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us êtes sur la page 1sur 19

M5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翁晓媚
赖思妤
1. 试比较荀子《劝学》与王安石《游
褒禅山记》的观点之异同
《劝学》与《游褒禅山记》的相同观点之

• 两篇散文都是对当时学者的劝勉,同时也是作者自己治学态度
的写照。

• 取一种美好的理想境界,须得经过艰难曲折,要有坚忍 不拔
的顽强精神。

• 学习首先要修养品德气质,保持专一的品质,然后保持持之以
恒、坚持不懈的学习方向,切记半途而废。(学习的态度)
《劝学》与《游褒禅山记》的不同之处
观点
《劝学》: 学不可以已;分别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
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勉励人们努力学习(有针对性的学
习方法)
《游褒禅山记》: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
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
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深思而慎取”
• 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 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时,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游
者也随之越来越少的情况,进而论述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
险远”,要想看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就必须有一个不畏艰险,一
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实力和可资凭借的外界条件。

• 提出读书求学的人应该持有深入分析与慎重接受的态度。

• 阐明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志”、“物”、“力”的条件

“志” “力” “物”

• 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
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而透彻。三个
“不能至”的三层意思,是按照三个条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
逻辑十分严密。

•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
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也。”
• “学者不等于“读书求学”
• 作者阐述的道理,具有广泛性,普遍性,决非仅仅限于“论学”。
• 提出“深思 而慎取
• 到达美好的理想境界,包括读书求学,固然先要“有志”,先要有百折
不回、一往无前的坚毅精 神;但除此之外,“深思而慎取”,认真不苟、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是至关紧要的。
• 作者这样立论,既扣着中心,又顾及全面,文笔严丝合缝,通篇无懈可
击, 也正是“深思而慎取”的具体体现。
本文作者的感悟主要集中在两点:

一是由游洞不能坚持到底而引发的思考。做任何事情都是对意志的考
验,对毅力的锻炼。世间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只是在“夷以近”的地方徘徊、畏缩不前,是不
可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的。
二是作者从路旁倒着的“其文漫灭”的碑石而产生联想,感慨“悲夫
古书之不存”,使后世以讹传讹,不明真相。因此,勉励读书人要
“深思”“慎取”,必须要“有志”,否则“深思”则不可能,更谈
不上“慎取”,仍然会“谬其传”
百折不挠,勇于进取

• 宏伟奇丽、不同寻常的风光,常常在艰险深远的地方。不是有志向、
有魄力、有主见、能坚持,并得到一定外界条件帮助的人,是不可能
到达的。

• 本文展示了王安石志在“非常之观”的胸襟抱负和不随流俗、不避险
远的追求精神。“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他这种力图
精进,永攀高峰,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使他后来“意行直前,敢当
天下大事”,成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 有论者认为《游褒禅山记》“绝不是冷
静的告诫教诲,而是抒发着与自身命运的
深沉感喟”。你有何看法?
• 以小见大,借游山说明治学的道理

• 反对半途而废,提倡深入探索,并分析了“志”(志向)、

“力”(能力)、“物”(物质条件)三个条件及其相互关系
嘉佑三年(1058年),王安石给宋仁宗上
万言书,主张变法。
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
参知政事,王安石进言:“变风俗,立法,最方
今之所急之。”

同年,王安石变法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
地展开。
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被罢免宰相,
隐居江宁,法令陆续被废止。

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王安石在政坛的
“游褒禅山”,竟然也只能半途而废,“不得极
夫游之乐”。
问题出在

“志”、“力”和“物”
“力”
• 正如《游褒禅山记》所述,“力足以入也”。
• 王安石博闻强识,文采风流,有经世济用、理财兴利之才,政绩
不凡。
• 王安石任鄞县知县时,督修水利,将官谷贷给农民,百姓得以度
过饥荒,称王安石为“青天”。
• 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气魄很大,格局空前,是一次涉及政府机
构、产业、财政、物价及流通的整体配套体制改革”(吴晓波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 王安石变法,效果显著,使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有所改善。
“志”
• “志”既指志向,也指意志。
• 游褒禅山时,王安石在“志”上吃了亏,“力尚足以入,火尚足
以明”,但同行“怠而欲出者”说:“不出,火且尽。”
• 于是王安石和他一起出洞,不久为此后悔。
• 在变革政治上,王安石很早就“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而且意
志坚定,“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 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
言,众不能诎。”(《宋史・王安石传》)甚至提出“天变不足
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主张,这在“法先
王”、向后看、陈陈相因的儒家国度,可谓离经叛道,惊世骇俗。
• 然而,意志坚定到了极端,就成了刚愎自用、顽固执拗,“拗相
公”的谑称,即由此而来。
“物”
• 致命缺陷。
• 在游华山洞的后洞时,王安石需要的“物”是用来照明的火把。
• 在实施新法时,王安石需要的“物”则是有利于新法的人。
• 王安石在鄞县牛刀小试,奏得奇效,但一旦把新法推广至全国,
涉及到的地域之广、百姓之众、既得利益之多、人际关系之复杂,
绝非弹丸之地可比,绝非王安石凭一己之智勇能处理妥当。
• 王安石的失败之处在于,上无鼎力支持的帝王,中无同气连枝的
盟友,下无令行禁止的下属。
• 王安石通过游褒禅山,领悟到“志”“力”“物”对于成功的重
要性。
• 结果,在后来的变法中,因为“志”之过犹不及和“物”之致命
弱点,最终功亏一篑。
•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说:“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
乎?”王安石变法失败,即属于“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只是
真的“可以无悔”吗?
• 王安石晚年赋闲江宁府,强力推荐吕惠卿为参知政事,以期延续
自己的变法措施。
• 但吕惠卿其实是奸佞之人,私心过重,中伤同僚,中饱私囊,盘
剥百姓,使“新法”变成“恶法”,激起民愤。
• 当王安石失势时,吕惠卿竟然落井下石,反噬恩师王安石,破坏
新法。 当听到免役法也被朝廷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郁而终。不
难窥探到王安石对尽志尽力而不能成功变法的悲愤。
•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还写到:“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
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因为时代久远,石碑倒地,碑文漫灭,如果不深入思考并且谨慎
选取,就会以讹传讹,把“花”山读成“华”山。
• 一语成谶,王安石在倒台后,墙倒众人推,他的形象逐渐被妖魔
化,在代代流传的过程中,变成了面影斑驳的历史人物。
• 梁启超说过:“以非凡的才能,而蒙受天下人的诟骂,换了朝代
也不能洗冤的,在西方有克伦威尔,在我国则有王安石。”(梁
启超《王安石传》)

Vous aimerez peut-être aus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