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us êtes sur la page 1sur 69

1



前 言

目前的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后学习微积分等课程 (包括数
学分析或一般的高等数学) 时所需要具备的预备知识之间有一定的差距, 其中最突
出的是学生在三角学方面的知识和训练不足, 对极坐标和复数了解不够, 在不等式
和数学论证方面所受到的训练比较差, 这样就给高等学校有关课程的教学带来了
很多困难.
编写这本《高等数学学习必备基础》的主要目的是为学习微积分或一般的高
等数学课程时补充中学数学知识的不足. 本书选取三角函数、数学归纳法、初等
不等式、极坐标和复数等作简明扼要的讲解, 着眼的角度是配合微积分等课程的
学习, 不求自身内容的体系完整.
本书第一章是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 本章简短回顾了和差角公式、半角公
式与和差化积公式. 详细讨论了反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值和应用. 介绍了几个有趣
的反三角恒等式, 以此出发介绍了数学史上快速计算 π 的梅钦公式、微积分涉及
的万能变换公式和三角级数的有限项求和公式.
第二章是数学归纳法, 这是基本的数学证明方法之一, 对逻辑推理能力的培
养十分重要. 本章选取了代数、几何、不等式和日常应用中的六个实例, 通过详
细讲解践行数学大师华罗庚的“归纳法的原则, 不但指导我们‘进’, 而且还教会我
们‘退’.把问题‘退’到最朴素易解的情况, 然后再用归纳法飞跃前进”的归纳法要义.
并且从探索思维的角度介绍了不完全归纳法.
第三章是初等不等式. 比起等量关系来, 自然界更多存在的是不等量关系. 因
此在高等数学中不等式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本章按度量不等式、估值不等
式、平均值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四类对初等不等式进行梳理和讲解. 不仅分析不
等式的意义与所体现的数学思想 ( 如度量、均值、用线性函数估计非线性函数、
利用序的 阿贝尔求和 ), 而且通过循序渐进和多样化的证明方法训练读者的逻辑推
理能力.
第四章是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本章强调了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可以动态地反映
数学模型的几何直观和物理意义. 本章不仅简要地使用极坐标讨论了圆锥曲线、
螺线、心脏线与双纽线, 而且详细给出了圆的渐开线和摆线的参数方程的推导. 这
些过程也是数学建模的简单范例.
第五章结合数学史对复数做了初步的介绍, 包括复数的定义与运算、复数的
三角形式、代数基本定理、棣莫弗公式. 为了开拓读者的数学视野, 还介绍了反映
2 前 言

三角函数与复数之间深刻关系的欧拉公式 ( 这个公式被认为是自然科学中最完美
的公式之一 ).
第六章以举例方式介绍复数在微积分中的一些应用, 其中提供的方法可以供
学生在学习微积分过程中参考.
本书可作为高等数学学习的先修课教材使用, 同时也可以作为学生在学习高
等数学过程中遇到有关内容时的一本参考书. 此外, 本书也可以作为即将进入高校
深造的中学毕业生的暑期读物.
本书已在苏州大学使用多年.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许多老师的帮助, 特别是
上海交通大学沐定夷教授认真阅读了初稿全文, 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余
红兵教授也在再次修改中提供了一些很好的例题和习题, 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
建议. 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钱定边 谢惠民
2021 年 5 月
目 录

前 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第一章 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 · · · · · · · · · · · · · · · · · · · 1
§1.1 三角函数的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2 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 · · · · · · · · · · · · · · · · · · · · 3
§1.3 反三角函数的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7
§1.4 简单三角方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第二章 数学归纳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2.1 数学归纳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2.2 排列与组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2.3 不完全归纳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第三章 初等不等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3.1 绝对值不等式与 Cauchy 不等式 · · · · · · · · · · · · · · · 26
§3.2 Bernoulli 不等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3.3 平均值不等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3.4 排序不等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第四章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38
§4.1 极坐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8
§4.2 参数方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

第五章 复数的简单介绍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5.1 复数的定义与运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5.2 复数的三角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47
§5.3 Euler 公式与三角函数 · · · · · · · · · · · · · · · · · · · 51

第六章 复数与微积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5
§6.1 复数列与复级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55
§6.2 复数与微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6
§6.3 复数与积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9
ii 目 录

参 考 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2
插图目录

1.1 由直角三角形定义三角函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2 三个恒等式的记忆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3 正弦函数 y = sin x 的图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4 余弦函数 y = cos x 的图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5 正切函数 tan x 和余切函数 cot x 的图像. . . . . . . . . . . . . . . . 3
1.6 正割函数 sec x 和余割函数 csc x 的图像. . . . . . . . . . . . . . . . 3
1.7 反正弦函数的图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1.8 反余弦函数的图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1.9 反正切函数的图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1.10 反余切函数的图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1.11 一个几何证明题: α + β = π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4
2.1 例题 2.4 的示意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3.1 三角形不等式的几何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4.1 极坐标的引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8
4.2 极坐标方程 ρ = sin θ 的图像.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
4.3 极坐标方程 ρ = sin 2θ 的图像 (四叶玫瑰线). . . . . . . . . . . . . . 39
4.4 定义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
4.5 圆锥曲线的统一极坐标方程在 e = 0.6, 1, 2 时的三种不同图像. . . . 40
4.6 (1) Archimedes 螺线 ρ = aθ, (2) Bernoulli 螺线 (对数螺线) ρ = eaθ , 40
4.7 (3) 心脏线 ρ = a(1 + cos θ), (4) Bernoulli 双纽线 ρ = a cos 2θ. . .
2 2
41
4.8 圆的渐开线的图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4.9 摆线的图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5.1 复数的几何表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
5.2 三次单位根的几何表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
第一章 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

本章的出发点是假定读者已经具有中学课程中的三角学知识, 然后通过简单
的复习和举例, 为学习高等数学 (主要是微积分) 作准备, 这也是本章选材的依据.
对于需要进一步了解三角学的读者可以参考 [3, 4, 10] 等三角学方面的专门书籍.

§1.1 三角函数的定义
常用的三角函数共有 6 个, 即是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和余割, 它们
的记号分别是:

sin x, cos x, tan x, cot x, sec x, csc x.


(也有不少文献用 tg x 和 ctg x 表示正切和余切, 用 cosec x 表示余割.) 如果 x 是锐
角, 即 0 < x < π/2À , 则可以如图 1.1 所示用角 x 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 记它的直

角边 (长) 为 a 和 b, 其中 a 是角 x 的对边, 又记 c = a2 + b2 为三角形的斜边 (长),
这时可以定义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如下:
(
((
(((
((
sin x = a , cos x = b .
t

= a2 + b(2(((

c c c
a
((
t

( (( 其余 4 个三角函数在 x 为锐角时都可以
mujs(
(( t x
t
Æ*

(( }
g

从图 1.1 中用边的比值定义, 但也可以用正弦


-, Æ



D
uuuuurP t

b
函数和余弦函数来定义它们, 这就是
图 1.1: 由直角三角形定义
三角函数.
tan x = sin x , cot x = cos x ,
cos x sin x
sec x = 1 , csc x = 1 .
cos x sin x
三角函数之间有许多恒等关系, 其中最为基本的就是

sin2 x + cos2 x = 1. (1.1)

这从上述定义就可以得到. 容易看出, (1.1) 的背后就是平面几何中的勾股定理.

À 今后对角的度量经常采用弧度制单位, 即用单位圆周上的弧长来度量对应的圆心角
的大小, 以弧长等于半径时的圆心角为 1 个单位弧度的角. 与角度制单位中的 360◦ 对应的
是 2π 弧度.
2 第一章 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

我们简单提一下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设角 x 的终边上任意一点 P 的坐标为 (a, b) , 它与坐标

原点的距离为 r = a2 + b2 > 0 . 我们定义

sin x = b , cos x = a .
r r

不难证明, 上述定义的 sin x, cos x 的值与点 P (a, b) 在角 x 终边上的位置无关, 即


是不依赖于 P 点, 而由角 x 惟一确定.
对于 tan x, cot x, sec x, csc x 则与前面相同地由 sin x 与 cos x 定义(自然地, 要
求分母不为零).
易于看到, 恒等式 (1.1) 对任意角 x 仍然成立, 由它出发容易导出以下两个恒
等式, 其中的 (1.2) 在今后的积分学中经常有用:

tan2 x + 1 = sec2 x, (1.2)

cot2 x + 1 = csc2 x. (1.3)

QDF
<>
M
T

cos x
8 J

sin x 对以上三个恒等式有一个简单有效
U
6 N
J
I
X
Y
0
 n
ruuuT 

,
: \
E
m ℄
D
^
C 
_
A n
a

 

的记忆方法. 这就是利用左方的图 1.2.


f
> m

= 
j
< n

; 
n
:
m

9

h
n
i

如该图所示, 在一个圆周上有 6 个

t
m


k
n
x



m
{
 

3
n

1
|

圆点, 它们与 6 个三角函数相对应. 又将




 m


tan x cot x
1

n
n
Puuuu
 uuu

 

  
0
m
m
|  

n
n

圆心标为 1. 这样就产生了三个正三角
m
 

m
x
m 3

 

v n
n 
 
5

t m
m 6

 

p n
n Æ

形. 每个正三角形上面两个顶点对应的
 
7
m
g
m
f
 

n
e
n
d
 

n
m
b  

` m

两个函数的平方和等于下面一个顶点对
n ?

_  
A

℄ n
B
m
\
  C
[
f D
T

sec x csc x
,
Æ
,
   
P
G
H
W
I
V
J 4
J
H

应的函数的平方. 这就是上面的 3 个三
S
8
DB
O<:

角恒等式.
图 1.2: 三个恒等式的记忆图.

注 除了三个恒等式之外, 图 1.2 还包含了更多的内容: (1) 圆周上任一圆点对


应的三角函数等于相邻两个圆点对应的两个三角函数的乘积, (2) 直径两端的圆点
对应的两个三角函数之乘积等于 1.

为了使用三角函数, 我们必须熟悉它们的一系列基本性质, 其中包括定义域、


值域、周期性、奇偶性、单调区间等. 要注意, tan x 和 cot x 的最小正周期是 π,
而其余 4 个三角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2π.
记住它们性质的一个好方法是熟悉它们的图像, 也就是 6 个三角函数的函数曲
线. 下面的图 1.3 和图 1.4 是正弦和余弦函数的图像.
§1.2 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 3

y 






}
z



/


y 


 


}
z



/

^`π
M SU

^` − 2π ^`2π
NQ"V QS#  NRTX P !V

`^
K Y t K X J X t K X
I

"
I Z I

−2π"
H [

"
[ H [ Z
F  G \ F
E \ 

!
℄ E ℄
D D D
D C
_ C
B
A

"
!


F
C
!


F
C
uuuuuuuuu 
= uuuuuuuuu 
=

'


: 

:

2π x
_ _

− 3π 3π
_
A

−π ℄
[
X
V G
D
B
A

t
^
[
Y
W G
D
C
A ℄
\
X
V
E
D t
^
\
Y
W G
D
B x
2 2
ROLI "QOJ SPMH TQ H
L

t t

图 1.3: 正弦函数 y = sin x 的图像. 图 1.4: 余弦函数 y = cos x 的图像.

在图 1.5 和图 1.6 中分别作出了其余 4 个三角函数在几个周期长度的区间上


的图像. 其中的虚线是图像的渐近线. 此外图上的 y = cot x 还以 y 轴为渐近线,
y = sec x 也是如此.



y }z

0






}
y z
}

0
} }

 
 /


 /
  

  |   | |
   

0
 0  0  0 0 0

  

2 2 2
{ { {
     

0 0 0 0 0 0

{ { {
  
  

 2  2  2   

y y y
  

0  0  0  0 0 0

  

x x x
4 4 4

   t      t 

  

0  0  0  0 0 0

v v v
  

  

  

        

t t t
0 0 0 0 0 0

1 1
h h h
  

     

 
, , ,

+ + +
0 0 0 0 0 0

  
, , ,

+ + +
t t

e e e
: : :

        

d d d
  

0 0 0 0 0 0

d d d

  
     

` ` `

π
0 0 0 0 0 0

   a a a

π/2 x π/2 π x
D
 "

B D
"

B

 !
a a a 
!
uuuuuuuuuu

>
<
 
uuuuuuuuuu

>
<

  

     

O O
  
0 0 t 0 0 0 t 0

<

−π


<



<



+
−π 

+


e e e

; ; ;

g g g
        

  

h h h
0  0  0  0 0 0

  

, , ,

- - -
8 8 8

, , ,
  t    t 

j j j

0 0 0 0 0 0

. . .

- - -

. . .

- - -
     




x x x
0 0 0 0 0 0

   . . .

/ / /
     

. . .

0 0 0 0 / 0 / / 0

   . . .

/ / /
t t

. . .

   
| 
| | 

  
0 0 0 0 0 0

. . .

   n n n

     

} } }
0 0 0 0 0 0

  

n n n

     

  
0 0 t 0 0 0 t 0

tan x cot x

图 1.5: 正切函数 tan x 和余切函数 cot x 的图像.

 
y z
}

0  
y }z

0  


0


 /
0 0 0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   ~    ~  ~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0 0 } 0 0 } 0 0 0 } 0 } 0 0 } 0

     

     

2 2 2 2 2 2
   t       t   

|  |  |  |  |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n n n n n n

           

/ / / / / /
2 2 2 2 2 2

0 . 0 0 . 0 0 . 0 0 0 . 0 . 0 0 . 0
     

/ / / / / /

l l l l l l

3 3 3 3 3 3

 .    .    .     .   .    .  

- - - - - -

4 4 4 4 4 4
0 h 0 0 h 0 0 h 0 0 0 h 0 h 0 0 h
0

     

     

t t
Æ*  Æ*  Æ*  Æ*  Æ* 
Æ* 

     

1 1
 (   (   (    (  (   (


     
% % % % % %

W W  W W W  W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RN RN R R R RN
 N N  N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π π
D D

x x
" "

uuuuuuuuur
   B
>
!
P uuuuuuuuuu
 u
!
B
>
< 



<
           

O 2π O 2π
0 0 0 t 0 0 0 0 0 0 t 0 0 0

           

R#
N NR# NR# NR# NR#$
$ $& $& $&

0 0 I & 0 0 I 0 0 0 I 0 0 I 0 I & 0 0

    
( ( ( ( (

    
Æ* Æ Æ Æ* Æ*

* *

 ,  ,
 ,  ,  ,

           
, , , , ,

8 8 8 8 8
l l l l l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 . . .

m m m m m

4 4 4 4 4
   t       t   

    

. . . .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n n n n n
    

2 2 2 2 2
| | | |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n n n n n

           

/ / / /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 / / /

t t

    
0/ 0/ 0/ 0/ 0/
           

/ / / /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   
 /    /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t 0 0 0 0 0 0 t 0 0 0

sec x csc x

图 1.6: 正割函数 sec x 和余割函数 csc x 的图像.

§1.2 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
三角函数的公式很多, 以下只举出在高等数学中最常用的一部分公式, 它们是
以和角公式与差角公式为起点的.
4 第一章 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

两角和差公式
在本节所列举的公式中最基本的是两角和差公式, 即和角与差角的三角函数
公式, 在三角学中也经常称为加法定理或相加定理 [10, 11].
两角和差公式表明, 两个角的和 (或差) 的三角函数可以由这两个角的三角函
数以代数方式表出. (注意: 这个结论不是平凡的, 例如 x + y 的对数就不能用 x, y
的对数以代数方式表出.)
现在列出前三个三角函数的两角和差公式, 共有 6 个, 用缩写的形式可写为:
sin(α ± β) = sin α cos β ± cos α sin β, (1.4)
cos(α ± β) = cos α cos β ∓ sin α sin β, (1.5)
tan α ± tan β
tan(α ± β) = . (1.6)
1 ∓ tan α tan β

其中前 4 个只要先证明一个, 就可以导出其余 3 个. 例如先证明 (1.5) 式左边取加


号的情况,然后将其中的 β 换为 −β 就得到 (1.5) 的另一半. 再利用 cos(α ± β) =
sin(π/2 − (α ± β)) 就可以证出 (1.4). 将 (1.4) 除以 (1.5) 就可以得到 (1.6).
下一个例子是两角和差公式的简单应用.

例题 1.1 求 sin x + cos x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解 进行下列变形: (√ √ )
2 √ 2
sin x + cos x = 2 sin x + cos x
2 2
√ ( )
= 2 sin x cos π + cos x sin π
4 4
√ ( ( π
))
= 2 sin x + ,
4
√ √
可见所求的最大值为 2, 最小值为 − 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
在上述和角公式中, 令 β = α 就得到倍角公式:
sin 2α = 2 sin α cos α, (1.7)
cos 2α = cos2 α − sin2 α = 2 cos2 α − 1 = 1 − 2 sin2 α, (1.8)
tan 2α = 2 tan α . (1.9)
1 − tan2 α

在公式 (1.8) 中将 α 换为 α/2, 就可以将半角 α/2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用 cos α


表示出来, 这样就得到半角公式 (其中根号前的符号应当由角所处的象限来确定.
比如, α/2 位于第 3 象限, 则下面 (1.10) 式前符号取负):
§1.2 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 5


sin α = ± 1 − cos α , (1.10)
2 2

cos α = ± 1 + cos α , (1.11)
2 2

tan α = ± 1 − cos α , (1.12)
2 1 + cos α

由此又有

tan α = 1 − cos α = sin α , (1.13)


2 sin α 1 + cos α

它们都是常用的公式. 例如, 从角 π/4 的余弦可以求出角 π/8 的正弦和余弦, 从角


π/6 的余弦可以求出角 π/12 的正弦和余弦等等.

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

利用和差角公式就可以得到积化和差公式如下:

sin α cos β = 1 [sin(α + β) + sin(α − β)], (1.14)


2
cos α sin β = 1 [sin(α + β) − sin(α − β)], (1.15)
2
cos α cos β = 1 [cos(α − β) + cos(α + β)], (1.16)
2
sin α sin β = 1 [cos(α − β) − cos(α + β)]. (1.17)
2

将积化和差公式中的 α, β 分别用 (α ± β)/2 代替, 并对换等式的两边, 又可以


得到和差化积公式:
α+β α−β
sin α + sin β = 2 sin cos , (1.18)
2 2
α+β α−β
sin α − sin β = 2 cos sin , (1.19)
2 2
α+β α−β
cos α + cos β = 2 cos cos , (1.20)
2 2
α+β α−β
cos α − cos β = −2 sin sin . (1.21)
2 2

下一个例子中的这类恒等变换问题也是经常遇到的.
例题 1.2 将 sin3 x 和 sin4 x 写成 x 的倍角的三角函数的代数和.
解 对 sin3 x 可变形如下:
6 第一章 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

sin3 x = sin x · 1 (1 − cos 2x)


2
= 1 sin x − 1 sin x cos 2x
2 2
= 1 sin x − 1 (sin 3x − sin x)
2 4
= 3 sin x − 1 sin 3x.
4 4
对 sin4 x 则可变形如下: [ ]2
sin4 x = 1 (1 − cos 2x)
2
1
= (1 − 2 cos 2x + cos2 2x)
4
= 1 − 1 cos 2x + 1 (1 + cos 4x)
4 2 8
= 3 − cos 2x + 1 cos 4x. 
1
8 2 8

练 习 题

1. 不查表而求出下列函数值:

(1) cos 7π ; (2) cos π ; (3) sin 5π ; (4) tan π .


12 12 12 6
2. 已知 tan α, tan β 是方程 x2 + 6x + 7 = 0 的两个根, 证明
sin(α + β) = cos(α + β).

3. 已知 tan α = 3, 求 sin α cos α 的值.


sin α cos α tan α
(提示: sin α cos α = 2 = .)
sin α + cos α 2 tan2 α + 1
4. 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 y = sin 3x cos 3x; (2) y = sin(x − π ) cos x;


6

(3) y = sin x − 3 cos x; (4) y = a sin x + b; (5) y = a sin x + b cos x.

5. 在 △ABC 中, 已知 sin C = sin A + sin B , 证明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os A + cos B
6. 按下列流程图证明各个公式:
 Æ −→  Æ

Æ () ր
ց

 Æ −→ 
Æ
7. 用三角学方法, 导出以三角形的边长表达其面积、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计
算公式.
§1.3 反三角函数的定义 7

§1.3 反三角函数的定义
由于三角函数都是周期函数, 若记为 y = f (x), 则对于值域中的每个 y 值都有
无限多个 x 值与之对应. 这表明它们的反函数是多值函数, 与我们平时熟悉的单值
函数不同.
为了得到三角函数的单值反函数, 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将三角函数的定义域限
制在包含锐角的区间上, 并使得该三角函数在该区间上严格单调, 又取到所有可能
的函数值. 下面我们给出按照这些要求确定的前 4 个三角函数的反函数, 并同时画
出它们的图形. 这 4 个反三角函数在高等数学中经常用到, 因此需要熟悉它们的基
本性质.

将 正 弦 函 数 y = sin x 的 定 义 域 限 制 为 y }
z


[−π/2, π/2], 得 到 一 个 严 格 单 调 增 加 函 数, 从 而 就

 /

 

 

π/2 P

3


可 以 确 定 出 单 值 的 反 函 数, 这 就 是 反 正 弦 函 数
t
4

8




9


;

<




y = arcsin x, 其定义域是 [−1, 1], 值域是 [−π/2, π/2], 1




t


−1 



!

π/2 x
uuuuu
=
:



 

0 0 0 0

    





而且也是严格单调增加函数.

>

;



 9

在图 1.7 中用实线作出反正弦函数的图像, 用虚
3

t
 1 P

线作出正弦函数 y = sin x 在区间 [−π/2, π/2] 上的图


t

图 1.7: 反正弦函数的图像.
像. 这两个图像关于直线 y = x 是对称的.

从反函数的定义可以知道, 对于反正弦函数 y = arcsin x, 成立如下恒等式 (这


里的符号 ∀ 读作 “对每一个”):
sin(arcsin x) = x, ∀ x ∈ [−1, 1],
以及
arcsin(sin y) = y, ∀ y ∈ [−π/2, π/2].
对于下面的几个反三角函数也有类似的恒等式.
y }
z

类似地, 将余弦函数 y = cos x 的定义域限制


0


 /

 

 

m π
lj
在 [0, π] 上, 得到一个严格单调减少函数, 从而可
 P

hg
ed
db t

` a`
确定反余弦函数 y = arccos x, 其定义域为 [−1, 1],
fe
t

值域为 [0, π], 而且也是严格单调减少函数.


b
1 !

"

&

gh
&

il
&

'

mo
在图 1.8 中用实线作出反余弦函数的图像, 又
(

'

( F
!

uuu
 uur 
= P

:


(

0 0

−1


1
(

π


x
用虚线作出余弦函数在区间 [0, π] 上的图像. 这两
&

&

"

!
!

图 1.8: 反余弦函数的图像.
个图像关于直线 y = x 是对称的.

将正切函数 y = tan x 的定义域限制在 (−π/2, π/2) 上, 得到一个严格单调增


8 第一章 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

加函数, 它的值域是 (−∞, +∞), 因此存在反正切函数 y = arctan x. 它的定义域是


(−∞, +∞), 值域是 (−π/2, π/2), 而且也是严格单调增加函数.

在图 1.9 中用实线作出反正切函数的图像, 用虚线作出正切函数在 (−π/2, π/2)


的图像, 它们关于直线 y = x 是对称的. 此外, 还在图上作出了反正切函数的两条
水平渐近线 y = ±π/2.

反余切函数 arccot x 的定义方法与前面的反余弦函数类似, 首先将余切函


数 y = cot x 的 定 义 域 限 制 在 (0, π) 上, 得 到 一 个 严 格 单 调 减 少 函 数, 它 的 值
域是 (−∞, +∞), 因此存在反函数, 即反余切函数 y = arccot x. 它的定义域是
(−∞, +∞), 值域是 (0, π/2).

在图 1.10 中作出了反余切函数的图像, 用虚线作出余切函数在 (0, π) 上的图


像, 它们关于直线 y = x 对称. 此外, 图上还作出了反余切函数的水平渐近线 y = π,
另一条水平渐近线与 x 轴重合.

y 


 
z
}


/

y }
z


π




0 p


 /

 

  

BBCCDEG
/

T"
#U
/

$
t t

W /


$Y

_^
[
/

\ .

'
_
.

π 

8 <<


2
-

 N O 
N
,

H DD
 
t t

\ ,

 L
%
 % ,


 X
 +
$#
H $#

!"


 #

*

T!


D ) " !"


R! !
( R Q! 



!


F
C
!


F
C
uuuuuuP


=
:
 uuuuuuP

( 
=
:


 


D




A
t

x t

x
>>==<;9
*

E


G 

I
 ,

K


L ,




t
π t
-





− 2
.

t t











t t

图 1.9: 反正切函数的图像. 图 1.10: 反余切函数的图像.

作为小结, 将以上 4 个反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列表如下:


§1.3 反三角函数的定义 9

反函数
原函数
记号 定义域 值域 基本性质
y = sin x y = arcsin x [−1, 1] [− π , π ] 1. 严格单调增加
2 2
2. 奇函数
3. sin(arcsin x) = x
4. arcsin(sin y) = y
y = cos x y = arccos x [−1, 1] [0, π] 1. 严格单调减少
2. arccos(−x) = π − arccos x
3. cos(arccos x) = x
4. arccos(cos y) = y
y = tan x y = arctan x (−∞, +∞) (− π , π ) 1. 严格单调增加
2 2
2. 奇函数
3. tan(arctan x) = x
4. arctan(tan y) = y
y = cot x y = arccot x (−∞, +∞) (0, π) 1. 严格单调减少
2. arccot(−x) = π − arccot x
3. cot(arccot x) = x
4. arccot(cot y) = y

注 在需要用到多值反三角函数的情况, 采用以大写字母开始的相应记号, 例
如 Arcsin x 等.
下面是反三角函数之间的重要恒等式.

例题 1.3 在下列反三角函数有定义的点上成立恒等式:

arcsin x + arccos x = π , (1.22)


2
π
arctan x + arccot x = . (1.23)
2

证 角 π − arcsin x 在 [0, π] 内, 且有
2 ( )
cos π − arcsin x = sin(arcsin x) = x.
2

由于余弦函数是 [0, π] 到 [−1, 1] 的一一映射, 因此 π − arcsin x = arccos x, 从而恒


2
等式 (1.22) 成立.
同样, 角 π − arctan x 在 (0, π) 内, 且有
2 ( )
cot π − arctan x = tan(arctan x) = x,
2

由于余切函数是 (0, π) 到 (−∞, +∞) 的一一映射, 因此 π − arctan x = arccot x,


2
从而恒等式 (1.23) 成立. 
10 第一章 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


2
例题 1.4 求下列各式的值: (1) arcsin ; (2) arcsin(−1);
( ) 2 ( )
(3) arcsin sin 2π ; (4) cos(arcsin x), x ∈ [−1, 1]; (5) sin 2 arcsin 3 .
3 5

π π
解 (1) 取 限 制 在 [− , ] 上 且 使 得 sin y =
2
的值 y = π . 所以
√ 2 2 2 4
arcsin
2
= ; π
2 4
(2) 同 (1), 解 sin y = −1, y ∈ [− π , π ], 得到 y = − π . 所以 arcsin(−1) =
2 2 2
−π;
2 ( )
(3) 注意到 2π ̸∈ [− π , π ], 所以不成立 arcsin sin 2π = 2π . 为此取
3 2 2 3 3
y ∈ [− π , π ], 使 sin y = sin 2π , 即取 y = π . 于是得到
2 2 3 3
( ) ( )
arcsin sin 2π = arcsin sin π = π .
3 3 3

(4) 设 α = arcsin x, α ∈ [− π , π ], 则 x = sin α. 于是


2√ 2 √
cos α = 1 − sin2 α = 1 − x2 .


cos(arcsin x) = 1 − x2 , x ∈ [−1, 1]; √
( ) ( ) ( ) ( )2
(5) sin 2 arcsin 3 = 2 sin arcsin 3 cos arcsin 3 = 2· · 1 − 3
3 =
5 5 5 5 5
24 . 
25
在初等数学中, 我们由直角三角形定义三角函数. 因此, 容易理解三角函数为
解决许多几何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

例题 1.5 对于图 1.11 中由三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 证明: α + β = γ, 也就是


π = arctan 1 + arctan 1 . (1.24)
4 2 3

6 证: 用 正 切 函 数 的 和 角 公 式
5605050
 Puuuuuuuuuuu 

J
H

56 55060500 (1.6), 由 于 α = arctan 1/3, β =


5
556 000
p p q p

6556 00
t

55 655 0000 arctan 1/2, 因此得到


56
t t q t

5565 000
t

6556 00
q

5 00 1 + 1
65 0
t t q t

655 00
t

2 3 = 1,
5655 α 000 β γ
q

tan(α + β) =
1− 1 · 1
uuuuuuuuuuuP
t tq t

图 1.11: 一个几何证明题: α + β = π .
2 3
4 这就证明了 α + β = π . 
4

公式 (1.24) 和计算圆周率的一大类公式有关. 下面我们对此作简单介绍.


§1.3 反三角函数的定义 11

在微 积分发 展的早期就得到了圆周率的无穷 级 数展 开式, 这就 是著 名的


Gregory-Leibniz 公式

π = ∑ (−1) = 1 − 1 + 1 − · · · + (−1) + · · · .
n n
(1.25)
4 2n + 1 3 5 2n + 1
n=1

它来自反正切函数 arctan x 的 Taylor 级数展开式, 用 x = 1 代入就得到上述公式.


由于 arctan x 的 Taylor 级数展开式在每一本微积分教材中都有, 这里就不写了.
公式 (1.25) 是人类对于圆周率认识的一个突破. 它一方面揭示出圆周率与简
单的正整数 1, 3, 5, · · · , 2n − 1, · · · 之间的不可思议的联系, 另一方面又提供了计算
圆周率的全新途径. 在这个公式出现之前, 只有用 Archimedes-刘徽算法才能得到
圆周率的近似值 (读者可以在 [8] 中查到该算法的原始文献), 其基本思想来自于将
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逐次加倍以逼近圆, 因此是一种迭代算法. 公式 (1.25) 则表
明, 只要用正整数做四则运算就可以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
然而 Gregory-Leibniz 公式 (1.25) 的收敛速度太慢, 不能实际用来计算圆周率
的近似值. 例如, 为了使得误差小于 10−5 , 就需要计算级数的前 50000 项.
为此出现了如同 (1.24) 那样的公式, 即在反正切函数 arctan x 中取各种不同的
自变量, 然后加以组合. 下面介绍著名的 Machin 公式, Machin 在 1706 年用这个公
式进行手算, 求出了 π 的 100 位, 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例题 1.6 证明 Machin 公式:

π = 4 arctan 1 − arctan 1 .
4 5 239

证从几何上的直观可以估计角 π/4, 也就是角 45◦ , 与 4 arctan 1 很接近. 记


5
π = 4 arctan 1 + α,
4 5
然后利用正切函数的倍角公式 (1.9) 可以得到

2 tan 2x = 4 tan x(1 − tan x) .


2
tan 4x =
1 − tan2 2x 1 − 6 tan2 x + tan4 x

用 x = arctan 1 代入, 得到
5
tan 4x = 120 ,
119
可见角 4x 与 π 确实很接近. 然后就可计算得到
4

tan α = tan( π − 4x) = 1 − tan 4x = − 1 ,


4 1 + tan 4x 239
取两边的反正切值就得到 Machin 公式. 
12 第一章 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

注 如何具体用 Machin 公式计算圆周率的近似值, 并估计出近似值的误差大


小, 可以参考 [5] (新版) 第二卷 410 小节, 或者参考关于 π 和 e 的小册子 [13].
在电子计算机出现之前的圆周率近似值的最好结果也是用 Machin 公式得到
的. 这就是 Shanks 在 1893 年发表的 707 位的近似值. (可惜后来发现只有前 527
位是正确的.)
可以证明, Machin 公式在用两项反正切值计算圆周率的许多公式中具有最优
性. 但还有许多用三项反正切值计算圆周率的公式. 这里只举一个例子:
π = 32 arctan 1 − 4 arctan 1 − 16 arctan 1 . (1.26)
10 239 515

这就是在 1981 年由 Nakayama (金田康正) 和 Miyoshi (三好和宽) 计算出圆周率的


2 百万零 38 位时所用的公式. 但在这之后由于新的高效率算法的出现, 圆周率的创
记录的计算一般不再使用以反正切函数为基础的方法了 (可参见 [1]).

练 习 题

1. 画出 y = x 及 y = sin(arcsin x) 的图象, 并比较两个图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 求下列各式的值:
( ) [ ( )]
(1) sin 2 arcsin 1 ; (2) cos 1 arcsin − 4 ;
4 2 5
( ) ( )
3
(3) sin arcsin − arccos 1 ; (4) cos arccos 3 − arcsin 5 .
5 2 5 13

3. 证明公式 (1.26)

§1.4 简单三角方程
最简单的三角方程是 sin x = 1, 它的解不是一个数, 而是一个无穷数集:

{x x = 2kπ + π , k ∈ Z}.
2
其中 Z 是整数全体所成数集.
现在考虑 sin x = q 的解集, 得到如下结果:
|q| > 1 时, 解集为空集 ∅;
|q| = 1 时, 解集为 {x | x = 2kπ + arcsin q, k ∈ Z};

|q| < 1 时, 解集为 {x x = kπ + (−1)k arcsin q, k ∈ Z}.
对于三角方程 cos x = q, 可通过 y = π − x, 转化为求解三角方程 sin y = q 的
2
解 y, 再用 x = π − y 回代.
2
§1.4 简单三角方程 13

考虑三角方程 tan x = q 的解.注意到不论 q 是什么实数, 在方程 tan x = q 两


边取 arctan 的值, 得到 x = arctan q, 其中 x ∈ (− π , π ). 由于 y = tan x 是最小周
2 2
期为 π 的周期函数, 得到 tan x = q 的解集为

{x x = kπ + arctan q, k ∈ Z}.
同理 cot x = q 的解集为

{x x = kπ + arccot q, k ∈ Z}.

例题 1.7 解方程 2 sin2 x + 3 cos x = 0.

解 原方程化为
2(1 − cos2 x) + 3 cos x = 0,

2 cos2 x − 3 cos x − 2 = 0.
解这个关于 cos x 的二次方程得
cos x = 2,cos x = − 1 .
2
cos x = 2 的解集为 ∅. 再由 cos x = − 1 得
2
x = 2kπ ± 2π , k ∈ Z.
3
所以原方程的解集是 {x x = 2kπ ± 2π , k ∈ Z}. 
3

例题 1.8 解方程 5 sin x − 12 cos x = 1.

解 利用正弦函数的和角公式
sin(α + β) = sin α cos β + cos α sin β,

在原方程两边除以 52 + 122 = 13, 得到
5 sin x − 12 cos x = 1 .
13 13 13
( )
令 θ = arctan 12 , 则上式为
5
sin(x − θ) = 1 .
13
因此 x − θ = kπ + (−1)k arcsin 1 , k ∈ Z, 即
13
( )
x = kπ + arctan 12 + (−1)k arcsin 1 , k ∈ Z. 
5 13
本章最后我们列举在微积分课程中涉及到三角函数的几个典型例子.
在微分学中必然要遇到的问题就是下列表达式的三角变换.

例题 1.9 用和差化积公式可以得到
14 第一章 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

( ) ( )
t + t0 t − t0
2 cos sin
sin t − sin t0 2 2
= , (1.27)
t − t0 t − t0
( ) ( )
t + t0 t − t0
−2 sin sin
cos t − cos t0 2 2
= . (1.28)
t − t0 t − t0

以下简单解释一下这两个变换有什么意义.
微分学中的最基本问题之一, 如果从中学力学的角度来看, 当质点作直线运动
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 s = f (t) 时, 如何计算运动的速度. 中学里只学了匀速运动
和匀加速运动两种特殊情况, 它们就是最简单的微分学问题. 利用在微积分中的方
法, 就可以一举解决所有的速度计算问题.
回忆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或即时速度) 的关系, 可见为此需要求平均速度

f (t) − f (t0 )
t − t0

当 t 趋于 t0 的极限. 这里当然有许多问题, 什么叫“趋于”, 什么叫“极限”, 它存在


吗, 若存在则如何计算? 这些问题都会在微积分中得到解决.
现在假设某一段时间上路程对时间的关系恰好是 s = sin t 或者 s = cos t, 这时
就需要考虑 (1.27) 或 (1.28) 左边那样的表达式当 t → t0 时的极限. 这类表达式在
微分学中经常出现, 是两个差之比, 称为“差商”. 这时需要如 (1.27) 和 (1.28) 那样
对左边分式的分子用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进行变换, 然后在这两个表达式的
右边改记 (t − t0 )/2 = x, 则问题就归结为计算以下极限:

lim sin x .
x→0 x

在今后会证明这个极限等于 1À . 这样就可以解决路程 s = sin t (或 s = cos t) 时的


速度计算问题. 在这里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积分学中经常用到下面的“万能变换”.

例题 1.10 若 R(u, v) 是变量 u, v 的两个二元多项式之商, 则称 R(u, v) 是变


量 u, v 的有理函数. 证明: cos x 和 sin x 的有理函数 R(cos x, sin x) 一定可以表示为
tan x 的有理函数(即 tan x 的多项式之商).
2 2

解 只要能够证明, 令 tan x = t 时, sin x 和 cos x 为 t 的有理函数即可.


2

À 当角 x 充分小时, sin x 与 x 非常接近, 但这里的角必须用弧度制度量. 例如,


sin 1◦ = sin π ≈ 0.0174524, 而 1◦ 的弧度值是 π ≈ 0.0174533.
180 180
§1.4 简单三角方程 15

利用以下恒等变换, 即

2 tan x 2 tan x
x
sin x = 2 sin cos x x
= 2 tan cos 2 x
= 2 = 2 ,
2 2 2 2 sec2 x 1 + tan2 x
2 2
2 − sec2 x 1 − tan2 x
cos x = 2 cos2 x − 1 = 2 −1= 2 = 2 ,
2 sec2 x 1 + tan2 x 1 + tan2 x
2 2 2
就可以得到
cos x = 1 − t2 .
2
sin x = 2t ,
1 + t2 1+t
将这两个表达式代入 R(cos x, sin x) 中就得到 t 的有理表达式. 注意在本题中恒等
式 (1.2) 多次起作用. 
注 这个例题的结论除了在积分学中有用之外, 还可以将形状为

R(cos x, sin x) = 0

的三角方程转变为关于 t 的代数方程去求解.
下面一个问题也是在微积分中会遇到的.

例题 1.11 证明当 sin x =


̸ 0 时有
2

sin n + 1 x sin n x
sin x + sin 2x + · · · + sin nx = 2 2 . (1.29)
sin x
2
解 利用积化和差公式, 有
( ) ( )
2 sin x sin kx = cos k − 1 x − cos k + 1 x,
2 2 2
取 k = 1, 2, · · · , n 并将它们相加, 就得到

2 sin x (sin x + sin 2x + · · · + sin nx)


2
( ) ( ) ( )
x 3x 3x 5x 2n − 1 2n + 1
= cos − cos + cos − cos + · · · + cos x − cos x
2 2 2 2 2 2
= cos 1 x − cos 2n + 1 x,
2 2
因此在 sin x =
̸ 0 时就有
2

cos 1 x − cos 2n + 1 x
sin x + sin 2x + · · · + sin nx = 2 2 . (1.30)
2 sin x
2
16 第一章 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

再做一步, 对 (1.30) 右边的分子用和差化积公式, 得到

cos 1 x − cos 2n + 1 x = 2 sin n + 1 x sin n x,


2 2 2 2

最后得到当 sin x =
̸ 0 时有
2

sin n + 1 x sin n x
sin x + sin 2x + · · · + sin nx = 2 2 . (1.31)
sin x
2

若 sin x = 0, 则 x 是 2π 的整数倍, 有 sin x + sin 2x + · · · + sin nx = 0. 


2

例题 1.12 当 sin x =
̸ 0 时, 证明: 对一切 n 成立估计式
2

| sin x + sin 2x + · · · + sin nx| 6 1 .


x
sin
2

同样可以在 sin x =
̸ 0 的条件下证明成立
2

| cos x + cos 2x + · · · + cos nx| 6 1 .


x
sin
2

解 前者是例题 1.11 的直接推论. 后者留作练习. 

练 习 题

1. 写出三角方程 cos x = q 的解集.

2. 解下列方程:
(1) 2 cos2 x − 3 cos x + 1 = 0; (2) sec2 x = 1 + tan x;
(3) 6 sin x + 8 cos x = 5; (4) sin4 x − cos4 x = cos x + sin x.

3. 设 a, b, c 为非零实数, 讨论 a, b, c 满足什么关系时, 三角方程


a sin x + b cos x = c
有解, 并求出此时的解集.

4. 证明当 sin x =
̸ 0 时,
2
sin n x cos n + 1 x
cos x + cos 2x + · · · + cos nx = 2 2 .
sin x
2
§1.4 简单三角方程 17

5. 证明当 sin x =
̸ 0 时,
2 ( )
sin n + 1 x
1 + cos x + cos 2x + · · · + cos nx = 2 .
2 2 sin x
2
6. 证明当 sin x ̸= 0 时,
2
| cos x + cos 2x + · · · + cos nx| 6 1 .
x
sin
2
第二章 数学归纳法

本章的内容是数学归纳法, 也称完全归纳法, 它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的数学证


明方法 [6, 12]. 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都是很有必要的.

§2.1 数学归纳法
考虑一个与正整数 n 有关的数学命题:求前 n 个奇数之和. 可以这样来求,
如果 n 是偶的, 把第 1 个奇数和第 n 个奇数相加, 第 2 个奇数和第 n − 1 个奇
数相加, · · · , 第 n/2 个奇数和第 n/2 + 1 个奇数相加, 每一对和均是 2n , 总和是
2n×(n/2) = n2 ; 如果 n 是奇的, 除掉第 n/2+1 个奇数是 n 外, 把其余 n−1 个奇数
也类似上面那样配对相加, 共 (n−1)/2 对, 最后得到总和是 n+2n×(n−1)/2 = n2 .
因此对任何正整数 n , 前 n 个奇数之和是 n2 . 也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解决上
述求和问题.
但是, 如果我们考虑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与正整数 n 有关的数学命题, 可能就
不会象上面那样容易找出规律性. 这时通常的做法是对一些具体的 n 进行计算, 以
期“归纳”出对一般 n 的规律. 比如 1 = 1 , 1 + 3 = 4 = 22 , 1 + 3 + 5 = 9 = 32
, 1 + 3 + 5 + 7 = 16 = 42 , 等等. 当计算到足够多的 n 后, 就会“猜测”是否就有
1 + 3 + 5 + 7 + · · · + 2n − 1 = n2 . 这样的“猜测”或者“归纳”我们在日常生活
甚至在很多科学学科中是经常做的, 这样得到的规律有一定的正确性. 但从数学的
角度, 你只是检验了足够多的 n 的规律, 你并没有对所有的 n 检验(事实上也不可
能对所有的 n 检验). 因此我们把上面以足够多的 n 的归纳替代所有 n 的归纳称
为不完全的归纳法.
下面我们要介绍的数学归纳法是一个完全的归纳法. 它常常用于证明与正整
数 n 有关的数学命题À .其步骤是:(1) 证明当 n 取第一个值 n (例如 n = 1 0 0

或 n0 = 2 等) 时命题成立;(2) 假设当 n = k 时命题成立, 然后在此假设下证明


n = k + 1 时命题也成立. 在完成了这两个步骤以后, 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于从 n0 开
始的所有正整数 n 都成立. 这就是数学归纳法原理.
上述第一步是归纳的起点, 第二步是归纳的推断, 两者缺一不可.

À 这里并不是说, 一个与正整数 n 有关的数学命题一定能够用数学归纳法作出证明.


还有, 即使可以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 它也不一定是最好的证明. 我们只能说, 对于一个与
正整数 n 有关的数学命题, 用数学归纳法去证明是一条值得尝试的思路.
§2.1 数学归纳法 19

数学大师华罗庚写过一本《数学归纳法》的小册子 [6], 对数学归纳法的原始


思想、数学归纳法的各种形式、数学归纳法的应用等都有非常透彻的论述.他指
出, “归纳法的原则, 不但指导我们‘进’, 而且还教会我们‘退’.把问题‘退’到最朴素
易解的情况, 然后再用归纳法飞跃前进”.建议初学数学归纳法的读者把这本小册
子找来读一下.
下面我们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前 n 个正整数的平方和公式.
例题 2.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n(n + 1)(2n + 1)
12 + 22 + 32 + · · · + n2 = .
6

证 (1) 当 n = 1 时, 左边 12 = 1, 右边 1 · 2 · 3 = 1, 等式成立.
6
k(k + 1)(2k + 1)
(2) 假设当 n = k 时等式成立, 即 1 + 2 + 32 + · · · + k 2 =
2 2
,
6
则当 n = k + 1 时
k(k + 1)(2k + 1)
12 + 22 + 32 + · · · + k 2 + (k + 1)2 = + (k + 1)2
6
k(k + 1)(2k + 1) + 6(k + 1)2
=
6
(k + 1)(2k 2 + 7k + 6)
=
6
(k + 1)(k + 2)(2k + 3)
=
6
(k + 1)[(k + 1) + 1][2(k + 1) + 1]
= .
6

这就是说, 当 n = k + 1 时等式也成立.
根据 (1) 和 (2), 可知等式对任何 n ∈ N+ 都成立. 
从例 2.1 可以看到, 数学归纳法是用来证明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公式确实成立
的工具, 但这些公式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这个问题当然很难有一般性的答案. 当 ν
为正整数时, 我们下面介绍一个方法求前 n 个正整数的 ν 次方幂之和的公式. 为此
首先要建立在下面的例 2.2 中的一个公式, 而它也恰好可以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
∑ ∑n
注 下面我们将使用在高等数学中广泛出现的连加号 “ ”. 记号 ak 表
k=1
示从 a1 到 an 共 n 个项连加的式子 a1 + a2 + · · · + an . 此外同样有用的是连乘号
∏ ∏
n
“ ”, 记号 ak 表示从 a1 到 an 共 n 个项连乘的式子 a1 × a2 × · · · × an .
k=1

例题 2.2 设 ν 为正整数, 则成立公式:


∑n
n(n + 1) · · · (n + 1 + ν)
k(k + 1) · · · (k + ν) = .
ν+2
k=1
20 第二章 数学归纳法

证 对 n = 1, 两边都是 (1 + ν)!, 因此相等À .


假设当 n = j 时公式已经成立, 然后讨论 n = j + 1 的情况.
这时从归纳假设有

j+1 ∑
j
k(k + 1) · · · (k + ν) = (j + 1)(j + 2) · · · (j + 1 + ν) + k(k + 1) · · · (k + ν)
k=1 k=1
j(j + 1) · · · (j + 1 + ν)
= (j + 1)(j + 2) · · · (j + 1 + ν) +
ν+2
( )
j
= (j + 1)(j + 2) · · · (j + 1 + ν) · 1 +
ν+2
(j + 1)(j + 2) · · · (j + 1 + ν)(j + 2 + ν)
= ,
ν+2
所以公式对 n = j + 1 也成立. 由归纳法原理, 就证明了对所有正整数 n , 所要求证
的公式成立. 
另证 本题也可以用裂项相消法来证, 这就是利用恒等式
k(k + 1) · · · (k + ν) = 1 [k(k + 1) · · · (k + ν + 1) − (k − 1)k · · · (k + ν)],
ν+2
令 k 从 1 取到 n 相加即得. 
注 根据中国数学史家的研究, 我国古代数学家朱世杰 (公元 1300 前后) 发现
了上述公式以及它的应用技巧 [9, 98 页].
现在以求前 n 个正整数的立方和为例来说明上述公式的用法, 这时只要取
ν 6 2.

例题 2.3 求出前 n 个正整数的立方和公式.

解 目的是计算如下的和式

n
k 3 = 13 + 23 + · · · + n3 .
k=1
利用
k 3 = k(k + 1)(k + 2) − 3k(k + 1) + k,
并利用例题 2.2 中的公式, 就可以作如下计算:

n ∑
n ∑
n ∑
n
k3 = k(k + 1)(k + 2) − 3 k(k + 1) + k
k=1 k=1 k=1 k=1
n(n + 1)(n + 2)(n + 3) 3n(n + 1)(n + 2) n(n + 1)
= − +
4 3 2
( )2
n(n + 1)
= . 
2

À 这里的符号 ! 是高等数学中常用的连乘积记号, 称为“阶乘”. 例如 1! = 1, 2! = 1 · 2,


3! = 1 · 2 · 3 = 6 等等. 又约定 0! = 1.
§2.1 数学归纳法 21

注 存在对所有 (正整数) ν 同时成立的前 n 个正整数的 ν 次方幂之和的普遍


公式, 它是 Jacob Bernoulli 发现的, 并因此发现了在数学中著名的 Bernoulli 数. 读
者可以从原作译文集 [8] 中看到他是如何一举获得了对于所有 ν 成立的公式.
下面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一个几何命题, 其示意图见图 2.1.

例题 2.4 平面内有 n 条直线, 并且满足条件: (1) 任何两条直线不平行, (2) 任


何三条直线不经过同一点, 证明交点的个数为
f (n) = 1 n(n − 1).
2

ji
j j !"
ij
" !"
ji "
! "j!i 

" jj
" "! ij
ST ! ji 4
ST " 555


ST "!
S
jj
45 554
5
!" TSTS i 55
55j 4


!" ST 545 ji
ST55455


"" 5 j
A1 " ! 554 STST ji
545


! 5 45 5 S ST jA
ji
k
" 5
uuuuuuuuuuuuuP 

5
   

" 54 ST l
! 5455 A2 ST ji
554"55
! ST
S j
5 T S ji
554 !"


" ST j
" STj
! Si T
" jjST


ij ST
A

ji
je

图 2.1: 例题 2.4 的示意图.

证 (1) 当 n = 2 时, 两条直线的交点只有 1 个, 即 f (2) = 1. 又当 n = 2 时,


1 · 2 · (2 − 1) = 1, 因此命题成立.
2
(2) 假设当 n = k 时等式成立, 即平面内满足题设的任何 k 条直线的交点的个
数 f (k) = 1 k(k − 1). 现在来考虑平面内有 k + 1 条直线的情况.任取其中的 1 条
2
直线, 记为 l (见图 2.1). 由上述归纳假设, 除 l 以外的其它 k 条直线的交点个数
f (k) = 1 k(k − 1).另外, 因为已知任何两条直线不平行, 所以直线 l 必与平面内
2
其它 k 条直线都相交. 又因为已知任何三条直线不过同一点, 所以上面的 k 个交点
两两不相同, 且与平面内其它的 1 k(k − 1) 个交点也两两不相同, 从而平面内交点
2
的个数是
1 k(k − 1) + k = 1 k[(k − 1) + 2] = 1 (k + 1)[(k + 1) − 1].
2 2 2
这就是说, 当 n = k + 1 时, k + 1 条直线的交点的个数为
f (k + 1) = 1 (k + 1)[(k + 1) − 1].
2
根据 (1) 和 (2), 可知命题对任何 n > 2 且 n ∈ N+ 都成立. 
22 第二章 数学归纳法

注 数学归纳法的第二步归纳推断也可改为:(2)′ 假设当 n0 6 n 6 k 时命题


成立, 然后在此假设下证明 n = k + 1 时命题也成立.

另证 从条件 (1) 可见, 在 n 条直线中的每一对直线都有一个交点. 从条件 (2)


可见, 所有交点中的每一个交点恰好对应了一对直线.
由此可知, 交点的个数与 n 条直线中的所有可能的直线对的个数是一一对应
的, 因此交点个数就是直线对的个数, 而这就是 n 取 2 的组合数

n(n − 1)
C2n = . 
2

例题 2.5 有两堆棋子, 数目相等.两人玩耍, 每人可以在一堆里任意取几个,


但不能同时在两堆里取, 规定最后取完棋子的人获胜.证明后取者有必胜的策略.

证 设 n 是一堆棋子的颗数.当 n = 1 时先取者只能在一堆里取 1 颗. 这样另


一堆里留下的 1 颗就被后取者取得.所以结论是正确的.
假设当 n 6 k 时命题是正确的.现在我们来证明当 n = k + 1 时, 命题也是正
确的.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先取者可以在一堆里取棋子 l 颗 (1 6 l 6 k + 1), 这样
剩下的两堆棋子, 一堆有棋子 (k + 1) 颗, 另一堆有棋子 (k + 1 − l) 颗.这时后取
者可以在较多的一堆里取棋子 l 颗, 使两堆棋子都有 (k + 1 − l) 颗.这样就变成
n = k + 1 − l 的问题.按照假设, 后取者可以取胜.这样由数学归纳法原理就证明
了对于所有的正整数 n, 后取者都可以取胜. 

例题 2.6 设 n > 2 为正整数, nt 为锐角, 证明不等式


sin nt < n sin t < n tan t < tan nt.

对 n = 2, 这时的角 t 满足 0 < t < π , 不等式可从



4
sin 2t = 2 sin t cos t < 2 sin t, tan 2t = 2 tan t2 > 2 tan t
1 − tan t
直接得到.
设不等式对于 n = k 已成立, 则对于 n = k + 1 就有
sin(k + 1)t = sin kt cos t + cos kt sin t < sin kt + sin t < (k + 1) sin t,
又有
tan(k + 1)t = tan kt + tan t (†)
1 − tan t tan kt
> tan kt + tan t
> (k + 1) tan t,
§2.2 排列与组合 23

这样就完成了数学归纳法的证明À . 

§2.2 排列与组合
与中学数学课程一样, 在高等数学中排列与组合也是很重要的基础知识.
下面先复习一下关于排列与组合的概念, 然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它们有关
的一些最基本的结论.
从 n 个不同的元素里, 每次取 r 个, 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成一排, 叫做从 n 个不
同的元素里每次取 r 个元素的一种排列. 不同排列的种数叫做排列数, 记为 Arn . 它
有如下公式:
Arn = n(n − 1) · · · (n − r + 1) = n! . (2.1)
(n − r)!
从 n 个不同的元素里, 每次取 r 个, 不计顺序并成一组, 叫做从 n 个不同的元
素里每次取 r 个元素的组合. 不同组合的种数叫做组合数, 记为 Crn (有时也记为
(n)
r ). 它有如下公式:

n(n − 1) · · · (n − r + 1) n!
Crn = = . (2.2)
r! r!(n − r)!

排列数和组合数公式的正确性都可以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 (作为练习题).
其中组合数公式的证明用到如下的杨辉恒等式:

Crn = Crn−1 + Cr−1


n−1 . (2.3)

杨辉恒等式可以用以下方法 (但不是数学归纳法) 作出证明. 假定有 n 个不同的元


素 a1 , a2 , · · · , an , 可以将每次取出 r 个元素的组合分为两类: 一类含有 a1 , 另一类
不含有 a1 . 含有 a1 的组合数, 就等于从 n − 1 个不同的元素 a2 , a3 , · · · , an 里取出
r − 1 个元素的组合数, 它等于 Cr−1
n−1 ; 不含有 a1 的组合数, 就等于从 n − 1 个不同
的元素 a2 , a3 , · · · , an 里取出 r 个元素的组合数, 它等于 Crn−1 . 这样就得到 (2.3).
现在我们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与组合数有关的最基本定理.

定理 2.1 (二 二项式定理) 对于任意实数 a, b 和正整数 n 成立以下恒等式:



n
(a + b)n = Ckn an−k bk
k=0

= an + C1n an−1 b + C2n an−2 b2 + · · · + Crn an−r br + · · · + Cnn bn .

À 其中利用了当 (k + 1)t 为锐角时, kt 也是锐角, 因此可以用归纳假设. 此外, 从 (†)


的左边大于 0, 右边的分子大于 0, 可见分母大于 0 且小于 1.
24 第二章 数学归纳法

证 当 n = 1 时, 恒等式显然成立. 现假定该恒等式于 n 时成立, 则对 n + 1 可


以利用杨辉恒等式 (2.3) 作如下计算:
( n )

(a + b) n+1
= k n−k k
Cn a b · (a + b)
k=0

n
= Ckn (an−k+1 bk + an−k bk+1 ) (2.4)
k=0

n ∑
n+1
= Ckn an−k+1 bk + Ck−1
n a
n−k+1 k
b (2.5)
k=0 k=1

n
= C0n an+1 + (Ckn + Ck−1
n )a
n−k+1 k
b + Cnn bn+1
k=1

n+1
= Ckn+1 an+1−k bk . 
k=0
注意其中的技巧: 先将 (2.4) 写成两个和式, 然后将其中的第二个和式的指标
k 换为 k ′ − 1, 因此当 k 从 0 到 n 时, k ′ 从 1 到 n + 1. 然后再将 k ′ 记为 k, 这样得
到 (2.5).
限于篇幅, 我们不介绍排列组合的相关例题了. 但我们在延伸阅读 1 中收集了
7 个例题, 读者可以自行查阅.

§2.3 不完全归纳法
从前面的例子已经可以看出, 数学归纳法是对于已经提出的命题或公式的一
种严格的证明方法, 但并不是发现命题或公式的方法. 另一方面, 在前面的例题或
定理中的结论, 它们可能是通过对较小的正整数 n 的情况进行“归纳”而猜测出来
的. (当然也可能是由其他途径推出的.) 这里所说的归纳是指从特殊到一般的一种
思维方法, 有时也称为不完全归纳法, 在科学上有广泛的应用, 在数学中也是如此.
但它并不是一种证明方法, 用这样的归纳方法得出的公式或规律有可能是错误的.
从特殊情况 (不论有多少数量) 引申得到的结论不一定就正确, 这种例子经常发生.
下面举几个数学上的著名例子 [12].
考虑过空间中同一点的 n 个平面将空间分成多少部分的问题, 其中假定没有
三个平面经过同一条直线,
显然, 一个平面将空间分成 2 部分, 两个平面将空间分成 4 部分, 三个平面
将空间分成 8 部分. 是否由此可以归纳得到, 满足前述条件的 n 个平面将空间分
成 2n 部分? 但人们很快发现, 这个公式对于 n = 4 已经不对了. 正确的答案是
n2 − n + 2, 这在 [12] 中用数学归纳法给出了证明.
§2.3 不完全归纳法 25

历史上另一个有名的例子是 Fermat 素数. 法国数学家 Fermat 发现


n
22 + 1 (2.6)
当 n = 0, 1, 2, 3, 4 时给出的数 3, 5, 17, 257, 65537 都是素数, 因此他就归纳得到一个
命题, 即 (2.6) 对任何非负整数都给出素数. 不幸的是, 这个命题是错误的. Euler
发现在 n = 5 时有
5
22 + 1 = 4294967297 = 641 × 6700417.
今天人们将由 (2.6) 给出的素数称为 Fermat 素数. 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除了为 Fermat 本人发现的 5 个 Fermat 素数之外, 当 n > 6 时是否还有更多的
Fermat 素数? 这是一个还没有解决的数论难题.
总结以上的例子, 可以知道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虽然被极其广泛地使用,
但并不一定可靠. 而数学归纳法则是可靠的证明工具, 但不是发现公式或规律的手
段. 可以说两者具有某种互补性.

练 习 题

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排列数公式 (2.1) 和组合数公式 (2.2).

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对 x ̸= kπ, k ∈ Z 成立恒等式

1 tan x + 1 tan x + · · · + 1 tan x = 1 cot x − cot x.


2 2 22 22 2n 2n 2n 2n

3. 试用裂项相消法证明上一题中的恒等式.

4. 试写出数列
1, (1 + 2 + 1), (1 + 2 + 3 + 2 + 1), · · · , (1 + 2 + · · · + n + · · · + 2 + 1), · · ·
的通项公式并猜测出前 n 项和的公式, 然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所得公式.

n
5. 求出 k 5 的计算公式.
k=1
第三章 初等不等式

不等式在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有人甚至说, 初等数学以等式
为主, 而高等数学以不等式为主. 当然在中学数学中已经出现了不等式, 其中最基
本的是以下三个不等式:

(1) ab 6 1 (a + b) (a, b > 0), (3.1)
2
(2) 2ab 6 a2 + b2 , (3.2)

(3) a + b > 2 (ab > 0), (3.3)


b a
其中成立等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 b. 容易看出, 它们实际上是等价的, 只是表现
形式不同. 本节将介绍在高等数学中得到广泛使用的一些初等不等式, 包括绝对值
不等式(三点不等式)、Cauchy 不等式、平均值不等式、Bernoulli 不等式和排序不
等式. 并举出包括数学归纳法在内的几种证明, 这些证明本身也是高等数学中重要
的学习内容 [14, 第一章].

§3.1 绝对值不等式与 Cauchy 不等式


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用得最多的可能就是下列的简单不等式.

绝对值不等式) 对实数 a, b 成立不等式


定理 3.1 (绝
|a + b| 6 |a| + |b|,
在其中成立等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b 同号 (这里认为数 0 与任何实数同号).

证 写出
−|a| 6 a 6 |a|,
−|b| 6 b 6 |b|,
相加即得
−|a| − |b| 6 a + b 6 |a| + |b|,
这就是 |a+b| 6 |a|+|b|. 若其中等号成立, 则或 a+b = |a|+|b|, 或 a+b = −|a|−|b|.
从上面的证明过程可见 a 与 b 同号. 
注 绝对值不等式还有两个重要的变形:
|a − b| > |a| − |b|, (3.4)

|a − b| > |a| − |b| . (3.5)
§3.1 绝对值不等式与 Cauchy 不等式 27

接下来介绍 Cauchy 不等式(也有称为 Cauchy-Schwarz-Buniakowski 不等式


的), 它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不等式, 并以不同形式出现在多种不同场合. Cauchy
不等式也有多种证明方法, 下面是用数学归纳法的证明, 其他证明见 [14, pp.6–8].

定理 3.2 (Cauchy 不等式) 对实数 a1 , a2 , · · · , an 和 b1 , b2 , · · · , bn 成立


v v
∑ u∑ u n
n u n u∑

ai bi 6 t ai t
2 b2i .

i=1 i=1 i=1

证 n = 1 时是平凡的. n = 2 时可以利用 (3.2) 推导如下:


(a1 b1 + a2 b2 )2 = a21 b21 + 2a1 b1 a2 b2 + a22 b22 6 a21 b21 + a21 b22 + a22 b21 + a22 b22
= (a21 + a22 )(b21 + b22 ),
两边开方即得.
现设 n 时不等式成立, 则对 n + 1 的情况有
n+1 n
∑ ∑
a b 6 |a b | + a b
i i n+1 n+1 i i
i=1 i=1
v v
u n u n
u∑ u∑
6 |an+1 bn+1 | + t ai t
2 b2i
i=1 i=1
v v
un+1 un+1
u∑ u∑
6t a2 t b2 ,
i i
i=1 i=1

其中最后一步利用了 n = 2 时的 Cauchy 不等式. 


注 在 Cauchy 不等式中成立等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两个序列 {ai }16i6n 和
{bi }16i6n 成比例, 证明从略.
现在回到本节一开始的定理 3.1, 即绝对值不等式, 并介绍它的推广——三角
形不等式.

在 a, b 为实数时, 定理 3.1 反映了直线上三个点 %


 t



 t
wpzs
m


-

. - , Æ
 

 t
之间的关系, 因此我们又称它为三点不等式. 如果 
 s
bt
t
a + b s
a, b 为向量并考虑向量 a, b 及 a + b 为边的三角形, 

>
;
t
 888
5
2  

8


8



 8 88
则定理 3.1 恰好反映了三角形的一边长度小于等于其  88
888

=
8
a
他两边长度之和的几何命题, 因此又被形象地称为三
角形不等式. 三角形不等式不仅在二维平面成立, 而 图 3.1: 三角形不等式

且在三维空间以及更为一般的 n 维空间中也成立. 的几何意义.

对于 n = 2, 3 的情况, 三角形不等式是解析几何中的熟知事实, 一般性的三角


形不等式则是在多元微积分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28 第三章 初等不等式

为此需要引进如下概念和记号, 它是 2 维平面和 3 维空间的推广.


定义 n 维空间是点 (a1 , a2 , · · · , an ) 的集合, 其中 ai (i = 1, 2, · · · , n) 为实数.

将 a21 + a22 + · · · a2n 定义为点 (a1 , a2 , · · · , an ) 到原点 (0, 0, · · · , 0) 的距离. 则有

三角形不等式) 在 n 维空间中成立不等式:
定理 3.3 (三
v v v
u n u n u n
u∑ u∑ u∑
t (ai + bi )2 6 t ai + t
2 b2i . (3.6)
i=1 i=1 i=1

证 应用 Cauchy 不等式来证明三角形不等式. 将不等式左边平方后推导如


下:

n ∑
n ∑
n ∑
n
(ai + bi )2 = a2i + 2 ai bi + b2i
i=1 i=1 i=1 i=1
v v
u n u n

n
u ∑ u∑ ∑
n
6 2
ai + 2t 2
ai t 2
bi + b2i
i=1 i=1 i=1 i=1
v v 2
u n u n
u∑ u∑
= t a2i + t b2i  ,
i=1 i=1

两边开方即可. 
注 如果引入 n 维向量记号
a = (a1 , a2 , · · · , an ), b = (b1 , b2 , · · · , bn ),
又定义它们的内积 (即数量积) 为
(a, b) = a1 b1 + · · · + an bn ,
并用
√ √
|a| = (a, a) = a21 + · · · + a2n , |b| = (b, b) = b21 + · · · + b2n
表示向量 a, b 的长度, 则 Cauchy 不等式的向量形式为
|(a, b)| 6 |a| · |b|.
而三角形不等式则为
|a + b| 6 |a| + |b|.
这时前述第二个证明可改写如下
|a + b|2 = (a + b, a + b)
= |a|2 + 2(a, b) + |b|2
6 |a|2 + 2|a| · |b| + |b|2 = (|a| + |b|)2 .
两边开方即可.
这一节的不等式有明显的几何度量意义, 通常被归为度量不等式.
§3.2 Bernoulli 不等式 29

§3.2 Bernoulli 不等式


Bernoulli 不等式是另一个重要的不等式, 它与数值估计相关. 首先, 从二项式
定理容易得到不等式
(1 + h)n > 1 + nh
当 h > 0 时成立. 下面要证明当 1 + h > 0 时这个不等式仍然成立.

定理 3.4 (Bernoulli 不等式) 设 h > −1, n 为正整数, 则成立不等式


(1 + h)n > 1 + nh,
其中当 n > 1 时成立等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h = 0.

证 这里有两点需要证明, 即不等式的成立和其中成立等号的条件. 以下用数


学归纳法对这两点分别进行证明.
先证明第一点, 即不等式成立. 由于 n = 1 时不等式已经以等式的方式成立,
因此只需要从不等式对 n 成立的假定出发讨论 n + 1 的情况. 这时即可如下推导:
(1 + h)n+1 = (1 + h) · (1 + h)n
> (1 + h) · (1 + nh)
(3.7)
= 1 + (n + 1)h + nh2
> 1 + (n + 1)h,
因此不等式成立.
再证明第二点, 即当 n > 2 时在不等式中成立等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h = 0.
由于条件的充分性是可以明显看出的, 因此只需要证明条件的必要性, 即在不等式
中成立等号时一定导致 h = 0.
对于 n = 2, 直接从
(1 + h)2 = 1 + 2h + h2 = 1 + 2h
可以看出只能是 h = 0. 现设等号成立的必要性对 n 已经成立, 则对于 n + 1 的情
况可以从前面第一点的数学归纳法证明的第二步直接得到. 实际上, 这时在 (3.7)
中的两个 > 号都成为等号, 而这只能导致 h = 0. 
注 Bernoulli 不等式是重要的估值不等式, 它给出了 (1 + h)n 的一个下界, 你
能不能对 (1 + h)n 的上界做点讨论. 把 h 看成一个变量, Bernoulli 不等式就给出了
非线性函数 (1 + h)n 的一个线性函数下界 1 + nh. 用线性估计非线性是高等数学
中常用的手法, 比如用一点简单的导数知识就可以证明一
一般 的 Bernoulli 不 等 式
设 h > −1, λ > 1 或者 λ 6 0, 有

(1 + h)λ > 1 + λh,

其中当 λ > 1 或者 λ < 0 时成立等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h = 0.


30 第三章 初等不等式

当 0 < λ < 1, h > −1 时, 有

(1 + h)λ 6 1 + λh,

其中成立等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h = 0.
关于 sin x 的线性估计, 有著名的 Jordan 不等式
2 ( π)
x < sin x < x, ∀x ∈ 0, .
π 2
它的证明也只需要一点简单的导数知识, 读者可查看延伸阅读 2.

§3.3 平均值不等式
本节介绍经典的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不等式, 简称为平均值不等式. 它最
早出现在 1729 年 Maclaurin 的论文中, 是最基本的初等不等式之一. 此后, 由于它
的广泛应用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新的证明层出不穷, 到 2003 年已经得到了 74
个证明 [2], 而且其中一半以上是在 1966 之后找到的. 我们可以相信这个记录还会
不断被刷新. 在这些证明中有一部分是用数学归纳法的证明. 下面我们将介绍其中
的 2 个精彩证明.

定理 3.5 (算 几何平均值不等式) 设 x1 , x2 , · · · , xn 是 n 个非负实


算术平均值-几
数, 则成立不等式
x1 + x2 + · · · + xn √
> n x1 x2 · · · xn ,
n
其中等号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x1 = x2 = · · · = xn .

证 1 (Cauchy, 1821)
在历史上这是平均值不等式的第一个严格的数学证明, 它出现在 1821 年出版
的 Cauchy 的分析教程中. 因此在部分文献中也将平均值不等式称为 Cauchy 平均
值不等式. 下面我们先对于其中的做法作一个描述, 然后写出细节.
平均值不等式的 n = 2 情况早就为人所知, 它就是前面的不等式 (3.1). 但是从
n = 2 到 n = 3 已经不容易, 因此要实现数学归纳法的第二步就更不容易了.
Cauchy 发现, 从 n = 2 到 n = 4, 以及从 n = k 到 n = 2k 却是很容易的. 因此
就可以从 n = 2 出发证明平均值不等式对于所有的 n = 2k 都成立. 这也就是对于
n = 2k 的指数 k 使用数学归纳法.
这样就可以证明平均值不等式对于无穷多个 n 成立. 只不过这些正整数之间
还有许多空隙没有解决.
Cauchy 又发现, 如果设平均值不等式对于某个 n 已经成立, 则不难证明它对
n − 1 也成立. 这样就可以将前面所说的空隙填满.
§3.3 平均值不等式 31

可以认为, 这是标准的数学归纳法的一种变化. 形象化地来说, 我们可以将它


称为向前-向后(Forward and Backward) 数学归纳法. 它在证明某些其他不等式
时也有用.
先实施向前部分的证明. 设平均值不等式对 n 已经成立, 这时对于 2n 情况有
( + · · · + x2n )
x1 + · · · + x2n x1 + · · · + xn x
= 1 + n+1
2n 2 n n
1 √ √
> ( x1 · · · xn + xn+1 · · · x2n )
n n
2
√√

> n
x1 · · · xn · n xn+1 · · · x2n

= 2n x1 · · · x2n .
由此可见不等式对所有 n = 2k 成立. 注意其中又用到了 n = 2 时的不等式.
然后再实施向后部分的证明. 设不等式对 n 已成立, 考虑 n − 1 的情况如何证
明. 为此需要将 n − 1 个数的平均值
x1 + · · · + xn−1
n−1
写成为 n 个数的平均值.
一个自然的方法是在 x1 , · · · , xn−1 之外再记上述平均值为
x + · · · + xn−1
x= 1 .
n−1
把 x 作为第 n 个数, 然后写出这 n 个数的平均值, 它的数值仍然是 x. 这样由 n 个
数的平均值不等式得到
x1 + · · · + xn−1 + x √
x= > n x1 · · · xn−1 x.
n
不等式两边取 n 次方, 得到 xn = x1 · · · xn−1 x. 两边再约去 x, 并开 n − 1 次根, 就
得到:
x1 + · · · + xn−1 √
x= > n−1 x1 · · · xn−1 .
n−1
这说明 n − 1 个数时的平均值不等式也成立. 这样就完成了向后部分的证明.
关于此不等式何时成立等号的条件可从上述证明过程看出.
首先已知这对于 n = 2 成立 (见不等式 (3.1)). 然后设对于 n 成立, 则从上
面对于 2n 的向前归纳过程可以看出, 如不等式成立等号, 即有 x1 = · · · = xn 和
√ √
xn+1 = · · · = x2n , 且 n x1 · · · xn = n xn+1 · · · x2n , 这就是 x1 = · · · = x2n .
最后观察从 n 到 n − 1 的向后归纳过程, 可以看出成立等号时即有 x1 = · · · =
xn−1 = x. 

证 2 (Chong K. M., 1976) 只写出数学归纳法的第二步. 设对 n 已经成立, 则


对于 n + 1 的情况不妨假设有
x1 = min{x1 , · · · , xn+1 } 6 xn+1 = max{x1 · · · , xn+1 },
32 第三章 初等不等式

又将 x1 , · · · , xn+1 的算术平均值记为 A, 则由于 x1 + · · · + xn+1 = (n + 1)A, 且注


意 xn+1 > A, x1 6 A, 故我们由归纳假设有
[ ]n
(x1 + xn+1 − A) + x2 + · · · + xn
An+1 = A ·
n
> A · (x1 + xn+1 − A) · x2 · · · xn
= [(xn+1 − A)(A − x1 ) + x1 xn+1 ] · x2 · · · xn
> x1 · · · xn+1 ,
因此平均值不等式成立.
若在平均值不等式中成立等号, 则可从上面看出 x1 = xn+1 = A, 即 x1 = x2 =
· · · = xn+1 , 这就是所要证明的结论. 
根据实际需要, 有不同的平均值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延伸阅读 3, 我们介绍幂
平均与加权平均以及相关的不等式.

§3.4 排序不等式
与序有关的数组或数列在信息科学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也介绍一
些与序相关的初等不等式与和式估计方法.

排序不等式) 设两个有序的实数组 a1 , a2 , · · · , an 和 b1 , b2 , · · · , bn
定理 3.6 (排
满足
a1 6 a2 6 · · · 6 an , b1 6 b2 6 · · · 6 bn ,

则“反序乘积之和” 6 “乱序乘积之和” 6 “同序乘积之和”, 即


a1 bn + a2 bn−1 + · · · + an b1 6 a1 bi1 + a2 bi2 + · · · + an bin
6 a1 b1 + a2 b2 + · · · + an bn ,

其中 i1 , i2 , · · · , in 是 1, 2, · · · , n 的任意一个排列, 并且等号同时成立的充分必要条
件是 a1 = a2 = · · · = an 或 b1 = b2 = · · · = bn .

证 令 s = a1 bj1 + a2 bj2 + · · · + an bjn . 先设 jn ̸= n, 且此时 bn 所在的项为


ajm bn . 由
(bn − bjn )(an − ajm ) > 0


an bn + ajm bjn > ajm bn + an bjn .

令 s1 为 s 中 交 换 bn 与 bjn 的 位 置 所 得 的 和. 由 上 面 不 等 式 得 s1 > s, 并 且
s1 = a1 bj1 + · · · + ajm bjn + · · · + an bn . 如果 jn = n, 可取 s1 为 s.
§3.4 排序不等式 33

s1 的特点是前 n − 1 项乘积中 a 项与 b 项下标不一定相等. 用类似的方法, 设


在 s1 的前 n − 1 项中含 an−1 与 bn−1 的乘积项分别为 an−1 bjn−1 与 ajm
′ bn−1 , 交换

bn−1 与 bjn−1 的位置得到新的乘积项 an−1 bn−1 与 ajm


′ bj
n−1 , 其他不变得到新的和,

记为s2 . 则 s2 > s1 , 并且 s2 = a1 bj1 + · · · + an−1 bn−1 + an bn . s2 的特点是前 n − 2


项乘积中 a 项与 b 项下标不一定相等.
这个过程可以继续下去. 至多经过 n − 1 次调换, 即可得到
sn = a1 b1 + a2 b2 + · · · + an bn > sn−1 > · · · > s.

这就证明了“同序乘积之和” > “乱序乘积之和”.


另一方面, 在 s = a1 bj1 + a2 bj2 + · · · + an bjn 中若 jn = 1, 则取 s′1 为 s. 若
jn ̸= 1, 设此时 b1 所在的项为 ajm b1 , 由

(b1 − bjn )(an − ajm ) 6 0


an b1 + ajm bjn 6 ajm b1 + an bjn .

令 s′1 为 s 中 交 换 b1 与 bjn 的 位 置 所 得 的 和. 由 上 面 不 等 式 得 s′1 6 s, 并 且


s′1 = a1 bj1 + · · · + ajm bjn + · · · + an b1 .
s′1 的特点是前 n − 1 项乘积中 a 项与 b 项下标的和不一定等于 n + 1. 用类似
的方法, 设在 s′1 的前 n − 1 项中含 an−1 与 b2 的乘积项分别为 an−1 bjn−1 与 ajm
′ b2 ,

交换 b2 与 bjn−1 的位置得到新的乘积项 an−1 b2 与 ajm


′ bj
n−1 , 其他不变得到新的和,

记为s′2 . 则 s′2 6 s′1 , 并且 s′2 = a1 bj1 + · · · + an−1 b2 + an b1 . s′2 的特点是前 n − 2 项


乘积中 a 项与 b 项下标的和不一定等于 n + 1. 继续这个过程得到
s′n = a1 bn + a2 bn−1 + · · · + an b1 6 s′n−1 6 · · · 6 s.

这就证明了“反序乘积之和” 6 “乱序乘积之和”.
当 a1 = a2 = · · · = an 或 b1 = b2 = · · · = bn 时, 两个等号同时成立. 反过来,
如果 a1 , a2 , · · · , an 和 b1 , b2 , · · · , bn 均有某两项不等, 假设 an > a1 , bn > b1 . 那么
a1 b1 + an bn > a1 bn + an b1 且
a2 b2 + · · · + an−1 bn−1 > a2 bn−1 + · · · + an−1 b2 .

从而有
a1 b1 + a2 b2 + · · · + an bn > a1 bn + a2 bn−1 + · · · + an b1 .
所以两个等号中至少有一个不成立. 

例题 3.1 设 a1 , a2 , · · · , an 都是正数, 证明
a21 a2 a2
+ 2 + · · · + n > a1 + a2 + · · · + an .
a2 a3 a1
34 第三章 初等不等式

a21 a2n
证 1 (用平均值不等式) 注意到 a2 + a2 > 2a1 , · · · , a1 + a1 > 2an , 各式相加
即得. 
证 2 (用 Cauchy 不等式)
( )2
√ 2 a1 √ a2 √ an
(a1 + a2 + · · · + an ) = a2 · √ + a3 · √ + · · · + a1 · √
a2 a3 a1
( 2 )
a1 a22 a2n
6 (a1 + a2 + · · · + an ) + + ··· + .
a2 a3 a1
上式两边同除以 (a1 + a2 + · · · + an ) 即得. 
证 3 (用排序不等式) 假设 a2j1 6 a2j2 6 · · · 6 a2jn , 则 1
aj1 > 1
aj2 > ··· > 1
ajn .
a21 a22 a2n
a1 + a2 + · · · + an 是“反序乘积之和”, + + ··· + 是“乱序乘积之和”, 由
a2 a3 a1
排序不等式得所证. 

例题 3.2 设 a1 , a2 , · · · , an 是互不相同的正整数. 证明: 对于一切自然数 n,


都有
a2 an 1 1
+ ··· + 2 > 1 + + ··· + .
a1 +
22 n 2 n
证 假定 aj1 6 aj2 6 · · · 6 ajn , 则 aji > i, i = 1, 2, · · · , n. 故
a2 an aj aj
a1 + 2 + · · · + 2 > aj1 + 22 + · · · + 2n ( 反序乘积之和)
2 n 2 n
1 1
> 1 + + ··· + . 
2 n
如果两个实数组中只有一个有序, 我们就不一定有排序不等式这样漂亮的结
果. 但对 a1 b1 +a2 b2 + · · · + an bn 的估计仍然值得研究.
下面介绍的阿贝尔 (Abel) 求和方法在高等数学中十分有用.
设两个实数组 a1 , a2 , · · · , an 和 b1 , b2 , · · · , bn . 令 Ak = a1 + · · · + ak , k =
1, · · · , n, 则
a1 b1 + a2 b2 + · · · + an bn = A1 b1 + (A2 − A1 ) b2 + · · · + (An − An−1 ) bn
= A1 (b1 − b2 ) + A2 (b2 − b3 ) + · · · + An−1 (bn−1 − bn ) + An bn

由上述恒等式可导出一些有用的估计式. 设 |Ak | 6 M, k = 1, 2, · · · , n, 则当
b1 , b2 , · · · , bn 为非负单调减少时, 容易得到
|a1 b1 + a2 b2 + · · · + an bn | 6 M (|b1 − b2 | + |b2 − b3 | + · · · + |bn−1 − bn | + bn )
= M b1 .
又若只假定 b1 , b2 , · · · , bn 单调, 则有
|a1 b1 + a2 b2 + · · · + an bn | 6 M (|b1 − b2 | + |b2 − b3 | + · · · + |bn−1 − bn | + |bn |)
6 M (|b1 | + 2 |bn |) .
§3.4 排序不等式 35


sin 2 sin n 1 + n2
例题 3.3 证明 sin 1 + + ··· + 6 .
2 n sin 12

证 这个例题的难点在于 sin k, k = 1, · · · 并没有确定的符号, 而1+ 12 +· · ·+ n1


随 n 增大是可以任意大的(容易证明 n > 2k 时, 有 1 + 1
2 + ··· + 1
n > k
2 ). 因此
2, · · ·
1 1
如果不考虑 1, , n 的单调性, 就得不到例题这样的上界估计. 用 Abel 求和, 先
考虑 | sin 1 + sin 2 + · · · + sin n| 的上界估计, 回顾前面的例题 1.11, 有

cos 12 − cos 2n+1


sin 1 + sin 2 + · · · + sin n = 2
.
2 sin 12

1 2n + 1

因为 cos − cos < 2, 所以
2 2

2 1

|sin 1 + sin 2 + · · · + sin n| =
1 6 .
2 sin 2 sin 12

再用 Abel 求和的估计就可得到所需证明的不等式.
关于经典不等式证明的进一步的例题,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延伸阅读 4.

练 习 题

1. 证明以下几个不等式:

(1) |a − b| > |a| − |b| 和 |a − b| > |a| − |b| ;
∑ ∑ ∑
n
n n
(2) |a1 | −
|ak | 6 ak 6 |ak |; 又问: 左边可否改为
k=2 k=1
k=1

n

|a1 | − |ak | ?

k=2

|a + b| |a| |b|
(3) 6 + ;
1 + |a + b| 1 + |a| 1 + |b|
(4) |(a + b)n − an | 6 (|a| + |b|)n − |a|n .

(特别要注意其中的 (1) 是应用绝对值不等式时的常见形式.)

2. 设 a > b > 0 , 证明对正整数 n > 2 , 有


n(a − b)bn−1 < an − bn < n(a − b)an−1 .

(提示:利用分解 xn − y n = (x − y)(xn−1 + xn−2 y + · · · + xy n−2 + y n−1 ) .)


√ √ √
3. 设 a, b 为非负实数, n 为正整数, 证明 | n a − n b| 6 n |a − b|.
36 第三章 初等不等式

4. 设 ai 为实数, bi 为正数( i = 1, · · · , n ). 记 m = min{ai /bi , i = 1, · · · , n} ,


M = max{ai /bi , i = 1, · · · , n} . 证明
a1 + · · · + an
m6 6 M.
b1 + · · · + bn
5. 证明: 当 a, b, c 为非负数时成立

√ ab + bc + ca 6 a + b + c .
3
abc 6
3 3
(这个结果还可以推广到 n 个非负数的情况.)

6. 设 a, b, c > 0, 且有 a2 cos2 θ + b2 sin2 θ < c2 , 证明下列不等式成立:


a cos2 θ + b sin2 θ < c.

(提示:将要证的不等式左边平方, 然后利用 2ab 6 a2 + b2 与因式分解.)

7. 证明几何平均值-调和平均值不等式: 若 ak > 0, k = 1, 2, · · · , n, 则有
1
( )n

n
n
ak > .

n
1
k=1
ak
k=1

8. 以下是有关阶乘 n! 的几个不等式,( 它们都可以从平均值不等式得到: )n


(1) 证明: 当 n > 1 时成立 n! < n + 1 ;
2
(2) 利用 (n!) = (n · 1)((n − 1) · 2) · · · (1 · n) 证明: 当 n > 1 时成立
2
( )n
n! < n√ +2 ;
6
(3) 比较 (1) 和 (2) 中两个不等式的优劣, 并说明原因;

9. 设 n 为正整数, 证明
√ √
n
n! > n.

10. 求证:对任何自然数 n, 有
( )n ( )n+1
1 1
(1) 1+ < 1+ < 4;
n n+1
( )n+1 ( )n+2
1 1
(2) 1 + > 1+ > 2.
n n+1

11. 设 a1 , a2 , · · · , an 都是正数, 且 a1 + a2 + · · · + an = 1. 证明:


§3.4 排序不等式 37

1
(1) a21 + a22 + · · · + a2n > ;
n
1 1 1
(2) + + ··· + > n2 ;
a1 a2 an
∑n ( )2
1 (n2 + 1)2
(3) ai + > .
i=1
ai n

(上面有些不等式来自于 DNA 序列分析)

12. (Bernoulli 不等式的推广之一) 设 ai > −1 (i = 1, 2, · · · , n) 且同号, 证明:


∏n ∑
n
(1 + ai ) > 1 + ai .
i=1 i=1
第四章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本章也是学习高等数学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目前许多中学必修课教材中都没
有这方面的内容, 读者如欲了解更多的内容可以参考 [16] 等书籍.

§4.1 极坐标
极坐标系是除直角坐标系以外最常用的平面坐标系, 在高等数学的一元微积
分和多元微积分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 O, 叫做极点. 引一条有向


射线 Ox, 叫做极轴. 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和角度的 M
.-


.-
正方向 (通常取逆时针方向).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 ρ.-.-
-
M , 用 ρ 表示线段 OM 的长度, θ 表示从 Ox 到 OM .ujmr -.
.- t θ
h

.- ~
-- Æ


.-
l

D
B
>
<
m

的 (有方向的) 角度, ρ 叫做点 M 的极径, θ 叫做点 M O


"
!
uuuuuuP




x
的极角, 有序对 (ρ, θ) 叫做点 M 的极坐标.这样建
立的坐标系叫做极坐标系.极坐标为 (ρ, θ) 的点 M , 图 4.1: 极坐标的引入.
可表示为 M (ρ, θ).
平面上点的直角坐标将平面上的每个点与有序对 (x, y) 一一对应起来, 但极坐
标不是如此. 对于极点之外的点, 当 ρ > 0 时, 如图 4.1 所示, 角 θ 除了取 [0, 2π) 之
间的值之外, 还可以取相差 2π 的整数倍的无穷多个值. 而当 ρ = 0 时, 即当点 M
取在极点时, 它的极角 θ 是不确定的.
掌握极坐标和直角坐标之间的互相转换很重要. 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与极坐
标系的极点相同, 直角坐标系中的 x 轴的正半轴就是极坐标中的极轴时, 点 M 的
直角坐标 (x, y) 和极坐标 (ρ, θ) 之间的关系如下: 从极坐标计算直角坐标的公式为
x = ρ cos θ, y = ρ sin θ,
而从直角坐标计算极坐标的公式为

√ arctan y + 2kπ, (I,IV 象限)
2 2
ρ= x +y , θ = x
arctan y
+ (2k + 1)π, (II,III 象限).
x
注 在用极坐标方程 ρ = ρ(θ) 描述某些平面曲线时, 如果发生对某些 θ 值会
有 ρ < 0 的情况, 在绝大多数文献中的做法是将极坐标概念加以推广, 将点 (ρ, θ)
定义为: 在 θ 所对应的半射线的反方向延长线上, 并与极点的距离为 |ρ| 的点. 下
面的极坐标曲线图形都是按照这个规定画出的.
§4.1 极坐标 39

例题 4.1 将圆的直角坐标方程 x2 + y 2 − y = 0 化为极坐标方程.

解 以 x = ρ cos θ, y = ρ sin θ 代入原方程, 得到 ρ2 cos2 θ + ρ2 sin2 θ −ρ sin θ =


0, 即 ρ = sin θ. 
下例中的曲线在直角坐标系中为 6 次代数曲线, 而在极坐标系中则很简单.

例题 4.2 将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x2 + y 2 )3 = 4x2 y 2 化为极坐标方程.

解 以 x = ρ cos θ, y = ρ sin θ 代入原方程, 得到 ρ6 = 4ρ4 cos2 x sin2 x, 即为


ρ = sin 2θ. 
在图 4.2 和图 4.3 中分别作出了这两个例子中的曲线图形.
y ~
|


y 

|
~

0
/.


0 /.


J
L
MN
OPQSH
N
1 P

I Z
G
[
E t LPQTV t MOQT$
^ K %
D  X &
(  Z H )
a  G
 ℄ *

 D +
* _ -
f 8
< A .
b  /
g 5
; o
 *
=
h e
8 n0
<
f 1
7 v
l
:
p 4
6 j
t t 6
5 z
g

j 7
3 f
o k :
2

0.5

x =
1~ (
P 4
_
?
℄ 

m 
z
T 
 
2 n
E
4 $W ~ G
k
L  H
t 5 t
r U 4 
TS 1 LK
6 DQ "D
!
uuuuuu >PB ?N: RF 0 
 P
B
>
<

1 x
: 0 J
f 7

O
8
K | V
: 1 W
e X
2
; Z
)
a  . z [
 
D ℄
(  2
\  '
 l a
[ A 4
D
Y ? t
t t
W
V
. f
<

U
SR 4
"D
! g
uuuuuuuP Q >ML B
: i

<
>
6

x
j

O
7 h

g l
6 
+ o
3 :
d
1o ;
b
0
l =
`
 4
t -
+ t \
A 7
* [
D 
(
X 
& F 
$V H V 
TR
!QOLK P 

t t

图 4.2: 极坐标方程 ρ = sin θ 图 4.3: 极 坐 标 方 程 ρ =


的图像. sin 2θ 的图像 (四叶玫瑰线).

用极坐标方程可以统一地表示出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这三种圆锥曲线.这
时把曲线定义为与一个定点 (焦点) 的距离和一条定直线 (准线) 的距离之比等于某
个正常数 e 的点的轨迹. 当 0 < e < 1 时是椭圆, e > 1 时是双曲线, e = 1 时是抛物
线.下面我们由此推导出相应的极坐标方程.

过焦点 O 作准线 l 的垂线 OK, 以 O 为极点, 

l
p

M :
;

OK 的反向延长线 Ox 为极轴, 建立极坐标系.


:
L

A
LK
6
 Pruuu 




4
J
I

I
G


H

G


t

设 M (ρ, θ) 是曲线上任意一点, 连结 M O, 作

B


ρ
t

<


t

M A ⊥ l, M B ⊥ Ox, 垂足分别为点 A, B. 这时圆


8


θ
t




'
4 )

+
3

D
B
,

 >
<
l

p "
 !
uuuuuuurP
 

x


t 


0n

锥曲线就由下列点集定义: K O B
m

{ }
j


f
t

P = M |M

O| b

|M A| = e .
(
_

X

Y
Q

设焦点 O 到准线 l 的距离 |OK| = p, 由 |M O| = ρ,


M

G
F
E


|M A| = |BK| = p + ρ cos θ, 即有
ρ 图 4.4: 定义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
= e,
p + ρ cos θ 法.
加以整理后就得到所求的极坐标方程:
40 第四章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ep
ρ= . (4.1)
1 − e cos θ

这是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统一的极坐标方程.如图 4.5 所示, 当 0 < e < 1 时,

方程表示椭圆, 定点 O 是它的左焦点, 定直线 l 是它的左准线.e = 1 时, 方程表示


开口向右的抛物线;e > 1 时, 方程在 ρ > 0 时只描出双曲线的右支, 极点 O 是它
的右焦点, 定直线 l 是它的右准线, 而在 ρ < 0 时则描出双曲线的左支. 在图 4.5 上
作出了双曲线左支, 以及它的左准线 l′ 和左焦点 O′ .
l′ 0 0
l 


~
|

0
/.
y
r

p p p
r

Æ
&

t t t
t

>

>PBRF

M<
TU

L


V
w

6 N

; I

R
H

:
G

t t t
x

X
F

9 

_
y B

a


?

d

Æ e

;

g
5


j

t t t
~

′ Æ

O
x

O


2 ~

2


"D
!
uuuuuuuuuuuuu
1
B

<
>  

x
0
n


1
o

m
2
n

l
}
3
z

t t t


k
4

i
|
6
l

g
7
k

{ f
9
t


d
;

b
y
<
i


(
?
h

x
A
n '

t t % t
&

Z
(

w %
e
X


.
W

f
L

v U J
d
T

LK
SD

BP>N:

t t t

`
t

_
s

'

s Z

t t t

8

t t t

图 4.5: 圆锥曲线的统一极坐标方程在 e = 0.6, 1, 2 时的三种不同图像.

最后在这里附上用极坐标方程来描述的几个常用的螺线、心脏线、双纽线的
图形以供参考.

y 


|
~

/.
y 


|
~

/.

'

p p
&

d
_
e
`
f
a
g

p
d

e
h
l

<D SU t t t
M
L
6
Y h
2
$[
v
G r

E \
F
<PQ
U
D _
8 V
J X x
C b t
H %
Z
G
 d &
F '
{
f x `
> C

g *
A
t t d
n
i z
 ?
g
 ~
9 v
i
;

8 m
k
:
4
7 m ~
PR
V l
8 L %
6 n &
P" #% S F
m
7  e
2 L 
)
4 
' 
o
, 6 ,
C  . ; l

(1) (2)
 "$
 + 5 
0 < 
  , 8 -
t  t 1
2
n 8 #  2 " D
! 

"D
!
uuuuuuur  

B
> uuuuuuuu
4 

B
>
 < 2
<

x
/
n  2
4 3  .

O
 o1 
, 4

~1

|
j

g
2

0m

i
2


7

9
6
4

4

2
2

~1

|
m

*
*
&
$
"!N



;

5

4



x
b 7 )
m f  >
(

 x &
)

v Z D

` t  t 
 V 7
\ I
 6 U
& RQNMJ
D t 8
%
j X X F G
V I
i T U J Æ
Q N RQPNLJ h 
h
g :

g
f <
f
d

d

=
t a
t 
a >
_ A

_ 

^ B
&
&
C Z
\
D R ,
T
E G

X H
P L I
. J
H
L 6
2
F
U J B
8
K O<
TS
8
D
B
t M t
PO<

t t

图 4.6: (1) Archimedes 螺线 ρ = aθ, (2) Bernoulli 螺线 (对数螺线) ρ = eaθ ,


§4.1 极坐标 41

y 


|
~

0 /.

t
y 


|
~

/.

NOPDST
LM U
K V
I W
H Y

Z
F
[
C ^

A _

> b

NR
;

.2
9 l
t t
7 PQRS NOPRST

X\
MN TU #W
L LM
6 h K
I Y
G %

(
i  ℄
 v C [ (


`` $
E
0o
= e

(3) (4)
/ l
l ; ,
m
 j
-

O
h | 6 _ k
t t
5 m
* A
(
3 o
&
$" "D
! 1 "D
!

\X
uuuuuuP
0 
B
> uuuuuuuur
o 

B
>P
< <

x


0
m 1


x
($

k _ 3

8  j A 5


RN
3
, 6
4
e 

2.
 4
t t
;
1
[
( =
0z
E
℄ 
7 % C
Y 
j 8 W G
#T U
TS I
SR LK RQPNML
i PONM
g 

e =

b >
t t
_ A

℄ B
E
Z
F
$
X G
W I
U J
TS K
RQP<ML

t t

图 4.7: (3) 心脏线 ρ = a(1 + cos θ), (4) Bernoulli 双纽线 ρ2 = a2 cos 2θ.

使用不同的坐标空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事物. 极坐标空间一般被认
为是直角坐标空间的覆盖空间, 它可以直观地考察到径长随角度的连续变化情况,
比如螺线. 也可以形象地说极坐标空间是直角坐标空间的一种“展开”, 而直角坐标
空间是极坐标空间的一个“折叠”. 在延伸阅读 5, 我们介绍几个有趣的例子. 同时
在本章的示意图中保留直角坐标也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两种坐标系的联系.
42 第四章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4.2 参数方程
通常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我们用方程 y = f (x) 或 F (x, y) = 0 给出曲线上的
点所满足的坐标关系.例如中心在原点, 半径为 2 的圆, 可用方程 x2 + y 2 = 4 表
示.但这种描述是“静态”的, 它表示的是曲线上点的轨迹.
参数方程的好处是可以用具有物理意义或几何意义的参数来表示点的坐标关
系, 因而这样的描述往往具有“动态”或“直观”的特点.例如圆 x2 + y 2 = 4 可用参
数方程
{
x = 2 cos θ,
θ ∈ [0, 2π].
y = 2 sin θ,

来表示.这里 2 表示圆的半径, 而参数 θ 表示圆上的动点 (x, y) 和圆心的连线与 x


轴正向所夹的有向角, 也就是极坐标系中的极角.
一般而言, 如果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ρ = f (θ), 则在对应的直角坐标系中该曲
线就可以用参数方程
{
x = f (θ) cos θ,
θ ∈ [0, 2π]. (4.2)
y = f (θ) sin θ,

来表示.对这样的参数方程来说, 其中的参数有明显的几何意义, 即极坐标系中的


极角. 当极角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上述方程就描出相应的曲线.
但 (4.2) 只是一类参数方程而已. 其他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含义有时就不一定如
此明显. 例如在很多问题中, 我们需要将直角坐标系中的椭圆标准方程
x2 + y 2 = 1,
a2 b2
变换为参数方程
{
x = a cos ϕ,
ϕ ∈ [0, 2π], (4.3)
y = b sin ϕ,

这里的 ϕ 也有几何意义, 但并不是椭圆上的动点 (x, y) 和椭圆中心的连线与 x 轴所


夹的有向角. 由于当 ϕ 从 0 变化到 2π 时点 (x, y) 恰好描出所需要的椭圆, 因此对
于很多问题的处理是非常有用的.
直线也可以写为参数方程
{
x = x0 + t cos α,
y = y0 + t sin α,

其中 (x0 , y0 ) 是直线上某固定点, α 是直线的倾角, 参数 t 表示动点 (x, y) 离开定点


(x0 , y0 ) 的有向距离.
§4.2 参数方程 43

作为例子, 我们来推导圆的渐开线方程.
把一条没有弹性的细绳绕在一个固定的圆 (盘) 上, 将铅笔系在绳的外端, 把绳
拉紧并逐渐地展开 (这时绳的拉直部分和圆始终保持相切关系), 铅笔所画出的曲
线, 即绳的外端的轨迹叫做圆的渐开线, 这个圆称为渐开线的基圆.
如图 4.8 所示, 设基圆的圆心为 O , 半经为 r, 细绳外端的初始位置为 A, 以 O
为原点, 有向直线 OA 为 x 轴, 建立直角坐标系.
y 
|
~

/.




 DS
<> TJ
8
OBRT

B
K W : U 0
4
X V
6
Y W
H Z 1
0 Z
G [
G \
F X
F  &
^  '
t t ` 
E
` A < X
 3
)

d
& >

r
X
e
A  n
;
f

 X
:
h 7
 t
> 
X
j
=
Æ 8

φD M
k
 l &
t u;
l

m 
t  t

n '
f

:
 *
~ 
3

B
,
o C
9
m
1
0 F 0
8
QRU uuuuuuP 
 L  
L o0
W

O C AE
K % 1
 ^ n 1
 X
2
 )


Æ
  m 2
*
X
6 < + l
< 4 3
,
j j

M
8 \ 7 5
*
f
'

l 
5 t i t 6
, 

m o 
g
2 
7
"D
! B
uuuuuuuP  

x
 
0n 
<
> e 9

A




l

)
O 8
5
3
d

(
\

[

A

<
;

^ < E
 X
W F
% 
 X t V t
F U 2
V K
RQNLI SR
0 Q> :

t t

图 4.8: 圆的渐开线的图像.

设点 M (x, y) 是圆的渐开线上任意一点, BM 是圆的切线, B 为切点, 连结


OB, ∠AOB = ϕ (弧度) 是以 OA 为始边, OB 为终边的正角.取 ϕ 为参数, 根据

圆的渐开线的定义, 切线 BM 的长等于圆弧 AB 的长度 rϕ.
作 M E⊥Ox, BC⊥Ox, M D⊥BC, 垂足分别为 E, C, D, 则 ∠M BD = ϕ. 由
此可得点 M 的直角坐标为:
x = OE = OC + CE = OC + DM = |OB| cos ϕ + |BM | sin ϕ,
y = EM = CD = CB − DB = |OB| sin ϕ − |BM | cos ϕ,
这样就得到圆的渐开线的参数方程是
{
x = r(cos ϕ + ϕ sin ϕ),
ϕ ∈ [0, ∞), (4.4)
y = r(sin ϕ − ϕ cos ϕ),
其中 r 是基圆的半经, 参数 ϕ 表示圆的渐开角度.
下面介绍摆线及其参数方程. 设想一个半径为 a 的圆在 x 轴上滚动, 则在圆周
上一个固定点所描出的轨迹就是摆线. 例如一辆自行车在滚动时它的一个车轮边
缘上粘着一小块泥巴所描出的轨迹就是摆线.
如图 4.9 所示, 设想某个时刻圆周上的这个固定点 M 恰好在 x 轴上. 我们将
这个位置取为原点 O. 如图所示当圆向右方滚动一周时, 这个点 M 又到达 x 轴, 其
坐标为 2πa, 这样就描出了摆线的一拱. 如继续滚动或从原点向左滚动, 则就得到
更多的完全相同的拱形曲线.
从 y = f (x) 的观点看, 摆线是周期为 2πa 的周期函数. 这时要直接写出 f (x)
并不方便, 而从形成轨迹的几何意义出发写出摆线的参数方程则不难. 因此对于摆
44 第四章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线的各种数学计算都是用参数方程来进行的. 例如, 取圆在滚动时点 M 所转过的


角度 θ 为参数 (这里假定在滚动时没有任何滑动), 在图 4.9 上可以看出, 这时圆周
与 x 轴接触点的坐标为 aθ, 即半径 a 的圆周上圆心角为 θ 对应的弧长. 根据圆心 A
的直角坐标为 (aθ, a) 就不难定出圆周上固定点 M 的位置为
x = a(θ − sin θ), y = a(1 − cos θ),
这就是摆线的参数方程.
y 


~
|

/.

? BC OPQST CC
=> CE =?A
MN
U
= E
; G K ; F
W

: J
: H
G X

9 I
9
I H
Z
8
K t F

\
7 J

E
6 L
K
 '

5 M
N  a

3 O
O )
?

 1 *
P
Q
e

;
0 Y

S g

T
:
-
i
U
8
V

, v
X
6
E
\

t
D
5 Z

m

A
C

^ 

~
_

_  B

` 1 A

b
d 9
|

M
.
0 

?
:
h
9

9
9
)

M
l >


( 3

%
d

d =k
$#
R
4

θ a
e
t j

l
f  h

g :
f

p
h 9 d

t :

-
b

=
,
t

j  ^




\
-
B

l 
& l
6

p
 E

.
W .
H


t V
I 

0
4
H
"
!D




uuuuuuuuuuuuuuuuuuur

LJ
B
>
R
<


x
<

O aθ 2πa
t

图 4.9: 摆线的图像.

练 习 题

1. 证明:过点 P (a cos3 α, a sin3 α) 且与直线 x sec α + y csc α = a 垂直的直线


方程是 x cos α − y sin α = a cos 2α.
2. 设 t 和 θ 是参数, 化下列参数方程为不含参数的直角坐标方程, 并且画出它们
的图形
{ {
x = t2 − 2t, x = 5 cos θ + 2,
(1) (2)
y = t2 + 2t; y = 2 sin θ − 3.

3. 说明下列方程表示什么曲线, 并作图:
5 5 1
(1) ρ = ; (2) ρ = ; (3) ρ = .
1 − cos θ 3 − 4 cos θ 2 − cos θ
p
4. 把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ρ = 化成直角坐标方程, 再移轴化成标
2 − cos θ
准方程.
第五章 复数的简单介绍

复数在求解一元二次代数方程时已经遇到, 它也是学习高等数学时必须具有
的知识, 但即使是数学系的学生也要到二年级的复变函数论课程中才会系统学到
复数的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 一年级的微积分和代数课程中往往会认为学生已经知
道什么是复数, 并经常会介绍采用复数为工具的一些计算方法. 因此, 本章在中学
数学学习复数的基础上对复数做进一步的介绍是有必要的. 此外, 读者还可以从中
发现复数与第一章三角函数的知识有深刻的联系. 这方面可以参考 [7, 10, 15] 中的
有关部分.

§5.1 复数的定义与运算
回顾数学史, 复数的引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人们一开始对复数究竟是什么
东西很有争议. 因为这样的“数”太虚无飘渺, 它与过去人们熟悉的各类数, 如自然
数、整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等等太不一样了. 人们觉得, 对于 x2 + 1 = 0 这样的方
程干脆不必管它, 就说这个方程没有根就够了, 没有必要引入新的数. 但在文艺复
兴时代的数学家从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中发现, 具有 3 个互异实根的一般实系数三
次方程, 它的求根公式中不可避免要出现复数, 而且只有通过在复数域中的计算才
能求出方程的三个实根. 这迫使人们开始将复数作为一种有用的工具接受下来, 但
对于它的真正意义和作用当时还是不清楚.
然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复数的重要性日益明显, 它很快在诸如电学、流
体力学等应用领域中都成了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 这样笼罩在复数上的神秘性也
就完全消失了, 只是在虚数 (imaginary number) 和复数 (complex number) 这样的
名词中还保留了一点当年的历史韵味.
下面我们从给出复数的定义开始作介绍.
在实系数二次方程的求解中, 已经发现方程的根不一定是实数, 这实际上已经
表明, 只用实数系来研究代数方程是不够的. 为此就从在实数域中没有根的方程
x2 + 1 = 0

出发, 引入虚数单位 −1, 记为 i, 它满足 i2 + 1 = 0. 于是方程 x2 + 1 = 0 就以 i 和
−i 为它的两个根. 然后我们就将 a + ib 称为复数, 其中 a, b 为任意实数. 这样就将
实数域 R 扩大为复数域, 记为:

C = {a + ib a, b ∈ R}.
今后将复数 z = a + ib 中的 a 称为复数 z 的实部, b 称为 z 的虚部, 并记为
46 第五章 复数基础

a = Re (a + ib), b = Im (a + ib).
又对于复数 z = a + ib, 将 z = a − ib 称为 z 的共轭复数, 并记为 z = a − ib.
在 复 数 域 中 和 实 数 域 一 样 可 以 进 行 四 则 运 算. 为 此 首 先 规 定, 两 个 复 数
z1 = a + ib 和 z2 = c + id 相等当且仅当 a = c, b = d. 于是
复数 z = a + ib = 0 ⇐⇒ a = b = 0.
设 z1 = a + ib, z2 = c + id, 则它们的和差为
z1 ± z2 = (a ± c) + i(b ± d),
它们的乘积为
z1 · z2 = (a + ib) · (c + id) = (ac − bd) + i(ad + bc),
其中用到了 i = −1. 注意一个复数 z = a + ib 与其共轭复数 z = a − ib 的乘积总
2

是非负的:
z · z = (a + ib)(a − ib) = a2 + b2 > 0.
为了做除法 z1 /z2 , 则要求 z2 ̸= 0, 也就是要求 c2 + d2 ̸= 0. 这时可如下计算
z1 /z2 :
z1 (a + ib)(c − id)
= a + ib =
z2 c + id (c + id)(c − id)
(ac + bd) + i(bc − ad)
=
c2 + d2
= ac2 + bd2 + i bc2 − ad2 .
c +d c +d

从以上对于复数的定义来看, 似乎还只是形式化的一套记号和规则, 复数和我


们已经熟悉的实数似乎相差太远了. 为此我们再介绍为 Gauss 等人给出的复数的
几何表示, 这样就使得复数不再是看不见摸不到的神秘对象了, 这也大大加速了复
数的推广与应用.

这就是如图 5.1 中那样用平面直角坐标系 y 


~|

/.

来表示复数, 将复数 z = a + ib 与平面上的点 t

z = a + ib
b P P

.
(+$
P P P P P P


((


(a, b) 一一对应起来, 复数的实部是点的横坐


0

 


r(((
0
t 

0


标, 虚部是点的纵坐标. 这个平面称为复平面. (
((
0


(( θ
t
g 0

j

o 0

其中的 x 轴就与实数, 即虚部为 0 的复数相对


 "B
!
uuuuuuuP
D
>
<

O t
a x
应, 而 y 轴就与实部为 0 的复数相对应, 后者 t

称为纯虚数. 前面介绍的复数 z 的共轭复数 z


在几何上就是 z 关于实轴的对称点. 图 5.1: 复数的几何表示.

有了复数的几何表示之后, 如图 5.1 所示, 复数 z = a + ib 既可以用复平面上的


点来表示, 又可以与从原点到点 a + ib 的向量相对应. 这个向量的长度称为复数的
§5.2 复数的三角形式 47


模, 记为 |z| = a2 + b2 . 这样一来, 复数的加法, 如 z1 + z2 , 就与平面上向量的加
法完全相同.
人们发现, 从实数域扩大到复数域之后, 许多事情变得非常清晰了. 例如, 只有
在引进复数之后, 才可能得到下列的代数基本定理, 它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代数方程
究竟有几个根的基本问题.

定理 5.1 (代
代数基本定理) 复系数的 n 次代数方程
a0 xn + a1 xn−1 + · · · + an = 0 (a0 ̸= 0)
在复数域中恰好有 n 个根.

由此又可以得到在学习高等数学中经常需要用到的关于实系数多项式的下列
基本内容.

定理 5.2 (1) 实系数多项式若有不是实数的 α 为根, 则也一定以它的共轭复


数 α 为其根. (2) 实系数多项式一定可以在实数域中以惟一的方式分解为一次因式
和二次因式的乘积.

§5.2 复数的三角形式
如图 5.1 所示, 还可以用极坐标来表示复数, 这就得到复数 z = a + ib 的三角形
式, 也就是极坐标表示:
z = a + ib = r(cos θ + i sin θ), (5.1)

其中的 r = a2 + b2 就是复数的模 |z|, 而辐角 θ 就是复数 z (作为向量) 与复平面
上的实轴 (正向) 的夹角, 记为 θ = Arg z.
需要注意, 模是惟一确定的, 而辐角 Arg z 则是多值的, 它的各个值之间相差
2π 的整数倍. 它们的计算公式为
{ arctan b + 2nπ, (I,IV 象限),
a
θ = Arg(a + ib) = (5.2)
arctan b + π + 2nπ, (II,III 象限).
a

我们还将满足 0 6 Arg z < 2π 的那个值称为辐角的主值, 并记为 arg z. 于是有

Arg z = arg z + 2nπ, (5.3)

其中 n 取所有整数.
对于复数的模来说, 在第三章中的定理 3.1, 即绝对值不等式 (也就是三角形不
等式在 n = 1 的特例), 也是成立的. 其形式为

|z1 + z2 | 6 |z1 | + |z2 |, |z1 − z2 | > |z1 | − |z2 | ,
48 第五章 复数基础

其中成立等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rg z1 = Arg z2 .


利用复数的三角形式, 复数相乘和相除的几何意义就很容易得到解释. 例如,
设 z1 = r1 (cos θ1 + i sin θ1 ), z2 = r2 (cos θ2 + i sin θ2 ), 则有
z1 · z2 = r1 r2 [(cos θ1 cos θ2 − sin θ1 sin θ2 ) + i(cos θ1 sin θ2 + sin θ1 cos θ2 )]
= r1 r2 [cos(θ1 + θ2 ) + i sin(θ1 + θ2 )],

即模相乘, 辐角相加.
对于辐角相加, 还可以理解为向量的旋转. 对于 z1 乘 z2 , 就辐角而言, 即是将
向量 z1 旋转 θ2 角, 或将向量 z2 旋转 θ1 角. 这里当角为正时为反时针方向旋转, 而
当角为负时则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为了明白复数相除的意义, 只需先看 1/z2 , 当然此时必须有 |z2 | = r2 ̸= 0. 这
时可直接计算如下:
1 = 1
z2 r2 (cos θ2 + i sin θ2 )
1 cos θ2 − i sin θ2
= ·
r2 (cos θ2 + i sin θ2 ) cos θ2 − i sin θ2
= 1 · (cos θ2 − i sin θ2 )
r2
= 1 · [cos(−θ2 ) + i sin(−θ2 )].
r2

由于 z1 /z2 即是将 z1 乘以 1/z2 , 因此就证明了复数相除等于模相除, 辐角相减. 从


向量旋转来看, 即将 z1 反方向旋转 θ2 角.
还可以看出, 当模 |z| = 1 时, 1/z = z, 即模为 1 的复数与自己的倒数共轭.
下面我们给出并证明一个重要的公式 (有时也称为定理):

定理 5.3 (De Moivre (棣


棣莫弗) 公式) 对一切整数 n 成立

(cos θ + i sin θ)n = cos nθ + i sin nθ. (5.4)

证 首先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公式对一切非负整数成立. 对 n = 0, 1, (5.4) 的成
立是显然的.
现设 (5.4) 对于 n 已经成立, 并讨论 n + 1 的情况. 这时 (5.4) 的左边为
(cos θ + i sin θ)n+1 = (cos nθ + i sin nθ) · (cos θ + i sin θ)
= (cos nθ cos θ − sin nθ sin θ) + i(sin nθ cos θ + cos nθ sin θ)
= cos(n + 1)θ + i sin(n + 1)θ,

其中用了正弦和余弦函数的和角公式. 这样就完成了对 n 为非负整数的证明.


§5.2 复数的三角形式 49

当 n 为负整数时, −n 是正整数, 因此有

(cos θ + i sin θ)n = 1


(cos θ + i sin θ)−n
= 1
cos(−nθ) + i sin(−nθ)
= 1 · cos nθ + i sin nθ
cos nθ − i sin nθ cos nθ + i sin nθ
= cos nθ + i sin nθ,

于是当 n 为负整数时公式也成立. 
以下介绍 De Moivre 公式的两个应用.
第一个应用. 利用 De Moivre 公式和二项式定理, 很容易将倍角 nx 的正弦和
余弦, 即 sin nx 和 cos nx, 用 sin x 和 cos x 的方幂表示出来, 这就是

cos nθ = cosn θ − C2n sin2 θ cosn−2 θ + C4n sin4 θ cosn−4 θ − · · · , (5.5)


sin nθ = C1n sin θ cosn−1 θ − C3n sin3 θ cosn−3 θ + C5n sin5 θ cosn−5 θ − · · · . (5.6)

这样就轻而易举地将 n = 2 的倍角公式 (见第一章的公式 (1.7) 和 (1.8)) 推广到一


般情况. 而且还可以看出, cos nθ 一定可以只用 cos θ 的方幂表出. 此外, 当 n 为奇
数时 sin nθ 也一定可以只用 sin θ 的方幂表出, 但 n 为偶数时则不行, 例如 n = 2 的
sin 2x = 2 sin x cos x 就是如此.
下面是一个简单例子.

例题 5.1 将 cos 3θ 和 sin 3θ 用 cos θ 和 sin θ 的方幂表示出来.

解 在 De Moivre 公式中用 n = 3 代入, 就有


cos 3θ + i sin 3θ = (cos θ + i sin θ)3
= cos3 θ + 3 i cos2 θ sin θ − 3 cos θ sin2 θ − i sin3 θ,
等置两边的实部与虚部, 就同时得到:
cos 3θ = cos3 θ − 3 cos θ sin2 θ = 4 cos3 θ − 3 cos θ,
sin 3θ = 3 cos2 θ sin θ − sin3 θ = 3 sin θ − 4 sin3 θ.
可以看出, 其中第二个结果与例题 1.2 中的第一个结果相同. 

第二个应用. 利用 De Moivre 公式可以求出任意复数的所有 n 次方根.


设给定复数 a 和正整数 n, 求 a 的 n 次方根就是求解下列代数方程 (一般称为
二项式方程):
z n − a = 0. (5.7)
50 第五章 复数基础

从代数基本定理 5.1 知道该方程有 n 个根. 现将给定的复数 a 与未知的复数 z 都写


成三角形式
a = r(cos θ + i sin θ), z = ρ(cos ϕ + i sin ϕ),
代入 (5.7) 中并用 De Moivre 公式, 方程 (5.7) 就变成为
ρn (cos nϕ + i sin nϕ) = r(cos θ + i sin θ),
其中 ρ, r > 0. 由此得到两个方程:
ρn = r, nϕ = θ + 2kπ.
可见结果为

ϕ = θ + 2kπ ,
ρ= n
r,
√ n
其中 n r 为非负数 r 的 n 次算术方根. 此外, 在以上两式中的 k 可取任何整数, 但
只要取 k = 0, 1, · · · , n − 1 就得到 a 的所有的 n 个不同的根

√ √
n
a = n r(cos θ + 2kπ + i sin θ + 2kπ ). (5.8)
n n

从复数的几何表示来看, 这 n 个不同的根位于以原点为圆心, 以 ρ = n
r 为半径的
圆周上, 并且恰好是一个正 n 边形的 n 个顶点.
特别地我们将 a = 1 的 n 次方根称为 n 次单位根. 由于 1 的辐角的主值为 0,
因此从公式 (5.8) 就可以得到 n 个 n 次单位根的表达式:

cos 2kπ + i sin 2kπ , k = 0, 1, · · · , n − 1.


n n
若将 k = 1 时的根记为 ε, 则根据复数乘法与辐角的关系就知道, 上述 n 个 n 次单
位根可以写为
1, ε, ε2 , · · · , εn−1 .
这就是将 ε 旋转角 2π/n 的整数倍就可以得到所有的 n 次单位根.
再回顾公式 (5.8), 又可以通过单位根而将该公式改写为
√ √
n
a = n r(cos θ + i sin θ ) · εk ,
n n
其中取 k = 0, 1, · · · , n − 1. 几何上就是只要有了 k = 0 这个根之后, 将它旋转角
2π/n 的整数倍就可以得到 a 的所有的 n 次根.
现以 n = 3 为例作出计算如下.

例题 5.2 求出所有的 3 次单位根.

注 读者可以求解三次方程 z 3 − 1 = 0 来验证例 5.2 中得到的三个根. 然而上


面的结果对于每一个正整数 n 都成立, 它显示了复数与 De Moivre 公式的力量.
§5.3 Euler 公式与三角函数 51

解 从公式 (5.8) 可见, 当 a = 1 时, r = 1,


~|

0
 / .



z2 J
I
K
8
<O
PDF

θ = 0, 取 k = 0, 1, 2, 就得到三个根为:
 n Z
.
[
E

D
m t _

B
a


n


m f


n h

8
t

7
m t

6
k

5
n l

z1 = 1 z1 = 1,
m


m n


g


1
Æ "D
!B
uuuuuuP  

 >
<
o0
t
9
|



x


z2 = cos 2 π + i sin 2π=−1 +i 3,



u



j

t 7


3 3 2 2
f
:

d
;


b
<

`
?

^


℄ 
C

[
D
Y t
F


4π=−1 −i 3.


P
G

z3 = cos 4 π + i sin
H
V I
U

z3 H
DQ
<M
L
K
J

3 3 2 2
在几何上如图 5.2 所示, 三个 3 次单位根就是
图 5.2: 三次单位根的几何
表示. 单位圆上的三个小圆点, 它们将圆三等分. 

§5.3 Euler 公式与三角函数


反映三角函数与复数之间更为深刻关系的是 Euler 公 式:

eiθ = cos θ + i sin θ. (5.9)

为了理解这个公式, 首先要知道左边的 e 是高等数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常数, 其近


似值为 2.718281828459045.... 以 e 为底的对数称为自然对数, 记为 loge x = ln x,
它在高等数学中非常重要. 若在 Euler 公式中取 θ = π 并移项, 就得到一个非常美
丽的数学方程:
eiπ + 1 = 0, (5.10)

它将 数 学 中 最 重 要 的 5 个常 数, 即 加 法 的 零 元 0, 乘 法 的 单 位 元 1, 虚 数 单 位

i = −1, 圆周率 π 和自然对数的底 e 联系在一起了.
在公式 (5.9) 左边的是以 e 为底的指数函数, 只是它的指数是纯虚数. 它与实
变量的指数函数具有相同的重要性质:
eiθ1 · eiθ2 = ei(θ1 +θ2 ) .
如果将 Euler 公式 (5.9) 的右边看成为 eiθ 的定义, 则上式可从三角函数的和角公式
得到.
可是在学习微积分之前我们还不具备足够的知识来证明 Euler 公式, 这里只指
出在承认 Euler 公式的前提下可以得到什么.
首先, 将 Euler 公式与复数的三角形式 (5.1) 相结合, 就知道任何复数可以写成
为指数形式
z = a + ib = reiθ ,
其中的 r, θ 的意义与复数的三角形式一致. 于是复数 reiθ 在复平面上就是以原点为
圆心 r 为半径的圆周上的一个点, 它的辐角为 θ.
52 第五章 复数基础

如果两个复数按照 Euler 公式写成指数形式, 例如 z1 = r1 eiθ1 , z2 = r2 eiθ2 , 则


它们的乘除法的意义就很容易得到解释, 而不需要如上一节中那样进行计算后才
能够得到. 例如, 它们的乘积就等于
z1 · z2 = r1 eiθ1 · r2 eiθ2 = r1 r2 ei(θ1 +θ2 ) .
即模相乘, 辐角相加.
又如, 采用复数的极坐标形式后, 前面的 De Moivre 公式, 即 (5.4),
(cos θ + i sin θ)n = cos nθ + i sin nθ
就变成了很平凡的等式:
(eiθ )n = einθ ,
它只不过是指数函数的一个简单性质而已. 这又告诉我们, 一旦有了 Euler 公式,
则 De Moivre 公式中的 n 不必限制为整数, 而可以取为任何实数.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复数的三种表示形式: 与直角坐标系对应的 z = a + ib (这
也是复数的定义), 与极坐标系对应的三角形式和利用 Euler 公式得到的指数形式.
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可根据方便而利用其中的某一种形式.
下面介绍利用 Euler 公式可以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用指数为纯虚数的指数
函数表示出来. 为此先从 (5.9), 即 eiθ = cos θ + i sin θ, 得到
e−iθ = cos θ − i sin θ,
然后将两式通过组合得到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新公式, 它们也称为 Euler 公式:
−iθ −iθ
, sin θ = e − e
iθ iθ
cos θ = e + e , (5.11)
2 2i

回顾第 1 章中从直角三角形的各条边之间的比例出发定义三角函数的几何方
法, 我们可以发现刚才得到的公式 (5.11) 中的三角函数似乎远离几何了. 确实如
此, 三角函数有许多种不同的等价定义方法, 而中学数学里所讲的几何方法只是其
中最初等的一种.
在微积分中学了无穷级数之后, 我们就有条件给出 eiθ 的严格定义并证明
Euler 公式, 从而可以将 (5.11) 看成为正弦和余弦函数的新的定义, 而且还可以证
明新的定义与从前的几何定义等价.
当然, 公式 (5.11) 右边的 eiθ 和 e−iθ 还只是实变量 θ 的复值函数, 如果将 θ 换
为复数 z, 就得到了复变量 z 的正弦和余弦函数 sin z 与 cos z, 它们是微积分的一门
后继课程——复变函数论——中的一类初等函数.
虽然在学习微积分之前并没有证明 Euler 公式, 但我们还是建议在高等数学的
学习中及早利用它作为一种辅助的计算手段, 这将会带来许多方便. 包括我们目前
使用的教材在内的不少教科书就是如此做的. 下面举一些例子.
例题 5.3 从正弦和余弦函数的 Euler 公式 (5.11) 出发, 可以通过指数运算重
新推导出前面所有的三角函数的公式. 作为例子, 我们来推导余弦的和角公式, 即
§5.3 Euler 公式与三角函数 53

cos(α + β) = cos α cos β − sin α sin β.

证 如下计算即可:
cos(α + β) = Re(ei(α+β) ) = Re(eiα · eiβ )
= Re[(cos α + i sin α) · (cos β + i sin β)]
= cos α cos β − sin α sin β. 

例题 5.4 利用 Euler 公式重做第一章中的例题 1.11.

解 这里所用的是复数计算方法, 与例题 1.11 中完全不同:


sin x + sin 2x + · · · + sin nx = Im(eix + ei2x + · · · + einx )
( ix )
e (1 − einx )
= Im
1 − eix
 
i n2 x −i n2 x i n2 x
e ix
· e (e − e )
= Im  
i x −i x ix
e 2 (e 2 − e 2 )
sin n x n+1 sin n x · sin n + 1 x
= 2 · Im(ei 2 x ) = 2 2 .
sin x sin x
2 2

这就是例题 1.11 中的公式 (1.29). 

例题 5.5 利用 Euler 公式重新证明第一章的例题 1.12 中的第一个不等式. 即


当 sin x =
̸ 0 时, 对一切 n 成立不等式
2
| sin x + sin 2x + · · · + sin nx| 6 1 .
| sin x |
2

证 采用与上一个例题中相同的推导并作估计如下:
54 第五章 复数基础

| sin x + sin 2x + · · · + sin nx| = |Im(eix + ei2x + · · · + einx )|


eix (1 − einx )
= Im
1 − eix
eix (1 − einx )
6
1 − eix
6 2
|1 − eix |
= 2
ix ix −ix
e 2 (e 2 − e 2 )

= 2
ix
e · 2i sin x
2
2
= 1 .
| sin x |
2

在上述计算中利用了 |Imz| 6 |z|, |z1 + z2 | 6 |z1 | + |z2 |, |eix | = 1 和正弦函数的


Euler 公式等. 

练 习 题

1. 已知复数 z = x + iy, 求下列各式的实部与虚部:


(1) z 2 ; (2) z 3 ; (3) 1 .
z
2. 要把复数 a(cos α + i sin α), b(cos β + i sin β) 的和写成复数 r(cos θ + i sin θ),
应该怎样用 a, b, α, β 来表示 r, θ?

3. 已知复平面内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两个顶点分别为复数 1, 2 + i, 求与第三个顶
点对应的复数.

4. 在复数域中求解下列方程:
(1) x4 + 24i = 0; (2) (x + 1)9 = (1 + i)9 ;
(3) z + |z| = 2 + i; (4) z 2 = z.
第六章 复数与微积分

本章与前面几章不同, 可以在学习微积分的过程中作为辅助材料来使用.
微积分课程的主要对象是一元和多元实函数, 但正如法国数学家 Hadamard
所说: “实数域中两个真理之间的最短路程是通过复数域”, 复数计算方法在微积分
中具有多方面的应用. 以下主要通过举例方式对此作一点介绍. 此外, 在一开始还
利用微积分中的内容对 Euler 公式给出一个证明.

§6.1 复数列与复级数
这里所说的复数列 (或称为复数数列) 是指数列的每一项取自复数域, 复无穷
级数 (或称为复数无穷级数) 是指级数的每一项取自复数域.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说明, 利用微积分中的无穷级数和 sin x, cos x 的 Taylor
级数, 就可以对 Euler 公式作出一个严格的证明À .
为此首先要将微积分中取自实数域的数列和无穷级数的一系列概念推广到复
数域中的数列和无穷级数上去. 例如, 复数列 {zn } 收敛于复数 A 的定义是
∀ ε > 0, ∃ N ∈ N+ , ∀ n > N, 成立 |zn − A| < ε.
这与微积分中数列收敛的定义几乎完全一样, 区别仅在于 zn , A 为复数, 而且
|zn − A| 是复数 zn − A 的模.
又可以证明, 如果将复数列的每一项写为 zn = xn + iyn , 又有 A = a + ib, 其
中 xn , yn , a, b 均为实数, 则复数列 {zn } 收敛于复数 A 的充分必要条件即是两个实
数数列 {xn }, {yn } 分别收敛于 a, b, 也就是有
lim zn = A ⇐⇒ lim xn = a, lim yn = b.
n→∞ n→∞ n→∞

这样就可以将关于实数数列的许多结论转移到复数列上来. 同样可以建立复无穷
级数的收敛概念, 以及包括 Cauchy 收敛准则在内的一系列基本定理.
对于自变量为实数而因变量为复数的函数 (今后简称为实变复值函数) 来说,
也可以类似地建立起这类函数的极限理论, 这些都只是平行的推广工作, 并不需要
引进新的思想方法.
( )n
z
À 读者可以参考在 [15] 的 §7.4 中的不同做法, 其中用复数列 1 + n 的极限定义
z
复指数函数 e 并证明 Euler 公式.
56 第六章 复数与微积分

在这之后我们就可以用以下复无穷级数定义复指数函数 ez :


ez = zn . (6.1)
n!
n=0

可以用 Cauchy 收敛准则证明, 右边的复无穷级数对每个复数 z 都是收敛的, 因此


复指数函数 ez 在整个复平面上有定义. 当 z 为实数时, 它就是我们熟悉的指数函
数 ex . 利用推广的无穷级数乘法性质可以证明这个函数满足指数函数的基本要求:
ez1 +z2 = ez1 · ez2 .
在 (6.1) 中取 z = iθ, 其中 θ 为实数, 然后分离其实部和虚部, 并利用微积分中
函数 sin x 和 cos x 的 Taylor 级数公式, 就得到关于复数的 Euler 公式:
∑∞
iθ (iθ)n
e =
n!
n=0
∑∞ ∞
∑ (iθ)2k+1
(iθ)2k
= +
(2k)! (2k + 1)!
k=0 k=0
∑∞ ∑ ∞
2k 2k+1
= (−1)k θ +i (−1)k θ
(2k)! (2k + 1)!
k=0 k=0

= cos θ + i sin θ.

注 可以注意到上述推导带来的副产品: 从
eiθ = 1 + iθ + o(θ) (θ → 0)
可以知道有
lim e − 1 = 1,

iθ θ→0
用 Euler 公式可以将这个极限等式改写为
(cos θ − 1) + i sin θ
lim = 1,
θ→0 iθ
它相当于两个实函数的极限等式:
lim sin θ = 1, lim cos θ − 1 = 0.
θ→0 θ θ→0 θ

§6.2 复数与微分
设有实变复值函数 z = u + iv, 其中 u, v 为实变量 x 的实函数, 则可以定义
z = u + iv 的导数为
z ′ = (u + iv)′ = u′ + iv ′ .
利用这个公式就容易将有关一元实函数的求导法则, 如四则运算和复合运算
法则等, 推广到实变量的复值函数上来. 作为一个例子, 我们在下面的例题中建立
(z −n )′ = −nz −n−1 z ′ , 其中 n 为正整数.
§6.2 复数与微分 57

例题 6.1 设 z = u + iv 为实变量 x 的复值函数, 其中 u, v 为 x 的可微实函数,


证明对于正整数 n 成立
(z −n )′ = −nz −n−1 z ′ .

证 对 于 n = 1, 从 z −1 = 1 = u2 − iv2 可 知 z −1 可 微. 将 恒 等 式
u + iv u +v
1 ≡ z · z −1 对 x 求导得到
0 = (1)′ = z ′ · z −1 + z · (z −1 )′ ,
这样就得到
(z −1 )′ = −z −2 z ′ .
现设 n 6 k 时已经有 (z −k )′ = −kz −k−1 z ′ , 则当 n = k + 1 时有

(z −(k+1) )′ = [(z −k ) · z −1 ]′
= (z −k )′ · z −1 + (z −k ) · (z −1 )′
= −kz −k−1 z ′ · z −1 + (z −k ) · (−z −2 )z ′
= −(k + 1)z −(k+1)−1 z ′ ,

这就完成了数学归纳法的证明. 
下面我们要将一元实函数的求导公式
(ef (x) )′ = ef (x) f ′ (x)
推广到指数 f (x) 为实变复值函数的情况. 这就是要证明下一个例题中的结果.

例题 6.2 设 u, v 是自变量 x 的可微函数, u′ 和 v ′ 是其导数, 则有求导公式:

(eu+iv )′ = eu+iv (u + iv)′ = eu+iv (u′ + iv ′ ), (6.2)

证 只需作如下计算:
(eu+iv )′ = [eu (cos v + i sin v)]′
= (eu cos v)′ + i(eu sin v)′
= (eu u′ cos v − eu v ′ sin v) + i(eu u′ sin v + eu v ′ cos v)
= eu (cos v + i sin v)u′ + eu (− sin v + i cos v)v ′
= eu+iv (u′ + iv ′ ). 

注 若 u = ax, v = bx, 则就有

(e(a+ib)x )′ = (a + ib)e(a+ib)x , (6.3)

这可以看成是公式
(eax )′ = aeax
的推广.
58 第六章 复数与微积分

例题 6.3 用复数方法推导出计算 sin x 和 cos x 的高阶导数公式.

解 从 (6.3) 可见有 (eix )′ = ieix , 因此就有


(cos x + i sin x)(n) = (cos x)(n) + i(sin x)(n)
= (eix )(n) = (i)n eix
i(x+
nπ )

= ei · eix = e
2 2

= cos(x + nπ ) + i sin(x + nπ ),
2 2

等置实部和虚部就得到熟知的公式:
(sin x)(n) = sin(x + nπ ), (cos x)(n) = cos(x + nπ ). 
2 2

例题 6.4 计算函数 1 的 n 阶导函数.


x2 + 1

解 分解 ( )
1 = 1 1 − 1 ,
x +1 2i 2 x−i x+i
然后用例题 6.1 的结果, 这样就得到
( )(n) (( )(n) ( )(n) )
1 = 1 1 − 1
x2 + 1 2i x−i x+i
n
( )
(−1) n! 1 1
= −
2i (x − i)n+1 (x + i)n+1
(−1)n n!
= · [(x + i)n+1 − (x − i)n+1 ] (∗)
2i(x2 + 1)n+1
n

(−1)n+1 n! ∑ 2k−1 n+2−2k


[ 2 ]+1

= C x (−1)k . 
(x2 + 1)n+1 k=0 n+1

解2 计算同上, 只是在得到 (∗) 之后, 用复数的指数形式写出


√ √
x + i = 1 + x2 eiϕ , x − i = 1 + x2 e−iϕ ,
其中 ϕ = arccot x, 于是有
( )(n)
1 (−1)n n!
= · [(x + i)n+1 − (x − i)n+1 ]
x2 + 1 2i(x2 + 1)n+1
(−1)n n!
= n+1 · (2i sin(n + 1)ϕ)
2i(x2 + 1) 2
(−1)n n!
= n+1 · sin[(n + 1) arccot x]. 
2
(x + 1) 2
§6.3 复数与积分 59

注 由解 2 的答案 (它对于 n = 0 也成立) 和 (arctan x)′ = 1 可以得到


x2 + 1
arctan x 的 n 阶导数的一般公式:
(−1)n−1 (n − 1)!
(arctan x)(n) = n · sin(n arccot x).
(x2 + 1) 2
例题 6.5 用复数方法计算 ex sin x 的 Maclaurin 级数展开式.

解 只需如下计算即可:

ex sin x = Im e(1+i)x
∑∞
(1 + i)n n
= Im x
n!
n=0
∞ √
∑ ( 2eiπ/4 )n n
= Im x
n!
n=0
n
∑∞ 2 2 sin nπ
= 4 xn . 
n!
n=0

例题 6.6 用复数方法计算 x sin a 的 Maclaurin 级数.


1 − 2x cos a + x2
解 这里要看出该表达式的分母恰是 |eia − x|2 , 于是可作如下计算:
x sin a = x sin α
1 − 2x cos a + x2 (cos α − x)2 + sin2 α
( )
(cos α − x) − i sin α
= −x Im
(cos α − x)2 + sin2 α
= −x Im ia 1
e −x
∑∞
= −x Im (e−ia xn e−ina )
n=0


= Im (−xn+1 e−i(n+1)a )
n=0


= xn sin na. 
n=1

§6.3 复数与积分
根据前面对于实变复值函数的导数定义方法, 可以将实变复值函数 u + iv 的不
定积分定义如下:
60 第六章 复数与微积分

∫ ∫ ∫
(u + iv) dx = u dx + i v dx,
这同时也就提供了计算方法. 此外, 从这个定义还知道, 实变复值函数的不定积分,
也就是原函数的全体, 具有与一元实函数的不定积分的相同结构, 即可以写为某一
个原函数加上任意常数, 只是这个常数是复常数.
对于实变复值函数的定积分也可以作出类似的定义, 并得到 Newton-Leibniz
公式等基本结果的推广结果.
∫ ∫
例题 6.7 计算不定积分 eax cos bx dx 和 eax sin bx dx, 其中 a, b 均为实数.

解 利用公式 (6.3) 同时计算两个不定积分之和:


∫ ∫
e (cos bx + i sin bx) dx = e(a+ib)x dx
ax

= 1 e(a+ib)x + C.
a + ib
然后分离出右边第一项的实部与虚部, 就有
1 · e(a+ib)x = a − ib · eax (cos bx + i sin bx)
a + ib a2 + b2
ax
= 2e 2 [(a cos bx + b sin bx) + i(−b cos bx + a sin bx)],
a +b
又写复常数 C = C1 + iC2 , 其中 C1 , C2 为实常数, 这样就得到所求的答案为:

ax
eax cos bx dx = 2e 2 (a cos bx + b sin bx) + C1 ,
∫ a +b
ax
e sin bx dx = 2e 2 (−b cos bx + a sin bx) + C2 . 
ax
a +b
例题 6.8 设 a > 0, 计算广义积分
∫ +∞ ∫ +∞
−ax
I1 = e cos bx dx, I2 = e−ax sin bx dx.
0 0

解 不必套用例题 6.7 的答案, 可以直接计算如下:


∫ +∞
I1 + iI2 = e−ax (cos bx + i sin bx) dx
0
∫ +∞
= e(−a+ib)x dx
0
+∞
1
= · e(−a+ib)x
−a + ib 0

= 1
a − ib
= a2 + ib2 .
a +b
§6.3 复数与积分 61

于是得到
I1 = a , I2 = b . 
a2 + b2 a2 + b2
∫π
例题 6.9 设 n 为正整数, 计算积分 Dn =
2
sin nx dx.
0 sin x

解 利用 Euler 公式, 有
sin nx = einx − e−inx
sin x eix − e−ix
= ei(n−1)x + ei(n−3)x + · · · + e−i(n−1)x . (†)
这里利用了恒等式
an − bn = an−1 + an−2 b + · · · + bn−1 .
a−b
以下需要按照 n 为奇数和偶数两种情况分别计算.
当 n 为奇数 2k − 1 时, (†) 中恰有 n 项, 中间一项为 1, 其余各项指数中的
(n − 1), (n − 3), · · · 全为偶数, 且关于 0 呈对称分布. 利用
ei2kx + e−i2kx = 2 cos 2kx
在 [0, π ] 上的积分为 0, 可见有
2
D2k−1 = π .
2
当 n 为偶数 2k 时, 则 (†) 也有 n 项, 其中的 (n − 1) 等均为奇数, 关于 0 也是对
称分布. 利用
∫π ∫π
2
−i(2k−1)x
2 2(−1)k−1
(e i(2k−1)x
+e ) dx = 2 cos(2k − 1)x dx = ,
0 0 2k − 1

就可以得到 ( )
(−1)k−1
D2k = 2 1 − 1 + 1 − · · · + . 
3 5 2k − 1
∫π
例题 6.10 设 |r| ̸= 1, 计算 Poisson 积分 I(r) = 1 ln(1 + r2 − 2r cos x) dx.
π 0

解 这是一元实函数的常义积分, 有多种计算方法. 以下介绍用 Riemann 和


来计算的方法, 其中需要用到复数知识.
二项式方程 r2n − 1 = 0 除了 ±1 两个根之外, 还有 2n − 2 个根为

cos kπ ± i sin kπ , k = 1, 2, · · · , n − 1.
n n

对其中每一对共轭复根计算乘积

[r − (cos kπ + i sin kπ )] · [r − (cos kπ − i sin kπ )] = r2 − 2r cos kπ + 1.


n n n n n
62 第六章 复数与微积分

因此得到
r2n − 1 = ∏ (1 + r2 − 2r cos kπ ).
n−1

r2 − 1 k=1
n

取对数后就有
( )
1 ∑ ln(1 + r2 − 2r cos kπ ) = 1 ln r2n − 1 · (r + 1)2
n

n
k=1
n n r2 − 1
( )
= 1 ln (r2n − 1) r + 1 .
n r−1
令 n → ∞, 得到 
2 ln |r|, |r| > 1,
I(r) =
0, |r| < 1. 

在 Fourier 系数的计算中也往往可以采用复数计算方法.

例题 6.11 在 [0, 2π] 上将函数 x2 展开成 Fourier 级数.

解 先计算
∫ 2π
a0 = 1 x2 dx = 1 · 1 (2π)3 = 8 π2 .
π 0 π 3 3
然后同时计算 an 与 bn :
∫ 2π
an + ibn = 1 x2 einx dx
π 0
( 2π ∫ 2π )
1 1 2 inx 2
= x e − inx
xe dx
π in 0 in 0
( 2π ∫ 2π )
1 1 2 inx 2
= · 4π −
2
· xe + inx
e dx
π in (in)2 0 (in)2 0
( )
= 1 1 · 4π2 + 2 · 2π
π in n2
( )
2
= 1 4π −i 4π ,
π n2 n

于是得到 an = 42 , bn = − 4π .
n n
这样就得到
∞ (
∑ )
f (x) ∼ 4π 2
+4 1 cos nx − π sin nx .
3 n2 n=1
n
根据函数 y = x2 的性质, 在区间 (0, 2π) 上 f 的 Fourier 级数处处收敛于 f (x),
而在点 0, 2π 处, 级数的和为
1 (0 + 4π2 ) = 2π2 . 
2
参 考 文 献

[说明] 以下文献按作者名(编者名) 的(拼音) 字母顺序排列. 为简明起见, 对翻译著作不列


出原作的外文名和译者名. 对有多册或多卷的著作也只列出所见的版本.

[1] Bailey D H, Borwein J M, Borwein P B, Plouffe S. The quest for pi. The Mathe-
matical Intelligencer, 1997, 19: 50~57

[2] Bullen, P.S., Handbook of Means and Their Inequalitie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Dordrecht, 2003.

[3] 布尔勒, 平面三角,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65.

[4] 陈鸿侠、朱凤豪, 三角学讲义, 科学出版社, 1984.

[5] 菲赫金哥尔茨, 微积分学教程 (第 8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6] 华罗庚, 数学归纳法, 1963, 后收入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

[7] 库洛什, 高等代数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6.

[8] 李文林, 数学珍宝——历史无限精选, 科学出版社, 1998.

[9] 李文林, 数学史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10] 诺漥塞洛夫, 三角学专门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6.

[11] 诺漥塞洛夫, 代数与初等函数,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4.

[12] 索明斯基, 数学归纳法,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4.

[13] 夏道行, π 和 e,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64.

[14] 谢惠民、恽自求、易法槐、钱定边, 数学分析习题课讲义 (第 2 版) (上、下册) , 高等


教育出版社, 2018.

[15] 张筑生, 数学分析新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16] 赵霖,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79.

Vous aimerez peut-être aussi