外,也為殘疾人士提供暫託住宿的服務。

4.2.3 少數族裔的教育權利
 根據統計,現時具有香港公民身份的少數族裔人士(包括南亞裔人士)約有 60 萬,佔
全港人口十份一。香港社會在南亞裔人士的教育上支援不足,「班房內融合」的政策問
題眾多,中文成為升學的必然障礙,大批南亞裔港人長期處於大學門檻以外,徘徊於

28
社會低層,得不到應有的發展權利。既浪費了人才,也助長了社會問題。
 政府應透過撥款支援少數族裔人士的融合教育,容許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提供諸如學中文等的融合教育項目,教育當局亦應確保學校能協助提
供場地。
 教育當局應確保學校尊重少數族裔人士的服飾,並將尊重少數族裔的意識納入公民教
育課程之中。
 政府可以由諸如優質教育基金等來源,成立撥款委員會,成員由不少於 50%少數族裔
人士出任,確保有平台為少數族裔的教育提供必要的支援。

4.2.4 老人服務
 現時接近六成的綜援開支用於老人身上,顯示老年退休缺乏生活保障。香港多年來沒
有退休保障,導致現時老人綜援開支上升。我們認為,替退休人士提供生活保障,是
對畢生辛勞的老人的社會回報,故此必須在強積金式的「強迫儲蓄計劃」外,設立「老
年退休金」。所有退休人士可按月支取不少於工資中位數三成的老年退休金,該退休
金由財政儲備中撥款成立的「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基金支付。在設立老年退休金之前,
應提高不設資產審查的高齡津貼金額,並放寬與家人同住長者也可申請綜援金。
 政府應在安老事務委員會內加入長者代表,亦應搜集不同年齡組別長者服務需要的數
據,為不同年齡、不同健康狀況的長者,制訂長遠的長者服務政策,應付長者人數不
斷增長帶來的需求。
 政府應有長遠政策改革長者住宿服務,在不同地區增建長者宿舍。建議房委會在興建
新公屋時,預留若干樓層興建獨立的小型長者單位,另將舊式公屋單位逐步改建成小
型單位,原區安置長者。至於現時質素良莠不的私營安老院舍,政府應加強監管,並
引入評級制度,令長者可獲得具質素保証的安老院舍。同時在大廈內預留地方予社福
機構,為長者提供家居照顧及社區活動的服務。
 面對長者照顧缺乏保障,政府應於各區增加長者暫託服務的名額,紓緩照顧長者人士
的壓力,並積極為獨居或行動不便的長者提供家務助理服務。
 長者退休後的心靈支援:建議政府在社區層面建立支援網,並增加資源,延長長者日
間護理中心的開放時間,提供醫療、輔導服務、康樂及其他活動;另提供終身學習機
會、鼓勵長者就業及參加義工,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助長者渡過充實快樂的晚年。
 政府應改變公屋申請資格,讓那些只持有殘舊自住物業的長者也有資格申請公屋,政
府並有責任設計對長者友善的公共空間。

4.2.5 家庭及兒童
4.2.5.1 保障家庭和諧
 要建立和諧家庭,政府需修改法例及加強支援,以處理日益增加的家庭暴力
(詳見 4.8 婦女政策 – 家庭暴力及性暴力)。
 政府需加強家庭教育工作,減少婚姻問題的發生,包括將家庭生活教育列入
中學課程,及提供婚前家庭教育服務,與及透過傳媒進行家庭生活教育等。
 政府可提供稅務優惠,鼓勵僱主向員工提供輔導及支援服務,如引入託兒服

29
務,及丈夫伺產假,讓男仕分擔家庭責任。
 政府可設立褓姆註冊制度,發展家務工作及褓姆中介組織,為褓姆及外傭提
供兒童照顧的培訓課程。
 政府應制訂單親家庭政策,在不同政策範疇如房屋、稅制等方面照顧單親家庭
的需要。
4.2.5.2 尊重兒童權益
 政府須落實執行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修改現行法例,為兒童提供更有效
的法律保障。
 政府可成立獨立委員會,制訂長遠的「保護兒童政策」,加強公眾及學校教
育,增加兒童對自己權益的認識,及保護自己免於被侵犯或濫待的能力。
4.2.6 青少年服務

4.2.6.1 促進青年發展

七一大遊行至今,以年青人為主的網絡興起,世貿示威後年青人對韓國農民的支
援,天星碼頭拆遷及灣仔利東街重建的抗爭,都顯示出年青人對民主自由公義的熱
愛,對人權平等的尊重,對不同意見的包容,以及對香港社會的認同與歸屬。社會民
主連線會與所有香港市民、尤其是年青人,一同參與社會,並放眼祖國及世界,創造
我們理想中以民主與關愛為本的未來社會。

4.2.6.2 促進社會參與
 政府應通過各種渠道,邀請更多年青市民加入諮詢組織,增加青少年參與社
區事務的機會,從而加強青少年參與整體社會及監察政府的意識。
 政府應提供更多活動,包括義務工作、地區活動等,吸引青少年參與,加強青
少年對社會的關懷與投入;另應鼓勵各中學成立自治的學生會,讓年青學生
參與校政。
4.2.6.3 擴展國際視野
 政府應增撥資源,推薦及資助未能升讀大學的年青人也有機會參加國際論壇
及海外交流的計劃。
 政府應加強圖書館、社區及青少年中心的藏書、電腦及互聯網設施,讓青少年
掌握知識、接觸國際資訊、開拓視野。
 政府應加強圖書館、博物館、社區及展覽中心的活動,促進青少年關注歷史傳
統、文化藝術、環境及生態保育,以強化民主自由平等博愛關懷等的核心價
值,讓青少年投入改善社區,創造自己理想的未來社會環境。
4.2.6.4 促進多元創意思維
 政府應在學校及社區的培訓課程,加強青少年多元及創意思維的培訓。
 政府應提供更多諸如牛棚模式的場地及機會,包括設立公眾頻道,讓青少年
可表達和發揮他們的多元化意念和創意行為。
 政府應騰出舊式工廠大廈加以改建,並配以資助創業計劃,讓更多年青人發
揮創意,培養出創業精神。
4.2.6.5 培養健康人生

30
 政府應加大資源予學校及社福機構,加強各項協助青少年面對學習和生活壓
力的課程及服務,培養青少年身體健康的意識,並有能力解決問題及拒絕朋
輩引誘而習染吸毒、吸食精神科藥物等不良行為,預防青少年誤入歧途。
 政府應於公民教育課程中提倡生命教育,培養青少年愛惜自己及別人的生
命,防止暴力及自殺行為。政府亦應重視性教育及性別教育,培養青少年提
升平等及反歧視意識,增加判斷能力。

4.3 社會治安與懲教政策

香港的社會治安整體良好,罪案率偏低,這與政府及警隊的努力,市民的守法,經濟的良
好,都有密切的關係。但其實香港的警隊,曾經因貪污而惡名昭著。隨著廉政公署的建立,社
會教育水平之提昇,與及警隊質素之改善,而有今天廉潔有效之警隊,這成果實在得來不
易。回歸後,警隊、廉政公署、及懲教署的工作,都面臨一些新難題。

4.3.1 社民連立場
 首先是警權及廉政公署權力過大而造成的濫權傾向,如以貝多芬音樂掩蓋和平集會的
聲浪,不經合法程序拘捕及羈留韓國農民等反世貿人士,任意搜查報館妨礙新聞自由
等。政府實有責任防止同類事情發生,以防止香港的法治變質為濫用刑法,及妨礙人
民行使民主權利。
 政府需保障囚犯於警署及懲教署的遞補及監禁中,受到符合國際人權公約的人道對
待。政府有需要加強警隊、廉政公署、懲教署及海關人員的人權教育。
 警隊內部需發出指引,嚴防警員在執行職務時漠視性工作者的人權,對她們進行性騷
擾。
 政府應增撥資源予社福及志願機構,協助囚犯家屬面對生活困難,及協助釋囚就業及
融入社會(del 的難題)。
 我們反對政府建立單一超級監獄。政府應考慮擴充現有監獄及拘留所設施,及對輕微
罪案犯人立法施以社會服務令代替服刑,以解決監獄空間不足的問題。

4.4 教育政策
4.4.1 現況
行政長官於 2000 年 10 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接納所有由教育統籌委員會(教統會)提交的
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議。一連串的改革應運而生,包括課程、評核機制及不同教育階段的收生
制度。政府免費提供九年普及小學及初中教育,並由 2002 年開始,為全部有志及有能力繼續
升學的中三結業生,提供資助的高中教育或訓練。2004 年,政府決定推行高中三年及大學四
年制。可是,這些改革都忽略了以學生為本 的精神。例如學生怕錯這個現象十分普遍,背後
的原因無人理會。少數族裔一直遇到中文學習的障礙,政府對他們一直沒有施以援手,近年
的教育改革亦未能令他們受惠。

統計處 2007 年 1 月 30 日公布「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政府由前年 11 月至去年 3 月間,曾訪


問一萬個本港住戶,調查公眾對教改的意見。發現 74.5%至 83.2%市民認同教改,提升學生正
面態度和價值觀 (move fwd)、對資訊科技的認識、閱讀和溝通能力。但有 57.3%受訪市民認
為,六成市民接受專上教育已經足夠,87.4%更要求自資專上課程有客觀質素指標,38.3%更
批評政府推動持續教育的工作不足。近年教育改革成為眾矢之的,學界多番批評教改令教師
壓力大增。

31
4.4.2 面對問題
香港的教育,一如全球各國的教育一樣,充滿各式各樣的問題。

首先是教育目的只著重為經濟發展服務,為知識型金融商貿經濟提供所需人力,缺乏人文素
質的培養。這對發展民主、包容與關懷的現代社會構成障礙。

香港教育發展受到長官意志愈來愈大程度的干預。雖然這些干預的出發點帶有某些良好願
望,以期對應原有教育系統內之箇疾,及全球化所帶來的巨大挑戰。但無論是學前教育,是
小學抑或中學教育,以至專上及持續教育,都在一些剛愎自用及傲慢的官僚的重手底下,受
到不同類型的壓逼與衝擊。

教育費用的無止境急速上漲(參 3.1.2 全球化之挑戰 -政府開放公用事業的失敗),是當前


各國政府企圖減低對教育經費的承擔,而迫使及任由教育商業化造成的大問題。在香港,情
況也開始往這方向發展。

4.4.3 社民連立場
4.4.3.1 教育精神及主導思想
教育是權利,是作為人在社會中應獲得的社會經濟文化性的權利(a socio-economic
cultural right),不應只為經濟發展服務,而應為個人能在社會中實現自我而服務。

教育目標,除了資訊及知識傳授外,還包括靈性及文化的傳遞,讓學生準備好成為社會的一
員,並協助他們以平等機會為基礎發揮個人最佳潛能。

教育也是培養社會群體性及民主精神等基本價值的文化部門,對發展民主、包容與關懷的現
代社會非常必要。我們必須透過教育,建立熱愛自由、平等、公義、社會團結的價值觀,並倡導
多元化、包容及共融的社會價值;我們認為多元社會是自由民主的最佳保障,反之,一元社
會是對自由民主的最大危害。

因此,政府應引入公民教育課程,這課程應包括
1) 國民及本土歷史教育,
2) 社會 教育,教育公民社會群體的價值,學習關懷及尊重弱勢社群;
3) 民主 教育,教育公民民主的精神,學習民主、包容、自由、公義、人權、法治等原則;
4) 生命教育,培養青少年之家庭意識,交友及戀愛態度,學習珍惜自己及別人的生命,防
止暴力及自殺行為。
5) 環保教育,培養青少年的環保知識及意識。
此課程應作為政府致力消除對不同性別、性傾向、種族、年齡、宗教、工作崗位、階級及意識形態
歧視,支持各個弱勢社群如婦女、青少年、兒童、弱能人士,少數族裔的主要教育工具。

4.4.3.2 教育制度的安排
教育手段須與教育目標相適應,這意味容許民間團體在充分尊重家長選擇及學生意願的前提
下辦學。

重視教育主體,即學生(及家長),及前線人員,即老師的意見,任何改革,都應在尊重及充
分諮詢學生及老師的意見後才加以推行,這才是真正民主精神的體現。

32
教育的內容及教授方式,不應在孤立封閉的環境下進行,須與社會文化、政治、經濟、國際事
務及日常生活等不同的層面互相配合。因此,創意教育,專題研習等富彈性的教學模式應被
鼓勵。

政府應對功課及課外活動量設限,以阻止過分焦慮的家長、教師及學校當局,對學生造成過
大的壓力。

政府亦應將不稱職的長官意志明顯的教育官僚撤走。

4.4.3.3 對各階段教育的立場
學前教育以私營為主,政府向幼稚園及家長提供不同形式的協助,包括在 2007 年引入學券
制。但學券制卻企圖將私營的學前教育機構排除出外,這是非常不合理的長官意志安排,應
立即取消這歧視性安排。當然,政府可對私營的學前教育機構進行監管。

政府的教育當局,在 2004 年匆匆決定推行高中三年制及大學四年制,而在這之前不久,又


開始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令教師壓力大增,甚至造成教師自殺。政府有需要從頭
開始,全面諮詢學生、家長及教師的意見,重新制訂一個合理的教育改革藍圖。

另一方面,就著中學改為六年制,政府應為未能升讀高中的年青人,提供與服務行業直接掛
鈎的職業訓練,令年青人可迅速投身勞動市場。

政府政策造就了大量副學士,然而他們繼續升學及就業的出路卻很狹窄,對他們提供的持續
教育機會明顯不足,對他們的貸款、宿舍資助也明顯少於大學本科生,變相製造受歧視與負
重債的二等大專學生。政府實在應該承擔責任,對副學士提供合理升學出路與資助。政府實應
提供足夠資源,以滿足大學學位的需求,包括承認民辦大學,讓所有副學士及高等文憑持有
者,都能修畢大學學位。長遠而言,政府應取消副學士課程。

政府近年對大學大幅削資,又將大學員工薪酬與公務員脫鉤,結果令受大學條例過分保護的
大學高層胡作非為,他們一方面將大專教育商品化,另方面對薪酬制度脫鉤後的員工進行壓
榨,專事肥上瘦下。政府無視此等腐敗情況,更通過委任制干預大學自主。政府實應修訂大學
條例,將大學自主還給大學的師生。

政府應著力推動持續教育,增撥資源予常規大學,公開大學,及私立大學,以增加副學士及
成年市民入讀大學及修讀學位的機會。

政府亦應為有特殊需要的人士,如失明及殘疾人士,提供特殊教育、專上教育、及持續教育的
額外支援。

4.5 醫療衛生

4.5.1 現况
 香港醫療服務以公營住院及專科服務為主導,主要經費來自每年政府經常性開支撥
款,由醫院管理局提供服務,住院者付款平均只佔服務成本 3 至 4%。本港市民大致可
公平使用有關服務,公立醫院私家病牀數目佔病牀總數不到 1%。

33
 近年政府及醫管局以資源緊拙為由,增加使用者收費及引入新設項目收費。而且,有
意在公立醫院引入更多私營服務,並以公私營合作為藉口,限制公營服務進一步發
展。
 本港的基層醫療主要由私營提供。主要提供者是分佈全港數千家以獨立運作為主的小
診所。絕大部分私家醫生只要獲醫務委員會註冊,便可自由執業,包括自由選擇執業
地點、決定收費、決定服務時間及所提供服務等。政府並沒有直接規管私家醫生的運
作,如市民投訴醫生,則由主要是醫生組成的醫務委員會處理。
 本港有十二家私家醫院,合共有二千多張病牀,不及醫管局十分之一。住院服務提供
量約佔全港 6%。私家醫院服務主要由私家專科醫生提供,他們亦享有上述私家醫生的
極大執業自由。
 本港有註冊中醫 5000 多名,表列中醫 2000 多名,脊醫,自然療法等各項治療,提供
部分醫療服務。

4.5.2 面對問題
正如前面(3.1.2 全球化之挑戰 -政府開放公用事業的失敗) 所指出,各國政府企圖退出兩
個最大的公用事業,即教育及醫療,已導致兩大領域的費用,進入無止境的急速上漲。
在香港,情況也如是:
 政府企圖削減對市民的醫療承擔,將費用轉嫁市民。
 政府提倡公私合作,企圖將更多醫療服務市場化,導致公營醫療的公平性被蠶食,市
民應享福利被轉化為專業人員及商人的利益。
 政府的醫療體制重治療輕預防,向來只重視發展醫院的治療服務,忽略預防及基層醫
療。提供前者服務的醫管局,每年獲撥款是後者衛生署的九倍。
 政府對私營醫療採自由放任政策,對引入中醫則抱輕忽的態度。

4.5.3 社民連立場
 提供素質良好、全面、全民可公平使用的醫療衛生服務,是政府的責任。因此,香港的
醫療衛生服務,須以公營為主導。
 在公營醫療中引入市場機制及私營成分,目的是提升公營系統的效率,而非取代或改
變本港醫療衛生服務以公營為主導的本質。我們堅決反對各既得利益集團,以自由市
場為藉口,侵蝕市民應獲得的醫療衛生保障;堅決反對政府以任何理由推卸在醫療衛
生方面的責任。
 以累進稅制獲得款項,為醫療衛生服務融資,是公平可取的方法。增加病人使用醫療
服務的收費,是累退的融資方法,愈是貧窮,相對負擔愈重,我們堅決反對。
 將來如引入新的醫療融資機制,必須具累進的公平性,愈是貧窮,負擔愈少;愈是富
有,負擔愈多。而且,政府在向市民進行融資前,須致力提升公營系統的效率、消除浪
費。政府應考慮訂定三級收費制度,向使用公營醫療機構的高收入人士,收取高於或
等同成本的醫療費用,以增加公營醫療機構的收入,確保基層市民可享有高質素的醫
療服務。(參附錄 A6 謝偉賢﹕社會民主連線政策總綱建議)
 反對醫療衛生業界以「保障市民利益為名,捍衛自身利益為實」的一切壟斷行動,包括
限制醫生賣廣告、排拒中醫於公營醫療系統之外等。
 我們確信讓市民對保健有更多認識,及讓他們更多參與醫療衛生事務,對加強個人健
康素質、提升公共衛生及社會整體抗疫能力,以及提高醫療衛生系統效率,效用至大。
因此,我們堅決反對醫療衛生業界以任何藉口,企圖壟斷社會的醫療衛生議程。
 政府對私營醫療的自由放任政策,導致公私營醫療「分裂割離」,使市民獲得的醫療服
務缺乏連貫性,對療效有不良影響,亦浪費資源。同一原因,以私營提供者為主的基

34
層醫療,未能發揮預防疾病,提升市民健康的角色。在重大疫症如「沙士」出現時,政
府更未能有效發揮私營醫療作為整體抗疫力量的一部分。我們認為,政府應放棄對私
營醫療的自由放任政策,引入合理的規劃,使全港醫療資源,不論公營或私營,在保
障市民健康上發揮最大的作用。
 政府應在預防疾病及促進市民健康上投放更多資源,中長線要將公營醫療系統運作由
現時的「治療導向」改為「預防導向」,也應削減醫管局內的高級行政人員職位,節省資
源以增聘足夠的前線和社區醫護人員。另外,應引入更多中醫服務作為另類醫療以補
西醫之不足,俾市民有更廉宜有效的另類選擇。為使本地大學中醫畢業生可學以致
用,政府應逐步設立中醫院,更應大幅增加公立中醫診所的數目。(參附錄 A6 謝偉
賢﹕社會民主連線政策總綱建議)

4.6 環保及保育政策

4.6.1 現況
 控制空氣質素方面,政府在境內未能有效規管電力公司的排放,如強制除硫法例的實
施,亦未能有效規管專利巴士、重型柴油車輛及船隻的排放;在境外亦無力控制來自
廣東省的污染。
 大部分污水只作第一階段即沉澱處理,便排放出海,長期的排放,造成維港成為生態
重災區。
 固體廢物主要棄置於堆填區,但堆填區(del 不可能無止境擴充,)限日將被填滿,然
而政府卻無任何積極政策支持環保回收工業,以降低堆填區被填滿的速度。
 數年前,政府引入住宅廢物回收系統,但數年來原地踏步,並無任們檢討及改進,而
建築廢料處理更乏善可陳。令香港在廢物回收處理方面原地踏步,令堆填區被填滿的
危機更形嚴重。

4.6.2 面對問題
 空氣污染日益嚴重,影響市民健康,以及境外人士來港意慾,直接損害香港作為跨國
公司亞太區及大中華地區總部的地位。然而政府官僚惰性嚴重,遲遲未推出有效措施
加以處理。
 添馬艦潛在嚴重的污染物危機,政府卻無視國際標準,輕率進行興建,未先行作污染
物處理,極可能重蹈財利船廠之覆轍。
 海洋污染影響食用海產安全、問題頻生。
 擴展堆田區導致無可補救的環境損害,且已到了擴無可擴的地步。

4.6.3 社民連立場
 保護環境,確保市民健康比保障商業利益更為重要。長遠而言,良好的環境,良好的
國民健康,是經濟發展良好的基石。
 政府應即立例要求發電廠在所有燃油發電機組安裝除硫設施。我們亦支持粵港兩地合
作進行的「排污交易試驗計劃」,釐訂參與電廠的排污配額,讓電廠引入新技術減低污
染物排放,並將剩餘配額出售。
 我們敦促政府與民間人士及環保組織共同合作,制訂全面的環保及保育政策,包括推
行環保教育,推展行政措施、制訂法例、鼓勵民間參與,並以「製造污染愈多、程度愈嚴
重,負擔愈重」的累進模式考慮引入環保稅,以減少污染及替環保設施融資。
 香港已隨中國於 2004 年簽署《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政府需要 履
行對國際公約之承諾,以保持國際形象。政府應盡快對添馬艦的污染物進行處理,免

35
蹈財利船廠之覆轍。
 政府應制訂有效的固體廢物處理政策,包括宣傳教育、行政措施、財政措施,制訂法例
等,以減低固體廢物的產生、並在廢物源頭進行分類、循環再用,以至最終處理等。
 我們敦促政府就污水處理問題盡快建設第二階段〈污水消毒〉及第三階段〈污水及有用
物質循環再用〉的設施。
 政府應積極在境內及鄰近地區引入可再生能源,以減低污染及溫室氣體的排放。
 政府應大力資助民間環保項目,包括有機耕作,鼓勵家庭婦女及各界從事社區內的綠
色環保工作。
 政府應立即研究光害污染對環境的影響,並考慮制訂法制規管。
 政府應制訂法例,規管航機噪音。

4.7 性傾向平等與反歧視 (參考 A3.1 張錦雄 性傾向平等與反歧視)

4.7.1 現況
 1979 年發生「麥樂倫事件」,1983 年法律改革委員會提交報告,1988 年政府推出諮詢
文件,就同性性行為非刑事化諮詢公眾。
 1990 年 7 月 11 日,立法局以 31 對 13 票通過刑事罪行條例。1991 年政府正式修例,男
男(男子與男子)性行為的合法性交年齡,便由那時起定為廿一歲。
 2006 年,終審法院判決關於男男性行為的刑事起訴屬「性別及年齡歧視」,違反《基本
法》及《國際人權公約》,意味著男男性行為的合法性交年齡,應修訂為與異性性行為
相同的十六歲。

4.7.2 面對問題
 現時同性戀人士在社會生活各方面,仍然受到大量來自社會、家庭、教會、學校的壓逼
與歧視,以至許多同性戀人士仍然要隱藏其性傾向/獨特身分,致令許多同性戀人士
飽受精神上及社會生活上的煎熬。同性戀人士抑鬱的情況十分普遍,而自殺的悲劇更
屢見不鮮。
 政府遷就某些具實力的社會群體、尤其是原教旨主義宗教之立場,遲遲未就終審法院
的判決修訂現行法例,將男男性行為的合法性交年齡修訂為與異性性行為相同的十六
歲。

4.7.3 社民連立場
基於每一弱勢社群固有的尊嚴與獨特性,我們求實踐對每一社群的關懷與尊重。正如我們在
2.6 節(建立保障政治及社會平等的機制)中指出,政府應致力消除包括性傾向在內的不同形
式歧視。因此,我們要求特區政府透過以下五項措施,保障任何人士免受基於性傾向及性別
認同的歧視、騷擾及嚴重中傷;規管政府、公共機構、私人機構及個人,不能在僱傭、教育、提
供設施及服務、審批組織會籍、頒授專業資格及廣告宣傳等範疇,作出歧視行為:
 落實聯合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委員會」的審議結論,以立法方式,消除基於性傾向
及性別身分而作出的歧視行為。
 讓同性伴侶獲得與異性伴侶平等之權利,以達到《人權法》及《基本法》對平等的要求。
 增撥資源,訂定政策,教育公眾認識性傾向、性別認同及平等機會。
 透過社會福利署和社福機構,提供包容同志性小眾的青少年、家庭及社會服務。
 立法禁止年齡歧視、性傾向歧視、種族歧視,以及成立「人權委員會」,監察各種歧視行
為。

36
4.8 婦女政策
(參 A2 陳寶瑩之婦女政策建議,A7 李偉儀﹕社會民主連線政策總綱建議
及 A4.5 有償家務勞動政綱建議)

4.8.1 現況
 以香港目前婦女的就學、就業比率,社會往往有一個錯覺,以為兩性不平等的問題在
香港並不嚴重。其實,今日香港的婦女,無論在就業、家庭各方面,仍常遭到不平等
的對待,婦女在政治、經濟及社會生活上均處於不利位置。香港距離兩性完全平等為
途尚遠。
 家庭照顧者(主婦)的無償勞動得不到承認;在職女性面對家庭與工作雙重負擔;
就業市場的惡化,以及政府削減社會福利,令基層婦女掙扎於赤貧邊緣,婦女貧窮
日益嚴重;不少女性還受到家庭暴力及性暴力侵害。政府對婦女權益及發展機會的漠
視,令這些問題長期發酵,得不到基本的解決。

4.8.2 問題

4.8.2.1 政治權利:婦女是次等公民
 功能團體選舉不單嚴重窒礙香港民主普選的步伐,使廿四萬少數在職精英及公司代表獲
得雙重的投票權利,更公然踐踏及否定家庭照顧者的平等政治權利。

 政府雖簽署了《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及世界婦女大會所訂的行動綱
領(Platform for Action),但政府在落實上述公約上缺乏誠意:婦女事務委員會只隸
屬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平等機會委員會只執行三條反歧視法例:《性別歧視條例》 、
《家 庭
崗位歧視條例》及《殘疾歧視條例》 。

4.8.2.2 經濟:被隱 蔽的婦女失業及就業貧窮問題


 婦女是就業貧窮的最主要受害人,在每月收入低於工資中位數一半(即$5,000)的四十萬
貧窮勞工中,女性佔 74%,換言之,每七位就業婦女中,就有一位是貧窮勞工。每月收
入$3000-3999 的僱員中,87.8%為女性。單親家庭以女性為主,佔申領綜援單親個案的 8
成。

 性別歧視現象在就業中清楚反映:男性平均每月收入中位數為 11,000 元,女性為 9,000


元。越是基層的職位,男女僱員的差距幅度越大。女性失業情況日趨惡化,失業率升幅較
男性嚴重。女性隱性失業問題未能從官方數字中反映:當女性因長期失業而成為「喪志勞
工」(discouraged workers),在統計中便被計算為家庭照顧者。男女在職業上的性別分
野(gender segregation),尤其是在高薪職位中,仍然持續。全港估計 13 萬不受勞工法
例保障的工人中,大部份是女性。年齡歧視的問題在女性中尤其嚴重。

4.8.2.3 家庭照顧者:無償勞動被忽視、晚年生活無保障
 目前全港有接近 76 萬家庭主婦,默默承擔了社會後援的重要角色,在職婦女亦大多要
兼負家庭勞動及照顧家人的責任,但其貢獻不被承認。晚年生活則亳無保障,強積金對
低薪婦女勞工亦起不到保障的作用。

37
4.8.2.4 對婦女身心的傷害:家庭暴力與性暴力
 在 2006 年,警方表示家庭暴力急升八成,全年共 4706 宗。政府無論在法律、執行指引、
房屋安排及福利服務等方面,均未有切實面對受虐婦女的問題。修訂中的「家庭暴力條
例」對飽受精神虐待、性虐待的婦女、與及在婚姻關係以外遭受家庭暴力的婦女,都起不
到保護作用。沒足夠的政策支援,如沒能保証綜援不被削減,令婦女不敢脫離被虐關係。

4.8. 3 社民連立場
我們關注香港女性在社會和文化上面對之各種不平等和不公義。我們鼓勵和扶助更多女性參
與政治,就社會事務發表意見,並堅決維護婦女權益,尤其積極推動消除基層婦女面對的壓
迫,與婦女運動同行。就維護婦女權益,我們有如下倡議:

4.8. 3.1 兩性平等的權利及推行機制


 政府應取消保障特權的功能團體選舉,實行全民普選。
 政府應制訂婦女政策,關注婦女、特別是基層婦女的需要,並以性別平等、婦女發展需
要等觀點,審查政府各部門推行的政策,務使各部門制訂及推行政策法例時,女性的
角度不會被忽視,確保女性獲享同等機會及社會資源。
 建立全面的性別分野數據資料庫,供政策制定者將性別觀點納入決策考慮及分析之
中。
 政府應提供資源,與婦女團體及民間組織建立夥伴關係,在校園及公眾層面推行多元
化的性別教育,推廣《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以消除社會上對婦女存在之偏
見。並在學校教育中,消除學生在選科及工作行業上的男女角色定型。
 政府應修訂《性別歧視條例》,撤銷不合理的豁免,加強法例的效力。政府應貫徹男女
同工同酬,致力消除男女僱員因性別差異出現的薪酬差距。

4.8. 3. 2 婦女之勞動就 業及退休保障


 政府應訂立完善的配套福利服務,照顧社會上有需要的人,俾讓女性家務勞動者不被
濫用,將照顧家庭、長期病患及老人的責任完全推到她們身上。
 政府應承認家庭主婦照顧家庭的貢獻,研究如何量度家務勞動的價值,如以時間作為
計算,以顯示婦女對社會經濟的貢獻,並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反映出來,並研究如何提
供津貼及福利予家庭照顧者。在制訂公共政策時,也應將這些貢獻列入考慮之內。
 政府應改善託兒服務及護老者支援服務,方便有家庭責任的婦女參與社會及經濟活
動。政府應對提供託兒服務予員工的企業給予稅務優惠,以減輕在職女姓的育兒壓
力,以消除婦女對生育的疑慮。(參附錄 A6 謝偉賢﹕社會民主連線政策總綱建議)
 政府應修訂勞工法例中勞工保障限於全職勞工的條文,以保障無數兼職婦女的勞工權
益。亦應賦予懷孕婦女享有全薪分娩假期,及設立丈夫伺產假,以減輕懷孕婦女之壓
力。
 政府應為婦女提供合適的教育與培訓,就著婦女的需要,推行持續教育、改善再培訓
計劃及社區進修課程,協助因照顧家庭而暫離就業市場及失業的婦女,俾能重投就業
市場。
 政府應訂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由政府承擔家務勞動者的供款,以填補強制性公積
金未為家庭主婦、低收入婦女、兼職員工提供保障的弊病,確保家庭主婦於晚年能有尊
嚴地維持合理的生活。
 扶貧委員會必須研究婦女貧窮的情況並提出解決的具體措施。

38
 爭取設立贍養費局,負責收取、發放及追討贍養費,保障離婚婦女及其子女能取得應
有的贍養費。

4.8. 3.3 家庭暴力及性暴力


 政府應修訂現行的《家庭暴力條例》,包括擴大家庭成員的定義至同居伴侶及同性伴
侶,延伸強制令的執行及延長有效期。
 政府應全面落實支援性暴力及家庭暴力受害人的「一站式服務」機制。提供完善的庇護
中心服務,並發展互助網絡及續顧服務,讓離開庇護中心的婦女繼續獲得支援。加強
前線專業人士(前線社工、警方、教師、醫護人員等)對家庭暴力問題的認識及警覺性,
及時介入,協助遏止家庭暴力,並加強婦女意識和性別敏感度培訓,確保他們有足夠
能力處理侵犯個案。另設立跨專業的家庭慘案檢討機制,改善介入服務的制度和效
能,亦要施虐者接受強制性輔導。
 法律改善建議包括:擴大條例中「性交」的定義,包括:陰道交及非陰道交、口交、肛
交、非陽具插入,受害者應包括男性,另對審訊中提問受害者過往性經驗應作出限制。
 政府應撥出資源推行社區教育,糾正一般社會人士對家庭暴力事件及被虐婦女的誤
解。政府亦應推行反性暴力社區教育計劃,增強市民對性暴力的警覺,對受害者的了
解及掌握合適的處理態度,避免受害人由於社會偏見遭受第二次傷害。
 政府亦應培訓有關人士對殘疾婦女遇到性暴力對待的處理,例如:聽障、智障及精神病
的婦女。

4.8. 3.4 婦女健康


 政府應按人口比例,擴展母嬰健康院為婦女及家庭健康中心,為婦女及初生嬰孩提供
健康服務,提供低收費的子宮癌檢驗及乳癌檢查,亦照顧骨質疏鬆症及婦女更年期面
對的問題,另在社區為婦女提供關於身體健康、精神健康、家庭生活的教育活動,支援、
舒緩及預防婦女所受的精神壓力。
 政府應在學校為青少年提供健康教育,預防少女非自願懷孕。
 立法增加公共場所女廁廁格的比例至 1.5:1,縮短婦女輪候女廁的時間。並增加育
嬰、母乳餵哺的設施及空間。
 政府應為性工作者提供健康及衛生服務,預防性病及愛滋病蔓延。

4.9 歷史 文化及藝術政策

4.9.1 香港之 歷史文化沿革


香港是以移民為主的商貿城市,向來都對本地歷史不加珍視。但其實香港石器時代起已有人
居住,秦代開始并接受中原文化,東漢更有貴族陵墓(李鄭屋古墓),期間畬、越等少數民
族也曾經定居寶安(香港與鄰近地區之統稱)。清代初期遭海禁,大量沿海文物受到摧毀;
但其後從珠江三角洲及嘉應州(今梅州一帶)移居寶安的客家人、圍頭人,於其後三四百年
間為本地文化帶來新元素。鴉片戰爭後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北京條約》及《新界拓展專條》 ,
將深圳河以南之寶安縣土地割讓予英國管治九十九年,原居民(包括客家人、圍頭人、蜑家
人、鶴佬人)之村落免受迫遷,客家人、圍頭人之文物亦得以保留。從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
紀初,大量潮州人亦將商業經營文化帶進香港。五十年代開始,工商業發展蓬勃,西方文化、
日本文化思潮湧現,香港人轉趨崇洋;到七十年代,粵語成為主流,各類文化亦在發展當
中。直到最近,更有集體回憶意識的文化思潮萌芽;此外,新移民不斷湧入,帶來不同地域
歷史流傳的民間曲劇。

39
4.9.2 現況
然而,香港過去四十年沉醉於房地產及股票投機活動(del 對此過份依賴);政府缺乏歷史文
化及藝術政策,至今仍未懂利用香港已有之歷史文化遺產來推動本土經濟,促進旅遊。在教
育上沒有讓香港學生認識本土歷史,在地方上未有充分利用歷史遺跡作為地標開展舊區重
建,長遠也未有考慮擴建現有之地區文化設施如地區大會堂、圖書館,或整合現有之休憩場
地成為較大型公園。更重要的是,沒有重視市民、尤其是年青人蘊藏的文化創造力,包括操粵
語以外漢語方言的能力、戲曲表演、藝術創作的天分等等,浪費了他們在工商技能以外之文化
潛能。

4.9.3 社民連立場
 政府必須制訂長遠的歷史文化及藝術政策,保留歷史,鼓勵文化藝術,培育及釋放出
市民、尤其是新一代的文化創造力,為香港的城市生活帶來特色及長遠活力。
 政府保留歷史遺產之行動,須與舊區重建相配合。
 在集體回憶意識日漸強化的香港,政府、民間以及商界不但要保護歷史遺產,更要集
合資源研究本土之歷史文化 (如有四百年歷史之客家文化、從廣州南下之廣府文化,
從汕頭東來之潮汕文化等),讓香港人在「西方意識」以外也重現自我身分之根。
 康文署應升格為文化部,以能更有效及更有資源促成香港歷史文化及藝術之保存與推
廣。
 政府在重現本土歷史文化之同時,也可鼓勵多元文化藝術,培養及提昇公民素質與涵
養,以促進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之特質。
 我們反對政府把具有歷史價值與文物之舊建築,拱手相讓予商界,改變用途時應諮詢
公眾,並考慮優先轉變為公共使用的空間,讓市民與下一代有更多機會了解香港歷
史。
 政府不應避談某些不利於政府的歷史片段,應於歷史文化的教育中加入六四、七一片
段之紀錄。
 政府應資助設立民間博物館。

40

Vous aimerez peut-être aus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